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與“重”,孰重孰輕——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


"


“輕”與“重”,孰重孰輕——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讀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心有所動。

"


“輕”與“重”,孰重孰輕——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讀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心有所動。

“輕”與“重”,孰重孰輕——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主人公托馬斯經歷過一次失敗的婚姻之後,只追求性愛,不願再承擔家庭的責任。當他意外地愛上特蕾莎時,“輕鬆自由”的生活受到了巨大沖擊。特蕾莎信奉的是“攜一人白首”的傳統愛情觀,因為托馬斯那些割不斷的“性友誼”,她經常做噩夢。托馬斯也不堪其“重”,糾結痛苦,兩人分分合合。

隨著時局的變化,他們最後到了鄉下,生活簡單而快樂。兩人邊耕作邊嬉鬧,閒時喝點小酒跳跳舞。托馬斯不再有接近其他女人的慾望,這時的他感覺到這種“有約束、有負擔”的生活竟然如此幸福。而此際,他曾經的畫家情人、一味追求“輕”生活的薩比娜孤身一人在美國,她曾一次次欣喜於自己對“重”生活的背叛,“然而當親人、丈夫、愛情、祖國一樣也不剩,還有什麼好背叛的?”她感覺自己周圍一片虛空,在她心靈最深處,“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不時響起一首感傷的歌曲”。

"


“輕”與“重”,孰重孰輕——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讀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心有所動。

“輕”與“重”,孰重孰輕——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主人公托馬斯經歷過一次失敗的婚姻之後,只追求性愛,不願再承擔家庭的責任。當他意外地愛上特蕾莎時,“輕鬆自由”的生活受到了巨大沖擊。特蕾莎信奉的是“攜一人白首”的傳統愛情觀,因為托馬斯那些割不斷的“性友誼”,她經常做噩夢。托馬斯也不堪其“重”,糾結痛苦,兩人分分合合。

隨著時局的變化,他們最後到了鄉下,生活簡單而快樂。兩人邊耕作邊嬉鬧,閒時喝點小酒跳跳舞。托馬斯不再有接近其他女人的慾望,這時的他感覺到這種“有約束、有負擔”的生活竟然如此幸福。而此際,他曾經的畫家情人、一味追求“輕”生活的薩比娜孤身一人在美國,她曾一次次欣喜於自己對“重”生活的背叛,“然而當親人、丈夫、愛情、祖國一樣也不剩,還有什麼好背叛的?”她感覺自己周圍一片虛空,在她心靈最深處,“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不時響起一首感傷的歌曲”。

“輕”與“重”,孰重孰輕——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米蘭昆德拉通過這個故事是要告訴我們:完全不受約束、沒有負擔的“自由生活”會使人生越來越輕,趨於虛無;責任則把人拉回大地,使人切實感覺到生命沉甸甸的存在。換句話說,“輕”比“重”更難以承受,“輕”比“重”更沉重。

想起前些天,偶遇倆學生。他們是我剛畢業不久帶的,按說都應成家了,然聊天中得知仍單著。有個男生嬉皮笑臉跟我說:老師,成家太累呀!一大堆約束、責任,還特別不自由,“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我啞然失笑。結不結婚當然是個人選擇,無可厚非;再說婚姻本身也要看緣份的。可如果只是因為怕擔責任就拒絕婚姻,這未免令人擔憂。細一想,現實中類似的事還不少:工作怕出錯,乾脆儘量少做甚至索性不做;一旦失誤,不從主觀找原因,千方百計往他人身上推;更有甚者,罔顧職責任意妄為。

那麼,沒有責任所謂自由的人生,真的就會快樂嗎?

或許,你可以鮮衣怒馬盡情盡興走天涯;然終有一日,你會像薩比娜一樣孤獨地躺在異國他鄉的床榻上,被虛空茫然肆意攪擾侵襲。反之,那些約束和責任會讓我們累,但也會讓生命飽滿充盈。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生命就是和責任聯繫在一起的。它使人切切實實地感覺到生命沉甸甸的存在,使人生有了份量,有了意義。不僅如此,強烈的責任感甚至會讓人擁有超常的力量。

"


“輕”與“重”,孰重孰輕——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讀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心有所動。

“輕”與“重”,孰重孰輕——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主人公托馬斯經歷過一次失敗的婚姻之後,只追求性愛,不願再承擔家庭的責任。當他意外地愛上特蕾莎時,“輕鬆自由”的生活受到了巨大沖擊。特蕾莎信奉的是“攜一人白首”的傳統愛情觀,因為托馬斯那些割不斷的“性友誼”,她經常做噩夢。托馬斯也不堪其“重”,糾結痛苦,兩人分分合合。

