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咚點評,嫁人不嫁外賣員,背後折射的到底是什麼?'

"

嫁人不嫁外賣員!也不知道是誰先套用的,反正喊著也挺順口,其中是否包含收入、職業歧視、生存鄙視鏈等,咕咚覺得還真沒必要先去做毫無意義的爭辯。

反正無論誰輸誰贏,永遠都無法改變現實。贊成的不嫁外賣員就是,不贊成的守住自己的幸福就好,總不見得誰輸了就要家破人亡,或者誰贏了就能走上人生巔峰。

就現實而言,咕咚首次聽到的時候,第一感覺也是,我若是有個女兒,絕不會讓她嫁給送外賣的,彷彿這是一個沒來由的潛意識。

但是,當咕咚開始靜下心來,開始去接觸瞭解外賣員這個群體的時候,從不點外賣的咕咚忽然明白其中的一些道理,歸結起來就是我們必須弄清楚以下五個問題。

"

嫁人不嫁外賣員!也不知道是誰先套用的,反正喊著也挺順口,其中是否包含收入、職業歧視、生存鄙視鏈等,咕咚覺得還真沒必要先去做毫無意義的爭辯。

反正無論誰輸誰贏,永遠都無法改變現實。贊成的不嫁外賣員就是,不贊成的守住自己的幸福就好,總不見得誰輸了就要家破人亡,或者誰贏了就能走上人生巔峰。

就現實而言,咕咚首次聽到的時候,第一感覺也是,我若是有個女兒,絕不會讓她嫁給送外賣的,彷彿這是一個沒來由的潛意識。

但是,當咕咚開始靜下心來,開始去接觸瞭解外賣員這個群體的時候,從不點外賣的咕咚忽然明白其中的一些道理,歸結起來就是我們必須弄清楚以下五個問題。

咕咚點評,嫁人不嫁外賣員,背後折射的到底是什麼?

一、外賣大軍為何出現

外賣員,古已有之,具體年代已經不可追溯,以前大多是客棧酒館的夥計兼著,把飯菜親自送到客人府上,屬於店裡的業務。

本世紀初,外賣員依舊是由夥計員工擔任,直到網絡外賣平臺的出現,搭乘上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的動車和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火箭,在資本擁簇下,才開始遍地開花。

據說,今年是網絡外賣的第十個年頭,在這十年裡,外賣員從單槍匹馬發展至如今的城市大軍,足以說明其存在的必要性。

但回過頭仔細一想,外賣員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可能會有人說,促進餐飲行業的發展。這個觀點有些片面,餐飲店該倒閉的還是在倒閉,新爆出來的黑心商家也多了去,前不久還鬧出抽傭太高商家撤離的劇情。

也可能會有人說,減少人們的時間成本。這個倒是有那麼一點,點外賣的很大一部分是年輕人,自己做吧沒時間沒精力,出去吃吧跑一趟又覺得麻煩。

歸結起來,其實都是懶!否則以前沒有網絡外賣的時候,也不見得他們會餓死。加班還情有可原,偏偏有不少人情願窩在家裡一整天,也要三餐點外賣。

主要還是口袋有點錢了,以前下樓打包還得自己跑自己等,現在只要多花五塊錢的配送費,就有人親自送上上門來,怎麼說也是一種“尊貴”的享受。

就咕咚的觀點,以前的外賣是因為食客行動不便而提供的免費服務,現在的外賣則大多是因為食客太懶而提供的增值服務,很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

不是有人說嗎?懶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階梯,人們懶得幹活,於是發明了機器。人們懶得走路,於是發明了汽車。人們懶得做飯打包,於是就出現了外賣大軍。

"

嫁人不嫁外賣員!也不知道是誰先套用的,反正喊著也挺順口,其中是否包含收入、職業歧視、生存鄙視鏈等,咕咚覺得還真沒必要先去做毫無意義的爭辯。

反正無論誰輸誰贏,永遠都無法改變現實。贊成的不嫁外賣員就是,不贊成的守住自己的幸福就好,總不見得誰輸了就要家破人亡,或者誰贏了就能走上人生巔峰。

就現實而言,咕咚首次聽到的時候,第一感覺也是,我若是有個女兒,絕不會讓她嫁給送外賣的,彷彿這是一個沒來由的潛意識。

但是,當咕咚開始靜下心來,開始去接觸瞭解外賣員這個群體的時候,從不點外賣的咕咚忽然明白其中的一些道理,歸結起來就是我們必須弄清楚以下五個問題。

咕咚點評,嫁人不嫁外賣員,背後折射的到底是什麼?

一、外賣大軍為何出現

外賣員,古已有之,具體年代已經不可追溯,以前大多是客棧酒館的夥計兼著,把飯菜親自送到客人府上,屬於店裡的業務。

本世紀初,外賣員依舊是由夥計員工擔任,直到網絡外賣平臺的出現,搭乘上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的動車和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火箭,在資本擁簇下,才開始遍地開花。

據說,今年是網絡外賣的第十個年頭,在這十年裡,外賣員從單槍匹馬發展至如今的城市大軍,足以說明其存在的必要性。

但回過頭仔細一想,外賣員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可能會有人說,促進餐飲行業的發展。這個觀點有些片面,餐飲店該倒閉的還是在倒閉,新爆出來的黑心商家也多了去,前不久還鬧出抽傭太高商家撤離的劇情。

也可能會有人說,減少人們的時間成本。這個倒是有那麼一點,點外賣的很大一部分是年輕人,自己做吧沒時間沒精力,出去吃吧跑一趟又覺得麻煩。

歸結起來,其實都是懶!否則以前沒有網絡外賣的時候,也不見得他們會餓死。加班還情有可原,偏偏有不少人情願窩在家裡一整天,也要三餐點外賣。

主要還是口袋有點錢了,以前下樓打包還得自己跑自己等,現在只要多花五塊錢的配送費,就有人親自送上上門來,怎麼說也是一種“尊貴”的享受。

就咕咚的觀點,以前的外賣是因為食客行動不便而提供的免費服務,現在的外賣則大多是因為食客太懶而提供的增值服務,很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

不是有人說嗎?懶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階梯,人們懶得幹活,於是發明了機器。人們懶得走路,於是發明了汽車。人們懶得做飯打包,於是就出現了外賣大軍。

咕咚點評,嫁人不嫁外賣員,背後折射的到底是什麼?

