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遇見穿紫河!常德的“十里畫廊”

常德城市的金腰帶

武陵 史話

穿紫河的主河道原名穿紫橋港,又稱沙港。因港內曾有座名叫“穿紫橋”的木橋,港名便以橋名稱為穿紫橋港。清嘉慶《常德府志》記載:“穿紫橋港:府西八里。”後因地貌和水系的變遷,港變成了河,遂改稱為穿紫橋河。

曾經是第二環護城河

穿紫河曾經是江北城郊的第二環護城河水系,第一環護城河(便河)在1986年治理時改建成暗渠後已不復存在。隨著城市西移北擴,穿紫河逐步形成了一條全國少有、湖南獨有的穿城河水系。這條水系位於常德城市的江北城區,它東起南碈,西至竹葉港,途經沙河、三閭港、姻緣橋河、穿紫橋河、長港、白馬湖、李仁壋、仁智壋、費家湖、新河渠等溝港。全長17.3公里。東西兩頭僅與沅水一堤之隔,東北角與19.76平方公里的柳葉湖相通,呈“Y”字型分佈。它是一條名副其實的常德城市“金腰帶”。

穿紫河水系在南碈建閘前與沅水直接相通,水質情況也較好。為了根除城區洪澇水患,1952年南碈建閘後,穿紫河因水系改道被切斷了水源補給,沅江之水再也不能暢通穿紫河。

穿紫河上每一座橋樑都蘊涵有豐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它由東至西先後建有13座橋粱。分別是:建設路上的建設橋、沅水一橋北段的楠竹山橋、青年路上的三閭橋、洞庭大道的柏園橋、朗州路上的朗州路橋、丹陽路北段的七裡橋、紫緣路上的紫緣橋、武陵大道的穿紫河橋、朝陽路的長勝橋、皁果路北段的白馬湖橋、常德大道東段的姻緣橋、常德大道北段的新河渠橋以及常德大道西段的新河橋。它們構成整座城市的交通紐帶。

"
遇見穿紫河!常德的“十里畫廊”

常德城市的金腰帶

武陵 史話

穿紫河的主河道原名穿紫橋港,又稱沙港。因港內曾有座名叫“穿紫橋”的木橋,港名便以橋名稱為穿紫橋港。清嘉慶《常德府志》記載:“穿紫橋港:府西八里。”後因地貌和水系的變遷,港變成了河,遂改稱為穿紫橋河。

曾經是第二環護城河

穿紫河曾經是江北城郊的第二環護城河水系,第一環護城河(便河)在1986年治理時改建成暗渠後已不復存在。隨著城市西移北擴,穿紫河逐步形成了一條全國少有、湖南獨有的穿城河水系。這條水系位於常德城市的江北城區,它東起南碈,西至竹葉港,途經沙河、三閭港、姻緣橋河、穿紫橋河、長港、白馬湖、李仁壋、仁智壋、費家湖、新河渠等溝港。全長17.3公里。東西兩頭僅與沅水一堤之隔,東北角與19.76平方公里的柳葉湖相通,呈“Y”字型分佈。它是一條名副其實的常德城市“金腰帶”。

穿紫河水系在南碈建閘前與沅水直接相通,水質情況也較好。為了根除城區洪澇水患,1952年南碈建閘後,穿紫河因水系改道被切斷了水源補給,沅江之水再也不能暢通穿紫河。

穿紫河上每一座橋樑都蘊涵有豐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它由東至西先後建有13座橋粱。分別是:建設路上的建設橋、沅水一橋北段的楠竹山橋、青年路上的三閭橋、洞庭大道的柏園橋、朗州路上的朗州路橋、丹陽路北段的七裡橋、紫緣路上的紫緣橋、武陵大道的穿紫河橋、朝陽路的長勝橋、皁果路北段的白馬湖橋、常德大道東段的姻緣橋、常德大道北段的新河渠橋以及常德大道西段的新河橋。它們構成整座城市的交通紐帶。

遇見穿紫河!常德的“十里畫廊”

