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6年,清華園的過道上走來了壹個被學生戲稱為“相貌稀奇古怪的純粹國貨式”的老先生。

他裡面穿著皮袍,外面罩以藍布大褂、青布馬褂,頭上帶著壹頂兩旁有遮耳的皮帽,右手抱著壹個藍布大包袱,走路壹高壹下……

別看他在生活上不修邊幅,對教書這件事卻有著宗教般的虔誠和儀式感。

去課堂授課,他不但用雙層布縫製的包袱皮包裹著那些線裝書,而且還把包袱皮的顏色根據書的種類區分開來。

佛經、禪宗的書壹定是用黃包袱皮包著,其他課程的書則用藍包袱皮,非常精心細緻。

"

1926年,清華園的過道上走來了壹個被學生戲稱為“相貌稀奇古怪的純粹國貨式”的老先生。

他裡面穿著皮袍,外面罩以藍布大褂、青布馬褂,頭上帶著壹頂兩旁有遮耳的皮帽,右手抱著壹個藍布大包袱,走路壹高壹下……

別看他在生活上不修邊幅,對教書這件事卻有著宗教般的虔誠和儀式感。

去課堂授課,他不但用雙層布縫製的包袱皮包裹著那些線裝書,而且還把包袱皮的顏色根據書的種類區分開來。

佛經、禪宗的書壹定是用黃包袱皮包著,其他課程的書則用藍包袱皮,非常精心細緻。

300年來沒文憑的人一大把,中國最博學的人只有他

01

收穫人生中第四等愛情

他叫陳寅恪(chén yín què),字鶴壽,湖南長沙人,祖籍福建上杭。

都說富不過三代,而寅恪壹門,卻三代盡得風流。

他的祖父陳寶箴是清末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父親陳三立是清朝著名愛國詩人,清末“四公子”之壹。

說是老先生,但陳寅恪來到清華園時,只有36歲,卻已經與梁啟超、王國維壹同應聘為研究院的導師,並稱“清華三巨頭”。

雖然陳寅恪長期遊學歐美,學問博大精深,但在國內卻是“無名望,無著作、無學位”的“三無”學人。

"

1926年,清華園的過道上走來了壹個被學生戲稱為“相貌稀奇古怪的純粹國貨式”的老先生。

他裡面穿著皮袍,外面罩以藍布大褂、青布馬褂,頭上帶著壹頂兩旁有遮耳的皮帽,右手抱著壹個藍布大包袱,走路壹高壹下……

別看他在生活上不修邊幅,對教書這件事卻有著宗教般的虔誠和儀式感。

去課堂授課,他不但用雙層布縫製的包袱皮包裹著那些線裝書,而且還把包袱皮的顏色根據書的種類區分開來。

佛經、禪宗的書壹定是用黃包袱皮包著,其他課程的書則用藍包袱皮,非常精心細緻。

300年來沒文憑的人一大把,中國最博學的人只有他

01

收穫人生中第四等愛情

他叫陳寅恪(chén yín què),字鶴壽,湖南長沙人,祖籍福建上杭。

都說富不過三代,而寅恪壹門,卻三代盡得風流。

他的祖父陳寶箴是清末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父親陳三立是清朝著名愛國詩人,清末“四公子”之壹。

說是老先生,但陳寅恪來到清華園時,只有36歲,卻已經與梁啟超、王國維壹同應聘為研究院的導師,並稱“清華三巨頭”。

雖然陳寅恪長期遊學歐美,學問博大精深,但在國內卻是“無名望,無著作、無學位”的“三無”學人。

300年來沒文憑的人一大把,中國最博學的人只有他

陳先生的侄子陳封雄曾問他:“您在國外留學十幾年,為什麼沒有得個博士學位?”

陳先生回答:“考博士並不難,但兩三年內被壹個專題束縛住,就沒有時間學其他知識了。只要能學到知識,有無學位並不重要。”

他對學生們說:“前人講過的,我不講;近人講過的,我不講;外國人講過的,我不講;我自己過去講過的,也不講。現在只講未曾有人講過的。”

由此,清華園的師生很快就折服於陳寅恪的學識。

每每他開課,慕名前去的學生擠滿了教室,常常還有別的教授過來旁聽。

因其身出名門,而又學識過人,“北大舵手”鄭天挺教授讚譽陳寅恪是“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在當時的史學界,陳寅恪的學問可以說是最高峰,會十幾種語言,研究貫穿文史,每有見解必不凡俗。

當年魯迅把吳宓罵得狗血淋頭,對陳寅恪的“古董”文章卻很難得地保持著沈默。

不知道是因為與陳寅恪家族友好的原因,還是學力不逮、不敢妄評,反正終生未見微詞,這在脾氣不好的魯迅來說,幾乎是壹個特例。

當年的華北學術界分成兩派,壹派是本國培養的學者,另壹派是有留學經歷的。

本土派認為,洋派不懂國情,妳的學問再高,也是隔靴搔癢,解決不了中國問題。

留洋派就覺得本土派太迂腐,眼光太狹,不掌握現代化的工具,因而兩派互相瞧不起。

但不管是哪壹派,誰都不敢瞧不起陳寅恪,這在學術界堪稱傳奇。

陳寅恪雖然不解風情,卻曾對友人吳宓闡述過非常獨特的“五等愛情論”:

第一,情之最上者,世無其人,懸空設想,而甘為之死,如《牡丹亭》之杜麗娘是也;

第二,與其人交識有素,而未嘗共衾枕者次之,如寶、黛是也;

第三,曾一度枕蓆而永久紀念不忘,如司棋與潘又安;

第四,又次之,則為夫婦終身而無外遇者;

第五,最下者,隨處接合,惟欲是圖,而無所謂情矣。

他關於“娶老婆”的壹些言論也廣為人知:“學德不如人,此實吾之大恥;娶妻不如人,又何恥之有?”

“娶妻僅生涯中之壹事,小之又小者耳。輕描淡寫,得便了之可也。”

在他看來,如果志向不在學術和事業上,而壹心只求得嬌妻美妾,是很愚蠢的事情。

正因為如此,他壹直不把婚姻大事放在心上。父親陳三立從好言催促,到厲聲警告“爾若不娶,吾即代爾聘定。”

然而愛情總會在不經意間悄悄降臨。

壹次閒談中,同事偶然提到曾在壹位女教師家中,看到墻上懸掛的詩幅末尾署名“南注生”,他不知“南注生”是何人,特向陳寅恪請教。

陳寅恪略顯吃驚,沈吟壹會兒說:“此人定是灌陽唐景崧的孫女,住在何處?我要去登門拜訪。”

唐景崧曾任臺灣巡撫,在中法戰爭中屢建功勛,是位愛國將領。她的孫女唐篔自小讀書,畢業於金陵女校體育專業,後執教於北京女高師,曾是許廣平的老師。

因母親難產去世,唐篔自幼便隨著養母去了蘇州,後又來到天津的北洋女師。因養母任北洋女師範學堂的舍監,唐篔隨之入學,成為班上年齡最小的學生之壹。

她能詩會畫,能唱會跳,書畫水平據說曾得多位大家賞識。

經同事的介紹,陳寅恪與唐篔相約在中央公園裡見面。在公園裡等候的唐篔細心地發現,遠遠走過來的這個人走路的姿勢微跛。

在談話中,陳寅恪告訴她:自己的足部有多處雞眼、胼胝,這與早年留學時經常穿著不合腳的硬皮鞋有關。

她被他的學識和真誠打動了,兩個人相見恨晚。很快便舉行了婚禮,收穫了他口中的第四等愛情。

當時陳寅恪三十八歲,唐篔三十歲,即便放到當今時代,也足以稱得上是:剩男剩女了。

"

