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文壇 | 耿華陽:澄城八景今猶在?

【作者簡介】耿華陽,筆名耿先森,男,陝西澄城交道十甲溝人,醫院藥劑師,國家高級營養師,畢業於瀋陽藥科大學,現就職於陝煤實業澄合礦務局中心醫院,《樂享澄城》微信平臺主編,《古徵尋鮮記》專欄作者,樂享澄城2017年十大作者。

渭南文壇 | 耿華陽:澄城八景今猶在?

澄城縣古屬雍之地,春秋屬晉,秦始設北徽縣,從北魏始建澄城縣,縣名沿用至今。澄城又稱“古徵”,位於八百里秦川東北部,是中華民族黃河流域的古老縣份,其歷史發展悠久,文化沉積深厚。縣境內山川景觀天造地設,人文古蹟代有遺存。

翻開《澄城縣誌》,從生於澄城,官至右拾遺的唐魏徵五世孫魏謨,到年輕時遊離澄城的唐代大詩人杜牧,從明代本土學者張秉直、清代高僧香林和尚,到民國澄城文化名人黨仙州,都在不同的歷史年代留下過膾炙人口的詩文佳作。清代澄城知縣姚欽明更是滿懷對這方厚土的熱愛,踏遍澄城山水,寫下了至今令澄城人自豪的《澄城八景》系列詩作。清代解元遊得宜描寫當時澄城堯頭窯盛況的詩《丹爐鑄玉》,更在今天仍然為人樂道。到了當代,從著名秦腔劇《樑秋燕》的作者黃俊耀,古詩詞造詣頗深的原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到當今在渭北乃至陝西古詩詞方面頗負盛名的喬樹宗、張耀武、成江海、姚仲孝、王建奎、姚振亞等,古詩詞這種傳統文化在澄城大地上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通過對歷版澄城縣誌的查閱,發現澄城八景可在八景詩與名勝圖中涉獵到其影子,八景詩分別有明代縣景八首與清代縣景八首,雖然描述的風景面貌與主觀感受略有不同,但二者提及的“八景”均指:荒陵暮雨、古寨寒煙、雲門素練、羅谷丹霞、避暑遺宮、洗腸故地、壺山樵子、沮水漁翁。

渭南文壇 | 耿華陽:澄城八景今猶在?

“澄城八景”是明清澄城縣八處著名景觀。據清朝乾隆年間孫星衍撰《澄城縣誌藝文志》記載:“澄城八景”為:

1.荒陵暮雨(詩中所指魏徵墓)

渭南文壇 | 耿華陽:澄城八景今猶在?

蕭蕭鬆檟已榛枯,憑弔千年憶壯圖。

風雨有靈天意遠,山河遺影月明孤。

雲連漆水寒逾慘,雁過荒陵夜急呼。

往事人間餘秋草,臥麟斷屓點菸蕪。

荒陵暮雨是清代順治年間澄城縣令姚欽明歸納提煉的古澄城八景之一,講的是有關唐代名臣魏徵。魏徵是一代明臣,死後陪葬昭陵,澄城王莊一代作為魏徵的封地食邑,由魏徵後代世居之。本為荒陵暮雨,後世誤刊為荒陵墓雨,以至於以訛傳訛,貽笑大方。

渭南文壇 | 耿華陽:澄城八景今猶在?

魏徵,唐代名相,因封爵鄭國公,後人又常稱之為魏鄭公,澄城王莊、劉家窪一帶是唐相魏徵的封地,所以王莊鎮古稱“鄭公鄉”。澄城古有魏徵衣冠冢在王莊鎮太賢村,縣城南門外有魏鄭公祠(今虹濟泉東),代有修葺,今尚有宋、金、元、明、清各朝重修魏鄭公祠的碑刻、碑刻拓本數通。魏徵後裔世居澄城,著名者有魏徵五世孫魏謨,良甫河人。

渭南文壇 | 耿華陽:澄城八景今猶在?

