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錯不過漢景帝培養的導火索,沒有他,漢景帝怎麼削藩?'

"

自從漢朝建立以來,劉邦就一直有一個困惑。在面對是否延續郡縣制還是分封制上,大臣之間也有著各自的說法。或許是因為難以決斷,劉邦最終決定兩者並存。最初劉邦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能夠讓這些藩王成為國家之屏障。藩王的藩就是籬笆的意思,所以這些被分封的國王也被稱為是藩王。不過劉邦在分封之時還是留了一手,先是誅殺了各位異姓王,之後則是隻準同姓封王。並且還留下了白馬之盟,目的也是為了遏制藩王作亂。

"

自從漢朝建立以來,劉邦就一直有一個困惑。在面對是否延續郡縣制還是分封制上,大臣之間也有著各自的說法。或許是因為難以決斷,劉邦最終決定兩者並存。最初劉邦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能夠讓這些藩王成為國家之屏障。藩王的藩就是籬笆的意思,所以這些被分封的國王也被稱為是藩王。不過劉邦在分封之時還是留了一手,先是誅殺了各位異姓王,之後則是隻準同姓封王。並且還留下了白馬之盟,目的也是為了遏制藩王作亂。

晁錯不過漢景帝培養的導火索,沒有他,漢景帝怎麼削藩?

劉濞和晁錯

不過劉邦沒有想到的是,即使是自己的子孫後代也依舊是靠不住。之後漢帝國爆發的七國之亂的發起人,正是吳王劉濞。《漢書》記載:“吳王濞,高帝兄仲之子也。”;也就是說吳王劉濞是劉邦的親侄子。而且此人相當有能力,《漢書》中記載:“黥布反,高祖自將往誅之。濞年二十,以騎將從破布軍。”;當時黥布造反,正是劉濞立下了大功。然而有趣的是,似乎劉邦很有預見性的認為這個大侄子恐怕將來會造反。因此他摸著劉濞的背說:“漢後五十年東南有亂,豈若邪?然天下同姓一家,慎無反!”;當時劉濞是頭如搗蒜滿口答應,誰曾想之後的七國之亂就是他帶的好頭。

"

自從漢朝建立以來,劉邦就一直有一個困惑。在面對是否延續郡縣制還是分封制上,大臣之間也有著各自的說法。或許是因為難以決斷,劉邦最終決定兩者並存。最初劉邦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能夠讓這些藩王成為國家之屏障。藩王的藩就是籬笆的意思,所以這些被分封的國王也被稱為是藩王。不過劉邦在分封之時還是留了一手,先是誅殺了各位異姓王,之後則是隻準同姓封王。並且還留下了白馬之盟,目的也是為了遏制藩王作亂。

晁錯不過漢景帝培養的導火索,沒有他,漢景帝怎麼削藩?

劉濞和晁錯

不過劉邦沒有想到的是,即使是自己的子孫後代也依舊是靠不住。之後漢帝國爆發的七國之亂的發起人,正是吳王劉濞。《漢書》記載:“吳王濞,高帝兄仲之子也。”;也就是說吳王劉濞是劉邦的親侄子。而且此人相當有能力,《漢書》中記載:“黥布反,高祖自將往誅之。濞年二十,以騎將從破布軍。”;當時黥布造反,正是劉濞立下了大功。然而有趣的是,似乎劉邦很有預見性的認為這個大侄子恐怕將來會造反。因此他摸著劉濞的背說:“漢後五十年東南有亂,豈若邪?然天下同姓一家,慎無反!”;當時劉濞是頭如搗蒜滿口答應,誰曾想之後的七國之亂就是他帶的好頭。

晁錯不過漢景帝培養的導火索,沒有他,漢景帝怎麼削藩?

吳王劉濞

然而劉濞是真的要反嗎?恐怕並非如此。晁錯提出削藩之時,劉濞並未造反。之所以晁錯提出削藩並不是在針對哪一個諸侯,而是針對藩國的存在。在晁錯寫的《削藩策》中說到:“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可見晁錯認為不管吳王反不反,都應該削弱其實力。如今不削藩可能會反,削了依舊會反,還不如挑個對帝國有力的辦法。這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無疑是壯士斷臂。

"

自從漢朝建立以來,劉邦就一直有一個困惑。在面對是否延續郡縣制還是分封制上,大臣之間也有著各自的說法。或許是因為難以決斷,劉邦最終決定兩者並存。最初劉邦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能夠讓這些藩王成為國家之屏障。藩王的藩就是籬笆的意思,所以這些被分封的國王也被稱為是藩王。不過劉邦在分封之時還是留了一手,先是誅殺了各位異姓王,之後則是隻準同姓封王。並且還留下了白馬之盟,目的也是為了遏制藩王作亂。

晁錯不過漢景帝培養的導火索,沒有他,漢景帝怎麼削藩?

