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無條件寫作#她只為求一心安,殊不知關心則亂'

"
"
#我,無條件寫作#她只為求一心安,殊不知關心則亂

廈門的夏季是溽溼又悶熱的夏季。在一種似有似乎的睡意中,我枕著窗外支離破碎的蟬聲,遊離於半醒半夢之間。

夢中的幻影不成片段,輾轉的現實漂浮著不安。陽光在天花板上漾開了花,我半眯著眼,由時間兀自蔓延。

突然,一陣倉促響起的微信提示音徹底將我拉回現實,被信息潮淋醒的我心裡攢了幾分怒意,毛手毛腳地拿起手機,想看看究竟是誰如此不解風情,給本就煩躁的午間平添叨擾。

“軍軍,最近家裡鬧豬瘟,你在外也別吃豬肉。”

原來是千里之外的母親發過來的消息。一行十多個字的短句,被母親硬生生拆成十幾條消息發送過來,所以才會有那陣急雷似的鈴聲。

母親剛學會微信不久。她緊握手機,雙眉緊皺,如臨大敵的模樣還歷歷在目。

打一個字發送一個字,一定是出於某種保守的安全感——好不容易拼出的字如果不及時發送,就會自動消失似的。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人非草木,關心則亂。

“放心,兒子已經長大了。”

回覆母親之後,我若有所思地放下手機,點燃一根菸。

母親的笑容和苦痛在迷濛中逐漸清晰起來。

苦痛的疤,比戒指更美

我的母親是一個典型的農村婦女,上世紀七十年代生人的她有著鮮明的年代感——一種厚重的泥土味道。

她成長的時代絕不是一個溫柔的時代。那些年頭,傳統的社會結構還固若金湯,男尊女卑、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社會偏見更是根深蒂固。

"
#我,無條件寫作#她只為求一心安,殊不知關心則亂

廈門的夏季是溽溼又悶熱的夏季。在一種似有似乎的睡意中,我枕著窗外支離破碎的蟬聲,遊離於半醒半夢之間。

夢中的幻影不成片段,輾轉的現實漂浮著不安。陽光在天花板上漾開了花,我半眯著眼,由時間兀自蔓延。

突然,一陣倉促響起的微信提示音徹底將我拉回現實,被信息潮淋醒的我心裡攢了幾分怒意,毛手毛腳地拿起手機,想看看究竟是誰如此不解風情,給本就煩躁的午間平添叨擾。

“軍軍,最近家裡鬧豬瘟,你在外也別吃豬肉。”

原來是千里之外的母親發過來的消息。一行十多個字的短句,被母親硬生生拆成十幾條消息發送過來,所以才會有那陣急雷似的鈴聲。

母親剛學會微信不久。她緊握手機,雙眉緊皺,如臨大敵的模樣還歷歷在目。

打一個字發送一個字,一定是出於某種保守的安全感——好不容易拼出的字如果不及時發送,就會自動消失似的。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人非草木,關心則亂。

“放心,兒子已經長大了。”

回覆母親之後,我若有所思地放下手機,點燃一根菸。

母親的笑容和苦痛在迷濛中逐漸清晰起來。

苦痛的疤,比戒指更美

我的母親是一個典型的農村婦女,上世紀七十年代生人的她有著鮮明的年代感——一種厚重的泥土味道。

她成長的時代絕不是一個溫柔的時代。那些年頭,傳統的社會結構還固若金湯,男尊女卑、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社會偏見更是根深蒂固。

#我,無條件寫作#她只為求一心安,殊不知關心則亂

母親在家裡排行老三,是後輩中唯一的女性,因此在七八歲的年紀就承擔起了整個大家庭的勞務。洗衣做飯,砍柴拔草,無所不包。

所有的孩童都渴望擁有天真爛漫的童年,然而母親只能匆匆路過夥伴們爭相玩鬧的大壩,眼巴巴地望著他們歡笑肆意,追逐嬉鬧,然後揹著竹簍泱泱不樂地向田地裡走去。

她的童年沒有遊戲,只有厚重的籬笆和被柴火燻黑的臉膛。

母親的手長滿老繭,像是印象畫一般,佈滿了深花紋和斑斑陰影。而她右手中指背面有一塊像是貼上去的圓肉塊,肉塊的邊緣突起,不規則的圓形傷痕充滿實感。

孩提時代的我,曾對母親手上的疤表示出濃厚的興趣,並不厭其煩地索問它的由來。

母親咧嘴一笑,露出一口整齊的大白牙,“小時候半夜裡切豬草,結果打起了瞌睡,就把手指上的肉給切掉了。”

