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冷清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

一直以來都很奇怪自己,無論吃多美味的大餐,吃飽了也總覺得空空的,只有吃上了家裡媽媽的飯菜,才有吃飽喝足的煙火氣息感覺。現在明白了,讓我吃飽喝足的是家的幸福歸屬感。

"

一直以來都很奇怪自己,無論吃多美味的大餐,吃飽了也總覺得空空的,只有吃上了家裡媽媽的飯菜,才有吃飽喝足的煙火氣息感覺。現在明白了,讓我吃飽喝足的是家的幸福歸屬感。

廚房冷清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小學時,我特別羨慕我的同桌楊婷婷,因為她的兜裡總揣著百元大鈔。

所以楊婷婷買起零食來,總能隨心所欲。她早早集齊了小浣熊的英雄卡,辣條、棒冰和乾脆面,想吃多少就有多少。

而我只能乖乖回家,去吃媽媽做的清淡飯菜。我媽廚藝不佳,做菜品相差,味道也一般而且翻來覆去就是那麼幾個家常菜。

後來的某一天,我帶楊婷婷回家去玩。到了飯點,爸媽便邀請她留在我家吃飯。

那天,媽媽做了涼拌雞絲、青椒肉片、素炒青菜和番茄雞蛋湯。楊婷婷的神色卻有些怯怯的,期待與失落同時在眼裡閃現。

吃完兩碗米飯喝完一碗湯後,她才跟我媽媽道謝,然後低聲說:“我已經好久沒吃到媽媽做的飯了。”

我這才知道,楊婷婷的父親是大貨車司機,一年四季奔忙在高速公路上。而她的母親沉迷於麻將桌,常常丟給她一點錢,讓她自己去解決三餐溫飽。

楊婷婷幾乎吃遍了小鎮上的每一家飯館,有時候也一個人獨坐餐桌前,等著方便麵慢慢泡開。

那個空蕩蕩的房子裡,只回響著電視機裡的人聲鼎沸。廚房裡冷冷清清,案板和炒鍋都蒙了塵。

一所房子,總要有些煙火氣和油煙味,才算得上是一個家。

而一個家對孩子的意義,不言而喻。

成年後的楊婷婷,胃不好,脾氣也不大好。她和丈夫吵鬧不休,與父母關係惡化,彷彿生活在水深火熱中,也遲遲不肯生兒育女。

我們聊天,她總是說:“我沒辦法做媽媽,學不會也不想學。”偶爾提起童年往事,她依舊會對一頓飯耿耿於懷。

楊婷婷缺少的,表面看是出自父母之手的飯菜,實則是家庭的陪伴、關愛與呵護。

而我忽然看見了自己的幸運和幸福:我有一對心懷山川湖海卻囿於廚房和愛的父母。

當他們認真去為考試的我熬一鍋雞湯、當他們把好吃的全部夾到我碗裡、當他們對我的鹹淡喜好了如指掌,我便知道,自己是被深愛著的女孩,也有力量,去深愛我的孩子。

愛是一場能量守恆的輪迴,得到過愛的人,更容易學會愛。

"

一直以來都很奇怪自己,無論吃多美味的大餐,吃飽了也總覺得空空的,只有吃上了家裡媽媽的飯菜,才有吃飽喝足的煙火氣息感覺。現在明白了,讓我吃飽喝足的是家的幸福歸屬感。

廚房冷清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小學時,我特別羨慕我的同桌楊婷婷,因為她的兜裡總揣著百元大鈔。

所以楊婷婷買起零食來,總能隨心所欲。她早早集齊了小浣熊的英雄卡,辣條、棒冰和乾脆面,想吃多少就有多少。

而我只能乖乖回家,去吃媽媽做的清淡飯菜。我媽廚藝不佳,做菜品相差,味道也一般而且翻來覆去就是那麼幾個家常菜。

後來的某一天,我帶楊婷婷回家去玩。到了飯點,爸媽便邀請她留在我家吃飯。

那天,媽媽做了涼拌雞絲、青椒肉片、素炒青菜和番茄雞蛋湯。楊婷婷的神色卻有些怯怯的,期待與失落同時在眼裡閃現。

吃完兩碗米飯喝完一碗湯後,她才跟我媽媽道謝,然後低聲說:“我已經好久沒吃到媽媽做的飯了。”

