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不聽話的孩子,這個爸爸就用了3個字'

不完美媽媽 夏克立 Ultrasone 親寶寶APP 2019-09-15
"

晚上陪甜甜搭積木,整個過程我們母女倆都興致勃勃,臨到最後卻鬧了點不愉快。面對地板上散落的到處都是的積木,小傢伙死活不肯收拾,直接跑開了。

我耐著性子三番五次引導要求,甚至“邀請”她跟我一起來收拾,甜甜依舊我行我素。

看著那滿地狼藉和這個不聽話的孩子,我內心躁怒的火苗在一點點撲騰,說話聲音也不由得大了幾分。

甜甜見我生氣了,很不情願地挪過來,哭喪著一張臉,象徵性地拿起幾塊積木放進收納盒,便又不配合了。

當我再一次跟她說:“寶貝,去把積木收起來”時,她居然索性往地上一趴,直接賴著不動了。

正當我要爆發之時,孩子她爸走了過來。他一邊示意我先去休息一會兒,一邊在甜甜面前蹲下,輕拍她的背:“寶貝不開心啦?是因為還不想把積木收起來,對嗎?”

忽然,他變換語調,神祕而又興致勃勃地接著說道:“要不要爸爸帶你用積木玩一個遊戲?快來,可好玩了!”一聽說要玩,小傢伙立馬雀躍著爬了起來,簡直讓我哭笑不得。

只見娃爸帶領甜甜一起把地上的積木一一撿起來,搭成了一座高樓大廈。緊接著,前方高能出現了——他設計了一個遊戲,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讓小傢伙完成了收納的任務。

遊戲是這樣的:甜甜化身為一隻破壞力指數爆表的小怪獸,需要上前“肢解”這座大樓,投入“封印之盒”中(也就是收納盒),才能算贏;

而孩子她爸則是奧特曼,任務是阻止這一切的發生。當然,所謂阻止,只不過是讓這個過程更加驚險刺激,趣味性十足。

雖然這個遊戲聽上去有那麼一點驚悚,但不得不承認,效果出奇的好。

甜甜不僅興高采烈地把所有積木都主動放進了收納盒中,一塊不剩,而且還意猶未盡地纏著她爸爸要收拾其他東西,積極性空前。

看著他倆嘻嘻哈哈的樣子,我心裡是相當服氣,我忽然想到了一個詞來形容娃爸:遊戲力man。

"

晚上陪甜甜搭積木,整個過程我們母女倆都興致勃勃,臨到最後卻鬧了點不愉快。面對地板上散落的到處都是的積木,小傢伙死活不肯收拾,直接跑開了。

我耐著性子三番五次引導要求,甚至“邀請”她跟我一起來收拾,甜甜依舊我行我素。

看著那滿地狼藉和這個不聽話的孩子,我內心躁怒的火苗在一點點撲騰,說話聲音也不由得大了幾分。

甜甜見我生氣了,很不情願地挪過來,哭喪著一張臉,象徵性地拿起幾塊積木放進收納盒,便又不配合了。

當我再一次跟她說:“寶貝,去把積木收起來”時,她居然索性往地上一趴,直接賴著不動了。

正當我要爆發之時,孩子她爸走了過來。他一邊示意我先去休息一會兒,一邊在甜甜面前蹲下,輕拍她的背:“寶貝不開心啦?是因為還不想把積木收起來,對嗎?”

忽然,他變換語調,神祕而又興致勃勃地接著說道:“要不要爸爸帶你用積木玩一個遊戲?快來,可好玩了!”一聽說要玩,小傢伙立馬雀躍著爬了起來,簡直讓我哭笑不得。

只見娃爸帶領甜甜一起把地上的積木一一撿起來,搭成了一座高樓大廈。緊接著,前方高能出現了——他設計了一個遊戲,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讓小傢伙完成了收納的任務。

遊戲是這樣的:甜甜化身為一隻破壞力指數爆表的小怪獸,需要上前“肢解”這座大樓,投入“封印之盒”中(也就是收納盒),才能算贏;

而孩子她爸則是奧特曼,任務是阻止這一切的發生。當然,所謂阻止,只不過是讓這個過程更加驚險刺激,趣味性十足。

雖然這個遊戲聽上去有那麼一點驚悚,但不得不承認,效果出奇的好。

甜甜不僅興高采烈地把所有積木都主動放進了收納盒中,一塊不剩,而且還意猶未盡地纏著她爸爸要收拾其他東西,積極性空前。

看著他倆嘻嘻哈哈的樣子,我心裡是相當服氣,我忽然想到了一個詞來形容娃爸:遊戲力man。

搞定不聽話的孩子,這個爸爸就用了3個字

事實上,“遊戲力”這個詞在甜甜五六個月時我就聽說過。同名書籍是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博士的經典作品,暢銷全世界。

對於遊戲力,科恩博士給出了最準確的定義:“它是以遊戲和理解情緒的方式與孩子聯結。”

是的,遊戲力不僅僅是指具備信手拈來各種遊戲的超強陪玩能力,其實它深層次的核心在於這兩個字:聯結

所謂聯結,是指大人與孩子之間彼此接納、溝通順暢的正面狀態,它存在於每一個親子良性互動的時刻:

當我們與孩子微笑擁抱時、深情對視時、盡興嬉戲時、溫馨共讀時……只有建立著聯結,孩子才會獲得十足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並從內心深處激發出愛合作的天性。

