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長安十二時辰#播了一半,劇情越發引人好奇。

開始,我們以為暴恐分子是狼衛,接著發現,狼衛不過是被別人僱來打工的;後來以為幕後主使是龍波,接著又出來個何孚,發現這哥們一直裝痴呆,原來龍波也是他僱來的;劇情發展到現在,不管是劇中的李必,還是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都覺得:何孚不過就是何監的養子,能設這麼大的局?有這麼大能量的人,會不會是何執正自己?甚至,是太子指使的何執正?

答案應該今晚的更新就能揭曉。

在這之前,讀唐史的張小漁先寫一篇關於何執正的文章。

首先承認,文章有點標題黨的嫌疑,畢竟最後的結局,誰也不知道,而我說的“最後大贏家”,是指《長安十二時辰》中出現的人物,在歷史上的結局。

諸位都知道,劇中的人,都改了名兒。李泌改成李必,李林甫改成林九郎,高力士改成郭利仕,連大詩人岑參,也改成了程參……為啥要改名?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長安十二時辰#播了一半,劇情越發引人好奇。

開始,我們以為暴恐分子是狼衛,接著發現,狼衛不過是被別人僱來打工的;後來以為幕後主使是龍波,接著又出來個何孚,發現這哥們一直裝痴呆,原來龍波也是他僱來的;劇情發展到現在,不管是劇中的李必,還是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都覺得:何孚不過就是何監的養子,能設這麼大的局?有這麼大能量的人,會不會是何執正自己?甚至,是太子指使的何執正?

答案應該今晚的更新就能揭曉。

在這之前,讀唐史的張小漁先寫一篇關於何執正的文章。

首先承認,文章有點標題黨的嫌疑,畢竟最後的結局,誰也不知道,而我說的“最後大贏家”,是指《長安十二時辰》中出現的人物,在歷史上的結局。

諸位都知道,劇中的人,都改了名兒。李泌改成李必,李林甫改成林九郎,高力士改成郭利仕,連大詩人岑參,也改成了程參……為啥要改名?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那麼,本文要說的主角——何執正是誰呢?呵呵,嘴上說改名,其實是個中國人都知道,他就是賀知章,因為劇中反覆出現的“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上過小學的人都會背。

為什麼說他是本劇人物中的大贏家呢?一起來看看賀知章先生光輝的一生就知道了。

出道就是巔峰

賀知章,大家熟知的身份是,唐朝著名詩人。

但他最出名、被我們小學背誦那幾首詩,其實都是晚年寫的。

賀知章同學少年時,就是老家的名人。(《舊唐書》:“少以文詞知名”)

老家在哪呢?浙江紹興,沒錯,魯迅先生跟他是老鄉。

大家都知道,江浙地區,明清時盛產一種特產——狀元。我大學時在江蘇上學,出門逛街,或者去爬爬山,亂走都能碰到個古色古香的宅院,定眼一看——某某狀元讀書處。

賀知章先生,就是浙江歷史上的第一位狀元。

證聖元年(695年),多年動盪的政局終於穩定下來,女皇帝武則天恢復科舉,賀知章上來就奪魁——乙未科狀元。

這年他36歲。

"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長安十二時辰#播了一半,劇情越發引人好奇。

開始,我們以為暴恐分子是狼衛,接著發現,狼衛不過是被別人僱來打工的;後來以為幕後主使是龍波,接著又出來個何孚,發現這哥們一直裝痴呆,原來龍波也是他僱來的;劇情發展到現在,不管是劇中的李必,還是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都覺得:何孚不過就是何監的養子,能設這麼大的局?有這麼大能量的人,會不會是何執正自己?甚至,是太子指使的何執正?

答案應該今晚的更新就能揭曉。

在這之前,讀唐史的張小漁先寫一篇關於何執正的文章。

首先承認,文章有點標題黨的嫌疑,畢竟最後的結局,誰也不知道,而我說的“最後大贏家”,是指《長安十二時辰》中出現的人物,在歷史上的結局。

諸位都知道,劇中的人,都改了名兒。李泌改成李必,李林甫改成林九郎,高力士改成郭利仕,連大詩人岑參,也改成了程參……為啥要改名?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那麼,本文要說的主角——何執正是誰呢?呵呵,嘴上說改名,其實是個中國人都知道,他就是賀知章,因為劇中反覆出現的“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上過小學的人都會背。

為什麼說他是本劇人物中的大贏家呢?一起來看看賀知章先生光輝的一生就知道了。

出道就是巔峰

賀知章,大家熟知的身份是,唐朝著名詩人。

但他最出名、被我們小學背誦那幾首詩,其實都是晚年寫的。

賀知章同學少年時,就是老家的名人。(《舊唐書》:“少以文詞知名”)

老家在哪呢?浙江紹興,沒錯,魯迅先生跟他是老鄉。

大家都知道,江浙地區,明清時盛產一種特產——狀元。我大學時在江蘇上學,出門逛街,或者去爬爬山,亂走都能碰到個古色古香的宅院,定眼一看——某某狀元讀書處。

賀知章先生,就是浙江歷史上的第一位狀元。

證聖元年(695年),多年動盪的政局終於穩定下來,女皇帝武則天恢復科舉,賀知章上來就奪魁——乙未科狀元。

這年他36歲。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有人可能會說,這位仁兄也不算牛逼啊,想我們四川的蘇軾蘇轍兄弟,考中進士時才21歲和19歲呢。

張小漁辯解如下:

一、不怪賀知章年輕時考不上,是他年輕時正好武則天女士在跟自己的兒子們爭皇帝,時局不穩,把高考(科舉)都給取消了,上哪兒考去。這不一恢復,人家就奪得頭名了嗎?

二、在唐朝,尤其是前期,科舉取士人數極少,科考成功的操作難度非常大,所謂“五十少進士”,就是說50歲都很難考上進士。

所以,賀知章先生這狀元,可以說含金量相當高,一出道就是巔峰,完全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遍長安花”的典型案例。

文人的理想人生

賀知章的一生,是平安的一生,是理想的一生,是文人求之不得的一生。

古代著名文豪們,我們看其生平時,最常見的情節是什麼?詩文蓋當世,當官不得志,貶貶貶,一貶再貶。

看同時代的李白同志,乍一看,像是隻要詩和遠方的浪子,其實想當官想瘋了。可是難啊,進宮為唐明皇當了一段時間的文學弄臣,寫詩讚美讚美楊玉環,讚美讚美這盛世,沒多久還是沒辭退了,只能酸溜溜地寫詩洩憤,“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聊以自慰。

李白的小弟杜甫,才華要是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科舉考了多少年,也沒考上。當官是沒指望了,連住宿吃飯都成了問題,到處漂泊,最後死在路上,可憐。

蘇東坡,論才情自然在賀知章之上,一樣少年成名,可是人生就是升,貶,升,貶,起起伏伏,讀者都為他著急,最後被一擼到底,竟然貶到海南島去了,要不是他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作風,早氣死幾回了。

這樣的例子可以舉出一大堆。

但賀知章先生呢,簡直是詩人界的一個傳奇。

"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長安十二時辰#播了一半,劇情越發引人好奇。

開始,我們以為暴恐分子是狼衛,接著發現,狼衛不過是被別人僱來打工的;後來以為幕後主使是龍波,接著又出來個何孚,發現這哥們一直裝痴呆,原來龍波也是他僱來的;劇情發展到現在,不管是劇中的李必,還是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都覺得:何孚不過就是何監的養子,能設這麼大的局?有這麼大能量的人,會不會是何執正自己?甚至,是太子指使的何執正?

答案應該今晚的更新就能揭曉。

在這之前,讀唐史的張小漁先寫一篇關於何執正的文章。

首先承認,文章有點標題黨的嫌疑,畢竟最後的結局,誰也不知道,而我說的“最後大贏家”,是指《長安十二時辰》中出現的人物,在歷史上的結局。

諸位都知道,劇中的人,都改了名兒。李泌改成李必,李林甫改成林九郎,高力士改成郭利仕,連大詩人岑參,也改成了程參……為啥要改名?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那麼,本文要說的主角——何執正是誰呢?呵呵,嘴上說改名,其實是個中國人都知道,他就是賀知章,因為劇中反覆出現的“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上過小學的人都會背。

為什麼說他是本劇人物中的大贏家呢?一起來看看賀知章先生光輝的一生就知道了。

出道就是巔峰

賀知章,大家熟知的身份是,唐朝著名詩人。

但他最出名、被我們小學背誦那幾首詩,其實都是晚年寫的。

賀知章同學少年時,就是老家的名人。(《舊唐書》:“少以文詞知名”)

老家在哪呢?浙江紹興,沒錯,魯迅先生跟他是老鄉。

大家都知道,江浙地區,明清時盛產一種特產——狀元。我大學時在江蘇上學,出門逛街,或者去爬爬山,亂走都能碰到個古色古香的宅院,定眼一看——某某狀元讀書處。

賀知章先生,就是浙江歷史上的第一位狀元。

證聖元年(695年),多年動盪的政局終於穩定下來,女皇帝武則天恢復科舉,賀知章上來就奪魁——乙未科狀元。

這年他36歲。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有人可能會說,這位仁兄也不算牛逼啊,想我們四川的蘇軾蘇轍兄弟,考中進士時才21歲和19歲呢。

張小漁辯解如下:

一、不怪賀知章年輕時考不上,是他年輕時正好武則天女士在跟自己的兒子們爭皇帝,時局不穩,把高考(科舉)都給取消了,上哪兒考去。這不一恢復,人家就奪得頭名了嗎?

二、在唐朝,尤其是前期,科舉取士人數極少,科考成功的操作難度非常大,所謂“五十少進士”,就是說50歲都很難考上進士。

所以,賀知章先生這狀元,可以說含金量相當高,一出道就是巔峰,完全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遍長安花”的典型案例。

文人的理想人生

賀知章的一生,是平安的一生,是理想的一生,是文人求之不得的一生。

古代著名文豪們,我們看其生平時,最常見的情節是什麼?詩文蓋當世,當官不得志,貶貶貶,一貶再貶。

看同時代的李白同志,乍一看,像是隻要詩和遠方的浪子,其實想當官想瘋了。可是難啊,進宮為唐明皇當了一段時間的文學弄臣,寫詩讚美讚美楊玉環,讚美讚美這盛世,沒多久還是沒辭退了,只能酸溜溜地寫詩洩憤,“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聊以自慰。

李白的小弟杜甫,才華要是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科舉考了多少年,也沒考上。當官是沒指望了,連住宿吃飯都成了問題,到處漂泊,最後死在路上,可憐。

蘇東坡,論才情自然在賀知章之上,一樣少年成名,可是人生就是升,貶,升,貶,起起伏伏,讀者都為他著急,最後被一擼到底,竟然貶到海南島去了,要不是他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作風,早氣死幾回了。

這樣的例子可以舉出一大堆。

但賀知章先生呢,簡直是詩人界的一個傳奇。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考上狀元后,宰相先成了他的粉絲。他不但詩文寫得好,而是非常擅長清談。清談,不是我們現在說的侃大山吹牛逼,而是談玄學,談哲學,談詩歌,談文化,總之就是知識太過豐富,旁徵博引能跟你聊半天那種,類似於今天講脫口秀的高曉鬆。

當時的中書令(宰相)陸象先對人說:“季真清談風流,吾一日不見,則鄙吝生矣。”

季真是賀知章的字,意思就是,賀先生清談很有才,我一天不見他,就覺得自己庸俗。

一個剛出道的年輕人,竟然讓當朝宰相不惜貶低自己來拍馬屁,666~

更關鍵的是,這位宰相,是他的表哥,陸象先的媽媽,是賀知章的姑姑。嗯,大家懂的,朝中有人好做官,賀先生從國子四門博士幹起,升官到太常博士。

唐玄宗上位,陸象先不再當宰相,賀知章開始原地踏步。

但他實在好命,沒多久,另一位貴人——張說登場了。張說征討突厥大勝,按慣例,朝廷上下要寫點祝賀詩。

這時候,那位《長安十二時辰》中,在大街上揹著“千樹萬樹梨花開”、突然被狼衛搶了馬的邊塞詩人岑參,還沒出道。賀知章為張說寫的邊塞詩大放異彩,張說默默將他的名字記在了小本本上。

723年,張說升任中書令,賀知章一路青雲直上,從太常博士升遷為太常少卿,沒兩年,再升任禮部侍郎,併兼任集賢院學士。

接著,玄宗泰山封禪,各種禮儀,祭文,禮部侍郎自然要全程參與。賀知章先生又一次大展才華,幾篇洋洋灑灑的封禪詩寫下來,玄宗也成了他的粉絲。

好吧,繼續升官,進東宮,當太子老師——太子侍讀,太子賓客,銀青光祿大夫兼正授祕書監,人稱“賀監”,所以《長安十二時辰》中,大家稱呼他“何監”。說起來這個官也不算大,祕書監,管理國家藏書的,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

但他不僅是太子的老師,在劇中,也是李必的老師。雖然是名譽頭銜,但江湖地位高得嚇人。

正是他,組建了靖安司,劇中一開始就言明,何執正是靖安司主官,李必的上級。

"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長安十二時辰#播了一半,劇情越發引人好奇。

開始,我們以為暴恐分子是狼衛,接著發現,狼衛不過是被別人僱來打工的;後來以為幕後主使是龍波,接著又出來個何孚,發現這哥們一直裝痴呆,原來龍波也是他僱來的;劇情發展到現在,不管是劇中的李必,還是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都覺得:何孚不過就是何監的養子,能設這麼大的局?有這麼大能量的人,會不會是何執正自己?甚至,是太子指使的何執正?