二、外賣行業價值所在

日子比以前好過了,懶的人就越多,外賣員便會隨之增多,越是發展好的城市,外賣員就越多,大街上隨便看一眼,十次有八次可以看到兩腿生風的外賣員。

你要是到一些空心小縣城,大家買個蔥花都得貨比三家,能花五塊錢的配送費簡直是有錢任性,所以這些地方一般都很少外賣員。

從本質上講,外賣並不會直接增加社會價值的熵,只能說它在一定程度打開了人們生活的缺口,並從中獲取經濟利益,針對外賣員的職業歧視便來源於此。

有人歧視進城務工者,是因為白痴的自我優越感,而不是因為他們在建設城市。有人歧視清潔工,是因為腦殘的階層主義,而不是因為他們在清掃城市。

真正的職業歧視,應該是根據其是否增加社會價值的熵來定的。

最令人深惡痛絕的盜搶、行騙和碰瓷等等犯罪群體,普通如黃牛、水軍和乞討等等行業,非但沒有增加熵,反而減少,於是便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諸如美容美髮、整形化妝、珠寶玉石、家政物業等領域,其本身是不會增加熵的,只能說這些行業對促進經濟發展有大貢獻,所以在傳統觀念裡,這些職業並不那麼正經光鮮。

你要說自己是賣珠寶的,別人可能心裡就會想,這不就是一個吃青春飯的售貨員嗎?你要說自己是理髮師,別人甚至直接認為你是來推銷辦卡的。

外賣員就比較尷尬,嚴格來說它也不增加熵,而且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微乎其微。也別提什麼就業後消費,難道不做外賣員他們就不用吃飯和日常花銷了嗎?

就是因為這個社會價值的熵,所以人們說到外賣員大多隻會很同情地說很辛苦,我們幾乎聽不到對外賣員這個職業的讚譽,來來去去就是產業規模有多大。

自然,有不少做好事的外賣員贏得了社會的稱讚,但那只是因為他們個人的修養,而不是因為他們的職業是外賣員。反正咕咚從未聽說過外賣是一個值得令人尊敬的行業。

"

嫁人不嫁外賣員!也不知道是誰先套用的,反正喊著也挺順口,其中是否包含收入、職業歧視、生存鄙視鏈等,咕咚覺得還真沒必要先去做毫無意義的爭辯。

反正無論誰輸誰贏,永遠都無法改變現實。贊成的不嫁外賣員就是,不贊成的守住自己的幸福就好,總不見得誰輸了就要家破人亡,或者誰贏了就能走上人生巔峰。

就現實而言,咕咚首次聽到的時候,第一感覺也是,我若是有個女兒,絕不會讓她嫁給送外賣的,彷彿這是一個沒來由的潛意識。

但是,當咕咚開始靜下心來,開始去接觸瞭解外賣員這個群體的時候,從不點外賣的咕咚忽然明白其中的一些道理,歸結起來就是我們必須弄清楚以下五個問題。

咕咚點評,嫁人不嫁外賣員,背後折射的到底是什麼?

一、外賣大軍為何出現

外賣員,古已有之,具體年代已經不可追溯,以前大多是客棧酒館的夥計兼著,把飯菜親自送到客人府上,屬於店裡的業務。

本世紀初,外賣員依舊是由夥計員工擔任,直到網絡外賣平臺的出現,搭乘上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的動車和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火箭,在資本擁簇下,才開始遍地開花。

據說,今年是網絡外賣的第十個年頭,在這十年裡,外賣員從單槍匹馬發展至如今的城市大軍,足以說明其存在的必要性。

但回過頭仔細一想,外賣員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可能會有人說,促進餐飲行業的發展。這個觀點有些片面,餐飲店該倒閉的還是在倒閉,新爆出來的黑心商家也多了去,前不久還鬧出抽傭太高商家撤離的劇情。

也可能會有人說,減少人們的時間成本。這個倒是有那麼一點,點外賣的很大一部分是年輕人,自己做吧沒時間沒精力,出去吃吧跑一趟又覺得麻煩。

歸結起來,其實都是懶!否則以前沒有網絡外賣的時候,也不見得他們會餓死。加班還情有可原,偏偏有不少人情願窩在家裡一整天,也要三餐點外賣。

主要還是口袋有點錢了,以前下樓打包還得自己跑自己等,現在只要多花五塊錢的配送費,就有人親自送上上門來,怎麼說也是一種“尊貴”的享受。

就咕咚的觀點,以前的外賣是因為食客行動不便而提供的免費服務,現在的外賣則大多是因為食客太懶而提供的增值服務,很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

不是有人說嗎?懶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階梯,人們懶得幹活,於是發明了機器。人們懶得走路,於是發明了汽車。人們懶得做飯打包,於是就出現了外賣大軍。

咕咚點評,嫁人不嫁外賣員,背後折射的到底是什麼?

二、外賣行業價值所在

日子比以前好過了,懶的人就越多,外賣員便會隨之增多,越是發展好的城市,外賣員就越多,大街上隨便看一眼,十次有八次可以看到兩腿生風的外賣員。

你要是到一些空心小縣城,大家買個蔥花都得貨比三家,能花五塊錢的配送費簡直是有錢任性,所以這些地方一般都很少外賣員。

從本質上講,外賣並不會直接增加社會價值的熵,只能說它在一定程度打開了人們生活的缺口,並從中獲取經濟利益,針對外賣員的職業歧視便來源於此。

有人歧視進城務工者,是因為白痴的自我優越感,而不是因為他們在建設城市。有人歧視清潔工,是因為腦殘的階層主義,而不是因為他們在清掃城市。

真正的職業歧視,應該是根據其是否增加社會價值的熵來定的。

最令人深惡痛絕的盜搶、行騙和碰瓷等等犯罪群體,普通如黃牛、水軍和乞討等等行業,非但沒有增加熵,反而減少,於是便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諸如美容美髮、整形化妝、珠寶玉石、家政物業等領域,其本身是不會增加熵的,只能說這些行業對促進經濟發展有大貢獻,所以在傳統觀念裡,這些職業並不那麼正經光鮮。

你要說自己是賣珠寶的,別人可能心裡就會想,這不就是一個吃青春飯的售貨員嗎?你要說自己是理髮師,別人甚至直接認為你是來推銷辦卡的。

外賣員就比較尷尬,嚴格來說它也不增加熵,而且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微乎其微。也別提什麼就業後消費,難道不做外賣員他們就不用吃飯和日常花銷了嗎?