而很多時候,比如在孩子哭鬧叛逆、家長情緒崩潰、親子間發生爭吵對抗時,聯結會斷裂。我們到達不了孩子的內心世界,便會溝通受阻、遭遇各種育兒瓶頸。

這種情況下,遊戲力便發揮了作用。它讓聯結重建、讓親密關係再現、讓孩子重新樂於合作。

我一下子恍然大悟。在收拾積木這件事情上,一開始我命令式的做法給甜甜帶來了壓力,這種她不接受的方式導致我與她聯結斷裂、合作失敗,她自然不肯聽我的。

而孩子她爸卻用遊戲力與她重建了聯結,正是聯結讓孩子願意聽取爸爸的意見,把積木收了起來。

"

晚上陪甜甜搭積木,整個過程我們母女倆都興致勃勃,臨到最後卻鬧了點不愉快。面對地板上散落的到處都是的積木,小傢伙死活不肯收拾,直接跑開了。

我耐著性子三番五次引導要求,甚至“邀請”她跟我一起來收拾,甜甜依舊我行我素。

看著那滿地狼藉和這個不聽話的孩子,我內心躁怒的火苗在一點點撲騰,說話聲音也不由得大了幾分。

甜甜見我生氣了,很不情願地挪過來,哭喪著一張臉,象徵性地拿起幾塊積木放進收納盒,便又不配合了。

當我再一次跟她說:“寶貝,去把積木收起來”時,她居然索性往地上一趴,直接賴著不動了。

正當我要爆發之時,孩子她爸走了過來。他一邊示意我先去休息一會兒,一邊在甜甜面前蹲下,輕拍她的背:“寶貝不開心啦?是因為還不想把積木收起來,對嗎?”

忽然,他變換語調,神祕而又興致勃勃地接著說道:“要不要爸爸帶你用積木玩一個遊戲?快來,可好玩了!”一聽說要玩,小傢伙立馬雀躍著爬了起來,簡直讓我哭笑不得。

只見娃爸帶領甜甜一起把地上的積木一一撿起來,搭成了一座高樓大廈。緊接著,前方高能出現了——他設計了一個遊戲,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讓小傢伙完成了收納的任務。

遊戲是這樣的:甜甜化身為一隻破壞力指數爆表的小怪獸,需要上前“肢解”這座大樓,投入“封印之盒”中(也就是收納盒),才能算贏;

而孩子她爸則是奧特曼,任務是阻止這一切的發生。當然,所謂阻止,只不過是讓這個過程更加驚險刺激,趣味性十足。

雖然這個遊戲聽上去有那麼一點驚悚,但不得不承認,效果出奇的好。

甜甜不僅興高采烈地把所有積木都主動放進了收納盒中,一塊不剩,而且還意猶未盡地纏著她爸爸要收拾其他東西,積極性空前。

看著他倆嘻嘻哈哈的樣子,我心裡是相當服氣,我忽然想到了一個詞來形容娃爸:遊戲力man。

搞定不聽話的孩子,這個爸爸就用了3個字

事實上,“遊戲力”這個詞在甜甜五六個月時我就聽說過。同名書籍是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博士的經典作品,暢銷全世界。

對於遊戲力,科恩博士給出了最準確的定義:“它是以遊戲和理解情緒的方式與孩子聯結。”

是的,遊戲力不僅僅是指具備信手拈來各種遊戲的超強陪玩能力,其實它深層次的核心在於這兩個字:聯結

所謂聯結,是指大人與孩子之間彼此接納、溝通順暢的正面狀態,它存在於每一個親子良性互動的時刻:

當我們與孩子微笑擁抱時、深情對視時、盡興嬉戲時、溫馨共讀時……只有建立著聯結,孩子才會獲得十足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並從內心深處激發出愛合作的天性。

而很多時候,比如在孩子哭鬧叛逆、家長情緒崩潰、親子間發生爭吵對抗時,聯結會斷裂。我們到達不了孩子的內心世界,便會溝通受阻、遭遇各種育兒瓶頸。

這種情況下,遊戲力便發揮了作用。它讓聯結重建、讓親密關係再現、讓孩子重新樂於合作。

我一下子恍然大悟。在收拾積木這件事情上,一開始我命令式的做法給甜甜帶來了壓力,這種她不接受的方式導致我與她聯結斷裂、合作失敗,她自然不肯聽我的。

而孩子她爸卻用遊戲力與她重建了聯結,正是聯結讓孩子願意聽取爸爸的意見,把積木收了起來。

搞定不聽話的孩子,這個爸爸就用了3個字

在育兒過程中,很多家長都對孩子的哭鬧有種本能的抗拒,認為這是一件丟人的事,因此採取的措施也往往是讓孩子“不許哭”、“憋回去”。

但事實上,這種一味壓抑情緒的做法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高壓力下的服從並不是聯結,也無法讓孩子從內心深處達成合作的意願。

而“遊戲力”的妙處,就在於能夠幫助孩子合理處理他們的情緒爆發。

伊能靜曾在微博中分享過她與女兒米粒的相處之道。

“米粒有時要什麼不會表達,會生氣著急。我不會馬上呵斥,我會說,你這樣生氣,媽媽會捨不得,你有什麼慢慢說,媽媽聽得懂。

孩子有事,情緒化絕不可以是成人的第一反應,當一個沉著理性能聆聽的家長,孩子就會對父母生出信任,從而也成為一個內心健康的人。

在聽完孩子的感受後,即使有誇大的成分,但那是他的感受,要尊重。”

