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點名要“媽媽接”,不是孩子依賴媽媽,是媽媽過度保護孩子'

"

文|豌豆育兒學堂(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每天下午4點,對於樂樂來說是一件既平常又非常快樂的事情,媽媽來接放學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每天都可以看到樂樂被老師帶出來喜笑顏開的樣子。

但是今天不一樣,媽媽因為臨時有事情換做奶奶來接,樂樂一改往日的笑顏,憋著嘴,連和老師再見都沒說,直接質問奶奶“媽媽怎麼沒來接我?”;

儘管奶奶一再的解釋了原因,可回家的一路上,樂樂把奶奶視為敵人般的不理不睬,不管奶奶說什麼,樂樂只回一句“我要媽媽來接”。

孩子對媽媽的依賴,其實是一種很普遍的親子關係,很多的甚至達到了一種“佔有”,認為媽媽就是自己的“私有品”,不允許別人搶奪,更不許他人隨意取代媽媽的位置,但也許,這背後的原因每位媽媽都要警醒。

"

文|豌豆育兒學堂(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每天下午4點,對於樂樂來說是一件既平常又非常快樂的事情,媽媽來接放學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每天都可以看到樂樂被老師帶出來喜笑顏開的樣子。

但是今天不一樣,媽媽因為臨時有事情換做奶奶來接,樂樂一改往日的笑顏,憋著嘴,連和老師再見都沒說,直接質問奶奶“媽媽怎麼沒來接我?”;

儘管奶奶一再的解釋了原因,可回家的一路上,樂樂把奶奶視為敵人般的不理不睬,不管奶奶說什麼,樂樂只回一句“我要媽媽來接”。

孩子對媽媽的依賴,其實是一種很普遍的親子關係,很多的甚至達到了一種“佔有”,認為媽媽就是自己的“私有品”,不允許別人搶奪,更不許他人隨意取代媽媽的位置,但也許,這背後的原因每位媽媽都要警醒。

孩子點名要“媽媽接”,不是孩子依賴媽媽,是媽媽過度保護孩子

孩子對媽媽的強勢“佔有”,是媽媽過度保護的投射

夜裡十二點,兒童醫院裡一陣喧囂吵破了黑夜的寧靜。一個頭破血流的小男孩被家人送到醫院,男孩差不多四五歲,神志清醒,嘴裡不停的喊著“媽媽,媽媽”。抱著孩子邊哭邊喊的一個女子,應該就是孩子的媽媽。

“孩子怎麼了?”醫生問。
“從樓梯上摔下來了”媽媽說。
“怎麼摔得?”
“自己跳下來的”。

自己跳下來的?一個老婦人,應該是孩子的奶奶,看著年輕媽媽已經精疲力盡了,立馬補充著說“媽媽下樓給朋友送點東西,誰知孩子半夜醒了發現媽媽不在身邊了,就哭著喊著要去找媽媽,結果下樓梯太快摔倒了”。

讓人驚訝的是,這個孩子為什麼在睡眼惺忪的狀態下還要下樓找媽媽?

這位全職媽媽已經陪伴兒子5年了,在孩子成長的這些年裡,媽媽親自親為的照顧著孩子,她從不放心別人帶孩子,對孩子也產生了極大的依戀。

這也就導致,孩子在面對媽媽時,也同樣有這樣的依賴甚至佔有。

母親對孩子的愛,是一種高粘合的勝過世間任何的親密關係。

倘若母親對孩子過於保護和依賴,那麼孩子也會同樣感受到這種緊張的愛,而佔有和搶奪母親為己有,就是孩子愛母親的錯誤方式。

"

文|豌豆育兒學堂(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每天下午4點,對於樂樂來說是一件既平常又非常快樂的事情,媽媽來接放學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每天都可以看到樂樂被老師帶出來喜笑顏開的樣子。