被歷史文化浸潤的河流

穿紫河蘊藏有厚重的湖湘水文化,它承載著源遠流長的常德城市歷史人脈。

1996年,常德文物部門從穿紫河畔的南坪鄉南坪村發掘戰國時期的墓葬和漢代家族土墩墓50餘座。出土的戰國早、中、晩期和西漢中晚期以及東漢早期的器物十分豐富。2010年,考古人員又在穿紫河社區所轄的夏家崗搶救性發掘新莽時期至東漢時期的土坑墓及磚室墓,座,出土各類陶器、滑石器、銅器等隨葬器物,,餘件。其中首次發現在西漢時期曾一度盛行的家族土墩墓群,為這一領域的研究提供了極為珍貴的素材。

"
遇見穿紫河!常德的“十里畫廊”

常德城市的金腰帶

武陵 史話

穿紫河的主河道原名穿紫橋港,又稱沙港。因港內曾有座名叫“穿紫橋”的木橋,港名便以橋名稱為穿紫橋港。清嘉慶《常德府志》記載:“穿紫橋港:府西八里。”後因地貌和水系的變遷,港變成了河,遂改稱為穿紫橋河。

曾經是第二環護城河

穿紫河曾經是江北城郊的第二環護城河水系,第一環護城河(便河)在1986年治理時改建成暗渠後已不復存在。隨著城市西移北擴,穿紫河逐步形成了一條全國少有、湖南獨有的穿城河水系。這條水系位於常德城市的江北城區,它東起南碈,西至竹葉港,途經沙河、三閭港、姻緣橋河、穿紫橋河、長港、白馬湖、李仁壋、仁智壋、費家湖、新河渠等溝港。全長17.3公里。東西兩頭僅與沅水一堤之隔,東北角與19.76平方公里的柳葉湖相通,呈“Y”字型分佈。它是一條名副其實的常德城市“金腰帶”。

穿紫河水系在南碈建閘前與沅水直接相通,水質情況也較好。為了根除城區洪澇水患,1952年南碈建閘後,穿紫河因水系改道被切斷了水源補給,沅江之水再也不能暢通穿紫河。

穿紫河上每一座橋樑都蘊涵有豐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它由東至西先後建有13座橋粱。分別是:建設路上的建設橋、沅水一橋北段的楠竹山橋、青年路上的三閭橋、洞庭大道的柏園橋、朗州路上的朗州路橋、丹陽路北段的七裡橋、紫緣路上的紫緣橋、武陵大道的穿紫河橋、朝陽路的長勝橋、皁果路北段的白馬湖橋、常德大道東段的姻緣橋、常德大道北段的新河渠橋以及常德大道西段的新河橋。它們構成整座城市的交通紐帶。

遇見穿紫河!常德的“十里畫廊”

被歷史文化浸潤的河流

穿紫河蘊藏有厚重的湖湘水文化,它承載著源遠流長的常德城市歷史人脈。

1996年,常德文物部門從穿紫河畔的南坪鄉南坪村發掘戰國時期的墓葬和漢代家族土墩墓50餘座。出土的戰國早、中、晩期和西漢中晚期以及東漢早期的器物十分豐富。2010年,考古人員又在穿紫河社區所轄的夏家崗搶救性發掘新莽時期至東漢時期的土坑墓及磚室墓,座,出土各類陶器、滑石器、銅器等隨葬器物,,餘件。其中首次發現在西漢時期曾一度盛行的家族土墩墓群,為這一領域的研究提供了極為珍貴的素材。

遇見穿紫河!常德的“十里畫廊”

沙河 穿紫河最東段的沙河有條沙河街,又名回回街,現稱民族巷。據考證,明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派遣維吾爾族將領哈八十和回回將領馬德成任常德指揮使屯兵戍守,後來所率士兵落籍在東門外沙河邊,發展為今天的回族聚居地。

解放戰爭時期,在常德城區五千多回民中,有百分之八十聚居在這裡。1949年7月29日,人民解放軍就是從這裡首先進入常德城內的。

三閭港 緊靠沙河的穿紫河段是三閭港。如今青年路上的三閭橋(即戰備橋)就是當年三閭港的港埠地。戰國時期,楚國三閭大夫屈原流放常德,在現在的東門口城牆邊住下,常到這個港裡垂釣解憂。後人為了紀念他,將他掌竿垂釣的地方稱為“三閭港”。

