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努力了,但還沒有好成績,怎麼辦?'

"

·1·

有很多家長都會這樣發愁:孩子已經足夠努力了,可就是沒有一個好成績,怎麼辦?

確實是這樣,有很多孩子,他們上課也認真,做作業也積極,但成績總是好不起來;還有一些孩子呢?他們上課不見得是最認真的,做作業也不見得是最積極的,有的甚至還特別喜歡打遊戲,但他們的學習成績就是特別好。

讀書,和任何事情一樣,其實是講天賦的。

"

·1·

有很多家長都會這樣發愁:孩子已經足夠努力了,可就是沒有一個好成績,怎麼辦?

確實是這樣,有很多孩子,他們上課也認真,做作業也積極,但成績總是好不起來;還有一些孩子呢?他們上課不見得是最認真的,做作業也不見得是最積極的,有的甚至還特別喜歡打遊戲,但他們的學習成績就是特別好。

讀書,和任何事情一樣,其實是講天賦的。

如果你的孩子努力了,但還沒有好成績,怎麼辦?

天賦和讀書吻合的孩子,不需要太多的開導教育,甚至不需要付出任何過多的努力,他就能把書讀好,取得很好的成績;

而天賦與讀書不吻合的人,讀書就會特別累,甚至特別反感讀書。

這樣的孩子,幾乎任何一個老師或專家跑來輔導都不會有特別明顯的改善——除非這個孩子從小就被這個老師或專家收養,那樣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一個人的天賦與愛好,而在另一個程度上,或許也不會起到根本的改變。

所以事實上是這樣子的:作家的孩子,不一定會寫作;老師的孩子,不一定都有好成績;藝術家的孩子,也有可能是流氓地痞……

這與教育有關,但更關乎於天賦。

·2·

人,就像大自然的花草樹木,而學習成績,則像是一個固定的木頭架子。

葡萄可以輕而易舉地爬上架子並結出甜美的果實,月季雖然也很美麗,但它只能挨著木頭柱子開花,然而葡萄並沒有比月季付出太多的努力;

月季雖然沒能爬上架子,但至少還能挨著柱子開花,但長在地面上的野菊花和小雜草呢?它們雖然生機勃勃,但連最基本的木頭柱子都碰不到,然而月季並沒有比野菊花和小雜草付出太多的努力……

"

·1·

有很多家長都會這樣發愁:孩子已經足夠努力了,可就是沒有一個好成績,怎麼辦?

確實是這樣,有很多孩子,他們上課也認真,做作業也積極,但成績總是好不起來;還有一些孩子呢?他們上課不見得是最認真的,做作業也不見得是最積極的,有的甚至還特別喜歡打遊戲,但他們的學習成績就是特別好。

讀書,和任何事情一樣,其實是講天賦的。

如果你的孩子努力了,但還沒有好成績,怎麼辦?

天賦和讀書吻合的孩子,不需要太多的開導教育,甚至不需要付出任何過多的努力,他就能把書讀好,取得很好的成績;

而天賦與讀書不吻合的人,讀書就會特別累,甚至特別反感讀書。

這樣的孩子,幾乎任何一個老師或專家跑來輔導都不會有特別明顯的改善——除非這個孩子從小就被這個老師或專家收養,那樣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一個人的天賦與愛好,而在另一個程度上,或許也不會起到根本的改變。

所以事實上是這樣子的:作家的孩子,不一定會寫作;老師的孩子,不一定都有好成績;藝術家的孩子,也有可能是流氓地痞……

這與教育有關,但更關乎於天賦。

·2·

人,就像大自然的花草樹木,而學習成績,則像是一個固定的木頭架子。

葡萄可以輕而易舉地爬上架子並結出甜美的果實,月季雖然也很美麗,但它只能挨著木頭柱子開花,然而葡萄並沒有比月季付出太多的努力;

月季雖然沒能爬上架子,但至少還能挨著柱子開花,但長在地面上的野菊花和小雜草呢?它們雖然生機勃勃,但連最基本的木頭柱子都碰不到,然而月季並沒有比野菊花和小雜草付出太多的努力……

如果你的孩子努力了,但還沒有好成績,怎麼辦?

