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就要哄?胡可不這麼認為,“我知道”和“靜觀其變”來幫忙'

"
"
孩子哭就要哄?胡可不這麼認為,“我知道”和“靜觀其變”來幫忙

文|藍莓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媽媽做好晚飯叫彤彤吃飯,彤彤磨磨蹭蹭,嘟個小嘴走到飯桌旁。

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吃飯,我要玩玩具。”

媽媽馬上回答:“不行!先吃飯!吃完再玩啊。”

話音剛落,彤彤撇個嘴哭了起來,邊哭邊說:“我不吃飯!嗚嗚嗚嗚。”

媽媽一看立刻放下碗,抱著彤彤說:“好好好,不哭了寶寶。我們吃兩口,玩一下好不好?”

最後,彤彤一邊玩玩具,媽媽一邊追著餵飯,家長和孩子都沒吃好飯。

這種情節在大多數家庭裡經常會發生,家長一聽孩子哭就妥協了。

因為大多數家長的育兒方法其實都大同小異,都是從老一輩延續下來的“通用方法”。

"
孩子哭就要哄?胡可不這麼認為,“我知道”和“靜觀其變”來幫忙

文|藍莓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媽媽做好晚飯叫彤彤吃飯,彤彤磨磨蹭蹭,嘟個小嘴走到飯桌旁。

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吃飯,我要玩玩具。”

媽媽馬上回答:“不行!先吃飯!吃完再玩啊。”

話音剛落,彤彤撇個嘴哭了起來,邊哭邊說:“我不吃飯!嗚嗚嗚嗚。”

媽媽一看立刻放下碗,抱著彤彤說:“好好好,不哭了寶寶。我們吃兩口,玩一下好不好?”

最後,彤彤一邊玩玩具,媽媽一邊追著餵飯,家長和孩子都沒吃好飯。

這種情節在大多數家庭裡經常會發生,家長一聽孩子哭就妥協了。

因為大多數家長的育兒方法其實都大同小異,都是從老一輩延續下來的“通用方法”。

孩子哭就要哄?胡可不這麼認為,“我知道”和“靜觀其變”來幫忙

孩子哭鬧,家長們的“通用方法”

每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通常孩子一哭,家長的心也跟著揪起來,這時不管孩子想要幹什麼家長都先答應了,只要孩子不哭。大多數家長在孩子哭的時候是這麼做的:

01.無條件妥協

  • 孩子不小心撞到椅子摔倒了,哇哇大哭,媽媽馬上抱起來哄:“寶寶摔疼了是不是,我們打椅子!都怪他讓寶寶哭的。”
  • 寶寶哭了,因為不愛吃飯,要吃草莓,媽媽說:“寶寶我們吃兩口飯,吃一個草莓好不好!”

02.講道理

  •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抱著媽媽哭,媽媽說:“寶寶不能不去幼兒園的,在幼兒園有小朋友陪你玩,也有老師教你唱歌,去幼兒園才能長大啊。”結果寶寶根本聽不進去,哭了一路。

這就是大多數家長的做法,雖在情理之中,但是並不可取,因為既不能起到實質性作用,也許還會讓孩子養成壞習慣。

"
孩子哭就要哄?胡可不這麼認為,“我知道”和“靜觀其變”來幫忙

文|藍莓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媽媽做好晚飯叫彤彤吃飯,彤彤磨磨蹭蹭,嘟個小嘴走到飯桌旁。

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吃飯,我要玩玩具。”

媽媽馬上回答:“不行!先吃飯!吃完再玩啊。”

話音剛落,彤彤撇個嘴哭了起來,邊哭邊說:“我不吃飯!嗚嗚嗚嗚。”

媽媽一看立刻放下碗,抱著彤彤說:“好好好,不哭了寶寶。我們吃兩口,玩一下好不好?”

