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
"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前幾天,與一個在日本定居的朋友聊天,她聊起自己讀五年級的孩子,說是學校給孩子們開了一門家庭課,還給我看了孩子親手縫製的杯墊。

記得之前在讀《日本國立小學365天》時,就曾看到作者提到過這門“家庭課”。這次又聽了朋友的介紹,倒是對這樣的教育理念充滿了好奇。

1

日本的“家庭課”,並非花拳繡腿的興趣班,而是實實在在地將生活的本來模樣展示給孩子們

在日本,“家庭課”和國語、數學一樣重要,是小學五、六年級和中學生的必修課,而且還有專門的課本教材和實踐用材。

"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前幾天,與一個在日本定居的朋友聊天,她聊起自己讀五年級的孩子,說是學校給孩子們開了一門家庭課,還給我看了孩子親手縫製的杯墊。

記得之前在讀《日本國立小學365天》時,就曾看到作者提到過這門“家庭課”。這次又聽了朋友的介紹,倒是對這樣的教育理念充滿了好奇。

1

日本的“家庭課”,並非花拳繡腿的興趣班,而是實實在在地將生活的本來模樣展示給孩子們

在日本,“家庭課”和國語、數學一樣重要,是小學五、六年級和中學生的必修課,而且還有專門的課本教材和實踐用材。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雖然我不懂日語,但光看教材的圖片,就可以感受到這門課的事無鉅細。

書裡按照季節來觀察家中的變化,料理、縫紉、舊物利用、購物等方方面面你能想象甚至想象不到的技能培訓,都囊括在這本家庭課教材中。

"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前幾天,與一個在日本定居的朋友聊天,她聊起自己讀五年級的孩子,說是學校給孩子們開了一門家庭課,還給我看了孩子親手縫製的杯墊。

記得之前在讀《日本國立小學365天》時,就曾看到作者提到過這門“家庭課”。這次又聽了朋友的介紹,倒是對這樣的教育理念充滿了好奇。

1

日本的“家庭課”,並非花拳繡腿的興趣班,而是實實在在地將生活的本來模樣展示給孩子們

在日本,“家庭課”和國語、數學一樣重要,是小學五、六年級和中學生的必修課,而且還有專門的課本教材和實踐用材。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雖然我不懂日語,但光看教材的圖片,就可以感受到這門課的事無鉅細。

書裡按照季節來觀察家中的變化,料理、縫紉、舊物利用、購物等方方面面你能想象甚至想象不到的技能培訓,都囊括在這本家庭課教材中。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而且每一項技能的介紹也是竭盡所能的細緻入微。比如料理這一項,從如何握刀到如何擇菜、洗菜、切菜,甚至連焯幾分鐘、放多少調料都寫得特別清楚明白。

"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前幾天,與一個在日本定居的朋友聊天,她聊起自己讀五年級的孩子,說是學校給孩子們開了一門家庭課,還給我看了孩子親手縫製的杯墊。

記得之前在讀《日本國立小學365天》時,就曾看到作者提到過這門“家庭課”。這次又聽了朋友的介紹,倒是對這樣的教育理念充滿了好奇。

1

日本的“家庭課”,並非花拳繡腿的興趣班,而是實實在在地將生活的本來模樣展示給孩子們

在日本,“家庭課”和國語、數學一樣重要,是小學五、六年級和中學生的必修課,而且還有專門的課本教材和實踐用材。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雖然我不懂日語,但光看教材的圖片,就可以感受到這門課的事無鉅細。

書裡按照季節來觀察家中的變化,料理、縫紉、舊物利用、購物等方方面面你能想象甚至想象不到的技能培訓,都囊括在這本家庭課教材中。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而且每一項技能的介紹也是竭盡所能的細緻入微。比如料理這一項,從如何握刀到如何擇菜、洗菜、切菜,甚至連焯幾分鐘、放多少調料都寫得特別清楚明白。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學校裡還為“家庭課”設置了專門的教室,教室裡有上下水、燃氣爐,讓學生可以真刀真槍的演練。

朋友說,有一次孩子在“家庭課”學煮雞蛋,分別煮了3分鐘、5分鐘、10分鐘、15分鐘,煮好後還觀察了蛋黃的狀態。

能用做實驗的精神,去如此細緻的教人如何生活,真的讓人不由得在心裡點贊。

就像朋友說的,之前總擔心孩子用燃氣會有危險,不敢放手讓孩子去做。上了“家庭課”之後才發現,根本不需要低估孩子的能力,只要教會他們正確的使用方法,他們很輕鬆地便可以解鎖新技能。

想想倒也是,“如何生活”這件事,並不是人們天生就能明白的。不經過摔打、歷練,沒有一些技能傍身,便無法參透生活的哲學。

學校如果不教,家長再因為孩子的課業負擔過重而忽略,這門家庭課就真的在成長中被落下了。待到日後獨自面對生活時再去補,難免就會覺得家務事麻煩或者對它們產生畏難心理。

"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前幾天,與一個在日本定居的朋友聊天,她聊起自己讀五年級的孩子,說是學校給孩子們開了一門家庭課,還給我看了孩子親手縫製的杯墊。

記得之前在讀《日本國立小學365天》時,就曾看到作者提到過這門“家庭課”。這次又聽了朋友的介紹,倒是對這樣的教育理念充滿了好奇。

1

日本的“家庭課”,並非花拳繡腿的興趣班,而是實實在在地將生活的本來模樣展示給孩子們

在日本,“家庭課”和國語、數學一樣重要,是小學五、六年級和中學生的必修課,而且還有專門的課本教材和實踐用材。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雖然我不懂日語,但光看教材的圖片,就可以感受到這門課的事無鉅細。