但是今天不一樣,媽媽因為臨時有事情換做奶奶來接,樂樂一改往日的笑顏,憋著嘴,連和老師再見都沒說,直接質問奶奶“媽媽怎麼沒來接我?”;

儘管奶奶一再的解釋了原因,可回家的一路上,樂樂把奶奶視為敵人般的不理不睬,不管奶奶說什麼,樂樂只回一句“我要媽媽來接”。

孩子對媽媽的依賴,其實是一種很普遍的親子關係,很多的甚至達到了一種“佔有”,認為媽媽就是自己的“私有品”,不允許別人搶奪,更不許他人隨意取代媽媽的位置,但也許,這背後的原因每位媽媽都要警醒。

孩子點名要“媽媽接”,不是孩子依賴媽媽,是媽媽過度保護孩子

孩子對媽媽的強勢“佔有”,是媽媽過度保護的投射

夜裡十二點,兒童醫院裡一陣喧囂吵破了黑夜的寧靜。一個頭破血流的小男孩被家人送到醫院,男孩差不多四五歲,神志清醒,嘴裡不停的喊著“媽媽,媽媽”。抱著孩子邊哭邊喊的一個女子,應該就是孩子的媽媽。

“孩子怎麼了?”醫生問。
“從樓梯上摔下來了”媽媽說。
“怎麼摔得?”
“自己跳下來的”。

自己跳下來的?一個老婦人,應該是孩子的奶奶,看著年輕媽媽已經精疲力盡了,立馬補充著說“媽媽下樓給朋友送點東西,誰知孩子半夜醒了發現媽媽不在身邊了,就哭著喊著要去找媽媽,結果下樓梯太快摔倒了”。

讓人驚訝的是,這個孩子為什麼在睡眼惺忪的狀態下還要下樓找媽媽?

這位全職媽媽已經陪伴兒子5年了,在孩子成長的這些年裡,媽媽親自親為的照顧著孩子,她從不放心別人帶孩子,對孩子也產生了極大的依戀。

這也就導致,孩子在面對媽媽時,也同樣有這樣的依賴甚至佔有。

母親對孩子的愛,是一種高粘合的勝過世間任何的親密關係。

倘若母親對孩子過於保護和依賴,那麼孩子也會同樣感受到這種緊張的愛,而佔有和搶奪母親為己有,就是孩子愛母親的錯誤方式。

孩子點名要“媽媽接”,不是孩子依賴媽媽,是媽媽過度保護孩子

​同為人母,能夠理解每一位母親在面對孩子時,出於母性的保護和相守。

可站在孩子的角度,孩子並不僅僅需要母子/女這一段親密關係的單一社交情感交流方式;

我們釋放的母愛,如果佔據孩子生命情感的90%以上,那麼對孩子來說,不僅讓親子關係變得更為緊張,而且,還會影響孩子其他的社交。

母愛的比例過重,孩子就會認為世間唯有母愛可信任,你再想讓孩子學會愛和被愛,孩子已然學不會。

可我們都知道,能讓一個人從童年到成年的最好成長方式,就是儘可能去經歷更多的社交關係,讓孩子最終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社交關係和尺度。

這不僅是對親子關係的完美收尾,更是在為孩子詮釋什麼是完整人生。

"

文|豌豆育兒學堂(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每天下午4點,對於樂樂來說是一件既平常又非常快樂的事情,媽媽來接放學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每天都可以看到樂樂被老師帶出來喜笑顏開的樣子。

但是今天不一樣,媽媽因為臨時有事情換做奶奶來接,樂樂一改往日的笑顏,憋著嘴,連和老師再見都沒說,直接質問奶奶“媽媽怎麼沒來接我?”;

儘管奶奶一再的解釋了原因,可回家的一路上,樂樂把奶奶視為敵人般的不理不睬,不管奶奶說什麼,樂樂只回一句“我要媽媽來接”。

孩子對媽媽的依賴,其實是一種很普遍的親子關係,很多的甚至達到了一種“佔有”,認為媽媽就是自己的“私有品”,不允許別人搶奪,更不許他人隨意取代媽媽的位置,但也許,這背後的原因每位媽媽都要警醒。