答案應該今晚的更新就能揭曉。

在這之前,讀唐史的張小漁先寫一篇關於何執正的文章。

首先承認,文章有點標題黨的嫌疑,畢竟最後的結局,誰也不知道,而我說的“最後大贏家”,是指《長安十二時辰》中出現的人物,在歷史上的結局。

諸位都知道,劇中的人,都改了名兒。李泌改成李必,李林甫改成林九郎,高力士改成郭利仕,連大詩人岑參,也改成了程參……為啥要改名?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那麼,本文要說的主角——何執正是誰呢?呵呵,嘴上說改名,其實是個中國人都知道,他就是賀知章,因為劇中反覆出現的“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上過小學的人都會背。

為什麼說他是本劇人物中的大贏家呢?一起來看看賀知章先生光輝的一生就知道了。

出道就是巔峰

賀知章,大家熟知的身份是,唐朝著名詩人。

但他最出名、被我們小學背誦那幾首詩,其實都是晚年寫的。

賀知章同學少年時,就是老家的名人。(《舊唐書》:“少以文詞知名”)

老家在哪呢?浙江紹興,沒錯,魯迅先生跟他是老鄉。

大家都知道,江浙地區,明清時盛產一種特產——狀元。我大學時在江蘇上學,出門逛街,或者去爬爬山,亂走都能碰到個古色古香的宅院,定眼一看——某某狀元讀書處。

賀知章先生,就是浙江歷史上的第一位狀元。

證聖元年(695年),多年動盪的政局終於穩定下來,女皇帝武則天恢復科舉,賀知章上來就奪魁——乙未科狀元。

這年他36歲。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有人可能會說,這位仁兄也不算牛逼啊,想我們四川的蘇軾蘇轍兄弟,考中進士時才21歲和19歲呢。

張小漁辯解如下:

一、不怪賀知章年輕時考不上,是他年輕時正好武則天女士在跟自己的兒子們爭皇帝,時局不穩,把高考(科舉)都給取消了,上哪兒考去。這不一恢復,人家就奪得頭名了嗎?

二、在唐朝,尤其是前期,科舉取士人數極少,科考成功的操作難度非常大,所謂“五十少進士”,就是說50歲都很難考上進士。

所以,賀知章先生這狀元,可以說含金量相當高,一出道就是巔峰,完全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遍長安花”的典型案例。

文人的理想人生

賀知章的一生,是平安的一生,是理想的一生,是文人求之不得的一生。

古代著名文豪們,我們看其生平時,最常見的情節是什麼?詩文蓋當世,當官不得志,貶貶貶,一貶再貶。

看同時代的李白同志,乍一看,像是隻要詩和遠方的浪子,其實想當官想瘋了。可是難啊,進宮為唐明皇當了一段時間的文學弄臣,寫詩讚美讚美楊玉環,讚美讚美這盛世,沒多久還是沒辭退了,只能酸溜溜地寫詩洩憤,“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聊以自慰。

李白的小弟杜甫,才華要是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科舉考了多少年,也沒考上。當官是沒指望了,連住宿吃飯都成了問題,到處漂泊,最後死在路上,可憐。

蘇東坡,論才情自然在賀知章之上,一樣少年成名,可是人生就是升,貶,升,貶,起起伏伏,讀者都為他著急,最後被一擼到底,竟然貶到海南島去了,要不是他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作風,早氣死幾回了。

這樣的例子可以舉出一大堆。

但賀知章先生呢,簡直是詩人界的一個傳奇。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考上狀元后,宰相先成了他的粉絲。他不但詩文寫得好,而是非常擅長清談。清談,不是我們現在說的侃大山吹牛逼,而是談玄學,談哲學,談詩歌,談文化,總之就是知識太過豐富,旁徵博引能跟你聊半天那種,類似於今天講脫口秀的高曉鬆。

當時的中書令(宰相)陸象先對人說:“季真清談風流,吾一日不見,則鄙吝生矣。”

季真是賀知章的字,意思就是,賀先生清談很有才,我一天不見他,就覺得自己庸俗。

一個剛出道的年輕人,竟然讓當朝宰相不惜貶低自己來拍馬屁,666~

更關鍵的是,這位宰相,是他的表哥,陸象先的媽媽,是賀知章的姑姑。嗯,大家懂的,朝中有人好做官,賀先生從國子四門博士幹起,升官到太常博士。

唐玄宗上位,陸象先不再當宰相,賀知章開始原地踏步。

但他實在好命,沒多久,另一位貴人——張說登場了。張說征討突厥大勝,按慣例,朝廷上下要寫點祝賀詩。

這時候,那位《長安十二時辰》中,在大街上揹著“千樹萬樹梨花開”、突然被狼衛搶了馬的邊塞詩人岑參,還沒出道。賀知章為張說寫的邊塞詩大放異彩,張說默默將他的名字記在了小本本上。

723年,張說升任中書令,賀知章一路青雲直上,從太常博士升遷為太常少卿,沒兩年,再升任禮部侍郎,併兼任集賢院學士。

接著,玄宗泰山封禪,各種禮儀,祭文,禮部侍郎自然要全程參與。賀知章先生又一次大展才華,幾篇洋洋灑灑的封禪詩寫下來,玄宗也成了他的粉絲。

好吧,繼續升官,進東宮,當太子老師——太子侍讀,太子賓客,銀青光祿大夫兼正授祕書監,人稱“賀監”,所以《長安十二時辰》中,大家稱呼他“何監”。說起來這個官也不算大,祕書監,管理國家藏書的,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

但他不僅是太子的老師,在劇中,也是李必的老師。雖然是名譽頭銜,但江湖地位高得嚇人。

正是他,組建了靖安司,劇中一開始就言明,何執正是靖安司主官,李必的上級。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太子

退休回家,皇太子率百官相送

《長安十二時辰》的背景,正是何執正向皇帝打了退休申請,皇帝批准他辭職。劇中提到,過了上元節,玄宗要為他擺宴送行。

這是真實歷史,如果按歷史,無論這部劇結局如何,賀老先生幸福的一生,馬上就要迎來榮耀的頂點。

天保三年,86歲的賀知章大病了一場。知道自己日子不多了,於是向玄宗請求退休,回老家紹興去當道士(賀先生信道家)。聖人沒有像劇中一樣故意刁難的意思,不但允許了他退休,還將老家的鏡湖圈出一片,賜給他做放生池。

然後,為他舉行了盛大的退休儀式。

一、皇帝親自為他寫詩,表示“朕真捨不得你”。

二、命皇太子率領百官,在長安東門設幕賬,擺宴為他餞行。眾人寫詩贈別,詩酒相送。

"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長安十二時辰#播了一半,劇情越發引人好奇。

開始,我們以為暴恐分子是狼衛,接著發現,狼衛不過是被別人僱來打工的;後來以為幕後主使是龍波,接著又出來個何孚,發現這哥們一直裝痴呆,原來龍波也是他僱來的;劇情發展到現在,不管是劇中的李必,還是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都覺得:何孚不過就是何監的養子,能設這麼大的局?有這麼大能量的人,會不會是何執正自己?甚至,是太子指使的何執正?

答案應該今晚的更新就能揭曉。

在這之前,讀唐史的張小漁先寫一篇關於何執正的文章。

首先承認,文章有點標題黨的嫌疑,畢竟最後的結局,誰也不知道,而我說的“最後大贏家”,是指《長安十二時辰》中出現的人物,在歷史上的結局。

諸位都知道,劇中的人,都改了名兒。李泌改成李必,李林甫改成林九郎,高力士改成郭利仕,連大詩人岑參,也改成了程參……為啥要改名?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那麼,本文要說的主角——何執正是誰呢?呵呵,嘴上說改名,其實是個中國人都知道,他就是賀知章,因為劇中反覆出現的“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上過小學的人都會背。

為什麼說他是本劇人物中的大贏家呢?一起來看看賀知章先生光輝的一生就知道了。

出道就是巔峰

賀知章,大家熟知的身份是,唐朝著名詩人。

但他最出名、被我們小學背誦那幾首詩,其實都是晚年寫的。

賀知章同學少年時,就是老家的名人。(《舊唐書》:“少以文詞知名”)

老家在哪呢?浙江紹興,沒錯,魯迅先生跟他是老鄉。

大家都知道,江浙地區,明清時盛產一種特產——狀元。我大學時在江蘇上學,出門逛街,或者去爬爬山,亂走都能碰到個古色古香的宅院,定眼一看——某某狀元讀書處。

賀知章先生,就是浙江歷史上的第一位狀元。

證聖元年(695年),多年動盪的政局終於穩定下來,女皇帝武則天恢復科舉,賀知章上來就奪魁——乙未科狀元。

這年他36歲。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有人可能會說,這位仁兄也不算牛逼啊,想我們四川的蘇軾蘇轍兄弟,考中進士時才21歲和19歲呢。

張小漁辯解如下:

一、不怪賀知章年輕時考不上,是他年輕時正好武則天女士在跟自己的兒子們爭皇帝,時局不穩,把高考(科舉)都給取消了,上哪兒考去。這不一恢復,人家就奪得頭名了嗎?

二、在唐朝,尤其是前期,科舉取士人數極少,科考成功的操作難度非常大,所謂“五十少進士”,就是說50歲都很難考上進士。

所以,賀知章先生這狀元,可以說含金量相當高,一出道就是巔峰,完全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遍長安花”的典型案例。

文人的理想人生

賀知章的一生,是平安的一生,是理想的一生,是文人求之不得的一生。

古代著名文豪們,我們看其生平時,最常見的情節是什麼?詩文蓋當世,當官不得志,貶貶貶,一貶再貶。

看同時代的李白同志,乍一看,像是隻要詩和遠方的浪子,其實想當官想瘋了。可是難啊,進宮為唐明皇當了一段時間的文學弄臣,寫詩讚美讚美楊玉環,讚美讚美這盛世,沒多久還是沒辭退了,只能酸溜溜地寫詩洩憤,“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聊以自慰。

李白的小弟杜甫,才華要是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科舉考了多少年,也沒考上。當官是沒指望了,連住宿吃飯都成了問題,到處漂泊,最後死在路上,可憐。

蘇東坡,論才情自然在賀知章之上,一樣少年成名,可是人生就是升,貶,升,貶,起起伏伏,讀者都為他著急,最後被一擼到底,竟然貶到海南島去了,要不是他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作風,早氣死幾回了。

這樣的例子可以舉出一大堆。

但賀知章先生呢,簡直是詩人界的一個傳奇。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考上狀元后,宰相先成了他的粉絲。他不但詩文寫得好,而是非常擅長清談。清談,不是我們現在說的侃大山吹牛逼,而是談玄學,談哲學,談詩歌,談文化,總之就是知識太過豐富,旁徵博引能跟你聊半天那種,類似於今天講脫口秀的高曉鬆。

當時的中書令(宰相)陸象先對人說:“季真清談風流,吾一日不見,則鄙吝生矣。”

季真是賀知章的字,意思就是,賀先生清談很有才,我一天不見他,就覺得自己庸俗。

一個剛出道的年輕人,竟然讓當朝宰相不惜貶低自己來拍馬屁,666~

更關鍵的是,這位宰相,是他的表哥,陸象先的媽媽,是賀知章的姑姑。嗯,大家懂的,朝中有人好做官,賀先生從國子四門博士幹起,升官到太常博士。

唐玄宗上位,陸象先不再當宰相,賀知章開始原地踏步。

但他實在好命,沒多久,另一位貴人——張說登場了。張說征討突厥大勝,按慣例,朝廷上下要寫點祝賀詩。

這時候,那位《長安十二時辰》中,在大街上揹著“千樹萬樹梨花開”、突然被狼衛搶了馬的邊塞詩人岑參,還沒出道。賀知章為張說寫的邊塞詩大放異彩,張說默默將他的名字記在了小本本上。

