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能想到,我看《長安十二時辰》竟然為一群沒有姓名的角色淚目了。

昨天是週一,但乖巧懂事的優酷聽到了廣大網友的心聲,《長安》除了每週四播出以外,在週一,加、更、了!

"

誰能想到,我看《長安十二時辰》竟然為一群沒有姓名的角色淚目了。

昨天是週一,但乖巧懂事的優酷聽到了廣大網友的心聲,《長安》除了每週四播出以外,在週一,加、更、了!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最新更的這3集裡,有個細節很打動我——

上元花燈夜,原本已經結束了大半天的辛苦工作、散班歸家的靖安吏們突然聽見望樓急召的鼓聲,本來已經在購物、閒逛、賞花燈甚至準備離開長安的他們,紛紛放下手頭的事,丟開家人,義無反顧地返回靖安司。這麼做的動機很樸素,用一名靖安吏的話說就是:

“這長安城,真要讓你走啊……你還真就捨不得。”

"

誰能想到,我看《長安十二時辰》竟然為一群沒有姓名的角色淚目了。

昨天是週一,但乖巧懂事的優酷聽到了廣大網友的心聲,《長安》除了每週四播出以外,在週一,加、更、了!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最新更的這3集裡,有個細節很打動我——

上元花燈夜,原本已經結束了大半天的辛苦工作、散班歸家的靖安吏們突然聽見望樓急召的鼓聲,本來已經在購物、閒逛、賞花燈甚至準備離開長安的他們,紛紛放下手頭的事,丟開家人,義無反顧地返回靖安司。這麼做的動機很樸素,用一名靖安吏的話說就是:

“這長安城,真要讓你走啊……你還真就捨不得。”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這位靖安吏講這句話是有個前情背景的:返回靖安司之前,他原本跟妻子在街市上購物,準備舉家搬遷到東都洛陽去。那位妻子氣度不凡,談吐頗有見識,家中也有長輩在朝中做官,消息靈通的妻子告訴丈夫朝局不穩,作為李必手下最好趕緊遠離長安。

剛說到這兒望樓傳來信號,急召一眾靖安令回去辦案。做丈夫的就跟妻子說,明天白天再動身行不行,眼下先回靖安司公幹。妻子很不樂意,下命令“不準回去”,還抱怨說“這靖安司給你吃什麼迷藥了?!”

丈夫講了一段話,登時就讓妻子怒容轉霽,欣然放人了:

"

誰能想到,我看《長安十二時辰》竟然為一群沒有姓名的角色淚目了。

昨天是週一,但乖巧懂事的優酷聽到了廣大網友的心聲,《長安》除了每週四播出以外,在週一,加、更、了!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最新更的這3集裡,有個細節很打動我——

上元花燈夜,原本已經結束了大半天的辛苦工作、散班歸家的靖安吏們突然聽見望樓急召的鼓聲,本來已經在購物、閒逛、賞花燈甚至準備離開長安的他們,紛紛放下手頭的事,丟開家人,義無反顧地返回靖安司。這麼做的動機很樸素,用一名靖安吏的話說就是:

“這長安城,真要讓你走啊……你還真就捨不得。”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這位靖安吏講這句話是有個前情背景的:返回靖安司之前,他原本跟妻子在街市上購物,準備舉家搬遷到東都洛陽去。那位妻子氣度不凡,談吐頗有見識,家中也有長輩在朝中做官,消息靈通的妻子告訴丈夫朝局不穩,作為李必手下最好趕緊遠離長安。

剛說到這兒望樓傳來信號,急召一眾靖安令回去辦案。做丈夫的就跟妻子說,明天白天再動身行不行,眼下先回靖安司公幹。妻子很不樂意,下命令“不準回去”,還抱怨說“這靖安司給你吃什麼迷藥了?!”

丈夫講了一段話,登時就讓妻子怒容轉霽,欣然放人了: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所以當後來一眾靖安吏返回靖安司,在閒聊時談到對長安的感情時,上文提到的這位靖安吏,用了“捨不得”三個字來概括。

就是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讓我一下子就被戳中,觸動,淚目了。

要是你不曾有過身為普通人在大城市漂泊、生活、打拼的經歷,看到這句臺詞興許會無感,甚至還會嘲諷:

“得了吧,少在這兒自作多情。長安(北京/上海)還用得著你捨不得?你以為你是誰呀?你是抗戰時期南下的清華、北大校長啊,還是當過北京市長啊?”

說這種話的人,要麼是沒在大城市生活過,要麼是在大城市生活的日子裡,沒有結結實實地動了情。

上個星期五下午我去故宮看展覽,故宮是每天下午五點關門,到了四點半,展館基本就開始清場。我也剛好看完了,就從午門展廳出來,沿著“協和門-體仁閣-左翼門”一線一路向北溜達。忽而,偌大的故宮開始播放起傳統民樂,空曠的太和殿廣場上難得的罕有幾人。加上當天天氣特別好,藍天白雲,金瓦紅牆,我忍不住掏出手機,專門拍下了一段視頻。

就在我拍視頻的時候,身後響起一個聲音:“有時候看著這樣的景象,就會捨不得北京。”

我一回身,見身後站著一個20多歲的姑娘,一身藍色連衣裙,皮膚白白淨淨。當天其實天挺晒,她卻沒打傘,也沒戴帽子。

我衝她微微一笑算是致意,她卻問我:“這麼好的景緻,難得人少,要我幫你拍張照麼?”

我點點頭,就把手機交給了她。她挺耐心,還會主動建議我哪些位置更出片,指揮著我跑了好幾處地方,甚至不惜力地上上下下,一會爬到城樓上面,一會又回到廣場上……作為回饋,我也在每個點位都幫她拍照,一來二去,我們竟然也聊了起來。

“這是我上班以後第一次出來拍照,真有緣——你知道麼,這周是我第一週上班,我留北京啦!”她突然對我說。

“第一週上班你就週五翹班,膽夠肥的呀?”我開她的玩笑。

“我這週六日都要上班,今天是我調休。”姑娘回答我。

原來,姑娘是浙江金華人,今年剛研究生畢業。畢業前,爸媽十分希望她能回浙江老家工作:“杭州嘛那麼多好企業,阿里巴巴網易都不錯的呀。要麼嘛回我們金華呆一呆也蠻好的呀。”爸媽這樣勸她。

她也知道回家的種種利好:家裡在當地條件不錯,回去以後,守家在地,衣食無憂,職場生活的起步階段就順風順水,省卻很多煩惱。而留在北京,一來戶口基本別指望了,二來房租貴得驚人(買房那是想都不要想了),三來交通和空氣在家裡看來都“令人堪憂”,還要承受獨自生活的各種艱辛……不是沒有糾結過。

“找工作那段時間,我有一次就來了故宮。那天正好趕上故宮下雪,白雪紅牆別提多美了!清場的時候,也像現在這樣,什麼漢服小姐姐什麼旗裝‘魏瓔珞’紛紛散去,眼前的景象清淨、空曠、寧靜,我一下子心都化了。當時就一個念頭:就為了眼前這景象,這下著雪的大美故宮,我也捨不得離開北京。”

"

誰能想到,我看《長安十二時辰》竟然為一群沒有姓名的角色淚目了。

昨天是週一,但乖巧懂事的優酷聽到了廣大網友的心聲,《長安》除了每週四播出以外,在週一,加、更、了!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最新更的這3集裡,有個細節很打動我——

上元花燈夜,原本已經結束了大半天的辛苦工作、散班歸家的靖安吏們突然聽見望樓急召的鼓聲,本來已經在購物、閒逛、賞花燈甚至準備離開長安的他們,紛紛放下手頭的事,丟開家人,義無反顧地返回靖安司。這麼做的動機很樸素,用一名靖安吏的話說就是:

“這長安城,真要讓你走啊……你還真就捨不得。”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這位靖安吏講這句話是有個前情背景的:返回靖安司之前,他原本跟妻子在街市上購物,準備舉家搬遷到東都洛陽去。那位妻子氣度不凡,談吐頗有見識,家中也有長輩在朝中做官,消息靈通的妻子告訴丈夫朝局不穩,作為李必手下最好趕緊遠離長安。

剛說到這兒望樓傳來信號,急召一眾靖安令回去辦案。做丈夫的就跟妻子說,明天白天再動身行不行,眼下先回靖安司公幹。妻子很不樂意,下命令“不準回去”,還抱怨說“這靖安司給你吃什麼迷藥了?!”

丈夫講了一段話,登時就讓妻子怒容轉霽,欣然放人了: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所以當後來一眾靖安吏返回靖安司,在閒聊時談到對長安的感情時,上文提到的這位靖安吏,用了“捨不得”三個字來概括。

就是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讓我一下子就被戳中,觸動,淚目了。

要是你不曾有過身為普通人在大城市漂泊、生活、打拼的經歷,看到這句臺詞興許會無感,甚至還會嘲諷:

“得了吧,少在這兒自作多情。長安(北京/上海)還用得著你捨不得?你以為你是誰呀?你是抗戰時期南下的清華、北大校長啊,還是當過北京市長啊?”

說這種話的人,要麼是沒在大城市生活過,要麼是在大城市生活的日子裡,沒有結結實實地動了情。

上個星期五下午我去故宮看展覽,故宮是每天下午五點關門,到了四點半,展館基本就開始清場。我也剛好看完了,就從午門展廳出來,沿著“協和門-體仁閣-左翼門”一線一路向北溜達。忽而,偌大的故宮開始播放起傳統民樂,空曠的太和殿廣場上難得的罕有幾人。加上當天天氣特別好,藍天白雲,金瓦紅牆,我忍不住掏出手機,專門拍下了一段視頻。

就在我拍視頻的時候,身後響起一個聲音:“有時候看著這樣的景象,就會捨不得北京。”

我一回身,見身後站著一個20多歲的姑娘,一身藍色連衣裙,皮膚白白淨淨。當天其實天挺晒,她卻沒打傘,也沒戴帽子。

我衝她微微一笑算是致意,她卻問我:“這麼好的景緻,難得人少,要我幫你拍張照麼?”

我點點頭,就把手機交給了她。她挺耐心,還會主動建議我哪些位置更出片,指揮著我跑了好幾處地方,甚至不惜力地上上下下,一會爬到城樓上面,一會又回到廣場上……作為回饋,我也在每個點位都幫她拍照,一來二去,我們竟然也聊了起來。

“這是我上班以後第一次出來拍照,真有緣——你知道麼,這周是我第一週上班,我留北京啦!”她突然對我說。

“第一週上班你就週五翹班,膽夠肥的呀?”我開她的玩笑。

“我這週六日都要上班,今天是我調休。”姑娘回答我。

原來,姑娘是浙江金華人,今年剛研究生畢業。畢業前,爸媽十分希望她能回浙江老家工作:“杭州嘛那麼多好企業,阿里巴巴網易都不錯的呀。要麼嘛回我們金華呆一呆也蠻好的呀。”爸媽這樣勸她。

她也知道回家的種種利好:家裡在當地條件不錯,回去以後,守家在地,衣食無憂,職場生活的起步階段就順風順水,省卻很多煩惱。而留在北京,一來戶口基本別指望了,二來房租貴得驚人(買房那是想都不要想了),三來交通和空氣在家裡看來都“令人堪憂”,還要承受獨自生活的各種艱辛……不是沒有糾結過。

“找工作那段時間,我有一次就來了故宮。那天正好趕上故宮下雪,白雪紅牆別提多美了!清場的時候,也像現在這樣,什麼漢服小姐姐什麼旗裝‘魏瓔珞’紛紛散去,眼前的景象清淨、空曠、寧靜,我一下子心都化了。當時就一個念頭:就為了眼前這景象,這下著雪的大美故宮,我也捨不得離開北京。”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於是姑娘留在了北京,去了一家解決不了戶口的二線互聯網公司。我見到她的那天,是她正式入職的第一週第五天。她說她還報名了故宮的志願者,“想著這下真的要跟北京長相廝守了,故宮更是必須常來的地方,是心頭肉。”

所以你知道,當我上週五剛在故宮偶遇這位捨不得北京的姑娘,這週一便聽到靖安吏們那句“真捨不得長安”的臺詞時,內心有多受衝擊了吧。這種衝擊,不是因為巧合,而是因為共情。

誰沒有過這種“擇一城,遇一人,務一事,盡一生”的情結呢?多年後我們回頭看,其實人生最關鍵的幾個節點,幾乎全都跟“選擇哪座城市”有關。就像上個月高考完,我解答了好多親朋好友的孩子們“報志願該選城市還是選大學”的困惑。我跟他們說得最多的,就是“優先選城市,其次選大學,最後才是專業”。上完大學,考慮擇業的時候,“到底要選擇哪座城市”,事後看都是一個對一生影響深遠的決定。

自己選的城市,無論有時你對它多麼“責之切”,可歸根結底,終究是“愛之深”。

我第一份工作在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做熱線記者。現在想來,那真是一份辛苦忙碌的工作——經常睡到半夜3點收到值班編輯提醒:北京突降大雪,延慶降雪量最大,你馬上趕去現場報道一下;昌平突發藏獒大規模咬人事件,你去一下南口醫院,採訪一下受傷群眾和主治醫生;大興居民樓火災,請1小時內趕到火災現場發回第一手連線……緊急,只好先坐地鐵二號線趕到積水潭,換成9字頭遠郊區縣公交車,下車以後又打了一段黑車才抵達的採訪地點……“7.21”暴雨那次,我到門頭溝做現場報道,剛連完線身後的山體就發生了碎石滑坡,幾乎跟我擦肩而過……

那時候一沒房,二沒車,三沒男朋友,住在租來的小開間裡,工作隨時隨地保持stand by,見過了北京43度的高溫天氣,積水深達5米多的暴雨,也在凌晨4點開過三環主路的大修,在杜家坎收費站見證過“高速公路十一黃金週免費”的大客流情況……苦是苦的,累是累的,可每當聽到廣播中迴盪著當時單位的呼號“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流動的北京城~”、“北京交通廣播~總有美好在路上~”,之後電波里出現自己的聲音或者名字的時候,總會感覺無比的自豪。

"

誰能想到,我看《長安十二時辰》竟然為一群沒有姓名的角色淚目了。

昨天是週一,但乖巧懂事的優酷聽到了廣大網友的心聲,《長安》除了每週四播出以外,在週一,加、更、了!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最新更的這3集裡,有個細節很打動我——

上元花燈夜,原本已經結束了大半天的辛苦工作、散班歸家的靖安吏們突然聽見望樓急召的鼓聲,本來已經在購物、閒逛、賞花燈甚至準備離開長安的他們,紛紛放下手頭的事,丟開家人,義無反顧地返回靖安司。這麼做的動機很樸素,用一名靖安吏的話說就是:

“這長安城,真要讓你走啊……你還真就捨不得。”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這位靖安吏講這句話是有個前情背景的:返回靖安司之前,他原本跟妻子在街市上購物,準備舉家搬遷到東都洛陽去。那位妻子氣度不凡,談吐頗有見識,家中也有長輩在朝中做官,消息靈通的妻子告訴丈夫朝局不穩,作為李必手下最好趕緊遠離長安。

剛說到這兒望樓傳來信號,急召一眾靖安令回去辦案。做丈夫的就跟妻子說,明天白天再動身行不行,眼下先回靖安司公幹。妻子很不樂意,下命令“不準回去”,還抱怨說“這靖安司給你吃什麼迷藥了?!”