我這才知道,楊婷婷的父親是大貨車司機,一年四季奔忙在高速公路上。而她的母親沉迷於麻將桌,常常丟給她一點錢,讓她自己去解決三餐溫飽。

楊婷婷幾乎吃遍了小鎮上的每一家飯館,有時候也一個人獨坐餐桌前,等著方便麵慢慢泡開。

那個空蕩蕩的房子裡,只回響著電視機裡的人聲鼎沸。廚房裡冷冷清清,案板和炒鍋都蒙了塵。

一所房子,總要有些煙火氣和油煙味,才算得上是一個家。

而一個家對孩子的意義,不言而喻。

成年後的楊婷婷,胃不好,脾氣也不大好。她和丈夫吵鬧不休,與父母關係惡化,彷彿生活在水深火熱中,也遲遲不肯生兒育女。

我們聊天,她總是說:“我沒辦法做媽媽,學不會也不想學。”偶爾提起童年往事,她依舊會對一頓飯耿耿於懷。

楊婷婷缺少的,表面看是出自父母之手的飯菜,實則是家庭的陪伴、關愛與呵護。

而我忽然看見了自己的幸運和幸福:我有一對心懷山川湖海卻囿於廚房和愛的父母。

當他們認真去為考試的我熬一鍋雞湯、當他們把好吃的全部夾到我碗裡、當他們對我的鹹淡喜好了如指掌,我便知道,自己是被深愛著的女孩,也有力量,去深愛我的孩子。

愛是一場能量守恆的輪迴,得到過愛的人,更容易學會愛。

廚房冷清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我的閨蜜小雅,原本是大大咧咧的女漢子一枚。洗菜做飯?她表示自己毫無興趣。

可近來,小雅卻購置燉盅、攪拌機和卡通餐具,準備下廚做飯,洗手作羹湯。

一問才知道,原來她的兒子到了加輔食的時候。於是這位新手媽媽開始研習菜譜,為一碗土豆泥試驗近十次,恨不能瞬間化身超級廚娘。

“只有在家裡親手做的東西,我才放心給他吃。”裝在卡通盤子裡的食物精巧可愛,總能引來小傢伙的大快朵頤和甜甜一笑。

小雅說,那是我最開心的時候之一,我忽然懂得了《麥兜響噹噹》裡,麥太那句催人淚下的話: “我每天四處奔波,從早到晚。回到家,最開心最開心的就是能做一頓好吃的。看著你吃的樣子,這個是我能夠給你的,最簡單、最基本的幸福。”

為孩子做飯,這是母親的本能,也是親子關係的最基本維繫之一。

那些看似普通的飯菜,提供身體的成長養分,更給予心靈發育的愛與能量。熱熱鬧鬧的煎炒燉煮聲裡,藏著一個孩子的安心和幸福。

對孩子來說,鐘鼓饌玉不足貴,山珍海味也不稀奇。他們還不懂得判斷世俗眼光裡的價值高低,衡量標準只順從於感官體驗和內心感知。

要知道,舌尖連通著心間。孩子眼中的幸福很簡單,一粥一飯便足以概括。

難怪黃磊會說:做父親母親的給兒女最好的禮物,就是那些做給孩子的一餐又一餐的飯。

"

一直以來都很奇怪自己,無論吃多美味的大餐,吃飽了也總覺得空空的,只有吃上了家裡媽媽的飯菜,才有吃飽喝足的煙火氣息感覺。現在明白了,讓我吃飽喝足的是家的幸福歸屬感。

廚房冷清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小學時,我特別羨慕我的同桌楊婷婷,因為她的兜裡總揣著百元大鈔。

所以楊婷婷買起零食來,總能隨心所欲。她早早集齊了小浣熊的英雄卡,辣條、棒冰和乾脆面,想吃多少就有多少。

而我只能乖乖回家,去吃媽媽做的清淡飯菜。我媽廚藝不佳,做菜品相差,味道也一般而且翻來覆去就是那麼幾個家常菜。

後來的某一天,我帶楊婷婷回家去玩。到了飯點,爸媽便邀請她留在我家吃飯。

那天,媽媽做了涼拌雞絲、青椒肉片、素炒青菜和番茄雞蛋湯。楊婷婷的神色卻有些怯怯的,期待與失落同時在眼裡閃現。

吃完兩碗米飯喝完一碗湯後,她才跟我媽媽道謝,然後低聲說:“我已經好久沒吃到媽媽做的飯了。”

我這才知道,楊婷婷的父親是大貨車司機,一年四季奔忙在高速公路上。而她的母親沉迷於麻將桌,常常丟給她一點錢,讓她自己去解決三餐溫飽。

楊婷婷幾乎吃遍了小鎮上的每一家飯館,有時候也一個人獨坐餐桌前,等著方便麵慢慢泡開。

那個空蕩蕩的房子裡,只回響著電視機裡的人聲鼎沸。廚房裡冷冷清清,案板和炒鍋都蒙了塵。

一所房子,總要有些煙火氣和油煙味,才算得上是一個家。

而一個家對孩子的意義,不言而喻。

成年後的楊婷婷,胃不好,脾氣也不大好。她和丈夫吵鬧不休,與父母關係惡化,彷彿生活在水深火熱中,也遲遲不肯生兒育女。

我們聊天,她總是說:“我沒辦法做媽媽,學不會也不想學。”偶爾提起童年往事,她依舊會對一頓飯耿耿於懷。

楊婷婷缺少的,表面看是出自父母之手的飯菜,實則是家庭的陪伴、關愛與呵護。

而我忽然看見了自己的幸運和幸福:我有一對心懷山川湖海卻囿於廚房和愛的父母。

當他們認真去為考試的我熬一鍋雞湯、當他們把好吃的全部夾到我碗裡、當他們對我的鹹淡喜好了如指掌,我便知道,自己是被深愛著的女孩,也有力量,去深愛我的孩子。

愛是一場能量守恆的輪迴,得到過愛的人,更容易學會愛。

廚房冷清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我的閨蜜小雅,原本是大大咧咧的女漢子一枚。洗菜做飯?她表示自己毫無興趣。

