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先有陳光標,後有孫宇晨

嚴正聲明:“商業人物”所有原創文章,轉載均須獲得“商業人物”授權。一切形式的非法轉載,包括但不限於盜轉、未獲“商業人物”授權通過第三方轉載行為,均屬侵權行為,“商業人物”將公佈“黑名單”並追究法律責任。“商業人物”只願與尊重知識產權的機構進行合作。

作者:彭樑潔

來源:商業人物(ID:biz-leaders)

巴菲特的兩個客人

假如慈善午餐如期舉行,不知近90歲高齡的巴菲特先生是否還能記起,眼前這個意氣風發的90後年輕人Justin Sun,跟自己多年前在中國有過一面之緣的那位商人有相似之處。

2010年,那是巴菲特第二次來中國,以慈善晚宴之由。當時企業家捐贈之風在中國還未盛行,在眾多因為擔心被“勸捐”而拒絕出席的富豪中,陳光標宣佈“裸捐”,隨之脫穎而出,轟動一時。

其實早在一年前,這位“中國首善”的名頭就遠渡重洋傳進“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耳朵裡,蓋茨約陳光標在北京進行了一次私人會面,兩人相談甚歡。於是一年後的慈善晚宴,蓋茨帶來了自己同樣致力於慈善事業的好友巴菲特,還把陳光標引薦給他。

晚宴上三人留下的合影中,身家不及左右二人零頭的陳光標因“裸捐”義舉站在了C位。相比之下,孫宇晨取消午餐,錯過與股神合影的機會,其代價就是隻能繼續保留微博首頁人工合成的二人同框圖了。

根據套路,網友們已經替他想好了這波炒作的標題:第一個爽約巴菲特的男人。最精彩的評價莫過於:3000萬的費用,硬是讓他整了個連續劇,炒出了3億包年的熱度。

薑還是老的辣

他就像一顆定時炸彈,從不按套路出牌,隨時可能做出驚人之舉。這句話可以用在十年前的陳光標身上,也可以用在十年後的孫宇晨身上。在享受被關注、抓住每一次蹭熱點的機會、被質疑“作秀”這些方面,二人頗為相似。

在“更改時間”這件事上,面對陳光標這位前輩,孫宇晨團隊取消、更改午餐日期的行為根本不值一提——為了做慈善,2009年那個大年三十,陳光標在5.12地震紀念碑前宣佈將自己的生日紀念日改為5月12日。①

似乎沒有什麼是陳光標不能為慈善而改變的。2011年,為倡導低碳生活,陳光標宣佈舉家完成改名——自己改名為陳低碳,老婆改為張綠色,兩個兒子改名為陳環保、陳環境。①

二人都採取了“蹭熱點”這一最具性價比的宣傳手段,尤其是當熱點包含最能調動群體性情緒的因素時,效果尤佳。以下舉幾個例子。

今年2月,孫宇晨在微博上宣佈,為救人而傷及施暴者的趙宇提供總計1000萬元的支持計劃,“伸張正義,100%達到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最終趙宇被免予起訴,孫宇晨還是向其捐款10萬元,轉手在微博上晒出了轉賬記錄。

他還出現在上個月小鵬汽車的維權事件中,在微博中稱:所有對小鵬汽車補償方案不滿意的用戶可以就此起訴,我個人補貼80%法律費用直至官方給出滿意解決方案。此舉可謂一箭雙鵰:在此前孫宇晨與王小川的交戰中,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站在了王小川那一邊,孫宇晨此舉也算報了一箭之仇。

"
先有陳光標,後有孫宇晨

嚴正聲明:“商業人物”所有原創文章,轉載均須獲得“商業人物”授權。一切形式的非法轉載,包括但不限於盜轉、未獲“商業人物”授權通過第三方轉載行為,均屬侵權行為,“商業人物”將公佈“黑名單”並追究法律責任。“商業人物”只願與尊重知識產權的機構進行合作。

作者:彭樑潔

來源:商業人物(ID:biz-leaders)

巴菲特的兩個客人

假如慈善午餐如期舉行,不知近90歲高齡的巴菲特先生是否還能記起,眼前這個意氣風發的90後年輕人Justin Sun,跟自己多年前在中國有過一面之緣的那位商人有相似之處。

2010年,那是巴菲特第二次來中國,以慈善晚宴之由。當時企業家捐贈之風在中國還未盛行,在眾多因為擔心被“勸捐”而拒絕出席的富豪中,陳光標宣佈“裸捐”,隨之脫穎而出,轟動一時。

