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寫作業忍不住發火?那是因為你沒有這樣做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常有忍不住對孩子發火的時候:

● 動不動就哭鬧● 吃飯磨磨蹭蹭,非要看動畫才肯吃● 一讓練樂器就不情不願,東張西望● 寫作業不專心,教了好幾遍都學不會


在孩子小時候,惹家長髮火通常是孩子哭鬧、怎麼說也不聽的時候,而上了小學之後,就到了爆發期。

-01-家長為什麼忍不住對孩子發火?


有一位當媽媽的朋友,在孩子上小學之前還信誓旦旦,表示絕不發火,一定耐心、溫柔地教孩子。從一年級開始陪寫作業,沒想到剛過期中考試,就憋不住了。


陪孩子寫作業忍不住發火?那是因為你沒有這樣做



有一天,孩子寫作業又不專心,講了幾遍還答不上,媽媽忍不住就火了。孩子也跟著火了,把筆往桌上一扔,瞪著她大聲說道:“你到底是誰!?我媽媽以前很溫柔的,你一定是妖怪妖怪妖怪!!”

她頓間有點懵,血氣上湧、看東西都有點模糊。想起之前看過的新聞,甚至想去掛個號…


陪孩子寫作業忍不住發火?那是因為你沒有這樣做


陪孩子寫作業患腦梗

每天寫作業已經成了家長心頭的又一座大山,讓人血壓飆升,不僅損害身體健康,而且是破壞親子關係的元凶。

我們都知道,不要發火,要心平氣和地教孩子,孩子才能聽得進去,但經常是忍...壓抑...忍不住了...大爆發,陷入“媽媽發火→孩子學不好→媽媽更生氣→更學不好”的惡性循環。

除了陪玩寫作業時,最常見的還有當孩子早晨起床拖延磨蹭、正餐挑食零食不斷、調皮玩鬧打壞別人家的玻璃、給同學搞惡作劇等,再大一點就是沉迷手機、電腦遊戲、和家長頂嘴、不服學校老師管教、經常和異性來往疑似有早戀現象等等這一些列情況出現時,都容易成為家長脾氣爆發的導火索。

其實,說到底我們對孩子發火,其根本原因是因為我們擔心孩子。我們擔心孩子不能對自己負責,將來無法擁有一個好的人生。所謂“愛之深責之切”就是我們對孩子發火最好的一個解釋。

但是,我們發火的本意是為了孩子好,但事實上對孩子發脾氣,是否真的對他的教育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02-家長的“吼罵”是否對教育孩子有用?

我們的課程顧問之前給一對母女做過諮詢,一個八歲的小女孩每次做作業只要一出錯,媽媽就在一邊大聲咆哮。

回憶當時的場景時,女孩說道:“每當媽媽大聲吼我時,我除了聽到她刺耳的聲音外,腦子裡一片空白,什麼都想不起來!”

其媽媽也表示,每次一吼,看著孩子那怔怔的、可憐的樣子就心疼,而吼多了,孩子就低著頭哭也不說話,動作反而更慢了出錯率也更高了。慢慢地,她發現孩子和自己關係漸漸疏遠了,有什麼事也不給自己說了,以前那個貼心的小棉襖不見了。


陪孩子寫作業忍不住發火?那是因為你沒有這樣做



可見,吼孩子不僅對孩子的學習沒有幫助,反而帶來一系列我們想象不到的危害。

情緒管理專家魏廷鋒老師研究情緒管理多年,他指出,父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經常“吼罵”孩子,除了有害親子關係外,還會對孩子造成以下傷害:

● 給孩子造成心理傷害,影響智商和情商的發展● 使孩子缺乏安全感,對人不信任,人際關係處理不好● 孩子模仿家長,遇到問題也容易情緒化,走極端● 孩子為躲避父母的訓斥,開始撒謊● 孩子會變得異常脆弱,唯唯諾諾······


對於父母而言,吼罵孩子或許只是不到1分鐘的事情;但對孩子而言,這種傷害可能會貫穿其一生。

蒙臺梭利博士曾經說過:“每種性格缺陷都是由兒童早期經受的某種錯誤對待造成的。”

心理學上也認為,任何一種心理疾病,追根溯源,都是童年時的創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