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將建全國首條無屏顯示生產線

成都市將建全國首條無屏顯示生產線

京東方生產的柔性屏 本報資料圖片

記者從昨日舉行的2019海峽兩岸(成都)新型顯示產業高峰論壇暨首屆成都新型顯示合作洽談會上獲悉,我市新型顯示產業已連續3年主營收入平均增速不低於25%,牽引了以成都為核心的成渝鄂新型顯示產業聚集區,成為我國新型顯示產業發展的重要一極。2018年主營業務收入達267億元、同比增長30%。會議由南京平板顯示行業協會、臺灣顯示器產業聯合總會、成都新型顯示行業協會聯合主辦。邀請了歐陽鍾燦、鄭有炓、支志明3位院士,吸引了來自全國的6大面板廠高層、7大行業專家、7大產業鏈上下游等500餘名企業高層。同時,今日將有20餘家材料、設備企業與京東方、中電熊貓、天馬開展一對一產業鏈配套對接。

成都打造全產業鏈的“屏”基地

新型顯示產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加快發展新型顯示產業對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我國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成都市新型顯示產業在京東方第6代AMOLED線、中電熊貓第8.6代TFT-LCD線兩個重大項目的帶動下,面板製造、無屏顯示初具規模,形成了玻璃基板、掩膜版、偏光片、觸控模組等關鍵材料的配套供貨能力。

未來,我市將打造全產業鏈的“屏”基地。“不僅要圍繞TFT—LCD生產線和AMOLED生產線的建設,促進現有面板生產線的良率提升和產能爬坡,加快高世代AMOLED生產線的開工建設,新增超高世代面板生產企業,形成千億級新型顯示產業製造基地。”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我市還要加強上游配套,專注於研發和生產高世代、高精度的TFT—LCD掩膜和新型掩膜,實現國內高世代掩膜版30%的供貨量,形成全球代數最高和全國產能最大、產線最多的掩膜版製造基地;更要圍繞“總部+基地”的產業創新模式,加強建設全國第一條無屏顯示生產線,推進產業向激光部件、光學鏡頭等上游核心領域延伸佈局,持續推動無屏顯示產業領跑發展。

成立新型顯示行業協會

成都新型顯示行業協會也在昨日的會議上正式揭牌成立,協會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鍾燦擔任名譽會長。據瞭解,成都新型顯示行業協會是在成都市經信局和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成立的非盈利專業服務組織,已有京東方、中電熊貓、天馬、極米科技、路維光電、集安基金等60餘家新型顯示行業及相關領域的企事業機構成為會員單位。

“協會旨在搭建企業與政府部門的紐帶橋樑,促進企業與企業間的交流合作,服務成都新型顯示企業,服務成都經濟發展。”協會會長郭小偉告訴記者,協會將宣傳貫徹國家、省市關於新型顯示的產業政策、行規行約;研究行業發展方向,協助編制行業發展規劃、經濟技術政策;向政府有關部門反映新型顯示產業市場情況和會員單位意見建議;著力行業內的消化吸收再創新,推進成果產業化,推廣應用新技術,增進行業內的交流和合作;加強與國內先進地區行業協會和企業的協作關係,組織國內外展覽會以及國內外的技術交流;提供產業其他增值服務。

院士支招

歐陽鍾燦:龍頭企業落戶成都 拉動成都新型顯示產業鏈完善發展

“京東方在成都投產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是中國首條全柔性AMOLED生產線,打破了國外在這一領域的壟斷,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京東方、中電熊貓、天馬這樣的大型企業在成都投產,帶動的是整個成都新型顯示產業鏈的發展,有助於成都構建產業生態圈。”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鍾燦表示,產業鏈的完善需要一些龍頭企業與核心材料及裝備供應商之間,加強技術交流與合作,共同推進技術發展、成熟、迭代,提升量產能力及品質穩定性。隨著近幾年國內幾家新型顯示龍頭企業在成都佈局和量產線鋪開,將拉動產業鏈的完善發展。

歐陽鍾燦進一步分析道,從這幾年顯示產業的發展趨勢來看,半導體顯示技術不斷升級,全球顯示技術呈現以液晶顯示、柔性AMOLED顯示為主,量子點、Micro-LED等顯示技術快速發展的局面。5G等新技術的不斷突破及應用,8K超高清顯示技術都已成為行業技術發展的重要趨勢,新型顯示技術會迎來新的增長機遇期。

談及發展新型顯示產業的要素支持時,歐陽鍾燦表示關鍵要素在於人才、技術。“成都高校優勢明顯。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每年源源不斷地輸送人才。”

鄭有炓:以市場需求為導向 佈局前瞻性新技術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鄭有炓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國新型顯示產業要實現領先,依然任重道遠。在鄭有炓看來,想要更加從容地參與新一輪的國際競爭,實現新型顯示產業領域的“彎道超車”,需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從前瞻技術佈局中突破。

作為全國首批、中西部唯一的中國軟件名城,成都有很好的電子信息產業基礎。在鄭有炓看來,都是發展新型顯示產業的優勢。對於未來的發展方向,多年從事半導體材料與器件研究的鄭有炓認為,未來5至10年,將是LCD、OLED與Micro-LED的“三國時代”,它們既競爭,又協同發展。而芯片製備和巨量轉移將成為Micro-LED普及發展的主要技術瓶頸。“顯示技術是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顯示產業需加強合作,積極應對、搶佔先機,在競爭激烈的顯示領域掌握髮展主動權。”

支志明:校企合作讓產業發展更高效

1995年支志明在38歲時當選為香港首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值得一提的是,這位院士與四川的新型顯示頗有淵源。他不僅是香港大學化學系主任,還是四川阿格瑞新材料有限公司的首席科學家,為這家企業提供科研技術支持。“近年來,成渝地區已經形成了新型顯示的產業聚集區。我們希望以校企合作的方式,能共享新型顯示產業發展的紅利。”

“如果說我們在大學實驗室裡的科研是將錢變成技術,那麼企業需要做的就是將技術變成錢。”對於校企合作,支志明做了這樣一個形象的比喻,基礎研究是整個科技體系的源頭,是創新驅動發展的原動力。

在他看來,優秀的研發成果為新型顯示產業發展注入強大的智力支撐。“當然,這在整個產業鏈中可能只佔10%。從科研成果到最後的產品落地,產業鏈上的上下游企業還需要做出90%努力。”支志明進一步分析道,當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達成良好的互動,新型顯示產業才更具有核心競爭力,發展更加高效。

本報記者 程怡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