她有一句話讓我特別贊同:“當你成為父母,請永遠接納孩子的感受,成為他的後盾。”

"

晚上陪甜甜搭積木,整個過程我們母女倆都興致勃勃,臨到最後卻鬧了點不愉快。面對地板上散落的到處都是的積木,小傢伙死活不肯收拾,直接跑開了。

我耐著性子三番五次引導要求,甚至“邀請”她跟我一起來收拾,甜甜依舊我行我素。

看著那滿地狼藉和這個不聽話的孩子,我內心躁怒的火苗在一點點撲騰,說話聲音也不由得大了幾分。

甜甜見我生氣了,很不情願地挪過來,哭喪著一張臉,象徵性地拿起幾塊積木放進收納盒,便又不配合了。

當我再一次跟她說:“寶貝,去把積木收起來”時,她居然索性往地上一趴,直接賴著不動了。

正當我要爆發之時,孩子她爸走了過來。他一邊示意我先去休息一會兒,一邊在甜甜面前蹲下,輕拍她的背:“寶貝不開心啦?是因為還不想把積木收起來,對嗎?”

忽然,他變換語調,神祕而又興致勃勃地接著說道:“要不要爸爸帶你用積木玩一個遊戲?快來,可好玩了!”一聽說要玩,小傢伙立馬雀躍著爬了起來,簡直讓我哭笑不得。

只見娃爸帶領甜甜一起把地上的積木一一撿起來,搭成了一座高樓大廈。緊接著,前方高能出現了——他設計了一個遊戲,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讓小傢伙完成了收納的任務。

遊戲是這樣的:甜甜化身為一隻破壞力指數爆表的小怪獸,需要上前“肢解”這座大樓,投入“封印之盒”中(也就是收納盒),才能算贏;

而孩子她爸則是奧特曼,任務是阻止這一切的發生。當然,所謂阻止,只不過是讓這個過程更加驚險刺激,趣味性十足。

雖然這個遊戲聽上去有那麼一點驚悚,但不得不承認,效果出奇的好。

甜甜不僅興高采烈地把所有積木都主動放進了收納盒中,一塊不剩,而且還意猶未盡地纏著她爸爸要收拾其他東西,積極性空前。

看著他倆嘻嘻哈哈的樣子,我心裡是相當服氣,我忽然想到了一個詞來形容娃爸:遊戲力man。

搞定不聽話的孩子,這個爸爸就用了3個字

事實上,“遊戲力”這個詞在甜甜五六個月時我就聽說過。同名書籍是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博士的經典作品,暢銷全世界。

對於遊戲力,科恩博士給出了最準確的定義:“它是以遊戲和理解情緒的方式與孩子聯結。”

是的,遊戲力不僅僅是指具備信手拈來各種遊戲的超強陪玩能力,其實它深層次的核心在於這兩個字:聯結

所謂聯結,是指大人與孩子之間彼此接納、溝通順暢的正面狀態,它存在於每一個親子良性互動的時刻:

當我們與孩子微笑擁抱時、深情對視時、盡興嬉戲時、溫馨共讀時……只有建立著聯結,孩子才會獲得十足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並從內心深處激發出愛合作的天性。

而很多時候,比如在孩子哭鬧叛逆、家長情緒崩潰、親子間發生爭吵對抗時,聯結會斷裂。我們到達不了孩子的內心世界,便會溝通受阻、遭遇各種育兒瓶頸。

這種情況下,遊戲力便發揮了作用。它讓聯結重建、讓親密關係再現、讓孩子重新樂於合作。

我一下子恍然大悟。在收拾積木這件事情上,一開始我命令式的做法給甜甜帶來了壓力,這種她不接受的方式導致我與她聯結斷裂、合作失敗,她自然不肯聽我的。

而孩子她爸卻用遊戲力與她重建了聯結,正是聯結讓孩子願意聽取爸爸的意見,把積木收了起來。

搞定不聽話的孩子,這個爸爸就用了3個字

在育兒過程中,很多家長都對孩子的哭鬧有種本能的抗拒,認為這是一件丟人的事,因此採取的措施也往往是讓孩子“不許哭”、“憋回去”。

但事實上,這種一味壓抑情緒的做法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高壓力下的服從並不是聯結,也無法讓孩子從內心深處達成合作的意願。

而“遊戲力”的妙處,就在於能夠幫助孩子合理處理他們的情緒爆發。

伊能靜曾在微博中分享過她與女兒米粒的相處之道。

“米粒有時要什麼不會表達,會生氣著急。我不會馬上呵斥,我會說,你這樣生氣,媽媽會捨不得,你有什麼慢慢說,媽媽聽得懂。

孩子有事,情緒化絕不可以是成人的第一反應,當一個沉著理性能聆聽的家長,孩子就會對父母生出信任,從而也成為一個內心健康的人。

在聽完孩子的感受後,即使有誇大的成分,但那是他的感受,要尊重。”

她有一句話讓我特別贊同:“當你成為父母,請永遠接納孩子的感受,成為他的後盾。”