丈夫講了一段話,登時就讓妻子怒容轉霽,欣然放人了: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所以當後來一眾靖安吏返回靖安司,在閒聊時談到對長安的感情時,上文提到的這位靖安吏,用了“捨不得”三個字來概括。

就是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讓我一下子就被戳中,觸動,淚目了。

要是你不曾有過身為普通人在大城市漂泊、生活、打拼的經歷,看到這句臺詞興許會無感,甚至還會嘲諷:

“得了吧,少在這兒自作多情。長安(北京/上海)還用得著你捨不得?你以為你是誰呀?你是抗戰時期南下的清華、北大校長啊,還是當過北京市長啊?”

說這種話的人,要麼是沒在大城市生活過,要麼是在大城市生活的日子裡,沒有結結實實地動了情。

上個星期五下午我去故宮看展覽,故宮是每天下午五點關門,到了四點半,展館基本就開始清場。我也剛好看完了,就從午門展廳出來,沿著“協和門-體仁閣-左翼門”一線一路向北溜達。忽而,偌大的故宮開始播放起傳統民樂,空曠的太和殿廣場上難得的罕有幾人。加上當天天氣特別好,藍天白雲,金瓦紅牆,我忍不住掏出手機,專門拍下了一段視頻。

就在我拍視頻的時候,身後響起一個聲音:“有時候看著這樣的景象,就會捨不得北京。”

我一回身,見身後站著一個20多歲的姑娘,一身藍色連衣裙,皮膚白白淨淨。當天其實天挺晒,她卻沒打傘,也沒戴帽子。

我衝她微微一笑算是致意,她卻問我:“這麼好的景緻,難得人少,要我幫你拍張照麼?”

我點點頭,就把手機交給了她。她挺耐心,還會主動建議我哪些位置更出片,指揮著我跑了好幾處地方,甚至不惜力地上上下下,一會爬到城樓上面,一會又回到廣場上……作為回饋,我也在每個點位都幫她拍照,一來二去,我們竟然也聊了起來。

“這是我上班以後第一次出來拍照,真有緣——你知道麼,這周是我第一週上班,我留北京啦!”她突然對我說。

“第一週上班你就週五翹班,膽夠肥的呀?”我開她的玩笑。

“我這週六日都要上班,今天是我調休。”姑娘回答我。

原來,姑娘是浙江金華人,今年剛研究生畢業。畢業前,爸媽十分希望她能回浙江老家工作:“杭州嘛那麼多好企業,阿里巴巴網易都不錯的呀。要麼嘛回我們金華呆一呆也蠻好的呀。”爸媽這樣勸她。

她也知道回家的種種利好:家裡在當地條件不錯,回去以後,守家在地,衣食無憂,職場生活的起步階段就順風順水,省卻很多煩惱。而留在北京,一來戶口基本別指望了,二來房租貴得驚人(買房那是想都不要想了),三來交通和空氣在家裡看來都“令人堪憂”,還要承受獨自生活的各種艱辛……不是沒有糾結過。

“找工作那段時間,我有一次就來了故宮。那天正好趕上故宮下雪,白雪紅牆別提多美了!清場的時候,也像現在這樣,什麼漢服小姐姐什麼旗裝‘魏瓔珞’紛紛散去,眼前的景象清淨、空曠、寧靜,我一下子心都化了。當時就一個念頭:就為了眼前這景象,這下著雪的大美故宮,我也捨不得離開北京。”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於是姑娘留在了北京,去了一家解決不了戶口的二線互聯網公司。我見到她的那天,是她正式入職的第一週第五天。她說她還報名了故宮的志願者,“想著這下真的要跟北京長相廝守了,故宮更是必須常來的地方,是心頭肉。”

所以你知道,當我上週五剛在故宮偶遇這位捨不得北京的姑娘,這週一便聽到靖安吏們那句“真捨不得長安”的臺詞時,內心有多受衝擊了吧。這種衝擊,不是因為巧合,而是因為共情。

誰沒有過這種“擇一城,遇一人,務一事,盡一生”的情結呢?多年後我們回頭看,其實人生最關鍵的幾個節點,幾乎全都跟“選擇哪座城市”有關。就像上個月高考完,我解答了好多親朋好友的孩子們“報志願該選城市還是選大學”的困惑。我跟他們說得最多的,就是“優先選城市,其次選大學,最後才是專業”。上完大學,考慮擇業的時候,“到底要選擇哪座城市”,事後看都是一個對一生影響深遠的決定。

自己選的城市,無論有時你對它多麼“責之切”,可歸根結底,終究是“愛之深”。

我第一份工作在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做熱線記者。現在想來,那真是一份辛苦忙碌的工作——經常睡到半夜3點收到值班編輯提醒:北京突降大雪,延慶降雪量最大,你馬上趕去現場報道一下;昌平突發藏獒大規模咬人事件,你去一下南口醫院,採訪一下受傷群眾和主治醫生;大興居民樓火災,請1小時內趕到火災現場發回第一手連線……緊急,只好先坐地鐵二號線趕到積水潭,換成9字頭遠郊區縣公交車,下車以後又打了一段黑車才抵達的採訪地點……“7.21”暴雨那次,我到門頭溝做現場報道,剛連完線身後的山體就發生了碎石滑坡,幾乎跟我擦肩而過……

那時候一沒房,二沒車,三沒男朋友,住在租來的小開間裡,工作隨時隨地保持stand by,見過了北京43度的高溫天氣,積水深達5米多的暴雨,也在凌晨4點開過三環主路的大修,在杜家坎收費站見證過“高速公路十一黃金週免費”的大客流情況……苦是苦的,累是累的,可每當聽到廣播中迴盪著當時單位的呼號“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流動的北京城~”、“北京交通廣播~總有美好在路上~”,之後電波里出現自己的聲音或者名字的時候,總會感覺無比的自豪。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

誰能想到,我看《長安十二時辰》竟然為一群沒有姓名的角色淚目了。

昨天是週一,但乖巧懂事的優酷聽到了廣大網友的心聲,《長安》除了每週四播出以外,在週一,加、更、了!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最新更的這3集裡,有個細節很打動我——

上元花燈夜,原本已經結束了大半天的辛苦工作、散班歸家的靖安吏們突然聽見望樓急召的鼓聲,本來已經在購物、閒逛、賞花燈甚至準備離開長安的他們,紛紛放下手頭的事,丟開家人,義無反顧地返回靖安司。這麼做的動機很樸素,用一名靖安吏的話說就是:

“這長安城,真要讓你走啊……你還真就捨不得。”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這位靖安吏講這句話是有個前情背景的:返回靖安司之前,他原本跟妻子在街市上購物,準備舉家搬遷到東都洛陽去。那位妻子氣度不凡,談吐頗有見識,家中也有長輩在朝中做官,消息靈通的妻子告訴丈夫朝局不穩,作為李必手下最好趕緊遠離長安。

剛說到這兒望樓傳來信號,急召一眾靖安令回去辦案。做丈夫的就跟妻子說,明天白天再動身行不行,眼下先回靖安司公幹。妻子很不樂意,下命令“不準回去”,還抱怨說“這靖安司給你吃什麼迷藥了?!”

丈夫講了一段話,登時就讓妻子怒容轉霽,欣然放人了: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所以當後來一眾靖安吏返回靖安司,在閒聊時談到對長安的感情時,上文提到的這位靖安吏,用了“捨不得”三個字來概括。

就是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讓我一下子就被戳中,觸動,淚目了。

要是你不曾有過身為普通人在大城市漂泊、生活、打拼的經歷,看到這句臺詞興許會無感,甚至還會嘲諷:

“得了吧,少在這兒自作多情。長安(北京/上海)還用得著你捨不得?你以為你是誰呀?你是抗戰時期南下的清華、北大校長啊,還是當過北京市長啊?”

說這種話的人,要麼是沒在大城市生活過,要麼是在大城市生活的日子裡,沒有結結實實地動了情。

上個星期五下午我去故宮看展覽,故宮是每天下午五點關門,到了四點半,展館基本就開始清場。我也剛好看完了,就從午門展廳出來,沿著“協和門-體仁閣-左翼門”一線一路向北溜達。忽而,偌大的故宮開始播放起傳統民樂,空曠的太和殿廣場上難得的罕有幾人。加上當天天氣特別好,藍天白雲,金瓦紅牆,我忍不住掏出手機,專門拍下了一段視頻。

就在我拍視頻的時候,身後響起一個聲音:“有時候看著這樣的景象,就會捨不得北京。”

我一回身,見身後站著一個20多歲的姑娘,一身藍色連衣裙,皮膚白白淨淨。當天其實天挺晒,她卻沒打傘,也沒戴帽子。

我衝她微微一笑算是致意,她卻問我:“這麼好的景緻,難得人少,要我幫你拍張照麼?”

我點點頭,就把手機交給了她。她挺耐心,還會主動建議我哪些位置更出片,指揮著我跑了好幾處地方,甚至不惜力地上上下下,一會爬到城樓上面,一會又回到廣場上……作為回饋,我也在每個點位都幫她拍照,一來二去,我們竟然也聊了起來。

“這是我上班以後第一次出來拍照,真有緣——你知道麼,這周是我第一週上班,我留北京啦!”她突然對我說。

“第一週上班你就週五翹班,膽夠肥的呀?”我開她的玩笑。

“我這週六日都要上班,今天是我調休。”姑娘回答我。

原來,姑娘是浙江金華人,今年剛研究生畢業。畢業前,爸媽十分希望她能回浙江老家工作:“杭州嘛那麼多好企業,阿里巴巴網易都不錯的呀。要麼嘛回我們金華呆一呆也蠻好的呀。”爸媽這樣勸她。

她也知道回家的種種利好:家裡在當地條件不錯,回去以後,守家在地,衣食無憂,職場生活的起步階段就順風順水,省卻很多煩惱。而留在北京,一來戶口基本別指望了,二來房租貴得驚人(買房那是想都不要想了),三來交通和空氣在家裡看來都“令人堪憂”,還要承受獨自生活的各種艱辛……不是沒有糾結過。

“找工作那段時間,我有一次就來了故宮。那天正好趕上故宮下雪,白雪紅牆別提多美了!清場的時候,也像現在這樣,什麼漢服小姐姐什麼旗裝‘魏瓔珞’紛紛散去,眼前的景象清淨、空曠、寧靜,我一下子心都化了。當時就一個念頭:就為了眼前這景象,這下著雪的大美故宮,我也捨不得離開北京。”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於是姑娘留在了北京,去了一家解決不了戶口的二線互聯網公司。我見到她的那天,是她正式入職的第一週第五天。她說她還報名了故宮的志願者,“想著這下真的要跟北京長相廝守了,故宮更是必須常來的地方,是心頭肉。”

所以你知道,當我上週五剛在故宮偶遇這位捨不得北京的姑娘,這週一便聽到靖安吏們那句“真捨不得長安”的臺詞時,內心有多受衝擊了吧。這種衝擊,不是因為巧合,而是因為共情。

誰沒有過這種“擇一城,遇一人,務一事,盡一生”的情結呢?多年後我們回頭看,其實人生最關鍵的幾個節點,幾乎全都跟“選擇哪座城市”有關。就像上個月高考完,我解答了好多親朋好友的孩子們“報志願該選城市還是選大學”的困惑。我跟他們說得最多的,就是“優先選城市,其次選大學,最後才是專業”。上完大學,考慮擇業的時候,“到底要選擇哪座城市”,事後看都是一個對一生影響深遠的決定。

自己選的城市,無論有時你對它多麼“責之切”,可歸根結底,終究是“愛之深”。

我第一份工作在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做熱線記者。現在想來,那真是一份辛苦忙碌的工作——經常睡到半夜3點收到值班編輯提醒:北京突降大雪,延慶降雪量最大,你馬上趕去現場報道一下;昌平突發藏獒大規模咬人事件,你去一下南口醫院,採訪一下受傷群眾和主治醫生;大興居民樓火災,請1小時內趕到火災現場發回第一手連線……緊急,只好先坐地鐵二號線趕到積水潭,換成9字頭遠郊區縣公交車,下車以後又打了一段黑車才抵達的採訪地點……“7.21”暴雨那次,我到門頭溝做現場報道,剛連完線身後的山體就發生了碎石滑坡,幾乎跟我擦肩而過……

那時候一沒房,二沒車,三沒男朋友,住在租來的小開間裡,工作隨時隨地保持stand by,見過了北京43度的高溫天氣,積水深達5米多的暴雨,也在凌晨4點開過三環主路的大修,在杜家坎收費站見證過“高速公路十一黃金週免費”的大客流情況……苦是苦的,累是累的,可每當聽到廣播中迴盪著當時單位的呼號“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流動的北京城~”、“北京交通廣播~總有美好在路上~”,之後電波里出現自己的聲音或者名字的時候,總會感覺無比的自豪。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北京城的全景讓人越看越愛

我有個朋友在北京的一家電影宣發公司工作,他畢業院校平平,簡歷一般,可就是對電影愛得出奇,對北京愛得出奇,人生第一份工作,不問薪資不問待遇就來了這家電影公司。其實他的東家在業內並不出名,也沒啥叫得響的case。有一天他突然很鄭重地請我看戲,發來微信說:“寧姐,我參與的電影《xxx》上映了,特此邀請您到xxx影院觀影。記得一定要看完字幕哦,有我!”

那個電影一如預期的普通,可我還是看到了最後。走字幕的時候,我等了很久很久,終於從飛快遊走的“演職人員”名單裡,從“宣傳”一欄的大幾十號人裡艱難地看到了他的名字。我舉起手機費勁地拍下一張因為停留時間太短而有點模糊的照片發給他,他收到後特別高興,說:

“寧姐,謝謝你來看我們的電影。電影這行不好乾,北京這座城市也不好混,不過我會好好努力做下去的。”

所以我懂這些靖安吏們的心情,就像懂得這位朋友——“再也沒有比長安更偉大的城市了”,在這樣一座偉大的城市裡,即使平凡如我,只要有夢想,有投入,有付出,長安也好,北京也罷,我們的點滴付出,都會被這樣偉大的城市所吸收,所接納,有反饋,有迴響。無論是付出的過程本身,還是反饋迴響的結果,都是身在這樣城市的“小確幸”。我想那個做電影宣發的朋友,也一樣懂。

《長安十二時辰》播到現在,豆瓣評分高達8.6,自來水無數,還原度奇高的張小敬、超出預期的李司丞、精美絕倫的美術、典故密集的臺詞……各種讚譽早已不缺,而我想誇一誇的,就是靖安吏這樣的人,還有無數長安城中的小角色,甚至是普通人。

"

誰能想到,我看《長安十二時辰》竟然為一群沒有姓名的角色淚目了。

昨天是週一,但乖巧懂事的優酷聽到了廣大網友的心聲,《長安》除了每週四播出以外,在週一,加、更、了!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最新更的這3集裡,有個細節很打動我——

上元花燈夜,原本已經結束了大半天的辛苦工作、散班歸家的靖安吏們突然聽見望樓急召的鼓聲,本來已經在購物、閒逛、賞花燈甚至準備離開長安的他們,紛紛放下手頭的事,丟開家人,義無反顧地返回靖安司。這麼做的動機很樸素,用一名靖安吏的話說就是:

“這長安城,真要讓你走啊……你還真就捨不得。”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這位靖安吏講這句話是有個前情背景的:返回靖安司之前,他原本跟妻子在街市上購物,準備舉家搬遷到東都洛陽去。那位妻子氣度不凡,談吐頗有見識,家中也有長輩在朝中做官,消息靈通的妻子告訴丈夫朝局不穩,作為李必手下最好趕緊遠離長安。

剛說到這兒望樓傳來信號,急召一眾靖安令回去辦案。做丈夫的就跟妻子說,明天白天再動身行不行,眼下先回靖安司公幹。妻子很不樂意,下命令“不準回去”,還抱怨說“這靖安司給你吃什麼迷藥了?!”

