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在起跑線”——這句話是忽悠我們一百年的訛言'

不完美媽媽 玩具 動物 海鷗 豆芽 尹建莉父母學堂 2019-09-18
"

在神經學上沒有“輸在起跑線上”這回事,實驗已找到終身學習的神經機制。

"

在神經學上沒有“輸在起跑線上”這回事,實驗已找到終身學習的神經機制。

“輸在起跑線”——這句話是忽悠我們一百年的訛言

一句忽悠我們一百年的訛言

現在,不少人打著“科學”的招牌,圍繞大腦來設騙局。家長最容易落入這樣的陷阱。

最近參加幾個學校的親子座談,發現父母關心的問題都很相似:“我怎麼樣可以增加孩子的智力?”“記憶力訓練班有效嗎?”“有地方可以測IQ嗎?”……在臺灣,只要打出“智力開發”或“不要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之類的廣告,就不怕做家長的不掏錢。

很多人被告知,人的大腦只利用了10%,其他的90%有待開發。在科學上,到底有沒有“只用到10%的大腦,還有90%的潛能可以開發”這回事呢?

有人追蹤到這句話的來源,原來這是一句來自20世紀初美國世界博覽會上一個攤位的廣告詞,並非科學實證。於是大家以訛傳訛,就像滾雪球一樣,騙得父母成天馬不停蹄地接送孩子到各種培訓班,以為這是為了孩子好,卻沒有人停下來問一下:“這種說法的證據在哪裡?”

現在要反駁這個謬論非常簡單,因為腦造影的研究與技術已經發展到可以直接看到這個人在思考、記憶、說話、聽音樂時大腦的工作情形了。實驗發現,盲人在摸讀盲文點字時,他的視覺皮質被觸覺召喚過去用了。如果把正常人的眼睛矇住5天,他的視覺皮質就會開始改變,去做聽覺、觸覺方面的事。所以,大腦怎麼可能放任其餘90%不做事呢?

人的大腦重約三磅,佔我們體重的2%,卻用到我們身體20%的能源。當它用到十倍的能量時,它是不可能只有10%在工作,而聽任其餘的90%閒著沒事幹的。

大腦的神經是“用進廢退”的,常用的區塊也會因此而增大,長久不用的地方會被挪作他用。最重要的是,大腦不是頤養冗員的地方。所以,絕對沒有“只用到10%的大腦”這回事。

美國心理學家丹倪斯頓曾經撰文批評這個謬論,他說:“凡那些告訴你大腦只用了10%的人,他們才是只用到自己大腦的10%!”

"

在神經學上沒有“輸在起跑線上”這回事,實驗已找到終身學習的神經機制。

“輸在起跑線”——這句話是忽悠我們一百年的訛言

一句忽悠我們一百年的訛言

現在,不少人打著“科學”的招牌,圍繞大腦來設騙局。家長最容易落入這樣的陷阱。

最近參加幾個學校的親子座談,發現父母關心的問題都很相似:“我怎麼樣可以增加孩子的智力?”“記憶力訓練班有效嗎?”“有地方可以測IQ嗎?”……在臺灣,只要打出“智力開發”或“不要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之類的廣告,就不怕做家長的不掏錢。

很多人被告知,人的大腦只利用了10%,其他的90%有待開發。在科學上,到底有沒有“只用到10%的大腦,還有90%的潛能可以開發”這回事呢?

有人追蹤到這句話的來源,原來這是一句來自20世紀初美國世界博覽會上一個攤位的廣告詞,並非科學實證。於是大家以訛傳訛,就像滾雪球一樣,騙得父母成天馬不停蹄地接送孩子到各種培訓班,以為這是為了孩子好,卻沒有人停下來問一下:“這種說法的證據在哪裡?”

現在要反駁這個謬論非常簡單,因為腦造影的研究與技術已經發展到可以直接看到這個人在思考、記憶、說話、聽音樂時大腦的工作情形了。實驗發現,盲人在摸讀盲文點字時,他的視覺皮質被觸覺召喚過去用了。如果把正常人的眼睛矇住5天,他的視覺皮質就會開始改變,去做聽覺、觸覺方面的事。所以,大腦怎麼可能放任其餘90%不做事呢?