搞定不聽話的孩子,這個爸爸就用了3個字

做好父母真是太不容易了。小到陪玩過程中設計一個個有趣的遊戲,大到教育孩子為人處世的道理,這其中需要花費的工夫、智慧與心血,豈是寥寥數語就能表達明白的。

電影《美麗人生》將父母的這片深情刻畫到了極致。殘酷黑暗的納粹集中營裡,正是爸爸用遊戲力的方式,將這種種苦難巧妙說成是闖關遊戲,才能在如此絕望壓抑的環境下,保全了小男孩的童真與無慮。

影片最後,當看到即將被槍斃的爸爸故意步伐輕鬆、面帶微笑地經過小男孩躲藏的鐵櫃時,我不禁潸然淚下。

這真是遊戲力的最高境界,面對生死,它依然可以是一場遊戲;哪怕千難萬險,卻依舊在愛的包圍下,讓孩子跟自己緊緊聯結。

而在現實生活中,遊戲力也正被充滿智慧的家長們充分運用著。

超級奶爸夏克立是遊戲力方面的高手。在《爸爸去哪兒》第三季中,其中一集裡有個遊戲環節叫“泥潭挑戰”,要求所有小朋友們都到沼澤地中參加比賽。

愛乾淨的夏天小公主一開始是抗拒的,而夏克立並沒有對此一味強迫與指責,而是巧妙引入小豬佩奇跳泥坑的元素,跟夏天講起了卡通故事。

最終,在他的耐心引導下,夏天勇敢地跳入泥潭,開心地玩起來了。

嚮導式的父母會宏觀把控大方向,但在細節上處處關懷。

他們不會無條件遷就孩子,但當孩子遇到情況時,總會第一時間給予鼓勵與指導,採取措施幫助孩子回到正軌。

"

晚上陪甜甜搭積木,整個過程我們母女倆都興致勃勃,臨到最後卻鬧了點不愉快。面對地板上散落的到處都是的積木,小傢伙死活不肯收拾,直接跑開了。

我耐著性子三番五次引導要求,甚至“邀請”她跟我一起來收拾,甜甜依舊我行我素。

看著那滿地狼藉和這個不聽話的孩子,我內心躁怒的火苗在一點點撲騰,說話聲音也不由得大了幾分。

甜甜見我生氣了,很不情願地挪過來,哭喪著一張臉,象徵性地拿起幾塊積木放進收納盒,便又不配合了。

當我再一次跟她說:“寶貝,去把積木收起來”時,她居然索性往地上一趴,直接賴著不動了。

正當我要爆發之時,孩子她爸走了過來。他一邊示意我先去休息一會兒,一邊在甜甜面前蹲下,輕拍她的背:“寶貝不開心啦?是因為還不想把積木收起來,對嗎?”

忽然,他變換語調,神祕而又興致勃勃地接著說道:“要不要爸爸帶你用積木玩一個遊戲?快來,可好玩了!”一聽說要玩,小傢伙立馬雀躍著爬了起來,簡直讓我哭笑不得。

只見娃爸帶領甜甜一起把地上的積木一一撿起來,搭成了一座高樓大廈。緊接著,前方高能出現了——他設計了一個遊戲,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讓小傢伙完成了收納的任務。

遊戲是這樣的:甜甜化身為一隻破壞力指數爆表的小怪獸,需要上前“肢解”這座大樓,投入“封印之盒”中(也就是收納盒),才能算贏;

而孩子她爸則是奧特曼,任務是阻止這一切的發生。當然,所謂阻止,只不過是讓這個過程更加驚險刺激,趣味性十足。

雖然這個遊戲聽上去有那麼一點驚悚,但不得不承認,效果出奇的好。

甜甜不僅興高采烈地把所有積木都主動放進了收納盒中,一塊不剩,而且還意猶未盡地纏著她爸爸要收拾其他東西,積極性空前。

看著他倆嘻嘻哈哈的樣子,我心裡是相當服氣,我忽然想到了一個詞來形容娃爸:遊戲力man。

搞定不聽話的孩子,這個爸爸就用了3個字

事實上,“遊戲力”這個詞在甜甜五六個月時我就聽說過。同名書籍是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博士的經典作品,暢銷全世界。

對於遊戲力,科恩博士給出了最準確的定義:“它是以遊戲和理解情緒的方式與孩子聯結。”

是的,遊戲力不僅僅是指具備信手拈來各種遊戲的超強陪玩能力,其實它深層次的核心在於這兩個字:聯結

所謂聯結,是指大人與孩子之間彼此接納、溝通順暢的正面狀態,它存在於每一個親子良性互動的時刻:

當我們與孩子微笑擁抱時、深情對視時、盡興嬉戲時、溫馨共讀時……只有建立著聯結,孩子才會獲得十足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並從內心深處激發出愛合作的天性。

而很多時候,比如在孩子哭鬧叛逆、家長情緒崩潰、親子間發生爭吵對抗時,聯結會斷裂。我們到達不了孩子的內心世界,便會溝通受阻、遭遇各種育兒瓶頸。

這種情況下,遊戲力便發揮了作用。它讓聯結重建、讓親密關係再現、讓孩子重新樂於合作。

我一下子恍然大悟。在收拾積木這件事情上,一開始我命令式的做法給甜甜帶來了壓力,這種她不接受的方式導致我與她聯結斷裂、合作失敗,她自然不肯聽我的。

而孩子她爸卻用遊戲力與她重建了聯結,正是聯結讓孩子願意聽取爸爸的意見,把積木收了起來。

搞定不聽話的孩子,這個爸爸就用了3個字

在育兒過程中,很多家長都對孩子的哭鬧有種本能的抗拒,認為這是一件丟人的事,因此採取的措施也往往是讓孩子“不許哭”、“憋回去”。

但事實上,這種一味壓抑情緒的做法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高壓力下的服從並不是聯結,也無法讓孩子從內心深處達成合作的意願。

