彙算清繳:離職補償金所得稅稅前扣除的正確處理方法

財會 經濟 華為 宏觀經濟 中國會計視野 2017-04-12

離職補償金的定義

離職補償金,指的是由於企業發展變化原因或者員工自身原因,企業與員工解除勞動合同,依據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企業向員工支付的經濟補償金。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後,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離職補償金的會計處理

《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規定:辭退福利,是指企業在職工勞動合同到期之前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係,或者為鼓勵職工自願接受裁減而給予職工的補償。根據會計準則的規定,企業支付離職補償金,應該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辭退福利

貸:應付職工薪酬辭退福利

需要注意的是,企業支付離職人員離職補償金,說明該人員已經不屬於公司的人員,該支出不屬於企業滿足生產需求的支出,而是企業的管理成本支出,因此,無論離職人員在企業任職時屬於什麼部門,都應該計入管理費用,不再計入資產成本進行資本化。

離職補償金的所得稅稅前扣除的常見錯誤

常見錯誤一:將離職補償金計入工資薪金總額,並據此作為提取職工福利費以及工會經費等的基數組成部分。

《企業所得稅實施條例》第三十四條規定,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前款所稱工資薪金,是指企業每一納稅年度支付給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僱的員工的所有現金形式或者非現金形式的勞動報酬,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年終加薪、加班工資,以及與員工任職或者受僱有關的其他支出。

離職員工顯然已經不是企業“任職或者受僱”人員,因此發放給離職員工的離職補償金不屬於工資薪金。也因此,企業不得在所得稅彙算清繳時,將離職補償金作為工資、薪金支出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並且不得作為計算職工福利費等的基數。具體在所得稅彙算清繳時,該部分支出不得在“A105050職工薪酬調整表”填列。同樣,也不得在“A104000期間費用明細表”第一行“職工薪酬”欄次填列。

南京地稅的一則稅務稽查案例曾引起大家的關注,稅務人員在對某購物廣場進行檢查時發現,企業將發放給個別離職人員的離職補償24200元計入了企業的年度工資總額,並作為計算職工福利費的基數,在企業所得稅前進行了扣除。稅務人員告知:此項處理不符合相關規定,並給出處理意見,企業支付給離職人員的離職補償金不可以作為工資、薪金支出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並且不得作為計算職工福利費等的基數,要求進行應納稅所得額調整處理。

常見錯誤二:企業對於員工有離職的可能,從而預先計提“離職補償金”,並將其計入費用進行稅前扣除。

稅總函[2015]299號《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華為集團內部人員調動離職補償稅前扣除問題的批覆》一文指出:企業根據公司財務制度為職工提取離職補償費,在進行年度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時,對當年度“預提費用”科目發生額進行納稅調整,待職工從企業離職並實際領取離職補償費後,企業可按規定進行稅前扣除。

該文件明確規定:企業支付的離職補償金可以進行所得稅稅前扣除,但必須是在實際支付後方可按規定進行稅前扣除,計提而未支付的離職補償金不得稅前扣除。

離職補償金的所得稅稅前扣除的正確方法

《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對企業依據財務會計制度規定,並實際在財務會計處理上已確認的支出,凡沒有超過《企業所得稅法》和有關稅收法規規定的稅前扣除範圍和標準的,可按企業實際會計處理確認的支出,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計算其應納稅所得額。

目前,《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和有關稅收法規並沒有對離職補償金的稅前扣除標準作出明確規定,因此,很多企業認為只要是企業實際支付的員工離職補償金都可以進行所得稅稅前扣除。遵循謹慎性原則,本人建議:企業支付的員工離職補償金不超過勞動合同法規定的標準的,可按企業實際會計處理確認的支出,作為與取得應納稅收入有關的有必要和正常的支出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超過標準的,和當地稅務機關溝通後進行相應處理。

企業財務人員在填制彙算清繳申報表時,可將企業實際列支的“離職補償金”在“A104000期間費用明細表”第24行“其他”欄次填列。

延伸:離職補償金的個稅問題

1、《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係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徵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57號)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係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徵個人所得稅;

2、《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規定:

2.1、對於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而取得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徵個人所得稅;

2.2、考慮到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數額較大,而且被解聘的人員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固定收入,因此,對於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平均。具體平均辦法為:

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計算。

2.3、個人在解除勞動合同後又再次任職、受僱的,對個人已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不再與再次任職、受僱的工資、薪金所得合併計算補繳個人所得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