人的大腦重約三磅,佔我們體重的2%,卻用到我們身體20%的能源。當它用到十倍的能量時,它是不可能只有10%在工作,而聽任其餘的90%閒著沒事幹的。

大腦的神經是“用進廢退”的,常用的區塊也會因此而增大,長久不用的地方會被挪作他用。最重要的是,大腦不是頤養冗員的地方。所以,絕對沒有“只用到10%的大腦”這回事。

美國心理學家丹倪斯頓曾經撰文批評這個謬論,他說:“凡那些告訴你大腦只用了10%的人,他們才是只用到自己大腦的10%!”

“輸在起跑線”——這句話是忽悠我們一百年的訛言

"

在神經學上沒有“輸在起跑線上”這回事,實驗已找到終身學習的神經機制。

“輸在起跑線”——這句話是忽悠我們一百年的訛言

一句忽悠我們一百年的訛言

現在,不少人打著“科學”的招牌,圍繞大腦來設騙局。家長最容易落入這樣的陷阱。

最近參加幾個學校的親子座談,發現父母關心的問題都很相似:“我怎麼樣可以增加孩子的智力?”“記憶力訓練班有效嗎?”“有地方可以測IQ嗎?”……在臺灣,只要打出“智力開發”或“不要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之類的廣告,就不怕做家長的不掏錢。

很多人被告知,人的大腦只利用了10%,其他的90%有待開發。在科學上,到底有沒有“只用到10%的大腦,還有90%的潛能可以開發”這回事呢?

有人追蹤到這句話的來源,原來這是一句來自20世紀初美國世界博覽會上一個攤位的廣告詞,並非科學實證。於是大家以訛傳訛,就像滾雪球一樣,騙得父母成天馬不停蹄地接送孩子到各種培訓班,以為這是為了孩子好,卻沒有人停下來問一下:“這種說法的證據在哪裡?”

現在要反駁這個謬論非常簡單,因為腦造影的研究與技術已經發展到可以直接看到這個人在思考、記憶、說話、聽音樂時大腦的工作情形了。實驗發現,盲人在摸讀盲文點字時,他的視覺皮質被觸覺召喚過去用了。如果把正常人的眼睛矇住5天,他的視覺皮質就會開始改變,去做聽覺、觸覺方面的事。所以,大腦怎麼可能放任其餘90%不做事呢?

人的大腦重約三磅,佔我們體重的2%,卻用到我們身體20%的能源。當它用到十倍的能量時,它是不可能只有10%在工作,而聽任其餘的90%閒著沒事幹的。

大腦的神經是“用進廢退”的,常用的區塊也會因此而增大,長久不用的地方會被挪作他用。最重要的是,大腦不是頤養冗員的地方。所以,絕對沒有“只用到10%的大腦”這回事。

美國心理學家丹倪斯頓曾經撰文批評這個謬論,他說:“凡那些告訴你大腦只用了10%的人,他們才是只用到自己大腦的10%!”

“輸在起跑線”——這句話是忽悠我們一百年的訛言

“輸在起跑線”——這句話是忽悠我們一百年的訛言

大腦終身都有可塑性

一個自然的腦,其先天的設定是不是一成不變的呢?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凱根做過一個實驗,給一群4個月大的嬰兒每20秒看一件新玩具,不停地看,結果發現:有些孩子喜歡新奇的東西,很高興;有些孩子不喜歡,號啕大哭。他又趁這些嬰兒不注意,在他們背後弄出很大的聲響,那些喜歡新奇事物的嬰兒會轉過頭去看發生了什麼事,而那些不喜歡新奇東西的孩子則嚇得大哭。

凱根推測這些退縮的孩子的杏仁核(大腦皮質下一個類似杏仁狀的神經組織,是情緒的中心)過度活化,新奇東西和大的聲音對他們來說是過度刺激。大腦中的杏仁核偵測到不尋常、有威脅性的事物時,會活化起來,這條神經迴路活化程度低的孩子個性比較外向、好冒險,活化程度高的則較易害怕退縮。

多年後,當年被凱根認定為杏仁核過度活化的孩子已長大成人,他把他們重新找回實驗室,掃描他們的大腦。結果發現這些孩子(應該說大人)的杏仁核仍然對不尋常的事物過度反應,跟他們小時候一樣;但是大腦卻能透過已經發育完成的前腦,以理智的方式處理這些過度反應。所以以前很害怕、會退縮的孩子有70%發展成健全的人格。