隨著時局的變化,他們最後到了鄉下,生活簡單而快樂。兩人邊耕作邊嬉鬧,閒時喝點小酒跳跳舞。托馬斯不再有接近其他女人的慾望,這時的他感覺到這種“有約束、有負擔”的生活竟然如此幸福。而此際,他曾經的畫家情人、一味追求“輕”生活的薩比娜孤身一人在美國,她曾一次次欣喜於自己對“重”生活的背叛,“然而當親人、丈夫、愛情、祖國一樣也不剩,還有什麼好背叛的?”她感覺自己周圍一片虛空,在她心靈最深處,“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不時響起一首感傷的歌曲”。

“輕”與“重”,孰重孰輕——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米蘭昆德拉通過這個故事是要告訴我們:完全不受約束、沒有負擔的“自由生活”會使人生越來越輕,趨於虛無;責任則把人拉回大地,使人切實感覺到生命沉甸甸的存在。換句話說,“輕”比“重”更難以承受,“輕”比“重”更沉重。

想起前些天,偶遇倆學生。他們是我剛畢業不久帶的,按說都應成家了,然聊天中得知仍單著。有個男生嬉皮笑臉跟我說:老師,成家太累呀!一大堆約束、責任,還特別不自由,“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我啞然失笑。結不結婚當然是個人選擇,無可厚非;再說婚姻本身也要看緣份的。可如果只是因為怕擔責任就拒絕婚姻,這未免令人擔憂。細一想,現實中類似的事還不少:工作怕出錯,乾脆儘量少做甚至索性不做;一旦失誤,不從主觀找原因,千方百計往他人身上推;更有甚者,罔顧職責任意妄為。

那麼,沒有責任所謂自由的人生,真的就會快樂嗎?

或許,你可以鮮衣怒馬盡情盡興走天涯;然終有一日,你會像薩比娜一樣孤獨地躺在異國他鄉的床榻上,被虛空茫然肆意攪擾侵襲。反之,那些約束和責任會讓我們累,但也會讓生命飽滿充盈。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生命就是和責任聯繫在一起的。它使人切切實實地感覺到生命沉甸甸的存在,使人生有了份量,有了意義。不僅如此,強烈的責任感甚至會讓人擁有超常的力量。

“輕”與“重”,孰重孰輕——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武漢一鄒姓女教師三十年前兒子一出世,就被診斷為重度腦癱。她沒有聽從醫生讓其放棄的建議,選擇留下孩子。丈夫為此離她而去,她和兒子開始了一場無比艱辛的“馬拉松”。三十年後,她嘔心瀝血培養的兒子不僅打破了醫生腦癱兒“非傻即癱”的斷言,還考上了北大,研究生上的哈佛!可以想見,她這三十年的歲月裡浸透了多少血與淚!“我既然選擇留下這個孩子,照顧他培養他就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再苦我也能承受!”這是母愛的力量,也是責任的力量。從某個角度說,沉重的負擔正是旺盛生命力的彰顯。

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才有可能是一個有所作為的人,也才有可能是一個真正有生命力的人。反之,輕則被指責唾棄,像汶川地震中的“範跑跑”之流;重則留下千古罵名,就像那些假疫苗假藥的製造者和經銷商們。

負責任有擔當也會讓我們的心靈得到一種高貴的滿足。這是被需要被尊重心理的滿足。“在家,我身兼數職:廚子、司機、清潔工、育嬰師、洗衣工、保安、朗讀者、碼字人,水火兼容,痛並快樂著!”這是文友發在朋友圈的一段文字。看其表述,的確事多人累;然細細讀來,字裡行間溢滿自得與驕傲。這樣的感受,難道不是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曾有過的嗎?

相反,一個人如果感到自己不被任何人需要時,其實是非常沮喪的。很多老人精神萎靡,除了身體的衰弱其實更有心理的因素:他們覺得自己“沒用”了。《紅樓夢》中賈母為什麼會跟劉姥姥說自己“不過是一個老廢物”?兒孫環繞,奴婢成群,她整日除了享樂無事可做。而當她興致勃勃地跟劉姥姥介紹大觀園種種景緻時,那一刻,這個富貴至極的老太太是開心的滿足的,她覺得自己“有用”了被需要了!

