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次越低的家長,越“望子成龍”心切'

"
"
層次越低的家長,越“望子成龍”心切

作者:一凡

圖片:網絡

有人說:教育,實際上拼的是父母的人生功底。

曾經有個笑話吐槽家長們:自己飛不起來,就在窩裡下個蛋,要下一代使勁飛。

這就是中國傳統式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其實很高層次的父母並沒有太多望子成龍的想法,他們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幸福,快樂就好。

扎克伯格希望女兒長大做一個堅強的女性。換句話說,他希望女兒先學會做人;

馬雲希望自己的兒子成績中等就可以了,這樣才有時間學習其他技能;

李開復則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太乖,他希望孩子做事有主見不盲從。

相反,層次越低的父母,越是望子成龍心切,總是希望在孩子身上能打個翻身仗。

他們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當成了夙願。

他們嘴上談著快樂成長,私底下,卻拼早教,拼學區房,拼名校,拼各種培訓班。

父母對孩子的過多期望,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層一層地包裹住他們的身體,包裹住他們的翅膀,也包裹住了他們的靈魂。

《無聲告白》中寫道:

父母越是關注你,對你的期望就越高,他們的關心像雪一樣不斷落在你的身上,最終把你壓垮。

"
層次越低的家長,越“望子成龍”心切

作者:一凡

圖片:網絡

有人說:教育,實際上拼的是父母的人生功底。

曾經有個笑話吐槽家長們:自己飛不起來,就在窩裡下個蛋,要下一代使勁飛。

這就是中國傳統式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其實很高層次的父母並沒有太多望子成龍的想法,他們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幸福,快樂就好。

扎克伯格希望女兒長大做一個堅強的女性。換句話說,他希望女兒先學會做人;

馬雲希望自己的兒子成績中等就可以了,這樣才有時間學習其他技能;

李開復則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太乖,他希望孩子做事有主見不盲從。

相反,層次越低的父母,越是望子成龍心切,總是希望在孩子身上能打個翻身仗。

他們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當成了夙願。

他們嘴上談著快樂成長,私底下,卻拼早教,拼學區房,拼名校,拼各種培訓班。

父母對孩子的過多期望,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層一層地包裹住他們的身體,包裹住他們的翅膀,也包裹住了他們的靈魂。

《無聲告白》中寫道:

父母越是關注你,對你的期望就越高,他們的關心像雪一樣不斷落在你的身上,最終把你壓垮。

層次越低的家長,越“望子成龍”心切

01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長楊雄認為:兒童發展的過程是緩慢的,過早地去催熟他,實際上是損害大腦。

曾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則新聞,武漢一媽媽砸12萬為兒子培優,幾年過去了,當時自信的媽媽如今卻在朋友圈哀嘆:當初的“學霸”兒子竟變成了“學渣”!

據說,這位媽媽特別想讓孩子從小就比別人優秀,不想讓兒子輸在起跑線上。

所以從半歲到5歲,男孩已受過英語、數學、識字、聲樂、鋼琴、圍棋、畫畫等17項培優。

5歲時已學完小學二年級的全部課程,5歲半就在武漢某培優機構組織的小托福考試中得了全國前三名。這曾讓媽媽非常驕傲。

孩子剛讀小學一年級時,學習還是很優秀的。可是慢慢地,孩子厭倦了,因為老師講的課本知識他都會。

這樣又過了一年,男孩學習成績開始慢慢下降,他變得厭學、上課不聽講、課後作業不好好完成,從尖子生變成了中等生。

最後連孩子的老師都勸家長必須停下所有培優班,跟著班級的進度來,重新培養學習習慣。

就這樣,三年過去了,曾經的“學霸”變成“學渣”。

這位媽媽沒有認識到,是因為她望子成龍心切,過早開發了孩子的學習能力,才導致了孩子生活和學習習慣的欠缺。

在專家眼中:讓兒童過早學習並非好事。

心理學也證明:

兒童的大腦在3到4歲的發展過程中,會自我修剪信息。外界過早地給他灌輸了幾千個單詞,很可能導致他入學後厭學,喪失了學習的興趣。

很多家長都是抱著望子成龍的心,卻做著南轅北轍的事。

孩子的成長有其自身的規律,家長也要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而不是用自以為是的想法,拔苗助長的方式,通過培優,找名師等,妄圖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德國著名存在主義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教育是人們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

知識的堆積不會讓孩子成龍成鳳,靈魂的教育才會讓孩子優質地成長。

盲目培優並不靠譜,層次越高的父母,會讓孩子在適當的年齡做最適當的事情;層次低的父母,才會望子成龍心切,結果揠苗助長。

"
層次越低的家長,越“望子成龍”心切

作者:一凡

圖片:網絡

有人說:教育,實際上拼的是父母的人生功底。

曾經有個笑話吐槽家長們:自己飛不起來,就在窩裡下個蛋,要下一代使勁飛。

這就是中國傳統式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其實很高層次的父母並沒有太多望子成龍的想法,他們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幸福,快樂就好。

扎克伯格希望女兒長大做一個堅強的女性。換句話說,他希望女兒先學會做人;

馬雲希望自己的兒子成績中等就可以了,這樣才有時間學習其他技能;

李開復則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太乖,他希望孩子做事有主見不盲從。

相反,層次越低的父母,越是望子成龍心切,總是希望在孩子身上能打個翻身仗。

他們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當成了夙願。

他們嘴上談著快樂成長,私底下,卻拼早教,拼學區房,拼名校,拼各種培訓班。

父母對孩子的過多期望,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層一層地包裹住他們的身體,包裹住他們的翅膀,也包裹住了他們的靈魂。

《無聲告白》中寫道:

父母越是關注你,對你的期望就越高,他們的關心像雪一樣不斷落在你的身上,最終把你壓垮。

層次越低的家長,越“望子成龍”心切

01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長楊雄認為:兒童發展的過程是緩慢的,過早地去催熟他,實際上是損害大腦。

曾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則新聞,武漢一媽媽砸12萬為兒子培優,幾年過去了,當時自信的媽媽如今卻在朋友圈哀嘆:當初的“學霸”兒子竟變成了“學渣”!