聽見“切掉”二字,我不由心裡一緊,“那真的會很痛啊,去醫院了嗎?”

“那時候哪裡有錢去醫院,你外婆用白酒消了一下毒就給我縫上了”

那得是多鑽心的疼啊,我不禁打了一個哆嗦。

“可是,你不覺得這很像一枚戒指嗎,哈哈哈。”母親單單向我伸出中指,不無歡快地說。

淳樸的母親不知道朝人豎中指所表示的輕蔑含義,以一種雲淡風輕的幽默感來化解那些不堪重負的苦痛過往。

我緊緊握住母親的手,笑著說,“你手上的疤,比戒指更美。”

都怪我,沒留在你身邊

十歲那年的夏天,我在鬼門關逛了一圈。

連日的高溫天氣摧毀了我羸弱的身體防線,在一個溼熱的午後,我的鼻竇炎毫無徵兆的復發了,鼻血從鼻腔中汩汩流出,母親抱著我不顧一切地飛奔,輾轉幾個醫院才勉強止住。

"
#我,無條件寫作#她只為求一心安,殊不知關心則亂

廈門的夏季是溽溼又悶熱的夏季。在一種似有似乎的睡意中,我枕著窗外支離破碎的蟬聲,遊離於半醒半夢之間。

夢中的幻影不成片段,輾轉的現實漂浮著不安。陽光在天花板上漾開了花,我半眯著眼,由時間兀自蔓延。

突然,一陣倉促響起的微信提示音徹底將我拉回現實,被信息潮淋醒的我心裡攢了幾分怒意,毛手毛腳地拿起手機,想看看究竟是誰如此不解風情,給本就煩躁的午間平添叨擾。

“軍軍,最近家裡鬧豬瘟,你在外也別吃豬肉。”

原來是千里之外的母親發過來的消息。一行十多個字的短句,被母親硬生生拆成十幾條消息發送過來,所以才會有那陣急雷似的鈴聲。

母親剛學會微信不久。她緊握手機,雙眉緊皺,如臨大敵的模樣還歷歷在目。

打一個字發送一個字,一定是出於某種保守的安全感——好不容易拼出的字如果不及時發送,就會自動消失似的。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人非草木,關心則亂。

“放心,兒子已經長大了。”

回覆母親之後,我若有所思地放下手機,點燃一根菸。

母親的笑容和苦痛在迷濛中逐漸清晰起來。

苦痛的疤,比戒指更美

我的母親是一個典型的農村婦女,上世紀七十年代生人的她有著鮮明的年代感——一種厚重的泥土味道。

她成長的時代絕不是一個溫柔的時代。那些年頭,傳統的社會結構還固若金湯,男尊女卑、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社會偏見更是根深蒂固。

#我,無條件寫作#她只為求一心安,殊不知關心則亂

母親在家裡排行老三,是後輩中唯一的女性,因此在七八歲的年紀就承擔起了整個大家庭的勞務。洗衣做飯,砍柴拔草,無所不包。

所有的孩童都渴望擁有天真爛漫的童年,然而母親只能匆匆路過夥伴們爭相玩鬧的大壩,眼巴巴地望著他們歡笑肆意,追逐嬉鬧,然後揹著竹簍泱泱不樂地向田地裡走去。

她的童年沒有遊戲,只有厚重的籬笆和被柴火燻黑的臉膛。

母親的手長滿老繭,像是印象畫一般,佈滿了深花紋和斑斑陰影。而她右手中指背面有一塊像是貼上去的圓肉塊,肉塊的邊緣突起,不規則的圓形傷痕充滿實感。

孩提時代的我,曾對母親手上的疤表示出濃厚的興趣,並不厭其煩地索問它的由來。

母親咧嘴一笑,露出一口整齊的大白牙,“小時候半夜裡切豬草,結果打起了瞌睡,就把手指上的肉給切掉了。”

聽見“切掉”二字,我不由心裡一緊,“那真的會很痛啊,去醫院了嗎?”