就是因為這個社會價值的熵,所以人們說到外賣員大多隻會很同情地說很辛苦,我們幾乎聽不到對外賣員這個職業的讚譽,來來去去就是產業規模有多大。

自然,有不少做好事的外賣員贏得了社會的稱讚,但那只是因為他們個人的修養,而不是因為他們的職業是外賣員。反正咕咚從未聽說過外賣是一個值得令人尊敬的行業。

咕咚點評,嫁人不嫁外賣員,背後折射的到底是什麼?

三、外賣員都是哪些人

若是從熵的角度,也不見得會有很多人就會歧視外賣員這個職業,頂多就是不偏不倚,我花錢你送餐,雙方只是簡單的金錢關係。

但是,為什麼外賣行業還是被職業歧視了呢?

這個問題還得從外賣員的組成說起。以前的外賣員,大多是店裡的夥計,也算有份穩定的工作養家餬口,不用擔心吃了上頓沒下頓,最起碼說出去不會被嘲笑。

但是現在外賣大軍不一樣,因為行業的整體需求量大,只要一部手機和一輛電動車就能加入,計件拿錢,多勞多得,很快便吸引了社會各式各樣的人群參與。

其一是工廠的普工,他們大多早早就出社會,當普工不僅累而且錢還不多,自身又沒有什麼技術,出來跑外賣的確是一個選擇,雖然有風吹日晒雨淋,但收入接近翻倍。

其二是社會的零工,與普工不同,他們算是活在城市邊緣,找不到好工作,但還是得生活,打零工又掙不到什麼錢,零門檻高收入的外賣員便成為他們最佳的選擇。

其三是閒雜人等,這類人以前大多都是在混日子,有錢就花沒錢就找。年紀上來後,現實開始倒逼他們,作為沒經驗、沒技術、沒目標的三沒閒人,也只能選擇當外賣員。

最後,是從各種行業出來的人,比如流動打工者、受不了上班的、畢業就失業的、灰色行業的等等,甚至還有生意破產為了維持生活的,算是大雜燴。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把送外賣當成一個比較好掙錢的活計,比搬磚搬家輕鬆,比進廠打工自由,比瞎混上班掙錢。

所以關於嫁人不嫁外賣員的反對聲音,其中這幾種可以直接反應這種情況,如“我們憑自己努力掙錢”“收入比你們高”“你還不是給別人打工”“人家還看不上你呢”等等。

反正咕咚翻了網絡,根本就沒有見到外賣員真正認可過自己的職業,沒有誰的真正理想是當個外賣員,也沒有誰甘於只做外賣員,難道送外賣送到退休嗎?

並不是說人員來源複雜就說外賣這個行業不好,而是外賣員自己都把這個職業當成一種簡單賺錢的臨時手段,這又如何能讓大家對外賣行業發出讚美呢?

"

嫁人不嫁外賣員!也不知道是誰先套用的,反正喊著也挺順口,其中是否包含收入、職業歧視、生存鄙視鏈等,咕咚覺得還真沒必要先去做毫無意義的爭辯。

反正無論誰輸誰贏,永遠都無法改變現實。贊成的不嫁外賣員就是,不贊成的守住自己的幸福就好,總不見得誰輸了就要家破人亡,或者誰贏了就能走上人生巔峰。

就現實而言,咕咚首次聽到的時候,第一感覺也是,我若是有個女兒,絕不會讓她嫁給送外賣的,彷彿這是一個沒來由的潛意識。

但是,當咕咚開始靜下心來,開始去接觸瞭解外賣員這個群體的時候,從不點外賣的咕咚忽然明白其中的一些道理,歸結起來就是我們必須弄清楚以下五個問題。

咕咚點評,嫁人不嫁外賣員,背後折射的到底是什麼?

一、外賣大軍為何出現

外賣員,古已有之,具體年代已經不可追溯,以前大多是客棧酒館的夥計兼著,把飯菜親自送到客人府上,屬於店裡的業務。

本世紀初,外賣員依舊是由夥計員工擔任,直到網絡外賣平臺的出現,搭乘上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的動車和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火箭,在資本擁簇下,才開始遍地開花。

據說,今年是網絡外賣的第十個年頭,在這十年裡,外賣員從單槍匹馬發展至如今的城市大軍,足以說明其存在的必要性。

但回過頭仔細一想,外賣員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可能會有人說,促進餐飲行業的發展。這個觀點有些片面,餐飲店該倒閉的還是在倒閉,新爆出來的黑心商家也多了去,前不久還鬧出抽傭太高商家撤離的劇情。

也可能會有人說,減少人們的時間成本。這個倒是有那麼一點,點外賣的很大一部分是年輕人,自己做吧沒時間沒精力,出去吃吧跑一趟又覺得麻煩。

歸結起來,其實都是懶!否則以前沒有網絡外賣的時候,也不見得他們會餓死。加班還情有可原,偏偏有不少人情願窩在家裡一整天,也要三餐點外賣。

主要還是口袋有點錢了,以前下樓打包還得自己跑自己等,現在只要多花五塊錢的配送費,就有人親自送上上門來,怎麼說也是一種“尊貴”的享受。

就咕咚的觀點,以前的外賣是因為食客行動不便而提供的免費服務,現在的外賣則大多是因為食客太懶而提供的增值服務,很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

不是有人說嗎?懶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階梯,人們懶得幹活,於是發明了機器。人們懶得走路,於是發明了汽車。人們懶得做飯打包,於是就出現了外賣大軍。

咕咚點評,嫁人不嫁外賣員,背後折射的到底是什麼?