723年,張說升任中書令,賀知章一路青雲直上,從太常博士升遷為太常少卿,沒兩年,再升任禮部侍郎,併兼任集賢院學士。

接著,玄宗泰山封禪,各種禮儀,祭文,禮部侍郎自然要全程參與。賀知章先生又一次大展才華,幾篇洋洋灑灑的封禪詩寫下來,玄宗也成了他的粉絲。

好吧,繼續升官,進東宮,當太子老師——太子侍讀,太子賓客,銀青光祿大夫兼正授祕書監,人稱“賀監”,所以《長安十二時辰》中,大家稱呼他“何監”。說起來這個官也不算大,祕書監,管理國家藏書的,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

但他不僅是太子的老師,在劇中,也是李必的老師。雖然是名譽頭銜,但江湖地位高得嚇人。

正是他,組建了靖安司,劇中一開始就言明,何執正是靖安司主官,李必的上級。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太子

退休回家,皇太子率百官相送

《長安十二時辰》的背景,正是何執正向皇帝打了退休申請,皇帝批准他辭職。劇中提到,過了上元節,玄宗要為他擺宴送行。

這是真實歷史,如果按歷史,無論這部劇結局如何,賀老先生幸福的一生,馬上就要迎來榮耀的頂點。

天保三年,86歲的賀知章大病了一場。知道自己日子不多了,於是向玄宗請求退休,回老家紹興去當道士(賀先生信道家)。聖人沒有像劇中一樣故意刁難的意思,不但允許了他退休,還將老家的鏡湖圈出一片,賜給他做放生池。

然後,為他舉行了盛大的退休儀式。

一、皇帝親自為他寫詩,表示“朕真捨不得你”。

二、命皇太子率領百官,在長安東門設幕賬,擺宴為他餞行。眾人寫詩贈別,詩酒相送。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唐玄宗以詩記之:獨有青門餞,群英悵別深。

順便講個彩蛋:賀知章有個兒子,真的叫賀孚。而且這個名字,是請玄宗取的。當時玄宗說:“信乃道之核心,孚者,信也。卿之子宜名為孚。”後來賀知章仔細一琢磨,孚,上爪下子,原來是聖人嘲笑我兒子多呢!

"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長安十二時辰#播了一半,劇情越發引人好奇。

開始,我們以為暴恐分子是狼衛,接著發現,狼衛不過是被別人僱來打工的;後來以為幕後主使是龍波,接著又出來個何孚,發現這哥們一直裝痴呆,原來龍波也是他僱來的;劇情發展到現在,不管是劇中的李必,還是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都覺得:何孚不過就是何監的養子,能設這麼大的局?有這麼大能量的人,會不會是何執正自己?甚至,是太子指使的何執正?

答案應該今晚的更新就能揭曉。

在這之前,讀唐史的張小漁先寫一篇關於何執正的文章。

首先承認,文章有點標題黨的嫌疑,畢竟最後的結局,誰也不知道,而我說的“最後大贏家”,是指《長安十二時辰》中出現的人物,在歷史上的結局。

諸位都知道,劇中的人,都改了名兒。李泌改成李必,李林甫改成林九郎,高力士改成郭利仕,連大詩人岑參,也改成了程參……為啥要改名?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那麼,本文要說的主角——何執正是誰呢?呵呵,嘴上說改名,其實是個中國人都知道,他就是賀知章,因為劇中反覆出現的“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上過小學的人都會背。

為什麼說他是本劇人物中的大贏家呢?一起來看看賀知章先生光輝的一生就知道了。

出道就是巔峰

賀知章,大家熟知的身份是,唐朝著名詩人。

但他最出名、被我們小學背誦那幾首詩,其實都是晚年寫的。

賀知章同學少年時,就是老家的名人。(《舊唐書》:“少以文詞知名”)

老家在哪呢?浙江紹興,沒錯,魯迅先生跟他是老鄉。

大家都知道,江浙地區,明清時盛產一種特產——狀元。我大學時在江蘇上學,出門逛街,或者去爬爬山,亂走都能碰到個古色古香的宅院,定眼一看——某某狀元讀書處。

賀知章先生,就是浙江歷史上的第一位狀元。

證聖元年(695年),多年動盪的政局終於穩定下來,女皇帝武則天恢復科舉,賀知章上來就奪魁——乙未科狀元。

這年他36歲。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有人可能會說,這位仁兄也不算牛逼啊,想我們四川的蘇軾蘇轍兄弟,考中進士時才21歲和19歲呢。

張小漁辯解如下:

一、不怪賀知章年輕時考不上,是他年輕時正好武則天女士在跟自己的兒子們爭皇帝,時局不穩,把高考(科舉)都給取消了,上哪兒考去。這不一恢復,人家就奪得頭名了嗎?

二、在唐朝,尤其是前期,科舉取士人數極少,科考成功的操作難度非常大,所謂“五十少進士”,就是說50歲都很難考上進士。

所以,賀知章先生這狀元,可以說含金量相當高,一出道就是巔峰,完全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遍長安花”的典型案例。

文人的理想人生

賀知章的一生,是平安的一生,是理想的一生,是文人求之不得的一生。

古代著名文豪們,我們看其生平時,最常見的情節是什麼?詩文蓋當世,當官不得志,貶貶貶,一貶再貶。

看同時代的李白同志,乍一看,像是隻要詩和遠方的浪子,其實想當官想瘋了。可是難啊,進宮為唐明皇當了一段時間的文學弄臣,寫詩讚美讚美楊玉環,讚美讚美這盛世,沒多久還是沒辭退了,只能酸溜溜地寫詩洩憤,“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聊以自慰。

李白的小弟杜甫,才華要是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科舉考了多少年,也沒考上。當官是沒指望了,連住宿吃飯都成了問題,到處漂泊,最後死在路上,可憐。

蘇東坡,論才情自然在賀知章之上,一樣少年成名,可是人生就是升,貶,升,貶,起起伏伏,讀者都為他著急,最後被一擼到底,竟然貶到海南島去了,要不是他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作風,早氣死幾回了。

這樣的例子可以舉出一大堆。

但賀知章先生呢,簡直是詩人界的一個傳奇。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考上狀元后,宰相先成了他的粉絲。他不但詩文寫得好,而是非常擅長清談。清談,不是我們現在說的侃大山吹牛逼,而是談玄學,談哲學,談詩歌,談文化,總之就是知識太過豐富,旁徵博引能跟你聊半天那種,類似於今天講脫口秀的高曉鬆。

當時的中書令(宰相)陸象先對人說:“季真清談風流,吾一日不見,則鄙吝生矣。”

季真是賀知章的字,意思就是,賀先生清談很有才,我一天不見他,就覺得自己庸俗。

一個剛出道的年輕人,竟然讓當朝宰相不惜貶低自己來拍馬屁,666~

更關鍵的是,這位宰相,是他的表哥,陸象先的媽媽,是賀知章的姑姑。嗯,大家懂的,朝中有人好做官,賀先生從國子四門博士幹起,升官到太常博士。

唐玄宗上位,陸象先不再當宰相,賀知章開始原地踏步。

但他實在好命,沒多久,另一位貴人——張說登場了。張說征討突厥大勝,按慣例,朝廷上下要寫點祝賀詩。

這時候,那位《長安十二時辰》中,在大街上揹著“千樹萬樹梨花開”、突然被狼衛搶了馬的邊塞詩人岑參,還沒出道。賀知章為張說寫的邊塞詩大放異彩,張說默默將他的名字記在了小本本上。

723年,張說升任中書令,賀知章一路青雲直上,從太常博士升遷為太常少卿,沒兩年,再升任禮部侍郎,併兼任集賢院學士。

接著,玄宗泰山封禪,各種禮儀,祭文,禮部侍郎自然要全程參與。賀知章先生又一次大展才華,幾篇洋洋灑灑的封禪詩寫下來,玄宗也成了他的粉絲。

好吧,繼續升官,進東宮,當太子老師——太子侍讀,太子賓客,銀青光祿大夫兼正授祕書監,人稱“賀監”,所以《長安十二時辰》中,大家稱呼他“何監”。說起來這個官也不算大,祕書監,管理國家藏書的,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

但他不僅是太子的老師,在劇中,也是李必的老師。雖然是名譽頭銜,但江湖地位高得嚇人。

正是他,組建了靖安司,劇中一開始就言明,何執正是靖安司主官,李必的上級。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太子

退休回家,皇太子率百官相送

《長安十二時辰》的背景,正是何執正向皇帝打了退休申請,皇帝批准他辭職。劇中提到,過了上元節,玄宗要為他擺宴送行。

這是真實歷史,如果按歷史,無論這部劇結局如何,賀老先生幸福的一生,馬上就要迎來榮耀的頂點。

天保三年,86歲的賀知章大病了一場。知道自己日子不多了,於是向玄宗請求退休,回老家紹興去當道士(賀先生信道家)。聖人沒有像劇中一樣故意刁難的意思,不但允許了他退休,還將老家的鏡湖圈出一片,賜給他做放生池。

然後,為他舉行了盛大的退休儀式。

一、皇帝親自為他寫詩,表示“朕真捨不得你”。

二、命皇太子率領百官,在長安東門設幕賬,擺宴為他餞行。眾人寫詩贈別,詩酒相送。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唐玄宗以詩記之:獨有青門餞,群英悵別深。

順便講個彩蛋:賀知章有個兒子,真的叫賀孚。而且這個名字,是請玄宗取的。當時玄宗說:“信乃道之核心,孚者,信也。卿之子宜名為孚。”後來賀知章仔細一琢磨,孚,上爪下子,原來是聖人嘲笑我兒子多呢!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賀知章後人族譜

為了方便照顧他,玄宗還任命他的兒子為家鄉會稽司馬,其中一項主要工作就是——照顧好你爸爸。

大家可以回憶回憶,在歷史記載中,哪位大臣退休時有此殊榮?

有的顯貴重臣,雖然光榮退休,但身後也被秋後算賬,甚至家人也丟了性命。(參照明朝最牛的首輔張居正同志)

賀知章先生好命到底,死後被他的學生,已經上位的唐肅宗追贈為禮部尚書。

"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長安十二時辰#播了一半,劇情越發引人好奇。

開始,我們以為暴恐分子是狼衛,接著發現,狼衛不過是被別人僱來打工的;後來以為幕後主使是龍波,接著又出來個何孚,發現這哥們一直裝痴呆,原來龍波也是他僱來的;劇情發展到現在,不管是劇中的李必,還是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都覺得:何孚不過就是何監的養子,能設這麼大的局?有這麼大能量的人,會不會是何執正自己?甚至,是太子指使的何執正?

答案應該今晚的更新就能揭曉。

在這之前,讀唐史的張小漁先寫一篇關於何執正的文章。

首先承認,文章有點標題黨的嫌疑,畢竟最後的結局,誰也不知道,而我說的“最後大贏家”,是指《長安十二時辰》中出現的人物,在歷史上的結局。

諸位都知道,劇中的人,都改了名兒。李泌改成李必,李林甫改成林九郎,高力士改成郭利仕,連大詩人岑參,也改成了程參……為啥要改名?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那麼,本文要說的主角——何執正是誰呢?呵呵,嘴上說改名,其實是個中國人都知道,他就是賀知章,因為劇中反覆出現的“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上過小學的人都會背。

為什麼說他是本劇人物中的大贏家呢?一起來看看賀知章先生光輝的一生就知道了。

出道就是巔峰

賀知章,大家熟知的身份是,唐朝著名詩人。

但他最出名、被我們小學背誦那幾首詩,其實都是晚年寫的。

賀知章同學少年時,就是老家的名人。(《舊唐書》:“少以文詞知名”)

老家在哪呢?浙江紹興,沒錯,魯迅先生跟他是老鄉。

大家都知道,江浙地區,明清時盛產一種特產——狀元。我大學時在江蘇上學,出門逛街,或者去爬爬山,亂走都能碰到個古色古香的宅院,定眼一看——某某狀元讀書處。

賀知章先生,就是浙江歷史上的第一位狀元。

證聖元年(695年),多年動盪的政局終於穩定下來,女皇帝武則天恢復科舉,賀知章上來就奪魁——乙未科狀元。

這年他36歲。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有人可能會說,這位仁兄也不算牛逼啊,想我們四川的蘇軾蘇轍兄弟,考中進士時才21歲和19歲呢。

張小漁辯解如下:

一、不怪賀知章年輕時考不上,是他年輕時正好武則天女士在跟自己的兒子們爭皇帝,時局不穩,把高考(科舉)都給取消了,上哪兒考去。這不一恢復,人家就奪得頭名了嗎?

