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空:讀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有感'

"

原創〡楊奕可(2019級學生)

首發〡小嚴大語文

彷彿時間順著逆變的光影回溯,一切都是寂靜深切的,耳邊沒有破空的聲音,即便是穿過宇宙,即便是穿過生命裡的一切,也像是僅僅穿過一層羽毛織成的網,輕透迅速得讓人呼吸一窒。嘗試從眼前瞬息萬變的回憶裡抓住某一部分,卻發現碰到的是棉絮,是碎屑,是浮空的虛無。記憶裡某個節點在斷續的默片裡消失,在光陰盡頭的地方變成一個無法觸摸的點,比一切行星都要渺小而不可及。然後不禁狐疑地問自己:真的度過了這一生嗎?

我也曾經問過自己,我是真的在生存嗎?眼前的一切都是真實的,只要捏一捏任何一個部位,都會明白我是真實存在的事物。可為什麼這副身體屬於我呢?為什麼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呢?如果僅僅從軀殼來判斷一個人是否存在,不是顯得太膚淺了嗎?臧克家有一句詩我至今記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判斷一個人是否真的生存,原來是要看他的靈魂是否活著的。若是死的,那就是行屍走肉,人間的一切都與他無關,七情六慾自然是不存在的;若是活著的,他就有感知到世間所有美好的可能,孰善孰惡,都是可以透過魂魄認識到的。

"

原創〡楊奕可(2019級學生)

首發〡小嚴大語文

彷彿時間順著逆變的光影回溯,一切都是寂靜深切的,耳邊沒有破空的聲音,即便是穿過宇宙,即便是穿過生命裡的一切,也像是僅僅穿過一層羽毛織成的網,輕透迅速得讓人呼吸一窒。嘗試從眼前瞬息萬變的回憶裡抓住某一部分,卻發現碰到的是棉絮,是碎屑,是浮空的虛無。記憶裡某個節點在斷續的默片裡消失,在光陰盡頭的地方變成一個無法觸摸的點,比一切行星都要渺小而不可及。然後不禁狐疑地問自己:真的度過了這一生嗎?

我也曾經問過自己,我是真的在生存嗎?眼前的一切都是真實的,只要捏一捏任何一個部位,都會明白我是真實存在的事物。可為什麼這副身體屬於我呢?為什麼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呢?如果僅僅從軀殼來判斷一個人是否存在,不是顯得太膚淺了嗎?臧克家有一句詩我至今記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判斷一個人是否真的生存,原來是要看他的靈魂是否活著的。若是死的,那就是行屍走肉,人間的一切都與他無關,七情六慾自然是不存在的;若是活著的,他就有感知到世間所有美好的可能,孰善孰惡,都是可以透過魂魄認識到的。

浮空:讀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有感

這本書其中一個在竭盡全力描述的主題就是“靈與肉”。昆德拉告訴我:靈與肉確是完全分開的兩部分。有的時候,思想主導你的意識,但是你的軀殼卻明白不能那樣做。就像他傾注心血去描述的那個叫做薩比娜的姑娘,她是我十分喜歡的角色。她是一個畫家,身上有一切藝術家應有的天性與氣質,充滿冒險精神、思維天馬行空、對於色彩的高度敏感。但是與此同時,她最最獨特之處在於,她把背叛當作她的信條。她的一生總是不斷地在背叛,她無法停止背叛,無論是人還是生存的地點。她無法讓自己停留在一個城市生存一輩子,總是不停地輾轉,讓自己更換落腳的地點。她經常和不同的男人待在一起,可是她卻從未愛過任何一個。她的靈魂和軀體是完全分開的。她的身體所做出的行徑常常與頭腦相悖,但是卻不妨礙每分每秒的生存。當薩比娜的國家陷入水深火熱中時,人民生靈塗炭,街上到處是遊行的失去故土的人民,她卻並非其中一員。

