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建剛談佛山企業家精神丨佛山企業家開放而具釘子精神

創業 經濟 美的 紡織 佛山日報 2017-05-27

“紮根本土、紮根實業,佛山企業家的務實性、根植性成為佛商區別於溫商、徽商等地商人最大的特點,也是民營經濟的特性。”資深媒體人、佛山商道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龍建剛在長達二十多年關注觀察佛山企業家的過程中,分析得出佛山企業家最突出的精神特質就是開放精神、釘子精神和創新精神。

龍建剛談佛山企業家精神丨佛山企業家開放而具釘子精神

龍建剛。/受訪者供圖

開放精神:狼性眼光捕捉商機

佛山製造業歷史悠久,早在明清時期已是中國工商業重鎮,有“四大名鎮”“四大聚”的美譽。“我最早關注到佛山是早年間以記者的身份在北京採訪時,看到順德家電‘北伐’,表現搶眼。”30多年來,佛山扮演了中國南方改革的明星樣本,給中國改革開放探索出很多經驗。南海是中國最早開始洗腳上田的地方之一,從農業大縣成為全國第一個人均萬元的大戶縣;順德的企業在當時拿過很多全國第一……佛山作為一個面積很小的地級市,沒有資源優勢,卻能催生出龐大的產業集群,佛山現象引起了龍建剛的關注。

近日,龍建剛在接受佛山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佛山的成功就在於有一大批企業,一大批優秀的企業家。經過多年近距離觀察,無數次和佛山企業家到國內外開眼界,龍建剛認為佛山企業家精神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他們的開放精神。

“這種開放體現在佛山企業家的心胸隨時是打開的,低調的佛山企業家有狼性的表現,隨時捕捉信息和商機,不放過任何機會。”從近代有工業開始到現在,佛山企業家就已打開國門,開眼看世界,陳啟沅引進現代繅絲機,給西樵奠定現代紡織的根基,形成了今天的紡織重鎮。而這種敢為人先的開放精神一直延續至今,沒有中斷。也正因為佛山人這種敏銳的商業判斷力和開放精神,形成了佛山現有的產業規模和專業鎮經濟,為終結中國經濟的產品短缺時代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貢獻。

此外,龍建剛指出,佛山企業家的開放精神也倒逼政府的改革開放,激發了市場的活力。讓政府向資本市場開放,向外面開放。“佛山政府所有的改革都是為了釋放市場的力量。政府改革和企業改革同步,在全國來看是非常明顯的,也是非常少見的。政府改革不是為了改革而改革,而是為了解決企業和企業家的發展壯大問題。這種改革是實在的、有生命力的、有實效的。也是這種改革共振,才有了今天佛山經濟規模的輝煌和地位。”

釘子精神:紮根本土紮根實業

在堅守制造業上,佛山體現出三個務實,實在、實幹、實際。然後是兩個紮根,紮根本土、紮根實業。作為民營經濟的代表,佛山企業家的草根性和根植性是區別於溫商、徽商最大的精神特質。龍建剛分析,溫商和佛商最大的不同是,溫商是遊商,長於資本炒作。因此有溫州人經濟,但很難說有溫州經濟。但佛山企業家不是,他們是紮根本地,紮根實業。如果沒有這兩個紮根,像美的、碧桂園這麼知名的企業也不會把總部留在佛山。

民營經濟又稱草根經濟,最大的特點是對環境的依附性,對文化的依附性。這種根植性、草根性、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土地不離不棄,是佛山企業家最大的特點。也因為佛山企業家的釘子精神和重鄉情結,佛山的民營草根經濟才得以蓬勃發展,形成群體效應,形成龐大的產業集群,也因此佛山的民營經濟可以代言中國。一方水土一方人。龍建剛隨同佛山企業家出國時,經常看到他們回國上飛機前都會給家裡老婆父母親戚朋友打個電話,叫家裡人煲好靚湯。“想到要回家就眼睛發亮。因為這片土地上有他們的信仰和天空。”

在龍建剛看來,佛山企業家很執著,執著體現在對自己行業的堅守。“佛山企業家非常清楚自己的主業是什麼,堅守自己的主業實業,不東變西變左右搖擺隨便改行。而且對賺快錢始終保持警惕,偶爾也會炒地炒股,但大多是通過短期利潤反補主業。不投機不跟風,拙於言敏於行。”

創新精神:做新技術的整合者

佛山民營經濟發展到今天,已經到了轉型升級的歷史關鍵時刻。對產品提出更高的質量要求,佛山製造要為大國崛起提供脊樑支持,佛山要打造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佛山的企業家肩負很重要的使命。在這個時候提出佛山企業家精神,有特殊的使命、特殊的歷史含義,特殊的時代命題。如果沒有企業家精神強化提升,就沒有佛山企業的轉型升級,也就不可能讓佛山成為創新中心城市。因為創新永遠是看企業,看企業家。

企業家最不變的使命就是變。“在實業報國時,我們出現了陳啟沅這樣載入史冊開歷史先河的人物;到改革開放時,我們出現了何享健這樣的人物;當中國要技術創新走向世界時,我們有方洪波這樣有國際視野的企業家。”龍建剛認為,方洪波帶領美的的轉型給佛山企業家樹立了很好的標杆。方洪波的國際化視野,與世界最強的企業對話併購,在全球範圍內配置資源,這種思路值得佛山企業家借鑑學習。從當年的“佛山製造+全球市場”到現在的“世界科技+佛山製造+全球市場”,為佛山的改革轉型找到了路徑和版本,那就是佛山要當整合者,讓全世界科技為我所用。“佛山可能不是新技術的原創者,但一定是新技術的整合者,這點才是佛山真正成為創新中心城市一個很重要的方式。”

龍建剛認為,佛山要打造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就要和第一流的企業交朋友。只有和高手為伍才有進步。佛山要為製造業的轉型升級上升新高度,更多地是要藉助當年佛山製造洗腳上田拿來主義的精神。“原來我們是向港澳拿,向東南亞拿,現在是要向世界拿,向高手拿。比如伊之密就和德國世界第一流的理工大學合作。美的和世界第一流的機器人公司合作。”龍建剛指出,美的從一個國際性的家電巨頭轉變成國際性的科技集團,這在佛山轉型升級中是一道非常靚麗的閃電。未來,大家還將在這個新的平臺中看到很多美的故事。

製造業是佛山的根和魂,製造業文明就是佛山城市的個性,是佛山文明城市的標籤,也是世界認識佛山的標籤。在改革開放近四十年中,在總結佛山製造輝煌時,要看到佛山的文化支撐,精神支撐,這是佛山企業家傳承的精神財富。製造業產品會消失,但是企業家的精神特質會接續傳承。

“未來這些精神特質還將持續更新並傳承,佛山的企二代將承擔新的歷史重任。”龍建剛指出,佛山的產業轉型和企業家換代同步發生。要走好這段路,企業家精神至關重要。“首先是繼承,然後是強化,對於佛山的企二代、創二代們,他們的起步比父輩要高,要求也更高。要在繼承父輩開放務實的精神上,更具有創新精神和使命感,才能和佛山企業一起走過轉型升級這段路,才能走得更遠。”

來源丨佛山日報

文丨佛山日報記者雷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