最讓人難以置信的真相是:爬上架子的葡萄,往往爬得最省力;挨在柱子上開花的月季,往往付出了更多努力;而野菊花和小雜草,往往努力得最艱辛。

只不過,很多野菊花和小雜草都因為努力了也不見效果而慢慢放棄了努力,慢慢變得破罐子破摔,我就不讀書,我就不寫作業,你愛咋咋滴……

這在很大程度上並不是讀書用功不用功的問題,而是天賦的差異。

因為每個人的興趣取向和接受能力以及思維方式都不盡相同,只不過,人是不一樣的人,但衡量的標準卻是一樣的,那就是學習成績——就像是那個固定的葡萄架。

如果換一個時代背景,如果換一個環境,如果換一個標準,現在很多所謂的“不會讀書的學生”,完全有可能成為學校的尖子生,甚至成為國家棟梁。

比如那些讀書不太好的男孩在入伍以後,往往會成為優秀的武警官兵,甚至成為國家英雄,而很多的“會讀書的好學生”,則有可能會被淹沒在人群裡,就像是魯迅筆下的孔乙己——他這樣的使人快活,可是沒有他,別人也便這麼過。

如果把孔乙己放到今天這個時代,以他對文字書理的痴迷程度,沒準也能成個高考狀元。

·3·

這樣說,並不是說現在的衡量標準有什麼問題,事實上,只要有標準存在,那麼任何一套衡量標準,都勢必會產生一個相吻合的天賦——至少武松成為英雄並不是因為考試成績,而是因為他的拳頭。

經常會有一些家長或朋友問我:你這麼懂教育,你的孩子讀書一定非常好吧!

我承認,我的孩子非常用功,非常努力,只是相比於他所付出的努力,他的成績並不是非常理想,在班裡大概也就中上的水準。

或許這是因為他的學習方法不對,但我更相信這是因為他的天賦與衡量標準不吻合。以他的書寫為例,他的字真的非常差,這導致他的每個老師都認為他的父母不管他,其實並不是這樣子,他因此而受到的教育、幫助、指責、打罵……遠遠超過別的任何一個寫字好的同學。

我曾在一篇文章裡寫到過:寫字好的同學,其實並沒有因為寫字而付出太多的努力,而我的孩子,他也並不是完全不努力,他甚至比別人更努力,但寫起來的字就是不好看。

我把這稱為天賦。

"

·1·

有很多家長都會這樣發愁:孩子已經足夠努力了,可就是沒有一個好成績,怎麼辦?

確實是這樣,有很多孩子,他們上課也認真,做作業也積極,但成績總是好不起來;還有一些孩子呢?他們上課不見得是最認真的,做作業也不見得是最積極的,有的甚至還特別喜歡打遊戲,但他們的學習成績就是特別好。

讀書,和任何事情一樣,其實是講天賦的。

如果你的孩子努力了,但還沒有好成績,怎麼辦?

天賦和讀書吻合的孩子,不需要太多的開導教育,甚至不需要付出任何過多的努力,他就能把書讀好,取得很好的成績;

而天賦與讀書不吻合的人,讀書就會特別累,甚至特別反感讀書。

這樣的孩子,幾乎任何一個老師或專家跑來輔導都不會有特別明顯的改善——除非這個孩子從小就被這個老師或專家收養,那樣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一個人的天賦與愛好,而在另一個程度上,或許也不會起到根本的改變。

所以事實上是這樣子的:作家的孩子,不一定會寫作;老師的孩子,不一定都有好成績;藝術家的孩子,也有可能是流氓地痞……

這與教育有關,但更關乎於天賦。

·2·

人,就像大自然的花草樹木,而學習成績,則像是一個固定的木頭架子。

葡萄可以輕而易舉地爬上架子並結出甜美的果實,月季雖然也很美麗,但它只能挨著木頭柱子開花,然而葡萄並沒有比月季付出太多的努力;

月季雖然沒能爬上架子,但至少還能挨著柱子開花,但長在地面上的野菊花和小雜草呢?它們雖然生機勃勃,但連最基本的木頭柱子都碰不到,然而月季並沒有比野菊花和小雜草付出太多的努力……

如果你的孩子努力了,但還沒有好成績,怎麼辦?