孩子點名要“媽媽接”,不是孩子依賴媽媽,是媽媽過度保護孩子

孩子對媽媽的強勢“佔有”,是媽媽過度保護的投射

夜裡十二點,兒童醫院裡一陣喧囂吵破了黑夜的寧靜。一個頭破血流的小男孩被家人送到醫院,男孩差不多四五歲,神志清醒,嘴裡不停的喊著“媽媽,媽媽”。抱著孩子邊哭邊喊的一個女子,應該就是孩子的媽媽。

“孩子怎麼了?”醫生問。
“從樓梯上摔下來了”媽媽說。
“怎麼摔得?”
“自己跳下來的”。

自己跳下來的?一個老婦人,應該是孩子的奶奶,看著年輕媽媽已經精疲力盡了,立馬補充著說“媽媽下樓給朋友送點東西,誰知孩子半夜醒了發現媽媽不在身邊了,就哭著喊著要去找媽媽,結果下樓梯太快摔倒了”。

讓人驚訝的是,這個孩子為什麼在睡眼惺忪的狀態下還要下樓找媽媽?

這位全職媽媽已經陪伴兒子5年了,在孩子成長的這些年裡,媽媽親自親為的照顧著孩子,她從不放心別人帶孩子,對孩子也產生了極大的依戀。

這也就導致,孩子在面對媽媽時,也同樣有這樣的依賴甚至佔有。

母親對孩子的愛,是一種高粘合的勝過世間任何的親密關係。

倘若母親對孩子過於保護和依賴,那麼孩子也會同樣感受到這種緊張的愛,而佔有和搶奪母親為己有,就是孩子愛母親的錯誤方式。

孩子點名要“媽媽接”,不是孩子依賴媽媽,是媽媽過度保護孩子

​同為人母,能夠理解每一位母親在面對孩子時,出於母性的保護和相守。

可站在孩子的角度,孩子並不僅僅需要母子/女這一段親密關係的單一社交情感交流方式;

我們釋放的母愛,如果佔據孩子生命情感的90%以上,那麼對孩子來說,不僅讓親子關係變得更為緊張,而且,還會影響孩子其他的社交。

母愛的比例過重,孩子就會認為世間唯有母愛可信任,你再想讓孩子學會愛和被愛,孩子已然學不會。

可我們都知道,能讓一個人從童年到成年的最好成長方式,就是儘可能去經歷更多的社交關係,讓孩子最終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社交關係和尺度。

這不僅是對親子關係的完美收尾,更是在為孩子詮釋什麼是完整人生。

孩子點名要“媽媽接”,不是孩子依賴媽媽,是媽媽過度保護孩子

讓孩子擁有人生中完整的愛,媽媽要適當抽離

1愛不等於死守,要儘量釋放對孩子的管控權

  • 芝加哥大學曾經對50位全職媽媽做過一次調查訪問,內容很簡單,“如果現在給你每個月3w塊薪資,你是否願意放棄現在家庭而去工作?”
  • 沒有人會放棄,都拒絕了。然而當問及“如果你現在不做全職媽媽,把你的孩子交給大學老師代管,你的孩子未來會考取名牌大學,你願意嗎?”50位媽媽表示非常願意。

在母親心裡,我們無限渴望的是孩子能夠儘可能的成為一個幸福的人,於是在我們看來,母愛似乎是成全一個孩子未來所有的基礎。

可是當我們發現,如果我們願意釋放我們的管控權,讓孩子接收到更好的教育和陪伴,這個選擇也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你看,我們並不是做不到從孩子身邊抽離,在釋放孩子的管控權的問題上,我們總在徘徊不前。

但可以肯定的是,外界有著母親太多不曾瞭解的方式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勇敢無畏。

經歷挫折,是好的,孩子會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遇到可以快樂相處的人是好的,孩子會知道,未來自己會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很舒服。

實則,這種母愛的抽離,是給孩子更多自己喜歡與不喜歡的選擇權,而不是母愛讓孩子主觀的理解愛與被愛中只是母親這一種存在。那麼,如何讓孩子在更多社交和環境中學會正確理解愛與被愛呢?