也就是說,雖然神經結構還是一樣,但是大腦通過後天的學習,可以用認知的方法改變先天的設定。

有一種草原田鼠,住在丘陵區的是一夫多妻制,住在草原區的是一夫一妻制。實驗者用核磁共振掃描這兩種雄性田鼠,發現一夫多妻的雄鼠在掌管空間記憶的海馬迴後端比較大,因為它必須記得太太們是誰,住在哪裡;而一夫一妻的雄鼠就沒有這個必要,因而較小。我們看到,大腦會隨著功能的需求而改變裡面資源的分配。

"

在神經學上沒有“輸在起跑線上”這回事,實驗已找到終身學習的神經機制。

“輸在起跑線”——這句話是忽悠我們一百年的訛言

一句忽悠我們一百年的訛言

現在,不少人打著“科學”的招牌,圍繞大腦來設騙局。家長最容易落入這樣的陷阱。

最近參加幾個學校的親子座談,發現父母關心的問題都很相似:“我怎麼樣可以增加孩子的智力?”“記憶力訓練班有效嗎?”“有地方可以測IQ嗎?”……在臺灣,只要打出“智力開發”或“不要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之類的廣告,就不怕做家長的不掏錢。

很多人被告知,人的大腦只利用了10%,其他的90%有待開發。在科學上,到底有沒有“只用到10%的大腦,還有90%的潛能可以開發”這回事呢?

有人追蹤到這句話的來源,原來這是一句來自20世紀初美國世界博覽會上一個攤位的廣告詞,並非科學實證。於是大家以訛傳訛,就像滾雪球一樣,騙得父母成天馬不停蹄地接送孩子到各種培訓班,以為這是為了孩子好,卻沒有人停下來問一下:“這種說法的證據在哪裡?”

現在要反駁這個謬論非常簡單,因為腦造影的研究與技術已經發展到可以直接看到這個人在思考、記憶、說話、聽音樂時大腦的工作情形了。實驗發現,盲人在摸讀盲文點字時,他的視覺皮質被觸覺召喚過去用了。如果把正常人的眼睛矇住5天,他的視覺皮質就會開始改變,去做聽覺、觸覺方面的事。所以,大腦怎麼可能放任其餘90%不做事呢?

人的大腦重約三磅,佔我們體重的2%,卻用到我們身體20%的能源。當它用到十倍的能量時,它是不可能只有10%在工作,而聽任其餘的90%閒著沒事幹的。

大腦的神經是“用進廢退”的,常用的區塊也會因此而增大,長久不用的地方會被挪作他用。最重要的是,大腦不是頤養冗員的地方。所以,絕對沒有“只用到10%的大腦”這回事。

美國心理學家丹倪斯頓曾經撰文批評這個謬論,他說:“凡那些告訴你大腦只用了10%的人,他們才是只用到自己大腦的10%!”

“輸在起跑線”——這句話是忽悠我們一百年的訛言

“輸在起跑線”——這句話是忽悠我們一百年的訛言

大腦終身都有可塑性

一個自然的腦,其先天的設定是不是一成不變的呢?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凱根做過一個實驗,給一群4個月大的嬰兒每20秒看一件新玩具,不停地看,結果發現:有些孩子喜歡新奇的東西,很高興;有些孩子不喜歡,號啕大哭。他又趁這些嬰兒不注意,在他們背後弄出很大的聲響,那些喜歡新奇事物的嬰兒會轉過頭去看發生了什麼事,而那些不喜歡新奇東西的孩子則嚇得大哭。

凱根推測這些退縮的孩子的杏仁核(大腦皮質下一個類似杏仁狀的神經組織,是情緒的中心)過度活化,新奇東西和大的聲音對他們來說是過度刺激。大腦中的杏仁核偵測到不尋常、有威脅性的事物時,會活化起來,這條神經迴路活化程度低的孩子個性比較外向、好冒險,活化程度高的則較易害怕退縮。

多年後,當年被凱根認定為杏仁核過度活化的孩子已長大成人,他把他們重新找回實驗室,掃描他們的大腦。結果發現這些孩子(應該說大人)的杏仁核仍然對不尋常的事物過度反應,跟他們小時候一樣;但是大腦卻能透過已經發育完成的前腦,以理智的方式處理這些過度反應。所以以前很害怕、會退縮的孩子有70%發展成健全的人格。