可近來,小雅卻購置燉盅、攪拌機和卡通餐具,準備下廚做飯,洗手作羹湯。

一問才知道,原來她的兒子到了加輔食的時候。於是這位新手媽媽開始研習菜譜,為一碗土豆泥試驗近十次,恨不能瞬間化身超級廚娘。

“只有在家裡親手做的東西,我才放心給他吃。”裝在卡通盤子裡的食物精巧可愛,總能引來小傢伙的大快朵頤和甜甜一笑。

小雅說,那是我最開心的時候之一,我忽然懂得了《麥兜響噹噹》裡,麥太那句催人淚下的話: “我每天四處奔波,從早到晚。回到家,最開心最開心的就是能做一頓好吃的。看著你吃的樣子,這個是我能夠給你的,最簡單、最基本的幸福。”

為孩子做飯,這是母親的本能,也是親子關係的最基本維繫之一。

那些看似普通的飯菜,提供身體的成長養分,更給予心靈發育的愛與能量。熱熱鬧鬧的煎炒燉煮聲裡,藏著一個孩子的安心和幸福。

對孩子來說,鐘鼓饌玉不足貴,山珍海味也不稀奇。他們還不懂得判斷世俗眼光裡的價值高低,衡量標準只順從於感官體驗和內心感知。

要知道,舌尖連通著心間。孩子眼中的幸福很簡單,一粥一飯便足以概括。

難怪黃磊會說:做父親母親的給兒女最好的禮物,就是那些做給孩子的一餐又一餐的飯。

廚房冷清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有個調查,主題是你想和誰一起吃飯。

大人們的回答是五花八門的名人:比爾蓋茨、瑪麗蓮夢露、賈斯汀比伯……

孩子們的回答卻千篇一律:爸爸和媽媽,一家人。

原來在孩子們眼裡,父母才是高於一切的存在。原來在孩子們看來,愛就是一家人一起吃飯。

就像林鄭月娥的兒子所說:其實媽媽做的飯菜很簡單,但有媽媽陪著,吃得就很香。

吃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一起吃。因為這個過程包含著滿滿的安全感、歸屬感與幸福感。

據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我在想象自己的家庭幸福時,眼前浮現的總是熱氣騰騰的廚房,案板上正切碎著酸甜苦辣,湯鍋裡則沸騰著一家人的歡喜快樂。

電視機裡傳來新聞聯播的開場音,窗外或許還有夕陽,正透過紗窗遠遠照射進來。

喜歡《請回答1988》,是因為它是一部真實、溫情、不矯情的劇。編劇告訴觀眾,生活中不僅有愛情,還有友情和更偉大的親情。

還有一點大家有沒有發現,跟家人一塊吃飯的情節更是霸屏,裡面的主演基本都是各種吃。

那個年代沒有電話,沒有微信,媽媽們煮好飯都是直接喊一聲:開飯啦——小孩們紛紛回屋,幫忙端菜拿碗,看著熱騰的飯菜,隨手抓起一塊肉往嘴裡送,便招來了母親的嗔怪:饞貓,快去洗手!

"

一直以來都很奇怪自己,無論吃多美味的大餐,吃飽了也總覺得空空的,只有吃上了家裡媽媽的飯菜,才有吃飽喝足的煙火氣息感覺。現在明白了,讓我吃飽喝足的是家的幸福歸屬感。

廚房冷清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小學時,我特別羨慕我的同桌楊婷婷,因為她的兜裡總揣著百元大鈔。

所以楊婷婷買起零食來,總能隨心所欲。她早早集齊了小浣熊的英雄卡,辣條、棒冰和乾脆面,想吃多少就有多少。

而我只能乖乖回家,去吃媽媽做的清淡飯菜。我媽廚藝不佳,做菜品相差,味道也一般而且翻來覆去就是那麼幾個家常菜。

後來的某一天,我帶楊婷婷回家去玩。到了飯點,爸媽便邀請她留在我家吃飯。

那天,媽媽做了涼拌雞絲、青椒肉片、素炒青菜和番茄雞蛋湯。楊婷婷的神色卻有些怯怯的,期待與失落同時在眼裡閃現。

吃完兩碗米飯喝完一碗湯後,她才跟我媽媽道謝,然後低聲說:“我已經好久沒吃到媽媽做的飯了。”