而“遊戲力”的妙處,就在於能夠幫助孩子合理處理他們的情緒爆發。

伊能靜曾在微博中分享過她與女兒米粒的相處之道。

“米粒有時要什麼不會表達,會生氣著急。我不會馬上呵斥,我會說,你這樣生氣,媽媽會捨不得,你有什麼慢慢說,媽媽聽得懂。

孩子有事,情緒化絕不可以是成人的第一反應,當一個沉著理性能聆聽的家長,孩子就會對父母生出信任,從而也成為一個內心健康的人。

在聽完孩子的感受後,即使有誇大的成分,但那是他的感受,要尊重。”

她有一句話讓我特別贊同:“當你成為父母,請永遠接納孩子的感受,成為他的後盾。”

搞定不聽話的孩子,這個爸爸就用了3個字

做好父母真是太不容易了。小到陪玩過程中設計一個個有趣的遊戲,大到教育孩子為人處世的道理,這其中需要花費的工夫、智慧與心血,豈是寥寥數語就能表達明白的。

電影《美麗人生》將父母的這片深情刻畫到了極致。殘酷黑暗的納粹集中營裡,正是爸爸用遊戲力的方式,將這種種苦難巧妙說成是闖關遊戲,才能在如此絕望壓抑的環境下,保全了小男孩的童真與無慮。

影片最後,當看到即將被槍斃的爸爸故意步伐輕鬆、面帶微笑地經過小男孩躲藏的鐵櫃時,我不禁潸然淚下。

這真是遊戲力的最高境界,面對生死,它依然可以是一場遊戲;哪怕千難萬險,卻依舊在愛的包圍下,讓孩子跟自己緊緊聯結。

而在現實生活中,遊戲力也正被充滿智慧的家長們充分運用著。

超級奶爸夏克立是遊戲力方面的高手。在《爸爸去哪兒》第三季中,其中一集裡有個遊戲環節叫“泥潭挑戰”,要求所有小朋友們都到沼澤地中參加比賽。

愛乾淨的夏天小公主一開始是抗拒的,而夏克立並沒有對此一味強迫與指責,而是巧妙引入小豬佩奇跳泥坑的元素,跟夏天講起了卡通故事。

最終,在他的耐心引導下,夏天勇敢地跳入泥潭,開心地玩起來了。

嚮導式的父母會宏觀把控大方向,但在細節上處處關懷。

他們不會無條件遷就孩子,但當孩子遇到情況時,總會第一時間給予鼓勵與指導,採取措施幫助孩子回到正軌。

搞定不聽話的孩子,這個爸爸就用了3個字

在養育甜甜的過程中,我曾一度以為遊戲力很難,需要很大的腦洞、很多的靈感。但是看了科恩博士的書之後,我忽然發現,自己之前的很多做法,其實早就在踐行遊戲力的魅力:

★ 角色扮演:用過家家的形式來模擬真實情景。

甜甜有段時間不肯洗手,在說教無效的情況下,我拿來一個印有卡通人物的搪瓷盆,在裡面加點水,邀請她來給盆中的小人洗個澡。於是,孩子樂呵呵接受了邀請,洗手任務完成了。

★ 鏡像情緒:用略帶誇張的方式來表達內心感受,以此來更好地處理情緒。

甜甜有次不肯去洗澡,在跟她死磕較勁的當口,我忽然用一種極誇張搞笑的音調說道:“我的天哪~這裡居然有一個寶寶不肯去洗澡呢!”

帶著點戲劇性的節奏,我又唱起了自編的兒歌:“寶貝寶貝去洗澡,乾乾淨淨真是好……”正是這麼很輕鬆的方式,孩子一下子就被逗得咯咯直笑,稍微扭捏幾下,便乖乖去洗澡了。

"

晚上陪甜甜搭積木,整個過程我們母女倆都興致勃勃,臨到最後卻鬧了點不愉快。面對地板上散落的到處都是的積木,小傢伙死活不肯收拾,直接跑開了。

我耐著性子三番五次引導要求,甚至“邀請”她跟我一起來收拾,甜甜依舊我行我素。

看著那滿地狼藉和這個不聽話的孩子,我內心躁怒的火苗在一點點撲騰,說話聲音也不由得大了幾分。

甜甜見我生氣了,很不情願地挪過來,哭喪著一張臉,象徵性地拿起幾塊積木放進收納盒,便又不配合了。

當我再一次跟她說:“寶貝,去把積木收起來”時,她居然索性往地上一趴,直接賴著不動了。

正當我要爆發之時,孩子她爸走了過來。他一邊示意我先去休息一會兒,一邊在甜甜面前蹲下,輕拍她的背:“寶貝不開心啦?是因為還不想把積木收起來,對嗎?”

