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為家》:看完這部影片,覺得能出生在中國已經很幸福了

一個人去看《何以為家》。晚上9點的影院,只有五個人,兩對情侶和我。

我現在通常會按評分高低挑選要看的電影。這部影片豆瓣目前的評分是9.0。超過9分的電影,基本上都是好電影,值得一看,比如《肖申克的救贖》是9.6,值得多看幾遍。

事先讀過幾篇影評、觀後感,預設是部苦情片,很令人動容的那種。像自己這種淚點很低的人,經常就會被某句話甚至是一句歌詞觸動的人,一定會淚流滿面。出門前特意摸了摸風衣口袋,檢查是否備了紙巾。

然而,並沒有。

一滴眼淚也沒掉,連熱淚盈眶都沒有。

大概年紀大了,經歷得多了,就不會輕易掉眼淚了——我終於穿越到了多年前自己希望達到的境界,不再輕易掉眼淚,特別是在別人的故事裡。也大概,這部影片並不想煽情,是為了引發人們的思考,何以看待戰爭和貧窮,何以對待難民問題,何以看到人性的光輝和希望。

片尾,鏡頭裡的男孩贊恩笑了。

他終於會有一張印有自己名字的身份證明。字幕上說,贊恩現在跟家人生活在挪威。在這個全世界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之一,曾經苦難的贊恩,大概會經常把這種笑容掛在臉上吧。

《何以為家》:看完這部影片,覺得能出生在中國已經很幸福了

好的影片並不刻意煽情,編劇、導演只是呈現,觀眾自己會欣賞,會感覺,會評判。

看完電影步行回家,已是夜深人靜。市政府門前有輛轎車拋錨,引擎蓋打開著,冒著熱氣,司機好像在打電話尋求救援,不遠處有警衛站崗;路上幾無行人,每個路口的紅綠燈,還都是亮的……整個城市也是亮的,乾淨的,讓人有安全感,覺得和平、安寧,是那麼彌足珍貴。

有人覺得這部影片很治癒,有人聯想到“越窮越生,越生越窮”的話題。《何以為家》這個譯名很中國,也很容易讓人覺得,能出生在中國已經很幸福了。

幸福是一種感覺;幸福是安居樂業;幸福是不必時時擔驚受怕;幸福是孩子有學上,成年人有工作……幸福幸福又何嘗不是比較出來的?至少是“比上不如,比下有餘。”

小男孩贊恩12歲,生活在黎巴嫩貧民窟。他並不知道自己的出生年月,12歲這個年齡還是他犯罪後被投進監獄,醫生檢查他的牙齒推算出來的。令人聯想到牲口買賣,比如一馬匹,相馬者會根據牙齒判斷馬幾歲。

影片開始的鏡頭就展現了贊恩生存的環境,用我們熟悉的詞說,就是“髒亂差”。孩子們嬉戲打鬧的玩具是木製的機槍,湊在一起吞雲吐霧,小男孩贊恩也在其中,露出難得的童真的笑容。我對贊恩的笑印象深刻,整部影片,好像他只笑了三次。

回到家中,他是一堆孩子中的長子,靠給房東打零工、販賣果汁補貼家用,父母對他非打即罵。

故事採取倒序的方式展開。戴著手銬的贊恩走向法庭,他要控告自己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了他。

他戴手銬是因為犯了罪,捅傷了害死自己妹妹的混蛋,準確說那是他妹夫,而他的妹妹才11歲,被父母送給房東做妻子。

想起去年發生在湖南沅江的“少年弒母案”,那個殺死自己親媽的男孩跟贊恩同歲,也是12歲。戴手銬的贊恩,讓我想起他,那個弒母的小孩戴沒戴過手銬?有沒有上法庭受過審判?好像後來還轉學了,學費全免,好像當時怕他落下功課,學校還派老師輔導……贊恩如果出生在中國,有5個弟弟妹妹概率幾乎為零。

贊恩很想上學。校車幾次在片中出現,雖然破爛,學生的書包散亂地放在車頭,但贊恩的目光追逐著校車,那是一種渴望,他也對父母說“我想上學”。

在中國,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是必須的。再混蛋的父母也不可能不想讓孩子上學,但贊恩的父母,想的卻是,你上學了誰替房東干活,誰照顧弟弟妹妹,他的混蛋父親甚至覺得會失信於房東……等贊恩表示放了學再去幹活,父母才稍稍鬆了口。他如果出生在中國,18歲之前都算是童工,僱傭童工是犯法的。