其實早在一年前,這位“中國首善”的名頭就遠渡重洋傳進“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耳朵裡,蓋茨約陳光標在北京進行了一次私人會面,兩人相談甚歡。於是一年後的慈善晚宴,蓋茨帶來了自己同樣致力於慈善事業的好友巴菲特,還把陳光標引薦給他。

晚宴上三人留下的合影中,身家不及左右二人零頭的陳光標因“裸捐”義舉站在了C位。相比之下,孫宇晨取消午餐,錯過與股神合影的機會,其代價就是隻能繼續保留微博首頁人工合成的二人同框圖了。

根據套路,網友們已經替他想好了這波炒作的標題:第一個爽約巴菲特的男人。最精彩的評價莫過於:3000萬的費用,硬是讓他整了個連續劇,炒出了3億包年的熱度。

薑還是老的辣

他就像一顆定時炸彈,從不按套路出牌,隨時可能做出驚人之舉。這句話可以用在十年前的陳光標身上,也可以用在十年後的孫宇晨身上。在享受被關注、抓住每一次蹭熱點的機會、被質疑“作秀”這些方面,二人頗為相似。

在“更改時間”這件事上,面對陳光標這位前輩,孫宇晨團隊取消、更改午餐日期的行為根本不值一提——為了做慈善,2009年那個大年三十,陳光標在5.12地震紀念碑前宣佈將自己的生日紀念日改為5月12日。①

似乎沒有什麼是陳光標不能為慈善而改變的。2011年,為倡導低碳生活,陳光標宣佈舉家完成改名——自己改名為陳低碳,老婆改為張綠色,兩個兒子改名為陳環保、陳環境。①

二人都採取了“蹭熱點”這一最具性價比的宣傳手段,尤其是當熱點包含最能調動群體性情緒的因素時,效果尤佳。以下舉幾個例子。

今年2月,孫宇晨在微博上宣佈,為救人而傷及施暴者的趙宇提供總計1000萬元的支持計劃,“伸張正義,100%達到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最終趙宇被免予起訴,孫宇晨還是向其捐款10萬元,轉手在微博上晒出了轉賬記錄。

他還出現在上個月小鵬汽車的維權事件中,在微博中稱:所有對小鵬汽車補償方案不滿意的用戶可以就此起訴,我個人補貼80%法律費用直至官方給出滿意解決方案。此舉可謂一箭雙鵰:在此前孫宇晨與王小川的交戰中,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站在了王小川那一邊,孫宇晨此舉也算報了一箭之仇。

先有陳光標,後有孫宇晨

孫宇晨微博截圖

相比孫宇晨選擇的熱點五花八門,偶爾還出於其他目的,他的前輩陳光標則是目標明確且一目瞭然。

釣魚島事件裡,陳光標先是在 “陳光標好人”系列有機食品啟動儀式上宣佈:“願把賣有機食品的第一筆資金捐給人民軍隊,用於捍衛釣魚島國家主權。”接著,又對釣魚島事件中部分人的私家車被砸給予“以舊換新”,為43個家庭贈送了43輛價值12.8萬元的吉利帝豪EC8。①

在互聯網還不發達的年代,陳光標發揮了“在場”的優勢,足跡遍佈大江南北。此外,這位企業家可塑性極強,形象多變,扮演過的角色眾多:

他扮過雷鋒;他在環保活動上效仿當年謝霆鋒摔吉他的姿勢,將現場的鉛酸電池電動車砸碎,以表明自己的態度;他還扮過交警,跑到南京鬧市口維持交通秩序;在貴州畢節舉辦個人演唱會,向畢節實驗區捐贈1000只羊、2000頭豬、113臺農用機械……數不勝數。

可見,無論是在四兩撥千斤的能力還是在想象力的豐富程度上,在這位前輩面前,90後少年孫宇晨都還有很大進步空間。

4月劉強東事件之後,孫宇晨心血來潮,聲稱想投資1億拍一部電影,名字都想好了,叫《明州記事》,在好事網友的建議下,又想了一個英文名《Romance of Minnesota》。

在拍電影這件事上,前輩陳光標身上也有經驗可供分享,他當年可是為“城市無車日”拍過宣傳片、當過導演的人。當年媒體是這麼報道的:

伴隨著“忽忽忽”的聲音,鋒利堅韌的“機械手”毫不猶豫伸向下方的黑色奔馳,刺穿車身,砸破玻璃,隨即將整個車子壓扁……

陳光標親手操作,將自己在事業起步階段買的、“特別有感情的”奔馳S600當場銷燬。他還告訴記者,今年砸奔馳,明年還要砸寶馬。②

畫面足夠震撼、人物心理活動足夠複雜、還為故事的下一步進展埋下伏筆……陳光標在電影導演方面的經驗傳授給孫宇晨也是綽綽有餘。

此外,陳光標用真金白銀製造視覺衝擊力的殺手鐗是生活在手機支付時代的孫宇晨難以想象的,後者只能在微博上揮金如土,通過電子轉賬尋求“撒幣”的樂趣。

陳光標一定體驗過鈔票握在手裡時給人帶來的心理滿足感,並以此為心理學依據運用在自己的慈善事業中。他經常奔赴災區、敬老院、各種捐贈現場,將一張張紙幣派發到每個人手裡,博得一個遠超紙面價值的幾萬幾十萬所帶來的影響力。

他還愛跟現金合影。最廣為流傳的照片中,他站在剛從銀行提出來、堆得半人高的錢牆後面張開雙臂,享受被金錢點亮的“首善”光芒。數額最大的一次是15億人民幣,重達16噸。

難兄難弟?

照片中的孫宇晨有一雙無法掩飾成功慾望的眼睛,他如今的年少有為(如果僅以財富來衡量)就是由這種慾望驅動並達成的,對他來說人生只有成功這一個選項,而錢是衡量成功人生的唯一標準。

這一點跟陳光標不同。雖然二人都並非什麼“二代”,但孫宇晨至少出生在一個小康之家,而陳光標的生長環境更加惡劣——他的一個哥哥、一個姐姐因為極度貧困先後餓死。他的成功是被強烈的求生本能引領的,脫貧始終排在“致富”之前。

不管是否出於作秀,陳光標聲稱:“在鉅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而孫宇晨在微博裡說:有錢人的快樂就是那麼樸實無華且枯燥——顯然,他享受這種用錢操控遊戲規則的快樂。

陳光標曾說,他不僅想做中國首善,還想兼得首善和首富之名,但他的行為無法自圓其說。

據報道,2009年陳光標的公司黃埔再生淨利潤為4.1億元,陳光標捐出了3.13億元,佔企業利潤的77%;截至2012年7月17日,他的捐款總額超過20億。③

這筆錢不是一個小數目,即便放在十年之後、不久前發佈的《2019胡潤慈善榜》上也能擠進前十。但看看那些上榜的企業,慈善款項在企業利潤中佔比絕不會超過十分之一。對於一個企業家來說,將企業發展的大部分利潤用作慈善,這算不上有利於可持續發展的、值得鼓勵的做法。

高調慈善最終引來他意料之外的結果:經記者調查,陳光標捐贈數額注水、捐贈用途不明、公司財務造假等問題紛紛浮出水面。如今的陳光標,已經在媒體上銷聲匿跡。

而就在孫宇晨宣佈取消巴菲特午餐不久,就被《21世紀經濟報道》曝出涉嫌非法集資、洗錢、涉黃涉賭,不知下一步命運將走向何處。

參照陳光標此前頗具傳奇色彩的創業經歷,我們似乎有理由相信,他很有可能在企業經營方面有更大作為,繼續活躍在如今的企業家舞臺上。但他最終扭轉了方向盤,將自己的人生之船帶向另一個航道。由此更加印證了,最終決定一個人能否成功的,不是他的聰明頭腦,而是思想和眼界。

9年前的那場晚宴,巴菲特談到“我為什麼捐掉99%的財富”,背後思考之理性、邏輯之嚴密但又不乏善意,讓人印象深刻:

第一點,(裸捐者)意味著放棄看電影、去餐廳就餐或其他個人享樂。相形之下,我的家人和我兌現捐贈99%財富的承諾則不需以犧牲需要或想要的東西為代價。

第二點,這一捐贈也不會讓我放棄最珍貴的資產,即“時間”。我所能做的,就是拿出一大堆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票憑證,這些“提款存單”變現之後可以換成各種資源,從而讓那些沒能抽中人生上上籤的人獲得些許補償。

第三點,我和我的家人不會為我們的非凡好運感到罪惡,相反,我們充滿感恩。假使我們把多於1%的財富花在自己身上,我們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並不會因此加強。然而,剩下的99%財富卻能對他人的健康與福祉產生莫大影響。這一現實為我和我的家人指明瞭道路:留下的財富夠花即可,其餘則贈予社會,去滿足更多需求。

也許作秀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超出自己能力範圍、未經理性思考、無法承擔後果的作秀。

看到孫宇晨因病取消巴菲特午宴的消息後,我的一位同事實在沒忍住,在微信群裡丟了一句髒話,揚長而去。

參考資料:

1.《中國首善陳光標,高調慈善倡導者》

2.《我想砸車,沒奔馳—陳光標當眾砸奔馳車被指作秀》中新網

3.《陳光標稱希望勸蓋茨和巴菲特為中國捐1000萬》 東方早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