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農場主借鑑臺灣經驗:40畝草莓園...

大陸農場主借鑑臺灣經驗:40畝草莓園...

導 語:從經驗上來說,臺灣休閒農業比大陸地區早了一二十年,從整體規劃到細節打磨都比大陸成熟很多,是非常值得一窺究竟的地方。

然而問題往往出現在回來之後,很多人不知道怎樣把所學、所看的知識和經驗,因地制宜地“嫁接”到自己的農場裡面,一趟下來收穫不少卻百無一用,到底怎麼做才能學有所成之後還能順利“落地”?

大陸農場主借鑑臺灣經驗:40畝草莓園...

朱進銘率先打破這個問題,他把臺灣農業的那份精緻帶到了大陸。先在江蘇太倉起步,後轉戰消費水平更高的上海金山,用“草莓+教育+休閒”的概念,完成了把臺灣經驗“嫁接”自己地盤的過程,並用40畝的農場完成400-500萬的產值

因為土地的原因,臺灣的農場面積一般不會太大,所以怎樣在有限面積內,做到最大限度的發揮是他們考慮的首要問題。

所以,他們一畝地的草莓一般可以賺到五萬元,除單純的種草莓、賣草莓以外,還會開發上千種的草莓衍生品,將草莓與美食、咖啡、觀光等融為一體,還可以形成草莓酒莊這樣草莓主題下的獨立板塊,這讓朱進銘覺得,40畝的土地有太多的文章可做。

大陸農場主借鑑臺灣經驗:40畝草莓園...

1具體怎麼做好文章,可以總結以下幾點:

爆發點:比別人的草莓早上市15天

尋找到自己的強項也很重要,朱進銘的家鄉苗栗是臺灣專門種植草莓的區域,耳濡目染下他對草莓的瞭解已經比別人深很多,再加上十幾年的種植經驗,讓自己種植的草莓可以早點上市已經胸有成竹。

他種植草莓會用到一種專門的育苗杯,用以保證幼苗在移栽過程中不會受到任何損傷,不存在恢復期,這樣草莓便比別人多了15天的生長期。這樣一來他的草莓總可以早兩個星期上市,佔據一開始的價格優勢。

大陸農場主借鑑臺灣經驗:40畝草莓園...

爆發點:將草莓分級銷售

朱進銘的草莓不只做採摘和鮮果銷售,他會對草莓進行分級:一等果是禮品果,直接賣給消費者做禮品,保證每個草莓達到30克以上;二等果主要供給蛋糕房:三等果屬於15克以下的小果低價處理給企業做果醬。

因為有這樣嚴格的區分,從而得到了消費者們的信任,都願意與朱進銘進行長久合作。

大陸農場主借鑑臺灣經驗:40畝草莓園...

爆發點:強大的體驗經濟

學習該是永不停止的腳步,朱進銘對草莓的研究也從來沒有停止過。賀爾斯草莓學苑是他在上海金山的草莓研發中心,這裡不僅僅種植草莓,也把研發作為了重點。除了他本人以外還聘請臺灣的一位營養師合作,開發和教學草莓糕點的製作方式。

當然,這樣的決定源於一開始的考量,怎樣在有限面積內,做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以前只是種草莓然後採摘、銷售,草莓相關衍生品一定要跟著開發,增加讓消費者到草莓基地參與與體驗的內容。

因此,草莓學苑推出了主打套餐298元/人,把限定採摘、餐飲、衍生品捆綁在一起,遊客覺得好吃,採摘再另外收取費用。當然,這裡還配套了大約30個DIY項目,比如草莓盆栽蛋糕、草莓餅乾、草莓披薩、草莓三明治、草莓泡芙、草莓冰糖葫蘆等,孩子們可以玩得不亦樂乎。

大陸農場主借鑑臺灣經驗:40畝草莓園...

2017年元旦期間,草莓學苑日均1000人次到訪,三天賣了8萬元草莓和10萬元的衍生收入。他預計,一年的銷售額在400-450萬元之間,純利潤可以達到40%-50%。

草莓學苑還承接企業和政府會議。朱進銘也把以前的美食經驗撿起來,為來摘草莓的人提供臺灣養生小火鍋和各種特色小吃。

大陸農場主借鑑臺灣經驗:40畝草莓園...

草莓學苑主要收入分三塊,育苗佔20%,草莓鮮果佔40%,衍生產品和體驗館佔40%。在他看來,沒有把草莓種好的話,所有的都是白廢。

草莓學苑也得到了很多上級單位的支持,“你做得好,相關單位和上級領導都會對你關注,關注以後,自然而然,項目資金就會到你這裡來”。

大陸農場主借鑑臺灣經驗:40畝草莓園...

爆發點:細節到位

草莓學苑的草莓棚裡,客戶完全可以穿著高跟鞋就能夠去摘草莓,那是因為大棚在滴灌的基礎上,又鋪了層稻殼,外圍還鋪上了草蓆,踩上去不會粘土,這種方便,客戶非常喜歡。

大陸農場主借鑑臺灣經驗:40畝草莓園...

草莓棚裡還有一種勞作的小車,大家非常喜歡。草莓車很小,前後有兩個輪子,可以在大棚草莓的行距之間自由穿行(行距需要設計過的)。

人坐在車上,只要腳推一推,車子就能動起來。車子的前面裝了幾個大框,剛好可以放摘草莓的籃子,作業需要的袋子,大大提高了作業效率和舒適程度。

草莓學苑裡有17個草莓品種,包括觀賞性的“紅色花朵”、以及受保護的品種“臺灣香美人”和“蘋果草莓”,每種草莓至少都有一畝。消費者的口味千百種,來草莓學苑,總有一種會喜歡。

大陸農場主借鑑臺灣經驗:40畝草莓園...

