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千年古橋——廣濟橋第一張照片”的來歷

潮州“千年古橋——廣濟橋第一張照片”的來歷
潮州“千年古橋——廣濟橋第一張照片”的來歷

在潮州廣濟橋(湘子橋)的宣傳資料中,有“攝於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的“廣濟橋第一張照片”(圖①),未說明作者是誰。據我所知,這張老照片的拍攝時間應為1870年,作者為英國攝影師約翰·湯姆遜。

湯姆遜(1837年~1921年),出生於蘇格蘭愛丁堡。1862年開始亞洲之行,先在新加坡建立攝影室,併到馬來西亞、錫蘭(今斯里蘭卡)、印度、暹羅(今泰國)、老撾、柬埔寨、越南等地拍照。

他1868年到香港,在皇后大道開設攝影室,拍攝人像和出售香港風景照片。1870年至1872年,他進入內地和臺灣,遊歷了中國的多個省份,總行程5000多英里。

1870年秋冬時節,他在遊歷北江、廣州、澳門之後,從香港坐汽船抵汕頭,然後坐木船來到潮州。在潮州,他至少拍攝了4幅照片:兩幅廣濟橋,兩幅鳳凰塔。在拍攝廣濟橋時,遭到潮州市民的襲擊。

潮州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被迫成為通商口岸,百姓對此持抵抗態度。據湯姆遜說,英國人兩次試圖在潮州建立領事館都沒有成功,“狂暴的人們不斷用石塊襲擊外國人”。當時,一位副領事是這裡唯一的歐洲人,他對湯姆遜的遇襲毫不奇怪。湯姆遜曾在遊記中這樣描述遇襲的經過:

“在潮州時,有一天天還沒亮,我們就起床了,去河邊拍照一座舊橋……在橋上有個集市,就在天要大亮時,裝滿農產品的苦力車長龍般地從四面八方湧來。這時我正好在我們小船停靠的岸邊不遠處拍照,一群人大喊著向我衝過來。

在這一群人流中,我急忙把相機從三腳架上旋開,為了相機裡那些未沖洗的膠片,我把器材夾在腋下,舉起我的鐵製三腳架,像端著槍一樣對準向我逼近的敵人;同時背退到河邊,爬上了船。”(《鏡頭前的舊中國———約翰·湯姆森遊記》,下同) 在他的文字描述中,廣濟橋兼做經商店鋪,“一里長橋一里市”。他拍的照片也顯示,當時橋墩上都建有房屋,閣樓飄到橋墩外,用木杆支撐著,像吊腳樓。橋樑也封閉起來,像是廊橋。湯姆遜進一步寫道:

“潮州府大橋與福州的一座橫跨閩江的大橋有些相似。它是一座石橋,有很多根橋墩,近似方形的橋孔可供船隻從橋下通行……橋上還是小鎮上的一處大集貿市場,在那裡,我發現了一些商人的住所和店鋪。他們在那裡經商,也在那裡睡覺。”

“在每一個拱門上方,懸掛著兩個薄木框;虔誠的房主在夜間將其放下,以阻止壞人企圖進入他們的住所。不用說,這是一種普遍行之有效的防範措施。”

“薄木框”,應該就是圖①中掛在橋板邊那兩個像梯子的木框,但他沒有說明,何以把它們放下來就可以防止壞人進入住所。

他到潮州時,正值韓江枯水季節,這張照片可能攝於橋的西端離岸不遠的河床上,鏡頭中攝入了3個橋墩,從其中一個橋孔中可以看到岸邊和岸上的房屋。

湯姆遜還給我們留下另一幅廣濟橋照片(圖②)。此照片攝於東岸,可以看到10個橋墩和潮州城東門城樓,可說是廣濟橋的全景了。這兩張照片,哪一張才是真正的“第一”?湯姆遜是最清楚的,但他已去世近百年,我們已無從問詢。

(據《羊城晚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