書裡按照季節來觀察家中的變化,料理、縫紉、舊物利用、購物等方方面面你能想象甚至想象不到的技能培訓,都囊括在這本家庭課教材中。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而且每一項技能的介紹也是竭盡所能的細緻入微。比如料理這一項,從如何握刀到如何擇菜、洗菜、切菜,甚至連焯幾分鐘、放多少調料都寫得特別清楚明白。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學校裡還為“家庭課”設置了專門的教室,教室裡有上下水、燃氣爐,讓學生可以真刀真槍的演練。

朋友說,有一次孩子在“家庭課”學煮雞蛋,分別煮了3分鐘、5分鐘、10分鐘、15分鐘,煮好後還觀察了蛋黃的狀態。

能用做實驗的精神,去如此細緻的教人如何生活,真的讓人不由得在心裡點贊。

就像朋友說的,之前總擔心孩子用燃氣會有危險,不敢放手讓孩子去做。上了“家庭課”之後才發現,根本不需要低估孩子的能力,只要教會他們正確的使用方法,他們很輕鬆地便可以解鎖新技能。

想想倒也是,“如何生活”這件事,並不是人們天生就能明白的。不經過摔打、歷練,沒有一些技能傍身,便無法參透生活的哲學。

學校如果不教,家長再因為孩子的課業負擔過重而忽略,這門家庭課就真的在成長中被落下了。待到日後獨自面對生活時再去補,難免就會覺得家務事麻煩或者對它們產生畏難心理。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2

其實日本的“家庭課”,並不僅僅是為了讓孩子們學會做飯、收拾房間這麼簡單,它更深層的目的是啟發孩子理智地面對日常生活思考自己與家庭的關係,體會家庭生活的快樂,從而培養家庭成員積極參與實踐的生活態度。

家務只是一部分,重點還在於人際關係與衣食住行相關的環境教育。

比如,讓孩子們通過學做飯菜,瞭解家常食物並不只是簡單的果腹,更重要的作用是讓家人的關係變得更為親密,在設計菜單和選擇食材方面,學生要學會思考如何通過做飯加深家人的感情。

學習如何收納的時候,讓孩子明白用合理的收納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舒適,同時將珍惜財物,不增加垃圾的環保理念融入進來。

"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前幾天,與一個在日本定居的朋友聊天,她聊起自己讀五年級的孩子,說是學校給孩子們開了一門家庭課,還給我看了孩子親手縫製的杯墊。

記得之前在讀《日本國立小學365天》時,就曾看到作者提到過這門“家庭課”。這次又聽了朋友的介紹,倒是對這樣的教育理念充滿了好奇。

1

日本的“家庭課”,並非花拳繡腿的興趣班,而是實實在在地將生活的本來模樣展示給孩子們

在日本,“家庭課”和國語、數學一樣重要,是小學五、六年級和中學生的必修課,而且還有專門的課本教材和實踐用材。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雖然我不懂日語,但光看教材的圖片,就可以感受到這門課的事無鉅細。

書裡按照季節來觀察家中的變化,料理、縫紉、舊物利用、購物等方方面面你能想象甚至想象不到的技能培訓,都囊括在這本家庭課教材中。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而且每一項技能的介紹也是竭盡所能的細緻入微。比如料理這一項,從如何握刀到如何擇菜、洗菜、切菜,甚至連焯幾分鐘、放多少調料都寫得特別清楚明白。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學校裡還為“家庭課”設置了專門的教室,教室裡有上下水、燃氣爐,讓學生可以真刀真槍的演練。

朋友說,有一次孩子在“家庭課”學煮雞蛋,分別煮了3分鐘、5分鐘、10分鐘、15分鐘,煮好後還觀察了蛋黃的狀態。

能用做實驗的精神,去如此細緻的教人如何生活,真的讓人不由得在心裡點贊。

就像朋友說的,之前總擔心孩子用燃氣會有危險,不敢放手讓孩子去做。上了“家庭課”之後才發現,根本不需要低估孩子的能力,只要教會他們正確的使用方法,他們很輕鬆地便可以解鎖新技能。

想想倒也是,“如何生活”這件事,並不是人們天生就能明白的。不經過摔打、歷練,沒有一些技能傍身,便無法參透生活的哲學。

學校如果不教,家長再因為孩子的課業負擔過重而忽略,這門家庭課就真的在成長中被落下了。待到日後獨自面對生活時再去補,難免就會覺得家務事麻煩或者對它們產生畏難心理。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2

其實日本的“家庭課”,並不僅僅是為了讓孩子們學會做飯、收拾房間這麼簡單,它更深層的目的是啟發孩子理智地面對日常生活思考自己與家庭的關係,體會家庭生活的快樂,從而培養家庭成員積極參與實踐的生活態度。

家務只是一部分,重點還在於人際關係與衣食住行相關的環境教育。

比如,讓孩子們通過學做飯菜,瞭解家常食物並不只是簡單的果腹,更重要的作用是讓家人的關係變得更為親密,在設計菜單和選擇食材方面,學生要學會思考如何通過做飯加深家人的感情。

學習如何收納的時候,讓孩子明白用合理的收納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舒適,同時將珍惜財物,不增加垃圾的環保理念融入進來。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朋友說,自從孩子上了家庭課之後,變得會主動收拾自己的房間了。

就像《日本國立小學365天》的作者提到的那樣:“想找的書怎麼也找不到,想用的筆怎麼也拿不出,襪子總是丟一隻”的情況,越來越少發生了,因為“家庭課”告訴學生“收拾的時候要想象自己先做什麼,接下來做什麼,這樣就能讓自己需要的東西立馬拿到。”