丈夫講了一段話,登時就讓妻子怒容轉霽,欣然放人了: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所以當後來一眾靖安吏返回靖安司,在閒聊時談到對長安的感情時,上文提到的這位靖安吏,用了“捨不得”三個字來概括。

就是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讓我一下子就被戳中,觸動,淚目了。

要是你不曾有過身為普通人在大城市漂泊、生活、打拼的經歷,看到這句臺詞興許會無感,甚至還會嘲諷:

“得了吧,少在這兒自作多情。長安(北京/上海)還用得著你捨不得?你以為你是誰呀?你是抗戰時期南下的清華、北大校長啊,還是當過北京市長啊?”

說這種話的人,要麼是沒在大城市生活過,要麼是在大城市生活的日子裡,沒有結結實實地動了情。

上個星期五下午我去故宮看展覽,故宮是每天下午五點關門,到了四點半,展館基本就開始清場。我也剛好看完了,就從午門展廳出來,沿著“協和門-體仁閣-左翼門”一線一路向北溜達。忽而,偌大的故宮開始播放起傳統民樂,空曠的太和殿廣場上難得的罕有幾人。加上當天天氣特別好,藍天白雲,金瓦紅牆,我忍不住掏出手機,專門拍下了一段視頻。

就在我拍視頻的時候,身後響起一個聲音:“有時候看著這樣的景象,就會捨不得北京。”

我一回身,見身後站著一個20多歲的姑娘,一身藍色連衣裙,皮膚白白淨淨。當天其實天挺晒,她卻沒打傘,也沒戴帽子。

我衝她微微一笑算是致意,她卻問我:“這麼好的景緻,難得人少,要我幫你拍張照麼?”

我點點頭,就把手機交給了她。她挺耐心,還會主動建議我哪些位置更出片,指揮著我跑了好幾處地方,甚至不惜力地上上下下,一會爬到城樓上面,一會又回到廣場上……作為回饋,我也在每個點位都幫她拍照,一來二去,我們竟然也聊了起來。

“這是我上班以後第一次出來拍照,真有緣——你知道麼,這周是我第一週上班,我留北京啦!”她突然對我說。

“第一週上班你就週五翹班,膽夠肥的呀?”我開她的玩笑。

“我這週六日都要上班,今天是我調休。”姑娘回答我。

原來,姑娘是浙江金華人,今年剛研究生畢業。畢業前,爸媽十分希望她能回浙江老家工作:“杭州嘛那麼多好企業,阿里巴巴網易都不錯的呀。要麼嘛回我們金華呆一呆也蠻好的呀。”爸媽這樣勸她。

她也知道回家的種種利好:家裡在當地條件不錯,回去以後,守家在地,衣食無憂,職場生活的起步階段就順風順水,省卻很多煩惱。而留在北京,一來戶口基本別指望了,二來房租貴得驚人(買房那是想都不要想了),三來交通和空氣在家裡看來都“令人堪憂”,還要承受獨自生活的各種艱辛……不是沒有糾結過。

“找工作那段時間,我有一次就來了故宮。那天正好趕上故宮下雪,白雪紅牆別提多美了!清場的時候,也像現在這樣,什麼漢服小姐姐什麼旗裝‘魏瓔珞’紛紛散去,眼前的景象清淨、空曠、寧靜,我一下子心都化了。當時就一個念頭:就為了眼前這景象,這下著雪的大美故宮,我也捨不得離開北京。”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於是姑娘留在了北京,去了一家解決不了戶口的二線互聯網公司。我見到她的那天,是她正式入職的第一週第五天。她說她還報名了故宮的志願者,“想著這下真的要跟北京長相廝守了,故宮更是必須常來的地方,是心頭肉。”

所以你知道,當我上週五剛在故宮偶遇這位捨不得北京的姑娘,這週一便聽到靖安吏們那句“真捨不得長安”的臺詞時,內心有多受衝擊了吧。這種衝擊,不是因為巧合,而是因為共情。

誰沒有過這種“擇一城,遇一人,務一事,盡一生”的情結呢?多年後我們回頭看,其實人生最關鍵的幾個節點,幾乎全都跟“選擇哪座城市”有關。就像上個月高考完,我解答了好多親朋好友的孩子們“報志願該選城市還是選大學”的困惑。我跟他們說得最多的,就是“優先選城市,其次選大學,最後才是專業”。上完大學,考慮擇業的時候,“到底要選擇哪座城市”,事後看都是一個對一生影響深遠的決定。

自己選的城市,無論有時你對它多麼“責之切”,可歸根結底,終究是“愛之深”。

我第一份工作在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做熱線記者。現在想來,那真是一份辛苦忙碌的工作——經常睡到半夜3點收到值班編輯提醒:北京突降大雪,延慶降雪量最大,你馬上趕去現場報道一下;昌平突發藏獒大規模咬人事件,你去一下南口醫院,採訪一下受傷群眾和主治醫生;大興居民樓火災,請1小時內趕到火災現場發回第一手連線……緊急,只好先坐地鐵二號線趕到積水潭,換成9字頭遠郊區縣公交車,下車以後又打了一段黑車才抵達的採訪地點……“7.21”暴雨那次,我到門頭溝做現場報道,剛連完線身後的山體就發生了碎石滑坡,幾乎跟我擦肩而過……

那時候一沒房,二沒車,三沒男朋友,住在租來的小開間裡,工作隨時隨地保持stand by,見過了北京43度的高溫天氣,積水深達5米多的暴雨,也在凌晨4點開過三環主路的大修,在杜家坎收費站見證過“高速公路十一黃金週免費”的大客流情況……苦是苦的,累是累的,可每當聽到廣播中迴盪著當時單位的呼號“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流動的北京城~”、“北京交通廣播~總有美好在路上~”,之後電波里出現自己的聲音或者名字的時候,總會感覺無比的自豪。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北京城的全景讓人越看越愛

我有個朋友在北京的一家電影宣發公司工作,他畢業院校平平,簡歷一般,可就是對電影愛得出奇,對北京愛得出奇,人生第一份工作,不問薪資不問待遇就來了這家電影公司。其實他的東家在業內並不出名,也沒啥叫得響的case。有一天他突然很鄭重地請我看戲,發來微信說:“寧姐,我參與的電影《xxx》上映了,特此邀請您到xxx影院觀影。記得一定要看完字幕哦,有我!”

那個電影一如預期的普通,可我還是看到了最後。走字幕的時候,我等了很久很久,終於從飛快遊走的“演職人員”名單裡,從“宣傳”一欄的大幾十號人裡艱難地看到了他的名字。我舉起手機費勁地拍下一張因為停留時間太短而有點模糊的照片發給他,他收到後特別高興,說:

“寧姐,謝謝你來看我們的電影。電影這行不好乾,北京這座城市也不好混,不過我會好好努力做下去的。”

所以我懂這些靖安吏們的心情,就像懂得這位朋友——“再也沒有比長安更偉大的城市了”,在這樣一座偉大的城市裡,即使平凡如我,只要有夢想,有投入,有付出,長安也好,北京也罷,我們的點滴付出,都會被這樣偉大的城市所吸收,所接納,有反饋,有迴響。無論是付出的過程本身,還是反饋迴響的結果,都是身在這樣城市的“小確幸”。我想那個做電影宣發的朋友,也一樣懂。

《長安十二時辰》播到現在,豆瓣評分高達8.6,自來水無數,還原度奇高的張小敬、超出預期的李司丞、精美絕倫的美術、典故密集的臺詞……各種讚譽早已不缺,而我想誇一誇的,就是靖安吏這樣的人,還有無數長安城中的小角色,甚至是普通人。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片中還有個我覺得很萌的角色,叫崔器,劇情設定他是個兔脣,所以演員隨時隨地看起來都是嘴角上翹流露出一抹“不屑一顧”的笑意。就是這麼個崔器,在第12集裡,也有過類似的表達。

"

誰能想到,我看《長安十二時辰》竟然為一群沒有姓名的角色淚目了。

昨天是週一,但乖巧懂事的優酷聽到了廣大網友的心聲,《長安》除了每週四播出以外,在週一,加、更、了!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最新更的這3集裡,有個細節很打動我——

上元花燈夜,原本已經結束了大半天的辛苦工作、散班歸家的靖安吏們突然聽見望樓急召的鼓聲,本來已經在購物、閒逛、賞花燈甚至準備離開長安的他們,紛紛放下手頭的事,丟開家人,義無反顧地返回靖安司。這麼做的動機很樸素,用一名靖安吏的話說就是:

“這長安城,真要讓你走啊……你還真就捨不得。”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這位靖安吏講這句話是有個前情背景的:返回靖安司之前,他原本跟妻子在街市上購物,準備舉家搬遷到東都洛陽去。那位妻子氣度不凡,談吐頗有見識,家中也有長輩在朝中做官,消息靈通的妻子告訴丈夫朝局不穩,作為李必手下最好趕緊遠離長安。

剛說到這兒望樓傳來信號,急召一眾靖安令回去辦案。做丈夫的就跟妻子說,明天白天再動身行不行,眼下先回靖安司公幹。妻子很不樂意,下命令“不準回去”,還抱怨說“這靖安司給你吃什麼迷藥了?!”

丈夫講了一段話,登時就讓妻子怒容轉霽,欣然放人了: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所以當後來一眾靖安吏返回靖安司,在閒聊時談到對長安的感情時,上文提到的這位靖安吏,用了“捨不得”三個字來概括。

就是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讓我一下子就被戳中,觸動,淚目了。

要是你不曾有過身為普通人在大城市漂泊、生活、打拼的經歷,看到這句臺詞興許會無感,甚至還會嘲諷:

“得了吧,少在這兒自作多情。長安(北京/上海)還用得著你捨不得?你以為你是誰呀?你是抗戰時期南下的清華、北大校長啊,還是當過北京市長啊?”

說這種話的人,要麼是沒在大城市生活過,要麼是在大城市生活的日子裡,沒有結結實實地動了情。

上個星期五下午我去故宮看展覽,故宮是每天下午五點關門,到了四點半,展館基本就開始清場。我也剛好看完了,就從午門展廳出來,沿著“協和門-體仁閣-左翼門”一線一路向北溜達。忽而,偌大的故宮開始播放起傳統民樂,空曠的太和殿廣場上難得的罕有幾人。加上當天天氣特別好,藍天白雲,金瓦紅牆,我忍不住掏出手機,專門拍下了一段視頻。

就在我拍視頻的時候,身後響起一個聲音:“有時候看著這樣的景象,就會捨不得北京。”

我一回身,見身後站著一個20多歲的姑娘,一身藍色連衣裙,皮膚白白淨淨。當天其實天挺晒,她卻沒打傘,也沒戴帽子。

我衝她微微一笑算是致意,她卻問我:“這麼好的景緻,難得人少,要我幫你拍張照麼?”

我點點頭,就把手機交給了她。她挺耐心,還會主動建議我哪些位置更出片,指揮著我跑了好幾處地方,甚至不惜力地上上下下,一會爬到城樓上面,一會又回到廣場上……作為回饋,我也在每個點位都幫她拍照,一來二去,我們竟然也聊了起來。

“這是我上班以後第一次出來拍照,真有緣——你知道麼,這周是我第一週上班,我留北京啦!”她突然對我說。

“第一週上班你就週五翹班,膽夠肥的呀?”我開她的玩笑。

“我這週六日都要上班,今天是我調休。”姑娘回答我。

原來,姑娘是浙江金華人,今年剛研究生畢業。畢業前,爸媽十分希望她能回浙江老家工作:“杭州嘛那麼多好企業,阿里巴巴網易都不錯的呀。要麼嘛回我們金華呆一呆也蠻好的呀。”爸媽這樣勸她。

她也知道回家的種種利好:家裡在當地條件不錯,回去以後,守家在地,衣食無憂,職場生活的起步階段就順風順水,省卻很多煩惱。而留在北京,一來戶口基本別指望了,二來房租貴得驚人(買房那是想都不要想了),三來交通和空氣在家裡看來都“令人堪憂”,還要承受獨自生活的各種艱辛……不是沒有糾結過。

“找工作那段時間,我有一次就來了故宮。那天正好趕上故宮下雪,白雪紅牆別提多美了!清場的時候,也像現在這樣,什麼漢服小姐姐什麼旗裝‘魏瓔珞’紛紛散去,眼前的景象清淨、空曠、寧靜,我一下子心都化了。當時就一個念頭:就為了眼前這景象,這下著雪的大美故宮,我也捨不得離開北京。”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於是姑娘留在了北京,去了一家解決不了戶口的二線互聯網公司。我見到她的那天,是她正式入職的第一週第五天。她說她還報名了故宮的志願者,“想著這下真的要跟北京長相廝守了,故宮更是必須常來的地方,是心頭肉。”

所以你知道,當我上週五剛在故宮偶遇這位捨不得北京的姑娘,這週一便聽到靖安吏們那句“真捨不得長安”的臺詞時,內心有多受衝擊了吧。這種衝擊,不是因為巧合,而是因為共情。

誰沒有過這種“擇一城,遇一人,務一事,盡一生”的情結呢?多年後我們回頭看,其實人生最關鍵的幾個節點,幾乎全都跟“選擇哪座城市”有關。就像上個月高考完,我解答了好多親朋好友的孩子們“報志願該選城市還是選大學”的困惑。我跟他們說得最多的,就是“優先選城市,其次選大學,最後才是專業”。上完大學,考慮擇業的時候,“到底要選擇哪座城市”,事後看都是一個對一生影響深遠的決定。

自己選的城市,無論有時你對它多麼“責之切”,可歸根結底,終究是“愛之深”。

我第一份工作在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做熱線記者。現在想來,那真是一份辛苦忙碌的工作——經常睡到半夜3點收到值班編輯提醒:北京突降大雪,延慶降雪量最大,你馬上趕去現場報道一下;昌平突發藏獒大規模咬人事件,你去一下南口醫院,採訪一下受傷群眾和主治醫生;大興居民樓火災,請1小時內趕到火災現場發回第一手連線……緊急,只好先坐地鐵二號線趕到積水潭,換成9字頭遠郊區縣公交車,下車以後又打了一段黑車才抵達的採訪地點……“7.21”暴雨那次,我到門頭溝做現場報道,剛連完線身後的山體就發生了碎石滑坡,幾乎跟我擦肩而過……

那時候一沒房,二沒車,三沒男朋友,住在租來的小開間裡,工作隨時隨地保持stand by,見過了北京43度的高溫天氣,積水深達5米多的暴雨,也在凌晨4點開過三環主路的大修,在杜家坎收費站見證過“高速公路十一黃金週免費”的大客流情況……苦是苦的,累是累的,可每當聽到廣播中迴盪著當時單位的呼號“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流動的北京城~”、“北京交通廣播~總有美好在路上~”,之後電波里出現自己的聲音或者名字的時候,總會感覺無比的自豪。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北京城的全景讓人越看越愛

我有個朋友在北京的一家電影宣發公司工作,他畢業院校平平,簡歷一般,可就是對電影愛得出奇,對北京愛得出奇,人生第一份工作,不問薪資不問待遇就來了這家電影公司。其實他的東家在業內並不出名,也沒啥叫得響的case。有一天他突然很鄭重地請我看戲,發來微信說:“寧姐,我參與的電影《xxx》上映了,特此邀請您到xxx影院觀影。記得一定要看完字幕哦,有我!”