劉濞和晁錯

不過劉邦沒有想到的是,即使是自己的子孫後代也依舊是靠不住。之後漢帝國爆發的七國之亂的發起人,正是吳王劉濞。《漢書》記載:“吳王濞,高帝兄仲之子也。”;也就是說吳王劉濞是劉邦的親侄子。而且此人相當有能力,《漢書》中記載:“黥布反,高祖自將往誅之。濞年二十,以騎將從破布軍。”;當時黥布造反,正是劉濞立下了大功。然而有趣的是,似乎劉邦很有預見性的認為這個大侄子恐怕將來會造反。因此他摸著劉濞的背說:“漢後五十年東南有亂,豈若邪?然天下同姓一家,慎無反!”;當時劉濞是頭如搗蒜滿口答應,誰曾想之後的七國之亂就是他帶的好頭。

晁錯不過漢景帝培養的導火索,沒有他,漢景帝怎麼削藩?

吳王劉濞

然而劉濞是真的要反嗎?恐怕並非如此。晁錯提出削藩之時,劉濞並未造反。之所以晁錯提出削藩並不是在針對哪一個諸侯,而是針對藩國的存在。在晁錯寫的《削藩策》中說到:“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可見晁錯認為不管吳王反不反,都應該削弱其實力。如今不削藩可能會反,削了依舊會反,還不如挑個對帝國有力的辦法。這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無疑是壯士斷臂。

晁錯不過漢景帝培養的導火索,沒有他,漢景帝怎麼削藩?

晁錯畫像

不過晁錯在說這一番話時需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吳王要真反。鄧公曾說:“吳王為反數十年矣,發怒削地,以誅錯為名,其意非在錯也。”;吳王自己也曾說:“節衣食之用,積金錢,修兵革,聚穀食,夜以繼日,三十餘年矣”。似乎所有證據都指向吳王劉濞預謀造反。然而這只是人言,並非鐵證。在七國之亂平定之後,吳王境內並沒有發現他說的日以繼夜囤積的糧食,也並沒有任何殺傷性武器。同時在《史記》中記載:“吳王濞恐削地無已,因以此發謀,欲舉事”,意思就是吳王不是主動謀反,更沒有任何預謀,而是感受到了威脅想要反抗。

晁錯錯了哪?

既然說吳王的造反是被生生逼出來的,那麼他的性質就和造反不一樣了,屬於防衛過當。晁錯身為御史大夫,是有權去彈劾藩王諸侯的。但是他在列舉削藩理由時,曾說楚王在太后喪期違反禮法,和女人在一起;又說膠西王在販賣官爵,用這些藉口說藩王有所威脅難免牽強。對此漢景帝的做法是“遷為御史大夫,請諸侯之罪過,削其支郡。”,《漢書》記載:“錯所更令三十章,諸侯讙譁。”,說幹就幹,晁錯的直接大刀闊斧的下達文件削藩。這一下不但是諸侯憤怒,滿朝文武也是憤怒不已。

"

自從漢朝建立以來,劉邦就一直有一個困惑。在面對是否延續郡縣制還是分封制上,大臣之間也有著各自的說法。或許是因為難以決斷,劉邦最終決定兩者並存。最初劉邦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能夠讓這些藩王成為國家之屏障。藩王的藩就是籬笆的意思,所以這些被分封的國王也被稱為是藩王。不過劉邦在分封之時還是留了一手,先是誅殺了各位異姓王,之後則是隻準同姓封王。並且還留下了白馬之盟,目的也是為了遏制藩王作亂。

晁錯不過漢景帝培養的導火索,沒有他,漢景帝怎麼削藩?

劉濞和晁錯

不過劉邦沒有想到的是,即使是自己的子孫後代也依舊是靠不住。之後漢帝國爆發的七國之亂的發起人,正是吳王劉濞。《漢書》記載:“吳王濞,高帝兄仲之子也。”;也就是說吳王劉濞是劉邦的親侄子。而且此人相當有能力,《漢書》中記載:“黥布反,高祖自將往誅之。濞年二十,以騎將從破布軍。”;當時黥布造反,正是劉濞立下了大功。然而有趣的是,似乎劉邦很有預見性的認為這個大侄子恐怕將來會造反。因此他摸著劉濞的背說:“漢後五十年東南有亂,豈若邪?然天下同姓一家,慎無反!”;當時劉濞是頭如搗蒜滿口答應,誰曾想之後的七國之亂就是他帶的好頭。

晁錯不過漢景帝培養的導火索,沒有他,漢景帝怎麼削藩?