我認為,在她的意識裡,我明白本身人的一生就是流亡的過程,就像她的軀體屬於捷克,可是她的靈魂可以不具有國家的限制。許多時候是頭腦支配身體,但是更多時候,他們是完全分離的,就像身體只存在於現世,思維卻是一種平行宇宙的產物。靈魂的碰撞始於肉體的會面,可是終止於其中一個靈魂的死亡或者沉寂。一切景色的存在都是心靈可以觸摸到的,當軀殼與它相接的時候,那就只是一種儀式,關乎於事物質感而非本身實質的儀式。我從薩比娜身上看到的不僅僅只有兩種時空的交錯感,同時也能看見人性的兩個對立面。那一段描述薩比娜組畫的文字在我腦海裡刻下了深刻的印記,她偶然的打翻顏料,讓她得到了作畫的嶄新方式。我明白,人們往往以為現實就是展露真相的一種手段。但是孰不知,有些東西,“表面是清晰明瞭的謊言,背後卻是晦澀難懂的真相”。縱然用厚重的筆刷為畫布抹上鮮豔的高飽和的色彩,但有心人依然能看懂畫的背後是怎樣不堪卒讀的場面。就像人性往往表面皆盡善良,浮動著金色的光輝,只要稍稍一不留神,便能夠探測到無比深重的處心積慮。就像光風霽月,就像吉光片羽,背後也許是痛苦掙扎的悲劇。現實並不等同於真相,是我從她這裡瞭解到的。

"

原創〡楊奕可(2019級學生)

首發〡小嚴大語文

彷彿時間順著逆變的光影回溯,一切都是寂靜深切的,耳邊沒有破空的聲音,即便是穿過宇宙,即便是穿過生命裡的一切,也像是僅僅穿過一層羽毛織成的網,輕透迅速得讓人呼吸一窒。嘗試從眼前瞬息萬變的回憶裡抓住某一部分,卻發現碰到的是棉絮,是碎屑,是浮空的虛無。記憶裡某個節點在斷續的默片裡消失,在光陰盡頭的地方變成一個無法觸摸的點,比一切行星都要渺小而不可及。然後不禁狐疑地問自己:真的度過了這一生嗎?

我也曾經問過自己,我是真的在生存嗎?眼前的一切都是真實的,只要捏一捏任何一個部位,都會明白我是真實存在的事物。可為什麼這副身體屬於我呢?為什麼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呢?如果僅僅從軀殼來判斷一個人是否存在,不是顯得太膚淺了嗎?臧克家有一句詩我至今記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判斷一個人是否真的生存,原來是要看他的靈魂是否活著的。若是死的,那就是行屍走肉,人間的一切都與他無關,七情六慾自然是不存在的;若是活著的,他就有感知到世間所有美好的可能,孰善孰惡,都是可以透過魂魄認識到的。

浮空:讀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有感

這本書其中一個在竭盡全力描述的主題就是“靈與肉”。昆德拉告訴我:靈與肉確是完全分開的兩部分。有的時候,思想主導你的意識,但是你的軀殼卻明白不能那樣做。就像他傾注心血去描述的那個叫做薩比娜的姑娘,她是我十分喜歡的角色。她是一個畫家,身上有一切藝術家應有的天性與氣質,充滿冒險精神、思維天馬行空、對於色彩的高度敏感。但是與此同時,她最最獨特之處在於,她把背叛當作她的信條。她的一生總是不斷地在背叛,她無法停止背叛,無論是人還是生存的地點。她無法讓自己停留在一個城市生存一輩子,總是不停地輾轉,讓自己更換落腳的地點。她經常和不同的男人待在一起,可是她卻從未愛過任何一個。她的靈魂和軀體是完全分開的。她的身體所做出的行徑常常與頭腦相悖,但是卻不妨礙每分每秒的生存。當薩比娜的國家陷入水深火熱中時,人民生靈塗炭,街上到處是遊行的失去故土的人民,她卻並非其中一員。

我認為,在她的意識裡,我明白本身人的一生就是流亡的過程,就像她的軀體屬於捷克,可是她的靈魂可以不具有國家的限制。許多時候是頭腦支配身體,但是更多時候,他們是完全分離的,就像身體只存在於現世,思維卻是一種平行宇宙的產物。靈魂的碰撞始於肉體的會面,可是終止於其中一個靈魂的死亡或者沉寂。一切景色的存在都是心靈可以觸摸到的,當軀殼與它相接的時候,那就只是一種儀式,關乎於事物質感而非本身實質的儀式。我從薩比娜身上看到的不僅僅只有兩種時空的交錯感,同時也能看見人性的兩個對立面。那一段描述薩比娜組畫的文字在我腦海裡刻下了深刻的印記,她偶然的打翻顏料,讓她得到了作畫的嶄新方式。我明白,人們往往以為現實就是展露真相的一種手段。但是孰不知,有些東西,“表面是清晰明瞭的謊言,背後卻是晦澀難懂的真相”。縱然用厚重的筆刷為畫布抹上鮮豔的高飽和的色彩,但有心人依然能看懂畫的背後是怎樣不堪卒讀的場面。就像人性往往表面皆盡善良,浮動著金色的光輝,只要稍稍一不留神,便能夠探測到無比深重的處心積慮。就像光風霽月,就像吉光片羽,背後也許是痛苦掙扎的悲劇。現實並不等同於真相,是我從她這裡瞭解到的。