相比我們周圍,太多的成年人獨自生活之後,才發現自己的自理能力弱爆了。即便現在有各項人工智能、科技的輔佐,家務也依然在所難免。

就拿洗衣服來說,儘管可以交給洗衣機,但也不是“把衣服塞進洗衣機就好’的簡單事情。

"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前幾天,與一個在日本定居的朋友聊天,她聊起自己讀五年級的孩子,說是學校給孩子們開了一門家庭課,還給我看了孩子親手縫製的杯墊。

記得之前在讀《日本國立小學365天》時,就曾看到作者提到過這門“家庭課”。這次又聽了朋友的介紹,倒是對這樣的教育理念充滿了好奇。

1

日本的“家庭課”,並非花拳繡腿的興趣班,而是實實在在地將生活的本來模樣展示給孩子們

在日本,“家庭課”和國語、數學一樣重要,是小學五、六年級和中學生的必修課,而且還有專門的課本教材和實踐用材。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雖然我不懂日語,但光看教材的圖片,就可以感受到這門課的事無鉅細。

書裡按照季節來觀察家中的變化,料理、縫紉、舊物利用、購物等方方面面你能想象甚至想象不到的技能培訓,都囊括在這本家庭課教材中。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而且每一項技能的介紹也是竭盡所能的細緻入微。比如料理這一項,從如何握刀到如何擇菜、洗菜、切菜,甚至連焯幾分鐘、放多少調料都寫得特別清楚明白。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學校裡還為“家庭課”設置了專門的教室,教室裡有上下水、燃氣爐,讓學生可以真刀真槍的演練。

朋友說,有一次孩子在“家庭課”學煮雞蛋,分別煮了3分鐘、5分鐘、10分鐘、15分鐘,煮好後還觀察了蛋黃的狀態。

能用做實驗的精神,去如此細緻的教人如何生活,真的讓人不由得在心裡點贊。

就像朋友說的,之前總擔心孩子用燃氣會有危險,不敢放手讓孩子去做。上了“家庭課”之後才發現,根本不需要低估孩子的能力,只要教會他們正確的使用方法,他們很輕鬆地便可以解鎖新技能。

想想倒也是,“如何生活”這件事,並不是人們天生就能明白的。不經過摔打、歷練,沒有一些技能傍身,便無法參透生活的哲學。

學校如果不教,家長再因為孩子的課業負擔過重而忽略,這門家庭課就真的在成長中被落下了。待到日後獨自面對生活時再去補,難免就會覺得家務事麻煩或者對它們產生畏難心理。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2

其實日本的“家庭課”,並不僅僅是為了讓孩子們學會做飯、收拾房間這麼簡單,它更深層的目的是啟發孩子理智地面對日常生活思考自己與家庭的關係,體會家庭生活的快樂,從而培養家庭成員積極參與實踐的生活態度。

家務只是一部分,重點還在於人際關係與衣食住行相關的環境教育。

比如,讓孩子們通過學做飯菜,瞭解家常食物並不只是簡單的果腹,更重要的作用是讓家人的關係變得更為親密,在設計菜單和選擇食材方面,學生要學會思考如何通過做飯加深家人的感情。

學習如何收納的時候,讓孩子明白用合理的收納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舒適,同時將珍惜財物,不增加垃圾的環保理念融入進來。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朋友說,自從孩子上了家庭課之後,變得會主動收拾自己的房間了。

就像《日本國立小學365天》的作者提到的那樣:“想找的書怎麼也找不到,想用的筆怎麼也拿不出,襪子總是丟一隻”的情況,越來越少發生了,因為“家庭課”告訴學生“收拾的時候要想象自己先做什麼,接下來做什麼,這樣就能讓自己需要的東西立馬拿到。”

相比我們周圍,太多的成年人獨自生活之後,才發現自己的自理能力弱爆了。即便現在有各項人工智能、科技的輔佐,家務也依然在所難免。

就拿洗衣服來說,儘管可以交給洗衣機,但也不是“把衣服塞進洗衣機就好’的簡單事情。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如果沒有“家庭課”的教育,孩子們便的確容易缺少一個凝視生活、發現問題的機會。

之前聽朋友聊,她有個同事前幾年孩子讀大學,他們倆口子還專門飛到當地幫孩子打掃宿舍。一方面是做家長的捨不得讓孩子操勞這些瑣事,另一方面可能一直在過“假生活”的孩子們也真的無從下手。

周圍許多朋友都在抱怨孩子不知感恩、體恤父母,看到父母做家事忙到飛起,都不知道來幫忙一下,還要把自己的房間弄得亂七八糟增加父母的工作量。

其實問題不在於他們沒有感恩之心,而是他們不曾參與過真正的生活,不知道這些家庭事務有多麼的耗時費力,沒有體會又何來理解呢?

就像那些在家當甩手掌櫃的男士們,以嘲諷和滿不在乎的口吻,對辛勞的主婦說著“不就是做做飯、洗洗衣服、拖拖地”嘛,也是一樣的道理。

我想,學校都欠他們一堂像模像樣的家庭課。

"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前幾天,與一個在日本定居的朋友聊天,她聊起自己讀五年級的孩子,說是學校給孩子們開了一門家庭課,還給我看了孩子親手縫製的杯墊。

記得之前在讀《日本國立小學365天》時,就曾看到作者提到過這門“家庭課”。這次又聽了朋友的介紹,倒是對這樣的教育理念充滿了好奇。

1

日本的“家庭課”,並非花拳繡腿的興趣班,而是實實在在地將生活的本來模樣展示給孩子們

在日本,“家庭課”和國語、數學一樣重要,是小學五、六年級和中學生的必修課,而且還有專門的課本教材和實踐用材。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雖然我不懂日語,但光看教材的圖片,就可以感受到這門課的事無鉅細。