2臺灣休閒農業生產科技化

現在,走進臺灣的休閒農場,撲面而來的就是現代氣息。臺灣農業從生產到銷售各個環節都非常重視科技引領,在科技創新、設施投入、技術改良、結構配套、品質提升等方面都走到了世界前列,真正實現了“產學研”相結合。

在高新技術方面,臺灣積極發展自動化技術、生物技術等。目前在農業生產上應用的自動技術有農作物受災預測及遙測、地理資訊系統、衛星定位技術等。

在品種改良上,通過生物技術和基因技術對特色產品不斷換代升級。由一位農民研究的七彩,20年來,一直孜孜不倦地致力於研發創新,以百香果、水蜜桃、木瓜等水果與火龍果授粉,改良提升口感和香氣,生產出口味豐富的火龍果,科技含量極高。

大陸農場主借鑑臺灣經驗:40畝草莓園...

生態景觀化

臺灣的休閒農業發展始終堅持生態為先,以生態提品質、向生態要效益。每一座休閒農場的頂層設計都獨具匠心,追求精緻、美觀、自然、和諧之美,讓人既能感受現代科技文明的魅力,又能充分體驗田園風光的韻味。

各個休閒農場都有滿眼的綠色、新鮮的蔬菜水果、五顏六色的花卉、清新宜人的空氣、舒適宜居的農業莊園等等,為人們營造了一個遠離塵囂、修養身心的美好空間。可以說一座休閒農場就是一處美麗自然景觀

大陸農場主借鑑臺灣經驗:40畝草莓園...

知識體驗化

臺灣休閒農業緊緊抓住“休閒”兩個字做文章,讓農業文明與旅遊文化相融合,設計了一系列旅遊項目,帶給遊客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等多方位的刺激和體驗。

比如走馬瀨農場,設有農業休閒及農場遊憩等三十多種設施,設計了包括蘭花會館、草原餐廳、滑草、騎馬、露營等一日遊到多日遊的旅遊項目,遊客既可以欣賞遊覽,又可以參與互動。

據瞭解,臺灣的多數休閒農場都開發了針對大人、小孩等不同層次遊客所需要的產品,不僅實現了產品景觀化,而且實現了知識體驗化

大陸農場主借鑑臺灣經驗:40畝草莓園...

產品精細化

各個農場和企業都十分重視新技術產品的開發,都善於根據自身特色研發出自己的主導產品、系列產品、創意精品。

如臺一教育休閒農園的蜂蜜系列產品,走馬瀨休閒農場的牧草系列產品,蓮生生物科技公司的蓮花系列產品,蘭花生物科技休閒園區的蘭花系列產品,均很有特色。這些食品、用品、藥品、保健品、旅遊紀念品,讓遊客目不暇接,而且做工上乘、質量保證、包裝精美、攜帶方便,使遊客愛不釋手。

企業產品的成功挖掘、開發,增加了產品的科技含量,延長了產品鏈條,帶動了產業發展,增加了企業收入,支撐企業永續發展。

大陸農場主借鑑臺灣經驗:40畝草莓園...

經營組織化

臺灣休閒農業的生產和經營都堅持政府扶持、市場運作的原則,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立包括農會、合作社、農業產銷班以及策略聯盟等農業合作組織體系。

依照“農會法”規定,建立省、縣、鎮三級農會,三級農會相對獨立,上級農會不干預下級農會人事、財務,但下級農會接受上級農會的技術指導和業務培訓。

農會涉及生產經營各個環節,為農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實行合耕合營、共同營銷、統一加工、統一運用新技術、購置生產資料等,確保產品標準統一。

根據市場需求,建立產業產銷班,通過共同投資、經營、運銷,彰顯團隊力量,讓小農場聯合實現現代企業化的經營管理,提高市場競爭力。

建立策略聯盟,設立農業策略聯盟基金會,各農業組織結合各自稀缺的有限資源進行聯盟,通過共同研發、互相授權、物流協議、合作生產及股權投資等方式,在生產、加工、物流、休閒、貿易等領域進行合作,提高核心競爭力,共擔風險,實現雙贏。

大陸農場主借鑑臺灣經驗:40畝草莓園...

產銷一體化

臺灣休閒農業不僅產品多元化,而且實現了產銷綜合化。相當一部分休閒農場實現了聯合經營,將觀光、餐飲、住宿、娛樂等服務行業整合起來,實現了不同領域的合理分工和合作,實現了休閒農業各個產業價值鏈條的效益最大化。

此外,各休閒農場均實行高效的旅遊網絡營銷,建立信息網絡銷售平臺,主要內容有“新聞發佈、景點介紹、遊區地圖、旅遊線路推介、住宿餐飲服務、留言系統、訂票服務、網上訂房”等多種服務內容,在機場、車站、酒店設置統一標識的旅遊服務中心,向遊客推介旅遊線路及景點

大陸農場主借鑑臺灣經驗:40畝草莓園...

臺灣通過發展休閒農業,不僅讓農民實現了增收致富,使農村變得美麗多姿,還促進了產業的轉型升級,加速了社會的文明進步。

事實證明,休閒農業是符合經濟發展規律、有市場需求、蘊藏巨大發展潛力、有助於解決“三農”問題的朝陽產業,是利國利民、一舉多效的新興產業,是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