二、外賣行業價值所在

日子比以前好過了,懶的人就越多,外賣員便會隨之增多,越是發展好的城市,外賣員就越多,大街上隨便看一眼,十次有八次可以看到兩腿生風的外賣員。

你要是到一些空心小縣城,大家買個蔥花都得貨比三家,能花五塊錢的配送費簡直是有錢任性,所以這些地方一般都很少外賣員。

從本質上講,外賣並不會直接增加社會價值的熵,只能說它在一定程度打開了人們生活的缺口,並從中獲取經濟利益,針對外賣員的職業歧視便來源於此。

有人歧視進城務工者,是因為白痴的自我優越感,而不是因為他們在建設城市。有人歧視清潔工,是因為腦殘的階層主義,而不是因為他們在清掃城市。

真正的職業歧視,應該是根據其是否增加社會價值的熵來定的。

最令人深惡痛絕的盜搶、行騙和碰瓷等等犯罪群體,普通如黃牛、水軍和乞討等等行業,非但沒有增加熵,反而減少,於是便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諸如美容美髮、整形化妝、珠寶玉石、家政物業等領域,其本身是不會增加熵的,只能說這些行業對促進經濟發展有大貢獻,所以在傳統觀念裡,這些職業並不那麼正經光鮮。

你要說自己是賣珠寶的,別人可能心裡就會想,這不就是一個吃青春飯的售貨員嗎?你要說自己是理髮師,別人甚至直接認為你是來推銷辦卡的。

外賣員就比較尷尬,嚴格來說它也不增加熵,而且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微乎其微。也別提什麼就業後消費,難道不做外賣員他們就不用吃飯和日常花銷了嗎?

就是因為這個社會價值的熵,所以人們說到外賣員大多隻會很同情地說很辛苦,我們幾乎聽不到對外賣員這個職業的讚譽,來來去去就是產業規模有多大。

自然,有不少做好事的外賣員贏得了社會的稱讚,但那只是因為他們個人的修養,而不是因為他們的職業是外賣員。反正咕咚從未聽說過外賣是一個值得令人尊敬的行業。

咕咚點評,嫁人不嫁外賣員,背後折射的到底是什麼?

三、外賣員都是哪些人

若是從熵的角度,也不見得會有很多人就會歧視外賣員這個職業,頂多就是不偏不倚,我花錢你送餐,雙方只是簡單的金錢關係。

但是,為什麼外賣行業還是被職業歧視了呢?

這個問題還得從外賣員的組成說起。以前的外賣員,大多是店裡的夥計,也算有份穩定的工作養家餬口,不用擔心吃了上頓沒下頓,最起碼說出去不會被嘲笑。

但是現在外賣大軍不一樣,因為行業的整體需求量大,只要一部手機和一輛電動車就能加入,計件拿錢,多勞多得,很快便吸引了社會各式各樣的人群參與。

其一是工廠的普工,他們大多早早就出社會,當普工不僅累而且錢還不多,自身又沒有什麼技術,出來跑外賣的確是一個選擇,雖然有風吹日晒雨淋,但收入接近翻倍。

其二是社會的零工,與普工不同,他們算是活在城市邊緣,找不到好工作,但還是得生活,打零工又掙不到什麼錢,零門檻高收入的外賣員便成為他們最佳的選擇。

其三是閒雜人等,這類人以前大多都是在混日子,有錢就花沒錢就找。年紀上來後,現實開始倒逼他們,作為沒經驗、沒技術、沒目標的三沒閒人,也只能選擇當外賣員。

最後,是從各種行業出來的人,比如流動打工者、受不了上班的、畢業就失業的、灰色行業的等等,甚至還有生意破產為了維持生活的,算是大雜燴。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把送外賣當成一個比較好掙錢的活計,比搬磚搬家輕鬆,比進廠打工自由,比瞎混上班掙錢。

所以關於嫁人不嫁外賣員的反對聲音,其中這幾種可以直接反應這種情況,如“我們憑自己努力掙錢”“收入比你們高”“你還不是給別人打工”“人家還看不上你呢”等等。

反正咕咚翻了網絡,根本就沒有見到外賣員真正認可過自己的職業,沒有誰的真正理想是當個外賣員,也沒有誰甘於只做外賣員,難道送外賣送到退休嗎?

並不是說人員來源複雜就說外賣這個行業不好,而是外賣員自己都把這個職業當成一種簡單賺錢的臨時手段,這又如何能讓大家對外賣行業發出讚美呢?

咕咚點評,嫁人不嫁外賣員,背後折射的到底是什麼?

四、外賣員的表現如何

構成人員的複雜,一方面出現外賣員無所不能的調侃,另一方面也導致大量的社會問題產生,最直接和明顯的一點便是交通。

外賣員早已成為交通一大毒瘤,尤其是送餐高峰期,闖紅燈、橫衝直撞、逆行、在機動車道亂躥、看手機等等漠視生命安全的行為,相信大部分外賣員都是慣犯。

很多人將之歸結為平臺機制,顧客催,出餐慢,怕投訴,會扣錢,這是不可調和的矛盾。但反過來想,這樣的平臺機制,不正是說明外賣行業的悲哀之處嗎?

總有人說,人家已經不斷在搞安全教育和培訓,甚至每天早上都會開安全例會,可無論他們說得再多,那些枉視交通法規的外賣員依舊只多不少。

外賣作為流動最頻繁的行業之一,每天都會有大量人員離開,又有大量人員加入,可能單個區域部門不到倆月就換了一半的人。

那麼我們是否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呢?咕咚認為還真沒有,行業的性質已經決定了這種機制是外賣員存在的核心。

資本都是逐利的,點外賣的人大部分都是懶得等的,外賣員都是接單越多掙得越多,尤其是中午高峰期,根據倖存者定律,還有多少人會在乎那麼多?

你要是把送餐時間的亮點抹掉,誰還在你這裡點外賣,外賣員還怎麼賺錢?沒有流量和共生者,誰還願意給外賣平臺投資呢?

的確,每個人都需要錢,每個人都有活得更好的權利,可是這種拿生命安全換來的月薪過萬,咕咚並不覺得其能讓人更幸福。

除此之外,偷吃吐口水、拼單繞遠路、騷擾顧客等事件層出不窮,這已經不是個別現象,一顆老鼠屎就能壞了一鍋粥,你這一袋老鼠屎下去,誰還會管你用的是什麼米?

