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變遷史:萬億產業疏解+1小時交通圈,環京迎來大蛻變

北京城市的規劃和發展,在過去的30年,歷經了三次重大變革。每次變革都帶來了城市房價的巨大變化:

第一階段:1991-2010年,北京城區改造升級階段,城區復興,人口聚集,城區房價迅速升溫。

1993年,北京發佈了《北京城市發展總體規劃(1991-2010)》,這次的城市發展規劃確定要對北京城區進行全面改造復興:

規劃提出要重點發展城區三大核心產業中心區:海淀中關村+西城金融街+朝陽國貿CBD,每年為北京GDP貢獻了產值超過萬億規模。

規劃提出要加快改造前門、西單及王府井等三大市級商業中心,形成全國性的大型現代化商業服務中心,同時要在市區打造70多箇中級商業組團。


北京城市變遷史:萬億產業疏解+1小時交通圈,環京迎來大蛻變

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到了2010年,北京城區就已經全面崛起了:人口大量湧入,房價從93年的4000元/平米,上漲到了2010年的4萬/平米。

北京總體城市規劃發展的第一個20年,推動北京城區房價漲了十倍,每年平均漲幅達到了50%!

第二階段:2004-2020年,大力發展新城,常住人口從市區轉移到近郊區,郊區房價迅速翻倍。

2002年,基於城區發展過快的局面,北京市對城市發展規劃提出了第二次重大修編:2004-2020年的新一版城市發展規劃出臺亮相。

在2004版的北京總體規劃中,提出了城市發展的總體佈局調整:兩軸兩帶多中心,明確提出要重點發展新城,疏解城區過於密集的人口。

北京城市變遷史:萬億產業疏解+1小時交通圈,環京迎來大蛻變

因此從2004年開始,北京11個近郊新城進入了大規模的城市開發階段:隨著大規模的人口湧入,交通軌道的建設,房山、大興、順義、亦莊、昌平等區域房價迅速上升。


北京城市變遷史:萬億產業疏解+1小時交通圈,環京迎來大蛻變

從上圖可以看出,從2006-2019年,北京市主要的近郊新城房價全部實現超過10倍的增長幅度:平均每年增幅接近100%!

第三階段:2016-2035年,京津冀協同發展全面提速,一小時都市圈時代到來,3+9格局將是未來最具潛力區域。

如果說,1990-2010年是北京城區全面復興的二十年;那麼2010-2020年,則是屬於北京近郊新城的黃金時期;而未來的十年,我們認為,是屬於北京一小時都市圈的大崛起時代了!

2017年,北京第三次提出對城市總體規劃進行修編:將城市總體發展格局確定為“一核雙翼”,同時將通州城市副中心及河北雄安新區定位於北京的兩翼,北京一小時都市圈發展時代已經到來。


北京城市變遷史:萬億產業疏解+1小時交通圈,環京迎來大蛻變

基於巨大的歷史變革已經到來,在去年年底我就提出了三大產業核心背景下的環京九城投資邏輯:由副中心協同北三縣,新機場帶動中三縣,雄安新區輻射南三縣,形成北京一小時都市圈發展的3+9格局。


北京城市變遷史:萬億產業疏解+1小時交通圈,環京迎來大蛻變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自從1990年開始,用了接近30年的時間,歷經“城區全面復興”及“新城黃金髮展”等兩大階段,北京增量發展已經到了極限,新產業及新人口的進入已經到了瓶頸。

未來10-20年,北京將會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全面實施“騰籠換鳥”戰略,疏解淘汰落後產業,大力引入高端產業,同時在總人口不變的基礎上,以產業更新帶動人口迭代,實現城市發展更上層樓。

而“落後”的產業及人口,要想真正的疏解出去(為高端產業及人口騰挪空間),就得找到“接盤俠”:這就是河北環京地區面臨的巨大歷史性發展機遇,未來十年將會承接北京上萬億的落後產值及幾百萬的人口。

而對於環京地區來說,產業+交通+配套,是區域發展的關鍵三大要素:誰能夠承接更大的產業,誰能夠實現更優化的交通格局,誰就更具有發展潛力和投資價值。

【1】

北京城市面臨大蛻變

萬億“落後”產業即將疏解

根據北京統計局2018年的經濟數據顯示:北京GDP已經超過3萬億規模,其中第三產業服務業比重大概在80%,第二產業工業大概佔到20%。

根據這個目標比對,北京經濟結構距世界一流城市,比如巴黎、紐約、倫敦等,還有一定的差距:服務業比重一般都在95%以上。


北京城市變遷史:萬億產業疏解+1小時交通圈,環京迎來大蛻變

這就意味著北京還將大力疏解第二產業,同時做大第三產業:根據北京經濟結構,北京工業製造業年產值在5600億,批發業大概在2500億,倉儲物流大概在1500億,這些產值全部加在一起,大概接近1萬億。