這首“荒陵暮雨”是清代邑令姚欽明於魏徵墓所看到的景象,“蕭蕭鬆檟已榛枯,憑弔千年憶壯圖”,以悲壯、淒涼的景象聊寄對大唐名相魏徵的哀思。歷史上聲名赫赫的諍臣魏徵也將衣冠葬在西河岸邊。他的身軀不得不陪奉著唐太宗,只能將他的衣冠送來這裡了卻夙願。魏徵的後代乾脆遷居於此,為澄城的土壤裡輸入了新鮮而高貴的文化血液和精神血液。他們世代為官,也繁衍出了一個龐大的家族體系,散居在這片土地上,最大的聚居地是業善鄉魏家斜村、馮原鎮魏仙橋村。

澄城太賢村是魏徵的封地,位於王莊鎮正東4.6公里處。據澄城縣誌記載,唐貞觀年間,欽賜魏徵子孫世居此地,得名魏徵莊,後其子孫為避祖先之諱,且譽魏徵為國之大賢而更名大賢。清乾隆年間,因大太相通假借為現名。

清乾隆丙申年,時任陝西巡撫畢沅考察陝西關中文化古蹟,特勒一石紀念,碑文是唐鄭國公魏公之墓,上款是畢沅的職務,下款是時間,邊角是澄城知事戴立立石的字樣。 這可能是畢沅在澄城的唯一足跡了。這也說明魏徵墓和西嶽廟,蒲城橋陵等處於差不多相同的歷史地位了。

畢沅(1730——1797年),字纕蘅,號秋帆,因從沈德替學於靈巖山,自號靈巖山人。清經史學家,文學家。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進士,廷試第一,狀元及第,援翰林院編修。乾隆五十年累官至河南巡撫,第二年擢湖廣總督。嘉慶元年(1796年)賞輕車都尉世襲。病逝後,贈太子太保,賜祭葬。其墓在吳縣木瀆,1970年發掘時,出土大量珍貴文物。

畢沅博學多才,潛心研攻經史,“雖官至極品,鉛槧未曾去手。”。敬重文士,尤好扶植後進,“一時名儒,多招至幕府”,著名學者章學誠、孫星衍、洪亮吉、汪中、段玉裁等皆曾受知其門下。

畢沅精通經史,旁及語文學、金石學、地理學,並善詩文,一生著作頗豐。他在其幕賓的襄助下,搜求善本古籍,校勘輯佚,編纂了許多有價值的著作,尤其在經學與史學方面作出了很大貢獻。經學方面著有《傳經表》、《通經表》等,並撰《墨子集註》,直接指明誹墨始於孟子,提出《墨子》作為一種古代典籍,“不可忽也”。在史學方面,他最大的成績是撰修了《續資治通鑑》二百二十卷。司馬光寫《資治通鑑》,擱筆於五代十國,續書者代不乏人,而《續資治通鑑》取材宏博,考證謹嚴,編排合理,總引資料達三百餘種,糾正了以往宋史專著詳北宋略南宋的偏頗,還增加了少數民族的資料。梁啟超對該書評價極高,以為有畢《鑑》則各家續《鑑》皆可廢也。

畢沅另一功不可沒的貢獻是在其撫陝期間,蹭勘了各州府、縣治,調查了關中的名勝古蹟狀況,作了詳細記錄,計三十卷,六十餘萬字,並繪有地圖,留下了《關中勝蹟圖志》等珍貴的第一手資料。同時,在他主持下,整修了西安碑林、華岳廟,翻修了史馬遷祠,修繕了蘇東坡祠,重建了西安灞橋等。他留下的著作還有其主編的《經訓堂叢書》,所撰的有《靈巖山人詩集》、《靈巖山人文集》、《中州金石志》、《河間書畫錄》、《晉書地理志校注》、《山海經新校注》等。

2.古寨寒煙(詩中所指為羅家窪“親鄰寨”)