姻緣橋河 穿紫河上橋多故事多。由著名歌唱家吳碧霞演唱的《清清穿紫河》歌詞中,稱穿紫河上有座因愛情命名的橋,名叫姻緣橋。相傳當年狐仙胡秀英就是在這座橋上巧遇到從花山砍樵歸來的劉海哥,兩人一見鍾情,喜結良緣,故此橋名姻緣橋。這段穿紫河因此也被稱為姻緣橋河,與柳葉湖相連。

在古代,穿紫橋兩岸是寬闊的藻澤溼地,當地農民大量種植菱角。 穿紫橋河

穿紫橋”。穿紫採摘時,兩岸顯露出菱角的紫色,貫穿而過的這座橋遂取名為“

橋河段上那座著名的穿紫橋,清嘉慶《常德府志》有記載:“穿紫橋:府西八里。原系木橋,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里人募捐砌石。”此橋後來被水衝圮。民國八年(1919年)馮玉祥駐軍常德時,發動軍民修復,後又被水衝毀。1994年為了拉通武陵閣至火車站的武陵大道,改建成現在的鋼筋水泥橋。

七裡橋 在三閭港、穿紫橋河、姻緣橋河這三段河流的“Y”字型結點上有座七裡橋。是明代知縣鍾蠻建造,圮毀後由榮王府承奉官宋貴重修。

烏龍港 穿紫河原系漸水支流中的一段,1959年和1977年穿紫河分別被截斷了與漸水和烏龍港連結。清嘉慶《常德府志》記載:“烏龍港:府西二里,俗傳有烏龍潛此。此水會白馬湖入新口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烏龍港東側是常德師專(現文理學院),西側是常德市三中。如今,烏龍港被填埋建成常德廣播電視大學、教育學院和外國語學校。

白馬湖 白馬湖位於穿紫河西段的白馬湖村。傳說遠古時期的蚩尤去世後就安葬在這裡,並殺白馬祭祀,因此才有白馬湖的湖名。

清嘉慶《常德府志》記載:“白馬湖:府西七裡,一名白蟒湖。謂昔有巨蠎出此。曾鞏《歸老橋記》:武陵之西北有湖,屬於梁山者,白龍湖也。”“白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錦彩鴛翔。”這是唐朝大詩人劉禹錫被貶謫朗州(常德)任司馬時所作的《採菱行》一詩,是留給穿紫河水系的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

"
遇見穿紫河!常德的“十里畫廊”

常德城市的金腰帶

武陵 史話

穿紫河的主河道原名穿紫橋港,又稱沙港。因港內曾有座名叫“穿紫橋”的木橋,港名便以橋名稱為穿紫橋港。清嘉慶《常德府志》記載:“穿紫橋港:府西八里。”後因地貌和水系的變遷,港變成了河,遂改稱為穿紫橋河。

曾經是第二環護城河

穿紫河曾經是江北城郊的第二環護城河水系,第一環護城河(便河)在1986年治理時改建成暗渠後已不復存在。隨著城市西移北擴,穿紫河逐步形成了一條全國少有、湖南獨有的穿城河水系。這條水系位於常德城市的江北城區,它東起南碈,西至竹葉港,途經沙河、三閭港、姻緣橋河、穿紫橋河、長港、白馬湖、李仁壋、仁智壋、費家湖、新河渠等溝港。全長17.3公里。東西兩頭僅與沅水一堤之隔,東北角與19.76平方公里的柳葉湖相通,呈“Y”字型分佈。它是一條名副其實的常德城市“金腰帶”。

