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跑究竟有多長?'

長跑 跑步 短跑 體育 田徑 慢跑 愛燃燒 2019-07-17
"

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長跑的距離,切不可盲目跟風或根據國際標準要求自己。

最近,我和朋友發生了這樣一件令人苦惱的事情。朋友知道我經常跑步,就問我怎樣入門跑步。我隨口回答:你就每天跑個五公里,先堆積跑量,慢慢地,你的身體就能適應跑步了。我原想,這樣回答應該沒什麼問題。因為我就是這樣跑步入門的。然而事情卻沒有結束。過了幾天,朋友一瘸一拐地向我抱怨,他說他按照我的方法來跑,最後膝蓋不適,受傷了。這件事一方面讓我感到愧疚,另一方面,我也開始思考:標準的長跑的定義是否適應每個人?對於初跑者來說,究竟跑多長才能算是長跑?

【一】國際標準的長跑距離並不適宜初跑者

"

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長跑的距離,切不可盲目跟風或根據國際標準要求自己。

最近,我和朋友發生了這樣一件令人苦惱的事情。朋友知道我經常跑步,就問我怎樣入門跑步。我隨口回答:你就每天跑個五公里,先堆積跑量,慢慢地,你的身體就能適應跑步了。我原想,這樣回答應該沒什麼問題。因為我就是這樣跑步入門的。然而事情卻沒有結束。過了幾天,朋友一瘸一拐地向我抱怨,他說他按照我的方法來跑,最後膝蓋不適,受傷了。這件事一方面讓我感到愧疚,另一方面,我也開始思考:標準的長跑的定義是否適應每個人?對於初跑者來說,究竟跑多長才能算是長跑?

【一】國際標準的長跑距離並不適宜初跑者

長跑究竟有多長?

上圖是維基百科中對田徑項目的劃分表。從圖表中,我們能夠清晰看出,在田徑場上的徑賽項目中,只要距離大於400米就可以定義為中長跑,距離大於3公里就可以定義為長跑。如果將這個規定放置於公路跑項目中來看,那麼所有的路跑項目都可以算是長跑了。

為什麼要區分長跑和短跑呢?

長跑與短跑在人體機能供能方面也有很大區別。長跑屬於“有氧代謝運動”,參與人體各大器官的循環,特別是呼吸系統。短跑表現為人體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本能,並以“無氧代謝”供能的方式供能,在最短時間發揮出最高爆發力。

"

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長跑的距離,切不可盲目跟風或根據國際標準要求自己。

最近,我和朋友發生了這樣一件令人苦惱的事情。朋友知道我經常跑步,就問我怎樣入門跑步。我隨口回答:你就每天跑個五公里,先堆積跑量,慢慢地,你的身體就能適應跑步了。我原想,這樣回答應該沒什麼問題。因為我就是這樣跑步入門的。然而事情卻沒有結束。過了幾天,朋友一瘸一拐地向我抱怨,他說他按照我的方法來跑,最後膝蓋不適,受傷了。這件事一方面讓我感到愧疚,另一方面,我也開始思考:標準的長跑的定義是否適應每個人?對於初跑者來說,究竟跑多長才能算是長跑?

【一】國際標準的長跑距離並不適宜初跑者

長跑究竟有多長?

上圖是維基百科中對田徑項目的劃分表。從圖表中,我們能夠清晰看出,在田徑場上的徑賽項目中,只要距離大於400米就可以定義為中長跑,距離大於3公里就可以定義為長跑。如果將這個規定放置於公路跑項目中來看,那麼所有的路跑項目都可以算是長跑了。

為什麼要區分長跑和短跑呢?

長跑與短跑在人體機能供能方面也有很大區別。長跑屬於“有氧代謝運動”,參與人體各大器官的循環,特別是呼吸系統。短跑表現為人體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本能,並以“無氧代謝”供能的方式供能,在最短時間發揮出最高爆發力。

長跑究竟有多長?