樹杪躋攀石磴縣,手扶藜杖出風煙。

山連沙漠迷遙嶺,日上蓮峰景曙天。

秋草征夫峰堠外,夕陽歸鳥戌樓邊。

險成絕壁生悲感,為憶平章戰伐年。

親鄰寨遺址位於澄城縣羅家窪鄉親鄰村南,是我縣現存數十處古寨中保存較完好、歷史古老的一處堡寨。據《澄城縣誌·附志》記載:“元親鄰古寨,在縣北二十里之親鄰村。元陝西平章李思齊命將建築,以資屯守,今遺址尚存。”元代將軍郭思德在《過精進寺》一詩中曾有“ 塞煙連草有寒峰”的詩句,就是指親鄰寨與馮原鎮的壺梯山對峙,地理形勢險要。親鄰寨遺址南北長約400米,東西寬約300米,堡寨的城牆用夯土築成。當地群眾叫它“古城”。該寨堡城牆全部夯築,夯土層厚10—15釐米,四周城牆高度5—6米,寬約2—3米,遙望古城,氣勢雄偉,異常壯觀。 親鄰寨以《古寨寒煙》列澄城八景之一。姚欽明有詩:“樹杪躋攀石磴懸,手扶藜杖出風煙。山連沙漠迷遙嶺,日上連峰景曙天。秋草征夫峰堠外,夕陽歸鳥戍樓邊。險成絕壁生悲感,為憶平章戰伐年。” 李思齊(1323—1374)一一元末羅山人(今屬河南),字世賢。至正十二年(1352年)與察罕帖木兒同時起兵,鎮壓紅巾軍,轉戰河南陝西,後駐兵鳳翔,官至陝西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割據一方,與孛羅貼木兒、擴廓貼木兒等自相攻戰。洪武二年(1369年)降明。後奉命至蒙古見擴廓貼木兒,被截斷一臂,南還後即死。

“古寨寒煙”這首詩生動形象地再現了當年親鄰寨空前絕後的壯觀景象。恐怕我們後人是再也無法描述無法想像出來的了。人們只能從塵封的縣誌和當地老百姓的口頭傳說中找尋出有關古寨歷史的蛛絲馬跡來。

六百年前元朝將軍李思齊奉大元皇上之命,幾經巡視在親鄰村土溝邊卸甲歇馬停了下來,無意中看中了這塊傍溝鄰崖緊水靠村易守難攻的險峻之地,便揮舞著他手中的七尺寶劍在溝邊畫下寨址,軍令一聲響起,成百上千的老百姓和士兵,開始肩扛人挑修築起了這個駐兵把守的兵寨來。披星戴月餐風露宿,幾個月後終於用無數的汗水和眼淚換來了一座銅牆鐵壁的親鄰寨。

雖說元朝是異族統治者,甚至也能說成是侵略者,因為一個漢人去做異族的將軍總是那麼不大舒服的。也許當年築寨時老百姓留流過汗流過血甚至丟過命,但手無寸鐵善良的老百姓為了生存只能默默付出不願付出的沉重代價!黃昏時分夕陽西下,獨自靜靜地立在這破舊古寨所在的黃土溝沿上,耳邊能聽到頭頂老鸛鵲傳來的陣陣悽鳴,臉上能迎來順著殘破寨牆送來的冷冷寒風,也能看到落山的日頭順著豁口緩緩灑下的一道道金光。古寨衰朽的身影漸漸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之中,是不是它準備再一次迎接新的黎明吧。

3.雲門素練(詩中所指為縣西“雲門谷”)

城北之山何者谷,有時雲氣水霏微。

石門夜永錘綃幕,澤國天寒授縞衣。

漠漠深秋迷白雁,溶溶好月映朝暈。

三峰誰看公超霧,對此聊同華下歸。

在雲門谷近察到“兩崖佳氣明丹壑,一澗寒光靄翠微”,遠望到“三峰誰看公超霧,對此聊同華下歸”的景象,其中提及社公山、華山等自然遠景。與雲門谷有關的就是孔走河的水源一出在雲門谷南,其他經查網上對於縣西雲門谷無任何記載。估計這個八景之一也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4.羅谷丹霞(詩中所指縣西北“紅羅谷”)

獨倚高樓悵落暉,遙遙秋漢晚煙霏。

乘風疑自赤城起,返照欲同孤鶩飛。

谷口子真名跡渺,餐霞中散客心違。

何時採此山中桂,朱影光流白練衣。

經查網上無任何與縣西北的“紅羅谷”有關的記載。八景之一的羅谷丹霞也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5.避暑遺宮(詩中所指縣東北隋舊宮“治平寺”)