據說,這位媽媽特別想讓孩子從小就比別人優秀,不想讓兒子輸在起跑線上。

所以從半歲到5歲,男孩已受過英語、數學、識字、聲樂、鋼琴、圍棋、畫畫等17項培優。

5歲時已學完小學二年級的全部課程,5歲半就在武漢某培優機構組織的小托福考試中得了全國前三名。這曾讓媽媽非常驕傲。

孩子剛讀小學一年級時,學習還是很優秀的。可是慢慢地,孩子厭倦了,因為老師講的課本知識他都會。

這樣又過了一年,男孩學習成績開始慢慢下降,他變得厭學、上課不聽講、課後作業不好好完成,從尖子生變成了中等生。

最後連孩子的老師都勸家長必須停下所有培優班,跟著班級的進度來,重新培養學習習慣。

就這樣,三年過去了,曾經的“學霸”變成“學渣”。

這位媽媽沒有認識到,是因為她望子成龍心切,過早開發了孩子的學習能力,才導致了孩子生活和學習習慣的欠缺。

在專家眼中:讓兒童過早學習並非好事。

心理學也證明:

兒童的大腦在3到4歲的發展過程中,會自我修剪信息。外界過早地給他灌輸了幾千個單詞,很可能導致他入學後厭學,喪失了學習的興趣。

很多家長都是抱著望子成龍的心,卻做著南轅北轍的事。

孩子的成長有其自身的規律,家長也要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而不是用自以為是的想法,拔苗助長的方式,通過培優,找名師等,妄圖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德國著名存在主義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教育是人們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

知識的堆積不會讓孩子成龍成鳳,靈魂的教育才會讓孩子優質地成長。

盲目培優並不靠譜,層次越高的父母,會讓孩子在適當的年齡做最適當的事情;層次低的父母,才會望子成龍心切,結果揠苗助長。

層次越低的家長,越“望子成龍”心切

02

韓劇《天空之城》自去年11月份開播以來,收視率節節攀升。

這部劇講的是生活在“天空之城”的家長們,為了孩子的教育幾乎付出一切。父母之間互相攀比,勾心鬥角,整個人性都被扭曲的故事。

在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性格上也出現了一些缺陷,像用叛逆來報復父母的高材生樸英才。

韓劇中,樸英才私下裡被父母逼迫學習,動輒被打罵,甚至被威脅生命。

在考上大學後,樸英才變得更加叛逆,竟和從小帶過他的保姆私奔。

弗洛伊德說過:

未被表達的情緒永遠都不會消失。它們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會以更醜惡的方式爆發出來。

如果孩子的個性沒有得到尊重,情緒沒有得到釋放,即便取得了家長所希望的“成功”,他也不會快樂,他的人格也不會健全。

層次高的父母,懂得尊重孩子,引導孩子去學習、成才;而層次低的父母,則打擊孩子的自尊,強迫孩子去學習,最終扭曲孩子的人格。

每個父母都應該反思,對於成長的孩子而言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易中天說:望子成龍,不如望子成人。

他望子成人的標準就是:

第一真實,第二善良,第三健康,第四快樂。

所以,好的教育應該是讓孩子去認知世界,瞭解生活,追求興趣之所在。

同時讓孩子知道,這個世界需要優秀的人,更需要一個人格健全的人。要讓孩子活出真實,善良,健康和快樂。

"
層次越低的家長,越“望子成龍”心切

作者:一凡

圖片:網絡

有人說:教育,實際上拼的是父母的人生功底。

曾經有個笑話吐槽家長們:自己飛不起來,就在窩裡下個蛋,要下一代使勁飛。

這就是中國傳統式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其實很高層次的父母並沒有太多望子成龍的想法,他們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幸福,快樂就好。

扎克伯格希望女兒長大做一個堅強的女性。換句話說,他希望女兒先學會做人;

馬雲希望自己的兒子成績中等就可以了,這樣才有時間學習其他技能;

李開復則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太乖,他希望孩子做事有主見不盲從。

相反,層次越低的父母,越是望子成龍心切,總是希望在孩子身上能打個翻身仗。

他們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當成了夙願。

他們嘴上談著快樂成長,私底下,卻拼早教,拼學區房,拼名校,拼各種培訓班。

父母對孩子的過多期望,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層一層地包裹住他們的身體,包裹住他們的翅膀,也包裹住了他們的靈魂。

《無聲告白》中寫道:

父母越是關注你,對你的期望就越高,他們的關心像雪一樣不斷落在你的身上,最終把你壓垮。

層次越低的家長,越“望子成龍”心切

01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長楊雄認為:兒童發展的過程是緩慢的,過早地去催熟他,實際上是損害大腦。

曾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則新聞,武漢一媽媽砸12萬為兒子培優,幾年過去了,當時自信的媽媽如今卻在朋友圈哀嘆:當初的“學霸”兒子竟變成了“學渣”!

據說,這位媽媽特別想讓孩子從小就比別人優秀,不想讓兒子輸在起跑線上。

所以從半歲到5歲,男孩已受過英語、數學、識字、聲樂、鋼琴、圍棋、畫畫等17項培優。

5歲時已學完小學二年級的全部課程,5歲半就在武漢某培優機構組織的小托福考試中得了全國前三名。這曾讓媽媽非常驕傲。

孩子剛讀小學一年級時,學習還是很優秀的。可是慢慢地,孩子厭倦了,因為老師講的課本知識他都會。

這樣又過了一年,男孩學習成績開始慢慢下降,他變得厭學、上課不聽講、課後作業不好好完成,從尖子生變成了中等生。

最後連孩子的老師都勸家長必須停下所有培優班,跟著班級的進度來,重新培養學習習慣。

就這樣,三年過去了,曾經的“學霸”變成“學渣”。

這位媽媽沒有認識到,是因為她望子成龍心切,過早開發了孩子的學習能力,才導致了孩子生活和學習習慣的欠缺。

在專家眼中:讓兒童過早學習並非好事。

心理學也證明:

兒童的大腦在3到4歲的發展過程中,會自我修剪信息。外界過早地給他灌輸了幾千個單詞,很可能導致他入學後厭學,喪失了學習的興趣。

很多家長都是抱著望子成龍的心,卻做著南轅北轍的事。

孩子的成長有其自身的規律,家長也要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而不是用自以為是的想法,拔苗助長的方式,通過培優,找名師等,妄圖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德國著名存在主義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教育是人們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