那個電影一如預期的普通,可我還是看到了最後。走字幕的時候,我等了很久很久,終於從飛快遊走的“演職人員”名單裡,從“宣傳”一欄的大幾十號人裡艱難地看到了他的名字。我舉起手機費勁地拍下一張因為停留時間太短而有點模糊的照片發給他,他收到後特別高興,說:

“寧姐,謝謝你來看我們的電影。電影這行不好乾,北京這座城市也不好混,不過我會好好努力做下去的。”

所以我懂這些靖安吏們的心情,就像懂得這位朋友——“再也沒有比長安更偉大的城市了”,在這樣一座偉大的城市裡,即使平凡如我,只要有夢想,有投入,有付出,長安也好,北京也罷,我們的點滴付出,都會被這樣偉大的城市所吸收,所接納,有反饋,有迴響。無論是付出的過程本身,還是反饋迴響的結果,都是身在這樣城市的“小確幸”。我想那個做電影宣發的朋友,也一樣懂。

《長安十二時辰》播到現在,豆瓣評分高達8.6,自來水無數,還原度奇高的張小敬、超出預期的李司丞、精美絕倫的美術、典故密集的臺詞……各種讚譽早已不缺,而我想誇一誇的,就是靖安吏這樣的人,還有無數長安城中的小角色,甚至是普通人。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片中還有個我覺得很萌的角色,叫崔器,劇情設定他是個兔脣,所以演員隨時隨地看起來都是嘴角上翹流露出一抹“不屑一顧”的笑意。就是這麼個崔器,在第12集裡,也有過類似的表達。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崔器這個演員的造型很有特點

第12集的一開始,張小敬和崔器在繁華的鬧市裡坐著閒聊,張小敬不經意地問崔器:“為什麼來長安?”

崔器先也答得簡單直白:“想升遷。”後來又回憶起了已過世的兄長,說初來長安,兄長帶自己在長安晝夜不停遊走三日,見過了形形色色的人——“做紙船的紅秀阿婆,馴駱駝的阿羅約,吹笛子的薛樂工,烙胡麻餅的回鶻老羅,練跳舞磨爛腳跟的李十二……”而後他說——

“從前在隴右作戰,初時是為了立戰功,久了,看戰友死傷無數,便不知以命取功,意義何在。所謂保家衛國,只覺一場虛空。直到在長安見到他們。長安好吃,好喝,好生活,當然讓人想留下,可讓我真覺得活得有意思的,就是在長安城裡,再普通不過的這些人。大家沒讀過什麼書,沒有多少錢,也說不上有什麼了不得的前途,可他們,不,可我們,都在盡心做自己的事。

"

誰能想到,我看《長安十二時辰》竟然為一群沒有姓名的角色淚目了。

昨天是週一,但乖巧懂事的優酷聽到了廣大網友的心聲,《長安》除了每週四播出以外,在週一,加、更、了!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最新更的這3集裡,有個細節很打動我——

上元花燈夜,原本已經結束了大半天的辛苦工作、散班歸家的靖安吏們突然聽見望樓急召的鼓聲,本來已經在購物、閒逛、賞花燈甚至準備離開長安的他們,紛紛放下手頭的事,丟開家人,義無反顧地返回靖安司。這麼做的動機很樸素,用一名靖安吏的話說就是:

“這長安城,真要讓你走啊……你還真就捨不得。”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這位靖安吏講這句話是有個前情背景的:返回靖安司之前,他原本跟妻子在街市上購物,準備舉家搬遷到東都洛陽去。那位妻子氣度不凡,談吐頗有見識,家中也有長輩在朝中做官,消息靈通的妻子告訴丈夫朝局不穩,作為李必手下最好趕緊遠離長安。

剛說到這兒望樓傳來信號,急召一眾靖安令回去辦案。做丈夫的就跟妻子說,明天白天再動身行不行,眼下先回靖安司公幹。妻子很不樂意,下命令“不準回去”,還抱怨說“這靖安司給你吃什麼迷藥了?!”

丈夫講了一段話,登時就讓妻子怒容轉霽,欣然放人了: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所以當後來一眾靖安吏返回靖安司,在閒聊時談到對長安的感情時,上文提到的這位靖安吏,用了“捨不得”三個字來概括。

就是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讓我一下子就被戳中,觸動,淚目了。

要是你不曾有過身為普通人在大城市漂泊、生活、打拼的經歷,看到這句臺詞興許會無感,甚至還會嘲諷:

“得了吧,少在這兒自作多情。長安(北京/上海)還用得著你捨不得?你以為你是誰呀?你是抗戰時期南下的清華、北大校長啊,還是當過北京市長啊?”

說這種話的人,要麼是沒在大城市生活過,要麼是在大城市生活的日子裡,沒有結結實實地動了情。

上個星期五下午我去故宮看展覽,故宮是每天下午五點關門,到了四點半,展館基本就開始清場。我也剛好看完了,就從午門展廳出來,沿著“協和門-體仁閣-左翼門”一線一路向北溜達。忽而,偌大的故宮開始播放起傳統民樂,空曠的太和殿廣場上難得的罕有幾人。加上當天天氣特別好,藍天白雲,金瓦紅牆,我忍不住掏出手機,專門拍下了一段視頻。

就在我拍視頻的時候,身後響起一個聲音:“有時候看著這樣的景象,就會捨不得北京。”

我一回身,見身後站著一個20多歲的姑娘,一身藍色連衣裙,皮膚白白淨淨。當天其實天挺晒,她卻沒打傘,也沒戴帽子。

我衝她微微一笑算是致意,她卻問我:“這麼好的景緻,難得人少,要我幫你拍張照麼?”

我點點頭,就把手機交給了她。她挺耐心,還會主動建議我哪些位置更出片,指揮著我跑了好幾處地方,甚至不惜力地上上下下,一會爬到城樓上面,一會又回到廣場上……作為回饋,我也在每個點位都幫她拍照,一來二去,我們竟然也聊了起來。

“這是我上班以後第一次出來拍照,真有緣——你知道麼,這周是我第一週上班,我留北京啦!”她突然對我說。

“第一週上班你就週五翹班,膽夠肥的呀?”我開她的玩笑。

“我這週六日都要上班,今天是我調休。”姑娘回答我。

原來,姑娘是浙江金華人,今年剛研究生畢業。畢業前,爸媽十分希望她能回浙江老家工作:“杭州嘛那麼多好企業,阿里巴巴網易都不錯的呀。要麼嘛回我們金華呆一呆也蠻好的呀。”爸媽這樣勸她。

她也知道回家的種種利好:家裡在當地條件不錯,回去以後,守家在地,衣食無憂,職場生活的起步階段就順風順水,省卻很多煩惱。而留在北京,一來戶口基本別指望了,二來房租貴得驚人(買房那是想都不要想了),三來交通和空氣在家裡看來都“令人堪憂”,還要承受獨自生活的各種艱辛……不是沒有糾結過。

“找工作那段時間,我有一次就來了故宮。那天正好趕上故宮下雪,白雪紅牆別提多美了!清場的時候,也像現在這樣,什麼漢服小姐姐什麼旗裝‘魏瓔珞’紛紛散去,眼前的景象清淨、空曠、寧靜,我一下子心都化了。當時就一個念頭:就為了眼前這景象,這下著雪的大美故宮,我也捨不得離開北京。”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於是姑娘留在了北京,去了一家解決不了戶口的二線互聯網公司。我見到她的那天,是她正式入職的第一週第五天。她說她還報名了故宮的志願者,“想著這下真的要跟北京長相廝守了,故宮更是必須常來的地方,是心頭肉。”

所以你知道,當我上週五剛在故宮偶遇這位捨不得北京的姑娘,這週一便聽到靖安吏們那句“真捨不得長安”的臺詞時,內心有多受衝擊了吧。這種衝擊,不是因為巧合,而是因為共情。

誰沒有過這種“擇一城,遇一人,務一事,盡一生”的情結呢?多年後我們回頭看,其實人生最關鍵的幾個節點,幾乎全都跟“選擇哪座城市”有關。就像上個月高考完,我解答了好多親朋好友的孩子們“報志願該選城市還是選大學”的困惑。我跟他們說得最多的,就是“優先選城市,其次選大學,最後才是專業”。上完大學,考慮擇業的時候,“到底要選擇哪座城市”,事後看都是一個對一生影響深遠的決定。

自己選的城市,無論有時你對它多麼“責之切”,可歸根結底,終究是“愛之深”。

我第一份工作在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做熱線記者。現在想來,那真是一份辛苦忙碌的工作——經常睡到半夜3點收到值班編輯提醒:北京突降大雪,延慶降雪量最大,你馬上趕去現場報道一下;昌平突發藏獒大規模咬人事件,你去一下南口醫院,採訪一下受傷群眾和主治醫生;大興居民樓火災,請1小時內趕到火災現場發回第一手連線……緊急,只好先坐地鐵二號線趕到積水潭,換成9字頭遠郊區縣公交車,下車以後又打了一段黑車才抵達的採訪地點……“7.21”暴雨那次,我到門頭溝做現場報道,剛連完線身後的山體就發生了碎石滑坡,幾乎跟我擦肩而過……

那時候一沒房,二沒車,三沒男朋友,住在租來的小開間裡,工作隨時隨地保持stand by,見過了北京43度的高溫天氣,積水深達5米多的暴雨,也在凌晨4點開過三環主路的大修,在杜家坎收費站見證過“高速公路十一黃金週免費”的大客流情況……苦是苦的,累是累的,可每當聽到廣播中迴盪著當時單位的呼號“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流動的北京城~”、“北京交通廣播~總有美好在路上~”,之後電波里出現自己的聲音或者名字的時候,總會感覺無比的自豪。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北京城的全景讓人越看越愛

我有個朋友在北京的一家電影宣發公司工作,他畢業院校平平,簡歷一般,可就是對電影愛得出奇,對北京愛得出奇,人生第一份工作,不問薪資不問待遇就來了這家電影公司。其實他的東家在業內並不出名,也沒啥叫得響的case。有一天他突然很鄭重地請我看戲,發來微信說:“寧姐,我參與的電影《xxx》上映了,特此邀請您到xxx影院觀影。記得一定要看完字幕哦,有我!”

那個電影一如預期的普通,可我還是看到了最後。走字幕的時候,我等了很久很久,終於從飛快遊走的“演職人員”名單裡,從“宣傳”一欄的大幾十號人裡艱難地看到了他的名字。我舉起手機費勁地拍下一張因為停留時間太短而有點模糊的照片發給他,他收到後特別高興,說:

“寧姐,謝謝你來看我們的電影。電影這行不好乾,北京這座城市也不好混,不過我會好好努力做下去的。”

所以我懂這些靖安吏們的心情,就像懂得這位朋友——“再也沒有比長安更偉大的城市了”,在這樣一座偉大的城市裡,即使平凡如我,只要有夢想,有投入,有付出,長安也好,北京也罷,我們的點滴付出,都會被這樣偉大的城市所吸收,所接納,有反饋,有迴響。無論是付出的過程本身,還是反饋迴響的結果,都是身在這樣城市的“小確幸”。我想那個做電影宣發的朋友,也一樣懂。

《長安十二時辰》播到現在,豆瓣評分高達8.6,自來水無數,還原度奇高的張小敬、超出預期的李司丞、精美絕倫的美術、典故密集的臺詞……各種讚譽早已不缺,而我想誇一誇的,就是靖安吏這樣的人,還有無數長安城中的小角色,甚至是普通人。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片中還有個我覺得很萌的角色,叫崔器,劇情設定他是個兔脣,所以演員隨時隨地看起來都是嘴角上翹流露出一抹“不屑一顧”的笑意。就是這麼個崔器,在第12集裡,也有過類似的表達。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崔器這個演員的造型很有特點

第12集的一開始,張小敬和崔器在繁華的鬧市裡坐著閒聊,張小敬不經意地問崔器:“為什麼來長安?”

崔器先也答得簡單直白:“想升遷。”後來又回憶起了已過世的兄長,說初來長安,兄長帶自己在長安晝夜不停遊走三日,見過了形形色色的人——“做紙船的紅秀阿婆,馴駱駝的阿羅約,吹笛子的薛樂工,烙胡麻餅的回鶻老羅,練跳舞磨爛腳跟的李十二……”而後他說——

“從前在隴右作戰,初時是為了立戰功,久了,看戰友死傷無數,便不知以命取功,意義何在。所謂保家衛國,只覺一場虛空。直到在長安見到他們。長安好吃,好喝,好生活,當然讓人想留下,可讓我真覺得活得有意思的,就是在長安城裡,再普通不過的這些人。大家沒讀過什麼書,沒有多少錢,也說不上有什麼了不得的前途,可他們,不,可我們,都在盡心做自己的事。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崔器這個角色,前20集看起來特別“豬隊友”,給張小敬添了不少麻煩,也引來網友吐槽無數。但是在昨晚加更的內容裡,他以一敵百迎戰蚍蜉,為了力保靖安司的安全無虞,犧牲了自己的性命。在那場搏命的戰鬥中,他喊著“旅賁在,長安在”,全程奮勇殺敵誓死保衛靖安司周全,完成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

誰能想到,我看《長安十二時辰》竟然為一群沒有姓名的角色淚目了。

昨天是週一,但乖巧懂事的優酷聽到了廣大網友的心聲,《長安》除了每週四播出以外,在週一,加、更、了!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最新更的這3集裡,有個細節很打動我——

上元花燈夜,原本已經結束了大半天的辛苦工作、散班歸家的靖安吏們突然聽見望樓急召的鼓聲,本來已經在購物、閒逛、賞花燈甚至準備離開長安的他們,紛紛放下手頭的事,丟開家人,義無反顧地返回靖安司。這麼做的動機很樸素,用一名靖安吏的話說就是:

“這長安城,真要讓你走啊……你還真就捨不得。”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這位靖安吏講這句話是有個前情背景的:返回靖安司之前,他原本跟妻子在街市上購物,準備舉家搬遷到東都洛陽去。那位妻子氣度不凡,談吐頗有見識,家中也有長輩在朝中做官,消息靈通的妻子告訴丈夫朝局不穩,作為李必手下最好趕緊遠離長安。

剛說到這兒望樓傳來信號,急召一眾靖安令回去辦案。做丈夫的就跟妻子說,明天白天再動身行不行,眼下先回靖安司公幹。妻子很不樂意,下命令“不準回去”,還抱怨說“這靖安司給你吃什麼迷藥了?!”

丈夫講了一段話,登時就讓妻子怒容轉霽,欣然放人了: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所以當後來一眾靖安吏返回靖安司,在閒聊時談到對長安的感情時,上文提到的這位靖安吏,用了“捨不得”三個字來概括。

就是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讓我一下子就被戳中,觸動,淚目了。

要是你不曾有過身為普通人在大城市漂泊、生活、打拼的經歷,看到這句臺詞興許會無感,甚至還會嘲諷:

“得了吧,少在這兒自作多情。長安(北京/上海)還用得著你捨不得?你以為你是誰呀?你是抗戰時期南下的清華、北大校長啊,還是當過北京市長啊?”