吳王劉濞

然而劉濞是真的要反嗎?恐怕並非如此。晁錯提出削藩之時,劉濞並未造反。之所以晁錯提出削藩並不是在針對哪一個諸侯,而是針對藩國的存在。在晁錯寫的《削藩策》中說到:“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可見晁錯認為不管吳王反不反,都應該削弱其實力。如今不削藩可能會反,削了依舊會反,還不如挑個對帝國有力的辦法。這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無疑是壯士斷臂。

晁錯不過漢景帝培養的導火索,沒有他,漢景帝怎麼削藩?

晁錯畫像

不過晁錯在說這一番話時需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吳王要真反。鄧公曾說:“吳王為反數十年矣,發怒削地,以誅錯為名,其意非在錯也。”;吳王自己也曾說:“節衣食之用,積金錢,修兵革,聚穀食,夜以繼日,三十餘年矣”。似乎所有證據都指向吳王劉濞預謀造反。然而這只是人言,並非鐵證。在七國之亂平定之後,吳王境內並沒有發現他說的日以繼夜囤積的糧食,也並沒有任何殺傷性武器。同時在《史記》中記載:“吳王濞恐削地無已,因以此發謀,欲舉事”,意思就是吳王不是主動謀反,更沒有任何預謀,而是感受到了威脅想要反抗。

晁錯錯了哪?

既然說吳王的造反是被生生逼出來的,那麼他的性質就和造反不一樣了,屬於防衛過當。晁錯身為御史大夫,是有權去彈劾藩王諸侯的。但是他在列舉削藩理由時,曾說楚王在太后喪期違反禮法,和女人在一起;又說膠西王在販賣官爵,用這些藉口說藩王有所威脅難免牽強。對此漢景帝的做法是“遷為御史大夫,請諸侯之罪過,削其支郡。”,《漢書》記載:“錯所更令三十章,諸侯讙譁。”,說幹就幹,晁錯的直接大刀闊斧的下達文件削藩。這一下不但是諸侯憤怒,滿朝文武也是憤怒不已。

晁錯不過漢景帝培養的導火索,沒有他,漢景帝怎麼削藩?

晁錯和其父親

而且反對他的還不只是這些人而已,甚至晁錯的父親也是持有反對意見的,還不惜自殺相勸。《漢書》記載:“父曰:‘劉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歸矣!’遂飲藥死,曰‘吾不忍見禍逮身。’”。當然這麼看究竟晁錯有沒有做錯呢?晁父的死並不在於他削藩,而是在於他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故而才會說“劉氏安矣,而晁氏危”。可見他的父親看的很明白,從頭到尾晁錯的錯就在於他不該把自己變成眾矢之的。

唯一和晁錯站在一邊的就是漢景帝,可晁錯是一錯再錯。原本就處於弱勢一方,還不忘了出賣隊友。在七國之亂爆發之後,晁錯昏招頻現。《漢書》記載:“上與錯議出軍事,錯欲令上自將兵,而身居守。”;讓皇帝出征,自己留守京城,可以想象到當時漢景帝的感受。

削藩是必然的

在考慮削藩之前,先來看看二人的目的。晁錯提出削藩是為了立功,成就一番偉業。漢景帝則不同,他是真的想削藩。即使是吳王是被冤枉的,但也難免其將來其子嗣不會造反。這樣的案例在歷史中比比皆是,所以漢景帝削藩是必然的,只是他缺少了口實。劉邦當時所創建的半封建半郡縣的制度,轉換成郡縣制是一個歷史必然的結果,只不過這一件事會在誰的手裡完成無人可知。現在很顯然漢景帝要做這個人,他和晁錯一樣都是帶頭人。

"

自從漢朝建立以來,劉邦就一直有一個困惑。在面對是否延續郡縣制還是分封制上,大臣之間也有著各自的說法。或許是因為難以決斷,劉邦最終決定兩者並存。最初劉邦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能夠讓這些藩王成為國家之屏障。藩王的藩就是籬笆的意思,所以這些被分封的國王也被稱為是藩王。不過劉邦在分封之時還是留了一手,先是誅殺了各位異姓王,之後則是隻準同姓封王。並且還留下了白馬之盟,目的也是為了遏制藩王作亂。

晁錯不過漢景帝培養的導火索,沒有他,漢景帝怎麼削藩?

劉濞和晁錯

不過劉邦沒有想到的是,即使是自己的子孫後代也依舊是靠不住。之後漢帝國爆發的七國之亂的發起人,正是吳王劉濞。《漢書》記載:“吳王濞,高帝兄仲之子也。”;也就是說吳王劉濞是劉邦的親侄子。而且此人相當有能力,《漢書》中記載:“黥布反,高祖自將往誅之。濞年二十,以騎將從破布軍。”;當時黥布造反,正是劉濞立下了大功。然而有趣的是,似乎劉邦很有預見性的認為這個大侄子恐怕將來會造反。因此他摸著劉濞的背說:“漢後五十年東南有亂,豈若邪?然天下同姓一家,慎無反!”;當時劉濞是頭如搗蒜滿口答應,誰曾想之後的七國之亂就是他帶的好頭。

晁錯不過漢景帝培養的導火索,沒有他,漢景帝怎麼削藩?

