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缺乏的孩子,和同伴在一起有明顯表現,看不見是父母疏忽'

不完美媽媽 家庭教育 小屁孩兒 2019-09-13
"

文|文兒

每次帶兒子去樓下花園玩的時候,很快幾個同齡小朋友就能打成一片,玩得不亦樂乎。其中有一個5歲左右的男孩,好幾次我都注意到他,總是站在外面看其他小朋友玩。有一次好幾個小朋友邀請他加入,他猶豫了一會加入了,但明顯感覺他很不合群,小心翼翼的,別人玩什麼他玩什麼,亦步亦趨跟在別人身後,別人碰到自己也不吭,就是在盡力討好別人。通過這幾次的觀察,我看到了一個嚴重缺乏安全感的孩子。

什麼是安全感?

有孩子後,我們總說要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因為安全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建立對他人,對世界的信任感,是兒童生存的基本需求。馬斯洛心理需求理論,把人的需要分為七個層次,從低層的生理需要到安全需要到歸屬與愛需要,再到尊重需要到認知需要再到審美需要,到最終的自我實現需要。即除了讓孩子最基本的吃飽穿暖外,只要安全感得先滿足,才能向上不停跨越,最終才能實現自我需要。所以說如果一個人一直缺乏安全感,那麼他就不可能向上跨越,也就是說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愛,自尊和自我實現的價值了。

"

文|文兒

每次帶兒子去樓下花園玩的時候,很快幾個同齡小朋友就能打成一片,玩得不亦樂乎。其中有一個5歲左右的男孩,好幾次我都注意到他,總是站在外面看其他小朋友玩。有一次好幾個小朋友邀請他加入,他猶豫了一會加入了,但明顯感覺他很不合群,小心翼翼的,別人玩什麼他玩什麼,亦步亦趨跟在別人身後,別人碰到自己也不吭,就是在盡力討好別人。通過這幾次的觀察,我看到了一個嚴重缺乏安全感的孩子。

什麼是安全感?

有孩子後,我們總說要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因為安全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建立對他人,對世界的信任感,是兒童生存的基本需求。馬斯洛心理需求理論,把人的需要分為七個層次,從低層的生理需要到安全需要到歸屬與愛需要,再到尊重需要到認知需要再到審美需要,到最終的自我實現需要。即除了讓孩子最基本的吃飽穿暖外,只要安全感得先滿足,才能向上不停跨越,最終才能實現自我需要。所以說如果一個人一直缺乏安全感,那麼他就不可能向上跨越,也就是說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愛,自尊和自我實現的價值了。

安全感缺乏的孩子,和同伴在一起有明顯表現,看不見是父母疏忽

安全感缺乏的孩子,和同伴在一起的表現就能看出來:

1、怯生,不敢主動去和陌生的同齡人接觸:

同齡小朋友是最能輕鬆玩到一起的,因為遊戲本是孩子的天性,正是在和同齡小朋友的互動跟遊戲中,他們不斷掌握應對這個世界的基本技能。但那些安全感缺乏的孩子,他們內心就很怯生,就算他們想認識新朋友,但也不敢輕易地邁出那一步。因為他們內心沒有安全感,沒有底氣。

2、和其他小朋友格格不入: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就算進入了一個集體中,但明眼人可能一眼就能看出他的格格不入。別的小朋友都能自在隨心的玩鬧,但他卻顯得很拘謹,各種小心翼翼,整個人都舒展不開。

3、在小夥伴中總是處於被動地位:

那些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在和同伴在一起時,總是處於被動討好的地位。因為他們打心裡覺得,自己是不值得愛和陪伴的,那些願意和自己玩的夥伴來之不易,自己應該感激,不自覺地把自己放在很低的位置,去討好同伴,讓他們開心,讓他們重視自己。

"

文|文兒

每次帶兒子去樓下花園玩的時候,很快幾個同齡小朋友就能打成一片,玩得不亦樂乎。其中有一個5歲左右的男孩,好幾次我都注意到他,總是站在外面看其他小朋友玩。有一次好幾個小朋友邀請他加入,他猶豫了一會加入了,但明顯感覺他很不合群,小心翼翼的,別人玩什麼他玩什麼,亦步亦趨跟在別人身後,別人碰到自己也不吭,就是在盡力討好別人。通過這幾次的觀察,我看到了一個嚴重缺乏安全感的孩子。

什麼是安全感?