換句話來說,是一部分外賣員自己把職業形象毀掉的,無論顧客怎麼無理取鬧,這個鍋外賣員無論如何都是甩不掉的。

真要較真起來,試問那個行業沒點委屈?可並不見得人家會將卑劣的報復手段當作理所當然,甚至還洋洋得意在外賣圈子說對付這種狗眼看人低的顧客就該這樣。

"

嫁人不嫁外賣員!也不知道是誰先套用的,反正喊著也挺順口,其中是否包含收入、職業歧視、生存鄙視鏈等,咕咚覺得還真沒必要先去做毫無意義的爭辯。

反正無論誰輸誰贏,永遠都無法改變現實。贊成的不嫁外賣員就是,不贊成的守住自己的幸福就好,總不見得誰輸了就要家破人亡,或者誰贏了就能走上人生巔峰。

就現實而言,咕咚首次聽到的時候,第一感覺也是,我若是有個女兒,絕不會讓她嫁給送外賣的,彷彿這是一個沒來由的潛意識。

但是,當咕咚開始靜下心來,開始去接觸瞭解外賣員這個群體的時候,從不點外賣的咕咚忽然明白其中的一些道理,歸結起來就是我們必須弄清楚以下五個問題。

咕咚點評,嫁人不嫁外賣員,背後折射的到底是什麼?

一、外賣大軍為何出現

外賣員,古已有之,具體年代已經不可追溯,以前大多是客棧酒館的夥計兼著,把飯菜親自送到客人府上,屬於店裡的業務。

本世紀初,外賣員依舊是由夥計員工擔任,直到網絡外賣平臺的出現,搭乘上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的動車和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火箭,在資本擁簇下,才開始遍地開花。

據說,今年是網絡外賣的第十個年頭,在這十年裡,外賣員從單槍匹馬發展至如今的城市大軍,足以說明其存在的必要性。

但回過頭仔細一想,外賣員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可能會有人說,促進餐飲行業的發展。這個觀點有些片面,餐飲店該倒閉的還是在倒閉,新爆出來的黑心商家也多了去,前不久還鬧出抽傭太高商家撤離的劇情。

也可能會有人說,減少人們的時間成本。這個倒是有那麼一點,點外賣的很大一部分是年輕人,自己做吧沒時間沒精力,出去吃吧跑一趟又覺得麻煩。

歸結起來,其實都是懶!否則以前沒有網絡外賣的時候,也不見得他們會餓死。加班還情有可原,偏偏有不少人情願窩在家裡一整天,也要三餐點外賣。

主要還是口袋有點錢了,以前下樓打包還得自己跑自己等,現在只要多花五塊錢的配送費,就有人親自送上上門來,怎麼說也是一種“尊貴”的享受。

就咕咚的觀點,以前的外賣是因為食客行動不便而提供的免費服務,現在的外賣則大多是因為食客太懶而提供的增值服務,很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

不是有人說嗎?懶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階梯,人們懶得幹活,於是發明了機器。人們懶得走路,於是發明了汽車。人們懶得做飯打包,於是就出現了外賣大軍。

咕咚點評,嫁人不嫁外賣員,背後折射的到底是什麼?

二、外賣行業價值所在

日子比以前好過了,懶的人就越多,外賣員便會隨之增多,越是發展好的城市,外賣員就越多,大街上隨便看一眼,十次有八次可以看到兩腿生風的外賣員。

你要是到一些空心小縣城,大家買個蔥花都得貨比三家,能花五塊錢的配送費簡直是有錢任性,所以這些地方一般都很少外賣員。

從本質上講,外賣並不會直接增加社會價值的熵,只能說它在一定程度打開了人們生活的缺口,並從中獲取經濟利益,針對外賣員的職業歧視便來源於此。

有人歧視進城務工者,是因為白痴的自我優越感,而不是因為他們在建設城市。有人歧視清潔工,是因為腦殘的階層主義,而不是因為他們在清掃城市。

真正的職業歧視,應該是根據其是否增加社會價值的熵來定的。

最令人深惡痛絕的盜搶、行騙和碰瓷等等犯罪群體,普通如黃牛、水軍和乞討等等行業,非但沒有增加熵,反而減少,於是便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諸如美容美髮、整形化妝、珠寶玉石、家政物業等領域,其本身是不會增加熵的,只能說這些行業對促進經濟發展有大貢獻,所以在傳統觀念裡,這些職業並不那麼正經光鮮。

你要說自己是賣珠寶的,別人可能心裡就會想,這不就是一個吃青春飯的售貨員嗎?你要說自己是理髮師,別人甚至直接認為你是來推銷辦卡的。

外賣員就比較尷尬,嚴格來說它也不增加熵,而且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微乎其微。也別提什麼就業後消費,難道不做外賣員他們就不用吃飯和日常花銷了嗎?

就是因為這個社會價值的熵,所以人們說到外賣員大多隻會很同情地說很辛苦,我們幾乎聽不到對外賣員這個職業的讚譽,來來去去就是產業規模有多大。

自然,有不少做好事的外賣員贏得了社會的稱讚,但那只是因為他們個人的修養,而不是因為他們的職業是外賣員。反正咕咚從未聽說過外賣是一個值得令人尊敬的行業。

咕咚點評,嫁人不嫁外賣員,背後折射的到底是什麼?

三、外賣員都是哪些人

若是從熵的角度,也不見得會有很多人就會歧視外賣員這個職業,頂多就是不偏不倚,我花錢你送餐,雙方只是簡單的金錢關係。

但是,為什麼外賣行業還是被職業歧視了呢?

這個問題還得從外賣員的組成說起。以前的外賣員,大多是店裡的夥計,也算有份穩定的工作養家餬口,不用擔心吃了上頓沒下頓,最起碼說出去不會被嘲笑。

但是現在外賣大軍不一樣,因為行業的整體需求量大,只要一部手機和一輛電動車就能加入,計件拿錢,多勞多得,很快便吸引了社會各式各樣的人群參與。

其一是工廠的普工,他們大多早早就出社會,當普工不僅累而且錢還不多,自身又沒有什麼技術,出來跑外賣的確是一個選擇,雖然有風吹日晒雨淋,但收入接近翻倍。

其二是社會的零工,與普工不同,他們算是活在城市邊緣,找不到好工作,但還是得生活,打零工又掙不到什麼錢,零門檻高收入的外賣員便成為他們最佳的選擇。

其三是閒雜人等,這類人以前大多都是在混日子,有錢就花沒錢就找。年紀上來後,現實開始倒逼他們,作為沒經驗、沒技術、沒目標的三沒閒人,也只能選擇當外賣員。

最後,是從各種行業出來的人,比如流動打工者、受不了上班的、畢業就失業的、灰色行業的等等,甚至還有生意破產為了維持生活的,算是大雜燴。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把送外賣當成一個比較好掙錢的活計,比搬磚搬家輕鬆,比進廠打工自由,比瞎混上班掙錢。

所以關於嫁人不嫁外賣員的反對聲音,其中這幾種可以直接反應這種情況,如“我們憑自己努力掙錢”“收入比你們高”“你還不是給別人打工”“人家還看不上你呢”等等。

反正咕咚翻了網絡,根本就沒有見到外賣員真正認可過自己的職業,沒有誰的真正理想是當個外賣員,也沒有誰甘於只做外賣員,難道送外賣送到退休嗎?