書裡按照季節來觀察家中的變化,料理、縫紉、舊物利用、購物等方方面面你能想象甚至想象不到的技能培訓,都囊括在這本家庭課教材中。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而且每一項技能的介紹也是竭盡所能的細緻入微。比如料理這一項,從如何握刀到如何擇菜、洗菜、切菜,甚至連焯幾分鐘、放多少調料都寫得特別清楚明白。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學校裡還為“家庭課”設置了專門的教室,教室裡有上下水、燃氣爐,讓學生可以真刀真槍的演練。

朋友說,有一次孩子在“家庭課”學煮雞蛋,分別煮了3分鐘、5分鐘、10分鐘、15分鐘,煮好後還觀察了蛋黃的狀態。

能用做實驗的精神,去如此細緻的教人如何生活,真的讓人不由得在心裡點贊。

就像朋友說的,之前總擔心孩子用燃氣會有危險,不敢放手讓孩子去做。上了“家庭課”之後才發現,根本不需要低估孩子的能力,只要教會他們正確的使用方法,他們很輕鬆地便可以解鎖新技能。

想想倒也是,“如何生活”這件事,並不是人們天生就能明白的。不經過摔打、歷練,沒有一些技能傍身,便無法參透生活的哲學。

學校如果不教,家長再因為孩子的課業負擔過重而忽略,這門家庭課就真的在成長中被落下了。待到日後獨自面對生活時再去補,難免就會覺得家務事麻煩或者對它們產生畏難心理。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2

其實日本的“家庭課”,並不僅僅是為了讓孩子們學會做飯、收拾房間這麼簡單,它更深層的目的是啟發孩子理智地面對日常生活思考自己與家庭的關係,體會家庭生活的快樂,從而培養家庭成員積極參與實踐的生活態度。

家務只是一部分,重點還在於人際關係與衣食住行相關的環境教育。

比如,讓孩子們通過學做飯菜,瞭解家常食物並不只是簡單的果腹,更重要的作用是讓家人的關係變得更為親密,在設計菜單和選擇食材方面,學生要學會思考如何通過做飯加深家人的感情。

學習如何收納的時候,讓孩子明白用合理的收納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舒適,同時將珍惜財物,不增加垃圾的環保理念融入進來。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朋友說,自從孩子上了家庭課之後,變得會主動收拾自己的房間了。

就像《日本國立小學365天》的作者提到的那樣:“想找的書怎麼也找不到,想用的筆怎麼也拿不出,襪子總是丟一隻”的情況,越來越少發生了,因為“家庭課”告訴學生“收拾的時候要想象自己先做什麼,接下來做什麼,這樣就能讓自己需要的東西立馬拿到。”

相比我們周圍,太多的成年人獨自生活之後,才發現自己的自理能力弱爆了。即便現在有各項人工智能、科技的輔佐,家務也依然在所難免。

就拿洗衣服來說,儘管可以交給洗衣機,但也不是“把衣服塞進洗衣機就好’的簡單事情。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如果沒有“家庭課”的教育,孩子們便的確容易缺少一個凝視生活、發現問題的機會。

之前聽朋友聊,她有個同事前幾年孩子讀大學,他們倆口子還專門飛到當地幫孩子打掃宿舍。一方面是做家長的捨不得讓孩子操勞這些瑣事,另一方面可能一直在過“假生活”的孩子們也真的無從下手。

周圍許多朋友都在抱怨孩子不知感恩、體恤父母,看到父母做家事忙到飛起,都不知道來幫忙一下,還要把自己的房間弄得亂七八糟增加父母的工作量。

其實問題不在於他們沒有感恩之心,而是他們不曾參與過真正的生活,不知道這些家庭事務有多麼的耗時費力,沒有體會又何來理解呢?

就像那些在家當甩手掌櫃的男士們,以嘲諷和滿不在乎的口吻,對辛勞的主婦說著“不就是做做飯、洗洗衣服、拖拖地”嘛,也是一樣的道理。

我想,學校都欠他們一堂像模像樣的家庭課。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3

記得在日劇《逃避可恥但有用》裡有個小細節,女主把家裡的紗窗認真擦洗了一遍之後,回到家的男主發現透進來的光都變得不一樣了。

我想,家務事的意義也正在於此。

讓孩子明白,用什麼樣的方法能讓自己生活得更加舒適、美好,讓自己擁有掌控生活的治癒感,不僅讓他們擁有幸福的能力,更是他們未來行走天地的通行證。

其實,料理家事所需的能力與智慧,和職場中所需的都基本相當,有人總結能料理好家事的人也具有以下品質:

  • 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優秀的角色和領導能力
  • 合同談判
  • 解決衝突的經驗
  • 適應性
  • 能夠承受壓力
  • 優秀的客戶溝通技巧

斯坦福大學多年前曾做過一份長時間的研究,觀察證明能自律的孩子比較幸福,認為這樣的孩子,人生成就也比較高。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自律呢?

臺灣著名親子作家蔡穎卿認為:“自律是一種反映生活秩序的精神管理。每一個懂得自律的孩子,大約總在非常有秩序感的家庭中長成。”

在她看來,家務事不再僅僅是家務事,更是一種生活的秩序。讓孩子瞭解家務事,便是在培養他們的秩序感。

當孩子參與到家庭事務當中時,他們會感受到因為自己的付出,家裡得到了什麼實質性的幫助和變化,從單純的享受被愛轉為愛別人。

有能力愛人的孩子,也才會感受到被愛的美好。

"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前幾天,與一個在日本定居的朋友聊天,她聊起自己讀五年級的孩子,說是學校給孩子們開了一門家庭課,還給我看了孩子親手縫製的杯墊。