有孩子後,我們總說要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因為安全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建立對他人,對世界的信任感,是兒童生存的基本需求。馬斯洛心理需求理論,把人的需要分為七個層次,從低層的生理需要到安全需要到歸屬與愛需要,再到尊重需要到認知需要再到審美需要,到最終的自我實現需要。即除了讓孩子最基本的吃飽穿暖外,只要安全感得先滿足,才能向上不停跨越,最終才能實現自我需要。所以說如果一個人一直缺乏安全感,那麼他就不可能向上跨越,也就是說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愛,自尊和自我實現的價值了。

安全感缺乏的孩子,和同伴在一起有明顯表現,看不見是父母疏忽

安全感缺乏的孩子,和同伴在一起的表現就能看出來:

1、怯生,不敢主動去和陌生的同齡人接觸:

同齡小朋友是最能輕鬆玩到一起的,因為遊戲本是孩子的天性,正是在和同齡小朋友的互動跟遊戲中,他們不斷掌握應對這個世界的基本技能。但那些安全感缺乏的孩子,他們內心就很怯生,就算他們想認識新朋友,但也不敢輕易地邁出那一步。因為他們內心沒有安全感,沒有底氣。

2、和其他小朋友格格不入: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就算進入了一個集體中,但明眼人可能一眼就能看出他的格格不入。別的小朋友都能自在隨心的玩鬧,但他卻顯得很拘謹,各種小心翼翼,整個人都舒展不開。

3、在小夥伴中總是處於被動地位:

那些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在和同伴在一起時,總是處於被動討好的地位。因為他們打心裡覺得,自己是不值得愛和陪伴的,那些願意和自己玩的夥伴來之不易,自己應該感激,不自覺地把自己放在很低的位置,去討好同伴,讓他們開心,讓他們重視自己。

安全感缺乏的孩子,和同伴在一起有明顯表現,看不見是父母疏忽

孩子的安全感從嬰兒時期就要建立

  • 研究依戀的美國心理學家曾指出:如果一個人在嬰兒時期沒有建立強烈和安全的依戀關係,那麼他一生中都將缺乏與他人建立深入而親密的人際關係的能力。其他心理專家也通過實驗發現,在嬰兒時期就與父母建立良好依戀關係的孩子,到3歲半時社交能力,人緣,領導能力環境適應能力都比那些沒有在嬰兒時期建立良好依戀關係的孩子更好。

孩子安全感的來源主要在父母身上:

1、給予孩子安全的環境氛圍:這個安全的環境氛圍,不僅是安全的生活環境,還是父母之間和諧的關係,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圍。所以想要讓孩子從小獲得充足安全感,首先要保證孩子生活在一個安全的環境裡,再者夫妻兩人和諧,家庭氛圍和諧,讓孩子時刻感受到溫暖和愛。

"

文|文兒

每次帶兒子去樓下花園玩的時候,很快幾個同齡小朋友就能打成一片,玩得不亦樂乎。其中有一個5歲左右的男孩,好幾次我都注意到他,總是站在外面看其他小朋友玩。有一次好幾個小朋友邀請他加入,他猶豫了一會加入了,但明顯感覺他很不合群,小心翼翼的,別人玩什麼他玩什麼,亦步亦趨跟在別人身後,別人碰到自己也不吭,就是在盡力討好別人。通過這幾次的觀察,我看到了一個嚴重缺乏安全感的孩子。

什麼是安全感?