穿紫河水系在南碈建閘前與沅水直接相通,水質情況也較好。為了根除城區洪澇水患,1952年南碈建閘後,穿紫河因水系改道被切斷了水源補給,沅江之水再也不能暢通穿紫河。

穿紫河上每一座橋樑都蘊涵有豐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它由東至西先後建有13座橋粱。分別是:建設路上的建設橋、沅水一橋北段的楠竹山橋、青年路上的三閭橋、洞庭大道的柏園橋、朗州路上的朗州路橋、丹陽路北段的七裡橋、紫緣路上的紫緣橋、武陵大道的穿紫河橋、朝陽路的長勝橋、皁果路北段的白馬湖橋、常德大道東段的姻緣橋、常德大道北段的新河渠橋以及常德大道西段的新河橋。它們構成整座城市的交通紐帶。

遇見穿紫河!常德的“十里畫廊”

被歷史文化浸潤的河流

穿紫河蘊藏有厚重的湖湘水文化,它承載著源遠流長的常德城市歷史人脈。

1996年,常德文物部門從穿紫河畔的南坪鄉南坪村發掘戰國時期的墓葬和漢代家族土墩墓50餘座。出土的戰國早、中、晩期和西漢中晚期以及東漢早期的器物十分豐富。2010年,考古人員又在穿紫河社區所轄的夏家崗搶救性發掘新莽時期至東漢時期的土坑墓及磚室墓,座,出土各類陶器、滑石器、銅器等隨葬器物,,餘件。其中首次發現在西漢時期曾一度盛行的家族土墩墓群,為這一領域的研究提供了極為珍貴的素材。

遇見穿紫河!常德的“十里畫廊”

沙河 穿紫河最東段的沙河有條沙河街,又名回回街,現稱民族巷。據考證,明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派遣維吾爾族將領哈八十和回回將領馬德成任常德指揮使屯兵戍守,後來所率士兵落籍在東門外沙河邊,發展為今天的回族聚居地。

解放戰爭時期,在常德城區五千多回民中,有百分之八十聚居在這裡。1949年7月29日,人民解放軍就是從這裡首先進入常德城內的。

三閭港 緊靠沙河的穿紫河段是三閭港。如今青年路上的三閭橋(即戰備橋)就是當年三閭港的港埠地。戰國時期,楚國三閭大夫屈原流放常德,在現在的東門口城牆邊住下,常到這個港裡垂釣解憂。後人為了紀念他,將他掌竿垂釣的地方稱為“三閭港”。

姻緣橋河 穿紫河上橋多故事多。由著名歌唱家吳碧霞演唱的《清清穿紫河》歌詞中,稱穿紫河上有座因愛情命名的橋,名叫姻緣橋。相傳當年狐仙胡秀英就是在這座橋上巧遇到從花山砍樵歸來的劉海哥,兩人一見鍾情,喜結良緣,故此橋名姻緣橋。這段穿紫河因此也被稱為姻緣橋河,與柳葉湖相連。

在古代,穿紫橋兩岸是寬闊的藻澤溼地,當地農民大量種植菱角。 穿紫橋河

穿紫橋”。穿紫採摘時,兩岸顯露出菱角的紫色,貫穿而過的這座橋遂取名為“

橋河段上那座著名的穿紫橋,清嘉慶《常德府志》有記載:“穿紫橋:府西八里。原系木橋,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里人募捐砌石。”此橋後來被水衝圮。民國八年(1919年)馮玉祥駐軍常德時,發動軍民修復,後又被水衝毀。1994年為了拉通武陵閣至火車站的武陵大道,改建成現在的鋼筋水泥橋。

七裡橋 在三閭港、穿紫橋河、姻緣橋河這三段河流的“Y”字型結點上有座七裡橋。是明代知縣鍾蠻建造,圮毀後由榮王府承奉官宋貴重修。

烏龍港 穿紫河原系漸水支流中的一段,1959年和1977年穿紫河分別被截斷了與漸水和烏龍港連結。清嘉慶《常德府志》記載:“烏龍港:府西二里,俗傳有烏龍潛此。此水會白馬湖入新口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烏龍港東側是常德師專(現文理學院),西側是常德市三中。如今,烏龍港被填埋建成常德廣播電視大學、教育學院和外國語學校。