記得之前在讀《日本國立小學365天》時,就曾看到作者提到過這門“家庭課”。這次又聽了朋友的介紹,倒是對這樣的教育理念充滿了好奇。

1

日本的“家庭課”,並非花拳繡腿的興趣班,而是實實在在地將生活的本來模樣展示給孩子們

在日本,“家庭課”和國語、數學一樣重要,是小學五、六年級和中學生的必修課,而且還有專門的課本教材和實踐用材。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雖然我不懂日語,但光看教材的圖片,就可以感受到這門課的事無鉅細。

書裡按照季節來觀察家中的變化,料理、縫紉、舊物利用、購物等方方面面你能想象甚至想象不到的技能培訓,都囊括在這本家庭課教材中。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而且每一項技能的介紹也是竭盡所能的細緻入微。比如料理這一項,從如何握刀到如何擇菜、洗菜、切菜,甚至連焯幾分鐘、放多少調料都寫得特別清楚明白。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學校裡還為“家庭課”設置了專門的教室,教室裡有上下水、燃氣爐,讓學生可以真刀真槍的演練。

朋友說,有一次孩子在“家庭課”學煮雞蛋,分別煮了3分鐘、5分鐘、10分鐘、15分鐘,煮好後還觀察了蛋黃的狀態。

能用做實驗的精神,去如此細緻的教人如何生活,真的讓人不由得在心裡點贊。

就像朋友說的,之前總擔心孩子用燃氣會有危險,不敢放手讓孩子去做。上了“家庭課”之後才發現,根本不需要低估孩子的能力,只要教會他們正確的使用方法,他們很輕鬆地便可以解鎖新技能。

想想倒也是,“如何生活”這件事,並不是人們天生就能明白的。不經過摔打、歷練,沒有一些技能傍身,便無法參透生活的哲學。

學校如果不教,家長再因為孩子的課業負擔過重而忽略,這門家庭課就真的在成長中被落下了。待到日後獨自面對生活時再去補,難免就會覺得家務事麻煩或者對它們產生畏難心理。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2

其實日本的“家庭課”,並不僅僅是為了讓孩子們學會做飯、收拾房間這麼簡單,它更深層的目的是啟發孩子理智地面對日常生活思考自己與家庭的關係,體會家庭生活的快樂,從而培養家庭成員積極參與實踐的生活態度。

家務只是一部分,重點還在於人際關係與衣食住行相關的環境教育。

比如,讓孩子們通過學做飯菜,瞭解家常食物並不只是簡單的果腹,更重要的作用是讓家人的關係變得更為親密,在設計菜單和選擇食材方面,學生要學會思考如何通過做飯加深家人的感情。

學習如何收納的時候,讓孩子明白用合理的收納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舒適,同時將珍惜財物,不增加垃圾的環保理念融入進來。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朋友說,自從孩子上了家庭課之後,變得會主動收拾自己的房間了。

就像《日本國立小學365天》的作者提到的那樣:“想找的書怎麼也找不到,想用的筆怎麼也拿不出,襪子總是丟一隻”的情況,越來越少發生了,因為“家庭課”告訴學生“收拾的時候要想象自己先做什麼,接下來做什麼,這樣就能讓自己需要的東西立馬拿到。”

相比我們周圍,太多的成年人獨自生活之後,才發現自己的自理能力弱爆了。即便現在有各項人工智能、科技的輔佐,家務也依然在所難免。

就拿洗衣服來說,儘管可以交給洗衣機,但也不是“把衣服塞進洗衣機就好’的簡單事情。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如果沒有“家庭課”的教育,孩子們便的確容易缺少一個凝視生活、發現問題的機會。

之前聽朋友聊,她有個同事前幾年孩子讀大學,他們倆口子還專門飛到當地幫孩子打掃宿舍。一方面是做家長的捨不得讓孩子操勞這些瑣事,另一方面可能一直在過“假生活”的孩子們也真的無從下手。

周圍許多朋友都在抱怨孩子不知感恩、體恤父母,看到父母做家事忙到飛起,都不知道來幫忙一下,還要把自己的房間弄得亂七八糟增加父母的工作量。

其實問題不在於他們沒有感恩之心,而是他們不曾參與過真正的生活,不知道這些家庭事務有多麼的耗時費力,沒有體會又何來理解呢?

就像那些在家當甩手掌櫃的男士們,以嘲諷和滿不在乎的口吻,對辛勞的主婦說著“不就是做做飯、洗洗衣服、拖拖地”嘛,也是一樣的道理。

我想,學校都欠他們一堂像模像樣的家庭課。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3

記得在日劇《逃避可恥但有用》裡有個小細節,女主把家裡的紗窗認真擦洗了一遍之後,回到家的男主發現透進來的光都變得不一樣了。

我想,家務事的意義也正在於此。

讓孩子明白,用什麼樣的方法能讓自己生活得更加舒適、美好,讓自己擁有掌控生活的治癒感,不僅讓他們擁有幸福的能力,更是他們未來行走天地的通行證。

其實,料理家事所需的能力與智慧,和職場中所需的都基本相當,有人總結能料理好家事的人也具有以下品質:

  • 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優秀的角色和領導能力
  • 合同談判
  • 解決衝突的經驗
  • 適應性
  • 能夠承受壓力
  • 優秀的客戶溝通技巧

斯坦福大學多年前曾做過一份長時間的研究,觀察證明能自律的孩子比較幸福,認為這樣的孩子,人生成就也比較高。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自律呢?

臺灣著名親子作家蔡穎卿認為:“自律是一種反映生活秩序的精神管理。每一個懂得自律的孩子,大約總在非常有秩序感的家庭中長成。”

在她看來,家務事不再僅僅是家務事,更是一種生活的秩序。讓孩子瞭解家務事,便是在培養他們的秩序感。

當孩子參與到家庭事務當中時,他們會感受到因為自己的付出,家裡得到了什麼實質性的幫助和變化,從單純的享受被愛轉為愛別人。

有能力愛人的孩子,也才會感受到被愛的美好。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4

看到這裡估計你會說,聽上去是不錯,可咱們的學校裡都沒有這樣的家庭課那怎麼辦呢?