在跑姿方面,長跑一般是由身體帶動大臂擺動,儘量保持身體的平衡,運動員往往根據自身的條件確定步頻和步幅。短跑則需要大臂大幅擺動,帶動身體前衝,步頻和步幅要儘量地加快加大。參加短跑比賽的運動員(從100米到400米)和接力賽的第一棒運動員都必須使用起跑器。800米以上的賽跑項目是站立式起跑。

"

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長跑的距離,切不可盲目跟風或根據國際標準要求自己。

最近,我和朋友發生了這樣一件令人苦惱的事情。朋友知道我經常跑步,就問我怎樣入門跑步。我隨口回答:你就每天跑個五公里,先堆積跑量,慢慢地,你的身體就能適應跑步了。我原想,這樣回答應該沒什麼問題。因為我就是這樣跑步入門的。然而事情卻沒有結束。過了幾天,朋友一瘸一拐地向我抱怨,他說他按照我的方法來跑,最後膝蓋不適,受傷了。這件事一方面讓我感到愧疚,另一方面,我也開始思考:標準的長跑的定義是否適應每個人?對於初跑者來說,究竟跑多長才能算是長跑?

【一】國際標準的長跑距離並不適宜初跑者

長跑究竟有多長?

上圖是維基百科中對田徑項目的劃分表。從圖表中,我們能夠清晰看出,在田徑場上的徑賽項目中,只要距離大於400米就可以定義為中長跑,距離大於3公里就可以定義為長跑。如果將這個規定放置於公路跑項目中來看,那麼所有的路跑項目都可以算是長跑了。

為什麼要區分長跑和短跑呢?

長跑與短跑在人體機能供能方面也有很大區別。長跑屬於“有氧代謝運動”,參與人體各大器官的循環,特別是呼吸系統。短跑表現為人體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本能,並以“無氧代謝”供能的方式供能,在最短時間發揮出最高爆發力。

長跑究竟有多長?

在跑姿方面,長跑一般是由身體帶動大臂擺動,儘量保持身體的平衡,運動員往往根據自身的條件確定步頻和步幅。短跑則需要大臂大幅擺動,帶動身體前衝,步頻和步幅要儘量地加快加大。參加短跑比賽的運動員(從100米到400米)和接力賽的第一棒運動員都必須使用起跑器。800米以上的賽跑項目是站立式起跑。

長跑究竟有多長?

顯然,短跑、中長跑、長跑的國際劃分標準對於我們業餘跑者來說其實並不合適。對於許多跑步小白來說,1公里的中跑距離就已經超越了身體的最大負荷。對於深入跑圈多年的跑者來說,按照中跑的體能要求,要全力奔跑3公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除去跑姿和裝備等因素,初入長跑圈受傷的原因大多都是無法正確找到自己的長跑距離。他們大多是按照國際通用標準,初期就以5公里作為自己的日跑量,或者進入一些跑團,參加大多數跑團都會進行的5-10公里跑活動。許多初跑者因跑步受傷而不得不停下來,跑步初期的壞印象往往會讓他們從此遠離跑步。

【二】初跑者該跑多長?

對於初跑者來說,長跑的距離不能隨便跟風而定。而應時刻根據自身的情況而設定。事實上在跑步初期,我們不能完全盯著跑步距離,而應該著重看待跑步的時間。我們一般建議新人每週2-3次,小步慢跑、走跑結合開始。每次30分鐘以上。人體做任何運動超過30分鐘,身體才能夠完全被激活,運動效果才能夠凸顯出來。

你可以先以30分鐘作為基礎,跑步速度和跑步距離都不重要,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感受長跑的感覺。長跑是這樣一種感覺,從肉體到思想都接受了長期有節奏的運動,甚至是帶著一些無所謂的心態,不奢求的心態。多數新手半途而費多半來自“用短跑的感覺去長跑”,比如腦海中還很希望儘快抵達終點,腦子裡對距離的概念是倒數的:還差1公里,還差500米,還差300米……而這樣去跑長跑,是和長跑的感覺背道而馳的。