二、在唐朝,尤其是前期,科舉取士人數極少,科考成功的操作難度非常大,所謂“五十少進士”,就是說50歲都很難考上進士。

所以,賀知章先生這狀元,可以說含金量相當高,一出道就是巔峰,完全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遍長安花”的典型案例。

文人的理想人生

賀知章的一生,是平安的一生,是理想的一生,是文人求之不得的一生。

古代著名文豪們,我們看其生平時,最常見的情節是什麼?詩文蓋當世,當官不得志,貶貶貶,一貶再貶。

看同時代的李白同志,乍一看,像是隻要詩和遠方的浪子,其實想當官想瘋了。可是難啊,進宮為唐明皇當了一段時間的文學弄臣,寫詩讚美讚美楊玉環,讚美讚美這盛世,沒多久還是沒辭退了,只能酸溜溜地寫詩洩憤,“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聊以自慰。

李白的小弟杜甫,才華要是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科舉考了多少年,也沒考上。當官是沒指望了,連住宿吃飯都成了問題,到處漂泊,最後死在路上,可憐。

蘇東坡,論才情自然在賀知章之上,一樣少年成名,可是人生就是升,貶,升,貶,起起伏伏,讀者都為他著急,最後被一擼到底,竟然貶到海南島去了,要不是他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作風,早氣死幾回了。

這樣的例子可以舉出一大堆。

但賀知章先生呢,簡直是詩人界的一個傳奇。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考上狀元后,宰相先成了他的粉絲。他不但詩文寫得好,而是非常擅長清談。清談,不是我們現在說的侃大山吹牛逼,而是談玄學,談哲學,談詩歌,談文化,總之就是知識太過豐富,旁徵博引能跟你聊半天那種,類似於今天講脫口秀的高曉鬆。

當時的中書令(宰相)陸象先對人說:“季真清談風流,吾一日不見,則鄙吝生矣。”

季真是賀知章的字,意思就是,賀先生清談很有才,我一天不見他,就覺得自己庸俗。

一個剛出道的年輕人,竟然讓當朝宰相不惜貶低自己來拍馬屁,666~

更關鍵的是,這位宰相,是他的表哥,陸象先的媽媽,是賀知章的姑姑。嗯,大家懂的,朝中有人好做官,賀先生從國子四門博士幹起,升官到太常博士。

唐玄宗上位,陸象先不再當宰相,賀知章開始原地踏步。

但他實在好命,沒多久,另一位貴人——張說登場了。張說征討突厥大勝,按慣例,朝廷上下要寫點祝賀詩。

這時候,那位《長安十二時辰》中,在大街上揹著“千樹萬樹梨花開”、突然被狼衛搶了馬的邊塞詩人岑參,還沒出道。賀知章為張說寫的邊塞詩大放異彩,張說默默將他的名字記在了小本本上。

723年,張說升任中書令,賀知章一路青雲直上,從太常博士升遷為太常少卿,沒兩年,再升任禮部侍郎,併兼任集賢院學士。

接著,玄宗泰山封禪,各種禮儀,祭文,禮部侍郎自然要全程參與。賀知章先生又一次大展才華,幾篇洋洋灑灑的封禪詩寫下來,玄宗也成了他的粉絲。

好吧,繼續升官,進東宮,當太子老師——太子侍讀,太子賓客,銀青光祿大夫兼正授祕書監,人稱“賀監”,所以《長安十二時辰》中,大家稱呼他“何監”。說起來這個官也不算大,祕書監,管理國家藏書的,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

但他不僅是太子的老師,在劇中,也是李必的老師。雖然是名譽頭銜,但江湖地位高得嚇人。

正是他,組建了靖安司,劇中一開始就言明,何執正是靖安司主官,李必的上級。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太子

退休回家,皇太子率百官相送

《長安十二時辰》的背景,正是何執正向皇帝打了退休申請,皇帝批准他辭職。劇中提到,過了上元節,玄宗要為他擺宴送行。

這是真實歷史,如果按歷史,無論這部劇結局如何,賀老先生幸福的一生,馬上就要迎來榮耀的頂點。

天保三年,86歲的賀知章大病了一場。知道自己日子不多了,於是向玄宗請求退休,回老家紹興去當道士(賀先生信道家)。聖人沒有像劇中一樣故意刁難的意思,不但允許了他退休,還將老家的鏡湖圈出一片,賜給他做放生池。

然後,為他舉行了盛大的退休儀式。

一、皇帝親自為他寫詩,表示“朕真捨不得你”。

二、命皇太子率領百官,在長安東門設幕賬,擺宴為他餞行。眾人寫詩贈別,詩酒相送。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唐玄宗以詩記之:獨有青門餞,群英悵別深。

順便講個彩蛋:賀知章有個兒子,真的叫賀孚。而且這個名字,是請玄宗取的。當時玄宗說:“信乃道之核心,孚者,信也。卿之子宜名為孚。”後來賀知章仔細一琢磨,孚,上爪下子,原來是聖人嘲笑我兒子多呢!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賀知章後人族譜

為了方便照顧他,玄宗還任命他的兒子為家鄉會稽司馬,其中一項主要工作就是——照顧好你爸爸。

大家可以回憶回憶,在歷史記載中,哪位大臣退休時有此殊榮?

有的顯貴重臣,雖然光榮退休,但身後也被秋後算賬,甚至家人也丟了性命。(參照明朝最牛的首輔張居正同志)

賀知章先生好命到底,死後被他的學生,已經上位的唐肅宗追贈為禮部尚書。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反觀劇中大佬、右相林九郎的歷史結局。這位宰相也熬到了安全著陸,可是前腳剛剛死,還沒下葬呢,就被繼任的楊國忠誣陷謀反,被削去官爵,抄沒家產,兒子流放。玄宗還不解恨,命人劈開棺木,挖出口內含珠,剝下金紫朝服,改用小棺以庶人之禮安葬。

嘖嘖嘖,怎一個慘字了得。

有人要說了,你要這麼比的話,那最大贏家應該是太子,人家後面可是當了皇帝。

對不起,在衡量人生成功的標尺上,我還有另一個標準。

愛酒如命的狂客,流傳千古的詩

賀知章在《長安十二時辰》中出場時,騎著一頭驢,歪歪斜斜地直入靖安司官衙。

這個形象,竟然也是精心設置的,不得不佩服劇組的良苦用心。

"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長安十二時辰#播了一半,劇情越發引人好奇。

開始,我們以為暴恐分子是狼衛,接著發現,狼衛不過是被別人僱來打工的;後來以為幕後主使是龍波,接著又出來個何孚,發現這哥們一直裝痴呆,原來龍波也是他僱來的;劇情發展到現在,不管是劇中的李必,還是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都覺得:何孚不過就是何監的養子,能設這麼大的局?有這麼大能量的人,會不會是何執正自己?甚至,是太子指使的何執正?

答案應該今晚的更新就能揭曉。

在這之前,讀唐史的張小漁先寫一篇關於何執正的文章。

首先承認,文章有點標題黨的嫌疑,畢竟最後的結局,誰也不知道,而我說的“最後大贏家”,是指《長安十二時辰》中出現的人物,在歷史上的結局。

諸位都知道,劇中的人,都改了名兒。李泌改成李必,李林甫改成林九郎,高力士改成郭利仕,連大詩人岑參,也改成了程參……為啥要改名?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那麼,本文要說的主角——何執正是誰呢?呵呵,嘴上說改名,其實是個中國人都知道,他就是賀知章,因為劇中反覆出現的“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上過小學的人都會背。

為什麼說他是本劇人物中的大贏家呢?一起來看看賀知章先生光輝的一生就知道了。

出道就是巔峰

賀知章,大家熟知的身份是,唐朝著名詩人。

但他最出名、被我們小學背誦那幾首詩,其實都是晚年寫的。

賀知章同學少年時,就是老家的名人。(《舊唐書》:“少以文詞知名”)

老家在哪呢?浙江紹興,沒錯,魯迅先生跟他是老鄉。

大家都知道,江浙地區,明清時盛產一種特產——狀元。我大學時在江蘇上學,出門逛街,或者去爬爬山,亂走都能碰到個古色古香的宅院,定眼一看——某某狀元讀書處。

賀知章先生,就是浙江歷史上的第一位狀元。

證聖元年(695年),多年動盪的政局終於穩定下來,女皇帝武則天恢復科舉,賀知章上來就奪魁——乙未科狀元。

這年他36歲。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有人可能會說,這位仁兄也不算牛逼啊,想我們四川的蘇軾蘇轍兄弟,考中進士時才21歲和19歲呢。

張小漁辯解如下:

一、不怪賀知章年輕時考不上,是他年輕時正好武則天女士在跟自己的兒子們爭皇帝,時局不穩,把高考(科舉)都給取消了,上哪兒考去。這不一恢復,人家就奪得頭名了嗎?

二、在唐朝,尤其是前期,科舉取士人數極少,科考成功的操作難度非常大,所謂“五十少進士”,就是說50歲都很難考上進士。

所以,賀知章先生這狀元,可以說含金量相當高,一出道就是巔峰,完全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遍長安花”的典型案例。

文人的理想人生

賀知章的一生,是平安的一生,是理想的一生,是文人求之不得的一生。

古代著名文豪們,我們看其生平時,最常見的情節是什麼?詩文蓋當世,當官不得志,貶貶貶,一貶再貶。

看同時代的李白同志,乍一看,像是隻要詩和遠方的浪子,其實想當官想瘋了。可是難啊,進宮為唐明皇當了一段時間的文學弄臣,寫詩讚美讚美楊玉環,讚美讚美這盛世,沒多久還是沒辭退了,只能酸溜溜地寫詩洩憤,“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聊以自慰。

李白的小弟杜甫,才華要是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科舉考了多少年,也沒考上。當官是沒指望了,連住宿吃飯都成了問題,到處漂泊,最後死在路上,可憐。

蘇東坡,論才情自然在賀知章之上,一樣少年成名,可是人生就是升,貶,升,貶,起起伏伏,讀者都為他著急,最後被一擼到底,竟然貶到海南島去了,要不是他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作風,早氣死幾回了。

這樣的例子可以舉出一大堆。

但賀知章先生呢,簡直是詩人界的一個傳奇。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考上狀元后,宰相先成了他的粉絲。他不但詩文寫得好,而是非常擅長清談。清談,不是我們現在說的侃大山吹牛逼,而是談玄學,談哲學,談詩歌,談文化,總之就是知識太過豐富,旁徵博引能跟你聊半天那種,類似於今天講脫口秀的高曉鬆。

當時的中書令(宰相)陸象先對人說:“季真清談風流,吾一日不見,則鄙吝生矣。”

季真是賀知章的字,意思就是,賀先生清談很有才,我一天不見他,就覺得自己庸俗。

一個剛出道的年輕人,竟然讓當朝宰相不惜貶低自己來拍馬屁,666~

更關鍵的是,這位宰相,是他的表哥,陸象先的媽媽,是賀知章的姑姑。嗯,大家懂的,朝中有人好做官,賀先生從國子四門博士幹起,升官到太常博士。

唐玄宗上位,陸象先不再當宰相,賀知章開始原地踏步。

但他實在好命,沒多久,另一位貴人——張說登場了。張說征討突厥大勝,按慣例,朝廷上下要寫點祝賀詩。

這時候,那位《長安十二時辰》中,在大街上揹著“千樹萬樹梨花開”、突然被狼衛搶了馬的邊塞詩人岑參,還沒出道。賀知章為張說寫的邊塞詩大放異彩,張說默默將他的名字記在了小本本上。

723年,張說升任中書令,賀知章一路青雲直上,從太常博士升遷為太常少卿,沒兩年,再升任禮部侍郎,併兼任集賢院學士。

接著,玄宗泰山封禪,各種禮儀,祭文,禮部侍郎自然要全程參與。賀知章先生又一次大展才華,幾篇洋洋灑灑的封禪詩寫下來,玄宗也成了他的粉絲。

好吧,繼續升官,進東宮,當太子老師——太子侍讀,太子賓客,銀青光祿大夫兼正授祕書監,人稱“賀監”,所以《長安十二時辰》中,大家稱呼他“何監”。說起來這個官也不算大,祕書監,管理國家藏書的,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

但他不僅是太子的老師,在劇中,也是李必的老師。雖然是名譽頭銜,但江湖地位高得嚇人。

正是他,組建了靖安司,劇中一開始就言明,何執正是靖安司主官,李必的上級。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太子

退休回家,皇太子率百官相送

《長安十二時辰》的背景,正是何執正向皇帝打了退休申請,皇帝批准他辭職。劇中提到,過了上元節,玄宗要為他擺宴送行。

這是真實歷史,如果按歷史,無論這部劇結局如何,賀老先生幸福的一生,馬上就要迎來榮耀的頂點。

天保三年,86歲的賀知章大病了一場。知道自己日子不多了,於是向玄宗請求退休,回老家紹興去當道士(賀先生信道家)。聖人沒有像劇中一樣故意刁難的意思,不但允許了他退休,還將老家的鏡湖圈出一片,賜給他做放生池。

然後,為他舉行了盛大的退休儀式。

一、皇帝親自為他寫詩,表示“朕真捨不得你”。

二、命皇太子率領百官,在長安東門設幕賬,擺宴為他餞行。眾人寫詩贈別,詩酒相送。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唐玄宗以詩記之:獨有青門餞,群英悵別深。

順便講個彩蛋:賀知章有個兒子,真的叫賀孚。而且這個名字,是請玄宗取的。當時玄宗說:“信乃道之核心,孚者,信也。卿之子宜名為孚。”後來賀知章仔細一琢磨,孚,上爪下子,原來是聖人嘲笑我兒子多呢!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賀知章後人族譜

為了方便照顧他,玄宗還任命他的兒子為家鄉會稽司馬,其中一項主要工作就是——照顧好你爸爸。

大家可以回憶回憶,在歷史記載中,哪位大臣退休時有此殊榮?