1926年,清華園的過道上走來了壹個被學生戲稱為“相貌稀奇古怪的純粹國貨式”的老先生。

他裡面穿著皮袍,外面罩以藍布大褂、青布馬褂,頭上帶著壹頂兩旁有遮耳的皮帽,右手抱著壹個藍布大包袱,走路壹高壹下……

別看他在生活上不修邊幅,對教書這件事卻有著宗教般的虔誠和儀式感。

去課堂授課,他不但用雙層布縫製的包袱皮包裹著那些線裝書,而且還把包袱皮的顏色根據書的種類區分開來。

佛經、禪宗的書壹定是用黃包袱皮包著,其他課程的書則用藍包袱皮,非常精心細緻。

300年來沒文憑的人一大把,中國最博學的人只有他

01

收穫人生中第四等愛情

他叫陳寅恪(chén yín què),字鶴壽,湖南長沙人,祖籍福建上杭。

都說富不過三代,而寅恪壹門,卻三代盡得風流。

他的祖父陳寶箴是清末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父親陳三立是清朝著名愛國詩人,清末“四公子”之壹。

說是老先生,但陳寅恪來到清華園時,只有36歲,卻已經與梁啟超、王國維壹同應聘為研究院的導師,並稱“清華三巨頭”。

雖然陳寅恪長期遊學歐美,學問博大精深,但在國內卻是“無名望,無著作、無學位”的“三無”學人。

300年來沒文憑的人一大把,中國最博學的人只有他

陳先生的侄子陳封雄曾問他:“您在國外留學十幾年,為什麼沒有得個博士學位?”

陳先生回答:“考博士並不難,但兩三年內被壹個專題束縛住,就沒有時間學其他知識了。只要能學到知識,有無學位並不重要。”

他對學生們說:“前人講過的,我不講;近人講過的,我不講;外國人講過的,我不講;我自己過去講過的,也不講。現在只講未曾有人講過的。”

由此,清華園的師生很快就折服於陳寅恪的學識。

每每他開課,慕名前去的學生擠滿了教室,常常還有別的教授過來旁聽。

因其身出名門,而又學識過人,“北大舵手”鄭天挺教授讚譽陳寅恪是“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在當時的史學界,陳寅恪的學問可以說是最高峰,會十幾種語言,研究貫穿文史,每有見解必不凡俗。

當年魯迅把吳宓罵得狗血淋頭,對陳寅恪的“古董”文章卻很難得地保持著沈默。

不知道是因為與陳寅恪家族友好的原因,還是學力不逮、不敢妄評,反正終生未見微詞,這在脾氣不好的魯迅來說,幾乎是壹個特例。

當年的華北學術界分成兩派,壹派是本國培養的學者,另壹派是有留學經歷的。

本土派認為,洋派不懂國情,妳的學問再高,也是隔靴搔癢,解決不了中國問題。

留洋派就覺得本土派太迂腐,眼光太狹,不掌握現代化的工具,因而兩派互相瞧不起。

但不管是哪壹派,誰都不敢瞧不起陳寅恪,這在學術界堪稱傳奇。

陳寅恪雖然不解風情,卻曾對友人吳宓闡述過非常獨特的“五等愛情論”:

第一,情之最上者,世無其人,懸空設想,而甘為之死,如《牡丹亭》之杜麗娘是也;

第二,與其人交識有素,而未嘗共衾枕者次之,如寶、黛是也;

第三,曾一度枕蓆而永久紀念不忘,如司棋與潘又安;

第四,又次之,則為夫婦終身而無外遇者;

第五,最下者,隨處接合,惟欲是圖,而無所謂情矣。

他關於“娶老婆”的壹些言論也廣為人知:“學德不如人,此實吾之大恥;娶妻不如人,又何恥之有?”

“娶妻僅生涯中之壹事,小之又小者耳。輕描淡寫,得便了之可也。”

在他看來,如果志向不在學術和事業上,而壹心只求得嬌妻美妾,是很愚蠢的事情。

正因為如此,他壹直不把婚姻大事放在心上。父親陳三立從好言催促,到厲聲警告“爾若不娶,吾即代爾聘定。”

然而愛情總會在不經意間悄悄降臨。

壹次閒談中,同事偶然提到曾在壹位女教師家中,看到墻上懸掛的詩幅末尾署名“南注生”,他不知“南注生”是何人,特向陳寅恪請教。

陳寅恪略顯吃驚,沈吟壹會兒說:“此人定是灌陽唐景崧的孫女,住在何處?我要去登門拜訪。”

唐景崧曾任臺灣巡撫,在中法戰爭中屢建功勛,是位愛國將領。她的孫女唐篔自小讀書,畢業於金陵女校體育專業,後執教於北京女高師,曾是許廣平的老師。

因母親難產去世,唐篔自幼便隨著養母去了蘇州,後又來到天津的北洋女師。因養母任北洋女師範學堂的舍監,唐篔隨之入學,成為班上年齡最小的學生之壹。

她能詩會畫,能唱會跳,書畫水平據說曾得多位大家賞識。

經同事的介紹,陳寅恪與唐篔相約在中央公園裡見面。在公園裡等候的唐篔細心地發現,遠遠走過來的這個人走路的姿勢微跛。

在談話中,陳寅恪告訴她:自己的足部有多處雞眼、胼胝,這與早年留學時經常穿著不合腳的硬皮鞋有關。

她被他的學識和真誠打動了,兩個人相見恨晚。很快便舉行了婚禮,收穫了他口中的第四等愛情。

當時陳寅恪三十八歲,唐篔三十歲,即便放到當今時代,也足以稱得上是:剩男剩女了。

300年來沒文憑的人一大把,中國最博學的人只有他

陳寅恪全家福

02

輾轉飄零中見真愛

唐篔婚前不識柴米,但作為壹個書呆子的妻子,她只好學著下廚、養花、種菜、帶孩子,協調大家庭的人際關係。

唐篔在大女兒出生時,原先的心膜炎誘發為心臟病,幾乎撒手人世。

1937年,日寇發動全面侵華戰爭。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陳寅恪壹家也同所有難民壹樣開始了壹段艱難歲月。

離京前,他將壹批重要書籍裝進書箱,託友人寄往長沙。

待他半個月後到了長沙,書籍尚未郵到,可戰火已經逼近,臨時大學再遷雲南,他只好攜壹家大小再次登程南下。

待他離開後,書籍郵到,卻在長沙大火中壹本無存,給了他非常大的打擊。

他們拖著三個孩子,大的九歲,小的才四個月,由北平、天津、長沙、梧州,最後漂泊到香港。

其間在濟南車站上車時,壹家人是從車窗口爬進去的,其狼狽之狀慘不堪言。

在香港的歲月,陳寅恪還堅持在雲南西南聯大教書。唐篔在香港心臟病復發,幸得許地山援手才得以獲救。但因經濟窘迫,他們壹家居無定所,四年內遷家六次。

1939年春天,英國牛津大學向陳寅恪伸出了橄欖枝,聘請他去做漢學教授。是年夏,陳寅恪來到香港和妻女會合,準備遷往英國。

不巧的是,逢二戰全面爆發,他也只能滯留在香港“孤島”上。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人佔領香港以後,當時生活物質極端困窘,有日本學者寫信給軍部,要他們不可麻煩陳教授,軍部行文香港司令,司令派憲兵隊照顧陳家,送去好多袋麵粉,但憲兵往屋裡搬,他們夫妻往外拖,就是不吃敵人的麵粉。