白馬湖 白馬湖位於穿紫河西段的白馬湖村。傳說遠古時期的蚩尤去世後就安葬在這裡,並殺白馬祭祀,因此才有白馬湖的湖名。

清嘉慶《常德府志》記載:“白馬湖:府西七裡,一名白蟒湖。謂昔有巨蠎出此。曾鞏《歸老橋記》:武陵之西北有湖,屬於梁山者,白龍湖也。”“白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錦彩鴛翔。”這是唐朝大詩人劉禹錫被貶謫朗州(常德)任司馬時所作的《採菱行》一詩,是留給穿紫河水系的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

遇見穿紫河!常德的“十里畫廊”

古代的水利建設

常德先民深愛這條穿紫河。早在隋唐時期,常德大力開發水利。據史載,這一時期,常德大規模地興修了一系列農田水利灌溉工程。

到了唐代,這裡的水利建設進一步開發。據《新唐書》卷四十《地理四》載:朗州武陵縣“北有永泰渠”,武則天時,“光宅(684年)中(朗州)刺史胡處立開”。

"
遇見穿紫河!常德的“十里畫廊”

常德城市的金腰帶

武陵 史話

穿紫河的主河道原名穿紫橋港,又稱沙港。因港內曾有座名叫“穿紫橋”的木橋,港名便以橋名稱為穿紫橋港。清嘉慶《常德府志》記載:“穿紫橋港:府西八里。”後因地貌和水系的變遷,港變成了河,遂改稱為穿紫橋河。

曾經是第二環護城河

穿紫河曾經是江北城郊的第二環護城河水系,第一環護城河(便河)在1986年治理時改建成暗渠後已不復存在。隨著城市西移北擴,穿紫河逐步形成了一條全國少有、湖南獨有的穿城河水系。這條水系位於常德城市的江北城區,它東起南碈,西至竹葉港,途經沙河、三閭港、姻緣橋河、穿紫橋河、長港、白馬湖、李仁壋、仁智壋、費家湖、新河渠等溝港。全長17.3公里。東西兩頭僅與沅水一堤之隔,東北角與19.76平方公里的柳葉湖相通,呈“Y”字型分佈。它是一條名副其實的常德城市“金腰帶”。

穿紫河水系在南碈建閘前與沅水直接相通,水質情況也較好。為了根除城區洪澇水患,1952年南碈建閘後,穿紫河因水系改道被切斷了水源補給,沅江之水再也不能暢通穿紫河。

穿紫河上每一座橋樑都蘊涵有豐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它由東至西先後建有13座橋粱。分別是:建設路上的建設橋、沅水一橋北段的楠竹山橋、青年路上的三閭橋、洞庭大道的柏園橋、朗州路上的朗州路橋、丹陽路北段的七裡橋、紫緣路上的紫緣橋、武陵大道的穿紫河橋、朝陽路的長勝橋、皁果路北段的白馬湖橋、常德大道東段的姻緣橋、常德大道北段的新河渠橋以及常德大道西段的新河橋。它們構成整座城市的交通紐帶。

遇見穿紫河!常德的“十里畫廊”

被歷史文化浸潤的河流

穿紫河蘊藏有厚重的湖湘水文化,它承載著源遠流長的常德城市歷史人脈。

1996年,常德文物部門從穿紫河畔的南坪鄉南坪村發掘戰國時期的墓葬和漢代家族土墩墓50餘座。出土的戰國早、中、晩期和西漢中晚期以及東漢早期的器物十分豐富。2010年,考古人員又在穿紫河社區所轄的夏家崗搶救性發掘新莽時期至東漢時期的土坑墓及磚室墓,座,出土各類陶器、滑石器、銅器等隨葬器物,,餘件。其中首次發現在西漢時期曾一度盛行的家族土墩墓群,為這一領域的研究提供了極為珍貴的素材。

遇見穿紫河!常德的“十里畫廊”

沙河 穿紫河最東段的沙河有條沙河街,又名回回街,現稱民族巷。據考證,明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派遣維吾爾族將領哈八十和回回將領馬德成任常德指揮使屯兵戍守,後來所率士兵落籍在東門外沙河邊,發展為今天的回族聚居地。