我這才知道,楊婷婷的父親是大貨車司機,一年四季奔忙在高速公路上。而她的母親沉迷於麻將桌,常常丟給她一點錢,讓她自己去解決三餐溫飽。

楊婷婷幾乎吃遍了小鎮上的每一家飯館,有時候也一個人獨坐餐桌前,等著方便麵慢慢泡開。

那個空蕩蕩的房子裡,只回響著電視機裡的人聲鼎沸。廚房裡冷冷清清,案板和炒鍋都蒙了塵。

一所房子,總要有些煙火氣和油煙味,才算得上是一個家。

而一個家對孩子的意義,不言而喻。

成年後的楊婷婷,胃不好,脾氣也不大好。她和丈夫吵鬧不休,與父母關係惡化,彷彿生活在水深火熱中,也遲遲不肯生兒育女。

我們聊天,她總是說:“我沒辦法做媽媽,學不會也不想學。”偶爾提起童年往事,她依舊會對一頓飯耿耿於懷。

楊婷婷缺少的,表面看是出自父母之手的飯菜,實則是家庭的陪伴、關愛與呵護。

而我忽然看見了自己的幸運和幸福:我有一對心懷山川湖海卻囿於廚房和愛的父母。

當他們認真去為考試的我熬一鍋雞湯、當他們把好吃的全部夾到我碗裡、當他們對我的鹹淡喜好了如指掌,我便知道,自己是被深愛著的女孩,也有力量,去深愛我的孩子。

愛是一場能量守恆的輪迴,得到過愛的人,更容易學會愛。

廚房冷清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我的閨蜜小雅,原本是大大咧咧的女漢子一枚。洗菜做飯?她表示自己毫無興趣。

可近來,小雅卻購置燉盅、攪拌機和卡通餐具,準備下廚做飯,洗手作羹湯。

一問才知道,原來她的兒子到了加輔食的時候。於是這位新手媽媽開始研習菜譜,為一碗土豆泥試驗近十次,恨不能瞬間化身超級廚娘。

“只有在家裡親手做的東西,我才放心給他吃。”裝在卡通盤子裡的食物精巧可愛,總能引來小傢伙的大快朵頤和甜甜一笑。

小雅說,那是我最開心的時候之一,我忽然懂得了《麥兜響噹噹》裡,麥太那句催人淚下的話: “我每天四處奔波,從早到晚。回到家,最開心最開心的就是能做一頓好吃的。看著你吃的樣子,這個是我能夠給你的,最簡單、最基本的幸福。”

為孩子做飯,這是母親的本能,也是親子關係的最基本維繫之一。

那些看似普通的飯菜,提供身體的成長養分,更給予心靈發育的愛與能量。熱熱鬧鬧的煎炒燉煮聲裡,藏著一個孩子的安心和幸福。

對孩子來說,鐘鼓饌玉不足貴,山珍海味也不稀奇。他們還不懂得判斷世俗眼光裡的價值高低,衡量標準只順從於感官體驗和內心感知。

要知道,舌尖連通著心間。孩子眼中的幸福很簡單,一粥一飯便足以概括。

難怪黃磊會說:做父親母親的給兒女最好的禮物,就是那些做給孩子的一餐又一餐的飯。

廚房冷清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有個調查,主題是你想和誰一起吃飯。

大人們的回答是五花八門的名人:比爾蓋茨、瑪麗蓮夢露、賈斯汀比伯……

孩子們的回答卻千篇一律:爸爸和媽媽,一家人。

原來在孩子們眼裡,父母才是高於一切的存在。原來在孩子們看來,愛就是一家人一起吃飯。

就像林鄭月娥的兒子所說:其實媽媽做的飯菜很簡單,但有媽媽陪著,吃得就很香。

吃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一起吃。因為這個過程包含著滿滿的安全感、歸屬感與幸福感。

據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我在想象自己的家庭幸福時,眼前浮現的總是熱氣騰騰的廚房,案板上正切碎著酸甜苦辣,湯鍋裡則沸騰著一家人的歡喜快樂。

電視機裡傳來新聞聯播的開場音,窗外或許還有夕陽,正透過紗窗遠遠照射進來。

喜歡《請回答1988》,是因為它是一部真實、溫情、不矯情的劇。編劇告訴觀眾,生活中不僅有愛情,還有友情和更偉大的親情。

還有一點大家有沒有發現,跟家人一塊吃飯的情節更是霸屏,裡面的主演基本都是各種吃。

那個年代沒有電話,沒有微信,媽媽們煮好飯都是直接喊一聲:開飯啦——小孩們紛紛回屋,幫忙端菜拿碗,看著熱騰的飯菜,隨手抓起一塊肉往嘴裡送,便招來了母親的嗔怪:饞貓,快去洗手!