後來,香港日人以日金四十萬元強付陳寅恪辦東方文化學院,陳寅恪堅決拒絕。

隨後只好帶全家倉促逃離香港,先後輾轉任教廣西大學、成都燕京大學。

哪裡料到,全家返回內地途中,兩木箱隨身攜帶的書籍又遭盜竊。

據說這是兩箱更加珍貴的書籍,所以這壹次打擊更大,等於多年心血徹底付諸東流,令陳先生精神幾達崩潰。

"

1926年,清華園的過道上走來了壹個被學生戲稱為“相貌稀奇古怪的純粹國貨式”的老先生。

他裡面穿著皮袍,外面罩以藍布大褂、青布馬褂,頭上帶著壹頂兩旁有遮耳的皮帽,右手抱著壹個藍布大包袱,走路壹高壹下……

別看他在生活上不修邊幅,對教書這件事卻有著宗教般的虔誠和儀式感。

去課堂授課,他不但用雙層布縫製的包袱皮包裹著那些線裝書,而且還把包袱皮的顏色根據書的種類區分開來。

佛經、禪宗的書壹定是用黃包袱皮包著,其他課程的書則用藍包袱皮,非常精心細緻。

300年來沒文憑的人一大把,中國最博學的人只有他

01

收穫人生中第四等愛情

他叫陳寅恪(chén yín què),字鶴壽,湖南長沙人,祖籍福建上杭。

都說富不過三代,而寅恪壹門,卻三代盡得風流。

他的祖父陳寶箴是清末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父親陳三立是清朝著名愛國詩人,清末“四公子”之壹。

說是老先生,但陳寅恪來到清華園時,只有36歲,卻已經與梁啟超、王國維壹同應聘為研究院的導師,並稱“清華三巨頭”。

雖然陳寅恪長期遊學歐美,學問博大精深,但在國內卻是“無名望,無著作、無學位”的“三無”學人。

300年來沒文憑的人一大把,中國最博學的人只有他

陳先生的侄子陳封雄曾問他:“您在國外留學十幾年,為什麼沒有得個博士學位?”

陳先生回答:“考博士並不難,但兩三年內被壹個專題束縛住,就沒有時間學其他知識了。只要能學到知識,有無學位並不重要。”

他對學生們說:“前人講過的,我不講;近人講過的,我不講;外國人講過的,我不講;我自己過去講過的,也不講。現在只講未曾有人講過的。”

由此,清華園的師生很快就折服於陳寅恪的學識。

每每他開課,慕名前去的學生擠滿了教室,常常還有別的教授過來旁聽。

因其身出名門,而又學識過人,“北大舵手”鄭天挺教授讚譽陳寅恪是“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在當時的史學界,陳寅恪的學問可以說是最高峰,會十幾種語言,研究貫穿文史,每有見解必不凡俗。

當年魯迅把吳宓罵得狗血淋頭,對陳寅恪的“古董”文章卻很難得地保持著沈默。

不知道是因為與陳寅恪家族友好的原因,還是學力不逮、不敢妄評,反正終生未見微詞,這在脾氣不好的魯迅來說,幾乎是壹個特例。

當年的華北學術界分成兩派,壹派是本國培養的學者,另壹派是有留學經歷的。

本土派認為,洋派不懂國情,妳的學問再高,也是隔靴搔癢,解決不了中國問題。

留洋派就覺得本土派太迂腐,眼光太狹,不掌握現代化的工具,因而兩派互相瞧不起。

但不管是哪壹派,誰都不敢瞧不起陳寅恪,這在學術界堪稱傳奇。

陳寅恪雖然不解風情,卻曾對友人吳宓闡述過非常獨特的“五等愛情論”:

第一,情之最上者,世無其人,懸空設想,而甘為之死,如《牡丹亭》之杜麗娘是也;

第二,與其人交識有素,而未嘗共衾枕者次之,如寶、黛是也;

第三,曾一度枕蓆而永久紀念不忘,如司棋與潘又安;

第四,又次之,則為夫婦終身而無外遇者;

第五,最下者,隨處接合,惟欲是圖,而無所謂情矣。

他關於“娶老婆”的壹些言論也廣為人知:“學德不如人,此實吾之大恥;娶妻不如人,又何恥之有?”

“娶妻僅生涯中之壹事,小之又小者耳。輕描淡寫,得便了之可也。”

在他看來,如果志向不在學術和事業上,而壹心只求得嬌妻美妾,是很愚蠢的事情。

正因為如此,他壹直不把婚姻大事放在心上。父親陳三立從好言催促,到厲聲警告“爾若不娶,吾即代爾聘定。”

然而愛情總會在不經意間悄悄降臨。

壹次閒談中,同事偶然提到曾在壹位女教師家中,看到墻上懸掛的詩幅末尾署名“南注生”,他不知“南注生”是何人,特向陳寅恪請教。

陳寅恪略顯吃驚,沈吟壹會兒說:“此人定是灌陽唐景崧的孫女,住在何處?我要去登門拜訪。”

唐景崧曾任臺灣巡撫,在中法戰爭中屢建功勛,是位愛國將領。她的孫女唐篔自小讀書,畢業於金陵女校體育專業,後執教於北京女高師,曾是許廣平的老師。

因母親難產去世,唐篔自幼便隨著養母去了蘇州,後又來到天津的北洋女師。因養母任北洋女師範學堂的舍監,唐篔隨之入學,成為班上年齡最小的學生之壹。

她能詩會畫,能唱會跳,書畫水平據說曾得多位大家賞識。

經同事的介紹,陳寅恪與唐篔相約在中央公園裡見面。在公園裡等候的唐篔細心地發現,遠遠走過來的這個人走路的姿勢微跛。

在談話中,陳寅恪告訴她:自己的足部有多處雞眼、胼胝,這與早年留學時經常穿著不合腳的硬皮鞋有關。

她被他的學識和真誠打動了,兩個人相見恨晚。很快便舉行了婚禮,收穫了他口中的第四等愛情。

當時陳寅恪三十八歲,唐篔三十歲,即便放到當今時代,也足以稱得上是:剩男剩女了。

300年來沒文憑的人一大把,中國最博學的人只有他

陳寅恪全家福

02

輾轉飄零中見真愛

唐篔婚前不識柴米,但作為壹個書呆子的妻子,她只好學著下廚、養花、種菜、帶孩子,協調大家庭的人際關係。

唐篔在大女兒出生時,原先的心膜炎誘發為心臟病,幾乎撒手人世。

1937年,日寇發動全面侵華戰爭。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陳寅恪壹家也同所有難民壹樣開始了壹段艱難歲月。