"

文|豌豆育兒學堂(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每天下午4點,對於樂樂來說是一件既平常又非常快樂的事情,媽媽來接放學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每天都可以看到樂樂被老師帶出來喜笑顏開的樣子。

但是今天不一樣,媽媽因為臨時有事情換做奶奶來接,樂樂一改往日的笑顏,憋著嘴,連和老師再見都沒說,直接質問奶奶“媽媽怎麼沒來接我?”;

儘管奶奶一再的解釋了原因,可回家的一路上,樂樂把奶奶視為敵人般的不理不睬,不管奶奶說什麼,樂樂只回一句“我要媽媽來接”。

孩子對媽媽的依賴,其實是一種很普遍的親子關係,很多的甚至達到了一種“佔有”,認為媽媽就是自己的“私有品”,不允許別人搶奪,更不許他人隨意取代媽媽的位置,但也許,這背後的原因每位媽媽都要警醒。

孩子點名要“媽媽接”,不是孩子依賴媽媽,是媽媽過度保護孩子

孩子對媽媽的強勢“佔有”,是媽媽過度保護的投射

夜裡十二點,兒童醫院裡一陣喧囂吵破了黑夜的寧靜。一個頭破血流的小男孩被家人送到醫院,男孩差不多四五歲,神志清醒,嘴裡不停的喊著“媽媽,媽媽”。抱著孩子邊哭邊喊的一個女子,應該就是孩子的媽媽。

“孩子怎麼了?”醫生問。
“從樓梯上摔下來了”媽媽說。
“怎麼摔得?”
“自己跳下來的”。

自己跳下來的?一個老婦人,應該是孩子的奶奶,看著年輕媽媽已經精疲力盡了,立馬補充著說“媽媽下樓給朋友送點東西,誰知孩子半夜醒了發現媽媽不在身邊了,就哭著喊著要去找媽媽,結果下樓梯太快摔倒了”。

讓人驚訝的是,這個孩子為什麼在睡眼惺忪的狀態下還要下樓找媽媽?

這位全職媽媽已經陪伴兒子5年了,在孩子成長的這些年裡,媽媽親自親為的照顧著孩子,她從不放心別人帶孩子,對孩子也產生了極大的依戀。

這也就導致,孩子在面對媽媽時,也同樣有這樣的依賴甚至佔有。

母親對孩子的愛,是一種高粘合的勝過世間任何的親密關係。

倘若母親對孩子過於保護和依賴,那麼孩子也會同樣感受到這種緊張的愛,而佔有和搶奪母親為己有,就是孩子愛母親的錯誤方式。

孩子點名要“媽媽接”,不是孩子依賴媽媽,是媽媽過度保護孩子

​同為人母,能夠理解每一位母親在面對孩子時,出於母性的保護和相守。

可站在孩子的角度,孩子並不僅僅需要母子/女這一段親密關係的單一社交情感交流方式;

我們釋放的母愛,如果佔據孩子生命情感的90%以上,那麼對孩子來說,不僅讓親子關係變得更為緊張,而且,還會影響孩子其他的社交。

母愛的比例過重,孩子就會認為世間唯有母愛可信任,你再想讓孩子學會愛和被愛,孩子已然學不會。

可我們都知道,能讓一個人從童年到成年的最好成長方式,就是儘可能去經歷更多的社交關係,讓孩子最終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社交關係和尺度。