最後,彤彤一邊玩玩具,媽媽一邊追著餵飯,家長和孩子都沒吃好飯。

這種情節在大多數家庭裡經常會發生,家長一聽孩子哭就妥協了。

因為大多數家長的育兒方法其實都大同小異,都是從老一輩延續下來的“通用方法”。

孩子哭就要哄?胡可不這麼認為,“我知道”和“靜觀其變”來幫忙

孩子哭鬧,家長們的“通用方法”

每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通常孩子一哭,家長的心也跟著揪起來,這時不管孩子想要幹什麼家長都先答應了,只要孩子不哭。大多數家長在孩子哭的時候是這麼做的:

01.無條件妥協

  • 孩子不小心撞到椅子摔倒了,哇哇大哭,媽媽馬上抱起來哄:“寶寶摔疼了是不是,我們打椅子!都怪他讓寶寶哭的。”
  • 寶寶哭了,因為不愛吃飯,要吃草莓,媽媽說:“寶寶我們吃兩口飯,吃一個草莓好不好!”

02.講道理

  •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抱著媽媽哭,媽媽說:“寶寶不能不去幼兒園的,在幼兒園有小朋友陪你玩,也有老師教你唱歌,去幼兒園才能長大啊。”結果寶寶根本聽不進去,哭了一路。

這就是大多數家長的做法,雖在情理之中,但是並不可取,因為既不能起到實質性作用,也許還會讓孩子養成壞習慣。

孩子哭就要哄?胡可不這麼認為,“我知道”和“靜觀其變”來幫忙

通用方法真的通用嗎?

通用方法不適用於每個寶寶,而且通用方法的潛在危機可能家長還沒看到。

01.習慣性哭鬧

家長的無條件妥協是溺愛孩子,助長孩子任性的壞毛病,讓孩子形成愛哭鬧的習慣。孩子會認為:只要我一哭,想要什麼、想幹什麼,大人都會同意的。

而孩子的習慣性哭,鬧家長如果不及時糾正,會讓孩子以後變得自私自利,學習、工作生活也會受到影響。

02.危害健康

很多孩子都不愛吃飯,家長如果在吃飯的問題上妥協,會讓孩子養成挑食、偏食的壞習慣,影響營養物質的攝取,對健康問題造成威脅;

孩子在哭鬧時,如果家長要跟孩子講道理,這時孩子多半是聽不進去的,對緩解孩子情緒起不到任何作用。因得不到慰藉,孩子就會一直哭,但是長期下去會損害孩子大腦的發育,甚至會形成認知障礙,也會讓孩子形成焦慮不安、壓抑的心理

但是這些危害在胡可的家庭裡卻不會發生。胡可帶著安吉和小魚兒在綜藝上的表現我深受啟發,同樣是孩子哭鬧、想玩不想吃飯,胡可既沒跟孩子妥協,也沒有講大道理,小魚兒卻乖乖吃飯了。“胡可式育兒”法則真的這麼神奇嗎?

"
孩子哭就要哄?胡可不這麼認為,“我知道”和“靜觀其變”來幫忙

文|藍莓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媽媽做好晚飯叫彤彤吃飯,彤彤磨磨蹭蹭,嘟個小嘴走到飯桌旁。

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吃飯,我要玩玩具。”

媽媽馬上回答:“不行!先吃飯!吃完再玩啊。”

話音剛落,彤彤撇個嘴哭了起來,邊哭邊說:“我不吃飯!嗚嗚嗚嗚。”

媽媽一看立刻放下碗,抱著彤彤說:“好好好,不哭了寶寶。我們吃兩口,玩一下好不好?”

最後,彤彤一邊玩玩具,媽媽一邊追著餵飯,家長和孩子都沒吃好飯。

這種情節在大多數家庭裡經常會發生,家長一聽孩子哭就妥協了。

因為大多數家長的育兒方法其實都大同小異,都是從老一輩延續下來的“通用方法”。

孩子哭就要哄?胡可不這麼認為,“我知道”和“靜觀其變”來幫忙

孩子哭鬧,家長們的“通用方法”

每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通常孩子一哭,家長的心也跟著揪起來,這時不管孩子想要幹什麼家長都先答應了,只要孩子不哭。大多數家長在孩子哭的時候是這麼做的:

01.無條件妥協

  • 孩子不小心撞到椅子摔倒了,哇哇大哭,媽媽馬上抱起來哄:“寶寶摔疼了是不是,我們打椅子!都怪他讓寶寶哭的。”
  • 寶寶哭了,因為不愛吃飯,要吃草莓,媽媽說:“寶寶我們吃兩口飯,吃一個草莓好不好!”