“那時候哪裡有錢去醫院,你外婆用白酒消了一下毒就給我縫上了”

那得是多鑽心的疼啊,我不禁打了一個哆嗦。

“可是,你不覺得這很像一枚戒指嗎,哈哈哈。”母親單單向我伸出中指,不無歡快地說。

淳樸的母親不知道朝人豎中指所表示的輕蔑含義,以一種雲淡風輕的幽默感來化解那些不堪重負的苦痛過往。

我緊緊握住母親的手,笑著說,“你手上的疤,比戒指更美。”

都怪我,沒留在你身邊

十歲那年的夏天,我在鬼門關逛了一圈。

連日的高溫天氣摧毀了我羸弱的身體防線,在一個溼熱的午後,我的鼻竇炎毫無徵兆的復發了,鼻血從鼻腔中汩汩流出,母親抱著我不顧一切地飛奔,輾轉幾個醫院才勉強止住。

#我,無條件寫作#她只為求一心安,殊不知關心則亂

塵埃落定後,我面色蒼白地躺在病床上,母親側身坐在床尾,盯著雪白色的天花板發呆。

斗轉星移,物是人非。兒時的許多記憶都變得模稜兩可,時間、地點、起因、經過、結果往往混為一談,但我永遠不會忘記,那日從母親眼中流露出的自責與憐惜。

母親是個小個子,身體圓潤,頭髮帶著天然卷的味道,一顆大黑痣印在右眼上,臉上的雀斑星星點點,昭示著歲月的痕跡。

在昏黃燈光的映照下,此刻的她顯得弱小而無助。

母親朝我轉過頭,囁嚅著乾裂的嘴脣,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軍軍,是我對不起你...前兩年我不該出去打工,如果我留在你身邊照顧你,你身體好些,就不會遭今天的罪。”

母親一邊說著一邊用右手錘著床沿,眼中早已噙滿了悔恨的淚。

我乾裂的喉嚨咕咕作響卻發不出聲音,情急之下動了動右腿。大量失血的我,眼中已流不出一滴眼淚,只剩一種隱隱的刺痛在我的眼眶邊緣來回試探。

母親看到我的反應,立刻著了慌,一抹眼淚,輕撫我劇烈起伏的胸口安慰道:“軍軍,你別急...我不說了,你好好休息吧。”

如今,事情已經過去了很多年,母親雙眼噙淚悔恨不已的神色卻在我腦海中紮下了根。

而我逐漸明白,這世上從來沒有不稱職的母親,只有不講理的命運。

兒子,你只管往前走

2016年對我而言,是艱難的一年,那也是我最一無所有的時候。

第一次考研失敗,第一次戀愛失敗,第一次嚐到功虧一簣的不甘心,無人可盼,無學可上,無理想可高攀。

彼時的我,像一個站在山峰兀石上遠眺的行者,腳下是錯綜複雜的路,身後是車水馬龍的鬧市,我徘徊在前進和後退之間,手夠不到雲端的彩虹,腳踩不到大地的沃土。

就那樣,飄著,一直飄著,沒有目的,更無形狀,最後囫圇成一個圓圈,哽咽的喉頭再說不出一句話來。

"
#我,無條件寫作#她只為求一心安,殊不知關心則亂

廈門的夏季是溽溼又悶熱的夏季。在一種似有似乎的睡意中,我枕著窗外支離破碎的蟬聲,遊離於半醒半夢之間。

夢中的幻影不成片段,輾轉的現實漂浮著不安。陽光在天花板上漾開了花,我半眯著眼,由時間兀自蔓延。

突然,一陣倉促響起的微信提示音徹底將我拉回現實,被信息潮淋醒的我心裡攢了幾分怒意,毛手毛腳地拿起手機,想看看究竟是誰如此不解風情,給本就煩躁的午間平添叨擾。

“軍軍,最近家裡鬧豬瘟,你在外也別吃豬肉。”