知識的堆積不會讓孩子成龍成鳳,靈魂的教育才會讓孩子優質地成長。

盲目培優並不靠譜,層次越高的父母,會讓孩子在適當的年齡做最適當的事情;層次低的父母,才會望子成龍心切,結果揠苗助長。

層次越低的家長,越“望子成龍”心切

02

韓劇《天空之城》自去年11月份開播以來,收視率節節攀升。

這部劇講的是生活在“天空之城”的家長們,為了孩子的教育幾乎付出一切。父母之間互相攀比,勾心鬥角,整個人性都被扭曲的故事。

在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性格上也出現了一些缺陷,像用叛逆來報復父母的高材生樸英才。

韓劇中,樸英才私下裡被父母逼迫學習,動輒被打罵,甚至被威脅生命。

在考上大學後,樸英才變得更加叛逆,竟和從小帶過他的保姆私奔。

弗洛伊德說過:

未被表達的情緒永遠都不會消失。它們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會以更醜惡的方式爆發出來。

如果孩子的個性沒有得到尊重,情緒沒有得到釋放,即便取得了家長所希望的“成功”,他也不會快樂,他的人格也不會健全。

層次高的父母,懂得尊重孩子,引導孩子去學習、成才;而層次低的父母,則打擊孩子的自尊,強迫孩子去學習,最終扭曲孩子的人格。

每個父母都應該反思,對於成長的孩子而言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易中天說:望子成龍,不如望子成人。

他望子成人的標準就是:

第一真實,第二善良,第三健康,第四快樂。

所以,好的教育應該是讓孩子去認知世界,瞭解生活,追求興趣之所在。

同時讓孩子知道,這個世界需要優秀的人,更需要一個人格健全的人。要讓孩子活出真實,善良,健康和快樂。

層次越低的家長,越“望子成龍”心切

03

說到過勞死,你可能會想到熬夜的媒體人、日理萬機的跨國公司高管,可是你能想到一位8歲男孩會過勞猝死麼?

去年,一個8歲男孩被送進搶救室。

搶救過程中,醫生髮現孩子多處臟器官衰竭。

其間,孩子清醒過幾分鐘,說了一句“我太累了,想睡覺。”之後就再也沒有醒來。

醫生表示,最重要的是孩子已經沒有求生的意志,也就是說,孩子活得太累,這種情況屬於勞累過度造成的猝死。

原來,孩子父母對孩子寄望很高,平常省吃儉用,從幼兒園開始就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每天把孩子的時間排得滿滿的,嚴格督促孩子學習,終於,孩子的身體吃不消了。

我相信,如果時光可以重來,那位8歲男孩的父母,寧願孩子長大後成為無所事事的人,也不願面對如此悲劇。

可是,生命不可重來,也沒有如果。家長總是期待孩子成為精英,能成為人中龍鳳。

可事實上,大多數孩子都將成為普通人。

層次高的父母會接納孩子的平凡,並教會他們從平凡的生活中獲得樂趣,並從平淡的人生中發掘自身的價值。

層次低的父母在自己生活受挫,前程無望的時候,就把出人頭地的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這時孩子已成了他們人生翻盤的工具。

有人感嘆說:一切不都是為了孩子嗎!可是,真的是為了孩子嗎?

這是分明就是自私!這樣的家長真正愛的不是孩子,而是他們自己。

孩子需要的只是家人的陪伴和關心,可是父母在乎的卻是孩子的成功。

家長把成人世界的功利強加在孩子身上,才造就了這樣悲慘的結局。

如此心態扭曲的望子成龍,不僅會剝奪孩子童年的價值,更會剝奪孩子生而為人的權利。

紀伯倫說: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藉助你來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
層次越低的家長,越“望子成龍”心切

作者:一凡

圖片:網絡

有人說:教育,實際上拼的是父母的人生功底。

曾經有個笑話吐槽家長們:自己飛不起來,就在窩裡下個蛋,要下一代使勁飛。

這就是中國傳統式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其實很高層次的父母並沒有太多望子成龍的想法,他們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幸福,快樂就好。

扎克伯格希望女兒長大做一個堅強的女性。換句話說,他希望女兒先學會做人;

馬雲希望自己的兒子成績中等就可以了,這樣才有時間學習其他技能;

李開復則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太乖,他希望孩子做事有主見不盲從。

相反,層次越低的父母,越是望子成龍心切,總是希望在孩子身上能打個翻身仗。

他們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當成了夙願。

他們嘴上談著快樂成長,私底下,卻拼早教,拼學區房,拼名校,拼各種培訓班。

父母對孩子的過多期望,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層一層地包裹住他們的身體,包裹住他們的翅膀,也包裹住了他們的靈魂。

《無聲告白》中寫道:

父母越是關注你,對你的期望就越高,他們的關心像雪一樣不斷落在你的身上,最終把你壓垮。

層次越低的家長,越“望子成龍”心切

01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長楊雄認為:兒童發展的過程是緩慢的,過早地去催熟他,實際上是損害大腦。

曾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則新聞,武漢一媽媽砸12萬為兒子培優,幾年過去了,當時自信的媽媽如今卻在朋友圈哀嘆:當初的“學霸”兒子竟變成了“學渣”!

據說,這位媽媽特別想讓孩子從小就比別人優秀,不想讓兒子輸在起跑線上。

所以從半歲到5歲,男孩已受過英語、數學、識字、聲樂、鋼琴、圍棋、畫畫等17項培優。

5歲時已學完小學二年級的全部課程,5歲半就在武漢某培優機構組織的小托福考試中得了全國前三名。這曾讓媽媽非常驕傲。

孩子剛讀小學一年級時,學習還是很優秀的。可是慢慢地,孩子厭倦了,因為老師講的課本知識他都會。

這樣又過了一年,男孩學習成績開始慢慢下降,他變得厭學、上課不聽講、課後作業不好好完成,從尖子生變成了中等生。

最後連孩子的老師都勸家長必須停下所有培優班,跟著班級的進度來,重新培養學習習慣。

就這樣,三年過去了,曾經的“學霸”變成“學渣”。

這位媽媽沒有認識到,是因為她望子成龍心切,過早開發了孩子的學習能力,才導致了孩子生活和學習習慣的欠缺。

在專家眼中:讓兒童過早學習並非好事。

心理學也證明:

兒童的大腦在3到4歲的發展過程中,會自我修剪信息。外界過早地給他灌輸了幾千個單詞,很可能導致他入學後厭學,喪失了學習的興趣。

很多家長都是抱著望子成龍的心,卻做著南轅北轍的事。

孩子的成長有其自身的規律,家長也要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而不是用自以為是的想法,拔苗助長的方式,通過培優,找名師等,妄圖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德國著名存在主義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教育是人們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

知識的堆積不會讓孩子成龍成鳳,靈魂的教育才會讓孩子優質地成長。

盲目培優並不靠譜,層次越高的父母,會讓孩子在適當的年齡做最適當的事情;層次低的父母,才會望子成龍心切,結果揠苗助長。

層次越低的家長,越“望子成龍”心切

02

韓劇《天空之城》自去年11月份開播以來,收視率節節攀升。

這部劇講的是生活在“天空之城”的家長們,為了孩子的教育幾乎付出一切。父母之間互相攀比,勾心鬥角,整個人性都被扭曲的故事。

在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性格上也出現了一些缺陷,像用叛逆來報復父母的高材生樸英才。

韓劇中,樸英才私下裡被父母逼迫學習,動輒被打罵,甚至被威脅生命。

在考上大學後,樸英才變得更加叛逆,竟和從小帶過他的保姆私奔。

弗洛伊德說過:

未被表達的情緒永遠都不會消失。它們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會以更醜惡的方式爆發出來。

如果孩子的個性沒有得到尊重,情緒沒有得到釋放,即便取得了家長所希望的“成功”,他也不會快樂,他的人格也不會健全。

層次高的父母,懂得尊重孩子,引導孩子去學習、成才;而層次低的父母,則打擊孩子的自尊,強迫孩子去學習,最終扭曲孩子的人格。

每個父母都應該反思,對於成長的孩子而言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易中天說:望子成龍,不如望子成人。

他望子成人的標準就是:

第一真實,第二善良,第三健康,第四快樂。

所以,好的教育應該是讓孩子去認知世界,瞭解生活,追求興趣之所在。

同時讓孩子知道,這個世界需要優秀的人,更需要一個人格健全的人。要讓孩子活出真實,善良,健康和快樂。

層次越低的家長,越“望子成龍”心切

03

說到過勞死,你可能會想到熬夜的媒體人、日理萬機的跨國公司高管,可是你能想到一位8歲男孩會過勞猝死麼?

去年,一個8歲男孩被送進搶救室。

搶救過程中,醫生髮現孩子多處臟器官衰竭。

其間,孩子清醒過幾分鐘,說了一句“我太累了,想睡覺。”之後就再也沒有醒來。

醫生表示,最重要的是孩子已經沒有求生的意志,也就是說,孩子活得太累,這種情況屬於勞累過度造成的猝死。

原來,孩子父母對孩子寄望很高,平常省吃儉用,從幼兒園開始就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每天把孩子的時間排得滿滿的,嚴格督促孩子學習,終於,孩子的身體吃不消了。

我相信,如果時光可以重來,那位8歲男孩的父母,寧願孩子長大後成為無所事事的人,也不願面對如此悲劇。

可是,生命不可重來,也沒有如果。家長總是期待孩子成為精英,能成為人中龍鳳。

可事實上,大多數孩子都將成為普通人。

層次高的父母會接納孩子的平凡,並教會他們從平凡的生活中獲得樂趣,並從平淡的人生中發掘自身的價值。

層次低的父母在自己生活受挫,前程無望的時候,就把出人頭地的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這時孩子已成了他們人生翻盤的工具。

有人感嘆說:一切不都是為了孩子嗎!可是,真的是為了孩子嗎?

這是分明就是自私!這樣的家長真正愛的不是孩子,而是他們自己。

孩子需要的只是家人的陪伴和關心,可是父母在乎的卻是孩子的成功。

家長把成人世界的功利強加在孩子身上,才造就了這樣悲慘的結局。

如此心態扭曲的望子成龍,不僅會剝奪孩子童年的價值,更會剝奪孩子生而為人的權利。

紀伯倫說: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藉助你來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層次越低的家長,越“望子成龍”心切

04

湖南衛視的一檔節目《少年說》,彙集了很多青少年的心理問題,打造了親子間平等交流的平臺。

"
層次越低的家長,越“望子成龍”心切

作者:一凡

圖片:網絡

有人說:教育,實際上拼的是父母的人生功底。

曾經有個笑話吐槽家長們:自己飛不起來,就在窩裡下個蛋,要下一代使勁飛。

這就是中國傳統式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其實很高層次的父母並沒有太多望子成龍的想法,他們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幸福,快樂就好。

扎克伯格希望女兒長大做一個堅強的女性。換句話說,他希望女兒先學會做人;

馬雲希望自己的兒子成績中等就可以了,這樣才有時間學習其他技能;

李開復則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太乖,他希望孩子做事有主見不盲從。

相反,層次越低的父母,越是望子成龍心切,總是希望在孩子身上能打個翻身仗。

他們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當成了夙願。

他們嘴上談著快樂成長,私底下,卻拼早教,拼學區房,拼名校,拼各種培訓班。

父母對孩子的過多期望,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層一層地包裹住他們的身體,包裹住他們的翅膀,也包裹住了他們的靈魂。

《無聲告白》中寫道:

父母越是關注你,對你的期望就越高,他們的關心像雪一樣不斷落在你的身上,最終把你壓垮。

層次越低的家長,越“望子成龍”心切

01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長楊雄認為:兒童發展的過程是緩慢的,過早地去催熟他,實際上是損害大腦。

曾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則新聞,武漢一媽媽砸12萬為兒子培優,幾年過去了,當時自信的媽媽如今卻在朋友圈哀嘆:當初的“學霸”兒子竟變成了“學渣”!