忽然,他變換語調,神祕而又興致勃勃地接著說道:“要不要爸爸帶你用積木玩一個遊戲?快來,可好玩了!”一聽說要玩,小傢伙立馬雀躍著爬了起來,簡直讓我哭笑不得。

只見娃爸帶領甜甜一起把地上的積木一一撿起來,搭成了一座高樓大廈。緊接著,前方高能出現了——他設計了一個遊戲,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讓小傢伙完成了收納的任務。

遊戲是這樣的:甜甜化身為一隻破壞力指數爆表的小怪獸,需要上前“肢解”這座大樓,投入“封印之盒”中(也就是收納盒),才能算贏;

而孩子她爸則是奧特曼,任務是阻止這一切的發生。當然,所謂阻止,只不過是讓這個過程更加驚險刺激,趣味性十足。

雖然這個遊戲聽上去有那麼一點驚悚,但不得不承認,效果出奇的好。

甜甜不僅興高采烈地把所有積木都主動放進了收納盒中,一塊不剩,而且還意猶未盡地纏著她爸爸要收拾其他東西,積極性空前。

看著他倆嘻嘻哈哈的樣子,我心裡是相當服氣,我忽然想到了一個詞來形容娃爸:遊戲力man。

搞定不聽話的孩子,這個爸爸就用了3個字

事實上,“遊戲力”這個詞在甜甜五六個月時我就聽說過。同名書籍是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博士的經典作品,暢銷全世界。

對於遊戲力,科恩博士給出了最準確的定義:“它是以遊戲和理解情緒的方式與孩子聯結。”

是的,遊戲力不僅僅是指具備信手拈來各種遊戲的超強陪玩能力,其實它深層次的核心在於這兩個字:聯結

所謂聯結,是指大人與孩子之間彼此接納、溝通順暢的正面狀態,它存在於每一個親子良性互動的時刻:

當我們與孩子微笑擁抱時、深情對視時、盡興嬉戲時、溫馨共讀時……只有建立著聯結,孩子才會獲得十足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並從內心深處激發出愛合作的天性。

而很多時候,比如在孩子哭鬧叛逆、家長情緒崩潰、親子間發生爭吵對抗時,聯結會斷裂。我們到達不了孩子的內心世界,便會溝通受阻、遭遇各種育兒瓶頸。

這種情況下,遊戲力便發揮了作用。它讓聯結重建、讓親密關係再現、讓孩子重新樂於合作。

我一下子恍然大悟。在收拾積木這件事情上,一開始我命令式的做法給甜甜帶來了壓力,這種她不接受的方式導致我與她聯結斷裂、合作失敗,她自然不肯聽我的。

而孩子她爸卻用遊戲力與她重建了聯結,正是聯結讓孩子願意聽取爸爸的意見,把積木收了起來。

搞定不聽話的孩子,這個爸爸就用了3個字

在育兒過程中,很多家長都對孩子的哭鬧有種本能的抗拒,認為這是一件丟人的事,因此採取的措施也往往是讓孩子“不許哭”、“憋回去”。

但事實上,這種一味壓抑情緒的做法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高壓力下的服從並不是聯結,也無法讓孩子從內心深處達成合作的意願。

而“遊戲力”的妙處,就在於能夠幫助孩子合理處理他們的情緒爆發。

伊能靜曾在微博中分享過她與女兒米粒的相處之道。

“米粒有時要什麼不會表達,會生氣著急。我不會馬上呵斥,我會說,你這樣生氣,媽媽會捨不得,你有什麼慢慢說,媽媽聽得懂。

孩子有事,情緒化絕不可以是成人的第一反應,當一個沉著理性能聆聽的家長,孩子就會對父母生出信任,從而也成為一個內心健康的人。

在聽完孩子的感受後,即使有誇大的成分,但那是他的感受,要尊重。”

她有一句話讓我特別贊同:“當你成為父母,請永遠接納孩子的感受,成為他的後盾。”

搞定不聽話的孩子,這個爸爸就用了3個字

做好父母真是太不容易了。小到陪玩過程中設計一個個有趣的遊戲,大到教育孩子為人處世的道理,這其中需要花費的工夫、智慧與心血,豈是寥寥數語就能表達明白的。

電影《美麗人生》將父母的這片深情刻畫到了極致。殘酷黑暗的納粹集中營裡,正是爸爸用遊戲力的方式,將這種種苦難巧妙說成是闖關遊戲,才能在如此絕望壓抑的環境下,保全了小男孩的童真與無慮。

影片最後,當看到即將被槍斃的爸爸故意步伐輕鬆、面帶微笑地經過小男孩躲藏的鐵櫃時,我不禁潸然淚下。

這真是遊戲力的最高境界,面對生死,它依然可以是一場遊戲;哪怕千難萬險,卻依舊在愛的包圍下,讓孩子跟自己緊緊聯結。

而在現實生活中,遊戲力也正被充滿智慧的家長們充分運用著。

超級奶爸夏克立是遊戲力方面的高手。在《爸爸去哪兒》第三季中,其中一集裡有個遊戲環節叫“泥潭挑戰”,要求所有小朋友們都到沼澤地中參加比賽。

愛乾淨的夏天小公主一開始是抗拒的,而夏克立並沒有對此一味強迫與指責,而是巧妙引入小豬佩奇跳泥坑的元素,跟夏天講起了卡通故事。

最終,在他的耐心引導下,夏天勇敢地跳入泥潭,開心地玩起來了。

嚮導式的父母會宏觀把控大方向,但在細節上處處關懷。

他們不會無條件遷就孩子,但當孩子遇到情況時,總會第一時間給予鼓勵與指導,採取措施幫助孩子回到正軌。

搞定不聽話的孩子,這個爸爸就用了3個字

在養育甜甜的過程中,我曾一度以為遊戲力很難,需要很大的腦洞、很多的靈感。但是看了科恩博士的書之後,我忽然發現,自己之前的很多做法,其實早就在踐行遊戲力的魅力:

