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京冀滬|從一條街到一面旗的啟示'

""學習京冀滬|從一條街到一面旗的啟示"學習京冀滬|從一條街到一面旗的啟示學習京冀滬|從一條街到一面旗的啟示

今年起,在北京海淀區北部的南沙河流域,藉助29個“河長助理”,無論夜間偷排還是雨汙混流實時就能發出報警,通過汙染物分析還可溯源。這神通廣大的“河長助理”,其實是芯視界公司研發的微型光譜水質傳感器。包括它在內的46家高新技術企業,就聚集在五道口清華大學東南門一條全長不足400米的街區——中關村智造大街上。

2015年-2018年,北京市日均新設科技型企業數量、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獨角獸企業數量和整體估值均實現翻番。中關村自主創新示範區,正是這份“北京創造”成績單的頭等功臣,大家熟知的智造大街、創業大街都在這兒。每每論及這裡從電子一條街發展到如今全國“雙創”一面旗,高校院所等資源富集優勢總是最先進入人們視野。隨山東省黨政代表團到此學習,記者卻深刻感受到,知識高地並不必然成為雙創高地,把握、尊重創新創業規律主動作為,才是“祕訣”。

“技術不缺,市場不缺,缺的是將技術轉化為產品的環節。”中關村智造大街總經理程靜道出智造大街的誕生背景:這是繼創業大街後,中關村就如何推進雙創與經濟轉型升級融合,適應高端科技製造企業發展給出的答案。2016年,面對高質量發展階段智力資源如何“增值”這個新挑戰、新機遇,中關村瞄準技術型企業從研發到走向市場中遇到的標準認證、打樣、中試等痛點和難點,打造了這條能提供快制、產品創意工業設計、市場推廣營銷等全生命週期科技服務的街區,讓各種科技成果轉化瓶頸在此一站式打通。直擊靶心的效果極為顯著:截至去年8月,3萬平方米集聚368個原創項目,46家企業產值超千億元,按街區長度計算,平均每米創造產值超過2.6億元。

從2014年創業大街開街、點燃全國“雙創”星火之光,到開出滴滴、字節跳動、曠視科技、寒武紀等一樹繁花,如海淀區委書記于軍所說:“不是創業的‘咖啡’涼了,而是要創造出更適合創新創業的環境,更符合創新創業的規律。”多年來,中關村見證、引領了國內雙創事業從外在喧囂逐步走向內斂理性。採訪中,記者遇到一家為我省韓都衣舍提供時尚趨勢預測和智能化解方案的企業極睿科技。看中這裡的聯動性雙創資源,他們不久前剛搬來示範區核心區。據瞭解,隨著2C領域獨角獸逐漸長成、瓜分市場,當前大量初創企業是從2B領域誕生的“硬核”科技企業,對雙創生態環境提出更苛刻的要求。能否迴應好這份要求,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未來的雙創版圖。

對此,中關村率先制定創新政策,塑造更多先發優勢——去年,針對有創新創業貢獻的外籍青年人才啟動積分評估申請“綠卡”的創新探索,進一步打開全球人才往來通道;今年5月,在創業大街試點“集群註冊”新政,以此為“入口”,免費為科技類初創企業提供註冊地址等“政策優惠包”……

在此過程中,始終堅持高度市場化原則。“支持企業或支柱產業不是主要靠補貼,而是積極創造應用場景等配套。”聽海淀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裡已建起北京首個面向自動駕駛車輛研發測試、能力評估的封閉測試場地,幫產業發展解決“測試難、評價難、上路難”問題,目前已有11家廠商65輛自動駕駛汽車在這裡通過測試和評估拿到路試牌照,而類似的重點典型科技應用場景首批就有17個。

“實際上到了高質量發展階段,推動雙創絕不是政府管得越少越好,而是要高水平承擔起平臺建設、環境打造等提升雙創體系整體效能的主角責任。”該負責人表示。而當記者問到“中關村如何助力北京打造全國科創中心、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他的回答同樣很有啟發性:“最重要的應該是,不能只服務於國家重大戰略,而永遠要先行於國家戰略,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本報北京7月22日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