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談京冀滬之行學習印象:創新是轉型的源頭活水'

"

轉自 棗莊政研

全文字數:3290字

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

轉自 棗莊政研

全文字數:3290字

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李峰談京冀滬之行學習印象:創新是轉型的源頭活水

從7月21日起,連續5天,棗莊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峰隨山東省黨政代表團赴京冀滬考察學習。7月25日出版的《大眾日報》,在要聞版刊登了李峰的學習印象:創新是轉型的源頭活水。全文如下:

走進中關村,創新的氣息撲面而來。作為我國首個國家級高新區,中關村30年來之所以能夠經久不衰、歷久彌新、引領發展潮流,最大的動能是創新,最強的根基是“讓創新的旗幟高高飄揚”。

對棗莊而言,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靠什麼?必須而且只有緊緊依靠創新,創新才是實現資源型城市轉型的源頭活水。當前缺的不是創新的資源,而是集聚、轉化、培養創新成果的舞臺和土壤。近年來,我們把“政產學研金服用”協同創新作為突破口、起爆點,不斷強化組織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集成創新,政府搭平臺、市場唱主角,一子落、全盤活。通過加強與浙大、北航、北理工、中科院、建材總院等高校院所的戰略合作,一批創新研發項目落地見效,一批產業技術聯盟成功組建,一批科技成果加速轉化,初步蹚出了依靠創新推動資源型城市轉型的路子。

我們將認真學習京冀滬的創新經驗,毫不動搖地堅持創新引領,讓舊動能煥發生機、新動能茁壯成長。

"

轉自 棗莊政研

全文字數:3290字

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李峰談京冀滬之行學習印象:創新是轉型的源頭活水

從7月21日起,連續5天,棗莊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峰隨山東省黨政代表團赴京冀滬考察學習。7月25日出版的《大眾日報》,在要聞版刊登了李峰的學習印象:創新是轉型的源頭活水。全文如下:

走進中關村,創新的氣息撲面而來。作為我國首個國家級高新區,中關村30年來之所以能夠經久不衰、歷久彌新、引領發展潮流,最大的動能是創新,最強的根基是“讓創新的旗幟高高飄揚”。

對棗莊而言,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靠什麼?必須而且只有緊緊依靠創新,創新才是實現資源型城市轉型的源頭活水。當前缺的不是創新的資源,而是集聚、轉化、培養創新成果的舞臺和土壤。近年來,我們把“政產學研金服用”協同創新作為突破口、起爆點,不斷強化組織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集成創新,政府搭平臺、市場唱主角,一子落、全盤活。通過加強與浙大、北航、北理工、中科院、建材總院等高校院所的戰略合作,一批創新研發項目落地見效,一批產業技術聯盟成功組建,一批科技成果加速轉化,初步蹚出了依靠創新推動資源型城市轉型的路子。

我們將認真學習京冀滬的創新經驗,毫不動搖地堅持創新引領,讓舊動能煥發生機、新動能茁壯成長。

李峰談京冀滬之行學習印象:創新是轉型的源頭活水

1

延伸閱讀

從蘇浙粵到京冀滬,山東取回什麼經,還要取什麼經?

2018年“南下”粵浙蘇,取回什麼經

2018年7月,山東黨政代表團曾赴廣東、浙江和江蘇進行學習,4天時間、3個省份、6座城市、16個學習點,隨後在全省掀起了以思想解放和加快發展為主題的改革開放新高潮。2018年“南下”粵浙蘇,山東都取回什麼經?

1.思想解放之經

“南下”粵浙蘇,學習思想解放力度。粵浙蘇三省謀發展,思想解放是先導,觀念變革程度深,創新氛圍濃厚,敢想敢幹、敢闖敢試,從而推動制度創新不斷取得新成效。蘇州工業園開創了同新加坡合作建設高科技園區的先河,深圳蛇口自貿區探索了一系列比特區還特的先行先試政策,浙江走出了一條具有本地特色的美麗鄉村建設之路,廣東在10年前大力推進“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改革思路,如今開花結果,這都是敢於破舊立新取得的。

因此,粵浙蘇之行,山東第一收穫,是解放了思想,不把束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當成“雷池”,大膽闖、大膽試,引領各方面制度創新,把山東人的闖勁、動力、活力基因激發了出來。

2.制度體制科學運行之經。

“南下”粵浙蘇,學習到用市場的辦法解決問題。實現高質量發展,科學有效的制度體制是保障。南方三省聚集了很多高端新興產業,吸引了很多創新創業人才,靠的就是體制機制新,善於運用市場的辦法來配置資源。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引進專業化管理團隊,由團隊來找科研人才、提出科研項目,成果由專業化團隊評審;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實現了政產學研資一體化、創新創業創富一體化,累計孵化637家企業,持股191家,估值最高的聯影醫療科技公司已達百億規模。這些新型科研機構像企非企,似事業單位非事業單位,被人形象地比喻為“四不像”,但實用管用。

“南下”粵浙蘇,認識到吃透中央政策,摸準地方情況的重要性。浙江餘村、魯家村,在總書記“兩山”理論指引下,打破原有的生產方式、經營模式,向綠水青山要效益,向精細管理挖潛力,走出了一條運用市場機制建設美麗鄉村的路子。浙江餘村、魯家村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經驗,如今已經被用到齊魯大地的鄉村振興工作中。