據說,這位媽媽特別想讓孩子從小就比別人優秀,不想讓兒子輸在起跑線上。

所以從半歲到5歲,男孩已受過英語、數學、識字、聲樂、鋼琴、圍棋、畫畫等17項培優。

5歲時已學完小學二年級的全部課程,5歲半就在武漢某培優機構組織的小托福考試中得了全國前三名。這曾讓媽媽非常驕傲。

孩子剛讀小學一年級時,學習還是很優秀的。可是慢慢地,孩子厭倦了,因為老師講的課本知識他都會。

這樣又過了一年,男孩學習成績開始慢慢下降,他變得厭學、上課不聽講、課後作業不好好完成,從尖子生變成了中等生。

最後連孩子的老師都勸家長必須停下所有培優班,跟著班級的進度來,重新培養學習習慣。

就這樣,三年過去了,曾經的“學霸”變成“學渣”。

這位媽媽沒有認識到,是因為她望子成龍心切,過早開發了孩子的學習能力,才導致了孩子生活和學習習慣的欠缺。

在專家眼中:讓兒童過早學習並非好事。

心理學也證明:

兒童的大腦在3到4歲的發展過程中,會自我修剪信息。外界過早地給他灌輸了幾千個單詞,很可能導致他入學後厭學,喪失了學習的興趣。

很多家長都是抱著望子成龍的心,卻做著南轅北轍的事。

孩子的成長有其自身的規律,家長也要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而不是用自以為是的想法,拔苗助長的方式,通過培優,找名師等,妄圖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德國著名存在主義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教育是人們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

知識的堆積不會讓孩子成龍成鳳,靈魂的教育才會讓孩子優質地成長。

盲目培優並不靠譜,層次越高的父母,會讓孩子在適當的年齡做最適當的事情;層次低的父母,才會望子成龍心切,結果揠苗助長。

層次越低的家長,越“望子成龍”心切

02

韓劇《天空之城》自去年11月份開播以來,收視率節節攀升。

這部劇講的是生活在“天空之城”的家長們,為了孩子的教育幾乎付出一切。父母之間互相攀比,勾心鬥角,整個人性都被扭曲的故事。

在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性格上也出現了一些缺陷,像用叛逆來報復父母的高材生樸英才。

韓劇中,樸英才私下裡被父母逼迫學習,動輒被打罵,甚至被威脅生命。

在考上大學後,樸英才變得更加叛逆,竟和從小帶過他的保姆私奔。

弗洛伊德說過:

未被表達的情緒永遠都不會消失。它們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會以更醜惡的方式爆發出來。

如果孩子的個性沒有得到尊重,情緒沒有得到釋放,即便取得了家長所希望的“成功”,他也不會快樂,他的人格也不會健全。

層次高的父母,懂得尊重孩子,引導孩子去學習、成才;而層次低的父母,則打擊孩子的自尊,強迫孩子去學習,最終扭曲孩子的人格。

每個父母都應該反思,對於成長的孩子而言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易中天說:望子成龍,不如望子成人。

他望子成人的標準就是:

第一真實,第二善良,第三健康,第四快樂。

所以,好的教育應該是讓孩子去認知世界,瞭解生活,追求興趣之所在。

同時讓孩子知道,這個世界需要優秀的人,更需要一個人格健全的人。要讓孩子活出真實,善良,健康和快樂。

層次越低的家長,越“望子成龍”心切

03

說到過勞死,你可能會想到熬夜的媒體人、日理萬機的跨國公司高管,可是你能想到一位8歲男孩會過勞猝死麼?

去年,一個8歲男孩被送進搶救室。

搶救過程中,醫生髮現孩子多處臟器官衰竭。

其間,孩子清醒過幾分鐘,說了一句“我太累了,想睡覺。”之後就再也沒有醒來。

醫生表示,最重要的是孩子已經沒有求生的意志,也就是說,孩子活得太累,這種情況屬於勞累過度造成的猝死。

原來,孩子父母對孩子寄望很高,平常省吃儉用,從幼兒園開始就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每天把孩子的時間排得滿滿的,嚴格督促孩子學習,終於,孩子的身體吃不消了。

我相信,如果時光可以重來,那位8歲男孩的父母,寧願孩子長大後成為無所事事的人,也不願面對如此悲劇。

可是,生命不可重來,也沒有如果。家長總是期待孩子成為精英,能成為人中龍鳳。

可事實上,大多數孩子都將成為普通人。

層次高的父母會接納孩子的平凡,並教會他們從平凡的生活中獲得樂趣,並從平淡的人生中發掘自身的價值。

層次低的父母在自己生活受挫,前程無望的時候,就把出人頭地的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這時孩子已成了他們人生翻盤的工具。

有人感嘆說:一切不都是為了孩子嗎!可是,真的是為了孩子嗎?

這是分明就是自私!這樣的家長真正愛的不是孩子,而是他們自己。

孩子需要的只是家人的陪伴和關心,可是父母在乎的卻是孩子的成功。

家長把成人世界的功利強加在孩子身上,才造就了這樣悲慘的結局。

如此心態扭曲的望子成龍,不僅會剝奪孩子童年的價值,更會剝奪孩子生而為人的權利。

紀伯倫說: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藉助你來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層次越低的家長,越“望子成龍”心切

04

湖南衛視的一檔節目《少年說》,彙集了很多青少年的心理問題,打造了親子間平等交流的平臺。

層次越低的家長,越“望子成龍”心切

節目讓有傾訴需求的孩子站上勇氣臺,向著現場的學生和傾訴對象說出他們的心裡話,喊出他們的心聲。

其中,一個女孩控訴爸爸的愛太壓抑。她說:

在爸爸的眼裡,我學跳舞說我沒有舞感,學鋼琴說我沒有琴感,最近一次考試明明有所進步,可爸爸依然說她不夠努力,不夠上進。

爸爸從沒認真誇獎過她,女兒說,現在的我感覺很累,以至於我每天看見他只想躲開。

女孩感覺委屈和壓抑,她希望得到爸爸的肯定,可在一次次的爭吵後,他們的關係卻降至冰點。

後來爸爸承認自己這樣做是因為對女兒要求太高,希望女兒更加優秀。

的確,這位爸爸只是望女成鳳心切,可對於孩子來說,爸爸給定的目標很高,太不切實際了。

並不是父母把目標定得越高,孩子就越能夠成材。有時候孩子的興趣在哪裡,他的才華就在哪裡。

層次低的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太高,讓孩子在壓抑中成長,活得很累;而層次高的父母,不會給孩子設限,會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

