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孤行為削藩,建文痛失天下,他卻須臾間平定叛亂,穩坐江山,或只因為這一神將!

明朝 周亞夫 劉濞 建文帝 新歷史 2017-06-22

一意孤行為削藩,建文痛失天下,他卻須臾間平定叛亂,穩坐江山,或只因為這一神將!

分封藩王存在的最大隱患在於拱月的眾星不再甘於黯淡,而其中最閃亮的一顆總想著把月亮擠下去。所以這裡存在二律背反:打下的錦繡江山需要守護者,但守護者本身也想坐這個江山。

那麼該怎麼辦?開國皇帝們都有自己的對策,無論是漢高祖還是明太祖,一句話,絕不允許任何牛逼的異姓王存在!

他們的算盤打得很穩,外人是信不過的,自己的兒子們難道敢造自己的反?他們愉快又自信地構造了自己王朝的龐大體系,然後安然離去,給自己的繼承人留下最大的麻煩。因為,老子活著的時候,兒子不敢反,老子死了,兒子難道還不敢反?有錢、有地、有兵、有民、有血統,憑什麼不反?

西周的分封制首開其風,倒也綿延數百年才衰竭而亡,司馬氏八王之亂禍患終平,仍使西晉王朝從此苟延殘喘,歷史進程彷彿照著人類邏輯亦步亦趨,波瀾不驚,然而有兩個有趣的例子卻在看似無風起浪的朝代更迭中顯現出了一些不尋常。

決定一場戰爭勝負的因素很複雜,而三軍統帥往往是其中最重要的關鍵之一。朱允炆十分器重李景隆,授予他最大程度的權力,然而李景隆率領五十萬大軍在鄭村壩全軍覆沒,之後又率領六十萬大軍在白溝河慘敗,一個人逃回京師。僅憑一己之力扭轉了戰爭局勢,從此中央軍再也無法組織起大規模進攻,即使後來盛庸、鐵鉉試圖力挽狂瀾,也功敗垂成。

一意孤行為削藩,建文痛失天下,他卻須臾間平定叛亂,穩坐江山,或只因為這一神將!

相關閱讀:朱棣是如何以藩王之力擊敗朱允炆的

但漢景帝卻有一神將,此人在文帝時期曾力抗匈奴,他就是景帝平定七國之亂的最大功臣周亞夫。

當漢景帝知道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國發動叛亂之時,即使滿腔憤懣,卻不得不感到恐懼,因為只要有一處叛亂,他的王朝就有一絲被顛覆的可能。為此,他不惜殺掉了提出削藩的晁錯,只為了平息眾王的怒火以挽回局面,然而所謂“誅晁錯,清君側”不過是個幌子罷了,只有以暴制暴才能阻止叛軍前進的腳步。

一意孤行為削藩,建文痛失天下,他卻須臾間平定叛亂,穩坐江山,或只因為這一神將!

於是,景帝升任周亞夫為太尉,掌握兵馬大權,負責平定叛亂。

在吳王劉濞進攻樑國之時,本來圖謀滅掉前來援助的中央大軍,一旦成功,江山易主不再是痴人說夢。但周亞夫不按常理出牌,他沉靜以對,並不直接增援,反而不斷劫持對方糧草,逼得叛軍轉而把矛頭對向周亞夫的軍隊,不斷提出挑戰。但周亞夫始終堅守不出,不予應戰。因為他深知,他要救的不是一個諸侯國,而是整個大漢王朝,從一開始這就是他的唯一目標,其它都是末節。所以他並不慌亂,也不害怕,只是在尋覓著良機。

叛軍缺乏糧草,很快有了新的戰略部署,他們聲東擊西,開始組織主力決戰,豈料一切盡在周亞夫計劃之內,他早已埋伏眾多精兵,嚴陣以待,叛軍進攻時張牙舞爪,結果卻只能落荒而逃,他仍不滿足,一鼓作氣窮追猛打,以致叛軍全線潰散,還得到了劉濞的首級,戰爭僅僅持續三個月,這場叛亂就平定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