也就是說,雖然神經結構還是一樣,但是大腦通過後天的學習,可以用認知的方法改變先天的設定。

有一種草原田鼠,住在丘陵區的是一夫多妻制,住在草原區的是一夫一妻制。實驗者用核磁共振掃描這兩種雄性田鼠,發現一夫多妻的雄鼠在掌管空間記憶的海馬迴後端比較大,因為它必須記得太太們是誰,住在哪裡;而一夫一妻的雄鼠就沒有這個必要,因而較小。我們看到,大腦會隨著功能的需求而改變裡面資源的分配。

“輸在起跑線”——這句話是忽悠我們一百年的訛言

另一個研究也發現:在沙灘做窩的海鷗很能辨識自己的蛋,如果把別的海鷗的蛋放進它的窩,它一看到便立刻用喙推出去;但是築巢在懸崖上的海鷗,因為不必擔心混淆,就沒發展出這種辨識能力,即使把乒乓球放進它的巢,它也照孵不誤。這些研究讓我們看到先天與後天的交互作用,環境可以作用到基因上,環境可以影響先天基因。

人的大腦是環境和基因交互作用的產物,我們不是隻受基因的指揮。

還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動物身上有製造維他命C的基因,它們不吃蔬果也不會得壞血病。在沒有冷藏庫之前,遠洋航線的船員幾個月看不見陸地,吃不到新鮮的蔬菜,常會得壞血病。我們的祖先是從動物演化而來的,遠古祖先們身上也有製造維他命C的基因。人類定居下來後,可以吃到新鮮蔬果,就沒有必要再保留這個基因了。那時候祖先絕對沒有想到後世子孫會發明輪船去航海。講到這一點,中國人的聰明才智的確高人一籌。鄭和下西洋時,也是一走幾千裡,但是他在船上發豆芽,豆芽可以提供維他命C,解決了壞血病的問題。

人能夠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下來,大腦的可塑性有很大的貢獻,人類不停地適應外界需求,改變著大腦的結構。

物種的演化很慢,但個體的改變卻是很快可以看見的。最近有一本新書討論網絡數字化時代的來臨,已經在孩子的大腦上留下痕跡,科學家已經看到大腦神經迴路因此而改變了。

"

在神經學上沒有“輸在起跑線上”這回事,實驗已找到終身學習的神經機制。

“輸在起跑線”——這句話是忽悠我們一百年的訛言

一句忽悠我們一百年的訛言

現在,不少人打著“科學”的招牌,圍繞大腦來設騙局。家長最容易落入這樣的陷阱。

最近參加幾個學校的親子座談,發現父母關心的問題都很相似:“我怎麼樣可以增加孩子的智力?”“記憶力訓練班有效嗎?”“有地方可以測IQ嗎?”……在臺灣,只要打出“智力開發”或“不要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之類的廣告,就不怕做家長的不掏錢。

很多人被告知,人的大腦只利用了10%,其他的90%有待開發。在科學上,到底有沒有“只用到10%的大腦,還有90%的潛能可以開發”這回事呢?

有人追蹤到這句話的來源,原來這是一句來自20世紀初美國世界博覽會上一個攤位的廣告詞,並非科學實證。於是大家以訛傳訛,就像滾雪球一樣,騙得父母成天馬不停蹄地接送孩子到各種培訓班,以為這是為了孩子好,卻沒有人停下來問一下:“這種說法的證據在哪裡?”

現在要反駁這個謬論非常簡單,因為腦造影的研究與技術已經發展到可以直接看到這個人在思考、記憶、說話、聽音樂時大腦的工作情形了。實驗發現,盲人在摸讀盲文點字時,他的視覺皮質被觸覺召喚過去用了。如果把正常人的眼睛矇住5天,他的視覺皮質就會開始改變,去做聽覺、觸覺方面的事。所以,大腦怎麼可能放任其餘90%不做事呢?

人的大腦重約三磅,佔我們體重的2%,卻用到我們身體20%的能源。當它用到十倍的能量時,它是不可能只有10%在工作,而聽任其餘的90%閒著沒事幹的。

大腦的神經是“用進廢退”的,常用的區塊也會因此而增大,長久不用的地方會被挪作他用。最重要的是,大腦不是頤養冗員的地方。所以,絕對沒有“只用到10%的大腦”這回事。

美國心理學家丹倪斯頓曾經撰文批評這個謬論,他說:“凡那些告訴你大腦只用了10%的人,他們才是只用到自己大腦的10%!”

