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七步詩》流傳千古,郭沫若續作《反七步詩》為何無人記起?

曹植 郭沫若 曹丕 世說新語 黃伯益 2017-05-17

一部中國文學史,可以說的星光燦爛,在這些閃耀著迷人光輝的名單中,曹植絕對是站在前排的。比鍾嶸在《詩品》中就把曹植列為上品,把他的哥哥魏文帝曹丕列於中品,把他的父親魏武帝曹操列於下品,這樣的排名雖是一家之言,也足見曹植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曹植《七步詩》流傳千古,郭沫若續作《反七步詩》為何無人記起?

曹植最為人稱道和最有故事性的詩作就是那首《七步詩》: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詩》一事最早見於《世說新語》,傳說是三國時期魏國著名文人曹植的名篇。這首詩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來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殘害弟弟,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反映了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的殘酷鬥爭和詩人自身處境艱難,沉鬱憤激的思想感情。曹植《七步詩》流傳千古,郭沫若續作《反七步詩》為何無人記起?

千百年來,《七步詩》讓千餘年來人們對曹植抱著深切的同情,同時對曹丕則多懷厭棄的情緒,曹丕也因為這首詩招致後人的惡罵。

時間到了幾千年後的現代,我國現代著名的作家、文學家、詩人、劇作家、考古學家、思想家、古文字學家和著名的革命活動家郭沫若老師卻對“抑丕揚植”的看法不甚贊同,並於寫了一篇《論曹植》,為曹丕鳴抱不平,他還仿曹植的《七步詩》寫下了一首立意相反的“翻案剝皮詩”——《反七步詩》:

煮豆燃豆萁,豆熟萁成灰。

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

不為同根生,緣何甘自毀?

曹植《七步詩》流傳千古,郭沫若續作《反七步詩》為何無人記起?

在郭老師看來,站在豆的一方面說,固然可以感覺到萁的煎迫未免為火燒火;如果站在萁一方面說,不又是富於犧牲的精神的表現嗎?豆萁燃燒自己正是為了成全同根而生的豆子,它身上有一種“零落成泥輾作塵”“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奉獻精神、犧牲精神,這不正是兄弟一場,互助友愛的生動寫照嗎?

郭老師的這一論點,是融入了新時代精神的,只是從文學的角度來說,它並沒能超越曹植原作的,所以,郭老師的這首《反七步詩》才不被大家所瞭解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