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兒媳帶孩子是什麼感受?幾位婆婆說出了心裡話

不完美媽媽 懷孕 慧智情感 2019-05-14

隨著城市的節奏越來越快,生活的壓力也隨之增加,在越來越多的女性主動或被動的遠離“全職太太”的身份後,家庭便面臨了一個極大的困擾——誰來帶孩子?兩個人都需要工作,早出晚歸是生活常態,但孩子越小,越需要貼身陪伴,若是請保姆,會造成巨大的花銷不說,孩子的安全便成了隱患,畢竟是外人,誰也無法保證平日裡慈眉善目的人,背後不會心思歹毒。

幫兒媳帶孩子是什麼感受?幾位婆婆說出了心裡話

這個時候,夫妻雙方的父母便成了“看娃”首選,畢竟是自家的孩子,心理上就會有更多的疼愛和關懷,再者大多數父母都已經退休,空閒時間足夠多,但各家的情況又不盡相同,有的婆婆本就期待著早點抱孫子孫女,對於帶孩子更是熱情滿滿,覺得孩子是全家的希望,代表家族興旺,香火延續,忙前跑後,生怕自己做得不夠;也有的婆婆是“趕鴨子上架”,實在沒辦法了才硬著頭皮自己上,但這其中不乏一些怨氣和不滿,尤其還會和媳婦相處很不愉快;當然,也有的婆婆年齡確實太大了,已經沒有力氣和精力去照看孫輩了,也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罷了。那麼婆婆照看孫輩是種什麼體驗呢?來看看她們怎麼說。

幫兒媳帶孩子是什麼感受?幾位婆婆說出了心裡話

A、劉女士,58歲

我們家裡就一個獨子,我和老伴一個是工程師,一個是教師,現在都退休了,兒子結婚時,我們出了一套兩居房子,女方有一套一居,也是個老師,他們的生活過得還算舒服自在,沒什麼壓力。兒媳懷孕的時候,我和老伴就來到他們在的城市裡,每天幫他們做飯,洗碗,做家務,活脫脫像個保姆,但沒辦法,兒媳也是獨生女,嬌生慣養長大,不怎麼會做飯,不管他們就成天吃外賣,懷孕哪能吃那些不健康的食物,我也只好親力而為了。後來孩子出生了,是個女兒,和兒子長得更像一些,那之後,也就更多了一份艱難,照顧大人的同時還要照顧小孩,半夜裡醒來好多次,做飯的任務就交給了老伴,只要聽見兒媳起來了,就立馬去廚房裡忙活起來,煎蛋熱牛奶,就為了她能吃到熱氣騰騰的早餐。

幫兒媳帶孩子是什麼感受?幾位婆婆說出了心裡話

說實話,要說帶孩子辛苦是辛苦,但是兩個長不大的“大小孩”才是讓我最不放心的,我現在還有精力幫忙照看孩子,但畢竟不是長久之計,總有一天我們還是要回到自己的家裡,那時候他們的小日子怎麼過?都說婆媳關係不好處,是因為婆婆不明事理,挑撥離間,但我自認為已經付出夠多了,全都以媳婦為主,委屈自己去給他們當保姆,若是媳婦懂得感恩還好,要是把一切都當作理所當然,那真是太可悲了。

幫兒媳帶孩子是什麼感受?幾位婆婆說出了心裡話

B、喬女士,62歲

年輕的時候一個人帶三個孩子,什麼苦沒吃過,什麼累沒受過,覺得孩子們長大了就可以享福了,誰承想,老了老了,還是擺脫不了看孩子的命運,說不看吧,又不放心,但這年齡在那擺著呢,精力和體力是大不如前,可以說是豁出了老命在帶娃啊。可就是這樣,兒媳也不領情,各種給我使眼色,自己不做什麼實事,倒是挺能講究,還要和我兒子“告狀”,嫌我不夠講衛生、做飯不好吃,帶孩子也不夠細心,我是強忍著沒有和她發生正面衝突,畢竟是一家人,但這樣的兒媳真是讓人失望,我是長輩,來你家伺候你們,已經是自降身份,作為一個婆婆已經可以了,結果做得越多,反而遭埋怨,等孩子再大一點,說什麼我也不管了。

幫兒媳帶孩子是什麼感受?幾位婆婆說出了心裡話

C、明女士,65歲

孩子從小就是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的,和親爹親媽都有點生分,他們總說工作忙,一週也就回來看孩子一次,是典型的“週末父母”,而我們每天要負責孫子的吃喝住行,接送他上幼兒園,尤其是早上,就像是打仗一樣,孫子喜歡賴床,他爺爺每天都騎著自行車接送,老頭子也67歲的人了,真是挺不容易的。好在孫子比較聰明,也給我們帶來很多的樂趣,兒子和兒媳也很感激我們,說幫他們解決了最大的難題,這也讓我們老兩口覺得很欣慰,一家人就是要互相幫助,整整齊齊才好。不過現在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還是希望他們兩個能抽多點時間,陪陪孩子,畢竟我們這隔輩的,是不能比擬親生父母重要性的。

幫兒媳帶孩子是什麼感受?幾位婆婆說出了心裡話

其實,很多時候換位思考就可以知道彼此都不容易,婆婆本是沒有義務去帶孫輩的,要感恩,也要體諒,更多的是要將心比心,互相尊重,只要心在一起,辦法總比困難多。

-en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