浮空:讀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有感

這本書最核心的內容,也最震撼的是特蕾莎和托馬斯愛情的過程的展現。這是作者歸為“輕與重”的主題。可以說,這兩個人相愛的過程更像是一見鍾情。我是從不相信這個說法的,不僅僅因為不切實際,更因為從理性的角度去思考,當你甚至不瞭解一個人的時候,又怎麼做到愛他呢?但是,昆德拉告訴我,這種可能性的的確確是存在的。他提出了一種叫做“詩化記憶”的事物。這是一種存在於你靈魂當中的東西,所有的美好的、無與倫比的、驚豔的,初次見到就讓你無法釋懷的記憶,就歸為詩化記憶。而這一切都是被思維主導的,而不是身體。

文中寫兩個人的愛情,就是高於形式的愛情。或許幾十年不見面,但是記憶裡仍然可以輕鬆挑出這個人的那種愛情。在我看來,愛情是重的,他們本身卻是輕的。如果沒有這種感情將兩個人連繫在一起,那麼他們各自都輕如鴻毛,生存將失去意義 。生的意義在於被銘記,被愛,若特蕾莎或者托馬斯失去對方,那麼便不再是有詩化記憶的人,那麼他們所做的一切都僅僅是肉體的生存,而並非任何頭腦上的交流。我以為,倘若失去了記憶,值得珍藏的記憶,便是靈魂的失重了。而靈魂的失重,便伴隨著生命的真正意義上的消亡。由此我才更加深刻地懂得,我認為某些事物重要、某樣東西重要,某個人重要,並不是他們本身在我心中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而是他們帶來的回憶是畢生都值得反覆把玩、提及時能夠眉眼帶笑的。這便是生命的輕重。

"

原創〡楊奕可(2019級學生)

首發〡小嚴大語文

彷彿時間順著逆變的光影回溯,一切都是寂靜深切的,耳邊沒有破空的聲音,即便是穿過宇宙,即便是穿過生命裡的一切,也像是僅僅穿過一層羽毛織成的網,輕透迅速得讓人呼吸一窒。嘗試從眼前瞬息萬變的回憶裡抓住某一部分,卻發現碰到的是棉絮,是碎屑,是浮空的虛無。記憶裡某個節點在斷續的默片裡消失,在光陰盡頭的地方變成一個無法觸摸的點,比一切行星都要渺小而不可及。然後不禁狐疑地問自己:真的度過了這一生嗎?

我也曾經問過自己,我是真的在生存嗎?眼前的一切都是真實的,只要捏一捏任何一個部位,都會明白我是真實存在的事物。可為什麼這副身體屬於我呢?為什麼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呢?如果僅僅從軀殼來判斷一個人是否存在,不是顯得太膚淺了嗎?臧克家有一句詩我至今記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判斷一個人是否真的生存,原來是要看他的靈魂是否活著的。若是死的,那就是行屍走肉,人間的一切都與他無關,七情六慾自然是不存在的;若是活著的,他就有感知到世間所有美好的可能,孰善孰惡,都是可以透過魂魄認識到的。

浮空:讀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有感

這本書其中一個在竭盡全力描述的主題就是“靈與肉”。昆德拉告訴我:靈與肉確是完全分開的兩部分。有的時候,思想主導你的意識,但是你的軀殼卻明白不能那樣做。就像他傾注心血去描述的那個叫做薩比娜的姑娘,她是我十分喜歡的角色。她是一個畫家,身上有一切藝術家應有的天性與氣質,充滿冒險精神、思維天馬行空、對於色彩的高度敏感。但是與此同時,她最最獨特之處在於,她把背叛當作她的信條。她的一生總是不斷地在背叛,她無法停止背叛,無論是人還是生存的地點。她無法讓自己停留在一個城市生存一輩子,總是不停地輾轉,讓自己更換落腳的地點。她經常和不同的男人待在一起,可是她卻從未愛過任何一個。她的靈魂和軀體是完全分開的。她的身體所做出的行徑常常與頭腦相悖,但是卻不妨礙每分每秒的生存。當薩比娜的國家陷入水深火熱中時,人民生靈塗炭,街上到處是遊行的失去故土的人民,她卻並非其中一員。