說這種話的人,要麼是沒在大城市生活過,要麼是在大城市生活的日子裡,沒有結結實實地動了情。

上個星期五下午我去故宮看展覽,故宮是每天下午五點關門,到了四點半,展館基本就開始清場。我也剛好看完了,就從午門展廳出來,沿著“協和門-體仁閣-左翼門”一線一路向北溜達。忽而,偌大的故宮開始播放起傳統民樂,空曠的太和殿廣場上難得的罕有幾人。加上當天天氣特別好,藍天白雲,金瓦紅牆,我忍不住掏出手機,專門拍下了一段視頻。

就在我拍視頻的時候,身後響起一個聲音:“有時候看著這樣的景象,就會捨不得北京。”

我一回身,見身後站著一個20多歲的姑娘,一身藍色連衣裙,皮膚白白淨淨。當天其實天挺晒,她卻沒打傘,也沒戴帽子。

我衝她微微一笑算是致意,她卻問我:“這麼好的景緻,難得人少,要我幫你拍張照麼?”

我點點頭,就把手機交給了她。她挺耐心,還會主動建議我哪些位置更出片,指揮著我跑了好幾處地方,甚至不惜力地上上下下,一會爬到城樓上面,一會又回到廣場上……作為回饋,我也在每個點位都幫她拍照,一來二去,我們竟然也聊了起來。

“這是我上班以後第一次出來拍照,真有緣——你知道麼,這周是我第一週上班,我留北京啦!”她突然對我說。

“第一週上班你就週五翹班,膽夠肥的呀?”我開她的玩笑。

“我這週六日都要上班,今天是我調休。”姑娘回答我。

原來,姑娘是浙江金華人,今年剛研究生畢業。畢業前,爸媽十分希望她能回浙江老家工作:“杭州嘛那麼多好企業,阿里巴巴網易都不錯的呀。要麼嘛回我們金華呆一呆也蠻好的呀。”爸媽這樣勸她。

她也知道回家的種種利好:家裡在當地條件不錯,回去以後,守家在地,衣食無憂,職場生活的起步階段就順風順水,省卻很多煩惱。而留在北京,一來戶口基本別指望了,二來房租貴得驚人(買房那是想都不要想了),三來交通和空氣在家裡看來都“令人堪憂”,還要承受獨自生活的各種艱辛……不是沒有糾結過。

“找工作那段時間,我有一次就來了故宮。那天正好趕上故宮下雪,白雪紅牆別提多美了!清場的時候,也像現在這樣,什麼漢服小姐姐什麼旗裝‘魏瓔珞’紛紛散去,眼前的景象清淨、空曠、寧靜,我一下子心都化了。當時就一個念頭:就為了眼前這景象,這下著雪的大美故宮,我也捨不得離開北京。”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於是姑娘留在了北京,去了一家解決不了戶口的二線互聯網公司。我見到她的那天,是她正式入職的第一週第五天。她說她還報名了故宮的志願者,“想著這下真的要跟北京長相廝守了,故宮更是必須常來的地方,是心頭肉。”

所以你知道,當我上週五剛在故宮偶遇這位捨不得北京的姑娘,這週一便聽到靖安吏們那句“真捨不得長安”的臺詞時,內心有多受衝擊了吧。這種衝擊,不是因為巧合,而是因為共情。

誰沒有過這種“擇一城,遇一人,務一事,盡一生”的情結呢?多年後我們回頭看,其實人生最關鍵的幾個節點,幾乎全都跟“選擇哪座城市”有關。就像上個月高考完,我解答了好多親朋好友的孩子們“報志願該選城市還是選大學”的困惑。我跟他們說得最多的,就是“優先選城市,其次選大學,最後才是專業”。上完大學,考慮擇業的時候,“到底要選擇哪座城市”,事後看都是一個對一生影響深遠的決定。

自己選的城市,無論有時你對它多麼“責之切”,可歸根結底,終究是“愛之深”。

我第一份工作在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做熱線記者。現在想來,那真是一份辛苦忙碌的工作——經常睡到半夜3點收到值班編輯提醒:北京突降大雪,延慶降雪量最大,你馬上趕去現場報道一下;昌平突發藏獒大規模咬人事件,你去一下南口醫院,採訪一下受傷群眾和主治醫生;大興居民樓火災,請1小時內趕到火災現場發回第一手連線……緊急,只好先坐地鐵二號線趕到積水潭,換成9字頭遠郊區縣公交車,下車以後又打了一段黑車才抵達的採訪地點……“7.21”暴雨那次,我到門頭溝做現場報道,剛連完線身後的山體就發生了碎石滑坡,幾乎跟我擦肩而過……

那時候一沒房,二沒車,三沒男朋友,住在租來的小開間裡,工作隨時隨地保持stand by,見過了北京43度的高溫天氣,積水深達5米多的暴雨,也在凌晨4點開過三環主路的大修,在杜家坎收費站見證過“高速公路十一黃金週免費”的大客流情況……苦是苦的,累是累的,可每當聽到廣播中迴盪著當時單位的呼號“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流動的北京城~”、“北京交通廣播~總有美好在路上~”,之後電波里出現自己的聲音或者名字的時候,總會感覺無比的自豪。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北京城的全景讓人越看越愛

我有個朋友在北京的一家電影宣發公司工作,他畢業院校平平,簡歷一般,可就是對電影愛得出奇,對北京愛得出奇,人生第一份工作,不問薪資不問待遇就來了這家電影公司。其實他的東家在業內並不出名,也沒啥叫得響的case。有一天他突然很鄭重地請我看戲,發來微信說:“寧姐,我參與的電影《xxx》上映了,特此邀請您到xxx影院觀影。記得一定要看完字幕哦,有我!”

那個電影一如預期的普通,可我還是看到了最後。走字幕的時候,我等了很久很久,終於從飛快遊走的“演職人員”名單裡,從“宣傳”一欄的大幾十號人裡艱難地看到了他的名字。我舉起手機費勁地拍下一張因為停留時間太短而有點模糊的照片發給他,他收到後特別高興,說:

“寧姐,謝謝你來看我們的電影。電影這行不好乾,北京這座城市也不好混,不過我會好好努力做下去的。”

所以我懂這些靖安吏們的心情,就像懂得這位朋友——“再也沒有比長安更偉大的城市了”,在這樣一座偉大的城市裡,即使平凡如我,只要有夢想,有投入,有付出,長安也好,北京也罷,我們的點滴付出,都會被這樣偉大的城市所吸收,所接納,有反饋,有迴響。無論是付出的過程本身,還是反饋迴響的結果,都是身在這樣城市的“小確幸”。我想那個做電影宣發的朋友,也一樣懂。

《長安十二時辰》播到現在,豆瓣評分高達8.6,自來水無數,還原度奇高的張小敬、超出預期的李司丞、精美絕倫的美術、典故密集的臺詞……各種讚譽早已不缺,而我想誇一誇的,就是靖安吏這樣的人,還有無數長安城中的小角色,甚至是普通人。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片中還有個我覺得很萌的角色,叫崔器,劇情設定他是個兔脣,所以演員隨時隨地看起來都是嘴角上翹流露出一抹“不屑一顧”的笑意。就是這麼個崔器,在第12集裡,也有過類似的表達。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崔器這個演員的造型很有特點

第12集的一開始,張小敬和崔器在繁華的鬧市裡坐著閒聊,張小敬不經意地問崔器:“為什麼來長安?”

崔器先也答得簡單直白:“想升遷。”後來又回憶起了已過世的兄長,說初來長安,兄長帶自己在長安晝夜不停遊走三日,見過了形形色色的人——“做紙船的紅秀阿婆,馴駱駝的阿羅約,吹笛子的薛樂工,烙胡麻餅的回鶻老羅,練跳舞磨爛腳跟的李十二……”而後他說——

“從前在隴右作戰,初時是為了立戰功,久了,看戰友死傷無數,便不知以命取功,意義何在。所謂保家衛國,只覺一場虛空。直到在長安見到他們。長安好吃,好喝,好生活,當然讓人想留下,可讓我真覺得活得有意思的,就是在長安城裡,再普通不過的這些人。大家沒讀過什麼書,沒有多少錢,也說不上有什麼了不得的前途,可他們,不,可我們,都在盡心做自己的事。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崔器這個角色,前20集看起來特別“豬隊友”,給張小敬添了不少麻煩,也引來網友吐槽無數。但是在昨晚加更的內容裡,他以一敵百迎戰蚍蜉,為了力保靖安司的安全無虞,犧牲了自己的性命。在那場搏命的戰鬥中,他喊著“旅賁在,長安在”,全程奮勇殺敵誓死保衛靖安司周全,完成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崔器死後,唯一守在他身邊的姚汝能悲痛不已,握著他的手對他說:“你就是長安人。

"

誰能想到,我看《長安十二時辰》竟然為一群沒有姓名的角色淚目了。

昨天是週一,但乖巧懂事的優酷聽到了廣大網友的心聲,《長安》除了每週四播出以外,在週一,加、更、了!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最新更的這3集裡,有個細節很打動我——

上元花燈夜,原本已經結束了大半天的辛苦工作、散班歸家的靖安吏們突然聽見望樓急召的鼓聲,本來已經在購物、閒逛、賞花燈甚至準備離開長安的他們,紛紛放下手頭的事,丟開家人,義無反顧地返回靖安司。這麼做的動機很樸素,用一名靖安吏的話說就是:

“這長安城,真要讓你走啊……你還真就捨不得。”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這位靖安吏講這句話是有個前情背景的:返回靖安司之前,他原本跟妻子在街市上購物,準備舉家搬遷到東都洛陽去。那位妻子氣度不凡,談吐頗有見識,家中也有長輩在朝中做官,消息靈通的妻子告訴丈夫朝局不穩,作為李必手下最好趕緊遠離長安。

剛說到這兒望樓傳來信號,急召一眾靖安令回去辦案。做丈夫的就跟妻子說,明天白天再動身行不行,眼下先回靖安司公幹。妻子很不樂意,下命令“不準回去”,還抱怨說“這靖安司給你吃什麼迷藥了?!”

丈夫講了一段話,登時就讓妻子怒容轉霽,欣然放人了: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所以當後來一眾靖安吏返回靖安司,在閒聊時談到對長安的感情時,上文提到的這位靖安吏,用了“捨不得”三個字來概括。

就是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讓我一下子就被戳中,觸動,淚目了。

要是你不曾有過身為普通人在大城市漂泊、生活、打拼的經歷,看到這句臺詞興許會無感,甚至還會嘲諷:

“得了吧,少在這兒自作多情。長安(北京/上海)還用得著你捨不得?你以為你是誰呀?你是抗戰時期南下的清華、北大校長啊,還是當過北京市長啊?”

說這種話的人,要麼是沒在大城市生活過,要麼是在大城市生活的日子裡,沒有結結實實地動了情。

上個星期五下午我去故宮看展覽,故宮是每天下午五點關門,到了四點半,展館基本就開始清場。我也剛好看完了,就從午門展廳出來,沿著“協和門-體仁閣-左翼門”一線一路向北溜達。忽而,偌大的故宮開始播放起傳統民樂,空曠的太和殿廣場上難得的罕有幾人。加上當天天氣特別好,藍天白雲,金瓦紅牆,我忍不住掏出手機,專門拍下了一段視頻。

就在我拍視頻的時候,身後響起一個聲音:“有時候看著這樣的景象,就會捨不得北京。”

我一回身,見身後站著一個20多歲的姑娘,一身藍色連衣裙,皮膚白白淨淨。當天其實天挺晒,她卻沒打傘,也沒戴帽子。

我衝她微微一笑算是致意,她卻問我:“這麼好的景緻,難得人少,要我幫你拍張照麼?”

我點點頭,就把手機交給了她。她挺耐心,還會主動建議我哪些位置更出片,指揮著我跑了好幾處地方,甚至不惜力地上上下下,一會爬到城樓上面,一會又回到廣場上……作為回饋,我也在每個點位都幫她拍照,一來二去,我們竟然也聊了起來。

“這是我上班以後第一次出來拍照,真有緣——你知道麼,這周是我第一週上班,我留北京啦!”她突然對我說。

“第一週上班你就週五翹班,膽夠肥的呀?”我開她的玩笑。

“我這週六日都要上班,今天是我調休。”姑娘回答我。

原來,姑娘是浙江金華人,今年剛研究生畢業。畢業前,爸媽十分希望她能回浙江老家工作:“杭州嘛那麼多好企業,阿里巴巴網易都不錯的呀。要麼嘛回我們金華呆一呆也蠻好的呀。”爸媽這樣勸她。

她也知道回家的種種利好:家裡在當地條件不錯,回去以後,守家在地,衣食無憂,職場生活的起步階段就順風順水,省卻很多煩惱。而留在北京,一來戶口基本別指望了,二來房租貴得驚人(買房那是想都不要想了),三來交通和空氣在家裡看來都“令人堪憂”,還要承受獨自生活的各種艱辛……不是沒有糾結過。

“找工作那段時間,我有一次就來了故宮。那天正好趕上故宮下雪,白雪紅牆別提多美了!清場的時候,也像現在這樣,什麼漢服小姐姐什麼旗裝‘魏瓔珞’紛紛散去,眼前的景象清淨、空曠、寧靜,我一下子心都化了。當時就一個念頭:就為了眼前這景象,這下著雪的大美故宮,我也捨不得離開北京。”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於是姑娘留在了北京,去了一家解決不了戶口的二線互聯網公司。我見到她的那天,是她正式入職的第一週第五天。她說她還報名了故宮的志願者,“想著這下真的要跟北京長相廝守了,故宮更是必須常來的地方,是心頭肉。”

所以你知道,當我上週五剛在故宮偶遇這位捨不得北京的姑娘,這週一便聽到靖安吏們那句“真捨不得長安”的臺詞時,內心有多受衝擊了吧。這種衝擊,不是因為巧合,而是因為共情。

誰沒有過這種“擇一城,遇一人,務一事,盡一生”的情結呢?多年後我們回頭看,其實人生最關鍵的幾個節點,幾乎全都跟“選擇哪座城市”有關。就像上個月高考完,我解答了好多親朋好友的孩子們“報志願該選城市還是選大學”的困惑。我跟他們說得最多的,就是“優先選城市,其次選大學,最後才是專業”。上完大學,考慮擇業的時候,“到底要選擇哪座城市”,事後看都是一個對一生影響深遠的決定。

自己選的城市,無論有時你對它多麼“責之切”,可歸根結底,終究是“愛之深”。

我第一份工作在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做熱線記者。現在想來,那真是一份辛苦忙碌的工作——經常睡到半夜3點收到值班編輯提醒:北京突降大雪,延慶降雪量最大,你馬上趕去現場報道一下;昌平突發藏獒大規模咬人事件,你去一下南口醫院,採訪一下受傷群眾和主治醫生;大興居民樓火災,請1小時內趕到火災現場發回第一手連線……緊急,只好先坐地鐵二號線趕到積水潭,換成9字頭遠郊區縣公交車,下車以後又打了一段黑車才抵達的採訪地點……“7.21”暴雨那次,我到門頭溝做現場報道,剛連完線身後的山體就發生了碎石滑坡,幾乎跟我擦肩而過……

那時候一沒房,二沒車,三沒男朋友,住在租來的小開間裡,工作隨時隨地保持stand by,見過了北京43度的高溫天氣,積水深達5米多的暴雨,也在凌晨4點開過三環主路的大修,在杜家坎收費站見證過“高速公路十一黃金週免費”的大客流情況……苦是苦的,累是累的,可每當聽到廣播中迴盪著當時單位的呼號“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流動的北京城~”、“北京交通廣播~總有美好在路上~”,之後電波里出現自己的聲音或者名字的時候,總會感覺無比的自豪。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北京城的全景讓人越看越愛

我有個朋友在北京的一家電影宣發公司工作,他畢業院校平平,簡歷一般,可就是對電影愛得出奇,對北京愛得出奇,人生第一份工作,不問薪資不問待遇就來了這家電影公司。其實他的東家在業內並不出名,也沒啥叫得響的case。有一天他突然很鄭重地請我看戲,發來微信說:“寧姐,我參與的電影《xxx》上映了,特此邀請您到xxx影院觀影。記得一定要看完字幕哦,有我!”