這些產業未來十年,北京將會逐漸疏解,同時通過大力發展“金融科技”兩大服務業,將服務業比重達到95%以上,這就是產業上的“騰籠換鳥”:徹底疏解工業製造業及中低端的服務業,大力扶持中高端服務業。

通過產業上的更新迭代,從而實現人口素質的更換和總人口的控制。

【2】

大力承接北京疏解產業

廊坊產業格局佔先機

正是因為北京面臨產業上的“騰籠換鳥”,河北環京地區才有了歷史性發展機遇:上萬億的產業疏解,誰能接到,誰就能夠獲得發展機會。

根據河北2018年GDP數據顯示,廊坊的GDP增速達到了7.9%,全省排在第二位,經濟增速僅在秦皇島之後。


北京城市變遷史:萬億產業疏解+1小時交通圈,環京迎來大蛻變

截止到2019年5月,廊坊確定的新開工項目高達116個,總投資接近2000億,其中40%的項目來自於北京的產業轉移:在各個區縣的分佈中,北三縣所佔投資額高達50%以上,項目個數為41個。


北京城市變遷史:萬億產業疏解+1小時交通圈,環京迎來大蛻變

因此,如果僅從產業發展潛力層面看,北三縣>中三縣>>南三縣。如果從區域看,產業層面上可以分成三大格局:

第一層面,百億產業以上:三河市和廊坊市區,產業集中度高,未來人口集聚度也高。

第二層面,50-100億:固安,大廠及香河,屬於產業潛力區域。

第三層面:50億以下:主要是永清和霸州,文安等區域,產業發展需要一定的時間,相對薄弱。

從GDP產值上,我們也可以看出:北三縣和中三縣的GDP總產值均達到880億,南三縣僅有700個億左右。


北京城市變遷史:萬億產業疏解+1小時交通圈,環京迎來大蛻變


【3】

全力打造1小時交通圈

城際鐵路全面接棒市域地鐵

2010年以前,北京地鐵實現了9條線路的開通運營,重點是加大城區軌道交通,實現北京中心城區的發展和復興。


北京城市變遷史:萬億產業疏解+1小時交通圈,環京迎來大蛻變

到了2020年,北京在新城發展背景下全速開展地鐵建設,基本實現新城軌道交通的全覆蓋:到了2020年,北京近郊7大新城全部實現地鐵通勤,地鐵運營線路將會達到20條。


北京城市變遷史:萬億產業疏解+1小時交通圈,環京迎來大蛻變

2020年以後,我們判斷北京交通格局將會發生兩大鉅變:第一,是由短距離的地鐵通勤向長距離的城際/輕軌轉變。第二,由市域軌道向跨省軌道發展,實現1小時交通都市圈。

北三縣地區的軌道交通格局:22號線(在建)+京唐城際(在建)+6號線東延(規劃中)+北三縣輕軌(規劃中)。


北京城市變遷史:萬億產業疏解+1小時交通圈,環京迎來大蛻變

中三縣未來的軌道交通格局:城際聯絡線(在建)+京雄城際(在建)+廊涿城際(規劃中),目前尚無地鐵規劃。


北京城市變遷史:萬億產業疏解+1小時交通圈,環京迎來大蛻變

而對於南三縣來說,目前的軌道交通尚處於發展初期,重點關注京雄城際以及雄安通往北京新機場的輕軌,屬於相對長期的規劃範圍。


北京城市變遷史:萬億產業疏解+1小時交通圈,環京迎來大蛻變

【4】

環京九城投資排序

北三縣>中三縣>南三縣

綜上所述,基於產業承接能力+交通格局演變+北京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延伸等三個層面的比較,我們認為環京九城的投資價值排序:

第一序列:北三縣,包括燕郊、大廠及香河,是北京疏解產業的集中承載地,未來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同時也是目前唯一實現跨省地鐵的區域,也是北京明確表態延伸優質公共服務資源的區域。

其中:燕郊>大廠>香河。

第二序列:中三縣,包括廊坊市區、固安及永清。藉助二機場的產業優勢,全力打造產業承接平臺,多條城際軌道,但是缺乏北京優質公共服務資源的引入。

其中:廊坊市區>固安>永清。

第三序列:南三縣,包括白溝、霸州及文安。南三縣是未來環雄地區的重點發展區域,但由於雄安新區發展緩慢,產業植入相對滯後,短期投資預期不足,長期保持樂觀態度。

其中:白溝>霸州>文安。


【大山荔枝微課專題講座預告:時間/5月6日晚8:00:哪些城市才是未來投資的明日之星?】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大山房產俱樂部”,歡迎大家關注,持續為大家提供深度、前瞻的房產內容。或者直接添加大山助理微信:ycim06,歡迎入群學習交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