我認為,在她的意識裡,我明白本身人的一生就是流亡的過程,就像她的軀體屬於捷克,可是她的靈魂可以不具有國家的限制。許多時候是頭腦支配身體,但是更多時候,他們是完全分離的,就像身體只存在於現世,思維卻是一種平行宇宙的產物。靈魂的碰撞始於肉體的會面,可是終止於其中一個靈魂的死亡或者沉寂。一切景色的存在都是心靈可以觸摸到的,當軀殼與它相接的時候,那就只是一種儀式,關乎於事物質感而非本身實質的儀式。我從薩比娜身上看到的不僅僅只有兩種時空的交錯感,同時也能看見人性的兩個對立面。那一段描述薩比娜組畫的文字在我腦海裡刻下了深刻的印記,她偶然的打翻顏料,讓她得到了作畫的嶄新方式。我明白,人們往往以為現實就是展露真相的一種手段。但是孰不知,有些東西,“表面是清晰明瞭的謊言,背後卻是晦澀難懂的真相”。縱然用厚重的筆刷為畫布抹上鮮豔的高飽和的色彩,但有心人依然能看懂畫的背後是怎樣不堪卒讀的場面。就像人性往往表面皆盡善良,浮動著金色的光輝,只要稍稍一不留神,便能夠探測到無比深重的處心積慮。就像光風霽月,就像吉光片羽,背後也許是痛苦掙扎的悲劇。現實並不等同於真相,是我從她這裡瞭解到的。

浮空:讀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有感

這本書最核心的內容,也最震撼的是特蕾莎和托馬斯愛情的過程的展現。這是作者歸為“輕與重”的主題。可以說,這兩個人相愛的過程更像是一見鍾情。我是從不相信這個說法的,不僅僅因為不切實際,更因為從理性的角度去思考,當你甚至不瞭解一個人的時候,又怎麼做到愛他呢?但是,昆德拉告訴我,這種可能性的的確確是存在的。他提出了一種叫做“詩化記憶”的事物。這是一種存在於你靈魂當中的東西,所有的美好的、無與倫比的、驚豔的,初次見到就讓你無法釋懷的記憶,就歸為詩化記憶。而這一切都是被思維主導的,而不是身體。

文中寫兩個人的愛情,就是高於形式的愛情。或許幾十年不見面,但是記憶裡仍然可以輕鬆挑出這個人的那種愛情。在我看來,愛情是重的,他們本身卻是輕的。如果沒有這種感情將兩個人連繫在一起,那麼他們各自都輕如鴻毛,生存將失去意義 。生的意義在於被銘記,被愛,若特蕾莎或者托馬斯失去對方,那麼便不再是有詩化記憶的人,那麼他們所做的一切都僅僅是肉體的生存,而並非任何頭腦上的交流。我以為,倘若失去了記憶,值得珍藏的記憶,便是靈魂的失重了。而靈魂的失重,便伴隨著生命的真正意義上的消亡。由此我才更加深刻地懂得,我認為某些事物重要、某樣東西重要,某個人重要,並不是他們本身在我心中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而是他們帶來的回憶是畢生都值得反覆把玩、提及時能夠眉眼帶笑的。這便是生命的輕重。

浮空:讀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有感

當然,也有的時候輕重是存在於另一種維度上的。有些事情在世俗已經成為至上的真理,當它被顛覆的時候,人們就會叫囂著、憤懣著、喊叫著試圖呼籲它的正義性。有些事情被發現了相悖的一面時常常也是如此。因為人們都害怕它改變,變成他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變成浮空的理論,變成他們不再能接受的另一種因素,讓他們難以觸摸到它存在的重量。

