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成市城建局:建設“會呼吸”的城市

城市規劃 時政 齊魯網 2017-04-27

齊魯網威海4月26日訊(記者 滕佳蕾)記者從榮成市人民政府獲悉,結合創新型城市建設,榮成市城建局把海綿城市建設作為城市生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積極學習廣西南寧、河北遷安等國家試點城市的海綿城市建設經驗,在山東省縣級市第一個啟動海綿城市建設,也由此鋪開了一條城市生態建設發展的新路子。

去年,榮成市委、市政府審議通過了《榮成市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意見》,提出了“一年打開局面、兩年突破重點、五年形成規模”的階段性目標,計劃到2020年,建成區25%以上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標準。同年,榮成市城鄉建設局在海灣路、青山路等城建重點工程中先行建設一批海綿城市樣板,通過典型帶動在榮成市推廣海綿城市建設。

據榮成市城建局副局長閆長青介紹,海綿城市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城建局一方面會做好規劃和統籌,結合區域實際、建設維護成本等因素,探索“性價比高、實用性強”的方案,不搞生搬硬套和“一窩蜂”教條主義,避免出現“無條件硬上馬,建好了成擺設”等問題;另一方面會循序漸進,做好榮成市海綿城市建設人才儲備,摸索出一套切合榮成市實際的海綿城市建設體系,確保一干就幹成精品工程。

明確了問題導向,榮成市城建局將2017年確定為“海綿城市建設基礎提升年”。首先,從規劃上抓引領。目前,已完成《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的初稿編制,正在進行細化完善。重點抓好與城市總體規劃、城市風貌保護及土地利用等規劃的融合銜接,使榮成市海綿城市規劃更具指導性和可操作性。結合規劃佈局和計劃實施的工程項目,榮成市城建局還制定了 “項目儲備清單”,已將130個海綿工程列入其中,年內新增海綿設施80多處、11萬平方米。

剛性落實榮成市海綿城市建設。今年1月,榮成市下發了《關於進一步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工作的通知》,規定今後所有房地產項目、工業項目、區域改造及政府投資項目必須編制“海綿城市”設計專篇,建設雨水收集、中水回用設施,相關職能部門要嚴格落實規劃審批、圖紙審查和質量監管程序,海綿城市建設不達標的不予綜合驗收,以“硬指標”促進榮成市海綿城市建設的剛性落實。

創新適合榮成地域特點的海綿城市建設模式。榮成市城建局在推廣下沉綠地、植草溝、透水鋪裝、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的同時,推出了馬牙石鋪裝、生態停車場等新海綿設施,並創新將BIM技術用於海綿工程設計,可直觀地為施工人員提供技術指導,提升施工精度,減少返工和整改。

同時,針對開發、施工、設計、監理等企業對海綿城市建設認知程度較低的實際,榮成市城建局從人員基礎素質入手,免費為企業發放海綿技術標準、規範700多套,編制全年學習配當,安排專家授課、考察學習、技能考核16期。要求所有企業技術人員必須通過相關技能考核,不達標不準上崗,為海綿城市建設推廣築牢人才基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