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大虹橋曹雪芹祖父的曹寅碑轟動中國紅學界!

曹寅 曹雪芹 中國歷史 書法 綠楊風 2017-07-01

揚州大虹橋曹寅題石碑的發現,轟動了中國紅學界。今天,揚州市文物部門和考古部門再次來到現場,進一步落實石碑保護事宜,推斷該石碑可能是1973年重建大虹橋時搬至這裡的,文物部門也期待在接下來的工程中能有相關的重要發現,可以破解歷史謎團。揚州大虹橋曹雪芹祖父的曹寅碑轟動中國紅學界!

曹寅題寫的石碑

國內著名紅學專家對此石碑的發現,闡述了不同的觀點。

爭論一:題寫碑文時間

康熙五十一年,曹寅臨終前?

提前題寫,不是碑文所記時間?

今天一早,揚州文化學者韋明鏵就特意來到了大虹橋看曹寅題石碑。

韋明鏵對該石碑的來歷感到好奇,他回憶:“約十年前,我曾與馮其庸在小金山尋碑無果,難道這就是迷失已久的曹公祠石碑?”但是,看到該石碑上的落款上的時間,韋明鏵說,其實,康熙五十一年,對於曹寅而言,是忙碌的一年,奔波於北京和揚州之間,有時還要去南京,因為這一年,他奉康熙之命自江寧赴揚州主持開刻《佩文韻府》。不料中途患上瘧疾。康熙帝得知病情,特派驛馬來揚州專送“聖藥”。可惜藥還在路上,曹寅已病重離世了。也就是說,這次新發現的石碑,碑文應為曹寅臨終前不久所書寫的。揚州大虹橋曹雪芹祖父的曹寅碑轟動中國紅學界!

曹寅碑發現的位置

但是,曹雪芹紀念館研究員樊志斌認為,不能因為這幾個字,就把曹寅題寫石碑的時間定格。“在古代,有時候請人題寫石碑,時間是可以提前的,不一定是刻在石碑上的時間。所以,曹寅當時題寫石碑的時間,或許並不是康熙五十一年壬辰四月,或許是更早一些的時間。”

爭論二:這個“公”是誰

是曹寅敬佩欣賞的先賢?

是曹寅為自己生祠所題?揚州大虹橋曹雪芹祖父的曹寅碑轟動中國紅學界!

著名紅學家、北京曹雪芹學會顧問、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研究員張書才說,從碑文上看,碑文正文只有“公後塵”三個字,那麼,這個“公”是誰,就很重要。這個“公”或許是兩淮鹽運使,或許是一位清代鹽商。但是從文字上看,這個“公”一定是曹寅敬佩欣賞的人物,他所作所為,一定是讓曹寅感到欽佩,所以才願意步其後塵。

張書才還說,儘管信息不夠詳細,但是可以確定的是,這塊碑是為了這位“公”所刻所立的,在這段時間內,曹寅本人是在揚州活動的,具體和什麼人有過交往,這些值得關注,或許就是這位“公”的真實身份。

“作為實物發現,這是很不容易的,畢竟在史料發掘上,最重要的就是實物,這塊石碑的發現,一定會給曹寅的研究提供更多的信息,這些都將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張書才說道。

石碑上有曹寅的官職、別號等,曹寅當時為何要在石碑上題字,是為什麼事情或者什麼人所寫的呢?對此,韋明鏵推測,“公後塵”前應缺“步”字,當指一先賢,但是,這位先賢是何許人士存疑,還有一種可能,或許曹寅是應揚州人之請為自己的生祠所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紅樓夢研究所副祕書長樊志斌說,他仔細觀看了石碑的圖片,發現碑文正文的字體較小,而落款的字體較大,那麼有可能這塊石碑不是單獨一塊,而是由兩塊,或者多塊組成。這樣正文字體小,也不會被落款“喧賓奪主”。而且,目前還沒有看到石碑背部,不知道石碑背部是否會有有用的信息。

爭論三:印章上的字

“荔草軒”?“荔軒草”?

草是裝飾,就是“荔軒”?揚州大虹橋曹雪芹祖父的曹寅碑轟動中國紅學界!

紅學家顧斌說,在這塊石碑上,有兩枚印章,一枚印文為“曹寅之印”,另一枚為“荔軒草”。這兩枚印章的出現,恰恰印證了曹寅所作書法作品《留題香葉山堂》的真實。

“一直以來,對於曹寅書法作品《留題香葉山堂》的真偽,紅學界也有著不同的觀點,在那一幅書法作品中,恰恰就有這兩枚印章。這塊石碑的出現,就能和《留題香葉山堂》進行互證,可以證實這塊石碑,以及《留題香葉山堂》都是真的。”顧斌說道。

香葉山堂是儀徵原來的一處景點,清代學者阮元在《廣陵詩事》中記載了儀徵白沙翠竹江村的景點,其中就有耕煙閣、香葉山堂等,而曹寅在自己的詩集《楝亭詩鈔》中,卷五收錄了《留題香葉山堂》,這幅作品還是曹寅本人書寫的。曾有紅學專家對這幅作品產生質疑,而這塊石碑上的兩枚印章,就是最好的證明。揚州大虹橋曹雪芹祖父的曹寅碑轟動中國紅學界!

曹寅書法

“這塊石碑不僅具有史料價值,還有書法研究價值,可以通過石碑,研究曹寅的書法藝術。”顧斌說道。

但是,這塊碑文落款印章,到底是“荔草軒”,“荔軒草”還是“荔軒”,專家頗有不同看法。

曹寅,號荔軒,有詩集《荔軒草》,此外,在《李煦行樂圖》上,曹寅題跋用章又是“荔草軒”。因此,三種說法都有出處,而且,印章的走文與書法不同,相對更靈活,因此三種讀法都能說通。

韋明鏵認為,應為“荔軒”,他解釋,此處“荔”字下面有“艸”,仍應識讀為“荔”而非“荔草”,古人篆刻時增加部首以圖美觀而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