廚房冷清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印象最深是第一集溫馨“送飯”片段,鄰里之間有什麼好吃的就互相贈送一份,孩子變成了最佳跑腿,一頓飯吃的好不熱鬧。

"

一直以來都很奇怪自己,無論吃多美味的大餐,吃飽了也總覺得空空的,只有吃上了家裡媽媽的飯菜,才有吃飽喝足的煙火氣息感覺。現在明白了,讓我吃飽喝足的是家的幸福歸屬感。

廚房冷清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小學時,我特別羨慕我的同桌楊婷婷,因為她的兜裡總揣著百元大鈔。

所以楊婷婷買起零食來,總能隨心所欲。她早早集齊了小浣熊的英雄卡,辣條、棒冰和乾脆面,想吃多少就有多少。

而我只能乖乖回家,去吃媽媽做的清淡飯菜。我媽廚藝不佳,做菜品相差,味道也一般而且翻來覆去就是那麼幾個家常菜。

後來的某一天,我帶楊婷婷回家去玩。到了飯點,爸媽便邀請她留在我家吃飯。

那天,媽媽做了涼拌雞絲、青椒肉片、素炒青菜和番茄雞蛋湯。楊婷婷的神色卻有些怯怯的,期待與失落同時在眼裡閃現。

吃完兩碗米飯喝完一碗湯後,她才跟我媽媽道謝,然後低聲說:“我已經好久沒吃到媽媽做的飯了。”

我這才知道,楊婷婷的父親是大貨車司機,一年四季奔忙在高速公路上。而她的母親沉迷於麻將桌,常常丟給她一點錢,讓她自己去解決三餐溫飽。

楊婷婷幾乎吃遍了小鎮上的每一家飯館,有時候也一個人獨坐餐桌前,等著方便麵慢慢泡開。

那個空蕩蕩的房子裡,只回響著電視機裡的人聲鼎沸。廚房裡冷冷清清,案板和炒鍋都蒙了塵。

一所房子,總要有些煙火氣和油煙味,才算得上是一個家。

而一個家對孩子的意義,不言而喻。

成年後的楊婷婷,胃不好,脾氣也不大好。她和丈夫吵鬧不休,與父母關係惡化,彷彿生活在水深火熱中,也遲遲不肯生兒育女。

我們聊天,她總是說:“我沒辦法做媽媽,學不會也不想學。”偶爾提起童年往事,她依舊會對一頓飯耿耿於懷。

楊婷婷缺少的,表面看是出自父母之手的飯菜,實則是家庭的陪伴、關愛與呵護。

而我忽然看見了自己的幸運和幸福:我有一對心懷山川湖海卻囿於廚房和愛的父母。

當他們認真去為考試的我熬一鍋雞湯、當他們把好吃的全部夾到我碗裡、當他們對我的鹹淡喜好了如指掌,我便知道,自己是被深愛著的女孩,也有力量,去深愛我的孩子。

愛是一場能量守恆的輪迴,得到過愛的人,更容易學會愛。

廚房冷清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我的閨蜜小雅,原本是大大咧咧的女漢子一枚。洗菜做飯?她表示自己毫無興趣。

可近來,小雅卻購置燉盅、攪拌機和卡通餐具,準備下廚做飯,洗手作羹湯。

一問才知道,原來她的兒子到了加輔食的時候。於是這位新手媽媽開始研習菜譜,為一碗土豆泥試驗近十次,恨不能瞬間化身超級廚娘。

“只有在家裡親手做的東西,我才放心給他吃。”裝在卡通盤子裡的食物精巧可愛,總能引來小傢伙的大快朵頤和甜甜一笑。

小雅說,那是我最開心的時候之一,我忽然懂得了《麥兜響噹噹》裡,麥太那句催人淚下的話: “我每天四處奔波,從早到晚。回到家,最開心最開心的就是能做一頓好吃的。看著你吃的樣子,這個是我能夠給你的,最簡單、最基本的幸福。”

為孩子做飯,這是母親的本能,也是親子關係的最基本維繫之一。

那些看似普通的飯菜,提供身體的成長養分,更給予心靈發育的愛與能量。熱熱鬧鬧的煎炒燉煮聲裡,藏著一個孩子的安心和幸福。

對孩子來說,鐘鼓饌玉不足貴,山珍海味也不稀奇。他們還不懂得判斷世俗眼光裡的價值高低,衡量標準只順從於感官體驗和內心感知。

要知道,舌尖連通著心間。孩子眼中的幸福很簡單,一粥一飯便足以概括。

難怪黃磊會說:做父親母親的給兒女最好的禮物,就是那些做給孩子的一餐又一餐的飯。

廚房冷清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有個調查,主題是你想和誰一起吃飯。

大人們的回答是五花八門的名人:比爾蓋茨、瑪麗蓮夢露、賈斯汀比伯……

孩子們的回答卻千篇一律:爸爸和媽媽,一家人。

原來在孩子們眼裡,父母才是高於一切的存在。原來在孩子們看來,愛就是一家人一起吃飯。

就像林鄭月娥的兒子所說:其實媽媽做的飯菜很簡單,但有媽媽陪著,吃得就很香。

吃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一起吃。因為這個過程包含著滿滿的安全感、歸屬感與幸福感。

據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我在想象自己的家庭幸福時,眼前浮現的總是熱氣騰騰的廚房,案板上正切碎著酸甜苦辣,湯鍋裡則沸騰著一家人的歡喜快樂。

電視機裡傳來新聞聯播的開場音,窗外或許還有夕陽,正透過紗窗遠遠照射進來。

喜歡《請回答1988》,是因為它是一部真實、溫情、不矯情的劇。編劇告訴觀眾,生活中不僅有愛情,還有友情和更偉大的親情。

還有一點大家有沒有發現,跟家人一塊吃飯的情節更是霸屏,裡面的主演基本都是各種吃。

那個年代沒有電話,沒有微信,媽媽們煮好飯都是直接喊一聲:開飯啦——小孩們紛紛回屋,幫忙端菜拿碗,看著熱騰的飯菜,隨手抓起一塊肉往嘴裡送,便招來了母親的嗔怪:饞貓,快去洗手!