既然學校裡沒有,那就不如讓咱們身為父母的,來充當一下孩子們的家事導師吧!

潼潼小時候,一看到我做家務便會不耐煩地問:“媽媽,你什麼時候才能做完,能不能陪我玩?

有一次,潼潼看到我在打雞蛋,便也湊熱鬧想要試一試。本以為她會弄得亂七八糟,沒想到她竟然認認真真地模仿我的動作,做得有模有樣的

"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前幾天,與一個在日本定居的朋友聊天,她聊起自己讀五年級的孩子,說是學校給孩子們開了一門家庭課,還給我看了孩子親手縫製的杯墊。

記得之前在讀《日本國立小學365天》時,就曾看到作者提到過這門“家庭課”。這次又聽了朋友的介紹,倒是對這樣的教育理念充滿了好奇。

1

日本的“家庭課”,並非花拳繡腿的興趣班,而是實實在在地將生活的本來模樣展示給孩子們

在日本,“家庭課”和國語、數學一樣重要,是小學五、六年級和中學生的必修課,而且還有專門的課本教材和實踐用材。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雖然我不懂日語,但光看教材的圖片,就可以感受到這門課的事無鉅細。

書裡按照季節來觀察家中的變化,料理、縫紉、舊物利用、購物等方方面面你能想象甚至想象不到的技能培訓,都囊括在這本家庭課教材中。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而且每一項技能的介紹也是竭盡所能的細緻入微。比如料理這一項,從如何握刀到如何擇菜、洗菜、切菜,甚至連焯幾分鐘、放多少調料都寫得特別清楚明白。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學校裡還為“家庭課”設置了專門的教室,教室裡有上下水、燃氣爐,讓學生可以真刀真槍的演練。

朋友說,有一次孩子在“家庭課”學煮雞蛋,分別煮了3分鐘、5分鐘、10分鐘、15分鐘,煮好後還觀察了蛋黃的狀態。

能用做實驗的精神,去如此細緻的教人如何生活,真的讓人不由得在心裡點贊。

就像朋友說的,之前總擔心孩子用燃氣會有危險,不敢放手讓孩子去做。上了“家庭課”之後才發現,根本不需要低估孩子的能力,只要教會他們正確的使用方法,他們很輕鬆地便可以解鎖新技能。

想想倒也是,“如何生活”這件事,並不是人們天生就能明白的。不經過摔打、歷練,沒有一些技能傍身,便無法參透生活的哲學。

學校如果不教,家長再因為孩子的課業負擔過重而忽略,這門家庭課就真的在成長中被落下了。待到日後獨自面對生活時再去補,難免就會覺得家務事麻煩或者對它們產生畏難心理。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2

其實日本的“家庭課”,並不僅僅是為了讓孩子們學會做飯、收拾房間這麼簡單,它更深層的目的是啟發孩子理智地面對日常生活思考自己與家庭的關係,體會家庭生活的快樂,從而培養家庭成員積極參與實踐的生活態度。

家務只是一部分,重點還在於人際關係與衣食住行相關的環境教育。

比如,讓孩子們通過學做飯菜,瞭解家常食物並不只是簡單的果腹,更重要的作用是讓家人的關係變得更為親密,在設計菜單和選擇食材方面,學生要學會思考如何通過做飯加深家人的感情。

學習如何收納的時候,讓孩子明白用合理的收納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舒適,同時將珍惜財物,不增加垃圾的環保理念融入進來。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朋友說,自從孩子上了家庭課之後,變得會主動收拾自己的房間了。

就像《日本國立小學365天》的作者提到的那樣:“想找的書怎麼也找不到,想用的筆怎麼也拿不出,襪子總是丟一隻”的情況,越來越少發生了,因為“家庭課”告訴學生“收拾的時候要想象自己先做什麼,接下來做什麼,這樣就能讓自己需要的東西立馬拿到。”

相比我們周圍,太多的成年人獨自生活之後,才發現自己的自理能力弱爆了。即便現在有各項人工智能、科技的輔佐,家務也依然在所難免。

就拿洗衣服來說,儘管可以交給洗衣機,但也不是“把衣服塞進洗衣機就好’的簡單事情。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如果沒有“家庭課”的教育,孩子們便的確容易缺少一個凝視生活、發現問題的機會。

之前聽朋友聊,她有個同事前幾年孩子讀大學,他們倆口子還專門飛到當地幫孩子打掃宿舍。一方面是做家長的捨不得讓孩子操勞這些瑣事,另一方面可能一直在過“假生活”的孩子們也真的無從下手。

周圍許多朋友都在抱怨孩子不知感恩、體恤父母,看到父母做家事忙到飛起,都不知道來幫忙一下,還要把自己的房間弄得亂七八糟增加父母的工作量。

其實問題不在於他們沒有感恩之心,而是他們不曾參與過真正的生活,不知道這些家庭事務有多麼的耗時費力,沒有體會又何來理解呢?