時空交錯著回到神經的末梢,給指尖重新帶來人世間帶有溫潤的觸感。好像浮空的那一切都是一瞬間夢境裡的虛幻,霎時之後再也不復存在。但清醒的那一刻,發現所有記憶依然迴旋在每一個細胞中的那一刻,不由得無法控制地流下淚來。原來……還是度過了這一生啊。

一言:嚴老師評——

楊奕可,你好。

我看了你的文章《浮空》,我覺得很喜歡,不管是字數還是文中的表述。

很高興遇見你,我得很正式的這麼說一句。

看得出來,你是真的認真地看了這一本書的,起碼從你的經驗來說。要知道,這本書可是很難啃下來的。在你這個年紀我的嘗試是以失敗告終的。

你已經有了一定的文法技巧,這很好。

你的文字也有一定的深度,起碼是我以為的你們這個年紀本應該具備而實際上大部分人並沒有呈現出來的。我會本能的認為,與這樣的學生互動會是一件更有意思的事情。

當然,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得學會在不斷的妥協中去守護那一點點的希望。教書,也是這樣。

不能虛空。

這時候,艾青的那句話就是極好的了:為什麼我的眼裡長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我喜歡“長”而不喜歡“常”)

期待,後續更多的交流互動。即便在國際教育的學習環境下。

"

原創〡楊奕可(2019級學生)

首發〡小嚴大語文

彷彿時間順著逆變的光影回溯,一切都是寂靜深切的,耳邊沒有破空的聲音,即便是穿過宇宙,即便是穿過生命裡的一切,也像是僅僅穿過一層羽毛織成的網,輕透迅速得讓人呼吸一窒。嘗試從眼前瞬息萬變的回憶裡抓住某一部分,卻發現碰到的是棉絮,是碎屑,是浮空的虛無。記憶裡某個節點在斷續的默片裡消失,在光陰盡頭的地方變成一個無法觸摸的點,比一切行星都要渺小而不可及。然後不禁狐疑地問自己:真的度過了這一生嗎?

我也曾經問過自己,我是真的在生存嗎?眼前的一切都是真實的,只要捏一捏任何一個部位,都會明白我是真實存在的事物。可為什麼這副身體屬於我呢?為什麼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呢?如果僅僅從軀殼來判斷一個人是否存在,不是顯得太膚淺了嗎?臧克家有一句詩我至今記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判斷一個人是否真的生存,原來是要看他的靈魂是否活著的。若是死的,那就是行屍走肉,人間的一切都與他無關,七情六慾自然是不存在的;若是活著的,他就有感知到世間所有美好的可能,孰善孰惡,都是可以透過魂魄認識到的。

浮空:讀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有感

這本書其中一個在竭盡全力描述的主題就是“靈與肉”。昆德拉告訴我:靈與肉確是完全分開的兩部分。有的時候,思想主導你的意識,但是你的軀殼卻明白不能那樣做。就像他傾注心血去描述的那個叫做薩比娜的姑娘,她是我十分喜歡的角色。她是一個畫家,身上有一切藝術家應有的天性與氣質,充滿冒險精神、思維天馬行空、對於色彩的高度敏感。但是與此同時,她最最獨特之處在於,她把背叛當作她的信條。她的一生總是不斷地在背叛,她無法停止背叛,無論是人還是生存的地點。她無法讓自己停留在一個城市生存一輩子,總是不停地輾轉,讓自己更換落腳的地點。她經常和不同的男人待在一起,可是她卻從未愛過任何一個。她的靈魂和軀體是完全分開的。她的身體所做出的行徑常常與頭腦相悖,但是卻不妨礙每分每秒的生存。當薩比娜的國家陷入水深火熱中時,人民生靈塗炭,街上到處是遊行的失去故土的人民,她卻並非其中一員。