廚房冷清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印象最深是第一集溫馨“送飯”片段,鄰里之間有什麼好吃的就互相贈送一份,孩子變成了最佳跑腿,一頓飯吃的好不熱鬧。

廚房冷清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傍晚時分,家家戶戶炊煙升起,而豹子夫人家的餐桌總是出現各種驚喜,她是全衚衕第一家做肉醬意大利麵的人。

她家因為中了彩票一夜暴富,條件好,經常做東請客,有事沒事就來個小聚會什麼的,一屋子充滿了芳香四溢和歡聲笑語。

"

一直以來都很奇怪自己,無論吃多美味的大餐,吃飽了也總覺得空空的,只有吃上了家裡媽媽的飯菜,才有吃飽喝足的煙火氣息感覺。現在明白了,讓我吃飽喝足的是家的幸福歸屬感。

廚房冷清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小學時,我特別羨慕我的同桌楊婷婷,因為她的兜裡總揣著百元大鈔。

所以楊婷婷買起零食來,總能隨心所欲。她早早集齊了小浣熊的英雄卡,辣條、棒冰和乾脆面,想吃多少就有多少。

而我只能乖乖回家,去吃媽媽做的清淡飯菜。我媽廚藝不佳,做菜品相差,味道也一般而且翻來覆去就是那麼幾個家常菜。

後來的某一天,我帶楊婷婷回家去玩。到了飯點,爸媽便邀請她留在我家吃飯。

那天,媽媽做了涼拌雞絲、青椒肉片、素炒青菜和番茄雞蛋湯。楊婷婷的神色卻有些怯怯的,期待與失落同時在眼裡閃現。

吃完兩碗米飯喝完一碗湯後,她才跟我媽媽道謝,然後低聲說:“我已經好久沒吃到媽媽做的飯了。”

我這才知道,楊婷婷的父親是大貨車司機,一年四季奔忙在高速公路上。而她的母親沉迷於麻將桌,常常丟給她一點錢,讓她自己去解決三餐溫飽。

楊婷婷幾乎吃遍了小鎮上的每一家飯館,有時候也一個人獨坐餐桌前,等著方便麵慢慢泡開。

那個空蕩蕩的房子裡,只回響著電視機裡的人聲鼎沸。廚房裡冷冷清清,案板和炒鍋都蒙了塵。

一所房子,總要有些煙火氣和油煙味,才算得上是一個家。

而一個家對孩子的意義,不言而喻。

成年後的楊婷婷,胃不好,脾氣也不大好。她和丈夫吵鬧不休,與父母關係惡化,彷彿生活在水深火熱中,也遲遲不肯生兒育女。

我們聊天,她總是說:“我沒辦法做媽媽,學不會也不想學。”偶爾提起童年往事,她依舊會對一頓飯耿耿於懷。

楊婷婷缺少的,表面看是出自父母之手的飯菜,實則是家庭的陪伴、關愛與呵護。

而我忽然看見了自己的幸運和幸福:我有一對心懷山川湖海卻囿於廚房和愛的父母。

當他們認真去為考試的我熬一鍋雞湯、當他們把好吃的全部夾到我碗裡、當他們對我的鹹淡喜好了如指掌,我便知道,自己是被深愛著的女孩,也有力量,去深愛我的孩子。

愛是一場能量守恆的輪迴,得到過愛的人,更容易學會愛。

廚房冷清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我的閨蜜小雅,原本是大大咧咧的女漢子一枚。洗菜做飯?她表示自己毫無興趣。

可近來,小雅卻購置燉盅、攪拌機和卡通餐具,準備下廚做飯,洗手作羹湯。

一問才知道,原來她的兒子到了加輔食的時候。於是這位新手媽媽開始研習菜譜,為一碗土豆泥試驗近十次,恨不能瞬間化身超級廚娘。

“只有在家裡親手做的東西,我才放心給他吃。”裝在卡通盤子裡的食物精巧可愛,總能引來小傢伙的大快朵頤和甜甜一笑。

小雅說,那是我最開心的時候之一,我忽然懂得了《麥兜響噹噹》裡,麥太那句催人淚下的話: “我每天四處奔波,從早到晚。回到家,最開心最開心的就是能做一頓好吃的。看著你吃的樣子,這個是我能夠給你的,最簡單、最基本的幸福。”