有的顯貴重臣,雖然光榮退休,但身後也被秋後算賬,甚至家人也丟了性命。(參照明朝最牛的首輔張居正同志)

賀知章先生好命到底,死後被他的學生,已經上位的唐肅宗追贈為禮部尚書。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反觀劇中大佬、右相林九郎的歷史結局。這位宰相也熬到了安全著陸,可是前腳剛剛死,還沒下葬呢,就被繼任的楊國忠誣陷謀反,被削去官爵,抄沒家產,兒子流放。玄宗還不解恨,命人劈開棺木,挖出口內含珠,剝下金紫朝服,改用小棺以庶人之禮安葬。

嘖嘖嘖,怎一個慘字了得。

有人要說了,你要這麼比的話,那最大贏家應該是太子,人家後面可是當了皇帝。

對不起,在衡量人生成功的標尺上,我還有另一個標準。

愛酒如命的狂客,流傳千古的詩

賀知章在《長安十二時辰》中出場時,騎著一頭驢,歪歪斜斜地直入靖安司官衙。

這個形象,竟然也是精心設置的,不得不佩服劇組的良苦用心。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賀知章晚年時,給自己取了個外號:四明狂客。

狂客嘛,自然少不了酒。劇中上場就被殺害的路人甲——焦遂,雖然是個平民,但因為愛酒,竟然在歷史上被記了一筆,與賀知章、李白、張旭等文藝界大佬一起,被合稱為“飲中八仙”。賀知章跟他是酒友,劇中也講到,他在遇到狼衛前,就跟賀先生一起喝酒來著。

"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長安十二時辰#播了一半,劇情越發引人好奇。

開始,我們以為暴恐分子是狼衛,接著發現,狼衛不過是被別人僱來打工的;後來以為幕後主使是龍波,接著又出來個何孚,發現這哥們一直裝痴呆,原來龍波也是他僱來的;劇情發展到現在,不管是劇中的李必,還是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都覺得:何孚不過就是何監的養子,能設這麼大的局?有這麼大能量的人,會不會是何執正自己?甚至,是太子指使的何執正?

答案應該今晚的更新就能揭曉。

在這之前,讀唐史的張小漁先寫一篇關於何執正的文章。

首先承認,文章有點標題黨的嫌疑,畢竟最後的結局,誰也不知道,而我說的“最後大贏家”,是指《長安十二時辰》中出現的人物,在歷史上的結局。

諸位都知道,劇中的人,都改了名兒。李泌改成李必,李林甫改成林九郎,高力士改成郭利仕,連大詩人岑參,也改成了程參……為啥要改名?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那麼,本文要說的主角——何執正是誰呢?呵呵,嘴上說改名,其實是個中國人都知道,他就是賀知章,因為劇中反覆出現的“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上過小學的人都會背。

為什麼說他是本劇人物中的大贏家呢?一起來看看賀知章先生光輝的一生就知道了。

出道就是巔峰

賀知章,大家熟知的身份是,唐朝著名詩人。

但他最出名、被我們小學背誦那幾首詩,其實都是晚年寫的。

賀知章同學少年時,就是老家的名人。(《舊唐書》:“少以文詞知名”)

老家在哪呢?浙江紹興,沒錯,魯迅先生跟他是老鄉。

大家都知道,江浙地區,明清時盛產一種特產——狀元。我大學時在江蘇上學,出門逛街,或者去爬爬山,亂走都能碰到個古色古香的宅院,定眼一看——某某狀元讀書處。

賀知章先生,就是浙江歷史上的第一位狀元。

證聖元年(695年),多年動盪的政局終於穩定下來,女皇帝武則天恢復科舉,賀知章上來就奪魁——乙未科狀元。

這年他36歲。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有人可能會說,這位仁兄也不算牛逼啊,想我們四川的蘇軾蘇轍兄弟,考中進士時才21歲和19歲呢。

張小漁辯解如下:

一、不怪賀知章年輕時考不上,是他年輕時正好武則天女士在跟自己的兒子們爭皇帝,時局不穩,把高考(科舉)都給取消了,上哪兒考去。這不一恢復,人家就奪得頭名了嗎?

二、在唐朝,尤其是前期,科舉取士人數極少,科考成功的操作難度非常大,所謂“五十少進士”,就是說50歲都很難考上進士。

所以,賀知章先生這狀元,可以說含金量相當高,一出道就是巔峰,完全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遍長安花”的典型案例。

文人的理想人生

賀知章的一生,是平安的一生,是理想的一生,是文人求之不得的一生。

古代著名文豪們,我們看其生平時,最常見的情節是什麼?詩文蓋當世,當官不得志,貶貶貶,一貶再貶。

看同時代的李白同志,乍一看,像是隻要詩和遠方的浪子,其實想當官想瘋了。可是難啊,進宮為唐明皇當了一段時間的文學弄臣,寫詩讚美讚美楊玉環,讚美讚美這盛世,沒多久還是沒辭退了,只能酸溜溜地寫詩洩憤,“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聊以自慰。

李白的小弟杜甫,才華要是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科舉考了多少年,也沒考上。當官是沒指望了,連住宿吃飯都成了問題,到處漂泊,最後死在路上,可憐。

蘇東坡,論才情自然在賀知章之上,一樣少年成名,可是人生就是升,貶,升,貶,起起伏伏,讀者都為他著急,最後被一擼到底,竟然貶到海南島去了,要不是他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作風,早氣死幾回了。

這樣的例子可以舉出一大堆。

但賀知章先生呢,簡直是詩人界的一個傳奇。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考上狀元后,宰相先成了他的粉絲。他不但詩文寫得好,而是非常擅長清談。清談,不是我們現在說的侃大山吹牛逼,而是談玄學,談哲學,談詩歌,談文化,總之就是知識太過豐富,旁徵博引能跟你聊半天那種,類似於今天講脫口秀的高曉鬆。

當時的中書令(宰相)陸象先對人說:“季真清談風流,吾一日不見,則鄙吝生矣。”

季真是賀知章的字,意思就是,賀先生清談很有才,我一天不見他,就覺得自己庸俗。

一個剛出道的年輕人,竟然讓當朝宰相不惜貶低自己來拍馬屁,666~

更關鍵的是,這位宰相,是他的表哥,陸象先的媽媽,是賀知章的姑姑。嗯,大家懂的,朝中有人好做官,賀先生從國子四門博士幹起,升官到太常博士。

唐玄宗上位,陸象先不再當宰相,賀知章開始原地踏步。

但他實在好命,沒多久,另一位貴人——張說登場了。張說征討突厥大勝,按慣例,朝廷上下要寫點祝賀詩。

這時候,那位《長安十二時辰》中,在大街上揹著“千樹萬樹梨花開”、突然被狼衛搶了馬的邊塞詩人岑參,還沒出道。賀知章為張說寫的邊塞詩大放異彩,張說默默將他的名字記在了小本本上。

723年,張說升任中書令,賀知章一路青雲直上,從太常博士升遷為太常少卿,沒兩年,再升任禮部侍郎,併兼任集賢院學士。

接著,玄宗泰山封禪,各種禮儀,祭文,禮部侍郎自然要全程參與。賀知章先生又一次大展才華,幾篇洋洋灑灑的封禪詩寫下來,玄宗也成了他的粉絲。

好吧,繼續升官,進東宮,當太子老師——太子侍讀,太子賓客,銀青光祿大夫兼正授祕書監,人稱“賀監”,所以《長安十二時辰》中,大家稱呼他“何監”。說起來這個官也不算大,祕書監,管理國家藏書的,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

但他不僅是太子的老師,在劇中,也是李必的老師。雖然是名譽頭銜,但江湖地位高得嚇人。

正是他,組建了靖安司,劇中一開始就言明,何執正是靖安司主官,李必的上級。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太子

退休回家,皇太子率百官相送

《長安十二時辰》的背景,正是何執正向皇帝打了退休申請,皇帝批准他辭職。劇中提到,過了上元節,玄宗要為他擺宴送行。

這是真實歷史,如果按歷史,無論這部劇結局如何,賀老先生幸福的一生,馬上就要迎來榮耀的頂點。

天保三年,86歲的賀知章大病了一場。知道自己日子不多了,於是向玄宗請求退休,回老家紹興去當道士(賀先生信道家)。聖人沒有像劇中一樣故意刁難的意思,不但允許了他退休,還將老家的鏡湖圈出一片,賜給他做放生池。

然後,為他舉行了盛大的退休儀式。

一、皇帝親自為他寫詩,表示“朕真捨不得你”。

二、命皇太子率領百官,在長安東門設幕賬,擺宴為他餞行。眾人寫詩贈別,詩酒相送。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唐玄宗以詩記之:獨有青門餞,群英悵別深。

順便講個彩蛋:賀知章有個兒子,真的叫賀孚。而且這個名字,是請玄宗取的。當時玄宗說:“信乃道之核心,孚者,信也。卿之子宜名為孚。”後來賀知章仔細一琢磨,孚,上爪下子,原來是聖人嘲笑我兒子多呢!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賀知章後人族譜

為了方便照顧他,玄宗還任命他的兒子為家鄉會稽司馬,其中一項主要工作就是——照顧好你爸爸。

大家可以回憶回憶,在歷史記載中,哪位大臣退休時有此殊榮?

有的顯貴重臣,雖然光榮退休,但身後也被秋後算賬,甚至家人也丟了性命。(參照明朝最牛的首輔張居正同志)

賀知章先生好命到底,死後被他的學生,已經上位的唐肅宗追贈為禮部尚書。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反觀劇中大佬、右相林九郎的歷史結局。這位宰相也熬到了安全著陸,可是前腳剛剛死,還沒下葬呢,就被繼任的楊國忠誣陷謀反,被削去官爵,抄沒家產,兒子流放。玄宗還不解恨,命人劈開棺木,挖出口內含珠,剝下金紫朝服,改用小棺以庶人之禮安葬。

嘖嘖嘖,怎一個慘字了得。

有人要說了,你要這麼比的話,那最大贏家應該是太子,人家後面可是當了皇帝。

對不起,在衡量人生成功的標尺上,我還有另一個標準。

愛酒如命的狂客,流傳千古的詩

賀知章在《長安十二時辰》中出場時,騎著一頭驢,歪歪斜斜地直入靖安司官衙。

這個形象,竟然也是精心設置的,不得不佩服劇組的良苦用心。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賀知章晚年時,給自己取了個外號:四明狂客。

狂客嘛,自然少不了酒。劇中上場就被殺害的路人甲——焦遂,雖然是個平民,但因為愛酒,竟然在歷史上被記了一筆,與賀知章、李白、張旭等文藝界大佬一起,被合稱為“飲中八仙”。賀知章跟他是酒友,劇中也講到,他在遇到狼衛前,就跟賀先生一起喝酒來著。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可見賀知章此人,雖身居高位,卻是性情中人,瀟灑、淡泊,不唯利是圖,是個可交的朋友。

他的朋友中,有個比他更出名的,叫李白。

李白同志雖然才高八斗,也想輔佐君王,奈何科舉無門,當官無路。

天寶元年,李白孤身來到長安當“長漂”,住在小旅館裡。某天去一個道觀遊覽時,竟然遇到了當時的文壇兼政壇大佬賀知章,於是抓住機會,拿了自己的兩首新作給賀先生看,希望他能幫忙引薦引薦。(參照劇中岑參老師,痛心疾首說,自己寫的干謁詩,被燒燬了。)

誰知賀知章一口氣讀完《蜀道難》,一拍大腿,“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

翻譯過來就是:你不是人,難道是天上的神仙下凡塵?