02.講道理

  •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抱著媽媽哭,媽媽說:“寶寶不能不去幼兒園的,在幼兒園有小朋友陪你玩,也有老師教你唱歌,去幼兒園才能長大啊。”結果寶寶根本聽不進去,哭了一路。

這就是大多數家長的做法,雖在情理之中,但是並不可取,因為既不能起到實質性作用,也許還會讓孩子養成壞習慣。

孩子哭就要哄?胡可不這麼認為,“我知道”和“靜觀其變”來幫忙

通用方法真的通用嗎?

通用方法不適用於每個寶寶,而且通用方法的潛在危機可能家長還沒看到。

01.習慣性哭鬧

家長的無條件妥協是溺愛孩子,助長孩子任性的壞毛病,讓孩子形成愛哭鬧的習慣。孩子會認為:只要我一哭,想要什麼、想幹什麼,大人都會同意的。

而孩子的習慣性哭,鬧家長如果不及時糾正,會讓孩子以後變得自私自利,學習、工作生活也會受到影響。

02.危害健康

很多孩子都不愛吃飯,家長如果在吃飯的問題上妥協,會讓孩子養成挑食、偏食的壞習慣,影響營養物質的攝取,對健康問題造成威脅;

孩子在哭鬧時,如果家長要跟孩子講道理,這時孩子多半是聽不進去的,對緩解孩子情緒起不到任何作用。因得不到慰藉,孩子就會一直哭,但是長期下去會損害孩子大腦的發育,甚至會形成認知障礙,也會讓孩子形成焦慮不安、壓抑的心理

但是這些危害在胡可的家庭裡卻不會發生。胡可帶著安吉和小魚兒在綜藝上的表現我深受啟發,同樣是孩子哭鬧、想玩不想吃飯,胡可既沒跟孩子妥協,也沒有講大道理,小魚兒卻乖乖吃飯了。“胡可式育兒”法則真的這麼神奇嗎?

孩子哭就要哄?胡可不這麼認為,“我知道”和“靜觀其變”來幫忙

“胡可式育兒”法則,家長們該學習一下了

胡可身為一個演員,既能照顧家庭、又能兼顧事業,把兩個性格迥異的寶寶教育得這麼好。我是很佩服,深受啟發,下面就跟著藍莓媽媽一起來學習一下“胡可式育兒”法則!

01.“我知道”法則

在綜藝節目裡,明星媽媽們帶著寶寶去吃飯。面對一桌美食,胡可的小兒子小魚兒卻只想玩新玩具,他讓媽媽把新玩具組裝成“機器人”。
被媽媽拒絕後,小魚兒馬上就不高興了,撇著嘴準備要大哭一場。
看著鬧情緒的兒子,胡可溫柔而理智地說:“我知道你很想讓玩具“變身”,你很想讓它變成拿著武器的機器人,但是要等到吃完飯以後,這是規則,你要遵守規則。”
當小魚兒從水上樂園裡出來因害怕而哭泣時,胡可說:“我知道你害怕,但是你表現得很好、很勇敢,你堅持下來了對不對。”

“我知道”三個字雖簡單,其力量卻不簡單。它既代表了家長對孩子哭鬧的理解,也代表了家長站在孩子的立場,知道孩子的委屈、膽怯,接受孩子所有的壞情緒。

在第一時間得到媽媽愛和接納的孩子,更容易接受媽媽的“拒絕”。所以,當孩子哭鬧時,家長要放低身軀,以接納、包容的態度,耐心地看看孩子的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並告訴他:孩子,你所有的情緒我們都懂,你所有的想法都可以表達,你所有的成長我們都接受,我們始終是站在一起的。