“輸在起跑線”——這句話是忽悠我們一百年的訛言

“輸在起跑線”——這句話是忽悠我們一百年的訛言

大腦終身都有可塑性

一個自然的腦,其先天的設定是不是一成不變的呢?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凱根做過一個實驗,給一群4個月大的嬰兒每20秒看一件新玩具,不停地看,結果發現:有些孩子喜歡新奇的東西,很高興;有些孩子不喜歡,號啕大哭。他又趁這些嬰兒不注意,在他們背後弄出很大的聲響,那些喜歡新奇事物的嬰兒會轉過頭去看發生了什麼事,而那些不喜歡新奇東西的孩子則嚇得大哭。

凱根推測這些退縮的孩子的杏仁核(大腦皮質下一個類似杏仁狀的神經組織,是情緒的中心)過度活化,新奇東西和大的聲音對他們來說是過度刺激。大腦中的杏仁核偵測到不尋常、有威脅性的事物時,會活化起來,這條神經迴路活化程度低的孩子個性比較外向、好冒險,活化程度高的則較易害怕退縮。

多年後,當年被凱根認定為杏仁核過度活化的孩子已長大成人,他把他們重新找回實驗室,掃描他們的大腦。結果發現這些孩子(應該說大人)的杏仁核仍然對不尋常的事物過度反應,跟他們小時候一樣;但是大腦卻能透過已經發育完成的前腦,以理智的方式處理這些過度反應。所以以前很害怕、會退縮的孩子有70%發展成健全的人格。

也就是說,雖然神經結構還是一樣,但是大腦通過後天的學習,可以用認知的方法改變先天的設定。

有一種草原田鼠,住在丘陵區的是一夫多妻制,住在草原區的是一夫一妻制。實驗者用核磁共振掃描這兩種雄性田鼠,發現一夫多妻的雄鼠在掌管空間記憶的海馬迴後端比較大,因為它必須記得太太們是誰,住在哪裡;而一夫一妻的雄鼠就沒有這個必要,因而較小。我們看到,大腦會隨著功能的需求而改變裡面資源的分配。

“輸在起跑線”——這句話是忽悠我們一百年的訛言

另一個研究也發現:在沙灘做窩的海鷗很能辨識自己的蛋,如果把別的海鷗的蛋放進它的窩,它一看到便立刻用喙推出去;但是築巢在懸崖上的海鷗,因為不必擔心混淆,就沒發展出這種辨識能力,即使把乒乓球放進它的巢,它也照孵不誤。這些研究讓我們看到先天與後天的交互作用,環境可以作用到基因上,環境可以影響先天基因。

人的大腦是環境和基因交互作用的產物,我們不是隻受基因的指揮。

還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動物身上有製造維他命C的基因,它們不吃蔬果也不會得壞血病。在沒有冷藏庫之前,遠洋航線的船員幾個月看不見陸地,吃不到新鮮的蔬菜,常會得壞血病。我們的祖先是從動物演化而來的,遠古祖先們身上也有製造維他命C的基因。人類定居下來後,可以吃到新鮮蔬果,就沒有必要再保留這個基因了。那時候祖先絕對沒有想到後世子孫會發明輪船去航海。講到這一點,中國人的聰明才智的確高人一籌。鄭和下西洋時,也是一走幾千裡,但是他在船上發豆芽,豆芽可以提供維他命C,解決了壞血病的問題。

人能夠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下來,大腦的可塑性有很大的貢獻,人類不停地適應外界需求,改變著大腦的結構。

物種的演化很慢,但個體的改變卻是很快可以看見的。最近有一本新書討論網絡數字化時代的來臨,已經在孩子的大腦上留下痕跡,科學家已經看到大腦神經迴路因此而改變了。

“輸在起跑線”——這句話是忽悠我們一百年的訛言

"

在神經學上沒有“輸在起跑線上”這回事,實驗已找到終身學習的神經機制。

“輸在起跑線”——這句話是忽悠我們一百年的訛言

一句忽悠我們一百年的訛言

現在,不少人打著“科學”的招牌,圍繞大腦來設騙局。家長最容易落入這樣的陷阱。

最近參加幾個學校的親子座談,發現父母關心的問題都很相似:“我怎麼樣可以增加孩子的智力?”“記憶力訓練班有效嗎?”“有地方可以測IQ嗎?”……在臺灣,只要打出“智力開發”或“不要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之類的廣告,就不怕做家長的不掏錢。

很多人被告知,人的大腦只利用了10%,其他的90%有待開發。在科學上,到底有沒有“只用到10%的大腦,還有90%的潛能可以開發”這回事呢?