★ 角色扮演:用過家家的形式來模擬真實情景。

甜甜有段時間不肯洗手,在說教無效的情況下,我拿來一個印有卡通人物的搪瓷盆,在裡面加點水,邀請她來給盆中的小人洗個澡。於是,孩子樂呵呵接受了邀請,洗手任務完成了。

★ 鏡像情緒:用略帶誇張的方式來表達內心感受,以此來更好地處理情緒。

甜甜有次不肯去洗澡,在跟她死磕較勁的當口,我忽然用一種極誇張搞笑的音調說道:“我的天哪~這裡居然有一個寶寶不肯去洗澡呢!”

帶著點戲劇性的節奏,我又唱起了自編的兒歌:“寶貝寶貝去洗澡,乾乾淨淨真是好……”正是這麼很輕鬆的方式,孩子一下子就被逗得咯咯直笑,稍微扭捏幾下,便乖乖去洗澡了。

搞定不聽話的孩子,這個爸爸就用了3個字

我越發深刻感受到,只要做個有心有愛的父母,生活中處處可以充滿遊戲力。

而所謂“遊戲力”,遊戲固然重要,更重要的則是在這個過程中與孩子的聯結。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愛與接納,也是我與孩子之間最直接最生動的心靈碰撞。

著名教育學及心理學家加利·蘭德雷斯說過:“對孩子來說,‘玩出’他們的經歷與感受,是最自然、最富動力的自我療愈。”

是的,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他們是這個世界上真正的遊戲大師。

正因為如此,遊戲力才如此具有魔力;輕鬆帶娃的祕訣,原來正藏在其中。

而它背後的深刻含義,則需要我們父母用盡一生去實踐、去領悟。

"

晚上陪甜甜搭積木,整個過程我們母女倆都興致勃勃,臨到最後卻鬧了點不愉快。面對地板上散落的到處都是的積木,小傢伙死活不肯收拾,直接跑開了。

我耐著性子三番五次引導要求,甚至“邀請”她跟我一起來收拾,甜甜依舊我行我素。

看著那滿地狼藉和這個不聽話的孩子,我內心躁怒的火苗在一點點撲騰,說話聲音也不由得大了幾分。

甜甜見我生氣了,很不情願地挪過來,哭喪著一張臉,象徵性地拿起幾塊積木放進收納盒,便又不配合了。

當我再一次跟她說:“寶貝,去把積木收起來”時,她居然索性往地上一趴,直接賴著不動了。

正當我要爆發之時,孩子她爸走了過來。他一邊示意我先去休息一會兒,一邊在甜甜面前蹲下,輕拍她的背:“寶貝不開心啦?是因為還不想把積木收起來,對嗎?”

忽然,他變換語調,神祕而又興致勃勃地接著說道:“要不要爸爸帶你用積木玩一個遊戲?快來,可好玩了!”一聽說要玩,小傢伙立馬雀躍著爬了起來,簡直讓我哭笑不得。

只見娃爸帶領甜甜一起把地上的積木一一撿起來,搭成了一座高樓大廈。緊接著,前方高能出現了——他設計了一個遊戲,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讓小傢伙完成了收納的任務。

遊戲是這樣的:甜甜化身為一隻破壞力指數爆表的小怪獸,需要上前“肢解”這座大樓,投入“封印之盒”中(也就是收納盒),才能算贏;

而孩子她爸則是奧特曼,任務是阻止這一切的發生。當然,所謂阻止,只不過是讓這個過程更加驚險刺激,趣味性十足。

雖然這個遊戲聽上去有那麼一點驚悚,但不得不承認,效果出奇的好。

甜甜不僅興高采烈地把所有積木都主動放進了收納盒中,一塊不剩,而且還意猶未盡地纏著她爸爸要收拾其他東西,積極性空前。

看著他倆嘻嘻哈哈的樣子,我心裡是相當服氣,我忽然想到了一個詞來形容娃爸:遊戲力man。

搞定不聽話的孩子,這個爸爸就用了3個字

事實上,“遊戲力”這個詞在甜甜五六個月時我就聽說過。同名書籍是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博士的經典作品,暢銷全世界。

對於遊戲力,科恩博士給出了最準確的定義:“它是以遊戲和理解情緒的方式與孩子聯結。”

是的,遊戲力不僅僅是指具備信手拈來各種遊戲的超強陪玩能力,其實它深層次的核心在於這兩個字:聯結

所謂聯結,是指大人與孩子之間彼此接納、溝通順暢的正面狀態,它存在於每一個親子良性互動的時刻:

當我們與孩子微笑擁抱時、深情對視時、盡興嬉戲時、溫馨共讀時……只有建立著聯結,孩子才會獲得十足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並從內心深處激發出愛合作的天性。