02.“靜觀其變”法則

在節目上,一次胡可帶著兄弟倆駕車外出,安吉和小魚兒因為玩具“歸屬問題”吵了起來。年紀較小的小魚兒聲淚俱下,跟媽媽控訴哥哥。這時胡可正在開車,只是往後視鏡瞟了一眼,並沒有說什麼,選擇靜觀其變,讓兄弟倆自己解決問題。沒一會兒,後面就消停了,很快便和好如初。
  • 網友A:孩子有一次非要養只狗,我沒理他,過會兒就忘了,孩子有的時候就這樣,想一出是一出。
  • 網友B:那天家裡老二鬧脾氣了,就是不跟哥哥住一個房間,我正忙著呢,隔兩分鐘過去一看,兄弟倆臉貼著臉趴那睡著了。

胡可的這招“靜觀其變”適用於愛鬧脾氣的小寶寶和有二胎的家庭。孩子打打鬧鬧的在所難免,小孩子之間能有什麼仇?家長們應該先給孩子空間,小孩子的問題要用小孩子自己的方式去解決。也許家長們能在孩子身上學到什麼也說不定。

"
孩子哭就要哄?胡可不這麼認為,“我知道”和“靜觀其變”來幫忙

文|藍莓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媽媽做好晚飯叫彤彤吃飯,彤彤磨磨蹭蹭,嘟個小嘴走到飯桌旁。

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吃飯,我要玩玩具。”

媽媽馬上回答:“不行!先吃飯!吃完再玩啊。”

話音剛落,彤彤撇個嘴哭了起來,邊哭邊說:“我不吃飯!嗚嗚嗚嗚。”

媽媽一看立刻放下碗,抱著彤彤說:“好好好,不哭了寶寶。我們吃兩口,玩一下好不好?”

最後,彤彤一邊玩玩具,媽媽一邊追著餵飯,家長和孩子都沒吃好飯。

這種情節在大多數家庭裡經常會發生,家長一聽孩子哭就妥協了。

因為大多數家長的育兒方法其實都大同小異,都是從老一輩延續下來的“通用方法”。

孩子哭就要哄?胡可不這麼認為,“我知道”和“靜觀其變”來幫忙

孩子哭鬧,家長們的“通用方法”

每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通常孩子一哭,家長的心也跟著揪起來,這時不管孩子想要幹什麼家長都先答應了,只要孩子不哭。大多數家長在孩子哭的時候是這麼做的:

01.無條件妥協

  • 孩子不小心撞到椅子摔倒了,哇哇大哭,媽媽馬上抱起來哄:“寶寶摔疼了是不是,我們打椅子!都怪他讓寶寶哭的。”
  • 寶寶哭了,因為不愛吃飯,要吃草莓,媽媽說:“寶寶我們吃兩口飯,吃一個草莓好不好!”

02.講道理

  •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抱著媽媽哭,媽媽說:“寶寶不能不去幼兒園的,在幼兒園有小朋友陪你玩,也有老師教你唱歌,去幼兒園才能長大啊。”結果寶寶根本聽不進去,哭了一路。

這就是大多數家長的做法,雖在情理之中,但是並不可取,因為既不能起到實質性作用,也許還會讓孩子養成壞習慣。

孩子哭就要哄?胡可不這麼認為,“我知道”和“靜觀其變”來幫忙

通用方法真的通用嗎?

通用方法不適用於每個寶寶,而且通用方法的潛在危機可能家長還沒看到。

01.習慣性哭鬧

家長的無條件妥協是溺愛孩子,助長孩子任性的壞毛病,讓孩子形成愛哭鬧的習慣。孩子會認為:只要我一哭,想要什麼、想幹什麼,大人都會同意的。

而孩子的習慣性哭,鬧家長如果不及時糾正,會讓孩子以後變得自私自利,學習、工作生活也會受到影響。

02.危害健康

很多孩子都不愛吃飯,家長如果在吃飯的問題上妥協,會讓孩子養成挑食、偏食的壞習慣,影響營養物質的攝取,對健康問題造成威脅;

孩子在哭鬧時,如果家長要跟孩子講道理,這時孩子多半是聽不進去的,對緩解孩子情緒起不到任何作用。因得不到慰藉,孩子就會一直哭,但是長期下去會損害孩子大腦的發育,甚至會形成認知障礙,也會讓孩子形成焦慮不安、壓抑的心理

但是這些危害在胡可的家庭裡卻不會發生。胡可帶著安吉和小魚兒在綜藝上的表現我深受啟發,同樣是孩子哭鬧、想玩不想吃飯,胡可既沒跟孩子妥協,也沒有講大道理,小魚兒卻乖乖吃飯了。“胡可式育兒”法則真的這麼神奇嗎?