為孩子做飯,這是母親的本能,也是親子關係的最基本維繫之一。

那些看似普通的飯菜,提供身體的成長養分,更給予心靈發育的愛與能量。熱熱鬧鬧的煎炒燉煮聲裡,藏著一個孩子的安心和幸福。

對孩子來說,鐘鼓饌玉不足貴,山珍海味也不稀奇。他們還不懂得判斷世俗眼光裡的價值高低,衡量標準只順從於感官體驗和內心感知。

要知道,舌尖連通著心間。孩子眼中的幸福很簡單,一粥一飯便足以概括。

難怪黃磊會說:做父親母親的給兒女最好的禮物,就是那些做給孩子的一餐又一餐的飯。

廚房冷清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有個調查,主題是你想和誰一起吃飯。

大人們的回答是五花八門的名人:比爾蓋茨、瑪麗蓮夢露、賈斯汀比伯……

孩子們的回答卻千篇一律:爸爸和媽媽,一家人。

原來在孩子們眼裡,父母才是高於一切的存在。原來在孩子們看來,愛就是一家人一起吃飯。

就像林鄭月娥的兒子所說:其實媽媽做的飯菜很簡單,但有媽媽陪著,吃得就很香。

吃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一起吃。因為這個過程包含著滿滿的安全感、歸屬感與幸福感。

據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我在想象自己的家庭幸福時,眼前浮現的總是熱氣騰騰的廚房,案板上正切碎著酸甜苦辣,湯鍋裡則沸騰著一家人的歡喜快樂。

電視機裡傳來新聞聯播的開場音,窗外或許還有夕陽,正透過紗窗遠遠照射進來。

喜歡《請回答1988》,是因為它是一部真實、溫情、不矯情的劇。編劇告訴觀眾,生活中不僅有愛情,還有友情和更偉大的親情。

還有一點大家有沒有發現,跟家人一塊吃飯的情節更是霸屏,裡面的主演基本都是各種吃。

那個年代沒有電話,沒有微信,媽媽們煮好飯都是直接喊一聲:開飯啦——小孩們紛紛回屋,幫忙端菜拿碗,看著熱騰的飯菜,隨手抓起一塊肉往嘴裡送,便招來了母親的嗔怪:饞貓,快去洗手!

廚房冷清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印象最深是第一集溫馨“送飯”片段,鄰里之間有什麼好吃的就互相贈送一份,孩子變成了最佳跑腿,一頓飯吃的好不熱鬧。

廚房冷清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傍晚時分,家家戶戶炊煙升起,而豹子夫人家的餐桌總是出現各種驚喜,她是全衚衕第一家做肉醬意大利麵的人。

她家因為中了彩票一夜暴富,條件好,經常做東請客,有事沒事就來個小聚會什麼的,一屋子充滿了芳香四溢和歡聲笑語。

廚房冷清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

一直以來都很奇怪自己,無論吃多美味的大餐,吃飽了也總覺得空空的,只有吃上了家裡媽媽的飯菜,才有吃飽喝足的煙火氣息感覺。現在明白了,讓我吃飽喝足的是家的幸福歸屬感。

廚房冷清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小學時,我特別羨慕我的同桌楊婷婷,因為她的兜裡總揣著百元大鈔。

所以楊婷婷買起零食來,總能隨心所欲。她早早集齊了小浣熊的英雄卡,辣條、棒冰和乾脆面,想吃多少就有多少。

而我只能乖乖回家,去吃媽媽做的清淡飯菜。我媽廚藝不佳,做菜品相差,味道也一般而且翻來覆去就是那麼幾個家常菜。

後來的某一天,我帶楊婷婷回家去玩。到了飯點,爸媽便邀請她留在我家吃飯。

那天,媽媽做了涼拌雞絲、青椒肉片、素炒青菜和番茄雞蛋湯。楊婷婷的神色卻有些怯怯的,期待與失落同時在眼裡閃現。

吃完兩碗米飯喝完一碗湯後,她才跟我媽媽道謝,然後低聲說:“我已經好久沒吃到媽媽做的飯了。”

我這才知道,楊婷婷的父親是大貨車司機,一年四季奔忙在高速公路上。而她的母親沉迷於麻將桌,常常丟給她一點錢,讓她自己去解決三餐溫飽。

楊婷婷幾乎吃遍了小鎮上的每一家飯館,有時候也一個人獨坐餐桌前,等著方便麵慢慢泡開。

那個空蕩蕩的房子裡,只回響著電視機裡的人聲鼎沸。廚房裡冷冷清清,案板和炒鍋都蒙了塵。

一所房子,總要有些煙火氣和油煙味,才算得上是一個家。

而一個家對孩子的意義,不言而喻。

成年後的楊婷婷,胃不好,脾氣也不大好。她和丈夫吵鬧不休,與父母關係惡化,彷彿生活在水深火熱中,也遲遲不肯生兒育女。

我們聊天,她總是說:“我沒辦法做媽媽,學不會也不想學。”偶爾提起童年往事,她依舊會對一頓飯耿耿於懷。

楊婷婷缺少的,表面看是出自父母之手的飯菜,實則是家庭的陪伴、關愛與呵護。

而我忽然看見了自己的幸運和幸福:我有一對心懷山川湖海卻囿於廚房和愛的父母。

當他們認真去為考試的我熬一鍋雞湯、當他們把好吃的全部夾到我碗裡、當他們對我的鹹淡喜好了如指掌,我便知道,自己是被深愛著的女孩,也有力量,去深愛我的孩子。

愛是一場能量守恆的輪迴,得到過愛的人,更容易學會愛。

廚房冷清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我的閨蜜小雅,原本是大大咧咧的女漢子一枚。洗菜做飯?她表示自己毫無興趣。