隋文皇帝此山中,玉殿曾同長樂宮。

不見羽林屯翠輦,只聞牧童拾青松。

荒臺想像千官侍,烏道依稀萬國通。

風景蒼蒼秋水冷,夕陽終古恨無窮。

避暑遺宮中描述到“隋文皇帝此山中,玉殿曾同長樂宮”,即隋文帝曾路過澄城避暑,遺宮又稱治平寺,因隋文帝這類重大歷史人物的影響而成為一處不可多得的人文勝蹟。

隋公泉在隋文帝避暑行宮中。據《澄城縣誌》載:這裡“林木交加,河流盤曲,一方勝概。水環宮,後岸善崩,碑刻沉沒,後改為治平寺。遺址猶存。”清姚欽明有避暑遺宮詩云:“隋文皇帝此山中,玉殿曾同長樂宮。不見羽林屯翠輦,只聞牧豎拾青松。荒臺想象千官侍,鳥道依稀萬國通。風景蒼蒼秋水冷,夕陽終古恨無窮。”隋公泉是隋文帝避暑時宮女妃娥的沐浴處,水清澈可愛,兩岸石山壁立,歷有達人騷客尋情追韻,此泉得以靈秀。宋代適庵老人有詩云:“往事無窮莫漫傷,野泉水猶香;最憐清澈明如鏡,幾度宮娃照晚妝。”由此可見隋文公時期,這裡的歌舞昇平之塵象。

白家河村隸屬趙莊鎮,在縣東北20公里。舉目遠眺,村落靜靜地躺在大浴河的西岸。這裡樹木蔥蘢,鳥語花香;河水溫雅,嫵媚動人;河兩岸塬面以下梯田層層,花草簇簇。三者巧妙地組合成一幅幅自然天成的風景畫,真可謂“一方之奇觀也”(明石道立《澄城縣誌》語)。不知哪代巧匠在這塊風水寶地上建造了一座豪華的參佛殿,一俗一雅,相互輝映,更是錦上添花。徜徉其中,令人頓覺心曠神怡。怪不得隋文帝將這裡作為自己遊宴享樂的避暑離宮。後因“水環宮後崖善崩,石碑沉沒無可考,改為治平寺

萬曆四年(1576)丙子重修三殿,皆石柱計三十六根”(明石道立《澄城縣誌》語)。據當地的古稀老人回憶,昔日的治平寺佔地一百多畝左右,坐北朝南。其建築風格可與現存的樂樓相媲美,堪稱澄城一勝。居高臨下,治平寺全貌盡收眼底。走近寺門,八大金剛分別把守兩側,威武莊嚴。步入寺內,36根水磨石柱擎起三座大殿,錯落有致,富麗堂皇。殿內依次供奉著佛、菩薩、判官,栩栩如生。駐足端詳,佛有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大通智勝王如來佛、南無山海惠自在通王佛、南無十方諸佛……菩薩有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文珠菩薩、南無普賢菩薩……判官有阿儺、迦葉。大殿一前一後,又分別建有土神廟、山神廟和四大天王神洞。神洞之上雕有一二百個千手佛,千姿百態,活靈活現。距治平寺不到一里的山林中有一五眼泉,泉水流入與馬齊身的石槽中,名曰飲馬泉。槽周留有清晰可辨的蹄跡,傳說為隋文帝飲馬時所留。至今民間還留傳著這樣的順口溜:“九眼八哨子,中間一個石槽子,皇上飲馬留蹄子。”更加有趣的是長在這裡的棗刺也與眾不同。相傳有一天,柳娘娘不慎被棗刺鉤破了裙子,隋文帝悻悻地說道:“棗刺刺人,何以鉤人?”話音剛落,長在這裡的棗刺霎時曲刺全部變直。傳說逼真,後人將避暑宮列為澄城古代八景之首。

隋公泉,顧名思義,因隋文帝避暑時宮娃浴此而名。此泉位於莊頭鄉永內村西坡下,離縣城三四公里,“泉形如匱,又名匱谷。其水清澈可愛,凡達人騷客尋春修禊者往往於斯焉”。據說,當年隋文帝攜宮娃妃娥沐浴其中,清澈的泉水倒映出二人的倩影,連鳥兒也不忍鳴唱,夕陽也不忍落山。由此可以想象出水潤人,人戲水,其樂融融的非凡景象。此後,人們紛紛效仿隋文帝來此沐浴,一圖吉利,二保健康。尤其每逢重大節日,更見男女老少絡繹成群。這種習慣世世代代一直延續下來。