“南下”粵浙蘇,認識到立足實際的重要性。南方的“機器換人”“電商換市”等,背後是人力成本高、店面成本高,企業招不了工,缺乏資金,而互聯網、人工智能的發展又為達到這些目的提供了可能,他們立足實際、積極探索、敢闖新路、精準出招,才成就了這些改革。

南下學習歸來,山東一些地方,以這些制度創新經驗為摹本,進行了創新創造,有力地促進了本地發展。

3.“實幹+專業本領”之經

廣東經驗、江蘇模式、浙江樣本,不是空喊而來,而是實幹的結晶。廣州海珠區琶洲迅速崛起,短短兩年時間從一片空地起家,聚集了騰訊、阿里巴巴、小米、今日頭條等一眾巨頭,背後是當地政府的鉅額投入和辛勤付出。海珠區在招商過程中採用的是“靶向招商”與“敲門招商”方式,招商人員組成每隊3-4人的小分隊,採用“走出去敲門”“陌生拜訪”的辦法,找到目標企業推介。因此,其成就是“拼”的結果。

粵浙蘇幹部專業本領高。粵浙蘇幹部的政策水平、專業素質、綜合能力比較高,講改革開放、招商引資、科技創新,對國內外形勢的掌握、對自身優勢短板的分析、對下步思路舉措的謀劃,都非常透徹、信手拈來。

粵浙蘇之行,山東認識到實幹和增長專業本領的重要性。兩年來,山東真抓實幹,大倡爭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不斷向書本學習和實踐學習,提升專業能力,增強了發展本領,這應該說其中不少得益於粵浙蘇之行。

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

在7月16日國新辦舉行的山東專場主題新聞發佈會上,山東明確了“位於環渤海經濟圈”的區域經濟定位。7月21日至22日,山東省和北京市在京舉行工作交流座談會,座談會上,提出了“學習北京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好經驗好做法,加大服務對接力度,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發展方向,發出了山東與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信號。

“京冀滬”三個字組合起來,作為學習考察對象,本身很新鮮。在本次學習活動中,這三個字其實是需要再拆分一下,就是“京冀+滬”。因為,本次學習取經,到河北是重點學習考察雄安新區的建設情況。

目前,雄安新區是這樣定位的:“雄安新區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與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發展新的兩翼,共同承擔起解決北京“大城市病”的歷史重任,與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為契機推進張北地區建設形成河北兩翼,補齊區域發展短板”“成為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因此,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分解區域,我們需要將雄安新區和北京放在一塊,以整體視之,他們是京津冀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區域。

“京冀+滬”將中國兩個最大的特大城市:北京和上海,放在一塊了。這就說明,本次山東學習考察活動的主要對象是中國兩個最大的“一線城市”。聯想到國新辦山東專場發佈會上的信息,本次學習考察,意味著山東今後將加大力度融入環渤海經濟圈,其中第一步是做好與京津冀的協同發展,為此,必須學習一線大城市的發展經驗和管理經驗,學習與一線大城市協同發展的方式方法,加強與京津冀和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城市群的區域經濟合作,更好地融入區域經濟發展大潮,以加快實現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

“京冀滬”之行,還要取回什麼真經

從這次山東黨政代表團的學習路徑來看,大眾日報·新銳大眾記者觀察到取經有新動向:

1.對接一線城市科技人才優勢,推動山東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京滬兩個一線城市,具有科技和人才優勢,而山東企業的加工製造能力強勁,讓一線城市的科技人才優勢和山東的加工製造能力、豐厚的土地資源、人口和勞動力優勢實現對接,無論對一線城市還是對於山東,都是一種雙贏抉擇。

2.放管服改革。本次學習,參觀了一線城市的政務服務中心、新區城市運行管理中心,考察了政務大廳,瞭解政務服務中心運行情況。這說明,強化制度創新,簡政放權,降低准入門檻;創新監管,促進公平競爭;高效服務,營造一流營商環境,破解群眾和企業辦事的難點痛點堵點,充分激發內生活力,將是山東今後的重點提速建設內容。

3.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水平。本次學習考察包括河北的雄安規劃建設和白洋澱生態保持項目、上海的徐匯濱江規劃展示中心,說明了對城市整體規劃、智能城市建設理念以及對生態環保的重視。

4.金融業和產權改革。本次學習,考察北京金融街中心大廈、北京產權交易所、上海陸家嘴金融城。這些考察點,說明山東對金融業和國企改革的重視,今後山東金融業體制機制改革和國企產權市場化交易力度都有望加大。

5.自貿區建設。2013年9月,中國(上海)首個自貿試驗區掛牌。最近在G20大阪峰會上,我國又宣佈新設6個自貿試驗區。7月5日,山東省商務廳相關工作人員稱,山東自貿試驗區方案已經上報。可以預見,山東自貿區建設已經箭在弦上,學習上海自貿區建設經驗勢所必然。

6.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學習考察團考察學習一線城市的工業區、科學城和研發中心等地方,這說明山東對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重視,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將加速對接一線城市的科技研發項目。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