創業者的天空是灰暗的,一農村小夥失敗從頭再來,不撞南牆不回頭

很多人都想創業,恨不得一夜暴富,殊不知財富是積累,水到渠成才會聚財!

創業者的天空是灰暗的,一農村小夥失敗從頭再來,不撞南牆不回頭

鄭某,四川人,一個貧窮農村出來的打工仔,和很多人一樣,初生牛犢不怕虎,敢打敢拼,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現在成為四川某知名企業的董事長。1985年3月,26歲的他揣著從親朋好友那裡借來的70元錢登上去烏魯木齊的火車,開始了他的創業夢。

創業者的天空是灰暗的,一農村小夥失敗從頭再來,不撞南牆不回頭

當他出了烏魯木齊火車站的時候,全身家當只有1.20元,在老鄉的介紹下,懂建築知識的鄭某當上了建築工地的班長,一天的報酬是5元,到年終的時候,就掙了近2000元。20年紀80年代的那個時候,這筆錢無非是一筆鉅款。

創業者的天空是灰暗的,一農村小夥失敗從頭再來,不撞南牆不回頭

但鄭某不滿足現狀,而且看到家鄉貧困至極的父老鄉親時,覺得自己沒有資格獨享榮華,1986年4月,他從老家帶來40多個農民工,從別人手裡轉來一個小工程,但悲慘的是在交工後老闆跑了,一分錢都沒有領到,於是他就把自己以前掙得2000多元分給了大家。到了年底的時候,他沒有錢回家。有一個朋友給了他5元,一天只吃兩個饅頭維持了將近半個月。

就是這樣的生活都沒有壓倒鄭某,他暗自發誓,一定要要出人頭地。

創業者的天空是灰暗的,一農村小夥失敗從頭再來,不撞南牆不回頭

1987年春,鄭某也迎來了事業上的“春天”,他和新疆某制膠廠簽訂了13萬的廠房維修合同。當年8月,鄭某也按時按點完成全部工程,在朋友的介紹下,他又接了幾個小工程.到年底清盤的時候,他驚奇的發現:出去稅務,自己竟然有5萬多的存款。這個就有讓他搞小工程的決心。到1989年,他完全在烏魯木齊站穩了腳跟,個人資產也超過了70萬元。

此時的鄭某也嚐到了創業的甜頭,在朋友的建議下,他決定進入流通領域和生產領域。1989年下半年,他花了20多萬在烏魯木齊租了一間大中型的地下室,裝修成商城後轉租給別人,每年可以淨賺5萬多元,後來開了煤礦,在短短兩年時間裡,給鄭某帶來了巨大的財富,攤子越大,事情就越大,因為管理上的問題,經驗不足,決策失誤等接踵而至......

創業者的天空是灰暗的,一農村小夥失敗從頭再來,不撞南牆不回頭

1994年和1995年,煤礦和商場也相繼倒閉,彷彿在一夜之間,鄭某從一個百萬富翁變得身無分文,還倒欠幾十萬的債務......

不過,他不是一個被困難打倒得人,1995年借來100多萬創辦某某實業公司,第一個就是服裝商城,這一次他學乖了,公司機制建立完善,利潤滾滾而來。

創業者的天空是灰暗的,一農村小夥失敗從頭再來,不撞南牆不回頭

1998年投資2億建立商貿大廈,負債率僅為8%......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