就像那些在家當甩手掌櫃的男士們,以嘲諷和滿不在乎的口吻,對辛勞的主婦說著“不就是做做飯、洗洗衣服、拖拖地”嘛,也是一樣的道理。

我想,學校都欠他們一堂像模像樣的家庭課。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3

記得在日劇《逃避可恥但有用》裡有個小細節,女主把家裡的紗窗認真擦洗了一遍之後,回到家的男主發現透進來的光都變得不一樣了。

我想,家務事的意義也正在於此。

讓孩子明白,用什麼樣的方法能讓自己生活得更加舒適、美好,讓自己擁有掌控生活的治癒感,不僅讓他們擁有幸福的能力,更是他們未來行走天地的通行證。

其實,料理家事所需的能力與智慧,和職場中所需的都基本相當,有人總結能料理好家事的人也具有以下品質:

  • 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優秀的角色和領導能力
  • 合同談判
  • 解決衝突的經驗
  • 適應性
  • 能夠承受壓力
  • 優秀的客戶溝通技巧

斯坦福大學多年前曾做過一份長時間的研究,觀察證明能自律的孩子比較幸福,認為這樣的孩子,人生成就也比較高。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自律呢?

臺灣著名親子作家蔡穎卿認為:“自律是一種反映生活秩序的精神管理。每一個懂得自律的孩子,大約總在非常有秩序感的家庭中長成。”

在她看來,家務事不再僅僅是家務事,更是一種生活的秩序。讓孩子瞭解家務事,便是在培養他們的秩序感。

當孩子參與到家庭事務當中時,他們會感受到因為自己的付出,家裡得到了什麼實質性的幫助和變化,從單純的享受被愛轉為愛別人。

有能力愛人的孩子,也才會感受到被愛的美好。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4

看到這裡估計你會說,聽上去是不錯,可咱們的學校裡都沒有這樣的家庭課那怎麼辦呢?

既然學校裡沒有,那就不如讓咱們身為父母的,來充當一下孩子們的家事導師吧!

潼潼小時候,一看到我做家務便會不耐煩地問:“媽媽,你什麼時候才能做完,能不能陪我玩?

有一次,潼潼看到我在打雞蛋,便也湊熱鬧想要試一試。本以為她會弄得亂七八糟,沒想到她竟然認認真真地模仿我的動作,做得有模有樣的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那時我就在想,為什麼不能邀請潼潼幫忙,和我共同來完成某些家務呢?

比如鋪床單的時候,讓她幫忙展平,一起思考床罩怎麼鋪才會更好看;她用過的碗筷杯子,交給她自己清潔,一邊洗一邊交流一些清潔的方法和技巧;晾衣服的時候,交給她幾個衣架,一起討論不同的衣物怎麼晾才能既平整又幹得快

畢竟,比起單獨安排孩子做某項家務,和孩子一起做家務,更能讓他們感受到其中的樂趣。

就像蔡穎卿所說:“希望將來有一天,當父母不再陪伴的時候,孩子們和生活也能產生如此愉快、單純的互動。”

其實,真正陪著孩子一起做家務之後就會發現,大多數孩子還是很樂意參與家庭事務的。

特別是當他們受到由衷的鼓勵、讚揚和感謝之後,那種掩飾不住的驕傲和責任感都寫在他們稚嫩的小臉上。

就像潼潼,當邀請她參與家務成為一種習慣之後,她開始嘗試自己獨立完成一些家庭事務。

比如好幾次,在我還未睡醒時,一個人在廚房為我“鼓搗”早餐;或者在某個午後我累得在沙發上睡著之後,為我準備一份貼心的下午茶。

"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前幾天,與一個在日本定居的朋友聊天,她聊起自己讀五年級的孩子,說是學校給孩子們開了一門家庭課,還給我看了孩子親手縫製的杯墊。

記得之前在讀《日本國立小學365天》時,就曾看到作者提到過這門“家庭課”。這次又聽了朋友的介紹,倒是對這樣的教育理念充滿了好奇。

1

日本的“家庭課”,並非花拳繡腿的興趣班,而是實實在在地將生活的本來模樣展示給孩子們

在日本,“家庭課”和國語、數學一樣重要,是小學五、六年級和中學生的必修課,而且還有專門的課本教材和實踐用材。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雖然我不懂日語,但光看教材的圖片,就可以感受到這門課的事無鉅細。

書裡按照季節來觀察家中的變化,料理、縫紉、舊物利用、購物等方方面面你能想象甚至想象不到的技能培訓,都囊括在這本家庭課教材中。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而且每一項技能的介紹也是竭盡所能的細緻入微。比如料理這一項,從如何握刀到如何擇菜、洗菜、切菜,甚至連焯幾分鐘、放多少調料都寫得特別清楚明白。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學校裡還為“家庭課”設置了專門的教室,教室裡有上下水、燃氣爐,讓學生可以真刀真槍的演練。

朋友說,有一次孩子在“家庭課”學煮雞蛋,分別煮了3分鐘、5分鐘、10分鐘、15分鐘,煮好後還觀察了蛋黃的狀態。

能用做實驗的精神,去如此細緻的教人如何生活,真的讓人不由得在心裡點贊。

就像朋友說的,之前總擔心孩子用燃氣會有危險,不敢放手讓孩子去做。上了“家庭課”之後才發現,根本不需要低估孩子的能力,只要教會他們正確的使用方法,他們很輕鬆地便可以解鎖新技能。

想想倒也是,“如何生活”這件事,並不是人們天生就能明白的。不經過摔打、歷練,沒有一些技能傍身,便無法參透生活的哲學。

學校如果不教,家長再因為孩子的課業負擔過重而忽略,這門家庭課就真的在成長中被落下了。待到日後獨自面對生活時再去補,難免就會覺得家務事麻煩或者對它們產生畏難心理。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2

其實日本的“家庭課”,並不僅僅是為了讓孩子們學會做飯、收拾房間這麼簡單,它更深層的目的是啟發孩子理智地面對日常生活思考自己與家庭的關係,體會家庭生活的快樂,從而培養家庭成員積極參與實踐的生活態度。

家務只是一部分,重點還在於人際關係與衣食住行相關的環境教育。

比如,讓孩子們通過學做飯菜,瞭解家常食物並不只是簡單的果腹,更重要的作用是讓家人的關係變得更為親密,在設計菜單和選擇食材方面,學生要學會思考如何通過做飯加深家人的感情。