"
層次越低的家長,越“望子成龍”心切

作者:一凡

圖片:網絡

有人說:教育,實際上拼的是父母的人生功底。

曾經有個笑話吐槽家長們:自己飛不起來,就在窩裡下個蛋,要下一代使勁飛。

這就是中國傳統式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其實很高層次的父母並沒有太多望子成龍的想法,他們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幸福,快樂就好。

扎克伯格希望女兒長大做一個堅強的女性。換句話說,他希望女兒先學會做人;

馬雲希望自己的兒子成績中等就可以了,這樣才有時間學習其他技能;

李開復則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太乖,他希望孩子做事有主見不盲從。

相反,層次越低的父母,越是望子成龍心切,總是希望在孩子身上能打個翻身仗。

他們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當成了夙願。

他們嘴上談著快樂成長,私底下,卻拼早教,拼學區房,拼名校,拼各種培訓班。

父母對孩子的過多期望,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層一層地包裹住他們的身體,包裹住他們的翅膀,也包裹住了他們的靈魂。

《無聲告白》中寫道:

父母越是關注你,對你的期望就越高,他們的關心像雪一樣不斷落在你的身上,最終把你壓垮。

層次越低的家長,越“望子成龍”心切

01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長楊雄認為:兒童發展的過程是緩慢的,過早地去催熟他,實際上是損害大腦。

曾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則新聞,武漢一媽媽砸12萬為兒子培優,幾年過去了,當時自信的媽媽如今卻在朋友圈哀嘆:當初的“學霸”兒子竟變成了“學渣”!

據說,這位媽媽特別想讓孩子從小就比別人優秀,不想讓兒子輸在起跑線上。

所以從半歲到5歲,男孩已受過英語、數學、識字、聲樂、鋼琴、圍棋、畫畫等17項培優。

5歲時已學完小學二年級的全部課程,5歲半就在武漢某培優機構組織的小托福考試中得了全國前三名。這曾讓媽媽非常驕傲。

孩子剛讀小學一年級時,學習還是很優秀的。可是慢慢地,孩子厭倦了,因為老師講的課本知識他都會。

這樣又過了一年,男孩學習成績開始慢慢下降,他變得厭學、上課不聽講、課後作業不好好完成,從尖子生變成了中等生。

最後連孩子的老師都勸家長必須停下所有培優班,跟著班級的進度來,重新培養學習習慣。

就這樣,三年過去了,曾經的“學霸”變成“學渣”。

這位媽媽沒有認識到,是因為她望子成龍心切,過早開發了孩子的學習能力,才導致了孩子生活和學習習慣的欠缺。

在專家眼中:讓兒童過早學習並非好事。

心理學也證明:

兒童的大腦在3到4歲的發展過程中,會自我修剪信息。外界過早地給他灌輸了幾千個單詞,很可能導致他入學後厭學,喪失了學習的興趣。

很多家長都是抱著望子成龍的心,卻做著南轅北轍的事。

孩子的成長有其自身的規律,家長也要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而不是用自以為是的想法,拔苗助長的方式,通過培優,找名師等,妄圖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德國著名存在主義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教育是人們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

知識的堆積不會讓孩子成龍成鳳,靈魂的教育才會讓孩子優質地成長。

盲目培優並不靠譜,層次越高的父母,會讓孩子在適當的年齡做最適當的事情;層次低的父母,才會望子成龍心切,結果揠苗助長。

層次越低的家長,越“望子成龍”心切

02

韓劇《天空之城》自去年11月份開播以來,收視率節節攀升。

這部劇講的是生活在“天空之城”的家長們,為了孩子的教育幾乎付出一切。父母之間互相攀比,勾心鬥角,整個人性都被扭曲的故事。

在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性格上也出現了一些缺陷,像用叛逆來報復父母的高材生樸英才。

韓劇中,樸英才私下裡被父母逼迫學習,動輒被打罵,甚至被威脅生命。

在考上大學後,樸英才變得更加叛逆,竟和從小帶過他的保姆私奔。

弗洛伊德說過:

未被表達的情緒永遠都不會消失。它們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會以更醜惡的方式爆發出來。

如果孩子的個性沒有得到尊重,情緒沒有得到釋放,即便取得了家長所希望的“成功”,他也不會快樂,他的人格也不會健全。

層次高的父母,懂得尊重孩子,引導孩子去學習、成才;而層次低的父母,則打擊孩子的自尊,強迫孩子去學習,最終扭曲孩子的人格。

每個父母都應該反思,對於成長的孩子而言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易中天說:望子成龍,不如望子成人。

他望子成人的標準就是:

第一真實,第二善良,第三健康,第四快樂。

所以,好的教育應該是讓孩子去認知世界,瞭解生活,追求興趣之所在。

同時讓孩子知道,這個世界需要優秀的人,更需要一個人格健全的人。要讓孩子活出真實,善良,健康和快樂。

層次越低的家長,越“望子成龍”心切

03

說到過勞死,你可能會想到熬夜的媒體人、日理萬機的跨國公司高管,可是你能想到一位8歲男孩會過勞猝死麼?

去年,一個8歲男孩被送進搶救室。

搶救過程中,醫生髮現孩子多處臟器官衰竭。

其間,孩子清醒過幾分鐘,說了一句“我太累了,想睡覺。”之後就再也沒有醒來。

醫生表示,最重要的是孩子已經沒有求生的意志,也就是說,孩子活得太累,這種情況屬於勞累過度造成的猝死。

原來,孩子父母對孩子寄望很高,平常省吃儉用,從幼兒園開始就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每天把孩子的時間排得滿滿的,嚴格督促孩子學習,終於,孩子的身體吃不消了。

我相信,如果時光可以重來,那位8歲男孩的父母,寧願孩子長大後成為無所事事的人,也不願面對如此悲劇。

可是,生命不可重來,也沒有如果。家長總是期待孩子成為精英,能成為人中龍鳳。

可事實上,大多數孩子都將成為普通人。

層次高的父母會接納孩子的平凡,並教會他們從平凡的生活中獲得樂趣,並從平淡的人生中發掘自身的價值。

層次低的父母在自己生活受挫,前程無望的時候,就把出人頭地的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這時孩子已成了他們人生翻盤的工具。

有人感嘆說:一切不都是為了孩子嗎!可是,真的是為了孩子嗎?