原來是千里之外的母親發過來的消息。一行十多個字的短句,被母親硬生生拆成十幾條消息發送過來,所以才會有那陣急雷似的鈴聲。

母親剛學會微信不久。她緊握手機,雙眉緊皺,如臨大敵的模樣還歷歷在目。

打一個字發送一個字,一定是出於某種保守的安全感——好不容易拼出的字如果不及時發送,就會自動消失似的。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人非草木,關心則亂。

“放心,兒子已經長大了。”

回覆母親之後,我若有所思地放下手機,點燃一根菸。

母親的笑容和苦痛在迷濛中逐漸清晰起來。

苦痛的疤,比戒指更美

我的母親是一個典型的農村婦女,上世紀七十年代生人的她有著鮮明的年代感——一種厚重的泥土味道。

她成長的時代絕不是一個溫柔的時代。那些年頭,傳統的社會結構還固若金湯,男尊女卑、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社會偏見更是根深蒂固。

#我,無條件寫作#她只為求一心安,殊不知關心則亂

母親在家裡排行老三,是後輩中唯一的女性,因此在七八歲的年紀就承擔起了整個大家庭的勞務。洗衣做飯,砍柴拔草,無所不包。

所有的孩童都渴望擁有天真爛漫的童年,然而母親只能匆匆路過夥伴們爭相玩鬧的大壩,眼巴巴地望著他們歡笑肆意,追逐嬉鬧,然後揹著竹簍泱泱不樂地向田地裡走去。

她的童年沒有遊戲,只有厚重的籬笆和被柴火燻黑的臉膛。

母親的手長滿老繭,像是印象畫一般,佈滿了深花紋和斑斑陰影。而她右手中指背面有一塊像是貼上去的圓肉塊,肉塊的邊緣突起,不規則的圓形傷痕充滿實感。

孩提時代的我,曾對母親手上的疤表示出濃厚的興趣,並不厭其煩地索問它的由來。

母親咧嘴一笑,露出一口整齊的大白牙,“小時候半夜裡切豬草,結果打起了瞌睡,就把手指上的肉給切掉了。”

聽見“切掉”二字,我不由心裡一緊,“那真的會很痛啊,去醫院了嗎?”

“那時候哪裡有錢去醫院,你外婆用白酒消了一下毒就給我縫上了”

那得是多鑽心的疼啊,我不禁打了一個哆嗦。

“可是,你不覺得這很像一枚戒指嗎,哈哈哈。”母親單單向我伸出中指,不無歡快地說。

淳樸的母親不知道朝人豎中指所表示的輕蔑含義,以一種雲淡風輕的幽默感來化解那些不堪重負的苦痛過往。

我緊緊握住母親的手,笑著說,“你手上的疤,比戒指更美。”

都怪我,沒留在你身邊

十歲那年的夏天,我在鬼門關逛了一圈。

連日的高溫天氣摧毀了我羸弱的身體防線,在一個溼熱的午後,我的鼻竇炎毫無徵兆的復發了,鼻血從鼻腔中汩汩流出,母親抱著我不顧一切地飛奔,輾轉幾個醫院才勉強止住。

#我,無條件寫作#她只為求一心安,殊不知關心則亂

塵埃落定後,我面色蒼白地躺在病床上,母親側身坐在床尾,盯著雪白色的天花板發呆。

斗轉星移,物是人非。兒時的許多記憶都變得模稜兩可,時間、地點、起因、經過、結果往往混為一談,但我永遠不會忘記,那日從母親眼中流露出的自責與憐惜。

母親是個小個子,身體圓潤,頭髮帶著天然卷的味道,一顆大黑痣印在右眼上,臉上的雀斑星星點點,昭示著歲月的痕跡。

在昏黃燈光的映照下,此刻的她顯得弱小而無助。

母親朝我轉過頭,囁嚅著乾裂的嘴脣,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軍軍,是我對不起你...前兩年我不該出去打工,如果我留在你身邊照顧你,你身體好些,就不會遭今天的罪。”