學習如何收納的時候,讓孩子明白用合理的收納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舒適,同時將珍惜財物,不增加垃圾的環保理念融入進來。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朋友說,自從孩子上了家庭課之後,變得會主動收拾自己的房間了。

就像《日本國立小學365天》的作者提到的那樣:“想找的書怎麼也找不到,想用的筆怎麼也拿不出,襪子總是丟一隻”的情況,越來越少發生了,因為“家庭課”告訴學生“收拾的時候要想象自己先做什麼,接下來做什麼,這樣就能讓自己需要的東西立馬拿到。”

相比我們周圍,太多的成年人獨自生活之後,才發現自己的自理能力弱爆了。即便現在有各項人工智能、科技的輔佐,家務也依然在所難免。

就拿洗衣服來說,儘管可以交給洗衣機,但也不是“把衣服塞進洗衣機就好’的簡單事情。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如果沒有“家庭課”的教育,孩子們便的確容易缺少一個凝視生活、發現問題的機會。

之前聽朋友聊,她有個同事前幾年孩子讀大學,他們倆口子還專門飛到當地幫孩子打掃宿舍。一方面是做家長的捨不得讓孩子操勞這些瑣事,另一方面可能一直在過“假生活”的孩子們也真的無從下手。

周圍許多朋友都在抱怨孩子不知感恩、體恤父母,看到父母做家事忙到飛起,都不知道來幫忙一下,還要把自己的房間弄得亂七八糟增加父母的工作量。

其實問題不在於他們沒有感恩之心,而是他們不曾參與過真正的生活,不知道這些家庭事務有多麼的耗時費力,沒有體會又何來理解呢?

就像那些在家當甩手掌櫃的男士們,以嘲諷和滿不在乎的口吻,對辛勞的主婦說著“不就是做做飯、洗洗衣服、拖拖地”嘛,也是一樣的道理。

我想,學校都欠他們一堂像模像樣的家庭課。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3

記得在日劇《逃避可恥但有用》裡有個小細節,女主把家裡的紗窗認真擦洗了一遍之後,回到家的男主發現透進來的光都變得不一樣了。

我想,家務事的意義也正在於此。

讓孩子明白,用什麼樣的方法能讓自己生活得更加舒適、美好,讓自己擁有掌控生活的治癒感,不僅讓他們擁有幸福的能力,更是他們未來行走天地的通行證。

其實,料理家事所需的能力與智慧,和職場中所需的都基本相當,有人總結能料理好家事的人也具有以下品質:

  • 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優秀的角色和領導能力
  • 合同談判
  • 解決衝突的經驗
  • 適應性
  • 能夠承受壓力
  • 優秀的客戶溝通技巧

斯坦福大學多年前曾做過一份長時間的研究,觀察證明能自律的孩子比較幸福,認為這樣的孩子,人生成就也比較高。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自律呢?

臺灣著名親子作家蔡穎卿認為:“自律是一種反映生活秩序的精神管理。每一個懂得自律的孩子,大約總在非常有秩序感的家庭中長成。”

在她看來,家務事不再僅僅是家務事,更是一種生活的秩序。讓孩子瞭解家務事,便是在培養他們的秩序感。

當孩子參與到家庭事務當中時,他們會感受到因為自己的付出,家裡得到了什麼實質性的幫助和變化,從單純的享受被愛轉為愛別人。

有能力愛人的孩子,也才會感受到被愛的美好。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4

看到這裡估計你會說,聽上去是不錯,可咱們的學校裡都沒有這樣的家庭課那怎麼辦呢?

既然學校裡沒有,那就不如讓咱們身為父母的,來充當一下孩子們的家事導師吧!

潼潼小時候,一看到我做家務便會不耐煩地問:“媽媽,你什麼時候才能做完,能不能陪我玩?

有一次,潼潼看到我在打雞蛋,便也湊熱鬧想要試一試。本以為她會弄得亂七八糟,沒想到她竟然認認真真地模仿我的動作,做得有模有樣的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那時我就在想,為什麼不能邀請潼潼幫忙,和我共同來完成某些家務呢?

比如鋪床單的時候,讓她幫忙展平,一起思考床罩怎麼鋪才會更好看;她用過的碗筷杯子,交給她自己清潔,一邊洗一邊交流一些清潔的方法和技巧;晾衣服的時候,交給她幾個衣架,一起討論不同的衣物怎麼晾才能既平整又幹得快

畢竟,比起單獨安排孩子做某項家務,和孩子一起做家務,更能讓他們感受到其中的樂趣。

就像蔡穎卿所說:“希望將來有一天,當父母不再陪伴的時候,孩子們和生活也能產生如此愉快、單純的互動。”

其實,真正陪著孩子一起做家務之後就會發現,大多數孩子還是很樂意參與家庭事務的。

特別是當他們受到由衷的鼓勵、讚揚和感謝之後,那種掩飾不住的驕傲和責任感都寫在他們稚嫩的小臉上。

就像潼潼,當邀請她參與家務成為一種習慣之後,她開始嘗試自己獨立完成一些家庭事務。

比如好幾次,在我還未睡醒時,一個人在廚房為我“鼓搗”早餐;或者在某個午後我累得在沙發上睡著之後,為我準備一份貼心的下午茶。

這樣有意思的“家庭課”,能讓孩子真正學會並愛上生活

生活必須與教育一致,教育才能真正起作用。

讓孩子從生活的點滴事務與技能中、從父母對待家庭事務的態度以及處理它們的能力中,循序漸進地學會自我管理和善待他人,是一件和課業知識同等重要的事情。

因為,好好生活,便是最好的教育。

-END-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