"

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長跑的距離,切不可盲目跟風或根據國際標準要求自己。

最近,我和朋友發生了這樣一件令人苦惱的事情。朋友知道我經常跑步,就問我怎樣入門跑步。我隨口回答:你就每天跑個五公里,先堆積跑量,慢慢地,你的身體就能適應跑步了。我原想,這樣回答應該沒什麼問題。因為我就是這樣跑步入門的。然而事情卻沒有結束。過了幾天,朋友一瘸一拐地向我抱怨,他說他按照我的方法來跑,最後膝蓋不適,受傷了。這件事一方面讓我感到愧疚,另一方面,我也開始思考:標準的長跑的定義是否適應每個人?對於初跑者來說,究竟跑多長才能算是長跑?

【一】國際標準的長跑距離並不適宜初跑者

長跑究竟有多長?

上圖是維基百科中對田徑項目的劃分表。從圖表中,我們能夠清晰看出,在田徑場上的徑賽項目中,只要距離大於400米就可以定義為中長跑,距離大於3公里就可以定義為長跑。如果將這個規定放置於公路跑項目中來看,那麼所有的路跑項目都可以算是長跑了。

為什麼要區分長跑和短跑呢?

長跑與短跑在人體機能供能方面也有很大區別。長跑屬於“有氧代謝運動”,參與人體各大器官的循環,特別是呼吸系統。短跑表現為人體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本能,並以“無氧代謝”供能的方式供能,在最短時間發揮出最高爆發力。

長跑究竟有多長?

在跑姿方面,長跑一般是由身體帶動大臂擺動,儘量保持身體的平衡,運動員往往根據自身的條件確定步頻和步幅。短跑則需要大臂大幅擺動,帶動身體前衝,步頻和步幅要儘量地加快加大。參加短跑比賽的運動員(從100米到400米)和接力賽的第一棒運動員都必須使用起跑器。800米以上的賽跑項目是站立式起跑。

長跑究竟有多長?

顯然,短跑、中長跑、長跑的國際劃分標準對於我們業餘跑者來說其實並不合適。對於許多跑步小白來說,1公里的中跑距離就已經超越了身體的最大負荷。對於深入跑圈多年的跑者來說,按照中跑的體能要求,要全力奔跑3公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除去跑姿和裝備等因素,初入長跑圈受傷的原因大多都是無法正確找到自己的長跑距離。他們大多是按照國際通用標準,初期就以5公里作為自己的日跑量,或者進入一些跑團,參加大多數跑團都會進行的5-10公里跑活動。許多初跑者因跑步受傷而不得不停下來,跑步初期的壞印象往往會讓他們從此遠離跑步。

【二】初跑者該跑多長?

對於初跑者來說,長跑的距離不能隨便跟風而定。而應時刻根據自身的情況而設定。事實上在跑步初期,我們不能完全盯著跑步距離,而應該著重看待跑步的時間。我們一般建議新人每週2-3次,小步慢跑、走跑結合開始。每次30分鐘以上。人體做任何運動超過30分鐘,身體才能夠完全被激活,運動效果才能夠凸顯出來。

你可以先以30分鐘作為基礎,跑步速度和跑步距離都不重要,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感受長跑的感覺。長跑是這樣一種感覺,從肉體到思想都接受了長期有節奏的運動,甚至是帶著一些無所謂的心態,不奢求的心態。多數新手半途而費多半來自“用短跑的感覺去長跑”,比如腦海中還很希望儘快抵達終點,腦子裡對距離的概念是倒數的:還差1公里,還差500米,還差300米……而這樣去跑長跑,是和長跑的感覺背道而馳的。

長跑究竟有多長?