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贊恩,其實是個救贖者。

他想救妹妹。知道房東對妹妹不懷好意,扔掉他送給妹妹的零食,發現妹妹初潮,脫下上衣替妹妹遮擋,甚至想帶著11歲的妹妹離家出走。贊恩的妹妹如果出生在中國,不到法定結婚年齡,那也是犯法的,就不會早婚早孕大出血丟掉性命。

當發現以一己之力無法阻擋父母送走妹妹,贊恩便開始了自我的救贖。離開家,搭車去外地,找飯吃,找活路。遇到了同樣沒有身份的埃塞俄比亞黑人女工拉希爾母子。

拉希爾身上散發著母性的光輝。她愛自己的兒子約納斯,也收留了贊恩,讓他在自己外出打工時照顧兒子。影片中最溫馨的一幕,是拉希爾幫贊恩和兒子洗澡,她在打工的餐廳把客人吃剩的蛋糕偷偷拿回家,贊恩吃著蛋糕,露出笑容。

然而好景不長,拉希爾沒有身份被警察抓住,不敢透露自己有兒子的真相,也再沒有回家。命運把贊恩又一次推向絕望。

乳房在影片中多次出現,拉希爾哺乳,擠出乳汁;贊恩扯下游樂園雕塑身上的衣服,露出乳房;贊恩哄孩子時,那孩子一次次把手伸到贊恩胸前。

孩子都在找媽媽,也是在尋找愛,尋找溫暖和家。

《何以為家》:看完這部影片,覺得能出生在中國已經很幸福了

贊恩其實也完成了對約納斯的救贖。當拉希爾被投進監獄,本就是個孩子的他,還要千方百計照顧約納斯,他想盡各種辦法哄孩子,找尿布,找吃的,掙錢。最後還是被房東趕了出來,走投無路,只能把約納斯賣給蛇頭,為的也是給孩子找個好人家。

看兩個孩子流落街頭,贊恩怕約納斯亂跑,用繩子把他的腳綁上。作為觀眾,很怕他們出事,恨不能上去幫幫他們,盼望著有什麼人出現救救他們。

如果贊恩和約納斯出生在中國,每戶人家都那麼稀罕孩子,只可能擔心小孩被拐賣偷走。生了孩子還在哺乳期的拉希爾,怎麼可能被母子分離?好在結局是母子相遇,約納斯回到了母親身邊。

《何以為家》直譯名是《迦百農》。迦百農(Capernaum)本是聖經裡的地名,位於現在的以色列加利利海附近。據說在英語和法語中,迦百農有“雜亂無章”的意思。

在流浪中,他遇到一個小女孩,知道了瑞典這個地名,也向往著更好的生活。再次回到家中,是為了找到一紙能出去的證明身份,卻因為得知妹妹的死訊,拿刀捅了人。他的憤怒,不止是對混蛋房東,也可以看作是對父母的憤怒,甚至是對社會的憤怒。

贊恩最後完成的是對自己和父母的救贖。

《何以為家》:看完這部影片,覺得能出生在中國已經很幸福了

他在監獄裡打電視臺熱線電話,把父母告上法庭,是希望大人聽到他說的話,“我要控訴父母生下我。我想讓那些無法撫養孩子的父母,不要生下孩子。”

這段很有條理的話,顯然經過了藝術加工,顯然不會出自一個年僅12歲又沒受過教育的孩子之口,但振聾發聵:

“我希望大人聽我說,我希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別再生了。

我只記得暴力、侮辱、毆打、鏈子、管子、皮帶。

我聽過最溫柔的一句話是,“滾,狗孃養的東西”,“滾,你這垃圾”。

生活是一堆狗屎,不比我的鞋子更值錢。

生活是個婊子,我以為我們能活得體面,能被所有人愛。但上帝不希望我們這樣,他寧願我們做洗碗工。”

兩個小演員,演得可真好。

電影結尾,字幕上說,“願每個勇敢的孩子,都能被溫柔對待”。

在網上看到導演拉巴基說的一段話,作為結尾。她說:

“我不想天真地說電影可以改變世界,但如果它可以改變你看待這些孩子的態度、或是你看待你自己生活的態度,那麼它至少可以一定程度地改變你。當千千萬萬的人可以用不同的視角看待這些問題時,真正的改變才會開始發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