有人追蹤到這句話的來源,原來這是一句來自20世紀初美國世界博覽會上一個攤位的廣告詞,並非科學實證。於是大家以訛傳訛,就像滾雪球一樣,騙得父母成天馬不停蹄地接送孩子到各種培訓班,以為這是為了孩子好,卻沒有人停下來問一下:“這種說法的證據在哪裡?”

現在要反駁這個謬論非常簡單,因為腦造影的研究與技術已經發展到可以直接看到這個人在思考、記憶、說話、聽音樂時大腦的工作情形了。實驗發現,盲人在摸讀盲文點字時,他的視覺皮質被觸覺召喚過去用了。如果把正常人的眼睛矇住5天,他的視覺皮質就會開始改變,去做聽覺、觸覺方面的事。所以,大腦怎麼可能放任其餘90%不做事呢?

人的大腦重約三磅,佔我們體重的2%,卻用到我們身體20%的能源。當它用到十倍的能量時,它是不可能只有10%在工作,而聽任其餘的90%閒著沒事幹的。

大腦的神經是“用進廢退”的,常用的區塊也會因此而增大,長久不用的地方會被挪作他用。最重要的是,大腦不是頤養冗員的地方。所以,絕對沒有“只用到10%的大腦”這回事。

美國心理學家丹倪斯頓曾經撰文批評這個謬論,他說:“凡那些告訴你大腦只用了10%的人,他們才是只用到自己大腦的10%!”

“輸在起跑線”——這句話是忽悠我們一百年的訛言

“輸在起跑線”——這句話是忽悠我們一百年的訛言

大腦終身都有可塑性

一個自然的腦,其先天的設定是不是一成不變的呢?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凱根做過一個實驗,給一群4個月大的嬰兒每20秒看一件新玩具,不停地看,結果發現:有些孩子喜歡新奇的東西,很高興;有些孩子不喜歡,號啕大哭。他又趁這些嬰兒不注意,在他們背後弄出很大的聲響,那些喜歡新奇事物的嬰兒會轉過頭去看發生了什麼事,而那些不喜歡新奇東西的孩子則嚇得大哭。

凱根推測這些退縮的孩子的杏仁核(大腦皮質下一個類似杏仁狀的神經組織,是情緒的中心)過度活化,新奇東西和大的聲音對他們來說是過度刺激。大腦中的杏仁核偵測到不尋常、有威脅性的事物時,會活化起來,這條神經迴路活化程度低的孩子個性比較外向、好冒險,活化程度高的則較易害怕退縮。

多年後,當年被凱根認定為杏仁核過度活化的孩子已長大成人,他把他們重新找回實驗室,掃描他們的大腦。結果發現這些孩子(應該說大人)的杏仁核仍然對不尋常的事物過度反應,跟他們小時候一樣;但是大腦卻能透過已經發育完成的前腦,以理智的方式處理這些過度反應。所以以前很害怕、會退縮的孩子有70%發展成健全的人格。

也就是說,雖然神經結構還是一樣,但是大腦通過後天的學習,可以用認知的方法改變先天的設定。

有一種草原田鼠,住在丘陵區的是一夫多妻制,住在草原區的是一夫一妻制。實驗者用核磁共振掃描這兩種雄性田鼠,發現一夫多妻的雄鼠在掌管空間記憶的海馬迴後端比較大,因為它必須記得太太們是誰,住在哪裡;而一夫一妻的雄鼠就沒有這個必要,因而較小。我們看到,大腦會隨著功能的需求而改變裡面資源的分配。

“輸在起跑線”——這句話是忽悠我們一百年的訛言

另一個研究也發現:在沙灘做窩的海鷗很能辨識自己的蛋,如果把別的海鷗的蛋放進它的窩,它一看到便立刻用喙推出去;但是築巢在懸崖上的海鷗,因為不必擔心混淆,就沒發展出這種辨識能力,即使把乒乓球放進它的巢,它也照孵不誤。這些研究讓我們看到先天與後天的交互作用,環境可以作用到基因上,環境可以影響先天基因。