解放戰爭時期,在常德城區五千多回民中,有百分之八十聚居在這裡。1949年7月29日,人民解放軍就是從這裡首先進入常德城內的。

三閭港 緊靠沙河的穿紫河段是三閭港。如今青年路上的三閭橋(即戰備橋)就是當年三閭港的港埠地。戰國時期,楚國三閭大夫屈原流放常德,在現在的東門口城牆邊住下,常到這個港裡垂釣解憂。後人為了紀念他,將他掌竿垂釣的地方稱為“三閭港”。

姻緣橋河 穿紫河上橋多故事多。由著名歌唱家吳碧霞演唱的《清清穿紫河》歌詞中,稱穿紫河上有座因愛情命名的橋,名叫姻緣橋。相傳當年狐仙胡秀英就是在這座橋上巧遇到從花山砍樵歸來的劉海哥,兩人一見鍾情,喜結良緣,故此橋名姻緣橋。這段穿紫河因此也被稱為姻緣橋河,與柳葉湖相連。

在古代,穿紫橋兩岸是寬闊的藻澤溼地,當地農民大量種植菱角。 穿紫橋河

穿紫橋”。穿紫採摘時,兩岸顯露出菱角的紫色,貫穿而過的這座橋遂取名為“

橋河段上那座著名的穿紫橋,清嘉慶《常德府志》有記載:“穿紫橋:府西八里。原系木橋,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里人募捐砌石。”此橋後來被水衝圮。民國八年(1919年)馮玉祥駐軍常德時,發動軍民修復,後又被水衝毀。1994年為了拉通武陵閣至火車站的武陵大道,改建成現在的鋼筋水泥橋。

七裡橋 在三閭港、穿紫橋河、姻緣橋河這三段河流的“Y”字型結點上有座七裡橋。是明代知縣鍾蠻建造,圮毀後由榮王府承奉官宋貴重修。

烏龍港 穿紫河原系漸水支流中的一段,1959年和1977年穿紫河分別被截斷了與漸水和烏龍港連結。清嘉慶《常德府志》記載:“烏龍港:府西二里,俗傳有烏龍潛此。此水會白馬湖入新口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烏龍港東側是常德師專(現文理學院),西側是常德市三中。如今,烏龍港被填埋建成常德廣播電視大學、教育學院和外國語學校。

白馬湖 白馬湖位於穿紫河西段的白馬湖村。傳說遠古時期的蚩尤去世後就安葬在這裡,並殺白馬祭祀,因此才有白馬湖的湖名。

清嘉慶《常德府志》記載:“白馬湖:府西七裡,一名白蟒湖。謂昔有巨蠎出此。曾鞏《歸老橋記》:武陵之西北有湖,屬於梁山者,白龍湖也。”“白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錦彩鴛翔。”這是唐朝大詩人劉禹錫被貶謫朗州(常德)任司馬時所作的《採菱行》一詩,是留給穿紫河水系的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

遇見穿紫河!常德的“十里畫廊”

古代的水利建設

常德先民深愛這條穿紫河。早在隋唐時期,常德大力開發水利。據史載,這一時期,常德大規模地興修了一系列農田水利灌溉工程。

到了唐代,這裡的水利建設進一步開發。據《新唐書》卷四十《地理四》載:朗州武陵縣“北有永泰渠”,武則天時,“光宅(684年)中(朗州)刺史胡處立開”。

遇見穿紫河!常德的“十里畫廊”

唐玄宗時期,這裡水利又有開發。《新唐書?地理四》載:武陵縣“西北二十七裡有北塔堰。”另據清同治《武陵縣誌》記載:“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朗州(常德)刺史李健修築北塔堰,接古蓴陵(現南坪巖子堰村),由黃土堰注入白馬湖,分入城壕及古永泰渠。”

僅唐朝二百年時間,武陵縣一帶興修開發了一系列大型農田水利工程,並錄之於正史,這在歷史上是罕見的。這一時期,朗州武陵縣農業經濟有了重大發展,表明了穿紫河水系從古至今深受常德人民的重視與保護。

"
遇見穿紫河!常德的“十里畫廊”