從此,李白同志爆得大名,外號流傳開來——李白,字太白,謫仙人。後世稱為“詩仙”。

驚歎後還不過癮,賀老先生當即拉李白同志去喝酒。結果坐下後,發現自己沒帶錢,囧。

怎麼辦?好辦,把腰間的金飾龜袋解下來,換酒喝。

"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長安十二時辰#播了一半,劇情越發引人好奇。

開始,我們以為暴恐分子是狼衛,接著發現,狼衛不過是被別人僱來打工的;後來以為幕後主使是龍波,接著又出來個何孚,發現這哥們一直裝痴呆,原來龍波也是他僱來的;劇情發展到現在,不管是劇中的李必,還是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都覺得:何孚不過就是何監的養子,能設這麼大的局?有這麼大能量的人,會不會是何執正自己?甚至,是太子指使的何執正?

答案應該今晚的更新就能揭曉。

在這之前,讀唐史的張小漁先寫一篇關於何執正的文章。

首先承認,文章有點標題黨的嫌疑,畢竟最後的結局,誰也不知道,而我說的“最後大贏家”,是指《長安十二時辰》中出現的人物,在歷史上的結局。

諸位都知道,劇中的人,都改了名兒。李泌改成李必,李林甫改成林九郎,高力士改成郭利仕,連大詩人岑參,也改成了程參……為啥要改名?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那麼,本文要說的主角——何執正是誰呢?呵呵,嘴上說改名,其實是個中國人都知道,他就是賀知章,因為劇中反覆出現的“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上過小學的人都會背。

為什麼說他是本劇人物中的大贏家呢?一起來看看賀知章先生光輝的一生就知道了。

出道就是巔峰

賀知章,大家熟知的身份是,唐朝著名詩人。

但他最出名、被我們小學背誦那幾首詩,其實都是晚年寫的。

賀知章同學少年時,就是老家的名人。(《舊唐書》:“少以文詞知名”)

老家在哪呢?浙江紹興,沒錯,魯迅先生跟他是老鄉。

大家都知道,江浙地區,明清時盛產一種特產——狀元。我大學時在江蘇上學,出門逛街,或者去爬爬山,亂走都能碰到個古色古香的宅院,定眼一看——某某狀元讀書處。

賀知章先生,就是浙江歷史上的第一位狀元。

證聖元年(695年),多年動盪的政局終於穩定下來,女皇帝武則天恢復科舉,賀知章上來就奪魁——乙未科狀元。

這年他36歲。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有人可能會說,這位仁兄也不算牛逼啊,想我們四川的蘇軾蘇轍兄弟,考中進士時才21歲和19歲呢。

張小漁辯解如下:

一、不怪賀知章年輕時考不上,是他年輕時正好武則天女士在跟自己的兒子們爭皇帝,時局不穩,把高考(科舉)都給取消了,上哪兒考去。這不一恢復,人家就奪得頭名了嗎?

二、在唐朝,尤其是前期,科舉取士人數極少,科考成功的操作難度非常大,所謂“五十少進士”,就是說50歲都很難考上進士。

所以,賀知章先生這狀元,可以說含金量相當高,一出道就是巔峰,完全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遍長安花”的典型案例。

文人的理想人生

賀知章的一生,是平安的一生,是理想的一生,是文人求之不得的一生。

古代著名文豪們,我們看其生平時,最常見的情節是什麼?詩文蓋當世,當官不得志,貶貶貶,一貶再貶。

看同時代的李白同志,乍一看,像是隻要詩和遠方的浪子,其實想當官想瘋了。可是難啊,進宮為唐明皇當了一段時間的文學弄臣,寫詩讚美讚美楊玉環,讚美讚美這盛世,沒多久還是沒辭退了,只能酸溜溜地寫詩洩憤,“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聊以自慰。

李白的小弟杜甫,才華要是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科舉考了多少年,也沒考上。當官是沒指望了,連住宿吃飯都成了問題,到處漂泊,最後死在路上,可憐。

蘇東坡,論才情自然在賀知章之上,一樣少年成名,可是人生就是升,貶,升,貶,起起伏伏,讀者都為他著急,最後被一擼到底,竟然貶到海南島去了,要不是他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作風,早氣死幾回了。

這樣的例子可以舉出一大堆。

但賀知章先生呢,簡直是詩人界的一個傳奇。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考上狀元后,宰相先成了他的粉絲。他不但詩文寫得好,而是非常擅長清談。清談,不是我們現在說的侃大山吹牛逼,而是談玄學,談哲學,談詩歌,談文化,總之就是知識太過豐富,旁徵博引能跟你聊半天那種,類似於今天講脫口秀的高曉鬆。

當時的中書令(宰相)陸象先對人說:“季真清談風流,吾一日不見,則鄙吝生矣。”

季真是賀知章的字,意思就是,賀先生清談很有才,我一天不見他,就覺得自己庸俗。

一個剛出道的年輕人,竟然讓當朝宰相不惜貶低自己來拍馬屁,666~

更關鍵的是,這位宰相,是他的表哥,陸象先的媽媽,是賀知章的姑姑。嗯,大家懂的,朝中有人好做官,賀先生從國子四門博士幹起,升官到太常博士。

唐玄宗上位,陸象先不再當宰相,賀知章開始原地踏步。

但他實在好命,沒多久,另一位貴人——張說登場了。張說征討突厥大勝,按慣例,朝廷上下要寫點祝賀詩。

這時候,那位《長安十二時辰》中,在大街上揹著“千樹萬樹梨花開”、突然被狼衛搶了馬的邊塞詩人岑參,還沒出道。賀知章為張說寫的邊塞詩大放異彩,張說默默將他的名字記在了小本本上。

723年,張說升任中書令,賀知章一路青雲直上,從太常博士升遷為太常少卿,沒兩年,再升任禮部侍郎,併兼任集賢院學士。

接著,玄宗泰山封禪,各種禮儀,祭文,禮部侍郎自然要全程參與。賀知章先生又一次大展才華,幾篇洋洋灑灑的封禪詩寫下來,玄宗也成了他的粉絲。

好吧,繼續升官,進東宮,當太子老師——太子侍讀,太子賓客,銀青光祿大夫兼正授祕書監,人稱“賀監”,所以《長安十二時辰》中,大家稱呼他“何監”。說起來這個官也不算大,祕書監,管理國家藏書的,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

但他不僅是太子的老師,在劇中,也是李必的老師。雖然是名譽頭銜,但江湖地位高得嚇人。

正是他,組建了靖安司,劇中一開始就言明,何執正是靖安司主官,李必的上級。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太子

退休回家,皇太子率百官相送

《長安十二時辰》的背景,正是何執正向皇帝打了退休申請,皇帝批准他辭職。劇中提到,過了上元節,玄宗要為他擺宴送行。

這是真實歷史,如果按歷史,無論這部劇結局如何,賀老先生幸福的一生,馬上就要迎來榮耀的頂點。

天保三年,86歲的賀知章大病了一場。知道自己日子不多了,於是向玄宗請求退休,回老家紹興去當道士(賀先生信道家)。聖人沒有像劇中一樣故意刁難的意思,不但允許了他退休,還將老家的鏡湖圈出一片,賜給他做放生池。

然後,為他舉行了盛大的退休儀式。

一、皇帝親自為他寫詩,表示“朕真捨不得你”。

二、命皇太子率領百官,在長安東門設幕賬,擺宴為他餞行。眾人寫詩贈別,詩酒相送。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唐玄宗以詩記之:獨有青門餞,群英悵別深。

順便講個彩蛋:賀知章有個兒子,真的叫賀孚。而且這個名字,是請玄宗取的。當時玄宗說:“信乃道之核心,孚者,信也。卿之子宜名為孚。”後來賀知章仔細一琢磨,孚,上爪下子,原來是聖人嘲笑我兒子多呢!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賀知章後人族譜

為了方便照顧他,玄宗還任命他的兒子為家鄉會稽司馬,其中一項主要工作就是——照顧好你爸爸。

大家可以回憶回憶,在歷史記載中,哪位大臣退休時有此殊榮?

有的顯貴重臣,雖然光榮退休,但身後也被秋後算賬,甚至家人也丟了性命。(參照明朝最牛的首輔張居正同志)

賀知章先生好命到底,死後被他的學生,已經上位的唐肅宗追贈為禮部尚書。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反觀劇中大佬、右相林九郎的歷史結局。這位宰相也熬到了安全著陸,可是前腳剛剛死,還沒下葬呢,就被繼任的楊國忠誣陷謀反,被削去官爵,抄沒家產,兒子流放。玄宗還不解恨,命人劈開棺木,挖出口內含珠,剝下金紫朝服,改用小棺以庶人之禮安葬。

嘖嘖嘖,怎一個慘字了得。

有人要說了,你要這麼比的話,那最大贏家應該是太子,人家後面可是當了皇帝。

對不起,在衡量人生成功的標尺上,我還有另一個標準。

愛酒如命的狂客,流傳千古的詩

賀知章在《長安十二時辰》中出場時,騎著一頭驢,歪歪斜斜地直入靖安司官衙。

這個形象,竟然也是精心設置的,不得不佩服劇組的良苦用心。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賀知章晚年時,給自己取了個外號:四明狂客。

狂客嘛,自然少不了酒。劇中上場就被殺害的路人甲——焦遂,雖然是個平民,但因為愛酒,竟然在歷史上被記了一筆,與賀知章、李白、張旭等文藝界大佬一起,被合稱為“飲中八仙”。賀知章跟他是酒友,劇中也講到,他在遇到狼衛前,就跟賀先生一起喝酒來著。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可見賀知章此人,雖身居高位,卻是性情中人,瀟灑、淡泊,不唯利是圖,是個可交的朋友。

他的朋友中,有個比他更出名的,叫李白。

李白同志雖然才高八斗,也想輔佐君王,奈何科舉無門,當官無路。

天寶元年,李白孤身來到長安當“長漂”,住在小旅館裡。某天去一個道觀遊覽時,竟然遇到了當時的文壇兼政壇大佬賀知章,於是抓住機會,拿了自己的兩首新作給賀先生看,希望他能幫忙引薦引薦。(參照劇中岑參老師,痛心疾首說,自己寫的干謁詩,被燒燬了。)

誰知賀知章一口氣讀完《蜀道難》,一拍大腿,“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

翻譯過來就是:你不是人,難道是天上的神仙下凡塵?

從此,李白同志爆得大名,外號流傳開來——李白,字太白,謫仙人。後世稱為“詩仙”。

驚歎後還不過癮,賀老先生當即拉李白同志去喝酒。結果坐下後,發現自己沒帶錢,囧。

怎麼辦?好辦,把腰間的金飾龜袋解下來,換酒喝。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難道是腰間這袋子?

李白阻攔道:這可使不得。

賀知章回:我記得你寫過“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還寫過“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啊,怎麼,到我這裡就使不得了?

哈哈哈哈,兩個狂笑一陣,開心飲起酒來。

關於這件事,李白在賀知章死後,心中悵然,寫了首詩懷念:

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

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

昔好杯中物,今為松下塵。

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

因為賀知章及玉真公主的極力推薦,李白被召入宮,供奉翰林,跟唐玄宗度過了一段蜜月期。

當然,他也自然與賀知章成了酒友,有事沒事,聚在一起喝大酒。

後來,有一位小弟,非常傾慕他們,寫了一首《飲中八仙歌》,開頭兩句就寫賀知章: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說他騎馬的時候像乘船一樣,左搖右晃,可不就跟何執正出場時騎驢一個樣?喝醉了眼花,掉到了井裡,他乾脆就在井底睡了。

對了,寫這詩的小弟,叫杜甫。在當時並不怎麼出名。

宦海五十載,賀知章先生直到晚年,依然保持著一顆童心,沒有被功名利祿的官場汙染,這,是我覺得最可貴的地方。

於是,晚年的他,寫出了一首像童謠一樣純淨的詩: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長安十二時辰#播了一半,劇情越發引人好奇。

開始,我們以為暴恐分子是狼衛,接著發現,狼衛不過是被別人僱來打工的;後來以為幕後主使是龍波,接著又出來個何孚,發現這哥們一直裝痴呆,原來龍波也是他僱來的;劇情發展到現在,不管是劇中的李必,還是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都覺得:何孚不過就是何監的養子,能設這麼大的局?有這麼大能量的人,會不會是何執正自己?甚至,是太子指使的何執正?