並不是說人員來源複雜就說外賣這個行業不好,而是外賣員自己都把這個職業當成一種簡單賺錢的臨時手段,這又如何能讓大家對外賣行業發出讚美呢?

咕咚點評,嫁人不嫁外賣員,背後折射的到底是什麼?

四、外賣員的表現如何

構成人員的複雜,一方面出現外賣員無所不能的調侃,另一方面也導致大量的社會問題產生,最直接和明顯的一點便是交通。

外賣員早已成為交通一大毒瘤,尤其是送餐高峰期,闖紅燈、橫衝直撞、逆行、在機動車道亂躥、看手機等等漠視生命安全的行為,相信大部分外賣員都是慣犯。

很多人將之歸結為平臺機制,顧客催,出餐慢,怕投訴,會扣錢,這是不可調和的矛盾。但反過來想,這樣的平臺機制,不正是說明外賣行業的悲哀之處嗎?

總有人說,人家已經不斷在搞安全教育和培訓,甚至每天早上都會開安全例會,可無論他們說得再多,那些枉視交通法規的外賣員依舊只多不少。

外賣作為流動最頻繁的行業之一,每天都會有大量人員離開,又有大量人員加入,可能單個區域部門不到倆月就換了一半的人。

那麼我們是否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呢?咕咚認為還真沒有,行業的性質已經決定了這種機制是外賣員存在的核心。

資本都是逐利的,點外賣的人大部分都是懶得等的,外賣員都是接單越多掙得越多,尤其是中午高峰期,根據倖存者定律,還有多少人會在乎那麼多?

你要是把送餐時間的亮點抹掉,誰還在你這裡點外賣,外賣員還怎麼賺錢?沒有流量和共生者,誰還願意給外賣平臺投資呢?

的確,每個人都需要錢,每個人都有活得更好的權利,可是這種拿生命安全換來的月薪過萬,咕咚並不覺得其能讓人更幸福。

除此之外,偷吃吐口水、拼單繞遠路、騷擾顧客等事件層出不窮,這已經不是個別現象,一顆老鼠屎就能壞了一鍋粥,你這一袋老鼠屎下去,誰還會管你用的是什麼米?

換句話來說,是一部分外賣員自己把職業形象毀掉的,無論顧客怎麼無理取鬧,這個鍋外賣員無論如何都是甩不掉的。

真要較真起來,試問那個行業沒點委屈?可並不見得人家會將卑劣的報復手段當作理所當然,甚至還洋洋得意在外賣圈子說對付這種狗眼看人低的顧客就該這樣。

咕咚點評,嫁人不嫁外賣員,背後折射的到底是什麼?

五、外賣員的未來在哪

前面已經說過,沒有誰能送外賣送到退休,外賣員自己都沒有職業認同感,而且還有一部分外賣員正在親手摧毀這個行業,在這些現實面前,所有辯駁都是蒼白的。

“我不偷不搶,憑自己的努力掙錢。”說白了不是你努力後成為外賣員,而是你只能當外賣員的時候才知道努力,如果當初你努力讀書或者學會一門技術,還會去送外賣嗎?

“你看不起我,我還看不起你呢。”這個就有點阿丘精神了,被別人看不起的時候,正確的做法不是應該讓自己更加努力嗎?別人看不起你是別人的問題,再說,別人還真不用你看得起,又何必花精力去互相鄙視呢?

“外賣員很辛苦,我們都應該體諒他們。”這個觀點咕咚很認同,每一個真正的勞動者都值得尊重。外賣員是靠自己的辛勞付出獲取回報,可這已經有些離題了。

再次點明,咕咚所要分析的,並不是外賣員的高低貴賤,而是為什麼會出現“嫁人不嫁外賣員”這句話?

總的來說,網絡外賣是因為人懶而出現的增值服務,這已經決定其不具備有奉獻和創造等行業屬性,門檻低從業人員雜、機制死導致亂象橫生、沒有職業認同感、一部分外賣員自毀形象等等,都是其中原因。

基於這些,我相信絕大部分父母都不願將女兒嫁給外賣員,估計外賣員自己都不願意讓女兒嫁給同行,沒時間照顧家庭是肯定的,還每天都要擔心他路上出現意外。

至於那些鼓吹嫁人不嫁外賣員的人,且不說其動機是歧視還是虛榮,真正從女人的角度來說,外賣員收入確實比很多白領都高,可是外賣員的未來在哪裡呢?

長遠來看,隨著科技的發展,當無人機送貨普及的時代到來,滿大街的外賣員就會失去存在的價值,到時候他們還能做點什麼呢?

即便那個時代還很遙遠,可是誰又能當一輩子的外賣員,出來之後還能做點什麼?機器人已經開始在工廠普及,搬磚打零工那不是又繞回來了嗎?