孩子哭就要哄?胡可不這麼認為,“我知道”和“靜觀其變”來幫忙

“胡可式育兒”法則,家長們該學習一下了

胡可身為一個演員,既能照顧家庭、又能兼顧事業,把兩個性格迥異的寶寶教育得這麼好。我是很佩服,深受啟發,下面就跟著藍莓媽媽一起來學習一下“胡可式育兒”法則!

01.“我知道”法則

在綜藝節目裡,明星媽媽們帶著寶寶去吃飯。面對一桌美食,胡可的小兒子小魚兒卻只想玩新玩具,他讓媽媽把新玩具組裝成“機器人”。
被媽媽拒絕後,小魚兒馬上就不高興了,撇著嘴準備要大哭一場。
看著鬧情緒的兒子,胡可溫柔而理智地說:“我知道你很想讓玩具“變身”,你很想讓它變成拿著武器的機器人,但是要等到吃完飯以後,這是規則,你要遵守規則。”
當小魚兒從水上樂園裡出來因害怕而哭泣時,胡可說:“我知道你害怕,但是你表現得很好、很勇敢,你堅持下來了對不對。”

“我知道”三個字雖簡單,其力量卻不簡單。它既代表了家長對孩子哭鬧的理解,也代表了家長站在孩子的立場,知道孩子的委屈、膽怯,接受孩子所有的壞情緒。

在第一時間得到媽媽愛和接納的孩子,更容易接受媽媽的“拒絕”。所以,當孩子哭鬧時,家長要放低身軀,以接納、包容的態度,耐心地看看孩子的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並告訴他:孩子,你所有的情緒我們都懂,你所有的想法都可以表達,你所有的成長我們都接受,我們始終是站在一起的。

02.“靜觀其變”法則

在節目上,一次胡可帶著兄弟倆駕車外出,安吉和小魚兒因為玩具“歸屬問題”吵了起來。年紀較小的小魚兒聲淚俱下,跟媽媽控訴哥哥。這時胡可正在開車,只是往後視鏡瞟了一眼,並沒有說什麼,選擇靜觀其變,讓兄弟倆自己解決問題。沒一會兒,後面就消停了,很快便和好如初。
  • 網友A:孩子有一次非要養只狗,我沒理他,過會兒就忘了,孩子有的時候就這樣,想一出是一出。
  • 網友B:那天家裡老二鬧脾氣了,就是不跟哥哥住一個房間,我正忙著呢,隔兩分鐘過去一看,兄弟倆臉貼著臉趴那睡著了。

胡可的這招“靜觀其變”適用於愛鬧脾氣的小寶寶和有二胎的家庭。孩子打打鬧鬧的在所難免,小孩子之間能有什麼仇?家長們應該先給孩子空間,小孩子的問題要用小孩子自己的方式去解決。也許家長們能在孩子身上學到什麼也說不定。

孩子哭就要哄?胡可不這麼認為,“我知道”和“靜觀其變”來幫忙

​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不能一成不變,孩子不斷在成長,家長的教育方法也要更新。

“胡可式育兒”法則只是千萬條方法中的一部分,如果您也對孩子哭鬧束手無策,不如學習一下胡可的教育方式。

可是無論什麼教育方式,總歸就是一條:愛孩子,理解孩子,接納孩子,包容孩子,以孩子之心教育孩子。

今日互動:各位家長們有自己的教育法則嗎?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

我是藍莓媽媽,多年育兒經驗,擅長分析兒童心理,願意為每一位媽媽解決育兒路上的難題。喜歡的話可以關注我,點贊轉發哦。

關注【藍莓媽媽】,讓我們一起探討育兒知識,願天下的寶寶都能健康快樂成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