這是分明就是自私!這樣的家長真正愛的不是孩子,而是他們自己。

孩子需要的只是家人的陪伴和關心,可是父母在乎的卻是孩子的成功。

家長把成人世界的功利強加在孩子身上,才造就了這樣悲慘的結局。

如此心態扭曲的望子成龍,不僅會剝奪孩子童年的價值,更會剝奪孩子生而為人的權利。

紀伯倫說: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藉助你來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層次越低的家長,越“望子成龍”心切

04

湖南衛視的一檔節目《少年說》,彙集了很多青少年的心理問題,打造了親子間平等交流的平臺。

層次越低的家長,越“望子成龍”心切

節目讓有傾訴需求的孩子站上勇氣臺,向著現場的學生和傾訴對象說出他們的心裡話,喊出他們的心聲。

其中,一個女孩控訴爸爸的愛太壓抑。她說:

在爸爸的眼裡,我學跳舞說我沒有舞感,學鋼琴說我沒有琴感,最近一次考試明明有所進步,可爸爸依然說她不夠努力,不夠上進。

爸爸從沒認真誇獎過她,女兒說,現在的我感覺很累,以至於我每天看見他只想躲開。

女孩感覺委屈和壓抑,她希望得到爸爸的肯定,可在一次次的爭吵後,他們的關係卻降至冰點。

後來爸爸承認自己這樣做是因為對女兒要求太高,希望女兒更加優秀。

的確,這位爸爸只是望女成鳳心切,可對於孩子來說,爸爸給定的目標很高,太不切實際了。

並不是父母把目標定得越高,孩子就越能夠成材。有時候孩子的興趣在哪裡,他的才華就在哪裡。

層次低的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太高,讓孩子在壓抑中成長,活得很累;而層次高的父母,不會給孩子設限,會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

層次越低的家長,越“望子成龍”心切

中國著名漫畫家蔡志忠在一次演講中說,自己能成為一名成功的漫畫家,最需要感謝的就是父母沒有“望子成龍”,而是讓他選擇自己最喜歡做的事情。

所以,蔡志忠也對女兒也採取“放養”的教育方式。

蔡志忠認為,父母應該熱愛孩子的夢想,尊重孩子的興趣。

他說:

“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不是去要求他,而是去幫她完成她的夢想。”

很多中國父母認為孩子是自身的面子,所以孩子是不是考上北大、清華很重要。

孩子是不是聽話,是不是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去實現父母沒有實現的那個夢想很重要。

調查顯示,近七成家長喜歡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孩子們不得不按照父母的意願而活,實現著他們寄予的期望,最後失去了真實的自己。

所以,層次高的父母,會給孩子充分的尊重、陪伴和認可,讓孩子在被愛和自尊中保持獨立的人格,讓孩子勇於追求自己的夢想,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這才是望子成龍的正確打開方式。

"
層次越低的家長,越“望子成龍”心切

作者:一凡

圖片:網絡

有人說:教育,實際上拼的是父母的人生功底。

曾經有個笑話吐槽家長們:自己飛不起來,就在窩裡下個蛋,要下一代使勁飛。

這就是中國傳統式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其實很高層次的父母並沒有太多望子成龍的想法,他們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幸福,快樂就好。

扎克伯格希望女兒長大做一個堅強的女性。換句話說,他希望女兒先學會做人;

馬雲希望自己的兒子成績中等就可以了,這樣才有時間學習其他技能;

李開復則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太乖,他希望孩子做事有主見不盲從。

相反,層次越低的父母,越是望子成龍心切,總是希望在孩子身上能打個翻身仗。

他們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當成了夙願。

他們嘴上談著快樂成長,私底下,卻拼早教,拼學區房,拼名校,拼各種培訓班。

父母對孩子的過多期望,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層一層地包裹住他們的身體,包裹住他們的翅膀,也包裹住了他們的靈魂。

《無聲告白》中寫道:

父母越是關注你,對你的期望就越高,他們的關心像雪一樣不斷落在你的身上,最終把你壓垮。

層次越低的家長,越“望子成龍”心切

01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長楊雄認為:兒童發展的過程是緩慢的,過早地去催熟他,實際上是損害大腦。

曾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則新聞,武漢一媽媽砸12萬為兒子培優,幾年過去了,當時自信的媽媽如今卻在朋友圈哀嘆:當初的“學霸”兒子竟變成了“學渣”!

據說,這位媽媽特別想讓孩子從小就比別人優秀,不想讓兒子輸在起跑線上。

所以從半歲到5歲,男孩已受過英語、數學、識字、聲樂、鋼琴、圍棋、畫畫等17項培優。

5歲時已學完小學二年級的全部課程,5歲半就在武漢某培優機構組織的小托福考試中得了全國前三名。這曾讓媽媽非常驕傲。

孩子剛讀小學一年級時,學習還是很優秀的。可是慢慢地,孩子厭倦了,因為老師講的課本知識他都會。

這樣又過了一年,男孩學習成績開始慢慢下降,他變得厭學、上課不聽講、課後作業不好好完成,從尖子生變成了中等生。

最後連孩子的老師都勸家長必須停下所有培優班,跟著班級的進度來,重新培養學習習慣。

就這樣,三年過去了,曾經的“學霸”變成“學渣”。

這位媽媽沒有認識到,是因為她望子成龍心切,過早開發了孩子的學習能力,才導致了孩子生活和學習習慣的欠缺。

在專家眼中:讓兒童過早學習並非好事。

心理學也證明:

兒童的大腦在3到4歲的發展過程中,會自我修剪信息。外界過早地給他灌輸了幾千個單詞,很可能導致他入學後厭學,喪失了學習的興趣。

很多家長都是抱著望子成龍的心,卻做著南轅北轍的事。

孩子的成長有其自身的規律,家長也要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而不是用自以為是的想法,拔苗助長的方式,通過培優,找名師等,妄圖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德國著名存在主義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教育是人們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

知識的堆積不會讓孩子成龍成鳳,靈魂的教育才會讓孩子優質地成長。

盲目培優並不靠譜,層次越高的父母,會讓孩子在適當的年齡做最適當的事情;層次低的父母,才會望子成龍心切,結果揠苗助長。

層次越低的家長,越“望子成龍”心切

02

韓劇《天空之城》自去年11月份開播以來,收視率節節攀升。

這部劇講的是生活在“天空之城”的家長們,為了孩子的教育幾乎付出一切。父母之間互相攀比,勾心鬥角,整個人性都被扭曲的故事。

在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性格上也出現了一些缺陷,像用叛逆來報復父母的高材生樸英才。