答案應該今晚的更新就能揭曉。

在這之前,讀唐史的張小漁先寫一篇關於何執正的文章。

首先承認,文章有點標題黨的嫌疑,畢竟最後的結局,誰也不知道,而我說的“最後大贏家”,是指《長安十二時辰》中出現的人物,在歷史上的結局。

諸位都知道,劇中的人,都改了名兒。李泌改成李必,李林甫改成林九郎,高力士改成郭利仕,連大詩人岑參,也改成了程參……為啥要改名?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那麼,本文要說的主角——何執正是誰呢?呵呵,嘴上說改名,其實是個中國人都知道,他就是賀知章,因為劇中反覆出現的“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上過小學的人都會背。

為什麼說他是本劇人物中的大贏家呢?一起來看看賀知章先生光輝的一生就知道了。

出道就是巔峰

賀知章,大家熟知的身份是,唐朝著名詩人。

但他最出名、被我們小學背誦那幾首詩,其實都是晚年寫的。

賀知章同學少年時,就是老家的名人。(《舊唐書》:“少以文詞知名”)

老家在哪呢?浙江紹興,沒錯,魯迅先生跟他是老鄉。

大家都知道,江浙地區,明清時盛產一種特產——狀元。我大學時在江蘇上學,出門逛街,或者去爬爬山,亂走都能碰到個古色古香的宅院,定眼一看——某某狀元讀書處。

賀知章先生,就是浙江歷史上的第一位狀元。

證聖元年(695年),多年動盪的政局終於穩定下來,女皇帝武則天恢復科舉,賀知章上來就奪魁——乙未科狀元。

這年他36歲。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有人可能會說,這位仁兄也不算牛逼啊,想我們四川的蘇軾蘇轍兄弟,考中進士時才21歲和19歲呢。

張小漁辯解如下:

一、不怪賀知章年輕時考不上,是他年輕時正好武則天女士在跟自己的兒子們爭皇帝,時局不穩,把高考(科舉)都給取消了,上哪兒考去。這不一恢復,人家就奪得頭名了嗎?

二、在唐朝,尤其是前期,科舉取士人數極少,科考成功的操作難度非常大,所謂“五十少進士”,就是說50歲都很難考上進士。

所以,賀知章先生這狀元,可以說含金量相當高,一出道就是巔峰,完全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遍長安花”的典型案例。

文人的理想人生

賀知章的一生,是平安的一生,是理想的一生,是文人求之不得的一生。

古代著名文豪們,我們看其生平時,最常見的情節是什麼?詩文蓋當世,當官不得志,貶貶貶,一貶再貶。

看同時代的李白同志,乍一看,像是隻要詩和遠方的浪子,其實想當官想瘋了。可是難啊,進宮為唐明皇當了一段時間的文學弄臣,寫詩讚美讚美楊玉環,讚美讚美這盛世,沒多久還是沒辭退了,只能酸溜溜地寫詩洩憤,“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聊以自慰。

李白的小弟杜甫,才華要是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科舉考了多少年,也沒考上。當官是沒指望了,連住宿吃飯都成了問題,到處漂泊,最後死在路上,可憐。

蘇東坡,論才情自然在賀知章之上,一樣少年成名,可是人生就是升,貶,升,貶,起起伏伏,讀者都為他著急,最後被一擼到底,竟然貶到海南島去了,要不是他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作風,早氣死幾回了。

這樣的例子可以舉出一大堆。

但賀知章先生呢,簡直是詩人界的一個傳奇。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考上狀元后,宰相先成了他的粉絲。他不但詩文寫得好,而是非常擅長清談。清談,不是我們現在說的侃大山吹牛逼,而是談玄學,談哲學,談詩歌,談文化,總之就是知識太過豐富,旁徵博引能跟你聊半天那種,類似於今天講脫口秀的高曉鬆。

當時的中書令(宰相)陸象先對人說:“季真清談風流,吾一日不見,則鄙吝生矣。”

季真是賀知章的字,意思就是,賀先生清談很有才,我一天不見他,就覺得自己庸俗。

一個剛出道的年輕人,竟然讓當朝宰相不惜貶低自己來拍馬屁,666~

更關鍵的是,這位宰相,是他的表哥,陸象先的媽媽,是賀知章的姑姑。嗯,大家懂的,朝中有人好做官,賀先生從國子四門博士幹起,升官到太常博士。

唐玄宗上位,陸象先不再當宰相,賀知章開始原地踏步。

但他實在好命,沒多久,另一位貴人——張說登場了。張說征討突厥大勝,按慣例,朝廷上下要寫點祝賀詩。

這時候,那位《長安十二時辰》中,在大街上揹著“千樹萬樹梨花開”、突然被狼衛搶了馬的邊塞詩人岑參,還沒出道。賀知章為張說寫的邊塞詩大放異彩,張說默默將他的名字記在了小本本上。

723年,張說升任中書令,賀知章一路青雲直上,從太常博士升遷為太常少卿,沒兩年,再升任禮部侍郎,併兼任集賢院學士。

接著,玄宗泰山封禪,各種禮儀,祭文,禮部侍郎自然要全程參與。賀知章先生又一次大展才華,幾篇洋洋灑灑的封禪詩寫下來,玄宗也成了他的粉絲。

好吧,繼續升官,進東宮,當太子老師——太子侍讀,太子賓客,銀青光祿大夫兼正授祕書監,人稱“賀監”,所以《長安十二時辰》中,大家稱呼他“何監”。說起來這個官也不算大,祕書監,管理國家藏書的,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

但他不僅是太子的老師,在劇中,也是李必的老師。雖然是名譽頭銜,但江湖地位高得嚇人。

正是他,組建了靖安司,劇中一開始就言明,何執正是靖安司主官,李必的上級。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太子

退休回家,皇太子率百官相送

《長安十二時辰》的背景,正是何執正向皇帝打了退休申請,皇帝批准他辭職。劇中提到,過了上元節,玄宗要為他擺宴送行。

這是真實歷史,如果按歷史,無論這部劇結局如何,賀老先生幸福的一生,馬上就要迎來榮耀的頂點。

天保三年,86歲的賀知章大病了一場。知道自己日子不多了,於是向玄宗請求退休,回老家紹興去當道士(賀先生信道家)。聖人沒有像劇中一樣故意刁難的意思,不但允許了他退休,還將老家的鏡湖圈出一片,賜給他做放生池。

然後,為他舉行了盛大的退休儀式。

一、皇帝親自為他寫詩,表示“朕真捨不得你”。

二、命皇太子率領百官,在長安東門設幕賬,擺宴為他餞行。眾人寫詩贈別,詩酒相送。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唐玄宗以詩記之:獨有青門餞,群英悵別深。

順便講個彩蛋:賀知章有個兒子,真的叫賀孚。而且這個名字,是請玄宗取的。當時玄宗說:“信乃道之核心,孚者,信也。卿之子宜名為孚。”後來賀知章仔細一琢磨,孚,上爪下子,原來是聖人嘲笑我兒子多呢!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賀知章後人族譜

為了方便照顧他,玄宗還任命他的兒子為家鄉會稽司馬,其中一項主要工作就是——照顧好你爸爸。

大家可以回憶回憶,在歷史記載中,哪位大臣退休時有此殊榮?

有的顯貴重臣,雖然光榮退休,但身後也被秋後算賬,甚至家人也丟了性命。(參照明朝最牛的首輔張居正同志)

賀知章先生好命到底,死後被他的學生,已經上位的唐肅宗追贈為禮部尚書。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反觀劇中大佬、右相林九郎的歷史結局。這位宰相也熬到了安全著陸,可是前腳剛剛死,還沒下葬呢,就被繼任的楊國忠誣陷謀反,被削去官爵,抄沒家產,兒子流放。玄宗還不解恨,命人劈開棺木,挖出口內含珠,剝下金紫朝服,改用小棺以庶人之禮安葬。

嘖嘖嘖,怎一個慘字了得。

有人要說了,你要這麼比的話,那最大贏家應該是太子,人家後面可是當了皇帝。

對不起,在衡量人生成功的標尺上,我還有另一個標準。

愛酒如命的狂客,流傳千古的詩

賀知章在《長安十二時辰》中出場時,騎著一頭驢,歪歪斜斜地直入靖安司官衙。

這個形象,竟然也是精心設置的,不得不佩服劇組的良苦用心。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賀知章晚年時,給自己取了個外號:四明狂客。

狂客嘛,自然少不了酒。劇中上場就被殺害的路人甲——焦遂,雖然是個平民,但因為愛酒,竟然在歷史上被記了一筆,與賀知章、李白、張旭等文藝界大佬一起,被合稱為“飲中八仙”。賀知章跟他是酒友,劇中也講到,他在遇到狼衛前,就跟賀先生一起喝酒來著。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可見賀知章此人,雖身居高位,卻是性情中人,瀟灑、淡泊,不唯利是圖,是個可交的朋友。

他的朋友中,有個比他更出名的,叫李白。

李白同志雖然才高八斗,也想輔佐君王,奈何科舉無門,當官無路。

天寶元年,李白孤身來到長安當“長漂”,住在小旅館裡。某天去一個道觀遊覽時,竟然遇到了當時的文壇兼政壇大佬賀知章,於是抓住機會,拿了自己的兩首新作給賀先生看,希望他能幫忙引薦引薦。(參照劇中岑參老師,痛心疾首說,自己寫的干謁詩,被燒燬了。)

誰知賀知章一口氣讀完《蜀道難》,一拍大腿,“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

翻譯過來就是:你不是人,難道是天上的神仙下凡塵?

從此,李白同志爆得大名,外號流傳開來——李白,字太白,謫仙人。後世稱為“詩仙”。

驚歎後還不過癮,賀老先生當即拉李白同志去喝酒。結果坐下後,發現自己沒帶錢,囧。

怎麼辦?好辦,把腰間的金飾龜袋解下來,換酒喝。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難道是腰間這袋子?

李白阻攔道:這可使不得。

賀知章回:我記得你寫過“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還寫過“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啊,怎麼,到我這裡就使不得了?

哈哈哈哈,兩個狂笑一陣,開心飲起酒來。

關於這件事,李白在賀知章死後,心中悵然,寫了首詩懷念:

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

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

昔好杯中物,今為松下塵。

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

因為賀知章及玉真公主的極力推薦,李白被召入宮,供奉翰林,跟唐玄宗度過了一段蜜月期。

當然,他也自然與賀知章成了酒友,有事沒事,聚在一起喝大酒。

後來,有一位小弟,非常傾慕他們,寫了一首《飲中八仙歌》,開頭兩句就寫賀知章: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說他騎馬的時候像乘船一樣,左搖右晃,可不就跟何執正出場時騎驢一個樣?喝醉了眼花,掉到了井裡,他乾脆就在井底睡了。

對了,寫這詩的小弟,叫杜甫。在當時並不怎麼出名。

宦海五十載,賀知章先生直到晚年,依然保持著一顆童心,沒有被功名利祿的官場汙染,這,是我覺得最可貴的地方。

於是,晚年的他,寫出了一首像童謠一樣純淨的詩: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直到一千多年後的今天,孩子都能隨口誦出這首《詠柳》。

86歲高齡,他辭官回家,這是他離開50年後,再次踏上故鄉的土地。

村口的一群孩子,好奇地圍著他問,老爺爺,你從哪裡來呀?

賀知章老先生心中感概萬千,又寫下了另一首詩: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不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這首詩,離鄉多年的人,最能體會。比如我18歲出省上學,在外工作至今。13年過去了,每次春節時回家,多數村中孩童,我不認識他們,他們也不認識我,可不令人心生“時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麼?

您看,能流傳千古的詩,無論是古代,現在,還是將來,都能跨越時空,引起人們共同的情感共鳴。

古往今來,多少王侯將相,多少皇圖霸業,多少是非成敗,轉眼皆空,我們甚至記不清他們的名字。唯一千古長存的,是那些記錄時代、引人共鳴的詩詞歌賦;唯一讓人動容的,是那些陰謀詭計裡,依然保持著純真的赤子之心。

"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長安十二時辰#播了一半,劇情越發引人好奇。

開始,我們以為暴恐分子是狼衛,接著發現,狼衛不過是被別人僱來打工的;後來以為幕後主使是龍波,接著又出來個何孚,發現這哥們一直裝痴呆,原來龍波也是他僱來的;劇情發展到現在,不管是劇中的李必,還是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都覺得:何孚不過就是何監的養子,能設這麼大的局?有這麼大能量的人,會不會是何執正自己?甚至,是太子指使的何執正?