當你能夠輕鬆應對30分鐘舒適的跑步之後,接下來就可以考慮以5公里作為我們的奮鬥目標,實際上如果你能慢速跑30分鐘,你可能已經很接近5公里了。

對於身體素質一般的大眾跑者來說,一般是可以一次跑上2-3公里的。因此也就有跑5公里的潛質。為什麼要以5公里作為我們的奮鬥目標呢? 因為5公里對於跑步的人來說似乎是一道坎,過了這道坎跑步才算開始入門。如果你能一次跑5公里,說明身體已經適應了長跑,你的整個身體質量就有了明顯提高。就可以往7-10公里的長度前進。同時,一次5公里的跑步,和兩次2.5公里的跑步相比,會動用更多的脂肪用於能量供應。這樣的運動不僅可以提高脂肪供能的比例,還會刺激身體提高有氧供能的酶的活性,激活身體使用脂肪的效率。所以,當你有了跑到5公里的能力,你身體燃燒脂肪的效率會提高20%-30%。

【三】初跑者長跑訓練方法

我推薦在初跑期的跑者更多采用走跑結合的方式進行跑步。這種跑步方式來源於法特萊克跑。對於初跑者,由於自身耐力還不夠強大,跑步的距離一長就感覺難受和疲勞,讓我們感到疲勞的強度是70%以上的運動強度,因為在這個強度,人體逐漸達到無氧運動的強度,乳酸等各類代謝廢物無法被及時清除,所以就會隨著運動的持續,疲勞感逐漸累積,越來越累。這也是很多新手一上來跑太快,無法堅持太久的主要原因。

所以,我們疲勞和有效燃脂之間,找到一個「舒適燃脂臨界區」。心率約為最大心率的50-60% ,能夠長時間保持在「舒適區」裡運動,才能幫助我們越跑越遠,突破5公里或者突破30分鐘的跑步瓶頸。

"

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長跑的距離,切不可盲目跟風或根據國際標準要求自己。

最近,我和朋友發生了這樣一件令人苦惱的事情。朋友知道我經常跑步,就問我怎樣入門跑步。我隨口回答:你就每天跑個五公里,先堆積跑量,慢慢地,你的身體就能適應跑步了。我原想,這樣回答應該沒什麼問題。因為我就是這樣跑步入門的。然而事情卻沒有結束。過了幾天,朋友一瘸一拐地向我抱怨,他說他按照我的方法來跑,最後膝蓋不適,受傷了。這件事一方面讓我感到愧疚,另一方面,我也開始思考:標準的長跑的定義是否適應每個人?對於初跑者來說,究竟跑多長才能算是長跑?

【一】國際標準的長跑距離並不適宜初跑者

長跑究竟有多長?

上圖是維基百科中對田徑項目的劃分表。從圖表中,我們能夠清晰看出,在田徑場上的徑賽項目中,只要距離大於400米就可以定義為中長跑,距離大於3公里就可以定義為長跑。如果將這個規定放置於公路跑項目中來看,那麼所有的路跑項目都可以算是長跑了。

為什麼要區分長跑和短跑呢?

長跑與短跑在人體機能供能方面也有很大區別。長跑屬於“有氧代謝運動”,參與人體各大器官的循環,特別是呼吸系統。短跑表現為人體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本能,並以“無氧代謝”供能的方式供能,在最短時間發揮出最高爆發力。

長跑究竟有多長?

在跑姿方面,長跑一般是由身體帶動大臂擺動,儘量保持身體的平衡,運動員往往根據自身的條件確定步頻和步幅。短跑則需要大臂大幅擺動,帶動身體前衝,步頻和步幅要儘量地加快加大。參加短跑比賽的運動員(從100米到400米)和接力賽的第一棒運動員都必須使用起跑器。800米以上的賽跑項目是站立式起跑。

長跑究竟有多長?

