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動品牌業績飛揚 時尚潮流紅利期還有多長

今年上半年,安踏、李寧、特步、361°等國產運動品牌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有所增長。其中安踏上半年營業收入最多,達到148.11億元,同比增長40.3%。李寧淨利潤增速最快,同比增長196%。

時尚潮流產品受到越來越多年輕消費者的追捧,運動市場也順勢颳起了一股時尚潮流風。今年上半年,運動品牌眾玩家乘著這個“風口”業績上揚。不過,時尚潮流給運動品牌帶來的紅利期還有多長,目前尚不得知。而面對多變的風向,專家建議企業還需打好個性牌。

運動品牌業績集體向好

今年上半年,安踏、李寧、特步、361°等國產運動品牌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有所增長。其中安踏上半年營業收入最多,達到148.11億元,同比增長40.3%。李寧淨利潤增速最快,同比增長196%。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品牌在中期業績報告中不約而同地提到了運動時尚為業績帶來的積極影響。對此,服裝行業戰略專家、優他國際品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CEO楊大筠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目前國產運動品牌業績集體向好的一大原因就是他們擁抱時尚潮流,運動與潮流結合給他們注入了新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安踏旗下的運動時尚品牌斐樂已成為該公司業績的增長引擎。安踏在今年的半年報中首次公佈了斐樂的財務數據: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5.38億元,同比增長79.9%,佔安踏整體營業收入的比重提升至44.1%。

李寧則藉助“中國李寧”品牌多次登錄國際時裝週,將“國潮風”帶入新的節奏。今年上半年,李寧運動時尚品類銷售增長了55%,在其零售流水中的佔比高達29%,首次成為該公司的第一大收入來源。李寧也趁機大力推進“中國李寧時尚店”的建設,今年上半年已開設70家門店,全年預計開設100家至120家。

特步雖然沒有公佈旗下各品牌業績增長的數據,但其在半年報中表示,運動品牌目前正在轉型至休閒品牌,未來幾年仍有巨大的增長空間。2017年,特步明確將其品牌定位為“體育時尚品牌”。近年來,特步還成為高收視率娛樂節目《中國新說唱》《這就是街舞》《明日之子》的服裝贊助商,其運動時尚品類產品獲得了極大的曝光。

361°則通過與其他品牌聯名的方式與潮流進行融合。今年4月15日,361°推出了以我國傳統陶瓷文化“建盞”為主題的籃球鞋系列,詮釋了我國傳統工藝文化的時尚感。今年6月24日,在紀念高達IP誕生40週年之際,361°打造出高達聯名系列,市場反響熱烈,早在發售前就獲得六萬餘人預訂,發售當天高達限量鞋盒套裝在一秒鐘就宣告售罄。

國際品牌加碼中國市場

對於運動品牌集體擁抱時尚潮流的原因,紡織服裝品牌管理專家、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國內消費者對於健康生活的需求在加強,健身意識不斷提升,並且會頻繁參與各種運動場景,增加了運動時尚品類服飾的消費頻次。

楊大筠則表示,除了健身意識的提升,年輕消費者作為運動品牌的主力消費群體,購買力較強,熱愛時尚,喜歡個性化的運動服飾。迎合年輕需求促使這些品牌作出改變。

與此同時,國際同行帶來的壓力也讓國產運動品牌不得不重視潮流。國外運動品牌將中國市場視為必爭之地,除了國際巨頭耐克、阿迪達斯,彪馬、銳步、斯凱奇等運動時尚品牌也加快了在中國市場的佈局,他們通過運動潮流服飾來爭奪年輕消費者。

例如,彪馬通過娛樂明星進入潮流市場,該公司邀請娛樂明星蕾哈娜參與球鞋的設計。據悉,蕾哈娜曾經參與設計推出的彪馬Creeper球鞋,三個小時內便售罄。為了更好地吸引中國年輕消費者,彪馬還與劉雯、楊洋、劉昊然、張雨綺等明星簽下代言合約,甚至還進軍美妝市場,與美寶蓮合作,推出了聯名美妝產品。

斯凱奇中國、韓國及東南亞首席執行官陳偉利曾向中國商報記者表示:“中國的千禧一代不僅正在成為主要經濟群體,作為新的中產階級,擁有非常強的消費能力,同時也是家庭中的中流砥柱,對整個家庭都有很重要的影響。因此,千禧一代是我們的主要溝通對象。”

顯然,對於國產運動品牌而言,走向潮流化既是市場需求,也是競爭壓力使然。

運動潮流市場紅利期還有多長

對於目前的運動品牌潮流化趨勢,中國服裝協會專家顧問團成員、時尚行業資深策劃人閩光亞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運動潮流市場還會有一段紅利期。在他看來,國產運動品牌在潮流方面起步較晚,還應該繼續加快潮流化。不過他強調,運動品牌需要注意的是,在兩者的結合過程中,運動服飾的潮流感和時尚服飾的潮流感最好有所區別,運動服飾需要凸顯運動特性。

程偉雄表示,運動品牌潮流化趨勢目前很紅火,但不會持久,運動品牌本身還需要具備運動精神,產品系列依然需要在各種運動場景中滿足功能需求,專注於運動技術突破、版型突破、功能面料突破以及舒適度突破,運動品牌花太多時間去研究潮流趨勢其實是一種本末倒置的行為。

楊大筠同樣表示,運動品牌要警惕走類似於卡帕的“老路”。他表示,卡帕的定位從專業運動轉型到運動時尚後,在短時間內頗有成效,但是這個品牌與一些潮流文化結合得太過緊密,沒有保護好其足球方面的運動基因,最後失去了產品特色。目前年輕消費者很少知道該品牌是做足球服飾起家,與其他運動品牌相比,很明顯存在感不夠強。運動品牌只有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走得更長遠。(頡宇星)

來源:中國商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