直白點說,送外賣並不會給人生履歷加分,送七天外賣和送七年外賣沒有任何區別,基本得不到任何成長,也學不到任何技能,更沒有晉升空間。

婚姻可以貧窮,但是家庭不能沒有未來,這也是出現“嫁人不嫁外賣員”這句話最核心的原因所在,無關個人的品行和三觀。

"

嫁人不嫁外賣員!也不知道是誰先套用的,反正喊著也挺順口,其中是否包含收入、職業歧視、生存鄙視鏈等,咕咚覺得還真沒必要先去做毫無意義的爭辯。

反正無論誰輸誰贏,永遠都無法改變現實。贊成的不嫁外賣員就是,不贊成的守住自己的幸福就好,總不見得誰輸了就要家破人亡,或者誰贏了就能走上人生巔峰。

就現實而言,咕咚首次聽到的時候,第一感覺也是,我若是有個女兒,絕不會讓她嫁給送外賣的,彷彿這是一個沒來由的潛意識。

但是,當咕咚開始靜下心來,開始去接觸瞭解外賣員這個群體的時候,從不點外賣的咕咚忽然明白其中的一些道理,歸結起來就是我們必須弄清楚以下五個問題。

咕咚點評,嫁人不嫁外賣員,背後折射的到底是什麼?

一、外賣大軍為何出現

外賣員,古已有之,具體年代已經不可追溯,以前大多是客棧酒館的夥計兼著,把飯菜親自送到客人府上,屬於店裡的業務。

本世紀初,外賣員依舊是由夥計員工擔任,直到網絡外賣平臺的出現,搭乘上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的動車和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火箭,在資本擁簇下,才開始遍地開花。

據說,今年是網絡外賣的第十個年頭,在這十年裡,外賣員從單槍匹馬發展至如今的城市大軍,足以說明其存在的必要性。

但回過頭仔細一想,外賣員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可能會有人說,促進餐飲行業的發展。這個觀點有些片面,餐飲店該倒閉的還是在倒閉,新爆出來的黑心商家也多了去,前不久還鬧出抽傭太高商家撤離的劇情。

也可能會有人說,減少人們的時間成本。這個倒是有那麼一點,點外賣的很大一部分是年輕人,自己做吧沒時間沒精力,出去吃吧跑一趟又覺得麻煩。

歸結起來,其實都是懶!否則以前沒有網絡外賣的時候,也不見得他們會餓死。加班還情有可原,偏偏有不少人情願窩在家裡一整天,也要三餐點外賣。

主要還是口袋有點錢了,以前下樓打包還得自己跑自己等,現在只要多花五塊錢的配送費,就有人親自送上上門來,怎麼說也是一種“尊貴”的享受。

就咕咚的觀點,以前的外賣是因為食客行動不便而提供的免費服務,現在的外賣則大多是因為食客太懶而提供的增值服務,很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

不是有人說嗎?懶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階梯,人們懶得幹活,於是發明了機器。人們懶得走路,於是發明了汽車。人們懶得做飯打包,於是就出現了外賣大軍。

咕咚點評,嫁人不嫁外賣員,背後折射的到底是什麼?

二、外賣行業價值所在

日子比以前好過了,懶的人就越多,外賣員便會隨之增多,越是發展好的城市,外賣員就越多,大街上隨便看一眼,十次有八次可以看到兩腿生風的外賣員。

你要是到一些空心小縣城,大家買個蔥花都得貨比三家,能花五塊錢的配送費簡直是有錢任性,所以這些地方一般都很少外賣員。

從本質上講,外賣並不會直接增加社會價值的熵,只能說它在一定程度打開了人們生活的缺口,並從中獲取經濟利益,針對外賣員的職業歧視便來源於此。

有人歧視進城務工者,是因為白痴的自我優越感,而不是因為他們在建設城市。有人歧視清潔工,是因為腦殘的階層主義,而不是因為他們在清掃城市。

真正的職業歧視,應該是根據其是否增加社會價值的熵來定的。

最令人深惡痛絕的盜搶、行騙和碰瓷等等犯罪群體,普通如黃牛、水軍和乞討等等行業,非但沒有增加熵,反而減少,於是便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諸如美容美髮、整形化妝、珠寶玉石、家政物業等領域,其本身是不會增加熵的,只能說這些行業對促進經濟發展有大貢獻,所以在傳統觀念裡,這些職業並不那麼正經光鮮。

你要說自己是賣珠寶的,別人可能心裡就會想,這不就是一個吃青春飯的售貨員嗎?你要說自己是理髮師,別人甚至直接認為你是來推銷辦卡的。

外賣員就比較尷尬,嚴格來說它也不增加熵,而且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微乎其微。也別提什麼就業後消費,難道不做外賣員他們就不用吃飯和日常花銷了嗎?

就是因為這個社會價值的熵,所以人們說到外賣員大多隻會很同情地說很辛苦,我們幾乎聽不到對外賣員這個職業的讚譽,來來去去就是產業規模有多大。

自然,有不少做好事的外賣員贏得了社會的稱讚,但那只是因為他們個人的修養,而不是因為他們的職業是外賣員。反正咕咚從未聽說過外賣是一個值得令人尊敬的行業。

咕咚點評,嫁人不嫁外賣員,背後折射的到底是什麼?

三、外賣員都是哪些人

若是從熵的角度,也不見得會有很多人就會歧視外賣員這個職業,頂多就是不偏不倚,我花錢你送餐,雙方只是簡單的金錢關係。

但是,為什麼外賣行業還是被職業歧視了呢?

這個問題還得從外賣員的組成說起。以前的外賣員,大多是店裡的夥計,也算有份穩定的工作養家餬口,不用擔心吃了上頓沒下頓,最起碼說出去不會被嘲笑。

但是現在外賣大軍不一樣,因為行業的整體需求量大,只要一部手機和一輛電動車就能加入,計件拿錢,多勞多得,很快便吸引了社會各式各樣的人群參與。

其一是工廠的普工,他們大多早早就出社會,當普工不僅累而且錢還不多,自身又沒有什麼技術,出來跑外賣的確是一個選擇,雖然有風吹日晒雨淋,但收入接近翻倍。

其二是社會的零工,與普工不同,他們算是活在城市邊緣,找不到好工作,但還是得生活,打零工又掙不到什麼錢,零門檻高收入的外賣員便成為他們最佳的選擇。

其三是閒雜人等,這類人以前大多都是在混日子,有錢就花沒錢就找。年紀上來後,現實開始倒逼他們,作為沒經驗、沒技術、沒目標的三沒閒人,也只能選擇當外賣員。

最後,是從各種行業出來的人,比如流動打工者、受不了上班的、畢業就失業的、灰色行業的等等,甚至還有生意破產為了維持生活的,算是大雜燴。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把送外賣當成一個比較好掙錢的活計,比搬磚搬家輕鬆,比進廠打工自由,比瞎混上班掙錢。

所以關於嫁人不嫁外賣員的反對聲音,其中這幾種可以直接反應這種情況,如“我們憑自己努力掙錢”“收入比你們高”“你還不是給別人打工”“人家還看不上你呢”等等。

反正咕咚翻了網絡,根本就沒有見到外賣員真正認可過自己的職業,沒有誰的真正理想是當個外賣員,也沒有誰甘於只做外賣員,難道送外賣送到退休嗎?