人的大腦是環境和基因交互作用的產物,我們不是隻受基因的指揮。

還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動物身上有製造維他命C的基因,它們不吃蔬果也不會得壞血病。在沒有冷藏庫之前,遠洋航線的船員幾個月看不見陸地,吃不到新鮮的蔬菜,常會得壞血病。我們的祖先是從動物演化而來的,遠古祖先們身上也有製造維他命C的基因。人類定居下來後,可以吃到新鮮蔬果,就沒有必要再保留這個基因了。那時候祖先絕對沒有想到後世子孫會發明輪船去航海。講到這一點,中國人的聰明才智的確高人一籌。鄭和下西洋時,也是一走幾千裡,但是他在船上發豆芽,豆芽可以提供維他命C,解決了壞血病的問題。

人能夠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下來,大腦的可塑性有很大的貢獻,人類不停地適應外界需求,改變著大腦的結構。

物種的演化很慢,但個體的改變卻是很快可以看見的。最近有一本新書討論網絡數字化時代的來臨,已經在孩子的大腦上留下痕跡,科學家已經看到大腦神經迴路因此而改變了。

“輸在起跑線”——這句話是忽悠我們一百年的訛言

“輸在起跑線”——這句話是忽悠我們一百年的訛言

起跑早晚都能贏

現在的家長們十分熱衷一些開發、早教之類的宣傳和活動,產生一種普遍的共識:學習上的事越早越好。尤其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已“領先”一步了,生怕自己的孩子起跑晚了輸掉人生,對不住孩子,所以趨之若鶩。

其實,在神經學上沒有“輸在起跑線上”這回事,實驗已找到終身學習的神經機制。

在我念書的時候,有一個重要的生物教條,就是大腦的神經元死了後不會再生,不像皮膚的細胞會不停地代謝。但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研究鳥類的比較心理學家發現,公鳥唱歌的神經元在秋天生育季節結束後就萎縮了,但到第二年的春天又會長出新的神經元來。人類是從鳥類演化而來的,如果鳥是如此,那麼,人的神經元有再生的可能嗎?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但是因為這個假設跟神經學的祖師爺——卡哈的教條相違背,所以很多年沒有人敢去想。後來,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看到成年老鼠大腦中有幹細胞,老鼠是哺乳類,跟人類的關係又更近了一層;但是,還是沒有人敢公開質疑卡哈的教條,這些話只敢在聚會時私下耳語。直到20世紀90年代,科學家在猴子的大腦中看到了神經再生後,才開始公開討論。

1998年,瑞典醫生艾瑞克森在鼻咽癌的病人大腦中,看到掌管記憶的海馬迴的齒回神經細胞在顯微鏡底下發亮,表示是病人在注射了放射性的水BrdU(這是一種蛋白質,如果要長新的神經元需要用到它)之後才生出的,顯示人類大腦中也有神經細胞再生,原來的教條這才被推翻。

雖然目前並不知道人類大腦的海馬迴每天有多少新細胞誕生,但是從對成年老鼠的實驗中知道,每天有5000~10000個新細胞出生。所以我們不必擔心“老狗不能學新把戲”,我們終身都可以學習。很重要的一點是,假如這隻成年老鼠努力學習新的東西,那麼它大腦中新生神經元的壽命就比較長,存留的細胞就越多。所以,越是要求思考的作業,越能產生新細胞;大腦中保留的新神經元越多,他的學習成績也就越好。

"

在神經學上沒有“輸在起跑線上”這回事,實驗已找到終身學習的神經機制。

“輸在起跑線”——這句話是忽悠我們一百年的訛言

一句忽悠我們一百年的訛言

現在,不少人打著“科學”的招牌,圍繞大腦來設騙局。家長最容易落入這樣的陷阱。

最近參加幾個學校的親子座談,發現父母關心的問題都很相似:“我怎麼樣可以增加孩子的智力?”“記憶力訓練班有效嗎?”“有地方可以測IQ嗎?”……在臺灣,只要打出“智力開發”或“不要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之類的廣告,就不怕做家長的不掏錢。

很多人被告知,人的大腦只利用了10%,其他的90%有待開發。在科學上,到底有沒有“只用到10%的大腦,還有90%的潛能可以開發”這回事呢?