我認為,在她的意識裡,我明白本身人的一生就是流亡的過程,就像她的軀體屬於捷克,可是她的靈魂可以不具有國家的限制。許多時候是頭腦支配身體,但是更多時候,他們是完全分離的,就像身體只存在於現世,思維卻是一種平行宇宙的產物。靈魂的碰撞始於肉體的會面,可是終止於其中一個靈魂的死亡或者沉寂。一切景色的存在都是心靈可以觸摸到的,當軀殼與它相接的時候,那就只是一種儀式,關乎於事物質感而非本身實質的儀式。我從薩比娜身上看到的不僅僅只有兩種時空的交錯感,同時也能看見人性的兩個對立面。那一段描述薩比娜組畫的文字在我腦海裡刻下了深刻的印記,她偶然的打翻顏料,讓她得到了作畫的嶄新方式。我明白,人們往往以為現實就是展露真相的一種手段。但是孰不知,有些東西,“表面是清晰明瞭的謊言,背後卻是晦澀難懂的真相”。縱然用厚重的筆刷為畫布抹上鮮豔的高飽和的色彩,但有心人依然能看懂畫的背後是怎樣不堪卒讀的場面。就像人性往往表面皆盡善良,浮動著金色的光輝,只要稍稍一不留神,便能夠探測到無比深重的處心積慮。就像光風霽月,就像吉光片羽,背後也許是痛苦掙扎的悲劇。現實並不等同於真相,是我從她這裡瞭解到的。

浮空:讀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有感

這本書最核心的內容,也最震撼的是特蕾莎和托馬斯愛情的過程的展現。這是作者歸為“輕與重”的主題。可以說,這兩個人相愛的過程更像是一見鍾情。我是從不相信這個說法的,不僅僅因為不切實際,更因為從理性的角度去思考,當你甚至不瞭解一個人的時候,又怎麼做到愛他呢?但是,昆德拉告訴我,這種可能性的的確確是存在的。他提出了一種叫做“詩化記憶”的事物。這是一種存在於你靈魂當中的東西,所有的美好的、無與倫比的、驚豔的,初次見到就讓你無法釋懷的記憶,就歸為詩化記憶。而這一切都是被思維主導的,而不是身體。

文中寫兩個人的愛情,就是高於形式的愛情。或許幾十年不見面,但是記憶裡仍然可以輕鬆挑出這個人的那種愛情。在我看來,愛情是重的,他們本身卻是輕的。如果沒有這種感情將兩個人連繫在一起,那麼他們各自都輕如鴻毛,生存將失去意義 。生的意義在於被銘記,被愛,若特蕾莎或者托馬斯失去對方,那麼便不再是有詩化記憶的人,那麼他們所做的一切都僅僅是肉體的生存,而並非任何頭腦上的交流。我以為,倘若失去了記憶,值得珍藏的記憶,便是靈魂的失重了。而靈魂的失重,便伴隨著生命的真正意義上的消亡。由此我才更加深刻地懂得,我認為某些事物重要、某樣東西重要,某個人重要,並不是他們本身在我心中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而是他們帶來的回憶是畢生都值得反覆把玩、提及時能夠眉眼帶笑的。這便是生命的輕重。

浮空:讀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有感

當然,也有的時候輕重是存在於另一種維度上的。有些事情在世俗已經成為至上的真理,當它被顛覆的時候,人們就會叫囂著、憤懣著、喊叫著試圖呼籲它的正義性。有些事情被發現了相悖的一面時常常也是如此。因為人們都害怕它改變,變成他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變成浮空的理論,變成他們不再能接受的另一種因素,讓他們難以觸摸到它存在的重量。

時空交錯著回到神經的末梢,給指尖重新帶來人世間帶有溫潤的觸感。好像浮空的那一切都是一瞬間夢境裡的虛幻,霎時之後再也不復存在。但清醒的那一刻,發現所有記憶依然迴旋在每一個細胞中的那一刻,不由得無法控制地流下淚來。原來……還是度過了這一生啊。

一言:嚴老師評——

楊奕可,你好。

我看了你的文章《浮空》,我覺得很喜歡,不管是字數還是文中的表述。

很高興遇見你,我得很正式的這麼說一句。

看得出來,你是真的認真地看了這一本書的,起碼從你的經驗來說。要知道,這本書可是很難啃下來的。在你這個年紀我的嘗試是以失敗告終的。

你已經有了一定的文法技巧,這很好。

你的文字也有一定的深度,起碼是我以為的你們這個年紀本應該具備而實際上大部分人並沒有呈現出來的。我會本能的認為,與這樣的學生互動會是一件更有意思的事情。

當然,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得學會在不斷的妥協中去守護那一點點的希望。教書,也是這樣。

不能虛空。

這時候,艾青的那句話就是極好的了:為什麼我的眼裡長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我喜歡“長”而不喜歡“常”)

期待,後續更多的交流互動。即便在國際教育的學習環境下。

浮空:讀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有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