那個電影一如預期的普通,可我還是看到了最後。走字幕的時候,我等了很久很久,終於從飛快遊走的“演職人員”名單裡,從“宣傳”一欄的大幾十號人裡艱難地看到了他的名字。我舉起手機費勁地拍下一張因為停留時間太短而有點模糊的照片發給他,他收到後特別高興,說:

“寧姐,謝謝你來看我們的電影。電影這行不好乾,北京這座城市也不好混,不過我會好好努力做下去的。”

所以我懂這些靖安吏們的心情,就像懂得這位朋友——“再也沒有比長安更偉大的城市了”,在這樣一座偉大的城市裡,即使平凡如我,只要有夢想,有投入,有付出,長安也好,北京也罷,我們的點滴付出,都會被這樣偉大的城市所吸收,所接納,有反饋,有迴響。無論是付出的過程本身,還是反饋迴響的結果,都是身在這樣城市的“小確幸”。我想那個做電影宣發的朋友,也一樣懂。

《長安十二時辰》播到現在,豆瓣評分高達8.6,自來水無數,還原度奇高的張小敬、超出預期的李司丞、精美絕倫的美術、典故密集的臺詞……各種讚譽早已不缺,而我想誇一誇的,就是靖安吏這樣的人,還有無數長安城中的小角色,甚至是普通人。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片中還有個我覺得很萌的角色,叫崔器,劇情設定他是個兔脣,所以演員隨時隨地看起來都是嘴角上翹流露出一抹“不屑一顧”的笑意。就是這麼個崔器,在第12集裡,也有過類似的表達。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崔器這個演員的造型很有特點

第12集的一開始,張小敬和崔器在繁華的鬧市裡坐著閒聊,張小敬不經意地問崔器:“為什麼來長安?”

崔器先也答得簡單直白:“想升遷。”後來又回憶起了已過世的兄長,說初來長安,兄長帶自己在長安晝夜不停遊走三日,見過了形形色色的人——“做紙船的紅秀阿婆,馴駱駝的阿羅約,吹笛子的薛樂工,烙胡麻餅的回鶻老羅,練跳舞磨爛腳跟的李十二……”而後他說——

“從前在隴右作戰,初時是為了立戰功,久了,看戰友死傷無數,便不知以命取功,意義何在。所謂保家衛國,只覺一場虛空。直到在長安見到他們。長安好吃,好喝,好生活,當然讓人想留下,可讓我真覺得活得有意思的,就是在長安城裡,再普通不過的這些人。大家沒讀過什麼書,沒有多少錢,也說不上有什麼了不得的前途,可他們,不,可我們,都在盡心做自己的事。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崔器這個角色,前20集看起來特別“豬隊友”,給張小敬添了不少麻煩,也引來網友吐槽無數。但是在昨晚加更的內容裡,他以一敵百迎戰蚍蜉,為了力保靖安司的安全無虞,犧牲了自己的性命。在那場搏命的戰鬥中,他喊著“旅賁在,長安在”,全程奮勇殺敵誓死保衛靖安司周全,完成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崔器死後,唯一守在他身邊的姚汝能悲痛不已,握著他的手對他說:“你就是長安人。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在這場戰事中犧牲的,還有前文我們的提到的那位,原本準備天亮之後就跟妻子搬遷到洛陽的靖安吏。臨行前,他捨不得長安;最終,也把自己託付給了長安,為長安城的平安,盡了一份力。

說回到崔器生前跟張小敬那段“為什麼來長安”的對話,崔器在長安見了很多人,可“高官顯貴”在他那裡卻只剩了無名無姓的四字概括,反而是長安城裡再普通不過的這些人,他將他們的姓名、職業、在做的事一一娓娓道來,只因大家“都在盡心做自己的事”。

這多像我們身邊再熟悉不過的,坐在格子間裡上班時間是悶騷程序員,下班玩樂隊閃閃發光的那個他;衣著普通母胎單身26年卻忽然有一天做出了刷屏H5的那個她;你辦公室前臺每天雷打不動取送快遞直到有一天被羅輯思維跨年演講狠狠cue到的順豐小哥那個他……

“馬宏偉”這個名字你可能壓根沒聽過,他是西單大悅城的一名保安。去年2月11日,正是春節前氣氛輕鬆、喜氣洋洋的年底,一名歹徒突然向商場內用餐的客人持刀行凶,就在顧客們驚慌失措四散逃離的緊要關頭,一名商場保安,抄起一把椅子,逆著奔跑的人群挺身而出,義無反顧地朝危險奔去……

"

誰能想到,我看《長安十二時辰》竟然為一群沒有姓名的角色淚目了。

昨天是週一,但乖巧懂事的優酷聽到了廣大網友的心聲,《長安》除了每週四播出以外,在週一,加、更、了!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最新更的這3集裡,有個細節很打動我——

上元花燈夜,原本已經結束了大半天的辛苦工作、散班歸家的靖安吏們突然聽見望樓急召的鼓聲,本來已經在購物、閒逛、賞花燈甚至準備離開長安的他們,紛紛放下手頭的事,丟開家人,義無反顧地返回靖安司。這麼做的動機很樸素,用一名靖安吏的話說就是:

“這長安城,真要讓你走啊……你還真就捨不得。”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這位靖安吏講這句話是有個前情背景的:返回靖安司之前,他原本跟妻子在街市上購物,準備舉家搬遷到東都洛陽去。那位妻子氣度不凡,談吐頗有見識,家中也有長輩在朝中做官,消息靈通的妻子告訴丈夫朝局不穩,作為李必手下最好趕緊遠離長安。

剛說到這兒望樓傳來信號,急召一眾靖安令回去辦案。做丈夫的就跟妻子說,明天白天再動身行不行,眼下先回靖安司公幹。妻子很不樂意,下命令“不準回去”,還抱怨說“這靖安司給你吃什麼迷藥了?!”

丈夫講了一段話,登時就讓妻子怒容轉霽,欣然放人了: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所以當後來一眾靖安吏返回靖安司,在閒聊時談到對長安的感情時,上文提到的這位靖安吏,用了“捨不得”三個字來概括。

就是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讓我一下子就被戳中,觸動,淚目了。

要是你不曾有過身為普通人在大城市漂泊、生活、打拼的經歷,看到這句臺詞興許會無感,甚至還會嘲諷:

“得了吧,少在這兒自作多情。長安(北京/上海)還用得著你捨不得?你以為你是誰呀?你是抗戰時期南下的清華、北大校長啊,還是當過北京市長啊?”

說這種話的人,要麼是沒在大城市生活過,要麼是在大城市生活的日子裡,沒有結結實實地動了情。

上個星期五下午我去故宮看展覽,故宮是每天下午五點關門,到了四點半,展館基本就開始清場。我也剛好看完了,就從午門展廳出來,沿著“協和門-體仁閣-左翼門”一線一路向北溜達。忽而,偌大的故宮開始播放起傳統民樂,空曠的太和殿廣場上難得的罕有幾人。加上當天天氣特別好,藍天白雲,金瓦紅牆,我忍不住掏出手機,專門拍下了一段視頻。

就在我拍視頻的時候,身後響起一個聲音:“有時候看著這樣的景象,就會捨不得北京。”

我一回身,見身後站著一個20多歲的姑娘,一身藍色連衣裙,皮膚白白淨淨。當天其實天挺晒,她卻沒打傘,也沒戴帽子。

我衝她微微一笑算是致意,她卻問我:“這麼好的景緻,難得人少,要我幫你拍張照麼?”

我點點頭,就把手機交給了她。她挺耐心,還會主動建議我哪些位置更出片,指揮著我跑了好幾處地方,甚至不惜力地上上下下,一會爬到城樓上面,一會又回到廣場上……作為回饋,我也在每個點位都幫她拍照,一來二去,我們竟然也聊了起來。

“這是我上班以後第一次出來拍照,真有緣——你知道麼,這周是我第一週上班,我留北京啦!”她突然對我說。

“第一週上班你就週五翹班,膽夠肥的呀?”我開她的玩笑。

“我這週六日都要上班,今天是我調休。”姑娘回答我。

原來,姑娘是浙江金華人,今年剛研究生畢業。畢業前,爸媽十分希望她能回浙江老家工作:“杭州嘛那麼多好企業,阿里巴巴網易都不錯的呀。要麼嘛回我們金華呆一呆也蠻好的呀。”爸媽這樣勸她。

她也知道回家的種種利好:家裡在當地條件不錯,回去以後,守家在地,衣食無憂,職場生活的起步階段就順風順水,省卻很多煩惱。而留在北京,一來戶口基本別指望了,二來房租貴得驚人(買房那是想都不要想了),三來交通和空氣在家裡看來都“令人堪憂”,還要承受獨自生活的各種艱辛……不是沒有糾結過。

“找工作那段時間,我有一次就來了故宮。那天正好趕上故宮下雪,白雪紅牆別提多美了!清場的時候,也像現在這樣,什麼漢服小姐姐什麼旗裝‘魏瓔珞’紛紛散去,眼前的景象清淨、空曠、寧靜,我一下子心都化了。當時就一個念頭:就為了眼前這景象,這下著雪的大美故宮,我也捨不得離開北京。”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於是姑娘留在了北京,去了一家解決不了戶口的二線互聯網公司。我見到她的那天,是她正式入職的第一週第五天。她說她還報名了故宮的志願者,“想著這下真的要跟北京長相廝守了,故宮更是必須常來的地方,是心頭肉。”

所以你知道,當我上週五剛在故宮偶遇這位捨不得北京的姑娘,這週一便聽到靖安吏們那句“真捨不得長安”的臺詞時,內心有多受衝擊了吧。這種衝擊,不是因為巧合,而是因為共情。

誰沒有過這種“擇一城,遇一人,務一事,盡一生”的情結呢?多年後我們回頭看,其實人生最關鍵的幾個節點,幾乎全都跟“選擇哪座城市”有關。就像上個月高考完,我解答了好多親朋好友的孩子們“報志願該選城市還是選大學”的困惑。我跟他們說得最多的,就是“優先選城市,其次選大學,最後才是專業”。上完大學,考慮擇業的時候,“到底要選擇哪座城市”,事後看都是一個對一生影響深遠的決定。

自己選的城市,無論有時你對它多麼“責之切”,可歸根結底,終究是“愛之深”。

我第一份工作在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做熱線記者。現在想來,那真是一份辛苦忙碌的工作——經常睡到半夜3點收到值班編輯提醒:北京突降大雪,延慶降雪量最大,你馬上趕去現場報道一下;昌平突發藏獒大規模咬人事件,你去一下南口醫院,採訪一下受傷群眾和主治醫生;大興居民樓火災,請1小時內趕到火災現場發回第一手連線……緊急,只好先坐地鐵二號線趕到積水潭,換成9字頭遠郊區縣公交車,下車以後又打了一段黑車才抵達的採訪地點……“7.21”暴雨那次,我到門頭溝做現場報道,剛連完線身後的山體就發生了碎石滑坡,幾乎跟我擦肩而過……

那時候一沒房,二沒車,三沒男朋友,住在租來的小開間裡,工作隨時隨地保持stand by,見過了北京43度的高溫天氣,積水深達5米多的暴雨,也在凌晨4點開過三環主路的大修,在杜家坎收費站見證過“高速公路十一黃金週免費”的大客流情況……苦是苦的,累是累的,可每當聽到廣播中迴盪著當時單位的呼號“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流動的北京城~”、“北京交通廣播~總有美好在路上~”,之後電波里出現自己的聲音或者名字的時候,總會感覺無比的自豪。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北京城的全景讓人越看越愛

我有個朋友在北京的一家電影宣發公司工作,他畢業院校平平,簡歷一般,可就是對電影愛得出奇,對北京愛得出奇,人生第一份工作,不問薪資不問待遇就來了這家電影公司。其實他的東家在業內並不出名,也沒啥叫得響的case。有一天他突然很鄭重地請我看戲,發來微信說:“寧姐,我參與的電影《xxx》上映了,特此邀請您到xxx影院觀影。記得一定要看完字幕哦,有我!”

那個電影一如預期的普通,可我還是看到了最後。走字幕的時候,我等了很久很久,終於從飛快遊走的“演職人員”名單裡,從“宣傳”一欄的大幾十號人裡艱難地看到了他的名字。我舉起手機費勁地拍下一張因為停留時間太短而有點模糊的照片發給他,他收到後特別高興,說:

“寧姐,謝謝你來看我們的電影。電影這行不好乾,北京這座城市也不好混,不過我會好好努力做下去的。”

所以我懂這些靖安吏們的心情,就像懂得這位朋友——“再也沒有比長安更偉大的城市了”,在這樣一座偉大的城市裡,即使平凡如我,只要有夢想,有投入,有付出,長安也好,北京也罷,我們的點滴付出,都會被這樣偉大的城市所吸收,所接納,有反饋,有迴響。無論是付出的過程本身,還是反饋迴響的結果,都是身在這樣城市的“小確幸”。我想那個做電影宣發的朋友,也一樣懂。

《長安十二時辰》播到現在,豆瓣評分高達8.6,自來水無數,還原度奇高的張小敬、超出預期的李司丞、精美絕倫的美術、典故密集的臺詞……各種讚譽早已不缺,而我想誇一誇的,就是靖安吏這樣的人,還有無數長安城中的小角色,甚至是普通人。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片中還有個我覺得很萌的角色,叫崔器,劇情設定他是個兔脣,所以演員隨時隨地看起來都是嘴角上翹流露出一抹“不屑一顧”的笑意。就是這麼個崔器,在第12集裡,也有過類似的表達。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崔器這個演員的造型很有特點

第12集的一開始,張小敬和崔器在繁華的鬧市裡坐著閒聊,張小敬不經意地問崔器:“為什麼來長安?”