大凡帝王將相,每到一處,無不求神拜佛,以求平安。隋文帝也不例外。清乾隆(1793)鐫刻的《重修迴鑾寺碑記》就是一個很好的實物見證。碑雲:“茲迴鑾寺,古剎也,自隋文帝避暑以屆我朝,千有餘年矣。”傳說,隋文帝朝拜迴鑾寺時,曾藏鑾駕於溝腳下,以示虔誠。為了讓後人銘記這一瞬間的歷史,把這個村易名阿鑾寨(交道鎮轄區),一直沿用迄今。

《龍泉古蹟·隋文帝取水處》有一石碑,碑載:“隋文帝居同州(大荔縣)時,所飲之水皆取之於北酥酪村(寺前鎮轄區)龍泉。”這通石碑原先樹在村西帶洛溝龍泉之畔,因水沒後移村中。村老相傳,當年隋文帝來澄避暑時飲過此泉之水,飲後對此讚不絕口。碑上又載:泉水“味甘如醴,釀酒頗美。故近泉村落名曰‘醍醐’、曰‘酥酪’。”又查閱民國十五年(1926)《澄城附志》,悉知:“(全縣)釀酒家數每年多寡不等。民國十三年(1924)共計120家……惟南鄉酥酪醍醐釀酒最佳。其東西有龍泉,隋文帝居同州釀酒取水於此。”可見,此泉或飲之食用或釀成美酒,皆名不虛傳。

今觀隋文帝避暑遺址,感慨萬千。四處遺址向人們昭示著1500多年前的歷史,其價值不言而喻,保護、恢復、開發乃當務之急。現除隋公泉、龍泉遺址依稀可見之外,治平寺、迴鑾寺的舊觀已不復存在,僅留下一些殘碑斷柱,令人惋惜。但慶幸的是志書對此均存記載,其中所錄的幾首詩彌足珍貴,從中可以窺見一斑。宋朝適庵老人有一首《隋公泉》:“往事無窮莫漫傷,野泉今日水猶香。最憐清澈明如鏡,幾度宮娃照晚妝。”後來,明朝的路車和張作肅各寫了一首《隋公泉和韻》和《隋公泉》詩。詩曰:“跡古隋皇可漫傷,清流猶帶粉脂香。獨憐一脈甘霖水,不潤蒼生照晚妝。”“隋公避暑已成塵,山色蒼蒼草色新。玉輦不來泉自冷,呼名野鳥喚遊人。”細細品讀這幾首詩,當年隋文帝避暑的具體形象就會躍然紙上,浮現眼前。

避暑遺宮已經廢棄,歷史遺蹟無從考究。

6.洗腸故地(詩中所指縣西金沙谷“洗腸泉”)

佛子乘雲去不還,空餘澗水咽空山。

高秋爽落玉千尺,纖月涼生碧一灣。

當日洗腸久縹緲,近時瀑布故潺緩。

客行到此情無恨,滿孔蕭然意自閒。

洗腸故地:因有東晉大師佛圖澄於此處洗腸的典故而聞名,詩中“當日洗腸久縹緲,近時綠布故潺緩”將洗腸泉古今之貌映入眼前。

佛圖澄是晉代高僧,西域人,多有神異,輔佐石勒稱帝,建立趙國。相傳縣西河金沙谷是佛圖澄遊息之地,後在此建有普濟禪院。佛圖澄每次湧經之前,必先到泉邊掏出腹腸洗滌穢膩,泉因此而得名。 莫高窟初唐第323窟北壁東側中部故事畫下層左側,描繪的就是佛圖澄在河邊以水洗腸的情景。

普濟寺,在金沙谷上,其下有佛圖澄洗腸泉,禱雨輒應,土人創祠泉上,名靈泉寺。宋大觀丁亥,馮翊久不雪,太守郭賢遣使運泉供事之,翌[原縣誌:翼]日瑞雪應期,歲乃大熟,太守奏其事於朝,天子嘉賞;大觀戊子四月,錫師以真顯法師之號,己丑又勅賜普濟之名;政和壬辰,道人曹行檢作記,地頗清幽,騷人韻士歲時遊歷吟詠。清道光中,知縣張籛建滌清亭三楹,以為遊息之所。