常德城市的金腰帶

武陵 史話

穿紫河的主河道原名穿紫橋港,又稱沙港。因港內曾有座名叫“穿紫橋”的木橋,港名便以橋名稱為穿紫橋港。清嘉慶《常德府志》記載:“穿紫橋港:府西八里。”後因地貌和水系的變遷,港變成了河,遂改稱為穿紫橋河。

曾經是第二環護城河

穿紫河曾經是江北城郊的第二環護城河水系,第一環護城河(便河)在1986年治理時改建成暗渠後已不復存在。隨著城市西移北擴,穿紫河逐步形成了一條全國少有、湖南獨有的穿城河水系。這條水系位於常德城市的江北城區,它東起南碈,西至竹葉港,途經沙河、三閭港、姻緣橋河、穿紫橋河、長港、白馬湖、李仁壋、仁智壋、費家湖、新河渠等溝港。全長17.3公里。東西兩頭僅與沅水一堤之隔,東北角與19.76平方公里的柳葉湖相通,呈“Y”字型分佈。它是一條名副其實的常德城市“金腰帶”。

穿紫河水系在南碈建閘前與沅水直接相通,水質情況也較好。為了根除城區洪澇水患,1952年南碈建閘後,穿紫河因水系改道被切斷了水源補給,沅江之水再也不能暢通穿紫河。

穿紫河上每一座橋樑都蘊涵有豐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它由東至西先後建有13座橋粱。分別是:建設路上的建設橋、沅水一橋北段的楠竹山橋、青年路上的三閭橋、洞庭大道的柏園橋、朗州路上的朗州路橋、丹陽路北段的七裡橋、紫緣路上的紫緣橋、武陵大道的穿紫河橋、朝陽路的長勝橋、皁果路北段的白馬湖橋、常德大道東段的姻緣橋、常德大道北段的新河渠橋以及常德大道西段的新河橋。它們構成整座城市的交通紐帶。

遇見穿紫河!常德的“十里畫廊”

被歷史文化浸潤的河流

穿紫河蘊藏有厚重的湖湘水文化,它承載著源遠流長的常德城市歷史人脈。

1996年,常德文物部門從穿紫河畔的南坪鄉南坪村發掘戰國時期的墓葬和漢代家族土墩墓50餘座。出土的戰國早、中、晩期和西漢中晚期以及東漢早期的器物十分豐富。2010年,考古人員又在穿紫河社區所轄的夏家崗搶救性發掘新莽時期至東漢時期的土坑墓及磚室墓,座,出土各類陶器、滑石器、銅器等隨葬器物,,餘件。其中首次發現在西漢時期曾一度盛行的家族土墩墓群,為這一領域的研究提供了極為珍貴的素材。

遇見穿紫河!常德的“十里畫廊”

沙河 穿紫河最東段的沙河有條沙河街,又名回回街,現稱民族巷。據考證,明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派遣維吾爾族將領哈八十和回回將領馬德成任常德指揮使屯兵戍守,後來所率士兵落籍在東門外沙河邊,發展為今天的回族聚居地。

解放戰爭時期,在常德城區五千多回民中,有百分之八十聚居在這裡。1949年7月29日,人民解放軍就是從這裡首先進入常德城內的。

三閭港 緊靠沙河的穿紫河段是三閭港。如今青年路上的三閭橋(即戰備橋)就是當年三閭港的港埠地。戰國時期,楚國三閭大夫屈原流放常德,在現在的東門口城牆邊住下,常到這個港裡垂釣解憂。後人為了紀念他,將他掌竿垂釣的地方稱為“三閭港”。

姻緣橋河 穿紫河上橋多故事多。由著名歌唱家吳碧霞演唱的《清清穿紫河》歌詞中,稱穿紫河上有座因愛情命名的橋,名叫姻緣橋。相傳當年狐仙胡秀英就是在這座橋上巧遇到從花山砍樵歸來的劉海哥,兩人一見鍾情,喜結良緣,故此橋名姻緣橋。這段穿紫河因此也被稱為姻緣橋河,與柳葉湖相連。