離京前,他將壹批重要書籍裝進書箱,託友人寄往長沙。

待他半個月後到了長沙,書籍尚未郵到,可戰火已經逼近,臨時大學再遷雲南,他只好攜壹家大小再次登程南下。

待他離開後,書籍郵到,卻在長沙大火中壹本無存,給了他非常大的打擊。

他們拖著三個孩子,大的九歲,小的才四個月,由北平、天津、長沙、梧州,最後漂泊到香港。

其間在濟南車站上車時,壹家人是從車窗口爬進去的,其狼狽之狀慘不堪言。

在香港的歲月,陳寅恪還堅持在雲南西南聯大教書。唐篔在香港心臟病復發,幸得許地山援手才得以獲救。但因經濟窘迫,他們壹家居無定所,四年內遷家六次。

1939年春天,英國牛津大學向陳寅恪伸出了橄欖枝,聘請他去做漢學教授。是年夏,陳寅恪來到香港和妻女會合,準備遷往英國。

不巧的是,逢二戰全面爆發,他也只能滯留在香港“孤島”上。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人佔領香港以後,當時生活物質極端困窘,有日本學者寫信給軍部,要他們不可麻煩陳教授,軍部行文香港司令,司令派憲兵隊照顧陳家,送去好多袋麵粉,但憲兵往屋裡搬,他們夫妻往外拖,就是不吃敵人的麵粉。

後來,香港日人以日金四十萬元強付陳寅恪辦東方文化學院,陳寅恪堅決拒絕。

隨後只好帶全家倉促逃離香港,先後輾轉任教廣西大學、成都燕京大學。

哪裡料到,全家返回內地途中,兩木箱隨身攜帶的書籍又遭盜竊。

據說這是兩箱更加珍貴的書籍,所以這壹次打擊更大,等於多年心血徹底付諸東流,令陳先生精神幾達崩潰。

300年來沒文憑的人一大把,中國最博學的人只有他

03

她是他的眼

戰爭環境中的顛沛流離,物質生活困頓,勞作辛苦,陳寅恪眼疾日益惡化。

此時,他的右眼已經視網膜剝落而失明,左眼也僅剩壹點點微弱視力。

成都電力供應不足,燈光昏暗,又時不時停電,陳寅恪備課與寫作都十分吃力,就連學生的考試分數,也只能讓大女兒流求幫忙謄到成績單的表格中。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目光朦朧之中,他竟然先後出版了《隋唐制度淵源論稿》、《唐代政治史論稿》。

每天上課,他都先在黑板上寫好要講的重點,然後坐到椅子上,閉著眼睛開始講課。

他在課上也叫學生朗讀課文,哪怕讀錯壹個字,都必須停下重讀。再小的脫漏也逃不過陳寅恪的耳朵,那些文章典籍就像長在他心裡壹樣。

1944年12月12日,成都的清晨霧濃陰冷,陳寅恪突然眼前漆黑,什麼都看不見了。

這時候他想到的第壹件事,竟是打發大女兒流求趕緊去通知學生今天上不了課了。

原來左眼視網膜也剝落了,在存仁醫院住院期間,學生們輪流在病房值班照顧,讓陳寅恪大為感動。

他對前來探望的燕京大學代理校長梅貽寶說:“未料妳們教會學校,倒還師道猶存。”

1945年,陳寅恪手術失敗,遭遇人生最大的打擊,雙目失明瞭。

1946年4月,重返清華園新林院53號,陳寅恪已是盲人教授。校長梅貽琦勸他休養壹陣,陳寅恪不從,“不教書怎麼能叫教書匠?”

學生早早來坐好,等助手黃萱敲鐘,穿好長衫,戴好帽子的陳寅恪就拄著柺杖慢慢走到藤椅前坐下,開始講課。

壯年目盲,陳寅恪頓時陷入生不如死的痛苦中,唐篔拖著病體溫柔體貼地安撫丈夫身心的創痛,照顧飲食起居,打理家務,查閱資料,誦讀報紙,並承攬家中書信的回覆。

胡適在日記中寫道:寅恪遺傳甚厚,讀書甚細心,工力甚精,為我國史學界壹大重鎮,今兩目都廢,真是學術界壹大損失。

為給體弱的陳寅恪增加營養,唐篔買來壹只懷胎的黑山羊,母羊生下小羊後,她學著擠奶。擠滿壹碗羊奶,她已頭昏目眩。

漫天硝煙的流離亂世,他們數度搬家,據其女兒的回憶,唐篔除了“照顧失明的父親生活起居外,還擔負起書記官的任務,隨時記錄父親要寫的書信、詩作等”。

在香港時完成的《唐代政治史略稿》,就是兩人共同謄寫的,前半部分為唐篔謄寫,後半部分為陳寅恪所寫。

1953年,郭沫若以學界領導人的身份邀陳寅恪進京壹同共事,陳寅恪拒絕了,很使郭沫若感到不舒服,於是公開宣佈要在不長的時間內在資料的佔有上超過陳寅恪。

陳寅恪可以“不問秦漢”地治史論學,但郭沫若卻不能不屑陳寅恪的存在,從而使被尊為“新史學”權威的郭沫若與被稱為“舊史學”權威的陳寅恪,形成了壹種無形相對峙的態勢。

1962年,陳寅恪在家洗漱時不慎摔倒,導致右腿股骨骨折。更糟糕的是,隨後的保守治療導致其股骨再也無法長合,此後餘生只能長臥於床上。

陳寅恪暮年曾對身邊的人說:“壹個人沒有了眼睛等於沒有了百分之五十的生命,沒有了腿,等於連另外的百分之五十也少了壹半。”

中年瞽目,暮年臏足,命運帶給壹個自負、自傲與清高的生命,是怎樣的壹種凌辱!

在那段風雨漂搖、貧病交加的歲月,唐篔親歷親為,甘為丈夫遮風避雨。

她以孱弱的身軀抵擋密集的箭矢,為他爭得壹片稍可喘息的空間,而自己的心臟病也日趨嚴重。

失明之後,陳寅恪仍堅苦卓絕,鍥而不捨,窮十年歲月,用口述的方式,完成了85萬字的《柳如是別傳》。

有時為了第二天壹個要修改的小地方,陳寅恪壹夜都不敢睡,壹直牢牢記著,直到助手黃萱第二天清晨來叩門。

壹個雙目失明的人在十餘年的瞽者生涯裡寫出近百萬字的著述,這在古今中外學術史上都是壹個奇蹟。

黃萱曾感慨地說:“寅師以失明的晚年,不憚辛苦、經之營之,鈞稽沈隱,以成此稿(即《柳如是別傳》)。其堅毅之精神,真有驚天地、泣鬼神的氣概。”

他視妻子為生命中的第壹知己,每完成壹部著作,都請她題寫封面。

不輕易讚許人的陳寅恪,也不禁為她寫下“織素心情還置酒,然脂功狀可封侯”的詩句。

"