答案應該今晚的更新就能揭曉。

在這之前,讀唐史的張小漁先寫一篇關於何執正的文章。

首先承認,文章有點標題黨的嫌疑,畢竟最後的結局,誰也不知道,而我說的“最後大贏家”,是指《長安十二時辰》中出現的人物,在歷史上的結局。

諸位都知道,劇中的人,都改了名兒。李泌改成李必,李林甫改成林九郎,高力士改成郭利仕,連大詩人岑參,也改成了程參……為啥要改名?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那麼,本文要說的主角——何執正是誰呢?呵呵,嘴上說改名,其實是個中國人都知道,他就是賀知章,因為劇中反覆出現的“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上過小學的人都會背。

為什麼說他是本劇人物中的大贏家呢?一起來看看賀知章先生光輝的一生就知道了。

出道就是巔峰

賀知章,大家熟知的身份是,唐朝著名詩人。

但他最出名、被我們小學背誦那幾首詩,其實都是晚年寫的。

賀知章同學少年時,就是老家的名人。(《舊唐書》:“少以文詞知名”)

老家在哪呢?浙江紹興,沒錯,魯迅先生跟他是老鄉。

大家都知道,江浙地區,明清時盛產一種特產——狀元。我大學時在江蘇上學,出門逛街,或者去爬爬山,亂走都能碰到個古色古香的宅院,定眼一看——某某狀元讀書處。

賀知章先生,就是浙江歷史上的第一位狀元。

證聖元年(695年),多年動盪的政局終於穩定下來,女皇帝武則天恢復科舉,賀知章上來就奪魁——乙未科狀元。

這年他36歲。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有人可能會說,這位仁兄也不算牛逼啊,想我們四川的蘇軾蘇轍兄弟,考中進士時才21歲和19歲呢。

張小漁辯解如下:

一、不怪賀知章年輕時考不上,是他年輕時正好武則天女士在跟自己的兒子們爭皇帝,時局不穩,把高考(科舉)都給取消了,上哪兒考去。這不一恢復,人家就奪得頭名了嗎?

二、在唐朝,尤其是前期,科舉取士人數極少,科考成功的操作難度非常大,所謂“五十少進士”,就是說50歲都很難考上進士。

所以,賀知章先生這狀元,可以說含金量相當高,一出道就是巔峰,完全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遍長安花”的典型案例。

文人的理想人生

賀知章的一生,是平安的一生,是理想的一生,是文人求之不得的一生。

古代著名文豪們,我們看其生平時,最常見的情節是什麼?詩文蓋當世,當官不得志,貶貶貶,一貶再貶。

看同時代的李白同志,乍一看,像是隻要詩和遠方的浪子,其實想當官想瘋了。可是難啊,進宮為唐明皇當了一段時間的文學弄臣,寫詩讚美讚美楊玉環,讚美讚美這盛世,沒多久還是沒辭退了,只能酸溜溜地寫詩洩憤,“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聊以自慰。

李白的小弟杜甫,才華要是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科舉考了多少年,也沒考上。當官是沒指望了,連住宿吃飯都成了問題,到處漂泊,最後死在路上,可憐。

蘇東坡,論才情自然在賀知章之上,一樣少年成名,可是人生就是升,貶,升,貶,起起伏伏,讀者都為他著急,最後被一擼到底,竟然貶到海南島去了,要不是他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作風,早氣死幾回了。

這樣的例子可以舉出一大堆。

但賀知章先生呢,簡直是詩人界的一個傳奇。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考上狀元后,宰相先成了他的粉絲。他不但詩文寫得好,而是非常擅長清談。清談,不是我們現在說的侃大山吹牛逼,而是談玄學,談哲學,談詩歌,談文化,總之就是知識太過豐富,旁徵博引能跟你聊半天那種,類似於今天講脫口秀的高曉鬆。

當時的中書令(宰相)陸象先對人說:“季真清談風流,吾一日不見,則鄙吝生矣。”

季真是賀知章的字,意思就是,賀先生清談很有才,我一天不見他,就覺得自己庸俗。

一個剛出道的年輕人,竟然讓當朝宰相不惜貶低自己來拍馬屁,666~

更關鍵的是,這位宰相,是他的表哥,陸象先的媽媽,是賀知章的姑姑。嗯,大家懂的,朝中有人好做官,賀先生從國子四門博士幹起,升官到太常博士。

唐玄宗上位,陸象先不再當宰相,賀知章開始原地踏步。

但他實在好命,沒多久,另一位貴人——張說登場了。張說征討突厥大勝,按慣例,朝廷上下要寫點祝賀詩。

這時候,那位《長安十二時辰》中,在大街上揹著“千樹萬樹梨花開”、突然被狼衛搶了馬的邊塞詩人岑參,還沒出道。賀知章為張說寫的邊塞詩大放異彩,張說默默將他的名字記在了小本本上。

723年,張說升任中書令,賀知章一路青雲直上,從太常博士升遷為太常少卿,沒兩年,再升任禮部侍郎,併兼任集賢院學士。

接著,玄宗泰山封禪,各種禮儀,祭文,禮部侍郎自然要全程參與。賀知章先生又一次大展才華,幾篇洋洋灑灑的封禪詩寫下來,玄宗也成了他的粉絲。

好吧,繼續升官,進東宮,當太子老師——太子侍讀,太子賓客,銀青光祿大夫兼正授祕書監,人稱“賀監”,所以《長安十二時辰》中,大家稱呼他“何監”。說起來這個官也不算大,祕書監,管理國家藏書的,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

但他不僅是太子的老師,在劇中,也是李必的老師。雖然是名譽頭銜,但江湖地位高得嚇人。

正是他,組建了靖安司,劇中一開始就言明,何執正是靖安司主官,李必的上級。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太子

退休回家,皇太子率百官相送

《長安十二時辰》的背景,正是何執正向皇帝打了退休申請,皇帝批准他辭職。劇中提到,過了上元節,玄宗要為他擺宴送行。

這是真實歷史,如果按歷史,無論這部劇結局如何,賀老先生幸福的一生,馬上就要迎來榮耀的頂點。

天保三年,86歲的賀知章大病了一場。知道自己日子不多了,於是向玄宗請求退休,回老家紹興去當道士(賀先生信道家)。聖人沒有像劇中一樣故意刁難的意思,不但允許了他退休,還將老家的鏡湖圈出一片,賜給他做放生池。

然後,為他舉行了盛大的退休儀式。

一、皇帝親自為他寫詩,表示“朕真捨不得你”。

二、命皇太子率領百官,在長安東門設幕賬,擺宴為他餞行。眾人寫詩贈別,詩酒相送。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唐玄宗以詩記之:獨有青門餞,群英悵別深。

順便講個彩蛋:賀知章有個兒子,真的叫賀孚。而且這個名字,是請玄宗取的。當時玄宗說:“信乃道之核心,孚者,信也。卿之子宜名為孚。”後來賀知章仔細一琢磨,孚,上爪下子,原來是聖人嘲笑我兒子多呢!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賀知章後人族譜

為了方便照顧他,玄宗還任命他的兒子為家鄉會稽司馬,其中一項主要工作就是——照顧好你爸爸。

大家可以回憶回憶,在歷史記載中,哪位大臣退休時有此殊榮?

有的顯貴重臣,雖然光榮退休,但身後也被秋後算賬,甚至家人也丟了性命。(參照明朝最牛的首輔張居正同志)

賀知章先生好命到底,死後被他的學生,已經上位的唐肅宗追贈為禮部尚書。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反觀劇中大佬、右相林九郎的歷史結局。這位宰相也熬到了安全著陸,可是前腳剛剛死,還沒下葬呢,就被繼任的楊國忠誣陷謀反,被削去官爵,抄沒家產,兒子流放。玄宗還不解恨,命人劈開棺木,挖出口內含珠,剝下金紫朝服,改用小棺以庶人之禮安葬。

嘖嘖嘖,怎一個慘字了得。

有人要說了,你要這麼比的話,那最大贏家應該是太子,人家後面可是當了皇帝。

對不起,在衡量人生成功的標尺上,我還有另一個標準。

愛酒如命的狂客,流傳千古的詩

賀知章在《長安十二時辰》中出場時,騎著一頭驢,歪歪斜斜地直入靖安司官衙。

這個形象,竟然也是精心設置的,不得不佩服劇組的良苦用心。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賀知章晚年時,給自己取了個外號:四明狂客。

狂客嘛,自然少不了酒。劇中上場就被殺害的路人甲——焦遂,雖然是個平民,但因為愛酒,竟然在歷史上被記了一筆,與賀知章、李白、張旭等文藝界大佬一起,被合稱為“飲中八仙”。賀知章跟他是酒友,劇中也講到,他在遇到狼衛前,就跟賀先生一起喝酒來著。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可見賀知章此人,雖身居高位,卻是性情中人,瀟灑、淡泊,不唯利是圖,是個可交的朋友。

他的朋友中,有個比他更出名的,叫李白。

李白同志雖然才高八斗,也想輔佐君王,奈何科舉無門,當官無路。

天寶元年,李白孤身來到長安當“長漂”,住在小旅館裡。某天去一個道觀遊覽時,竟然遇到了當時的文壇兼政壇大佬賀知章,於是抓住機會,拿了自己的兩首新作給賀先生看,希望他能幫忙引薦引薦。(參照劇中岑參老師,痛心疾首說,自己寫的干謁詩,被燒燬了。)

誰知賀知章一口氣讀完《蜀道難》,一拍大腿,“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

翻譯過來就是:你不是人,難道是天上的神仙下凡塵?

從此,李白同志爆得大名,外號流傳開來——李白,字太白,謫仙人。後世稱為“詩仙”。

驚歎後還不過癮,賀老先生當即拉李白同志去喝酒。結果坐下後,發現自己沒帶錢,囧。

怎麼辦?好辦,把腰間的金飾龜袋解下來,換酒喝。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難道是腰間這袋子?

李白阻攔道:這可使不得。

賀知章回:我記得你寫過“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還寫過“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啊,怎麼,到我這裡就使不得了?

哈哈哈哈,兩個狂笑一陣,開心飲起酒來。

關於這件事,李白在賀知章死後,心中悵然,寫了首詩懷念:

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

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

昔好杯中物,今為松下塵。

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

因為賀知章及玉真公主的極力推薦,李白被召入宮,供奉翰林,跟唐玄宗度過了一段蜜月期。

當然,他也自然與賀知章成了酒友,有事沒事,聚在一起喝大酒。

後來,有一位小弟,非常傾慕他們,寫了一首《飲中八仙歌》,開頭兩句就寫賀知章: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說他騎馬的時候像乘船一樣,左搖右晃,可不就跟何執正出場時騎驢一個樣?喝醉了眼花,掉到了井裡,他乾脆就在井底睡了。

對了,寫這詩的小弟,叫杜甫。在當時並不怎麼出名。

宦海五十載,賀知章先生直到晚年,依然保持著一顆童心,沒有被功名利祿的官場汙染,這,是我覺得最可貴的地方。

於是,晚年的他,寫出了一首像童謠一樣純淨的詩: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直到一千多年後的今天,孩子都能隨口誦出這首《詠柳》。

86歲高齡,他辭官回家,這是他離開50年後,再次踏上故鄉的土地。

村口的一群孩子,好奇地圍著他問,老爺爺,你從哪裡來呀?

賀知章老先生心中感概萬千,又寫下了另一首詩: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不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這首詩,離鄉多年的人,最能體會。比如我18歲出省上學,在外工作至今。13年過去了,每次春節時回家,多數村中孩童,我不認識他們,他們也不認識我,可不令人心生“時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麼?

您看,能流傳千古的詩,無論是古代,現在,還是將來,都能跨越時空,引起人們共同的情感共鳴。

古往今來,多少王侯將相,多少皇圖霸業,多少是非成敗,轉眼皆空,我們甚至記不清他們的名字。唯一千古長存的,是那些記錄時代、引人共鳴的詩詞歌賦;唯一讓人動容的,是那些陰謀詭計裡,依然保持著純真的赤子之心。

長安十二時辰:最後的大贏家,其實是何執正

天保三年,在老家紹興過了沒多久的隱居生活後,長壽86歲的賀知章,安然長逝。

他是最後的大贏家,一直贏到了現在,我們依然會想起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