母親一邊說著一邊用右手錘著床沿,眼中早已噙滿了悔恨的淚。

我乾裂的喉嚨咕咕作響卻發不出聲音,情急之下動了動右腿。大量失血的我,眼中已流不出一滴眼淚,只剩一種隱隱的刺痛在我的眼眶邊緣來回試探。

母親看到我的反應,立刻著了慌,一抹眼淚,輕撫我劇烈起伏的胸口安慰道:“軍軍,你別急...我不說了,你好好休息吧。”

如今,事情已經過去了很多年,母親雙眼噙淚悔恨不已的神色卻在我腦海中紮下了根。

而我逐漸明白,這世上從來沒有不稱職的母親,只有不講理的命運。

兒子,你只管往前走

2016年對我而言,是艱難的一年,那也是我最一無所有的時候。

第一次考研失敗,第一次戀愛失敗,第一次嚐到功虧一簣的不甘心,無人可盼,無學可上,無理想可高攀。

彼時的我,像一個站在山峰兀石上遠眺的行者,腳下是錯綜複雜的路,身後是車水馬龍的鬧市,我徘徊在前進和後退之間,手夠不到雲端的彩虹,腳踩不到大地的沃土。

就那樣,飄著,一直飄著,沒有目的,更無形狀,最後囫圇成一個圓圈,哽咽的喉頭再說不出一句話來。

#我,無條件寫作#她只為求一心安,殊不知關心則亂

在家二次備考的我變得沉默寡言,除了吃飯的時間,都把自己關在房屋裡閉門造車。

母親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只能盡心盡力改善伙食,卻常常因為飯做得細緻耽誤了上班時間,而被老闆責罰。

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快十二點了還不見母親下班回家。

我心裡焦躁,問父親:“母親去哪裡了?怎麼還不回來?”

父親支支吾吾搪塞道,“可能是超市事情多在加班吧,你快去睡吧。”

我只得半信半疑地回屋睡了。

第二天清晨,母親的房間傳來一陣急促而滯重的咳嗽聲,我翻身起床,跑到母親的房間一看,她正背靠著牆壁呆坐著,眼睛裡一半倦怠,一半心安。

我問母親:“昨晚你去哪裡了?”

母親淡淡地說,“沒啥事,去為你做了一件應該做的事。兒子,你只管放心往前走,其他的都不用擔心。”

我正要細問,母親擺擺手,不肯再說。

一年之後,我二戰上岸,父親才告訴我事情的原委。

那日母親揹著自家養的土雞,徒步到五里之外的“神婆”家卜卦去了,卜的自然是我考研的成敗,那隻雞既是占卜的祭品,也算作付給“神婆”的酬勞。

回家途中,下起了大雨,忘記帶傘的母親用揹簍做雨具,淋了一身,第二天就感冒了。

母親反覆交代過父親,事情水落石出前不能走漏風聲,不然就不靈驗了。

聽完父親的講述,我腦海中不禁浮現出母親身背竹簍踽踽獨行的模樣:她的背影在暗淡的月光下緩慢移動著,雖然很慢,但很堅定,頭頂的璀璨星辰,在墜落中重生。

"
#我,無條件寫作#她只為求一心安,殊不知關心則亂

廈門的夏季是溽溼又悶熱的夏季。在一種似有似乎的睡意中,我枕著窗外支離破碎的蟬聲,遊離於半醒半夢之間。

夢中的幻影不成片段,輾轉的現實漂浮著不安。陽光在天花板上漾開了花,我半眯著眼,由時間兀自蔓延。

突然,一陣倉促響起的微信提示音徹底將我拉回現實,被信息潮淋醒的我心裡攢了幾分怒意,毛手毛腳地拿起手機,想看看究竟是誰如此不解風情,給本就煩躁的午間平添叨擾。

“軍軍,最近家裡鬧豬瘟,你在外也別吃豬肉。”

