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您知道妹妹36歲了,為何嫁不出去嗎?”“關你什麼事?”

導語:“媽,您知道妹妹36歲了,為何嫁不出去嗎?”“關你什麼事?”

作者:三點/原創

“媽,您知道妹妹36歲了,為何嫁不出去嗎?”“關你什麼事?”

對於我自己的媽媽,說真的,現在連我這個兒子都有些看法。雖然她從小到大最喜歡的孩子都是我,可是對於她的一些行為與做法,我有些看不過去,也不認為這種行為很恰當。不過她那種老觀念,這麼多年過來之後還想改變,難度就未免有些大了。對此,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勸說她,或者,還是轉頭去勸下我妹妹可能還有效果一些吧?

“媽,您知道妹妹36歲了,為何嫁不出去嗎?”“關你什麼事?”

可能有些老一輩的思想觀念都有些類似吧,拿我父母來說,他們一直都認為女孩子要是嫁人就是別人家的人了,這也就能解釋為何他們在我跟我妹小的時候起就有些區別對待。雖說在吃飯穿衣這些事情上,倒也看不出太大的差別,我們家也沒窮到需要在兒女基本生活層面大做文章的程度。

不過在一些關鍵的點上,對待兒女態度與想法上的差別就顯現無疑。當年我高考,父母全力支持,說男孩子就得發憤讀書,將來才能找到好工作、出人頭地。到了我妹妹高中畢業之時,父母的熱情就明顯大打折扣,總是說隨意就行,反正考得上就讀,考不上他們找點關係進個公司混著也不賴。“女孩子家家,將來總歸是要嫁人的,沒必要讀那麼多書,浪費時間跟金錢。”這真的是我媽當年說的原話。

“媽,您知道妹妹36歲了,為何嫁不出去嗎?”“關你什麼事?”

所幸我妹妹很爭氣,自己考上了重點大學,離家讀書四年。我爸媽當時也挺高興的,畢竟自己女兒考出了好成績,他們臉上也有光。不過也一直唸叨著“一個女孩子,這麼會讀書也不是什麼好事。將來正經找個好人家就行了。本科讀完是盡頭了,再往下我們也不想再供了。”

與她成反比的是,他們讓我能讀研就讀研。我妹畢業之後憑藉自己的能力進了家鄉一個國企,薪資很高,工作也很體面。看到她的工資條之後,我媽臉色好看多了,跟別人談笑之間總是這樣說:“我家這個丫頭總算沒白供她讀這麼多年的書,好歹本錢回來也快。我看吶,養女兒就應該多賺錢給自己孃家,不然嫁出去就虧了。”​

“媽,您知道妹妹36歲了,為何嫁不出去嗎?”“關你什麼事?”

後來我妹談戀愛,先前倒是沒管,只是她談到一定程度,跟對方男孩都已經談婚論嫁了,兩家見面談彩禮的時候,我媽非常強硬地表示:彩禮要在我們當地8萬的基礎之上多加10萬,意思是我妹妹文憑高、單位好,為了培養她家裡花了大心思、費了大力氣,不多要些彩禮我們家養她划不來。

其實提出這種要求就已經有些過分了,可在此基礎之上,我媽得寸進尺,還有一個過分的請求:女婿要負責每個月給孃家生活費2000塊,還說這已經是很優惠的條件了,要知道之前我妹妹的工資是全數上交的,兩者一比,我家虧大了。當時我妹就低著個頭不吭聲,一副我媽說什麼是什麼的樣子。

“媽,您知道妹妹36歲了,為何嫁不出去嗎?”“關你什麼事?”

孩子身上總會有父母的三觀影響存在,可能之後兩個人因此沒談妥,最終就這麼分手了,當時我妹26歲,與對方戀愛兩年多。那個男人真的還不錯,很穩重可靠的樣子,我都替她惋惜。

之後我媽乾脆就明白對外替我妹擇偶提出了這樣幾個硬性條件,答應的再處,第一關就否決或表示堅決接受不了的,那就不必再往下了解了。

大家又不是傻子,就算我妹條件再不錯,可是攤上這麼個孃家,還提出這麼苛刻的條件,等於得養我父母一輩子,這還只是目前,以後會如何,還不得而知,想想都是麻煩,便自覺退避三舍了。

“媽,您知道妹妹36歲了,為何嫁不出去嗎?”“關你什麼事?”

前幾天帶著妻子回家看望父母,一家人聊天之間她又開始嘮叨起這些來。看著讀書與工作都沒讓家人操什麼心的妹妹,獨獨在婚姻大事上鎩羽而歸,一點主意也沒有,任憑我媽擺弄的樣子,我有些替她感到悲哀,忍不住插嘴道:“媽,您知道妹妹36歲了,為何嫁不出去嗎?”“關你什麼事?”我媽瞪了我一眼,讓我呆不慣就滾回自己家裡去,別在她跟前礙眼壞事。大家說說看,像這種情況我該怎麼辦才能多少起到點積極的作用呢?

“媽,您知道妹妹36歲了,為何嫁不出去嗎?”“關你什麼事?”

三點評價:

這種將女兒的婚姻當成一種交易的想法是最不正確的,彩禮存在的作用,是增加婚姻的保險成本、尊重女方、重視女方的一種表示而已,並非為女方家庭提供一種合法的斂財機會。

如果不明白這樣一點,抱著一種理所當然的態度認為對方想娶自己的女兒,就能坐地起價,不答應便不鬆口,哪怕讓女兒錯過合適的姻緣也在所不惜,那就相當危險了,有可能耽誤自己孩子的終身。身為兒女,孝順聽話是一方面,但父母過分的要求你得有反對與反抗的勇氣,一味順從,將來如果結局不理想,大半責任也在自己身上。

—en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