韓劇中,樸英才私下裡被父母逼迫學習,動輒被打罵,甚至被威脅生命。

在考上大學後,樸英才變得更加叛逆,竟和從小帶過他的保姆私奔。

弗洛伊德說過:

未被表達的情緒永遠都不會消失。它們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會以更醜惡的方式爆發出來。

如果孩子的個性沒有得到尊重,情緒沒有得到釋放,即便取得了家長所希望的“成功”,他也不會快樂,他的人格也不會健全。

層次高的父母,懂得尊重孩子,引導孩子去學習、成才;而層次低的父母,則打擊孩子的自尊,強迫孩子去學習,最終扭曲孩子的人格。

每個父母都應該反思,對於成長的孩子而言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易中天說:望子成龍,不如望子成人。

他望子成人的標準就是:

第一真實,第二善良,第三健康,第四快樂。

所以,好的教育應該是讓孩子去認知世界,瞭解生活,追求興趣之所在。

同時讓孩子知道,這個世界需要優秀的人,更需要一個人格健全的人。要讓孩子活出真實,善良,健康和快樂。

層次越低的家長,越“望子成龍”心切

03

說到過勞死,你可能會想到熬夜的媒體人、日理萬機的跨國公司高管,可是你能想到一位8歲男孩會過勞猝死麼?

去年,一個8歲男孩被送進搶救室。

搶救過程中,醫生髮現孩子多處臟器官衰竭。

其間,孩子清醒過幾分鐘,說了一句“我太累了,想睡覺。”之後就再也沒有醒來。

醫生表示,最重要的是孩子已經沒有求生的意志,也就是說,孩子活得太累,這種情況屬於勞累過度造成的猝死。

原來,孩子父母對孩子寄望很高,平常省吃儉用,從幼兒園開始就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每天把孩子的時間排得滿滿的,嚴格督促孩子學習,終於,孩子的身體吃不消了。

我相信,如果時光可以重來,那位8歲男孩的父母,寧願孩子長大後成為無所事事的人,也不願面對如此悲劇。

可是,生命不可重來,也沒有如果。家長總是期待孩子成為精英,能成為人中龍鳳。

可事實上,大多數孩子都將成為普通人。

層次高的父母會接納孩子的平凡,並教會他們從平凡的生活中獲得樂趣,並從平淡的人生中發掘自身的價值。

層次低的父母在自己生活受挫,前程無望的時候,就把出人頭地的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這時孩子已成了他們人生翻盤的工具。

有人感嘆說:一切不都是為了孩子嗎!可是,真的是為了孩子嗎?

這是分明就是自私!這樣的家長真正愛的不是孩子,而是他們自己。

孩子需要的只是家人的陪伴和關心,可是父母在乎的卻是孩子的成功。

家長把成人世界的功利強加在孩子身上,才造就了這樣悲慘的結局。

如此心態扭曲的望子成龍,不僅會剝奪孩子童年的價值,更會剝奪孩子生而為人的權利。

紀伯倫說: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藉助你來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層次越低的家長,越“望子成龍”心切

04

湖南衛視的一檔節目《少年說》,彙集了很多青少年的心理問題,打造了親子間平等交流的平臺。

層次越低的家長,越“望子成龍”心切

節目讓有傾訴需求的孩子站上勇氣臺,向著現場的學生和傾訴對象說出他們的心裡話,喊出他們的心聲。

其中,一個女孩控訴爸爸的愛太壓抑。她說:

在爸爸的眼裡,我學跳舞說我沒有舞感,學鋼琴說我沒有琴感,最近一次考試明明有所進步,可爸爸依然說她不夠努力,不夠上進。

爸爸從沒認真誇獎過她,女兒說,現在的我感覺很累,以至於我每天看見他只想躲開。

女孩感覺委屈和壓抑,她希望得到爸爸的肯定,可在一次次的爭吵後,他們的關係卻降至冰點。

後來爸爸承認自己這樣做是因為對女兒要求太高,希望女兒更加優秀。

的確,這位爸爸只是望女成鳳心切,可對於孩子來說,爸爸給定的目標很高,太不切實際了。

並不是父母把目標定得越高,孩子就越能夠成材。有時候孩子的興趣在哪裡,他的才華就在哪裡。

層次低的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太高,讓孩子在壓抑中成長,活得很累;而層次高的父母,不會給孩子設限,會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

層次越低的家長,越“望子成龍”心切

中國著名漫畫家蔡志忠在一次演講中說,自己能成為一名成功的漫畫家,最需要感謝的就是父母沒有“望子成龍”,而是讓他選擇自己最喜歡做的事情。

所以,蔡志忠也對女兒也採取“放養”的教育方式。

蔡志忠認為,父母應該熱愛孩子的夢想,尊重孩子的興趣。

他說:

“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不是去要求他,而是去幫她完成她的夢想。”

很多中國父母認為孩子是自身的面子,所以孩子是不是考上北大、清華很重要。

孩子是不是聽話,是不是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去實現父母沒有實現的那個夢想很重要。

調查顯示,近七成家長喜歡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孩子們不得不按照父母的意願而活,實現著他們寄予的期望,最後失去了真實的自己。

所以,層次高的父母,會給孩子充分的尊重、陪伴和認可,讓孩子在被愛和自尊中保持獨立的人格,讓孩子勇於追求自己的夢想,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這才是望子成龍的正確打開方式。

層次越低的家長,越“望子成龍”心切

美國心理學家大衛·埃爾凱特說過:

無論一個人的生活環境如何,當好父母,最基本的是要給孩子兩樣東西:根和翅膀。”

所謂根,就是給孩子安全感,並引導孩子活得健康快樂;

而給孩子翅膀就是給孩子最大的自由和機會,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和潛能,有機會成為所能做到的最出色的人。

也就是說:當好父母才是望子成龍的關鍵

有人說過,只要生育就能自動升級為父母,是天下孩子最悲哀的事情。

為人父母不用持證上崗,也的確令人害怕。

但是層次高的父母,永遠不會停止學習。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努力去做一個合格的成功的父母,不是“望子成龍”,而是先要“望己成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