吳王劉濞

然而劉濞是真的要反嗎?恐怕並非如此。晁錯提出削藩之時,劉濞並未造反。之所以晁錯提出削藩並不是在針對哪一個諸侯,而是針對藩國的存在。在晁錯寫的《削藩策》中說到:“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可見晁錯認為不管吳王反不反,都應該削弱其實力。如今不削藩可能會反,削了依舊會反,還不如挑個對帝國有力的辦法。這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無疑是壯士斷臂。

晁錯不過漢景帝培養的導火索,沒有他,漢景帝怎麼削藩?

晁錯畫像

不過晁錯在說這一番話時需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吳王要真反。鄧公曾說:“吳王為反數十年矣,發怒削地,以誅錯為名,其意非在錯也。”;吳王自己也曾說:“節衣食之用,積金錢,修兵革,聚穀食,夜以繼日,三十餘年矣”。似乎所有證據都指向吳王劉濞預謀造反。然而這只是人言,並非鐵證。在七國之亂平定之後,吳王境內並沒有發現他說的日以繼夜囤積的糧食,也並沒有任何殺傷性武器。同時在《史記》中記載:“吳王濞恐削地無已,因以此發謀,欲舉事”,意思就是吳王不是主動謀反,更沒有任何預謀,而是感受到了威脅想要反抗。

晁錯錯了哪?

既然說吳王的造反是被生生逼出來的,那麼他的性質就和造反不一樣了,屬於防衛過當。晁錯身為御史大夫,是有權去彈劾藩王諸侯的。但是他在列舉削藩理由時,曾說楚王在太后喪期違反禮法,和女人在一起;又說膠西王在販賣官爵,用這些藉口說藩王有所威脅難免牽強。對此漢景帝的做法是“遷為御史大夫,請諸侯之罪過,削其支郡。”,《漢書》記載:“錯所更令三十章,諸侯讙譁。”,說幹就幹,晁錯的直接大刀闊斧的下達文件削藩。這一下不但是諸侯憤怒,滿朝文武也是憤怒不已。

晁錯不過漢景帝培養的導火索,沒有他,漢景帝怎麼削藩?

晁錯和其父親

而且反對他的還不只是這些人而已,甚至晁錯的父親也是持有反對意見的,還不惜自殺相勸。《漢書》記載:“父曰:‘劉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歸矣!’遂飲藥死,曰‘吾不忍見禍逮身。’”。當然這麼看究竟晁錯有沒有做錯呢?晁父的死並不在於他削藩,而是在於他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故而才會說“劉氏安矣,而晁氏危”。可見他的父親看的很明白,從頭到尾晁錯的錯就在於他不該把自己變成眾矢之的。

唯一和晁錯站在一邊的就是漢景帝,可晁錯是一錯再錯。原本就處於弱勢一方,還不忘了出賣隊友。在七國之亂爆發之後,晁錯昏招頻現。《漢書》記載:“上與錯議出軍事,錯欲令上自將兵,而身居守。”;讓皇帝出征,自己留守京城,可以想象到當時漢景帝的感受。

削藩是必然的

在考慮削藩之前,先來看看二人的目的。晁錯提出削藩是為了立功,成就一番偉業。漢景帝則不同,他是真的想削藩。即使是吳王是被冤枉的,但也難免其將來其子嗣不會造反。這樣的案例在歷史中比比皆是,所以漢景帝削藩是必然的,只是他缺少了口實。劉邦當時所創建的半封建半郡縣的制度,轉換成郡縣制是一個歷史必然的結果,只不過這一件事會在誰的手裡完成無人可知。現在很顯然漢景帝要做這個人,他和晁錯一樣都是帶頭人。

晁錯不過漢景帝培養的導火索,沒有他,漢景帝怎麼削藩?

漢景帝劉啟

既然要削藩那不如快到斬亂麻,如今晁錯正是給了漢景帝一個理由和藉口。其實其中我們不難想象,晁錯提出各種牽強理由時,漢景帝為何還是大力支持?滿朝文武盡數彈劾時,漢景帝為何還是不管不顧?理由就是漢景帝自己要削藩。同時削藩已經是必然選擇,自然要找幾個具有代表性的諸侯。吳王和楚王是當時最強大的兩個藩王,壓制住他們也就不用擔心其他諸侯。

所以晁錯在《削藩策》中說的“削之亦反,不削亦反”,這是他的個人觀點而已。在漢景帝的眼裡應該換成“反之亦削,不反亦削”。那麼晁錯的死也就是必然結果了,不管怎麼看他都是要被開刀的一個。藩王勝他死的快,漢景帝勝他一樣難逃一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