原來是千里之外的母親發過來的消息。一行十多個字的短句,被母親硬生生拆成十幾條消息發送過來,所以才會有那陣急雷似的鈴聲。

母親剛學會微信不久。她緊握手機,雙眉緊皺,如臨大敵的模樣還歷歷在目。

打一個字發送一個字,一定是出於某種保守的安全感——好不容易拼出的字如果不及時發送,就會自動消失似的。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人非草木,關心則亂。

“放心,兒子已經長大了。”

回覆母親之後,我若有所思地放下手機,點燃一根菸。

母親的笑容和苦痛在迷濛中逐漸清晰起來。

苦痛的疤,比戒指更美

我的母親是一個典型的農村婦女,上世紀七十年代生人的她有著鮮明的年代感——一種厚重的泥土味道。

她成長的時代絕不是一個溫柔的時代。那些年頭,傳統的社會結構還固若金湯,男尊女卑、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社會偏見更是根深蒂固。

#我,無條件寫作#她只為求一心安,殊不知關心則亂

母親在家裡排行老三,是後輩中唯一的女性,因此在七八歲的年紀就承擔起了整個大家庭的勞務。洗衣做飯,砍柴拔草,無所不包。

所有的孩童都渴望擁有天真爛漫的童年,然而母親只能匆匆路過夥伴們爭相玩鬧的大壩,眼巴巴地望著他們歡笑肆意,追逐嬉鬧,然後揹著竹簍泱泱不樂地向田地裡走去。

她的童年沒有遊戲,只有厚重的籬笆和被柴火燻黑的臉膛。

母親的手長滿老繭,像是印象畫一般,佈滿了深花紋和斑斑陰影。而她右手中指背面有一塊像是貼上去的圓肉塊,肉塊的邊緣突起,不規則的圓形傷痕充滿實感。

孩提時代的我,曾對母親手上的疤表示出濃厚的興趣,並不厭其煩地索問它的由來。

母親咧嘴一笑,露出一口整齊的大白牙,“小時候半夜裡切豬草,結果打起了瞌睡,就把手指上的肉給切掉了。”

聽見“切掉”二字,我不由心裡一緊,“那真的會很痛啊,去醫院了嗎?”

“那時候哪裡有錢去醫院,你外婆用白酒消了一下毒就給我縫上了”

那得是多鑽心的疼啊,我不禁打了一個哆嗦。

“可是,你不覺得這很像一枚戒指嗎,哈哈哈。”母親單單向我伸出中指,不無歡快地說。

淳樸的母親不知道朝人豎中指所表示的輕蔑含義,以一種雲淡風輕的幽默感來化解那些不堪重負的苦痛過往。

我緊緊握住母親的手,笑著說,“你手上的疤,比戒指更美。”

都怪我,沒留在你身邊

十歲那年的夏天,我在鬼門關逛了一圈。

連日的高溫天氣摧毀了我羸弱的身體防線,在一個溼熱的午後,我的鼻竇炎毫無徵兆的復發了,鼻血從鼻腔中汩汩流出,母親抱著我不顧一切地飛奔,輾轉幾個醫院才勉強止住。

#我,無條件寫作#她只為求一心安,殊不知關心則亂

塵埃落定後,我面色蒼白地躺在病床上,母親側身坐在床尾,盯著雪白色的天花板發呆。

斗轉星移,物是人非。兒時的許多記憶都變得模稜兩可,時間、地點、起因、經過、結果往往混為一談,但我永遠不會忘記,那日從母親眼中流露出的自責與憐惜。

母親是個小個子,身體圓潤,頭髮帶著天然卷的味道,一顆大黑痣印在右眼上,臉上的雀斑星星點點,昭示著歲月的痕跡。

在昏黃燈光的映照下,此刻的她顯得弱小而無助。

母親朝我轉過頭,囁嚅著乾裂的嘴脣,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軍軍,是我對不起你...前兩年我不該出去打工,如果我留在你身邊照顧你,你身體好些,就不會遭今天的罪。”