顯然,短跑、中長跑、長跑的國際劃分標準對於我們業餘跑者來說其實並不合適。對於許多跑步小白來說,1公里的中跑距離就已經超越了身體的最大負荷。對於深入跑圈多年的跑者來說,按照中跑的體能要求,要全力奔跑3公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除去跑姿和裝備等因素,初入長跑圈受傷的原因大多都是無法正確找到自己的長跑距離。他們大多是按照國際通用標準,初期就以5公里作為自己的日跑量,或者進入一些跑團,參加大多數跑團都會進行的5-10公里跑活動。許多初跑者因跑步受傷而不得不停下來,跑步初期的壞印象往往會讓他們從此遠離跑步。

【二】初跑者該跑多長?

對於初跑者來說,長跑的距離不能隨便跟風而定。而應時刻根據自身的情況而設定。事實上在跑步初期,我們不能完全盯著跑步距離,而應該著重看待跑步的時間。我們一般建議新人每週2-3次,小步慢跑、走跑結合開始。每次30分鐘以上。人體做任何運動超過30分鐘,身體才能夠完全被激活,運動效果才能夠凸顯出來。

你可以先以30分鐘作為基礎,跑步速度和跑步距離都不重要,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感受長跑的感覺。長跑是這樣一種感覺,從肉體到思想都接受了長期有節奏的運動,甚至是帶著一些無所謂的心態,不奢求的心態。多數新手半途而費多半來自“用短跑的感覺去長跑”,比如腦海中還很希望儘快抵達終點,腦子裡對距離的概念是倒數的:還差1公里,還差500米,還差300米……而這樣去跑長跑,是和長跑的感覺背道而馳的。

長跑究竟有多長?

當你能夠輕鬆應對30分鐘舒適的跑步之後,接下來就可以考慮以5公里作為我們的奮鬥目標,實際上如果你能慢速跑30分鐘,你可能已經很接近5公里了。

對於身體素質一般的大眾跑者來說,一般是可以一次跑上2-3公里的。因此也就有跑5公里的潛質。為什麼要以5公里作為我們的奮鬥目標呢? 因為5公里對於跑步的人來說似乎是一道坎,過了這道坎跑步才算開始入門。如果你能一次跑5公里,說明身體已經適應了長跑,你的整個身體質量就有了明顯提高。就可以往7-10公里的長度前進。同時,一次5公里的跑步,和兩次2.5公里的跑步相比,會動用更多的脂肪用於能量供應。這樣的運動不僅可以提高脂肪供能的比例,還會刺激身體提高有氧供能的酶的活性,激活身體使用脂肪的效率。所以,當你有了跑到5公里的能力,你身體燃燒脂肪的效率會提高20%-30%。

【三】初跑者長跑訓練方法

我推薦在初跑期的跑者更多采用走跑結合的方式進行跑步。這種跑步方式來源於法特萊克跑。對於初跑者,由於自身耐力還不夠強大,跑步的距離一長就感覺難受和疲勞,讓我們感到疲勞的強度是70%以上的運動強度,因為在這個強度,人體逐漸達到無氧運動的強度,乳酸等各類代謝廢物無法被及時清除,所以就會隨著運動的持續,疲勞感逐漸累積,越來越累。這也是很多新手一上來跑太快,無法堅持太久的主要原因。

所以,我們疲勞和有效燃脂之間,找到一個「舒適燃脂臨界區」。心率約為最大心率的50-60% ,能夠長時間保持在「舒適區」裡運動,才能幫助我們越跑越遠,突破5公里或者突破30分鐘的跑步瓶頸。

長跑究竟有多長?