這不僅是對親子關係的完美收尾,更是在為孩子詮釋什麼是完整人生。

孩子點名要“媽媽接”,不是孩子依賴媽媽,是媽媽過度保護孩子

讓孩子擁有人生中完整的愛,媽媽要適當抽離

1愛不等於死守,要儘量釋放對孩子的管控權

  • 芝加哥大學曾經對50位全職媽媽做過一次調查訪問,內容很簡單,“如果現在給你每個月3w塊薪資,你是否願意放棄現在家庭而去工作?”
  • 沒有人會放棄,都拒絕了。然而當問及“如果你現在不做全職媽媽,把你的孩子交給大學老師代管,你的孩子未來會考取名牌大學,你願意嗎?”50位媽媽表示非常願意。

在母親心裡,我們無限渴望的是孩子能夠儘可能的成為一個幸福的人,於是在我們看來,母愛似乎是成全一個孩子未來所有的基礎。

可是當我們發現,如果我們願意釋放我們的管控權,讓孩子接收到更好的教育和陪伴,這個選擇也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你看,我們並不是做不到從孩子身邊抽離,在釋放孩子的管控權的問題上,我們總在徘徊不前。

但可以肯定的是,外界有著母親太多不曾瞭解的方式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勇敢無畏。

經歷挫折,是好的,孩子會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遇到可以快樂相處的人是好的,孩子會知道,未來自己會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很舒服。

實則,這種母愛的抽離,是給孩子更多自己喜歡與不喜歡的選擇權,而不是母愛讓孩子主觀的理解愛與被愛中只是母親這一種存在。那麼,如何讓孩子在更多社交和環境中學會正確理解愛與被愛呢?

孩子點名要“媽媽接”,不是孩子依賴媽媽,是媽媽過度保護孩子

​2愛是成全,要教會孩子自我完善

任何脫離了母親的愛與被愛關係中,都是孩子完善自我的路途,你可以理解為,孩子在尋求更多使自己變得強大的情感因素和相處方式。

一年20w的學費,一所寄宿素學校,這是小甜父母為其安排的。從5歲開始,她就過上了寄宿學校的生活,孩子自然是不願意的,可用媽媽的話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我和她爸爸平日很忙,寄宿學校會讓孩子更加理解愛與被愛”。

不同於其他家庭,小甜和父母雖然一週分離5天,但親子關係並不生疏,他們更願意交流一週的來來往往。

小甜會告訴父母,學校裡哪個老師是她覺得最美麗的,哪個是最溫柔的,哪個是凶巴巴的,她也會告訴父母,同學們都是怎樣相處的,如何在晨起洗漱時解決人多擁擠的問題,以及如何處理她並不喜歡的人但還要相處的問題。

儼然,在小甜的寄宿生活中,她很愉快,也很輕鬆。

這一切,自然是少不了媽媽對其的“成全”,讓小甜學會在其他的社交關係中,自我完善,自我調節。

有一種愛,是可以無限釋放,無需付費的——母愛。

而它更重要的意義在於,能夠推動孩子在完成其他親密關係中學會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如何瞭解自己的喜好也不觸犯他人的喜好,如何在認清一種關係和人之後,依然能夠坦然平和。

一個學會愛與被愛的人,事實上,就是在完善自我。

當然,我們將孩子推向愛的星際時,也要努力讓孩子學會,如何接受愛。

"

文|豌豆育兒學堂(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每天下午4點,對於樂樂來說是一件既平常又非常快樂的事情,媽媽來接放學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每天都可以看到樂樂被老師帶出來喜笑顏開的樣子。

但是今天不一樣,媽媽因為臨時有事情換做奶奶來接,樂樂一改往日的笑顏,憋著嘴,連和老師再見都沒說,直接質問奶奶“媽媽怎麼沒來接我?”;

儘管奶奶一再的解釋了原因,可回家的一路上,樂樂把奶奶視為敵人般的不理不睬,不管奶奶說什麼,樂樂只回一句“我要媽媽來接”。

孩子對媽媽的依賴,其實是一種很普遍的親子關係,很多的甚至達到了一種“佔有”,認為媽媽就是自己的“私有品”,不允許別人搶奪,更不許他人隨意取代媽媽的位置,但也許,這背後的原因每位媽媽都要警醒。