最讓人難以置信的真相是:爬上架子的葡萄,往往爬得最省力;挨在柱子上開花的月季,往往付出了更多努力;而野菊花和小雜草,往往努力得最艱辛。

只不過,很多野菊花和小雜草都因為努力了也不見效果而慢慢放棄了努力,慢慢變得破罐子破摔,我就不讀書,我就不寫作業,你愛咋咋滴……

這在很大程度上並不是讀書用功不用功的問題,而是天賦的差異。

因為每個人的興趣取向和接受能力以及思維方式都不盡相同,只不過,人是不一樣的人,但衡量的標準卻是一樣的,那就是學習成績——就像是那個固定的葡萄架。

如果換一個時代背景,如果換一個環境,如果換一個標準,現在很多所謂的“不會讀書的學生”,完全有可能成為學校的尖子生,甚至成為國家棟梁。

比如那些讀書不太好的男孩在入伍以後,往往會成為優秀的武警官兵,甚至成為國家英雄,而很多的“會讀書的好學生”,則有可能會被淹沒在人群裡,就像是魯迅筆下的孔乙己——他這樣的使人快活,可是沒有他,別人也便這麼過。

如果把孔乙己放到今天這個時代,以他對文字書理的痴迷程度,沒準也能成個高考狀元。

·3·

這樣說,並不是說現在的衡量標準有什麼問題,事實上,只要有標準存在,那麼任何一套衡量標準,都勢必會產生一個相吻合的天賦——至少武松成為英雄並不是因為考試成績,而是因為他的拳頭。

經常會有一些家長或朋友問我:你這麼懂教育,你的孩子讀書一定非常好吧!

我承認,我的孩子非常用功,非常努力,只是相比於他所付出的努力,他的成績並不是非常理想,在班裡大概也就中上的水準。

或許這是因為他的學習方法不對,但我更相信這是因為他的天賦與衡量標準不吻合。以他的書寫為例,他的字真的非常差,這導致他的每個老師都認為他的父母不管他,其實並不是這樣子,他因此而受到的教育、幫助、指責、打罵……遠遠超過別的任何一個寫字好的同學。

我曾在一篇文章裡寫到過:寫字好的同學,其實並沒有因為寫字而付出太多的努力,而我的孩子,他也並不是完全不努力,他甚至比別人更努力,但寫起來的字就是不好看。

我把這稱為天賦。

如果你的孩子努力了,但還沒有好成績,怎麼辦?

並不是別人能做到的事情我們就一定能做到,人和人是不一樣的,只不過,我們不能因為自己再努力也無法寫得和別人一樣好而放棄努力。

我並不因此而對他失望,我甚至非常感謝我自己對孩子的教育,他雖然沒有很好的學習成績,但是他學會了努力。我經常對我的孩子說:努力,不一定能使你取得第1名,但如果不努力,你將很快會失去第15名。

一輛電瓶車,電門扭得再猛,或許也只能跑到30碼,遠遠比不上汽車和摩托車,但如果因為比不上汽車和摩托車而鬆開電門,那麼就會連這個30碼也會失去。

最重要的是,我認為努力得到的第15名,其實比在天賦吻合狀態下所取得的第1名更有價值。因為大多數天賦吻合取得好成績的同學幾乎都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而我的孩子經過努力後雖然成績並不太理想,但是他在這個過程中培養起了一份努力的精神。

·4·

據新東方教育的調查顯示:90%天賦吻合的孩子,走向社會後會因為一直以來的優越感而經不起挫敗,會比較缺乏社會適應能力,而懂得努力的孩子,同樣拿到這個畢業證,他會因為已經形成的努力精神而更具競爭力。

我想和大多數雖然很努力,但成績一直不太理想的孩子家長們說:不要沮喪,只管努力就行了,這不是我們平常說的“過程使勁努力,結果聽到由命”,而是無論有沒有取得成績,人生都沒有停止,努力的精神在這件事情上沒有取得成績,但會在另一件事情上有所成就。

我讓孩子努力讀書,當然希望他能鞏固或取得更好的成績,但相比於成績,我更希望他能擁有這種競爭力。

努力,不一定會讓他在學習上得第一,但將來一定會使他在自己的天地裡創造出屬於他的優異——即使他將來只能在街邊撿垃圾,努力的精神也能幫助他撿到更多垃圾。

孩子們,家長們,如果努力了依舊無法取得好成績,如果你因此而放棄努力,那麼你放棄掉的不僅是學習成績,更是將來決定你人生至關重要的競爭力——

所以,從今天開始努力吧,即使你再努力也比不上你們的班長,即使你再努力也只能排在全班第30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