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一乾坤,因一字而成就了一首千古絕唱!

文字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誌,它不僅是人們交流的工具,也是文明傳承的載體。漢字是迄今為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它是我們祖先經過漫長歲月探索出來的結果,亦是人們智慧的結晶。

一字一乾坤,因一字而成就了一首千古絕唱!

關於漢字的起源,主要有這四種傳說,一是結繩記事說,二是書契說,三是圖畫說,四是倉頡造字說。這裡詳細介紹結繩記事說和倉頡造字說。

結繩記事說是指在遠古時期,人們用繩子打結的方式記事。《周易·繫辭》中記載:“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至於結繩的方式,鄭玄的《周易注》中寫道:“結繩為約,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其繩。”

一字一乾坤,因一字而成就了一首千古絕唱!

倉頡造字說。傳說倉頡是黃帝的史官,有著明銳的觀察力,他將看到山川脈絡的樣子、鳥獸蟲魚的痕跡、草木器具的形狀,描摹繪寫,造出不同的符號。《說文解字》中記載:“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

一字一乾坤,因一字而成就了一首千古絕唱!

詩詞是文字高度精煉的成果,短短數十字,卻包含著大量的情景和豐富的情感。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過:“詩比歷史更真實”。詩記錄的是人的情感,而情感是相通的,有些情感無論歲月如何流逝,都未曾改變,如對美好愛情的的追求。

一字一乾坤,因一字而成就了一首千古絕唱!

古人寫詩,非常講究煉字,有的字能一字傳神,有些詩句往往因一字之異而決定一句之優劣,甚至決定整首詩的高下,可謂是一字一乾坤。杜甫有詩寫道:“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賈島是唐代著名詩人,他作詩喜歡一字一句的推敲,有時候為了詩中的一個字,不惜耗費大量的心血。

一字一乾坤,因一字而成就了一首千古絕唱!

在詩詞中,一個好字不僅能使語言更加的準確,而且能更加形象地表達詩意,開拓詩的意境。 “春風又綠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綠”字;“雲破月來花弄影” (張先《天仙子》)中的“弄”字; “蟲聲新透綠窗紗” (劉方平《月夜》)中的“透”字。這三個字堪稱絕妙,如果換成其它的字,詩句的意境會差很多。

一字一乾坤,因一字而成就了一首千古絕唱!

一個字可以成就一首詩詞,宋代詞人宋祁的《玉樓春》便是這樣一首詞。

《玉樓春》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 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因詞中這句“紅杏枝頭春意鬧”,宋祁被稱為“紅杏尚書”。第一次讀這首詞印象最深刻的是這個“鬧”字,可謂是言有盡意無窮。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寫道:“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

一字一乾坤,因一字而成就了一首千古絕唱!

紅杏開花時間是每年的三、四月間,春天剛剛到來。這個“鬧”字寫出了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機,令人回味無窮。從這個“鬧”字也可以看出詞人文學功底之深厚,對景物的描寫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整首詞既寫出了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也表達著對美好的時光的珍惜。時光易逝,年華易老,請珍惜身邊的人和物。

在詩詞中,一個好字有畫龍點睛之效。一字一乾坤,這彰顯了漢字的無窮魅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