而很多時候,比如在孩子哭鬧叛逆、家長情緒崩潰、親子間發生爭吵對抗時,聯結會斷裂。我們到達不了孩子的內心世界,便會溝通受阻、遭遇各種育兒瓶頸。

這種情況下,遊戲力便發揮了作用。它讓聯結重建、讓親密關係再現、讓孩子重新樂於合作。

我一下子恍然大悟。在收拾積木這件事情上,一開始我命令式的做法給甜甜帶來了壓力,這種她不接受的方式導致我與她聯結斷裂、合作失敗,她自然不肯聽我的。

而孩子她爸卻用遊戲力與她重建了聯結,正是聯結讓孩子願意聽取爸爸的意見,把積木收了起來。

搞定不聽話的孩子,這個爸爸就用了3個字

在育兒過程中,很多家長都對孩子的哭鬧有種本能的抗拒,認為這是一件丟人的事,因此採取的措施也往往是讓孩子“不許哭”、“憋回去”。

但事實上,這種一味壓抑情緒的做法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高壓力下的服從並不是聯結,也無法讓孩子從內心深處達成合作的意願。

而“遊戲力”的妙處,就在於能夠幫助孩子合理處理他們的情緒爆發。

伊能靜曾在微博中分享過她與女兒米粒的相處之道。

“米粒有時要什麼不會表達,會生氣著急。我不會馬上呵斥,我會說,你這樣生氣,媽媽會捨不得,你有什麼慢慢說,媽媽聽得懂。

孩子有事,情緒化絕不可以是成人的第一反應,當一個沉著理性能聆聽的家長,孩子就會對父母生出信任,從而也成為一個內心健康的人。

在聽完孩子的感受後,即使有誇大的成分,但那是他的感受,要尊重。”

她有一句話讓我特別贊同:“當你成為父母,請永遠接納孩子的感受,成為他的後盾。”

搞定不聽話的孩子,這個爸爸就用了3個字

做好父母真是太不容易了。小到陪玩過程中設計一個個有趣的遊戲,大到教育孩子為人處世的道理,這其中需要花費的工夫、智慧與心血,豈是寥寥數語就能表達明白的。

電影《美麗人生》將父母的這片深情刻畫到了極致。殘酷黑暗的納粹集中營裡,正是爸爸用遊戲力的方式,將這種種苦難巧妙說成是闖關遊戲,才能在如此絕望壓抑的環境下,保全了小男孩的童真與無慮。

影片最後,當看到即將被槍斃的爸爸故意步伐輕鬆、面帶微笑地經過小男孩躲藏的鐵櫃時,我不禁潸然淚下。

這真是遊戲力的最高境界,面對生死,它依然可以是一場遊戲;哪怕千難萬險,卻依舊在愛的包圍下,讓孩子跟自己緊緊聯結。

而在現實生活中,遊戲力也正被充滿智慧的家長們充分運用著。

超級奶爸夏克立是遊戲力方面的高手。在《爸爸去哪兒》第三季中,其中一集裡有個遊戲環節叫“泥潭挑戰”,要求所有小朋友們都到沼澤地中參加比賽。

愛乾淨的夏天小公主一開始是抗拒的,而夏克立並沒有對此一味強迫與指責,而是巧妙引入小豬佩奇跳泥坑的元素,跟夏天講起了卡通故事。

最終,在他的耐心引導下,夏天勇敢地跳入泥潭,開心地玩起來了。

嚮導式的父母會宏觀把控大方向,但在細節上處處關懷。

他們不會無條件遷就孩子,但當孩子遇到情況時,總會第一時間給予鼓勵與指導,採取措施幫助孩子回到正軌。

搞定不聽話的孩子,這個爸爸就用了3個字

在養育甜甜的過程中,我曾一度以為遊戲力很難,需要很大的腦洞、很多的靈感。但是看了科恩博士的書之後,我忽然發現,自己之前的很多做法,其實早就在踐行遊戲力的魅力:

★ 角色扮演:用過家家的形式來模擬真實情景。

甜甜有段時間不肯洗手,在說教無效的情況下,我拿來一個印有卡通人物的搪瓷盆,在裡面加點水,邀請她來給盆中的小人洗個澡。於是,孩子樂呵呵接受了邀請,洗手任務完成了。

★ 鏡像情緒:用略帶誇張的方式來表達內心感受,以此來更好地處理情緒。

甜甜有次不肯去洗澡,在跟她死磕較勁的當口,我忽然用一種極誇張搞笑的音調說道:“我的天哪~這裡居然有一個寶寶不肯去洗澡呢!”

帶著點戲劇性的節奏,我又唱起了自編的兒歌:“寶貝寶貝去洗澡,乾乾淨淨真是好……”正是這麼很輕鬆的方式,孩子一下子就被逗得咯咯直笑,稍微扭捏幾下,便乖乖去洗澡了。

搞定不聽話的孩子,這個爸爸就用了3個字

我越發深刻感受到,只要做個有心有愛的父母,生活中處處可以充滿遊戲力。

而所謂“遊戲力”,遊戲固然重要,更重要的則是在這個過程中與孩子的聯結。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愛與接納,也是我與孩子之間最直接最生動的心靈碰撞。

著名教育學及心理學家加利·蘭德雷斯說過:“對孩子來說,‘玩出’他們的經歷與感受,是最自然、最富動力的自我療愈。”

是的,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他們是這個世界上真正的遊戲大師。

正因為如此,遊戲力才如此具有魔力;輕鬆帶娃的祕訣,原來正藏在其中。

而它背後的深刻含義,則需要我們父母用盡一生去實踐、去領悟。

搞定不聽話的孩子,這個爸爸就用了3個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