孩子點名要“媽媽接”,不是孩子依賴媽媽,是媽媽過度保護孩子

孩子對媽媽的強勢“佔有”,是媽媽過度保護的投射

夜裡十二點,兒童醫院裡一陣喧囂吵破了黑夜的寧靜。一個頭破血流的小男孩被家人送到醫院,男孩差不多四五歲,神志清醒,嘴裡不停的喊著“媽媽,媽媽”。抱著孩子邊哭邊喊的一個女子,應該就是孩子的媽媽。

“孩子怎麼了?”醫生問。
“從樓梯上摔下來了”媽媽說。
“怎麼摔得?”
“自己跳下來的”。

自己跳下來的?一個老婦人,應該是孩子的奶奶,看著年輕媽媽已經精疲力盡了,立馬補充著說“媽媽下樓給朋友送點東西,誰知孩子半夜醒了發現媽媽不在身邊了,就哭著喊著要去找媽媽,結果下樓梯太快摔倒了”。

讓人驚訝的是,這個孩子為什麼在睡眼惺忪的狀態下還要下樓找媽媽?

這位全職媽媽已經陪伴兒子5年了,在孩子成長的這些年裡,媽媽親自親為的照顧著孩子,她從不放心別人帶孩子,對孩子也產生了極大的依戀。

這也就導致,孩子在面對媽媽時,也同樣有這樣的依賴甚至佔有。

母親對孩子的愛,是一種高粘合的勝過世間任何的親密關係。

倘若母親對孩子過於保護和依賴,那麼孩子也會同樣感受到這種緊張的愛,而佔有和搶奪母親為己有,就是孩子愛母親的錯誤方式。

孩子點名要“媽媽接”,不是孩子依賴媽媽,是媽媽過度保護孩子

​同為人母,能夠理解每一位母親在面對孩子時,出於母性的保護和相守。

可站在孩子的角度,孩子並不僅僅需要母子/女這一段親密關係的單一社交情感交流方式;

我們釋放的母愛,如果佔據孩子生命情感的90%以上,那麼對孩子來說,不僅讓親子關係變得更為緊張,而且,還會影響孩子其他的社交。

母愛的比例過重,孩子就會認為世間唯有母愛可信任,你再想讓孩子學會愛和被愛,孩子已然學不會。

可我們都知道,能讓一個人從童年到成年的最好成長方式,就是儘可能去經歷更多的社交關係,讓孩子最終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社交關係和尺度。

這不僅是對親子關係的完美收尾,更是在為孩子詮釋什麼是完整人生。

孩子點名要“媽媽接”,不是孩子依賴媽媽,是媽媽過度保護孩子

讓孩子擁有人生中完整的愛,媽媽要適當抽離

1愛不等於死守,要儘量釋放對孩子的管控權

  • 芝加哥大學曾經對50位全職媽媽做過一次調查訪問,內容很簡單,“如果現在給你每個月3w塊薪資,你是否願意放棄現在家庭而去工作?”
  • 沒有人會放棄,都拒絕了。然而當問及“如果你現在不做全職媽媽,把你的孩子交給大學老師代管,你的孩子未來會考取名牌大學,你願意嗎?”50位媽媽表示非常願意。

在母親心裡,我們無限渴望的是孩子能夠儘可能的成為一個幸福的人,於是在我們看來,母愛似乎是成全一個孩子未來所有的基礎。

可是當我們發現,如果我們願意釋放我們的管控權,讓孩子接收到更好的教育和陪伴,這個選擇也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你看,我們並不是做不到從孩子身邊抽離,在釋放孩子的管控權的問題上,我們總在徘徊不前。

但可以肯定的是,外界有著母親太多不曾瞭解的方式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勇敢無畏。

經歷挫折,是好的,孩子會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遇到可以快樂相處的人是好的,孩子會知道,未來自己會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很舒服。

實則,這種母愛的抽離,是給孩子更多自己喜歡與不喜歡的選擇權,而不是母愛讓孩子主觀的理解愛與被愛中只是母親這一種存在。那麼,如何讓孩子在更多社交和環境中學會正確理解愛與被愛呢?