但是這個舒適區間其實不容易找,健走的時候我們逐漸感覺太輕鬆,運動效果不高,而一旦開始跑步,又感覺疲勞。這是因為初跑者在走路和跑步之間,會出現一個強度的斷層,剛好讓我們沒有辦法保持在「舒適燃脂臨界區」裡進行運動。

走跑結合是一種輕鬆的、間歇的訓練方法,通過走跑交替,你會發現,當原本難以堅持的跑步,混搭了看似沒什麼效果的走路,加起來就變成了舒適燃脂的走跑運動——跑步到感覺到疲勞的時候,開始走路,讓心率恢復到舒適的狀態,然後再次跑步,通過走路休息。這種方式最適合新手、心肺功能較弱或者體重較大的人使用,可以輕鬆地通過走跑,輕鬆突破5公里。

"

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長跑的距離,切不可盲目跟風或根據國際標準要求自己。

最近,我和朋友發生了這樣一件令人苦惱的事情。朋友知道我經常跑步,就問我怎樣入門跑步。我隨口回答:你就每天跑個五公里,先堆積跑量,慢慢地,你的身體就能適應跑步了。我原想,這樣回答應該沒什麼問題。因為我就是這樣跑步入門的。然而事情卻沒有結束。過了幾天,朋友一瘸一拐地向我抱怨,他說他按照我的方法來跑,最後膝蓋不適,受傷了。這件事一方面讓我感到愧疚,另一方面,我也開始思考:標準的長跑的定義是否適應每個人?對於初跑者來說,究竟跑多長才能算是長跑?

【一】國際標準的長跑距離並不適宜初跑者

長跑究竟有多長?

上圖是維基百科中對田徑項目的劃分表。從圖表中,我們能夠清晰看出,在田徑場上的徑賽項目中,只要距離大於400米就可以定義為中長跑,距離大於3公里就可以定義為長跑。如果將這個規定放置於公路跑項目中來看,那麼所有的路跑項目都可以算是長跑了。

為什麼要區分長跑和短跑呢?

長跑與短跑在人體機能供能方面也有很大區別。長跑屬於“有氧代謝運動”,參與人體各大器官的循環,特別是呼吸系統。短跑表現為人體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本能,並以“無氧代謝”供能的方式供能,在最短時間發揮出最高爆發力。

長跑究竟有多長?

在跑姿方面,長跑一般是由身體帶動大臂擺動,儘量保持身體的平衡,運動員往往根據自身的條件確定步頻和步幅。短跑則需要大臂大幅擺動,帶動身體前衝,步頻和步幅要儘量地加快加大。參加短跑比賽的運動員(從100米到400米)和接力賽的第一棒運動員都必須使用起跑器。800米以上的賽跑項目是站立式起跑。

長跑究竟有多長?

顯然,短跑、中長跑、長跑的國際劃分標準對於我們業餘跑者來說其實並不合適。對於許多跑步小白來說,1公里的中跑距離就已經超越了身體的最大負荷。對於深入跑圈多年的跑者來說,按照中跑的體能要求,要全力奔跑3公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除去跑姿和裝備等因素,初入長跑圈受傷的原因大多都是無法正確找到自己的長跑距離。他們大多是按照國際通用標準,初期就以5公里作為自己的日跑量,或者進入一些跑團,參加大多數跑團都會進行的5-10公里跑活動。許多初跑者因跑步受傷而不得不停下來,跑步初期的壞印象往往會讓他們從此遠離跑步。

【二】初跑者該跑多長?

對於初跑者來說,長跑的距離不能隨便跟風而定。而應時刻根據自身的情況而設定。事實上在跑步初期,我們不能完全盯著跑步距離,而應該著重看待跑步的時間。我們一般建議新人每週2-3次,小步慢跑、走跑結合開始。每次30分鐘以上。人體做任何運動超過30分鐘,身體才能夠完全被激活,運動效果才能夠凸顯出來。

你可以先以30分鐘作為基礎,跑步速度和跑步距離都不重要,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感受長跑的感覺。長跑是這樣一種感覺,從肉體到思想都接受了長期有節奏的運動,甚至是帶著一些無所謂的心態,不奢求的心態。多數新手半途而費多半來自“用短跑的感覺去長跑”,比如腦海中還很希望儘快抵達終點,腦子裡對距離的概念是倒數的:還差1公里,還差500米,還差300米……而這樣去跑長跑,是和長跑的感覺背道而馳的。

長跑究竟有多長?