崔器先也答得簡單直白:“想升遷。”後來又回憶起了已過世的兄長,說初來長安,兄長帶自己在長安晝夜不停遊走三日,見過了形形色色的人——“做紙船的紅秀阿婆,馴駱駝的阿羅約,吹笛子的薛樂工,烙胡麻餅的回鶻老羅,練跳舞磨爛腳跟的李十二……”而後他說——

“從前在隴右作戰,初時是為了立戰功,久了,看戰友死傷無數,便不知以命取功,意義何在。所謂保家衛國,只覺一場虛空。直到在長安見到他們。長安好吃,好喝,好生活,當然讓人想留下,可讓我真覺得活得有意思的,就是在長安城裡,再普通不過的這些人。大家沒讀過什麼書,沒有多少錢,也說不上有什麼了不得的前途,可他們,不,可我們,都在盡心做自己的事。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崔器這個角色,前20集看起來特別“豬隊友”,給張小敬添了不少麻煩,也引來網友吐槽無數。但是在昨晚加更的內容裡,他以一敵百迎戰蚍蜉,為了力保靖安司的安全無虞,犧牲了自己的性命。在那場搏命的戰鬥中,他喊著“旅賁在,長安在”,全程奮勇殺敵誓死保衛靖安司周全,完成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崔器死後,唯一守在他身邊的姚汝能悲痛不已,握著他的手對他說:“你就是長安人。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在這場戰事中犧牲的,還有前文我們的提到的那位,原本準備天亮之後就跟妻子搬遷到洛陽的靖安吏。臨行前,他捨不得長安;最終,也把自己託付給了長安,為長安城的平安,盡了一份力。

說回到崔器生前跟張小敬那段“為什麼來長安”的對話,崔器在長安見了很多人,可“高官顯貴”在他那裡卻只剩了無名無姓的四字概括,反而是長安城裡再普通不過的這些人,他將他們的姓名、職業、在做的事一一娓娓道來,只因大家“都在盡心做自己的事”。

這多像我們身邊再熟悉不過的,坐在格子間裡上班時間是悶騷程序員,下班玩樂隊閃閃發光的那個他;衣著普通母胎單身26年卻忽然有一天做出了刷屏H5的那個她;你辦公室前臺每天雷打不動取送快遞直到有一天被羅輯思維跨年演講狠狠cue到的順豐小哥那個他……

“馬宏偉”這個名字你可能壓根沒聽過,他是西單大悅城的一名保安。去年2月11日,正是春節前氣氛輕鬆、喜氣洋洋的年底,一名歹徒突然向商場內用餐的客人持刀行凶,就在顧客們驚慌失措四散逃離的緊要關頭,一名商場保安,抄起一把椅子,逆著奔跑的人群挺身而出,義無反顧地朝危險奔去……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不顧危險盡職盡責的馬宏偉被網友稱為“最美逆行哥”

這個,就是馬宏偉,山西運城人,當時在北京做保安四五年。因為這個舉動,馬宏偉被網友稱為“最美逆行哥”。中央政法委官方媒體後來採訪了馬宏偉,問他當時有沒有顧慮。他說:“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人都指著我呢。但當時我想不了那麼多,這是我的工作。”

看到第12集、第23集這些細節,我不止一次想起了馬宏偉。不知道他現在在哪裡,過得怎麼樣。也不知道他有沒有看《長安十二時辰》,我猜如果他看了,一定能理解崔器,理解張小敬。

崔器這樣“擔負長安安危”的角色,可能使命還重大一些,離我們普通人的生活遠一些。可你就看長安城裡更平凡的普通人吧:第一集剃頭鋪那個老闆,狼衛曹破延本來以為小老闆識破了自己的身份,說話間就要拔刀殺人的。可這位小老闆,從頭到尾說話和氣,言笑晏晏,還喚自己玉雪可愛的女兒取乾衣服給客人換上……最終使得曹破延放下了惡念,甚至提醒父女倆今晚長安有大事,不要往人多的地方去。

"

誰能想到,我看《長安十二時辰》竟然為一群沒有姓名的角色淚目了。

昨天是週一,但乖巧懂事的優酷聽到了廣大網友的心聲,《長安》除了每週四播出以外,在週一,加、更、了!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最新更的這3集裡,有個細節很打動我——

上元花燈夜,原本已經結束了大半天的辛苦工作、散班歸家的靖安吏們突然聽見望樓急召的鼓聲,本來已經在購物、閒逛、賞花燈甚至準備離開長安的他們,紛紛放下手頭的事,丟開家人,義無反顧地返回靖安司。這麼做的動機很樸素,用一名靖安吏的話說就是:

“這長安城,真要讓你走啊……你還真就捨不得。”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這位靖安吏講這句話是有個前情背景的:返回靖安司之前,他原本跟妻子在街市上購物,準備舉家搬遷到東都洛陽去。那位妻子氣度不凡,談吐頗有見識,家中也有長輩在朝中做官,消息靈通的妻子告訴丈夫朝局不穩,作為李必手下最好趕緊遠離長安。

剛說到這兒望樓傳來信號,急召一眾靖安令回去辦案。做丈夫的就跟妻子說,明天白天再動身行不行,眼下先回靖安司公幹。妻子很不樂意,下命令“不準回去”,還抱怨說“這靖安司給你吃什麼迷藥了?!”

丈夫講了一段話,登時就讓妻子怒容轉霽,欣然放人了: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所以當後來一眾靖安吏返回靖安司,在閒聊時談到對長安的感情時,上文提到的這位靖安吏,用了“捨不得”三個字來概括。

就是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讓我一下子就被戳中,觸動,淚目了。

要是你不曾有過身為普通人在大城市漂泊、生活、打拼的經歷,看到這句臺詞興許會無感,甚至還會嘲諷:

“得了吧,少在這兒自作多情。長安(北京/上海)還用得著你捨不得?你以為你是誰呀?你是抗戰時期南下的清華、北大校長啊,還是當過北京市長啊?”

說這種話的人,要麼是沒在大城市生活過,要麼是在大城市生活的日子裡,沒有結結實實地動了情。

上個星期五下午我去故宮看展覽,故宮是每天下午五點關門,到了四點半,展館基本就開始清場。我也剛好看完了,就從午門展廳出來,沿著“協和門-體仁閣-左翼門”一線一路向北溜達。忽而,偌大的故宮開始播放起傳統民樂,空曠的太和殿廣場上難得的罕有幾人。加上當天天氣特別好,藍天白雲,金瓦紅牆,我忍不住掏出手機,專門拍下了一段視頻。

就在我拍視頻的時候,身後響起一個聲音:“有時候看著這樣的景象,就會捨不得北京。”

我一回身,見身後站著一個20多歲的姑娘,一身藍色連衣裙,皮膚白白淨淨。當天其實天挺晒,她卻沒打傘,也沒戴帽子。

我衝她微微一笑算是致意,她卻問我:“這麼好的景緻,難得人少,要我幫你拍張照麼?”

我點點頭,就把手機交給了她。她挺耐心,還會主動建議我哪些位置更出片,指揮著我跑了好幾處地方,甚至不惜力地上上下下,一會爬到城樓上面,一會又回到廣場上……作為回饋,我也在每個點位都幫她拍照,一來二去,我們竟然也聊了起來。

“這是我上班以後第一次出來拍照,真有緣——你知道麼,這周是我第一週上班,我留北京啦!”她突然對我說。

“第一週上班你就週五翹班,膽夠肥的呀?”我開她的玩笑。

“我這週六日都要上班,今天是我調休。”姑娘回答我。

原來,姑娘是浙江金華人,今年剛研究生畢業。畢業前,爸媽十分希望她能回浙江老家工作:“杭州嘛那麼多好企業,阿里巴巴網易都不錯的呀。要麼嘛回我們金華呆一呆也蠻好的呀。”爸媽這樣勸她。

她也知道回家的種種利好:家裡在當地條件不錯,回去以後,守家在地,衣食無憂,職場生活的起步階段就順風順水,省卻很多煩惱。而留在北京,一來戶口基本別指望了,二來房租貴得驚人(買房那是想都不要想了),三來交通和空氣在家裡看來都“令人堪憂”,還要承受獨自生活的各種艱辛……不是沒有糾結過。

“找工作那段時間,我有一次就來了故宮。那天正好趕上故宮下雪,白雪紅牆別提多美了!清場的時候,也像現在這樣,什麼漢服小姐姐什麼旗裝‘魏瓔珞’紛紛散去,眼前的景象清淨、空曠、寧靜,我一下子心都化了。當時就一個念頭:就為了眼前這景象,這下著雪的大美故宮,我也捨不得離開北京。”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於是姑娘留在了北京,去了一家解決不了戶口的二線互聯網公司。我見到她的那天,是她正式入職的第一週第五天。她說她還報名了故宮的志願者,“想著這下真的要跟北京長相廝守了,故宮更是必須常來的地方,是心頭肉。”

所以你知道,當我上週五剛在故宮偶遇這位捨不得北京的姑娘,這週一便聽到靖安吏們那句“真捨不得長安”的臺詞時,內心有多受衝擊了吧。這種衝擊,不是因為巧合,而是因為共情。

誰沒有過這種“擇一城,遇一人,務一事,盡一生”的情結呢?多年後我們回頭看,其實人生最關鍵的幾個節點,幾乎全都跟“選擇哪座城市”有關。就像上個月高考完,我解答了好多親朋好友的孩子們“報志願該選城市還是選大學”的困惑。我跟他們說得最多的,就是“優先選城市,其次選大學,最後才是專業”。上完大學,考慮擇業的時候,“到底要選擇哪座城市”,事後看都是一個對一生影響深遠的決定。

自己選的城市,無論有時你對它多麼“責之切”,可歸根結底,終究是“愛之深”。

我第一份工作在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做熱線記者。現在想來,那真是一份辛苦忙碌的工作——經常睡到半夜3點收到值班編輯提醒:北京突降大雪,延慶降雪量最大,你馬上趕去現場報道一下;昌平突發藏獒大規模咬人事件,你去一下南口醫院,採訪一下受傷群眾和主治醫生;大興居民樓火災,請1小時內趕到火災現場發回第一手連線……緊急,只好先坐地鐵二號線趕到積水潭,換成9字頭遠郊區縣公交車,下車以後又打了一段黑車才抵達的採訪地點……“7.21”暴雨那次,我到門頭溝做現場報道,剛連完線身後的山體就發生了碎石滑坡,幾乎跟我擦肩而過……

那時候一沒房,二沒車,三沒男朋友,住在租來的小開間裡,工作隨時隨地保持stand by,見過了北京43度的高溫天氣,積水深達5米多的暴雨,也在凌晨4點開過三環主路的大修,在杜家坎收費站見證過“高速公路十一黃金週免費”的大客流情況……苦是苦的,累是累的,可每當聽到廣播中迴盪著當時單位的呼號“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流動的北京城~”、“北京交通廣播~總有美好在路上~”,之後電波里出現自己的聲音或者名字的時候,總會感覺無比的自豪。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北京城的全景讓人越看越愛

我有個朋友在北京的一家電影宣發公司工作,他畢業院校平平,簡歷一般,可就是對電影愛得出奇,對北京愛得出奇,人生第一份工作,不問薪資不問待遇就來了這家電影公司。其實他的東家在業內並不出名,也沒啥叫得響的case。有一天他突然很鄭重地請我看戲,發來微信說:“寧姐,我參與的電影《xxx》上映了,特此邀請您到xxx影院觀影。記得一定要看完字幕哦,有我!”

那個電影一如預期的普通,可我還是看到了最後。走字幕的時候,我等了很久很久,終於從飛快遊走的“演職人員”名單裡,從“宣傳”一欄的大幾十號人裡艱難地看到了他的名字。我舉起手機費勁地拍下一張因為停留時間太短而有點模糊的照片發給他,他收到後特別高興,說:

“寧姐,謝謝你來看我們的電影。電影這行不好乾,北京這座城市也不好混,不過我會好好努力做下去的。”

所以我懂這些靖安吏們的心情,就像懂得這位朋友——“再也沒有比長安更偉大的城市了”,在這樣一座偉大的城市裡,即使平凡如我,只要有夢想,有投入,有付出,長安也好,北京也罷,我們的點滴付出,都會被這樣偉大的城市所吸收,所接納,有反饋,有迴響。無論是付出的過程本身,還是反饋迴響的結果,都是身在這樣城市的“小確幸”。我想那個做電影宣發的朋友,也一樣懂。

《長安十二時辰》播到現在,豆瓣評分高達8.6,自來水無數,還原度奇高的張小敬、超出預期的李司丞、精美絕倫的美術、典故密集的臺詞……各種讚譽早已不缺,而我想誇一誇的,就是靖安吏這樣的人,還有無數長安城中的小角色,甚至是普通人。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片中還有個我覺得很萌的角色,叫崔器,劇情設定他是個兔脣,所以演員隨時隨地看起來都是嘴角上翹流露出一抹“不屑一顧”的笑意。就是這麼個崔器,在第12集裡,也有過類似的表達。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崔器這個演員的造型很有特點

第12集的一開始,張小敬和崔器在繁華的鬧市裡坐著閒聊,張小敬不經意地問崔器:“為什麼來長安?”

崔器先也答得簡單直白:“想升遷。”後來又回憶起了已過世的兄長,說初來長安,兄長帶自己在長安晝夜不停遊走三日,見過了形形色色的人——“做紙船的紅秀阿婆,馴駱駝的阿羅約,吹笛子的薛樂工,烙胡麻餅的回鶻老羅,練跳舞磨爛腳跟的李十二……”而後他說——

“從前在隴右作戰,初時是為了立戰功,久了,看戰友死傷無數,便不知以命取功,意義何在。所謂保家衛國,只覺一場虛空。直到在長安見到他們。長安好吃,好喝,好生活,當然讓人想留下,可讓我真覺得活得有意思的,就是在長安城裡,再普通不過的這些人。大家沒讀過什麼書,沒有多少錢,也說不上有什麼了不得的前途,可他們,不,可我們,都在盡心做自己的事。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崔器這個角色,前20集看起來特別“豬隊友”,給張小敬添了不少麻煩,也引來網友吐槽無數。但是在昨晚加更的內容裡,他以一敵百迎戰蚍蜉,為了力保靖安司的安全無虞,犧牲了自己的性命。在那場搏命的戰鬥中,他喊著“旅賁在,長安在”,全程奮勇殺敵誓死保衛靖安司周全,完成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崔器死後,唯一守在他身邊的姚汝能悲痛不已,握著他的手對他說:“你就是長安人。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在這場戰事中犧牲的,還有前文我們的提到的那位,原本準備天亮之後就跟妻子搬遷到洛陽的靖安吏。臨行前,他捨不得長安;最終,也把自己託付給了長安,為長安城的平安,盡了一份力。

說回到崔器生前跟張小敬那段“為什麼來長安”的對話,崔器在長安見了很多人,可“高官顯貴”在他那裡卻只剩了無名無姓的四字概括,反而是長安城裡再普通不過的這些人,他將他們的姓名、職業、在做的事一一娓娓道來,只因大家“都在盡心做自己的事”。

這多像我們身邊再熟悉不過的,坐在格子間裡上班時間是悶騷程序員,下班玩樂隊閃閃發光的那個他;衣著普通母胎單身26年卻忽然有一天做出了刷屏H5的那個她;你辦公室前臺每天雷打不動取送快遞直到有一天被羅輯思維跨年演講狠狠cue到的順豐小哥那個他……

“馬宏偉”這個名字你可能壓根沒聽過,他是西單大悅城的一名保安。去年2月11日,正是春節前氣氛輕鬆、喜氣洋洋的年底,一名歹徒突然向商場內用餐的客人持刀行凶,就在顧客們驚慌失措四散逃離的緊要關頭,一名商場保安,抄起一把椅子,逆著奔跑的人群挺身而出,義無反顧地朝危險奔去……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不顧危險盡職盡責的馬宏偉被網友稱為“最美逆行哥”

這個,就是馬宏偉,山西運城人,當時在北京做保安四五年。因為這個舉動,馬宏偉被網友稱為“最美逆行哥”。中央政法委官方媒體後來採訪了馬宏偉,問他當時有沒有顧慮。他說:“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人都指著我呢。但當時我想不了那麼多,這是我的工作。”

看到第12集、第23集這些細節,我不止一次想起了馬宏偉。不知道他現在在哪裡,過得怎麼樣。也不知道他有沒有看《長安十二時辰》,我猜如果他看了,一定能理解崔器,理解張小敬。

崔器這樣“擔負長安安危”的角色,可能使命還重大一些,離我們普通人的生活遠一些。可你就看長安城裡更平凡的普通人吧:第一集剃頭鋪那個老闆,狼衛曹破延本來以為小老闆識破了自己的身份,說話間就要拔刀殺人的。可這位小老闆,從頭到尾說話和氣,言笑晏晏,還喚自己玉雪可愛的女兒取乾衣服給客人換上……最終使得曹破延放下了惡念,甚至提醒父女倆今晚長安有大事,不要往人多的地方去。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是這位小老闆遇事冷靜,智勇雙全嗎?其實不是。他就是長安一個最普通的百姓,有著對長安城的高度自信,對自己在長安城生活、工作的無比自豪,開放,包容,樂觀,不設防……這真的是一座偉大的城市才能滋養出來的,自信的市民。但反過來說,成就一座城市之“偉大”的,不就是這些樂觀自信的小老百姓們,穩紮穩打、踏踏實實的勤力奉獻嗎?