有孩子後,我們總說要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因為安全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建立對他人,對世界的信任感,是兒童生存的基本需求。馬斯洛心理需求理論,把人的需要分為七個層次,從低層的生理需要到安全需要到歸屬與愛需要,再到尊重需要到認知需要再到審美需要,到最終的自我實現需要。即除了讓孩子最基本的吃飽穿暖外,只要安全感得先滿足,才能向上不停跨越,最終才能實現自我需要。所以說如果一個人一直缺乏安全感,那麼他就不可能向上跨越,也就是說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愛,自尊和自我實現的價值了。

安全感缺乏的孩子,和同伴在一起有明顯表現,看不見是父母疏忽

安全感缺乏的孩子,和同伴在一起的表現就能看出來:

1、怯生,不敢主動去和陌生的同齡人接觸:

同齡小朋友是最能輕鬆玩到一起的,因為遊戲本是孩子的天性,正是在和同齡小朋友的互動跟遊戲中,他們不斷掌握應對這個世界的基本技能。但那些安全感缺乏的孩子,他們內心就很怯生,就算他們想認識新朋友,但也不敢輕易地邁出那一步。因為他們內心沒有安全感,沒有底氣。

2、和其他小朋友格格不入: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就算進入了一個集體中,但明眼人可能一眼就能看出他的格格不入。別的小朋友都能自在隨心的玩鬧,但他卻顯得很拘謹,各種小心翼翼,整個人都舒展不開。

3、在小夥伴中總是處於被動地位:

那些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在和同伴在一起時,總是處於被動討好的地位。因為他們打心裡覺得,自己是不值得愛和陪伴的,那些願意和自己玩的夥伴來之不易,自己應該感激,不自覺地把自己放在很低的位置,去討好同伴,讓他們開心,讓他們重視自己。

安全感缺乏的孩子,和同伴在一起有明顯表現,看不見是父母疏忽

孩子的安全感從嬰兒時期就要建立

  • 研究依戀的美國心理學家曾指出:如果一個人在嬰兒時期沒有建立強烈和安全的依戀關係,那麼他一生中都將缺乏與他人建立深入而親密的人際關係的能力。其他心理專家也通過實驗發現,在嬰兒時期就與父母建立良好依戀關係的孩子,到3歲半時社交能力,人緣,領導能力環境適應能力都比那些沒有在嬰兒時期建立良好依戀關係的孩子更好。

孩子安全感的來源主要在父母身上:

1、給予孩子安全的環境氛圍:這個安全的環境氛圍,不僅是安全的生活環境,還是父母之間和諧的關係,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圍。所以想要讓孩子從小獲得充足安全感,首先要保證孩子生活在一個安全的環境裡,再者夫妻兩人和諧,家庭氛圍和諧,讓孩子時刻感受到溫暖和愛。

安全感缺乏的孩子,和同伴在一起有明顯表現,看不見是父母疏忽

2、抽出專門的時間去傾聽孩子:忙不是父母的藉口,想要孩子有安全感,再忙父母還是要抽出時間專門去傾聽孩子。美國教育專家帕蒂·惠芙樂特別提到,這個“專門時間”指的是父母放下其他事情,特地和孩子一起放鬆地互動的時間。但這個放鬆不是讓父母漫不經心的放鬆,而是要把時間和注意力完全交給孩子,隨時注意孩子的表現,包括孩子的講話、表情、語調、姿勢、動作等,就當重新認識孩子。在這個時間裡,父母放下大人的架子和威嚴,甚至可以扮演弱勢的角色,不去指導孩子的所作所為,讓孩子做主,任孩子支配,表現出對孩子所思所想的欣賞。

3、高質量的陪伴:陪伴是幫助建立安全感最有效的方式,尤其是孩子出生的頭3年,父母的高質量陪伴可以幫助他養成良好的性格,一生受益。

-----------------------

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兒童心理、親子關係、兒童性格發展、家庭教育、雙商開發,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定期給您奉上實用教育小貼士,讓你和孩子的關係更融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