當你能夠輕鬆應對30分鐘舒適的跑步之後,接下來就可以考慮以5公里作為我們的奮鬥目標,實際上如果你能慢速跑30分鐘,你可能已經很接近5公里了。

對於身體素質一般的大眾跑者來說,一般是可以一次跑上2-3公里的。因此也就有跑5公里的潛質。為什麼要以5公里作為我們的奮鬥目標呢? 因為5公里對於跑步的人來說似乎是一道坎,過了這道坎跑步才算開始入門。如果你能一次跑5公里,說明身體已經適應了長跑,你的整個身體質量就有了明顯提高。就可以往7-10公里的長度前進。同時,一次5公里的跑步,和兩次2.5公里的跑步相比,會動用更多的脂肪用於能量供應。這樣的運動不僅可以提高脂肪供能的比例,還會刺激身體提高有氧供能的酶的活性,激活身體使用脂肪的效率。所以,當你有了跑到5公里的能力,你身體燃燒脂肪的效率會提高20%-30%。

【三】初跑者長跑訓練方法

我推薦在初跑期的跑者更多采用走跑結合的方式進行跑步。這種跑步方式來源於法特萊克跑。對於初跑者,由於自身耐力還不夠強大,跑步的距離一長就感覺難受和疲勞,讓我們感到疲勞的強度是70%以上的運動強度,因為在這個強度,人體逐漸達到無氧運動的強度,乳酸等各類代謝廢物無法被及時清除,所以就會隨著運動的持續,疲勞感逐漸累積,越來越累。這也是很多新手一上來跑太快,無法堅持太久的主要原因。

所以,我們疲勞和有效燃脂之間,找到一個「舒適燃脂臨界區」。心率約為最大心率的50-60% ,能夠長時間保持在「舒適區」裡運動,才能幫助我們越跑越遠,突破5公里或者突破30分鐘的跑步瓶頸。

長跑究竟有多長?

但是這個舒適區間其實不容易找,健走的時候我們逐漸感覺太輕鬆,運動效果不高,而一旦開始跑步,又感覺疲勞。這是因為初跑者在走路和跑步之間,會出現一個強度的斷層,剛好讓我們沒有辦法保持在「舒適燃脂臨界區」裡進行運動。

走跑結合是一種輕鬆的、間歇的訓練方法,通過走跑交替,你會發現,當原本難以堅持的跑步,混搭了看似沒什麼效果的走路,加起來就變成了舒適燃脂的走跑運動——跑步到感覺到疲勞的時候,開始走路,讓心率恢復到舒適的狀態,然後再次跑步,通過走路休息。這種方式最適合新手、心肺功能較弱或者體重較大的人使用,可以輕鬆地通過走跑,輕鬆突破5公里。

長跑究竟有多長?

如果你能夠一次跑上5KM以上,接下來的訓練就分為兩個方向,一個方向是訓練自己的心肺能力和爆發力,即提高速度,一個方向是訓練耐力,即提高跑步距離。

你可以繼續這種走跑結合的方式進行跑步,當你感覺這個距離你已經感覺很輕鬆之後,你可以增加長度,每次增加的量不能超過總量的10%。但是請注意,如果在增加了距離之後,在跑步的過程中感覺疼痛,就應該立刻停止,重新制定新的跑步距離。不要為了完成目標距離而跑步。身體短時的疼痛如果不加重視,身體的傷痛就會變得更加嚴重。另一個方面,你可以試著逐漸減少走跑結合中的走路時間,儘量減少休息和走路時間。

通過訓練後,如果你能連續地跑10KM,那麼實際上你就有了跑半馬的能力了。而10KM往上至馬拉松的訓練就不僅僅是單純的慢跑了。你就需要從LSD、間歇跑、節奏跑等多方面進行練習了。總之,恭喜你入坑成功!

文/好爽 圖/東方ic 網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