1926年,清華園的過道上走來了壹個被學生戲稱為“相貌稀奇古怪的純粹國貨式”的老先生。

他裡面穿著皮袍,外面罩以藍布大褂、青布馬褂,頭上帶著壹頂兩旁有遮耳的皮帽,右手抱著壹個藍布大包袱,走路壹高壹下……

別看他在生活上不修邊幅,對教書這件事卻有著宗教般的虔誠和儀式感。

去課堂授課,他不但用雙層布縫製的包袱皮包裹著那些線裝書,而且還把包袱皮的顏色根據書的種類區分開來。

佛經、禪宗的書壹定是用黃包袱皮包著,其他課程的書則用藍包袱皮,非常精心細緻。

300年來沒文憑的人一大把,中國最博學的人只有他

01

收穫人生中第四等愛情

他叫陳寅恪(chén yín què),字鶴壽,湖南長沙人,祖籍福建上杭。

都說富不過三代,而寅恪壹門,卻三代盡得風流。

他的祖父陳寶箴是清末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父親陳三立是清朝著名愛國詩人,清末“四公子”之壹。

說是老先生,但陳寅恪來到清華園時,只有36歲,卻已經與梁啟超、王國維壹同應聘為研究院的導師,並稱“清華三巨頭”。

雖然陳寅恪長期遊學歐美,學問博大精深,但在國內卻是“無名望,無著作、無學位”的“三無”學人。

300年來沒文憑的人一大把,中國最博學的人只有他

陳先生的侄子陳封雄曾問他:“您在國外留學十幾年,為什麼沒有得個博士學位?”

陳先生回答:“考博士並不難,但兩三年內被壹個專題束縛住,就沒有時間學其他知識了。只要能學到知識,有無學位並不重要。”

他對學生們說:“前人講過的,我不講;近人講過的,我不講;外國人講過的,我不講;我自己過去講過的,也不講。現在只講未曾有人講過的。”

由此,清華園的師生很快就折服於陳寅恪的學識。

每每他開課,慕名前去的學生擠滿了教室,常常還有別的教授過來旁聽。

因其身出名門,而又學識過人,“北大舵手”鄭天挺教授讚譽陳寅恪是“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在當時的史學界,陳寅恪的學問可以說是最高峰,會十幾種語言,研究貫穿文史,每有見解必不凡俗。

當年魯迅把吳宓罵得狗血淋頭,對陳寅恪的“古董”文章卻很難得地保持著沈默。

不知道是因為與陳寅恪家族友好的原因,還是學力不逮、不敢妄評,反正終生未見微詞,這在脾氣不好的魯迅來說,幾乎是壹個特例。

當年的華北學術界分成兩派,壹派是本國培養的學者,另壹派是有留學經歷的。

本土派認為,洋派不懂國情,妳的學問再高,也是隔靴搔癢,解決不了中國問題。

留洋派就覺得本土派太迂腐,眼光太狹,不掌握現代化的工具,因而兩派互相瞧不起。

但不管是哪壹派,誰都不敢瞧不起陳寅恪,這在學術界堪稱傳奇。

陳寅恪雖然不解風情,卻曾對友人吳宓闡述過非常獨特的“五等愛情論”:

第一,情之最上者,世無其人,懸空設想,而甘為之死,如《牡丹亭》之杜麗娘是也;

第二,與其人交識有素,而未嘗共衾枕者次之,如寶、黛是也;

第三,曾一度枕蓆而永久紀念不忘,如司棋與潘又安;

第四,又次之,則為夫婦終身而無外遇者;

第五,最下者,隨處接合,惟欲是圖,而無所謂情矣。

他關於“娶老婆”的壹些言論也廣為人知:“學德不如人,此實吾之大恥;娶妻不如人,又何恥之有?”

“娶妻僅生涯中之壹事,小之又小者耳。輕描淡寫,得便了之可也。”

在他看來,如果志向不在學術和事業上,而壹心只求得嬌妻美妾,是很愚蠢的事情。

正因為如此,他壹直不把婚姻大事放在心上。父親陳三立從好言催促,到厲聲警告“爾若不娶,吾即代爾聘定。”

然而愛情總會在不經意間悄悄降臨。

壹次閒談中,同事偶然提到曾在壹位女教師家中,看到墻上懸掛的詩幅末尾署名“南注生”,他不知“南注生”是何人,特向陳寅恪請教。

陳寅恪略顯吃驚,沈吟壹會兒說:“此人定是灌陽唐景崧的孫女,住在何處?我要去登門拜訪。”

唐景崧曾任臺灣巡撫,在中法戰爭中屢建功勛,是位愛國將領。她的孫女唐篔自小讀書,畢業於金陵女校體育專業,後執教於北京女高師,曾是許廣平的老師。

因母親難產去世,唐篔自幼便隨著養母去了蘇州,後又來到天津的北洋女師。因養母任北洋女師範學堂的舍監,唐篔隨之入學,成為班上年齡最小的學生之壹。

她能詩會畫,能唱會跳,書畫水平據說曾得多位大家賞識。

經同事的介紹,陳寅恪與唐篔相約在中央公園裡見面。在公園裡等候的唐篔細心地發現,遠遠走過來的這個人走路的姿勢微跛。

在談話中,陳寅恪告訴她:自己的足部有多處雞眼、胼胝,這與早年留學時經常穿著不合腳的硬皮鞋有關。

她被他的學識和真誠打動了,兩個人相見恨晚。很快便舉行了婚禮,收穫了他口中的第四等愛情。

當時陳寅恪三十八歲,唐篔三十歲,即便放到當今時代,也足以稱得上是:剩男剩女了。

300年來沒文憑的人一大把,中國最博學的人只有他

陳寅恪全家福

02

輾轉飄零中見真愛

唐篔婚前不識柴米,但作為壹個書呆子的妻子,她只好學著下廚、養花、種菜、帶孩子,協調大家庭的人際關係。

唐篔在大女兒出生時,原先的心膜炎誘發為心臟病,幾乎撒手人世。

1937年,日寇發動全面侵華戰爭。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陳寅恪壹家也同所有難民壹樣開始了壹段艱難歲月。

離京前,他將壹批重要書籍裝進書箱,託友人寄往長沙。

待他半個月後到了長沙,書籍尚未郵到,可戰火已經逼近,臨時大學再遷雲南,他只好攜壹家大小再次登程南下。

待他離開後,書籍郵到,卻在長沙大火中壹本無存,給了他非常大的打擊。

他們拖著三個孩子,大的九歲,小的才四個月,由北平、天津、長沙、梧州,最後漂泊到香港。

其間在濟南車站上車時,壹家人是從車窗口爬進去的,其狼狽之狀慘不堪言。

在香港的歲月,陳寅恪還堅持在雲南西南聯大教書。唐篔在香港心臟病復發,幸得許地山援手才得以獲救。但因經濟窘迫,他們壹家居無定所,四年內遷家六次。

1939年春天,英國牛津大學向陳寅恪伸出了橄欖枝,聘請他去做漢學教授。是年夏,陳寅恪來到香港和妻女會合,準備遷往英國。

不巧的是,逢二戰全面爆發,他也只能滯留在香港“孤島”上。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人佔領香港以後,當時生活物質極端困窘,有日本學者寫信給軍部,要他們不可麻煩陳教授,軍部行文香港司令,司令派憲兵隊照顧陳家,送去好多袋麵粉,但憲兵往屋裡搬,他們夫妻往外拖,就是不吃敵人的麵粉。