在古代,穿紫橋兩岸是寬闊的藻澤溼地,當地農民大量種植菱角。 穿紫橋河

穿紫橋”。穿紫採摘時,兩岸顯露出菱角的紫色,貫穿而過的這座橋遂取名為“

橋河段上那座著名的穿紫橋,清嘉慶《常德府志》有記載:“穿紫橋:府西八里。原系木橋,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里人募捐砌石。”此橋後來被水衝圮。民國八年(1919年)馮玉祥駐軍常德時,發動軍民修復,後又被水衝毀。1994年為了拉通武陵閣至火車站的武陵大道,改建成現在的鋼筋水泥橋。

七裡橋 在三閭港、穿紫橋河、姻緣橋河這三段河流的“Y”字型結點上有座七裡橋。是明代知縣鍾蠻建造,圮毀後由榮王府承奉官宋貴重修。

烏龍港 穿紫河原系漸水支流中的一段,1959年和1977年穿紫河分別被截斷了與漸水和烏龍港連結。清嘉慶《常德府志》記載:“烏龍港:府西二里,俗傳有烏龍潛此。此水會白馬湖入新口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烏龍港東側是常德師專(現文理學院),西側是常德市三中。如今,烏龍港被填埋建成常德廣播電視大學、教育學院和外國語學校。

白馬湖 白馬湖位於穿紫河西段的白馬湖村。傳說遠古時期的蚩尤去世後就安葬在這裡,並殺白馬祭祀,因此才有白馬湖的湖名。

清嘉慶《常德府志》記載:“白馬湖:府西七裡,一名白蟒湖。謂昔有巨蠎出此。曾鞏《歸老橋記》:武陵之西北有湖,屬於梁山者,白龍湖也。”“白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錦彩鴛翔。”這是唐朝大詩人劉禹錫被貶謫朗州(常德)任司馬時所作的《採菱行》一詩,是留給穿紫河水系的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

遇見穿紫河!常德的“十里畫廊”

古代的水利建設

常德先民深愛這條穿紫河。早在隋唐時期,常德大力開發水利。據史載,這一時期,常德大規模地興修了一系列農田水利灌溉工程。

到了唐代,這裡的水利建設進一步開發。據《新唐書》卷四十《地理四》載:朗州武陵縣“北有永泰渠”,武則天時,“光宅(684年)中(朗州)刺史胡處立開”。

遇見穿紫河!常德的“十里畫廊”

唐玄宗時期,這裡水利又有開發。《新唐書?地理四》載:武陵縣“西北二十七裡有北塔堰。”另據清同治《武陵縣誌》記載:“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朗州(常德)刺史李健修築北塔堰,接古蓴陵(現南坪巖子堰村),由黃土堰注入白馬湖,分入城壕及古永泰渠。”

僅唐朝二百年時間,武陵縣一帶興修開發了一系列大型農田水利工程,並錄之於正史,這在歷史上是罕見的。這一時期,朗州武陵縣農業經濟有了重大發展,表明了穿紫河水系從古至今深受常德人民的重視與保護。

遇見穿紫河!常德的“十里畫廊”

今非昔比的迷人景緻

舊社會,居住在穿紫河邊上的農民,主要靠打魚撈蝦、種植紫菱、蓮藕、茡薺、棉花等經濟作物餬口度日。

新中國成立後,穿紫河水系融入了常德城市的主城區。隨著城市的擴容提質,對穿紫河水系實施了綜合治理,還穿紫河往日的清流本色。

穿紫河西段由友誼閘、楊橋河、船碼頭、尼姑橋等溼地組成,總面積26.2平方公里。分別採用人工溼地的方式或天然溼地的方式進行改造,做活了常德的“水”文章。

東段通過對沿河道路、休閒便橋、園林綠化、景點雕塑、旅遊設施建設,營造出一條功能齊全、幽靜典雅、豪華高雅的穿紫河風光帶,成為“桃花源裡”的最佳人居環境。

如今的穿紫河已顯現出楊柳依依,波光粼粼的景緻。2007年,歐盟在常德舉行的“首屆水資源可持續管理論壇”上,歐盟專家與亞洲友人對經過“整容”的穿紫河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經驗進行了總結,著手向亞洲其他國家的城市推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