可近來,小雅卻購置燉盅、攪拌機和卡通餐具,準備下廚做飯,洗手作羹湯。

一問才知道,原來她的兒子到了加輔食的時候。於是這位新手媽媽開始研習菜譜,為一碗土豆泥試驗近十次,恨不能瞬間化身超級廚娘。

“只有在家裡親手做的東西,我才放心給他吃。”裝在卡通盤子裡的食物精巧可愛,總能引來小傢伙的大快朵頤和甜甜一笑。

小雅說,那是我最開心的時候之一,我忽然懂得了《麥兜響噹噹》裡,麥太那句催人淚下的話: “我每天四處奔波,從早到晚。回到家,最開心最開心的就是能做一頓好吃的。看著你吃的樣子,這個是我能夠給你的,最簡單、最基本的幸福。”

為孩子做飯,這是母親的本能,也是親子關係的最基本維繫之一。

那些看似普通的飯菜,提供身體的成長養分,更給予心靈發育的愛與能量。熱熱鬧鬧的煎炒燉煮聲裡,藏著一個孩子的安心和幸福。

對孩子來說,鐘鼓饌玉不足貴,山珍海味也不稀奇。他們還不懂得判斷世俗眼光裡的價值高低,衡量標準只順從於感官體驗和內心感知。

要知道,舌尖連通著心間。孩子眼中的幸福很簡單,一粥一飯便足以概括。

難怪黃磊會說:做父親母親的給兒女最好的禮物,就是那些做給孩子的一餐又一餐的飯。

廚房冷清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有個調查,主題是你想和誰一起吃飯。

大人們的回答是五花八門的名人:比爾蓋茨、瑪麗蓮夢露、賈斯汀比伯……

孩子們的回答卻千篇一律:爸爸和媽媽,一家人。

原來在孩子們眼裡,父母才是高於一切的存在。原來在孩子們看來,愛就是一家人一起吃飯。

就像林鄭月娥的兒子所說:其實媽媽做的飯菜很簡單,但有媽媽陪著,吃得就很香。

吃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一起吃。因為這個過程包含著滿滿的安全感、歸屬感與幸福感。

據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我在想象自己的家庭幸福時,眼前浮現的總是熱氣騰騰的廚房,案板上正切碎著酸甜苦辣,湯鍋裡則沸騰著一家人的歡喜快樂。

電視機裡傳來新聞聯播的開場音,窗外或許還有夕陽,正透過紗窗遠遠照射進來。

喜歡《請回答1988》,是因為它是一部真實、溫情、不矯情的劇。編劇告訴觀眾,生活中不僅有愛情,還有友情和更偉大的親情。

還有一點大家有沒有發現,跟家人一塊吃飯的情節更是霸屏,裡面的主演基本都是各種吃。

那個年代沒有電話,沒有微信,媽媽們煮好飯都是直接喊一聲:開飯啦——小孩們紛紛回屋,幫忙端菜拿碗,看著熱騰的飯菜,隨手抓起一塊肉往嘴裡送,便招來了母親的嗔怪:饞貓,快去洗手!

廚房冷清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印象最深是第一集溫馨“送飯”片段,鄰里之間有什麼好吃的就互相贈送一份,孩子變成了最佳跑腿,一頓飯吃的好不熱鬧。

廚房冷清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傍晚時分,家家戶戶炊煙升起,而豹子夫人家的餐桌總是出現各種驚喜,她是全衚衕第一家做肉醬意大利麵的人。

她家因為中了彩票一夜暴富,條件好,經常做東請客,有事沒事就來個小聚會什麼的,一屋子充滿了芳香四溢和歡聲笑語。

廚房冷清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廚房冷清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德善爸做客時,忘我的啃著煎黃花魚

廚房是家庭幸福指數的晴雨表, 能夠認真地買菜做飯燒出一桌子美味佳餚的父母,想必也對家庭傾注了十足愛意。無論多麼忙碌,他們都懂得從工作裡抽出身來,給家人做一桌好吃的,談天說地言笑晏晏。

這樣的父母,夫妻感情不會太差,親子關係也不會太糟。他們有能力、且有意識,積極主動地去為孩子營造一個優質健康的原生家庭。

一個孩子的幸福與未來,

是深刻依賴於原生家庭的。

而一個家庭好不好,

看看廚房就知道。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