母親一邊說著一邊用右手錘著床沿,眼中早已噙滿了悔恨的淚。

我乾裂的喉嚨咕咕作響卻發不出聲音,情急之下動了動右腿。大量失血的我,眼中已流不出一滴眼淚,只剩一種隱隱的刺痛在我的眼眶邊緣來回試探。

母親看到我的反應,立刻著了慌,一抹眼淚,輕撫我劇烈起伏的胸口安慰道:“軍軍,你別急...我不說了,你好好休息吧。”

如今,事情已經過去了很多年,母親雙眼噙淚悔恨不已的神色卻在我腦海中紮下了根。

而我逐漸明白,這世上從來沒有不稱職的母親,只有不講理的命運。

兒子,你只管往前走

2016年對我而言,是艱難的一年,那也是我最一無所有的時候。

第一次考研失敗,第一次戀愛失敗,第一次嚐到功虧一簣的不甘心,無人可盼,無學可上,無理想可高攀。

彼時的我,像一個站在山峰兀石上遠眺的行者,腳下是錯綜複雜的路,身後是車水馬龍的鬧市,我徘徊在前進和後退之間,手夠不到雲端的彩虹,腳踩不到大地的沃土。

就那樣,飄著,一直飄著,沒有目的,更無形狀,最後囫圇成一個圓圈,哽咽的喉頭再說不出一句話來。

#我,無條件寫作#她只為求一心安,殊不知關心則亂

在家二次備考的我變得沉默寡言,除了吃飯的時間,都把自己關在房屋裡閉門造車。

母親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只能盡心盡力改善伙食,卻常常因為飯做得細緻耽誤了上班時間,而被老闆責罰。

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快十二點了還不見母親下班回家。

我心裡焦躁,問父親:“母親去哪裡了?怎麼還不回來?”

父親支支吾吾搪塞道,“可能是超市事情多在加班吧,你快去睡吧。”

我只得半信半疑地回屋睡了。

第二天清晨,母親的房間傳來一陣急促而滯重的咳嗽聲,我翻身起床,跑到母親的房間一看,她正背靠著牆壁呆坐著,眼睛裡一半倦怠,一半心安。

我問母親:“昨晚你去哪裡了?”

母親淡淡地說,“沒啥事,去為你做了一件應該做的事。兒子,你只管放心往前走,其他的都不用擔心。”

我正要細問,母親擺擺手,不肯再說。

一年之後,我二戰上岸,父親才告訴我事情的原委。

那日母親揹著自家養的土雞,徒步到五里之外的“神婆”家卜卦去了,卜的自然是我考研的成敗,那隻雞既是占卜的祭品,也算作付給“神婆”的酬勞。

回家途中,下起了大雨,忘記帶傘的母親用揹簍做雨具,淋了一身,第二天就感冒了。

母親反覆交代過父親,事情水落石出前不能走漏風聲,不然就不靈驗了。

聽完父親的講述,我腦海中不禁浮現出母親身背竹簍踽踽獨行的模樣:她的背影在暗淡的月光下緩慢移動著,雖然很慢,但很堅定,頭頂的璀璨星辰,在墜落中重生。

#我,無條件寫作#她只為求一心安,殊不知關心則亂

一根菸燒完後,回憶也已隨風飄散。

再看看母親發來的囑咐,不覺心裡百味雜陳。

從前的日子很慢,車、馬、郵件都很慢,那時的母親風華正茂,抱著年幼的我,心裡滿懷希望,途徑春天的河岸,大步走向金黃色的秋天。

現在的日子很快,戀愛、工作、求學都馬不停蹄,此時的母親逐漸老去、力有不逮,只能在遠方默默祝福,而我獨自跨過山和大海,跌跌撞撞地走向未知的明天。

一則被拆解成十幾條信息的句子,在一個蟬鳴不斷的午後,掀起了一陣小小的波瀾。

母親豈會有意叨擾,她只為求一心安,殊不知,關心則亂。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