"


“輕”與“重”,孰重孰輕——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讀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心有所動。

“輕”與“重”,孰重孰輕——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主人公托馬斯經歷過一次失敗的婚姻之後,只追求性愛,不願再承擔家庭的責任。當他意外地愛上特蕾莎時,“輕鬆自由”的生活受到了巨大沖擊。特蕾莎信奉的是“攜一人白首”的傳統愛情觀,因為托馬斯那些割不斷的“性友誼”,她經常做噩夢。托馬斯也不堪其“重”,糾結痛苦,兩人分分合合。

隨著時局的變化,他們最後到了鄉下,生活簡單而快樂。兩人邊耕作邊嬉鬧,閒時喝點小酒跳跳舞。托馬斯不再有接近其他女人的慾望,這時的他感覺到這種“有約束、有負擔”的生活竟然如此幸福。而此際,他曾經的畫家情人、一味追求“輕”生活的薩比娜孤身一人在美國,她曾一次次欣喜於自己對“重”生活的背叛,“然而當親人、丈夫、愛情、祖國一樣也不剩,還有什麼好背叛的?”她感覺自己周圍一片虛空,在她心靈最深處,“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不時響起一首感傷的歌曲”。

“輕”與“重”,孰重孰輕——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米蘭昆德拉通過這個故事是要告訴我們:完全不受約束、沒有負擔的“自由生活”會使人生越來越輕,趨於虛無;責任則把人拉回大地,使人切實感覺到生命沉甸甸的存在。換句話說,“輕”比“重”更難以承受,“輕”比“重”更沉重。

想起前些天,偶遇倆學生。他們是我剛畢業不久帶的,按說都應成家了,然聊天中得知仍單著。有個男生嬉皮笑臉跟我說:老師,成家太累呀!一大堆約束、責任,還特別不自由,“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我啞然失笑。結不結婚當然是個人選擇,無可厚非;再說婚姻本身也要看緣份的。可如果只是因為怕擔責任就拒絕婚姻,這未免令人擔憂。細一想,現實中類似的事還不少:工作怕出錯,乾脆儘量少做甚至索性不做;一旦失誤,不從主觀找原因,千方百計往他人身上推;更有甚者,罔顧職責任意妄為。

那麼,沒有責任所謂自由的人生,真的就會快樂嗎?

或許,你可以鮮衣怒馬盡情盡興走天涯;然終有一日,你會像薩比娜一樣孤獨地躺在異國他鄉的床榻上,被虛空茫然肆意攪擾侵襲。反之,那些約束和責任會讓我們累,但也會讓生命飽滿充盈。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生命就是和責任聯繫在一起的。它使人切切實實地感覺到生命沉甸甸的存在,使人生有了份量,有了意義。不僅如此,強烈的責任感甚至會讓人擁有超常的力量。

“輕”與“重”,孰重孰輕——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武漢一鄒姓女教師三十年前兒子一出世,就被診斷為重度腦癱。她沒有聽從醫生讓其放棄的建議,選擇留下孩子。丈夫為此離她而去,她和兒子開始了一場無比艱辛的“馬拉松”。三十年後,她嘔心瀝血培養的兒子不僅打破了醫生腦癱兒“非傻即癱”的斷言,還考上了北大,研究生上的哈佛!可以想見,她這三十年的歲月裡浸透了多少血與淚!“我既然選擇留下這個孩子,照顧他培養他就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再苦我也能承受!”這是母愛的力量,也是責任的力量。從某個角度說,沉重的負擔正是旺盛生命力的彰顯。

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才有可能是一個有所作為的人,也才有可能是一個真正有生命力的人。反之,輕則被指責唾棄,像汶川地震中的“範跑跑”之流;重則留下千古罵名,就像那些假疫苗假藥的製造者和經銷商們。

負責任有擔當也會讓我們的心靈得到一種高貴的滿足。這是被需要被尊重心理的滿足。“在家,我身兼數職:廚子、司機、清潔工、育嬰師、洗衣工、保安、朗讀者、碼字人,水火兼容,痛並快樂著!”這是文友發在朋友圈的一段文字。看其表述,的確事多人累;然細細讀來,字裡行間溢滿自得與驕傲。這樣的感受,難道不是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曾有過的嗎?

相反,一個人如果感到自己不被任何人需要時,其實是非常沮喪的。很多老人精神萎靡,除了身體的衰弱其實更有心理的因素:他們覺得自己“沒用”了。《紅樓夢》中賈母為什麼會跟劉姥姥說自己“不過是一個老廢物”?兒孫環繞,奴婢成群,她整日除了享樂無事可做。而當她興致勃勃地跟劉姥姥介紹大觀園種種景緻時,那一刻,這個富貴至極的老太太是開心的滿足的,她覺得自己“有用”了被需要了!

“輕”與“重”,孰重孰輕——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可見,“輕”令人百無聊賴,走向虛空。“重”則是自我價值的實現,是人最高層次的精神需求。當人們看到自己辛勤汗水澆灌出的花兒翩然盛放,看到親人的微笑、朋友的歡顏、社會的和諧時,便會覺得:所有的累,都值得。

作者:查晶芳

微信公眾號:阿儂文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