後來,香港日人以日金四十萬元強付陳寅恪辦東方文化學院,陳寅恪堅決拒絕。

隨後只好帶全家倉促逃離香港,先後輾轉任教廣西大學、成都燕京大學。

哪裡料到,全家返回內地途中,兩木箱隨身攜帶的書籍又遭盜竊。

據說這是兩箱更加珍貴的書籍,所以這壹次打擊更大,等於多年心血徹底付諸東流,令陳先生精神幾達崩潰。

300年來沒文憑的人一大把,中國最博學的人只有他

03

她是他的眼

戰爭環境中的顛沛流離,物質生活困頓,勞作辛苦,陳寅恪眼疾日益惡化。

此時,他的右眼已經視網膜剝落而失明,左眼也僅剩壹點點微弱視力。

成都電力供應不足,燈光昏暗,又時不時停電,陳寅恪備課與寫作都十分吃力,就連學生的考試分數,也只能讓大女兒流求幫忙謄到成績單的表格中。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目光朦朧之中,他竟然先後出版了《隋唐制度淵源論稿》、《唐代政治史論稿》。

每天上課,他都先在黑板上寫好要講的重點,然後坐到椅子上,閉著眼睛開始講課。

他在課上也叫學生朗讀課文,哪怕讀錯壹個字,都必須停下重讀。再小的脫漏也逃不過陳寅恪的耳朵,那些文章典籍就像長在他心裡壹樣。

1944年12月12日,成都的清晨霧濃陰冷,陳寅恪突然眼前漆黑,什麼都看不見了。

這時候他想到的第壹件事,竟是打發大女兒流求趕緊去通知學生今天上不了課了。

原來左眼視網膜也剝落了,在存仁醫院住院期間,學生們輪流在病房值班照顧,讓陳寅恪大為感動。

他對前來探望的燕京大學代理校長梅貽寶說:“未料妳們教會學校,倒還師道猶存。”

1945年,陳寅恪手術失敗,遭遇人生最大的打擊,雙目失明瞭。

1946年4月,重返清華園新林院53號,陳寅恪已是盲人教授。校長梅貽琦勸他休養壹陣,陳寅恪不從,“不教書怎麼能叫教書匠?”

學生早早來坐好,等助手黃萱敲鐘,穿好長衫,戴好帽子的陳寅恪就拄著柺杖慢慢走到藤椅前坐下,開始講課。

壯年目盲,陳寅恪頓時陷入生不如死的痛苦中,唐篔拖著病體溫柔體貼地安撫丈夫身心的創痛,照顧飲食起居,打理家務,查閱資料,誦讀報紙,並承攬家中書信的回覆。

胡適在日記中寫道:寅恪遺傳甚厚,讀書甚細心,工力甚精,為我國史學界壹大重鎮,今兩目都廢,真是學術界壹大損失。

為給體弱的陳寅恪增加營養,唐篔買來壹只懷胎的黑山羊,母羊生下小羊後,她學著擠奶。擠滿壹碗羊奶,她已頭昏目眩。

漫天硝煙的流離亂世,他們數度搬家,據其女兒的回憶,唐篔除了“照顧失明的父親生活起居外,還擔負起書記官的任務,隨時記錄父親要寫的書信、詩作等”。

在香港時完成的《唐代政治史略稿》,就是兩人共同謄寫的,前半部分為唐篔謄寫,後半部分為陳寅恪所寫。

1953年,郭沫若以學界領導人的身份邀陳寅恪進京壹同共事,陳寅恪拒絕了,很使郭沫若感到不舒服,於是公開宣佈要在不長的時間內在資料的佔有上超過陳寅恪。

陳寅恪可以“不問秦漢”地治史論學,但郭沫若卻不能不屑陳寅恪的存在,從而使被尊為“新史學”權威的郭沫若與被稱為“舊史學”權威的陳寅恪,形成了壹種無形相對峙的態勢。

1962年,陳寅恪在家洗漱時不慎摔倒,導致右腿股骨骨折。更糟糕的是,隨後的保守治療導致其股骨再也無法長合,此後餘生只能長臥於床上。

陳寅恪暮年曾對身邊的人說:“壹個人沒有了眼睛等於沒有了百分之五十的生命,沒有了腿,等於連另外的百分之五十也少了壹半。”

中年瞽目,暮年臏足,命運帶給壹個自負、自傲與清高的生命,是怎樣的壹種凌辱!

在那段風雨漂搖、貧病交加的歲月,唐篔親歷親為,甘為丈夫遮風避雨。

她以孱弱的身軀抵擋密集的箭矢,為他爭得壹片稍可喘息的空間,而自己的心臟病也日趨嚴重。

失明之後,陳寅恪仍堅苦卓絕,鍥而不捨,窮十年歲月,用口述的方式,完成了85萬字的《柳如是別傳》。

有時為了第二天壹個要修改的小地方,陳寅恪壹夜都不敢睡,壹直牢牢記著,直到助手黃萱第二天清晨來叩門。

壹個雙目失明的人在十餘年的瞽者生涯裡寫出近百萬字的著述,這在古今中外學術史上都是壹個奇蹟。

黃萱曾感慨地說:“寅師以失明的晚年,不憚辛苦、經之營之,鈞稽沈隱,以成此稿(即《柳如是別傳》)。其堅毅之精神,真有驚天地、泣鬼神的氣概。”

他視妻子為生命中的第壹知己,每完成壹部著作,都請她題寫封面。

不輕易讚許人的陳寅恪,也不禁為她寫下“織素心情還置酒,然脂功狀可封侯”的詩句。

300年來沒文憑的人一大把,中國最博學的人只有他

04

生死相依亦相隨

與失明相比,陳寅恪晚年的命運就更讓人揪心了。1966年,已經無法下床的陳寅恪,沒能逃過壹場曠世的劫難。

1969年10月7日,陳寅恪走了。彌留之際,他壹言不發,只是眼角有淚不斷流淌。

陳寅恪死後,唐篔出奇地平靜,甚至沒流下壹滴淚。

她沒有讓他等多久,四十五天後,她追隨他而去。

她有嚴重的心臟病,大半生靠藥物維繫生命,停藥十餘日,生命就可結束。

陳寅恪與唐篔相繼逝世後,二人的骨灰先是寄存火葬場,後寄存銀河公墓,因“文革”問題壹直未能真正平反,各地政府不願接受寅恪先生的遺骨。

直到2003年才與夫人合葬於江西廬山植物園,是為陳寅恪墓,墓碑旁壹大石上由著名畫家黃永玉鐫刻陳寅恪終生恪守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從此,壹代國學大師在去世24年後終於入土為安。

胡適在1937年2月22日的日記中寫道:“寅恪治史學,當然是今日最淵博、最有識見、最能用材料的人。”

季羨林那時還是專修德文的學生,也選修了陳寅恪的“佛經翻譯文學”,他回憶道:“讀他的文章,聽他的課,簡直是壹種享受,無法比擬的享受。”

北京大學代校長傅斯年說:“陳先生的學問,近三百年來壹人而已。”

"