孩子點名要“媽媽接”,不是孩子依賴媽媽,是媽媽過度保護孩子

​2愛是成全,要教會孩子自我完善

任何脫離了母親的愛與被愛關係中,都是孩子完善自我的路途,你可以理解為,孩子在尋求更多使自己變得強大的情感因素和相處方式。

一年20w的學費,一所寄宿素學校,這是小甜父母為其安排的。從5歲開始,她就過上了寄宿學校的生活,孩子自然是不願意的,可用媽媽的話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我和她爸爸平日很忙,寄宿學校會讓孩子更加理解愛與被愛”。

不同於其他家庭,小甜和父母雖然一週分離5天,但親子關係並不生疏,他們更願意交流一週的來來往往。

小甜會告訴父母,學校裡哪個老師是她覺得最美麗的,哪個是最溫柔的,哪個是凶巴巴的,她也會告訴父母,同學們都是怎樣相處的,如何在晨起洗漱時解決人多擁擠的問題,以及如何處理她並不喜歡的人但還要相處的問題。

儼然,在小甜的寄宿生活中,她很愉快,也很輕鬆。

這一切,自然是少不了媽媽對其的“成全”,讓小甜學會在其他的社交關係中,自我完善,自我調節。

有一種愛,是可以無限釋放,無需付費的——母愛。

而它更重要的意義在於,能夠推動孩子在完成其他親密關係中學會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如何瞭解自己的喜好也不觸犯他人的喜好,如何在認清一種關係和人之後,依然能夠坦然平和。

一個學會愛與被愛的人,事實上,就是在完善自我。

當然,我們將孩子推向愛的星際時,也要努力讓孩子學會,如何接受愛。

孩子點名要“媽媽接”,不是孩子依賴媽媽,是媽媽過度保護孩子

3愛是星際,讓孩子學會接受其他的愛

孫儷在接受鄧超的愛時,她很沒有安全感,因為原生家庭的破碎,讓其對婚姻缺乏信心。但孫儷的母親曾一度的為其解惑:我們要學會去接受愛。

朋友、師生、戀人、同事、閨蜜等等,就像星際一樣,各種愛匯成了我們的星辰。

這個世界從來不是一種愛就可以融化冰雪,讓孩子學會接受更多類型的愛,是讓孩子明白,他本就有權利接收來自不同人,不同關係中的幫助與安撫。

所以,如今,孫儷和鄧超的美滿幸福正在印證當初母親對她說的話,要學會去努力接受,才會有更多愛的存在。

不要去懷疑任何一種關係的好壞,因為沒有哪一種愛可以完全替代母親的保護,但我們有理由有權利去相信,經過努力,任何一種親密關係,都會更加接近於把我們帶到世界上那個最偉大的愛,而那種愛,也永遠不會消散。

母親帶給了孩子整個星辰,卻也容易毀掉星辰的絢爛。那些把媽媽當成私有品而佔有的孩子們,也許這一生都學不會愛與被愛。

但作為母親,我們應該為孩子做更多的努力,我們要儘可能釋放我們對孩子的管控權,教會孩子自我完善,也讓孩子學會接受其他的愛。

今日互動:你也喜歡把孩子鉗制在身邊嗎?歡迎評論分享。

————————

這裡是豌豆育兒學堂,在育兒過程中,有任何問題都可以來諮詢我,讓我們一起解決解決育兒問題,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關注【豌豆育兒學堂】,用科學的方法來解決你育兒中的小困惑,為你的育兒道路助力,想獲得更多育兒資訊,就在豌豆育兒學堂!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告知必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