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神藥”提升孩子專注力,只要能為孩子好,家長們已經操碎心

今年的高考已經結束了,馬上要升入高三的孩子家長們,已經開始著急了,杭州的一個媽媽就想出了一個奇招,竟然託關係買“神藥”,據說孩子吃了思維更敏捷。這位媽媽買的這個“神藥”,據說能夠幫助孩子改善專注力。

買“神藥”提升孩子專注力,只要能為孩子好,家長們已經操碎心

這種藥其實是給多動症孩子使用的,多動症孩子的大腦會缺乏多巴胺,多巴胺在釋放的時候會讓大腦能夠更專注的做一件事情, 如果大腦本來多巴胺就很足了,那這個藥吃完是一點功效都沒有的,甚至有可能干擾大腦正常的運作,多巴胺分泌的過多還會引起失眠,所以不要為了提高專注力亂弄藥物。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諸多能力,比如說想象力、創造力、邏輯能力之類來比較的話,對於專注力顯得尤為重視。

專注力真的那麼重要嗎?

◆認識專注力

專注力並不是一個能力,而是三個結合在一起的能力,我們可以把這三個能力比喻成打蚊子

第一個能力是警覺,比如一個蚊子飛過來,先要看到它。

第二個能力是追蹤,眼神要一直跟著蚊子。

第三個能力是處理,等蚊子飛到你面前的時候把它打死。

這三個連貫的動作,決定了孩子的專注力,打蚊子跟學習的道理是一樣的。

買“神藥”提升孩子專注力,只要能為孩子好,家長們已經操碎心

◆專注時長與年齡成正比

現在很多家長判斷孩子專注力好壞,是看孩子做一件事情持續時間的長短。

做事情時間的長短其實是跟我們的年齡層相關的,一個2歲的孩子,讓他專注的坐在餐桌前面半個小時,好好的吃頓飯,對於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說,根本是異想天開的期待,所以時間的長短不重要,重點是給他規定的時間,符不符合他這個年齡。

專注力除了跟年齡,還跟很多生活當中的形態密切相關,比如睡眠質量好不好、有沒有運動等等,非常多的因素都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

家長們有一個誤區,覺得專注力強的孩子,一定是在全心投入,安安靜靜的做一件事,其實不是的,一個孩子在安安靜靜的看書,說明他專注力很棒,另一個孩子在大汗淋漓的打羽毛球,那他的專注力一樣很棒。

專注力其實一種元能力,元能力就是影響能力的能力,因為有了這個能力,可以決定你擁有其他的能力,沒有專注力琴學不好,沒有專注力足球踢不明白,沒有專注力寫作文同樣寫不順暢,因為有了專注力,才有了其他的能力。

例如有個家長說,我們家孩子別的什麼都不當,就要當學霸,只要考試科目都得給我好,但孩子的專注力可能集中在了別的地方,比如說乒乓球,孩子要當的是張繼科,而不是什麼學霸,家長強行的改變孩子的專注力,很有可能就把孩子的專注力毀了。

買“神藥”提升孩子專注力,只要能為孩子好,家長們已經操碎心

◆專注力會受後天因素影響

有些孩子被判定為不專心,一上課就發呆,做什麼事情都沒有把精力用在上面,其實並不是不專心,而是因為他有學習障礙,他可能很認真的想要上課,可能他有聽知覺障礙,聽力是正常的,但是聽到的東西無法進入大腦,他可能聽到講褲子、步子、肚子是一樣的,分辨不出來,所以常常會被認為不專注。

還有閱讀障礙的孩子,讀課文的時候肯能會跳行、跳字,他的視力是好的,可是字太小的時候會把所有的字看做一團,閱讀對他來講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所以如果發現孩子有這類的障礙,要先解決,然後孩子的專注力才會回來。

買“神藥”提升孩子專注力,只要能為孩子好,家長們已經操碎心

專注力差會有什麼影響?

