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為什麼你對你的孩子有那麼多不滿?

不完美媽媽 心理學 跆拳道 讀書 文章 樹輝心理驛站 2019-07-04

本文由樹輝老師原創,歡迎轉發分享,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

一個無力的、拖延的孩子,一個抑鬱的、孤獨的青少年,往往會活在父母的不滿裡。其實一個孩子最大的幸運不是如何去獲得父母的高質量的愛,而是能夠和父母的不滿劃清界限。

心理學:為什麼你對你的孩子有那麼多不滿?

有你這樣的爸爸嗎?

上週我和兒子去練跆拳道發生了一個好玩兒的故事。有一個八九歲的小男孩兒動作相當規範,幾次得到了教練的表揚,而小男孩兒的爸爸卻站在一旁冷冷地看著,拿著本子好像還一招一式的畫著。

等到休息時,爸爸第一時間跑到孩子面前,開始給孩子糾正一個又一個的動作,孩子剛剛喝了一口水,就被他拖到一邊加練。

這一幕正好讓兒子看到,他走到我身邊悄悄問:“爸爸,那個小哥哥練得很好了啊,為什麼他爸爸還要讓他練呢?”我隨口答道:“他爸爸不滿意唄。”沒想到兒子一連串的問題前仆後繼的來了。

“可是教練都挺滿意為什麼他爸爸就不滿意呢?他爸爸那麼能的話就不用讓他上課了,他自己在家教就是了……”這時,男孩兒不小心摔了一跤,他的爸爸不但沒有扶他起來,還踢了孩子一腳,這時候我兒子拉著我的手,大喊了一聲:“有你這樣的爸爸嗎?你孩子肯定不是親生的。”

喊完後孩子一下躲到我身後,那位爸爸看了看我兒子,臉一紅終於停手了,他的孩子也可以休息一下了。兒子在我身後躲著,我只好尷尬地笑笑,沒話找話,我說:‘孩子其實練得挺不錯了。’男人點點頭說:‘我覺得還是不夠專心,要不然還能做得更好。’

心理學:為什麼你對你的孩子有那麼多不滿?

等孩子們開始上課了,這位爸爸靠近我說:“您知道嗎?像他這麼大的孩子,比他練的好的還有很多,我孩子最多算一箇中等。”

我下意識地看了他一眼,長得文質彬彬的一個人,內心卻對孩子充滿了不滿。這份不滿可能已經深深地根植於這位爸爸的心裡,有一天他的孩子可能會告訴他自己不想學跆拳道了,甚至不想學習了,他可能永遠也不知道這是為什麼。

原因很簡單,就是我從來都不曾讓你滿意過,借用我孩子的一句話說:“有你這樣的親爸爸嗎?”

為了逃避你的不滿,我只能抑鬱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留學海外的男孩兒,我在諮詢室裡見到他時,他已經抑鬱一年半了。我們第一次在諮詢室裡聊的時候他很排斥,我就旁敲側擊的和他的父母聊。

當我通過和父母聊撬開孩子的嘴時,他說出了很多讓他父母和我感到震驚的心裡話,媽媽早已哭得泣不成聲,看著孩子,關心地問道:“你怎麼不早說呢?”孩子面無表情,只說道:“我聽夠了你跟我所講的大道理,現在我想要的是安安靜靜地待著。”

然而,就在這次抑鬱之前,他習慣於把自己在讀書時取得的成績傳給父母看,他最常問的一個問題就是:“我現在在你們同事的孩子中能排到第幾?”這真的是一個讓我聽起來會感到一陣陣痠痛的問題。

難怪這個孩子抑鬱了一年多不去跟自己的父母求助,在和父母的關係裡,他可能永遠尋找不到被支持的感覺。或者說父母總能有意無意的把對孩子的不滿傳遞給他。然而他已經很優秀了,即使是如此,仍然要活在父母的不滿中,這樣的話也只能陷入抑鬱的狀態。

你敢讓自己的不滿迴歸嗎?

這是一個對很多人而言都充滿挑戰的話題,聽起來彷彿有些挑釁的味道。這也是作為一個心理諮詢師,我一直在研究的一個規律,那就是:“我們大多數時候的不滿,不是針對別人,而是對自身。”

比如說你對一個孩子的學習成績不滿,父母拼命的去管這個孩子,在父母的意識層面是為了孩子好,最經典的說法是:“你學習好了是你自己受益,我們能跟你享幾年福?”可是如果你耐心的跟他們聊聊,當看到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會有什麼感覺?多數父母都會告訴你自己很無助。

其實在父母的潛意識裡是你對自己教出了一個成績不夠優秀的孩子感到不滿,然而很多父母不敢承認自己的這種狀態,只能以為孩子好的名義管教孩子,失衡的心態、糟糕的狀態,就會在不知不覺間製造出糟糕的關係。然而,如果你不仔細去體驗這個過程,你很難體察到自己潛意識裡對孩子的攻擊,關鍵是極有可能在你和孩子這麼大的時候,你也不知不覺被你的父母這樣攻擊著。

一個人很難承認自己的侷限性,因此總會把不滿指向別人,尤其是男性,如果有人表達對他的不滿,他就會覺得自己在這個人面前不行。

心理學:為什麼你對你的孩子有那麼多不滿?

所以,當青春期的孩子在表達自己對父母的不滿時,這個孩子往往會有被爸爸“幹掉”的危險。因此在很多家庭形成的親子關係中,孩子是不被允許跟父母表達自己的不滿的,所以他們會走向抑鬱狀態。

如果在一個家庭中,父母能意識到自己的侷限性,如果可以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對孩子的不滿其實和孩子無關,父母和孩子之間便有了清晰的界線,在他們面前,作為孩子想說什麼都可以,在這種被允許,被接納的狀態下成長起來的孩子,一定是如沐春風的。

作為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每當有不滿,都要時刻覺察一下,你究竟在幹什麼?同時也要問一問自己,你到底想表達什麼?

樹輝老師:

一個專心做諮詢的實戰派心理治療師

一個在來訪者面前沒有正形,但是可以做到字字珠璣的心理諮詢師

一個經常會有一些怪論,可是會深入你內心的非著名心理諮詢師

總之是一個最不像心理諮詢師的心理諮詢師

這是一個有溫度的頭條號!

想讓生活再幸福一點點,關注我們!

如果您喜歡本文,那就點個贊轉發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