1926年,清華園的過道上走來了壹個被學生戲稱為“相貌稀奇古怪的純粹國貨式”的老先生。

他裡面穿著皮袍,外面罩以藍布大褂、青布馬褂,頭上帶著壹頂兩旁有遮耳的皮帽,右手抱著壹個藍布大包袱,走路壹高壹下……

別看他在生活上不修邊幅,對教書這件事卻有著宗教般的虔誠和儀式感。

去課堂授課,他不但用雙層布縫製的包袱皮包裹著那些線裝書,而且還把包袱皮的顏色根據書的種類區分開來。

佛經、禪宗的書壹定是用黃包袱皮包著,其他課程的書則用藍包袱皮,非常精心細緻。

300年來沒文憑的人一大把,中國最博學的人只有他

01

收穫人生中第四等愛情

他叫陳寅恪(chén yín què),字鶴壽,湖南長沙人,祖籍福建上杭。

都說富不過三代,而寅恪壹門,卻三代盡得風流。

他的祖父陳寶箴是清末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父親陳三立是清朝著名愛國詩人,清末“四公子”之壹。

說是老先生,但陳寅恪來到清華園時,只有36歲,卻已經與梁啟超、王國維壹同應聘為研究院的導師,並稱“清華三巨頭”。

雖然陳寅恪長期遊學歐美,學問博大精深,但在國內卻是“無名望,無著作、無學位”的“三無”學人。

300年來沒文憑的人一大把,中國最博學的人只有他

陳先生的侄子陳封雄曾問他:“您在國外留學十幾年,為什麼沒有得個博士學位?”

陳先生回答:“考博士並不難,但兩三年內被壹個專題束縛住,就沒有時間學其他知識了。只要能學到知識,有無學位並不重要。”

他對學生們說:“前人講過的,我不講;近人講過的,我不講;外國人講過的,我不講;我自己過去講過的,也不講。現在只講未曾有人講過的。”

由此,清華園的師生很快就折服於陳寅恪的學識。

每每他開課,慕名前去的學生擠滿了教室,常常還有別的教授過來旁聽。

因其身出名門,而又學識過人,“北大舵手”鄭天挺教授讚譽陳寅恪是“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在當時的史學界,陳寅恪的學問可以說是最高峰,會十幾種語言,研究貫穿文史,每有見解必不凡俗。

當年魯迅把吳宓罵得狗血淋頭,對陳寅恪的“古董”文章卻很難得地保持著沈默。

不知道是因為與陳寅恪家族友好的原因,還是學力不逮、不敢妄評,反正終生未見微詞,這在脾氣不好的魯迅來說,幾乎是壹個特例。

當年的華北學術界分成兩派,壹派是本國培養的學者,另壹派是有留學經歷的。

本土派認為,洋派不懂國情,妳的學問再高,也是隔靴搔癢,解決不了中國問題。

留洋派就覺得本土派太迂腐,眼光太狹,不掌握現代化的工具,因而兩派互相瞧不起。

但不管是哪壹派,誰都不敢瞧不起陳寅恪,這在學術界堪稱傳奇。

陳寅恪雖然不解風情,卻曾對友人吳宓闡述過非常獨特的“五等愛情論”:

第一,情之最上者,世無其人,懸空設想,而甘為之死,如《牡丹亭》之杜麗娘是也;

第二,與其人交識有素,而未嘗共衾枕者次之,如寶、黛是也;

第三,曾一度枕蓆而永久紀念不忘,如司棋與潘又安;

第四,又次之,則為夫婦終身而無外遇者;

第五,最下者,隨處接合,惟欲是圖,而無所謂情矣。

他關於“娶老婆”的壹些言論也廣為人知:“學德不如人,此實吾之大恥;娶妻不如人,又何恥之有?”

“娶妻僅生涯中之壹事,小之又小者耳。輕描淡寫,得便了之可也。”

在他看來,如果志向不在學術和事業上,而壹心只求得嬌妻美妾,是很愚蠢的事情。

正因為如此,他壹直不把婚姻大事放在心上。父親陳三立從好言催促,到厲聲警告“爾若不娶,吾即代爾聘定。”

然而愛情總會在不經意間悄悄降臨。

壹次閒談中,同事偶然提到曾在壹位女教師家中,看到墻上懸掛的詩幅末尾署名“南注生”,他不知“南注生”是何人,特向陳寅恪請教。

陳寅恪略顯吃驚,沈吟壹會兒說:“此人定是灌陽唐景崧的孫女,住在何處?我要去登門拜訪。”

唐景崧曾任臺灣巡撫,在中法戰爭中屢建功勛,是位愛國將領。她的孫女唐篔自小讀書,畢業於金陵女校體育專業,後執教於北京女高師,曾是許廣平的老師。

因母親難產去世,唐篔自幼便隨著養母去了蘇州,後又來到天津的北洋女師。因養母任北洋女師範學堂的舍監,唐篔隨之入學,成為班上年齡最小的學生之壹。

她能詩會畫,能唱會跳,書畫水平據說曾得多位大家賞識。

經同事的介紹,陳寅恪與唐篔相約在中央公園裡見面。在公園裡等候的唐篔細心地發現,遠遠走過來的這個人走路的姿勢微跛。

在談話中,陳寅恪告訴她:自己的足部有多處雞眼、胼胝,這與早年留學時經常穿著不合腳的硬皮鞋有關。

她被他的學識和真誠打動了,兩個人相見恨晚。很快便舉行了婚禮,收穫了他口中的第四等愛情。

當時陳寅恪三十八歲,唐篔三十歲,即便放到當今時代,也足以稱得上是:剩男剩女了。

300年來沒文憑的人一大把,中國最博學的人只有他

陳寅恪全家福

02

輾轉飄零中見真愛

唐篔婚前不識柴米,但作為壹個書呆子的妻子,她只好學著下廚、養花、種菜、帶孩子,協調大家庭的人際關係。

唐篔在大女兒出生時,原先的心膜炎誘發為心臟病,幾乎撒手人世。

1937年,日寇發動全面侵華戰爭。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陳寅恪壹家也同所有難民壹樣開始了壹段艱難歲月。

離京前,他將壹批重要書籍裝進書箱,託友人寄往長沙。

待他半個月後到了長沙,書籍尚未郵到,可戰火已經逼近,臨時大學再遷雲南,他只好攜壹家大小再次登程南下。

待他離開後,書籍郵到,卻在長沙大火中壹本無存,給了他非常大的打擊。

他們拖著三個孩子,大的九歲,小的才四個月,由北平、天津、長沙、梧州,最後漂泊到香港。

其間在濟南車站上車時,壹家人是從車窗口爬進去的,其狼狽之狀慘不堪言。

在香港的歲月,陳寅恪還堅持在雲南西南聯大教書。唐篔在香港心臟病復發,幸得許地山援手才得以獲救。但因經濟窘迫,他們壹家居無定所,四年內遷家六次。

1939年春天,英國牛津大學向陳寅恪伸出了橄欖枝,聘請他去做漢學教授。是年夏,陳寅恪來到香港和妻女會合,準備遷往英國。

不巧的是,逢二戰全面爆發,他也只能滯留在香港“孤島”上。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人佔領香港以後,當時生活物質極端困窘,有日本學者寫信給軍部,要他們不可麻煩陳教授,軍部行文香港司令,司令派憲兵隊照顧陳家,送去好多袋麵粉,但憲兵往屋裡搬,他們夫妻往外拖,就是不吃敵人的麵粉。