並不是說人員來源複雜就說外賣這個行業不好,而是外賣員自己都把這個職業當成一種簡單賺錢的臨時手段,這又如何能讓大家對外賣行業發出讚美呢?

咕咚點評,嫁人不嫁外賣員,背後折射的到底是什麼?

四、外賣員的表現如何

構成人員的複雜,一方面出現外賣員無所不能的調侃,另一方面也導致大量的社會問題產生,最直接和明顯的一點便是交通。

外賣員早已成為交通一大毒瘤,尤其是送餐高峰期,闖紅燈、橫衝直撞、逆行、在機動車道亂躥、看手機等等漠視生命安全的行為,相信大部分外賣員都是慣犯。

很多人將之歸結為平臺機制,顧客催,出餐慢,怕投訴,會扣錢,這是不可調和的矛盾。但反過來想,這樣的平臺機制,不正是說明外賣行業的悲哀之處嗎?

總有人說,人家已經不斷在搞安全教育和培訓,甚至每天早上都會開安全例會,可無論他們說得再多,那些枉視交通法規的外賣員依舊只多不少。

外賣作為流動最頻繁的行業之一,每天都會有大量人員離開,又有大量人員加入,可能單個區域部門不到倆月就換了一半的人。

那麼我們是否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呢?咕咚認為還真沒有,行業的性質已經決定了這種機制是外賣員存在的核心。

資本都是逐利的,點外賣的人大部分都是懶得等的,外賣員都是接單越多掙得越多,尤其是中午高峰期,根據倖存者定律,還有多少人會在乎那麼多?

你要是把送餐時間的亮點抹掉,誰還在你這裡點外賣,外賣員還怎麼賺錢?沒有流量和共生者,誰還願意給外賣平臺投資呢?

的確,每個人都需要錢,每個人都有活得更好的權利,可是這種拿生命安全換來的月薪過萬,咕咚並不覺得其能讓人更幸福。

除此之外,偷吃吐口水、拼單繞遠路、騷擾顧客等事件層出不窮,這已經不是個別現象,一顆老鼠屎就能壞了一鍋粥,你這一袋老鼠屎下去,誰還會管你用的是什麼米?

換句話來說,是一部分外賣員自己把職業形象毀掉的,無論顧客怎麼無理取鬧,這個鍋外賣員無論如何都是甩不掉的。

真要較真起來,試問那個行業沒點委屈?可並不見得人家會將卑劣的報復手段當作理所當然,甚至還洋洋得意在外賣圈子說對付這種狗眼看人低的顧客就該這樣。

咕咚點評,嫁人不嫁外賣員,背後折射的到底是什麼?

五、外賣員的未來在哪

前面已經說過,沒有誰能送外賣送到退休,外賣員自己都沒有職業認同感,而且還有一部分外賣員正在親手摧毀這個行業,在這些現實面前,所有辯駁都是蒼白的。

“我不偷不搶,憑自己的努力掙錢。”說白了不是你努力後成為外賣員,而是你只能當外賣員的時候才知道努力,如果當初你努力讀書或者學會一門技術,還會去送外賣嗎?

“你看不起我,我還看不起你呢。”這個就有點阿丘精神了,被別人看不起的時候,正確的做法不是應該讓自己更加努力嗎?別人看不起你是別人的問題,再說,別人還真不用你看得起,又何必花精力去互相鄙視呢?

“外賣員很辛苦,我們都應該體諒他們。”這個觀點咕咚很認同,每一個真正的勞動者都值得尊重。外賣員是靠自己的辛勞付出獲取回報,可這已經有些離題了。

再次點明,咕咚所要分析的,並不是外賣員的高低貴賤,而是為什麼會出現“嫁人不嫁外賣員”這句話?

總的來說,網絡外賣是因為人懶而出現的增值服務,這已經決定其不具備有奉獻和創造等行業屬性,門檻低從業人員雜、機制死導致亂象橫生、沒有職業認同感、一部分外賣員自毀形象等等,都是其中原因。

基於這些,我相信絕大部分父母都不願將女兒嫁給外賣員,估計外賣員自己都不願意讓女兒嫁給同行,沒時間照顧家庭是肯定的,還每天都要擔心他路上出現意外。

至於那些鼓吹嫁人不嫁外賣員的人,且不說其動機是歧視還是虛榮,真正從女人的角度來說,外賣員收入確實比很多白領都高,可是外賣員的未來在哪裡呢?

長遠來看,隨著科技的發展,當無人機送貨普及的時代到來,滿大街的外賣員就會失去存在的價值,到時候他們還能做點什麼呢?

即便那個時代還很遙遠,可是誰又能當一輩子的外賣員,出來之後還能做點什麼?機器人已經開始在工廠普及,搬磚打零工那不是又繞回來了嗎?

直白點說,送外賣並不會給人生履歷加分,送七天外賣和送七年外賣沒有任何區別,基本得不到任何成長,也學不到任何技能,更沒有晉升空間。

婚姻可以貧窮,但是家庭不能沒有未來,這也是出現“嫁人不嫁外賣員”這句話最核心的原因所在,無關個人的品行和三觀。

咕咚點評,嫁人不嫁外賣員,背後折射的到底是什麼?

末尾

事實上,並不見得當外賣員就會打光棍,很多外賣員都擁有愛情和幸福家庭。反倒是那些網絡上四處標榜的人,最後都很難找到真正的幸福,要麼歲數大了找個二婚或者老男人,要麼沒人要單身一輩子。

被人看不起並不可怕,反正咕咚這個無業遊民比外賣員更不受社會待見。但咕咚已經想通了,面子不是靠某個職業給的,爭辯對錯只會浪費自己的精力,還不如多花點時間,想想自己以後的人生路。

最後,願所有人都能找到合適自己的未來和幸福,偷懶不點讚的除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