"

誰能想到,我看《長安十二時辰》竟然為一群沒有姓名的角色淚目了。

昨天是週一,但乖巧懂事的優酷聽到了廣大網友的心聲,《長安》除了每週四播出以外,在週一,加、更、了!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最新更的這3集裡,有個細節很打動我——

上元花燈夜,原本已經結束了大半天的辛苦工作、散班歸家的靖安吏們突然聽見望樓急召的鼓聲,本來已經在購物、閒逛、賞花燈甚至準備離開長安的他們,紛紛放下手頭的事,丟開家人,義無反顧地返回靖安司。這麼做的動機很樸素,用一名靖安吏的話說就是:

“這長安城,真要讓你走啊……你還真就捨不得。”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這位靖安吏講這句話是有個前情背景的:返回靖安司之前,他原本跟妻子在街市上購物,準備舉家搬遷到東都洛陽去。那位妻子氣度不凡,談吐頗有見識,家中也有長輩在朝中做官,消息靈通的妻子告訴丈夫朝局不穩,作為李必手下最好趕緊遠離長安。

剛說到這兒望樓傳來信號,急召一眾靖安令回去辦案。做丈夫的就跟妻子說,明天白天再動身行不行,眼下先回靖安司公幹。妻子很不樂意,下命令“不準回去”,還抱怨說“這靖安司給你吃什麼迷藥了?!”

丈夫講了一段話,登時就讓妻子怒容轉霽,欣然放人了: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所以當後來一眾靖安吏返回靖安司,在閒聊時談到對長安的感情時,上文提到的這位靖安吏,用了“捨不得”三個字來概括。

就是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讓我一下子就被戳中,觸動,淚目了。

要是你不曾有過身為普通人在大城市漂泊、生活、打拼的經歷,看到這句臺詞興許會無感,甚至還會嘲諷:

“得了吧,少在這兒自作多情。長安(北京/上海)還用得著你捨不得?你以為你是誰呀?你是抗戰時期南下的清華、北大校長啊,還是當過北京市長啊?”

說這種話的人,要麼是沒在大城市生活過,要麼是在大城市生活的日子裡,沒有結結實實地動了情。

上個星期五下午我去故宮看展覽,故宮是每天下午五點關門,到了四點半,展館基本就開始清場。我也剛好看完了,就從午門展廳出來,沿著“協和門-體仁閣-左翼門”一線一路向北溜達。忽而,偌大的故宮開始播放起傳統民樂,空曠的太和殿廣場上難得的罕有幾人。加上當天天氣特別好,藍天白雲,金瓦紅牆,我忍不住掏出手機,專門拍下了一段視頻。

就在我拍視頻的時候,身後響起一個聲音:“有時候看著這樣的景象,就會捨不得北京。”

我一回身,見身後站著一個20多歲的姑娘,一身藍色連衣裙,皮膚白白淨淨。當天其實天挺晒,她卻沒打傘,也沒戴帽子。

我衝她微微一笑算是致意,她卻問我:“這麼好的景緻,難得人少,要我幫你拍張照麼?”

我點點頭,就把手機交給了她。她挺耐心,還會主動建議我哪些位置更出片,指揮著我跑了好幾處地方,甚至不惜力地上上下下,一會爬到城樓上面,一會又回到廣場上……作為回饋,我也在每個點位都幫她拍照,一來二去,我們竟然也聊了起來。

“這是我上班以後第一次出來拍照,真有緣——你知道麼,這周是我第一週上班,我留北京啦!”她突然對我說。

“第一週上班你就週五翹班,膽夠肥的呀?”我開她的玩笑。

“我這週六日都要上班,今天是我調休。”姑娘回答我。

原來,姑娘是浙江金華人,今年剛研究生畢業。畢業前,爸媽十分希望她能回浙江老家工作:“杭州嘛那麼多好企業,阿里巴巴網易都不錯的呀。要麼嘛回我們金華呆一呆也蠻好的呀。”爸媽這樣勸她。

她也知道回家的種種利好:家裡在當地條件不錯,回去以後,守家在地,衣食無憂,職場生活的起步階段就順風順水,省卻很多煩惱。而留在北京,一來戶口基本別指望了,二來房租貴得驚人(買房那是想都不要想了),三來交通和空氣在家裡看來都“令人堪憂”,還要承受獨自生活的各種艱辛……不是沒有糾結過。

“找工作那段時間,我有一次就來了故宮。那天正好趕上故宮下雪,白雪紅牆別提多美了!清場的時候,也像現在這樣,什麼漢服小姐姐什麼旗裝‘魏瓔珞’紛紛散去,眼前的景象清淨、空曠、寧靜,我一下子心都化了。當時就一個念頭:就為了眼前這景象,這下著雪的大美故宮,我也捨不得離開北京。”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於是姑娘留在了北京,去了一家解決不了戶口的二線互聯網公司。我見到她的那天,是她正式入職的第一週第五天。她說她還報名了故宮的志願者,“想著這下真的要跟北京長相廝守了,故宮更是必須常來的地方,是心頭肉。”

所以你知道,當我上週五剛在故宮偶遇這位捨不得北京的姑娘,這週一便聽到靖安吏們那句“真捨不得長安”的臺詞時,內心有多受衝擊了吧。這種衝擊,不是因為巧合,而是因為共情。

誰沒有過這種“擇一城,遇一人,務一事,盡一生”的情結呢?多年後我們回頭看,其實人生最關鍵的幾個節點,幾乎全都跟“選擇哪座城市”有關。就像上個月高考完,我解答了好多親朋好友的孩子們“報志願該選城市還是選大學”的困惑。我跟他們說得最多的,就是“優先選城市,其次選大學,最後才是專業”。上完大學,考慮擇業的時候,“到底要選擇哪座城市”,事後看都是一個對一生影響深遠的決定。

自己選的城市,無論有時你對它多麼“責之切”,可歸根結底,終究是“愛之深”。

我第一份工作在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做熱線記者。現在想來,那真是一份辛苦忙碌的工作——經常睡到半夜3點收到值班編輯提醒:北京突降大雪,延慶降雪量最大,你馬上趕去現場報道一下;昌平突發藏獒大規模咬人事件,你去一下南口醫院,採訪一下受傷群眾和主治醫生;大興居民樓火災,請1小時內趕到火災現場發回第一手連線……緊急,只好先坐地鐵二號線趕到積水潭,換成9字頭遠郊區縣公交車,下車以後又打了一段黑車才抵達的採訪地點……“7.21”暴雨那次,我到門頭溝做現場報道,剛連完線身後的山體就發生了碎石滑坡,幾乎跟我擦肩而過……

那時候一沒房,二沒車,三沒男朋友,住在租來的小開間裡,工作隨時隨地保持stand by,見過了北京43度的高溫天氣,積水深達5米多的暴雨,也在凌晨4點開過三環主路的大修,在杜家坎收費站見證過“高速公路十一黃金週免費”的大客流情況……苦是苦的,累是累的,可每當聽到廣播中迴盪著當時單位的呼號“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流動的北京城~”、“北京交通廣播~總有美好在路上~”,之後電波里出現自己的聲音或者名字的時候,總會感覺無比的自豪。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北京城的全景讓人越看越愛

我有個朋友在北京的一家電影宣發公司工作,他畢業院校平平,簡歷一般,可就是對電影愛得出奇,對北京愛得出奇,人生第一份工作,不問薪資不問待遇就來了這家電影公司。其實他的東家在業內並不出名,也沒啥叫得響的case。有一天他突然很鄭重地請我看戲,發來微信說:“寧姐,我參與的電影《xxx》上映了,特此邀請您到xxx影院觀影。記得一定要看完字幕哦,有我!”

那個電影一如預期的普通,可我還是看到了最後。走字幕的時候,我等了很久很久,終於從飛快遊走的“演職人員”名單裡,從“宣傳”一欄的大幾十號人裡艱難地看到了他的名字。我舉起手機費勁地拍下一張因為停留時間太短而有點模糊的照片發給他,他收到後特別高興,說:

“寧姐,謝謝你來看我們的電影。電影這行不好乾,北京這座城市也不好混,不過我會好好努力做下去的。”

所以我懂這些靖安吏們的心情,就像懂得這位朋友——“再也沒有比長安更偉大的城市了”,在這樣一座偉大的城市裡,即使平凡如我,只要有夢想,有投入,有付出,長安也好,北京也罷,我們的點滴付出,都會被這樣偉大的城市所吸收,所接納,有反饋,有迴響。無論是付出的過程本身,還是反饋迴響的結果,都是身在這樣城市的“小確幸”。我想那個做電影宣發的朋友,也一樣懂。

《長安十二時辰》播到現在,豆瓣評分高達8.6,自來水無數,還原度奇高的張小敬、超出預期的李司丞、精美絕倫的美術、典故密集的臺詞……各種讚譽早已不缺,而我想誇一誇的,就是靖安吏這樣的人,還有無數長安城中的小角色,甚至是普通人。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片中還有個我覺得很萌的角色,叫崔器,劇情設定他是個兔脣,所以演員隨時隨地看起來都是嘴角上翹流露出一抹“不屑一顧”的笑意。就是這麼個崔器,在第12集裡,也有過類似的表達。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崔器這個演員的造型很有特點

第12集的一開始,張小敬和崔器在繁華的鬧市裡坐著閒聊,張小敬不經意地問崔器:“為什麼來長安?”

崔器先也答得簡單直白:“想升遷。”後來又回憶起了已過世的兄長,說初來長安,兄長帶自己在長安晝夜不停遊走三日,見過了形形色色的人——“做紙船的紅秀阿婆,馴駱駝的阿羅約,吹笛子的薛樂工,烙胡麻餅的回鶻老羅,練跳舞磨爛腳跟的李十二……”而後他說——

“從前在隴右作戰,初時是為了立戰功,久了,看戰友死傷無數,便不知以命取功,意義何在。所謂保家衛國,只覺一場虛空。直到在長安見到他們。長安好吃,好喝,好生活,當然讓人想留下,可讓我真覺得活得有意思的,就是在長安城裡,再普通不過的這些人。大家沒讀過什麼書,沒有多少錢,也說不上有什麼了不得的前途,可他們,不,可我們,都在盡心做自己的事。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崔器這個角色,前20集看起來特別“豬隊友”,給張小敬添了不少麻煩,也引來網友吐槽無數。但是在昨晚加更的內容裡,他以一敵百迎戰蚍蜉,為了力保靖安司的安全無虞,犧牲了自己的性命。在那場搏命的戰鬥中,他喊著“旅賁在,長安在”,全程奮勇殺敵誓死保衛靖安司周全,完成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崔器死後,唯一守在他身邊的姚汝能悲痛不已,握著他的手對他說:“你就是長安人。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在這場戰事中犧牲的,還有前文我們的提到的那位,原本準備天亮之後就跟妻子搬遷到洛陽的靖安吏。臨行前,他捨不得長安;最終,也把自己託付給了長安,為長安城的平安,盡了一份力。

說回到崔器生前跟張小敬那段“為什麼來長安”的對話,崔器在長安見了很多人,可“高官顯貴”在他那裡卻只剩了無名無姓的四字概括,反而是長安城裡再普通不過的這些人,他將他們的姓名、職業、在做的事一一娓娓道來,只因大家“都在盡心做自己的事”。

這多像我們身邊再熟悉不過的,坐在格子間裡上班時間是悶騷程序員,下班玩樂隊閃閃發光的那個他;衣著普通母胎單身26年卻忽然有一天做出了刷屏H5的那個她;你辦公室前臺每天雷打不動取送快遞直到有一天被羅輯思維跨年演講狠狠cue到的順豐小哥那個他……

“馬宏偉”這個名字你可能壓根沒聽過,他是西單大悅城的一名保安。去年2月11日,正是春節前氣氛輕鬆、喜氣洋洋的年底,一名歹徒突然向商場內用餐的客人持刀行凶,就在顧客們驚慌失措四散逃離的緊要關頭,一名商場保安,抄起一把椅子,逆著奔跑的人群挺身而出,義無反顧地朝危險奔去……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不顧危險盡職盡責的馬宏偉被網友稱為“最美逆行哥”

這個,就是馬宏偉,山西運城人,當時在北京做保安四五年。因為這個舉動,馬宏偉被網友稱為“最美逆行哥”。中央政法委官方媒體後來採訪了馬宏偉,問他當時有沒有顧慮。他說:“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人都指著我呢。但當時我想不了那麼多,這是我的工作。”

看到第12集、第23集這些細節,我不止一次想起了馬宏偉。不知道他現在在哪裡,過得怎麼樣。也不知道他有沒有看《長安十二時辰》,我猜如果他看了,一定能理解崔器,理解張小敬。

崔器這樣“擔負長安安危”的角色,可能使命還重大一些,離我們普通人的生活遠一些。可你就看長安城裡更平凡的普通人吧:第一集剃頭鋪那個老闆,狼衛曹破延本來以為小老闆識破了自己的身份,說話間就要拔刀殺人的。可這位小老闆,從頭到尾說話和氣,言笑晏晏,還喚自己玉雪可愛的女兒取乾衣服給客人換上……最終使得曹破延放下了惡念,甚至提醒父女倆今晚長安有大事,不要往人多的地方去。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是這位小老闆遇事冷靜,智勇雙全嗎?其實不是。他就是長安一個最普通的百姓,有著對長安城的高度自信,對自己在長安城生活、工作的無比自豪,開放,包容,樂觀,不設防……這真的是一座偉大的城市才能滋養出來的,自信的市民。但反過來說,成就一座城市之“偉大”的,不就是這些樂觀自信的小老百姓們,穩紮穩打、踏踏實實的勤力奉獻嗎?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你就是長安人

《長安十二時辰》是一部關於“大都會”的戲,卻也是一部關於“小人物”的戲;是一部古裝戲,卻也是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戲。從唐朝到今天,從張小敬、崔器到我們自己,從“長安情結”到“北京情結”,變幻的是時空,不變的是夢想。無論是長安,還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都是希望和夢想的放大器。無論是張小敬崔器,還是馬宏偉,你,我,他……都是偉大和美好的奠基石。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