後來,香港日人以日金四十萬元強付陳寅恪辦東方文化學院,陳寅恪堅決拒絕。

隨後只好帶全家倉促逃離香港,先後輾轉任教廣西大學、成都燕京大學。

哪裡料到,全家返回內地途中,兩木箱隨身攜帶的書籍又遭盜竊。

據說這是兩箱更加珍貴的書籍,所以這壹次打擊更大,等於多年心血徹底付諸東流,令陳先生精神幾達崩潰。

300年來沒文憑的人一大把,中國最博學的人只有他

03

她是他的眼

戰爭環境中的顛沛流離,物質生活困頓,勞作辛苦,陳寅恪眼疾日益惡化。

此時,他的右眼已經視網膜剝落而失明,左眼也僅剩壹點點微弱視力。

成都電力供應不足,燈光昏暗,又時不時停電,陳寅恪備課與寫作都十分吃力,就連學生的考試分數,也只能讓大女兒流求幫忙謄到成績單的表格中。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目光朦朧之中,他竟然先後出版了《隋唐制度淵源論稿》、《唐代政治史論稿》。

每天上課,他都先在黑板上寫好要講的重點,然後坐到椅子上,閉著眼睛開始講課。

他在課上也叫學生朗讀課文,哪怕讀錯壹個字,都必須停下重讀。再小的脫漏也逃不過陳寅恪的耳朵,那些文章典籍就像長在他心裡壹樣。

1944年12月12日,成都的清晨霧濃陰冷,陳寅恪突然眼前漆黑,什麼都看不見了。

這時候他想到的第壹件事,竟是打發大女兒流求趕緊去通知學生今天上不了課了。

原來左眼視網膜也剝落了,在存仁醫院住院期間,學生們輪流在病房值班照顧,讓陳寅恪大為感動。

他對前來探望的燕京大學代理校長梅貽寶說:“未料妳們教會學校,倒還師道猶存。”

1945年,陳寅恪手術失敗,遭遇人生最大的打擊,雙目失明瞭。

1946年4月,重返清華園新林院53號,陳寅恪已是盲人教授。校長梅貽琦勸他休養壹陣,陳寅恪不從,“不教書怎麼能叫教書匠?”

學生早早來坐好,等助手黃萱敲鐘,穿好長衫,戴好帽子的陳寅恪就拄著柺杖慢慢走到藤椅前坐下,開始講課。

壯年目盲,陳寅恪頓時陷入生不如死的痛苦中,唐篔拖著病體溫柔體貼地安撫丈夫身心的創痛,照顧飲食起居,打理家務,查閱資料,誦讀報紙,並承攬家中書信的回覆。

胡適在日記中寫道:寅恪遺傳甚厚,讀書甚細心,工力甚精,為我國史學界壹大重鎮,今兩目都廢,真是學術界壹大損失。

為給體弱的陳寅恪增加營養,唐篔買來壹只懷胎的黑山羊,母羊生下小羊後,她學著擠奶。擠滿壹碗羊奶,她已頭昏目眩。

漫天硝煙的流離亂世,他們數度搬家,據其女兒的回憶,唐篔除了“照顧失明的父親生活起居外,還擔負起書記官的任務,隨時記錄父親要寫的書信、詩作等”。

在香港時完成的《唐代政治史略稿》,就是兩人共同謄寫的,前半部分為唐篔謄寫,後半部分為陳寅恪所寫。

1953年,郭沫若以學界領導人的身份邀陳寅恪進京壹同共事,陳寅恪拒絕了,很使郭沫若感到不舒服,於是公開宣佈要在不長的時間內在資料的佔有上超過陳寅恪。

陳寅恪可以“不問秦漢”地治史論學,但郭沫若卻不能不屑陳寅恪的存在,從而使被尊為“新史學”權威的郭沫若與被稱為“舊史學”權威的陳寅恪,形成了壹種無形相對峙的態勢。

1962年,陳寅恪在家洗漱時不慎摔倒,導致右腿股骨骨折。更糟糕的是,隨後的保守治療導致其股骨再也無法長合,此後餘生只能長臥於床上。

陳寅恪暮年曾對身邊的人說:“壹個人沒有了眼睛等於沒有了百分之五十的生命,沒有了腿,等於連另外的百分之五十也少了壹半。”

中年瞽目,暮年臏足,命運帶給壹個自負、自傲與清高的生命,是怎樣的壹種凌辱!

在那段風雨漂搖、貧病交加的歲月,唐篔親歷親為,甘為丈夫遮風避雨。

她以孱弱的身軀抵擋密集的箭矢,為他爭得壹片稍可喘息的空間,而自己的心臟病也日趨嚴重。

失明之後,陳寅恪仍堅苦卓絕,鍥而不捨,窮十年歲月,用口述的方式,完成了85萬字的《柳如是別傳》。

有時為了第二天壹個要修改的小地方,陳寅恪壹夜都不敢睡,壹直牢牢記著,直到助手黃萱第二天清晨來叩門。

壹個雙目失明的人在十餘年的瞽者生涯裡寫出近百萬字的著述,這在古今中外學術史上都是壹個奇蹟。

黃萱曾感慨地說:“寅師以失明的晚年,不憚辛苦、經之營之,鈞稽沈隱,以成此稿(即《柳如是別傳》)。其堅毅之精神,真有驚天地、泣鬼神的氣概。”

他視妻子為生命中的第壹知己,每完成壹部著作,都請她題寫封面。

不輕易讚許人的陳寅恪,也不禁為她寫下“織素心情還置酒,然脂功狀可封侯”的詩句。

300年來沒文憑的人一大把,中國最博學的人只有他

04

生死相依亦相隨

與失明相比,陳寅恪晚年的命運就更讓人揪心了。1966年,已經無法下床的陳寅恪,沒能逃過壹場曠世的劫難。

1969年10月7日,陳寅恪走了。彌留之際,他壹言不發,只是眼角有淚不斷流淌。

陳寅恪死後,唐篔出奇地平靜,甚至沒流下壹滴淚。

她沒有讓他等多久,四十五天後,她追隨他而去。

她有嚴重的心臟病,大半生靠藥物維繫生命,停藥十餘日,生命就可結束。

陳寅恪與唐篔相繼逝世後,二人的骨灰先是寄存火葬場,後寄存銀河公墓,因“文革”問題壹直未能真正平反,各地政府不願接受寅恪先生的遺骨。

直到2003年才與夫人合葬於江西廬山植物園,是為陳寅恪墓,墓碑旁壹大石上由著名畫家黃永玉鐫刻陳寅恪終生恪守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從此,壹代國學大師在去世24年後終於入土為安。

胡適在1937年2月22日的日記中寫道:“寅恪治史學,當然是今日最淵博、最有識見、最能用材料的人。”

季羨林那時還是專修德文的學生,也選修了陳寅恪的“佛經翻譯文學”,他回憶道:“讀他的文章,聽他的課,簡直是壹種享受,無法比擬的享受。”

北京大學代校長傅斯年說:“陳先生的學問,近三百年來壹人而已。”

300年來沒文憑的人一大把,中國最博學的人只有他

胡適對他評價:“陳寅恪治史學,當然是今日最淵博、最有識見、最能用材料的人。”

狂人劉文典教授對陳寅恪推崇備至,說西南聯大隻有兩個半教授,陳寅恪排第壹。

梁啟超甚至說:我樑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總共著作還不如陳先生寥寥數百字有價值。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