我身邊有個朋友,他是我見過專注力比較差的人,完全不看書,看不進去,電影也完全不看,但是用手機刷小視頻,能刷2個小時,其實這代表了現在絕大多數人。

現在很多短視頻越短越受歡迎,這樣的小視頻會很好刺激大腦多巴胺的分泌,大腦長期的接受這種刺激,對這些事情產生依賴,具有行為成癮性,對專注力也是一個很大的傷害。

心理學家西斯科·米哈奈,提出一個概念叫“心流”,什麼叫“心流”呢?拿我舉個例子,我在寫文章的時候覺得時間過的特別快,因為高度地對當下的任務持續專注,帶來了一種極強的情感與情緒體驗,“心流”是創造力以及一個人積極體驗的重要保障,專注力如果差的人很難體驗到“心流”,有的人去看電影,覺得時間過的很快,有的人做數學題覺得時間過的很快,其實都是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了“心流”。

美國的信息專家納斯說:“當人在網絡上的注意力,被不斷的快速轉換的過程,其實是對大腦最大的傷害”,換句話說就是長時間觀看短視頻會對專注力有傷害,家長們也千萬不要相信一句話,把碎片時間利用起來,其實是一個陷阱,比如某重點中學,有的學生在吃飯的時候也在看書,在利用碎片時間做這些事的同時,你會發現當擁有一大塊時間的時候,注意力反而集中不起來了,所以千萬不要掉入這樣的陷阱,教孩子怎麼樣利用碎片時間,碎片時間是用來讓大腦休息的,大腦休息好了,再回到學習或者工作的狀態,才能更好的專注進去。

我們小時候九年制義務教育,從小很多教科書上講的都是那些成功人士,大師們當年專注力的事,有一段印象特別深,陳景潤有一次看書看的入迷了,然後走路撞樹上了,他以為是撞人了,還說了句對不起,他沒有注意那是一棵樹,然後又繼續走,雖然咱們不知道這故事怎麼來的,但是從側面反映了,這些成功人士都非常專注,當專注看書的時候,根本不管外界是怎麼樣的。

買“神藥”提升孩子專注力,只要能為孩子好,家長們已經操碎心

影響專注力的因素是什麼?

孩子的專注力會跟自信心成正比,如果一個孩子的自信心不斷被否定,他的專注力就會下降,這種情況也是很多家長會忽略的,以為對孩子嚴格的管教,專注力就會提升,其實正好相反,多加鼓勵更有助於孩子提升專注力。

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做了很長時間的一個實驗,發現孩子做事專心的程度,當他的父母在爭吵的時候,下降的曲線是最低的,但是當父母完全安靜,專注力並沒有相關的上升,反而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父母和顏悅色的交談,營造出非常正常的家庭氛圍,孩子的專注度就會持續上升,所以家長們不用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電視也關了,話也不敢說了,這是要不得的。

真正專注力差尤其是在課堂上,表現不好的孩子,80%都有父母陪寫作業,父母陪寫作業孩子在這種高壓狀態下,孩子的注意力是不會增長的,所以千萬不要成為陪寫作業的家長。

很多家庭有特別大的一個弊端,就是孩子做什麼事,家長都不放心,都得盯著看,像是現在很多在線學英語的軟件,寫的非常明白,授課時間請讓孩子獨立完成,但是10個孩子裡面有8個都不是獨立完成的,有的家長在後面跟老師說:“Say Hello",而且說的還不怎麼好,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這個畫面。

買“神藥”提升孩子專注力,只要能為孩子好,家長們已經操碎心

有一個研究,在1歲半的寶寶頭上放了一個攝像機,就可以知道寶寶的眼鏡看哪裡,然後給桌子上擺了一個玩具,看到寶寶被玩具吸引想去玩的時候,三種家長表現出不同的狀態:

第一種家長,在旁邊自顧自的玩手機,這樣狀態下的寶寶會去想看家長在玩什麼,對玩具的專注力一下就消失了。

第二種家長,一直指導寶寶,教寶寶怎麼玩,對於寶寶過度的干擾,這個寶寶玩了一下就不玩了。

第三種家長,與寶寶互動,讓孩子主導這個玩具,讓寶寶教自己怎麼來玩這個玩具,這種情況下孩子的專注力是最集中的。

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撒手不管和一直盯著干擾都是不好的,最好讓孩子主導他目前的事情,而家長在旁邊當個好助手,所以孩子注意力不好,有時是家長惹的禍。