7.壺山樵子(詩中所指縣西北“壺梯山”)

一抹名山似海洲,拾薪穿露豈仙流。

獨呼明月陪幽賞,信步青天亦勝遊。

叱石聊成羊牧戲,爛柯應為局棋留。

遙遙人世浮雲外,萬頃松風次弟收。

壺山樵子以壺梯山向東北遠眺,有“武帝祠前雲靄靄,將軍廟上草萋萋”之景。而姚欽明筆下登上“一抹青山”的壺梯山,俯仰迴環一片“遙遙人世浮雲外,萬傾松風次第收”的盛景。壺梯山與黃龍山斜坡相接,似斷非斷,似連非連,拔地而起,突兀孤立,山高96米,山頂海拔1200米,因形似水壺,狀如階梯而得名。因澄城八景之一壺梯山樵子而遠近聞名。

8.沮水漁翁(詩中所指縣西南“洛河渡”)

平津高閣不須開,弋釣溪山正未回。

巢文仍歸東海去,任公卻傍會稽來。

一蓑織雨時停棹,萬尾翻雲幾映杯。

肯向桃源尋避世,煙波回首便塵埃。

沮水漁翁展現的是洛河渡口的漁翁生活場景。

渭南文壇 | 耿華陽:澄城八景今猶在?

在三秦大地上,洛河既神祕滄桑,又獨立出眾。此處說的洛河,是北洛河,是黃河二級、渭河一級支流。千百年來,這條源於陝西、終於陝西的河流,從黃土高原奔騰而下,在古老厚重的渭北旱塬千迴百折。最終,她化身為黃河、渭河的堅強臂膀,沖積出千里沃野,滋養著中華民族燦爛綿長的榮耀和記憶。目睹王朝紛爭,見證革命烽火,親歷奮鬥與拼搏,今天的北洛河,淡泊寧靜地穿行在溝壑間,流淌在灌渠裡,澤被著三秦兒女。

渭南文壇 | 耿華陽:澄城八景今猶在?

洛河是渭河的一級支流,全長771公里,是源於省內、終於省內的陝西諸多河流中最長的河流。從黃土高原一路向東南奔騰而下,洛河經吳起,過志丹,走甘泉,穿過富縣和洛川,流過黃陵與宜君,由渭南市白水縣挺進關中平原。

在白水與澄城相接的溝岔中盤旋迴轉之後,洛河在蒲城完成了一次嬗變。桀驁奔流的洛河在將相故里被“馴服”,源源不斷地滋潤著秦東大地。在大荔縣趙渡鎮新建村西南1公里處,洛河匯入渭河。隨後,在距此不遠的潼關縣三河口,她在黃河母親的臂彎中,向東流去。

翻閱文獻資料,洛河流域不但有大量仰韶文化遺存,還有很多春秋戰國時的遺蹟。澄城縣馮原鎮洞子崖村,有今天洛河上唯一的渡口。據媒體報道在這裡的擺渡人是已經78歲高齡的吳俊斌。十幾年前,他投資2900元取得了渡口的經營權。從此一根鋼索、一條鐵皮船、兩根長篙,伴隨吳俊斌往返於北洛河兩岸。這個渡口古稱西水驛。在春秋戰國時,這裡是往來秦晉的樞紐之一。公元前408年,秦國退守洛水西岸,修築塹洛長城,並在今蒲城縣東南筑重泉城以防禦。韓趙魏三家分晉後,魏國在塹洛長城對岸又修築了濱洛長城。“南山上還有一截截的夯土。經常有人來參觀,真希望有人能將這裡發生的故事講給大家聽。”擺渡的老人說。

“澄城八景”詩中包含著深厚的澄城文化意義或人文精神。經過歷史人物以及文人墨客的發掘與再創作,使有形的文化景觀昇華為人們共同追求無形的、影響更深刻的鄉土精神。雖然澄城古八景中的幾處景色隨著歷史車輪的滾滾向前而消失,但也有幾處譬如親鄰寨、壺山樵子、沮水漁翁還能依稀找到歷史的影子,但是隻是如今的景色罷了,不管如何,作為古徵兒女,切不可遺忘了澄城的人文歷史,從歷史的澄城八景中找到我們的人文精神,為更好的建設家園奉獻自己的熱血與才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