實際上專注力跟另外一個能力,中間是相輔相成互為促進的,這個能力就是創新力。我們家孩子最近喜歡玩樂高,我這個人有個職業病,就是孩子玩什麼東西之前,我喜歡上網查文獻,有一位教授就說了,如果樂高裡面有說明書,先把說明書收了,研究發現樂高或者其他拼裝積木在沒有說明書指導的情況下,讓孩子自己爆發創新力去組裝,對於孩子專注的玩這個東西更有益處,如果給了說明書,他就安裝說明書來裝了,所以在不打斷孩子的情況下,讓孩子按照自己的創新力拼裝,對孩子專注力是很有幫助的。

買“神藥”提升孩子專注力,只要能為孩子好,家長們已經操碎心

給一歲半前孩子選玩具,顏色儘量不要太鮮豔

顏色過於鮮豔,對於孩子專注力不是一個好事,這就是牛津大學通過一個實驗發現的,孩子在面對少色性,甚至原木性的積木,專注的時間會比面對五顏六色的積木,專注的時間要長。

孩子做別的事情熱度三分鐘,但是玩電話卻可以玩很長時間,這個孩子的專注力是好還是不好呢?

我們不要拿一個孩子專注在電子產品上的時間,去判斷孩子的專注力,因為專注力是分為主動專注被動專注的,當孩子在小的時候,過多的被動關注消耗了以後,他主動關注能力就會下降,所以電子產品就是一種被動關注,因為電子產品能發出聲音,畫面很絢麗,孩子不需要意志力支撐就能看很久。

對於電視節目會不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其實很早就有人研究了,2004年華盛頓大學發現,1-3歲這個年齡層的孩子,只要每天多花一個小時在電視上,在7歲的時候專注力下降的機率就會增加9%,這就是為什麼《美國兒科醫學會》定義一個2歲的界限,2歲之前不要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2歲之後由家長陪同,每天以一個小時為上線。

買“神藥”提升孩子專注力,只要能為孩子好,家長們已經操碎心

吃能培養專注力嗎?

2007年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在《柳葉刀》的兒科子刊上,發佈了一個研究,針對平均150個左右的,3歲孩子和8、9歲的孩子,他們日常的飲料攝入情況做了一個調研,這些飲料有一個特點,就是含有人工色素和防腐劑,調查發現喝這些飲料的孩子,確實有一些注意力不集中,所以要提醒家長,對於一些可能含有食品添加劑的一些加工食品,比如說方便麵、飲料等等,還是儘可能的讓孩子少去接觸。

在餵養的環境上對孩子的專注力也是有一定影響的, 美國兒科學會有一本書叫《兒童營養學》,裡面就是關於餵飯這件事,吃飯不要有電視的干擾,大人不要哄著喂,也不要一直在旁邊嘮叨,這些對孩子專注力影響都是特別大的。

很多孩子出現挑食、偏食,甚至營養不良,很多也都是大人造成的,有的家長說孩子挑食,其實根本不是挑食,而是家長的餵養環境沒有打造好,比如說在吃飯前孩子正在玩樂高,這時候家長不讓孩子玩,讓孩子過來吃飯,孩子很難一下把專注力從樂高轉移到吃飯上,我們可以跟孩子示弱,比如在吃飯前讓孩子幫助擺一下筷子,幫助拿一個東西,小孩子其實很願意融入到跟家長的互動,這種過程不知不覺,就把孩子從玩的環境拉到了飯桌上了。

買“神藥”提升孩子專注力,只要能為孩子好,家長們已經操碎心

如何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美國佛蒙特大學有一個研究,在上課之前把學生分為兩組,A組在上課之前進行30分鐘的激烈運動,B組在上課前30分鐘做一些很靜態的活動,結果發現做完運動再上課的A組專注力是提升的,沒有課前運動的B組專注力沒有任何變化,所以運動可以讓大腦的專注力進行提升。

專注力非常重要的一點涉及到目標規劃,有很多孩子學一個東西,因為沒有目標感,所以沒有辦法一直堅持下去,讓孩子制定好目標規劃,有助於保持專注力。

2014年在美國的營養學雜誌上,有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如果給孩子增加一些牛肉、雞肉、奶酪類的食物,蛋白質的攝入充分了,孩子的專注力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我們所在的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可能都會對孩子的專注力造成一定的影響,我們要適時的給孩子一些安靜的空間,讓他們的大腦休息一下,這樣對孩子的專注力,以及未來的發展才更有益處。


想了解更多母嬰育兒知識可以關注我,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到更多的人,那就請點贊和分享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