有人追蹤到這句話的來源,原來這是一句來自20世紀初美國世界博覽會上一個攤位的廣告詞,並非科學實證。於是大家以訛傳訛,就像滾雪球一樣,騙得父母成天馬不停蹄地接送孩子到各種培訓班,以為這是為了孩子好,卻沒有人停下來問一下:“這種說法的證據在哪裡?”

現在要反駁這個謬論非常簡單,因為腦造影的研究與技術已經發展到可以直接看到這個人在思考、記憶、說話、聽音樂時大腦的工作情形了。實驗發現,盲人在摸讀盲文點字時,他的視覺皮質被觸覺召喚過去用了。如果把正常人的眼睛矇住5天,他的視覺皮質就會開始改變,去做聽覺、觸覺方面的事。所以,大腦怎麼可能放任其餘90%不做事呢?

人的大腦重約三磅,佔我們體重的2%,卻用到我們身體20%的能源。當它用到十倍的能量時,它是不可能只有10%在工作,而聽任其餘的90%閒著沒事幹的。

大腦的神經是“用進廢退”的,常用的區塊也會因此而增大,長久不用的地方會被挪作他用。最重要的是,大腦不是頤養冗員的地方。所以,絕對沒有“只用到10%的大腦”這回事。

美國心理學家丹倪斯頓曾經撰文批評這個謬論,他說:“凡那些告訴你大腦只用了10%的人,他們才是只用到自己大腦的10%!”

“輸在起跑線”——這句話是忽悠我們一百年的訛言

“輸在起跑線”——這句話是忽悠我們一百年的訛言

大腦終身都有可塑性

一個自然的腦,其先天的設定是不是一成不變的呢?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凱根做過一個實驗,給一群4個月大的嬰兒每20秒看一件新玩具,不停地看,結果發現:有些孩子喜歡新奇的東西,很高興;有些孩子不喜歡,號啕大哭。他又趁這些嬰兒不注意,在他們背後弄出很大的聲響,那些喜歡新奇事物的嬰兒會轉過頭去看發生了什麼事,而那些不喜歡新奇東西的孩子則嚇得大哭。

凱根推測這些退縮的孩子的杏仁核(大腦皮質下一個類似杏仁狀的神經組織,是情緒的中心)過度活化,新奇東西和大的聲音對他們來說是過度刺激。大腦中的杏仁核偵測到不尋常、有威脅性的事物時,會活化起來,這條神經迴路活化程度低的孩子個性比較外向、好冒險,活化程度高的則較易害怕退縮。

多年後,當年被凱根認定為杏仁核過度活化的孩子已長大成人,他把他們重新找回實驗室,掃描他們的大腦。結果發現這些孩子(應該說大人)的杏仁核仍然對不尋常的事物過度反應,跟他們小時候一樣;但是大腦卻能透過已經發育完成的前腦,以理智的方式處理這些過度反應。所以以前很害怕、會退縮的孩子有70%發展成健全的人格。

也就是說,雖然神經結構還是一樣,但是大腦通過後天的學習,可以用認知的方法改變先天的設定。

有一種草原田鼠,住在丘陵區的是一夫多妻制,住在草原區的是一夫一妻制。實驗者用核磁共振掃描這兩種雄性田鼠,發現一夫多妻的雄鼠在掌管空間記憶的海馬迴後端比較大,因為它必須記得太太們是誰,住在哪裡;而一夫一妻的雄鼠就沒有這個必要,因而較小。我們看到,大腦會隨著功能的需求而改變裡面資源的分配。

“輸在起跑線”——這句話是忽悠我們一百年的訛言

另一個研究也發現:在沙灘做窩的海鷗很能辨識自己的蛋,如果把別的海鷗的蛋放進它的窩,它一看到便立刻用喙推出去;但是築巢在懸崖上的海鷗,因為不必擔心混淆,就沒發展出這種辨識能力,即使把乒乓球放進它的巢,它也照孵不誤。這些研究讓我們看到先天與後天的交互作用,環境可以作用到基因上,環境可以影響先天基因。

人的大腦是環境和基因交互作用的產物,我們不是隻受基因的指揮。

還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動物身上有製造維他命C的基因,它們不吃蔬果也不會得壞血病。在沒有冷藏庫之前,遠洋航線的船員幾個月看不見陸地,吃不到新鮮的蔬菜,常會得壞血病。我們的祖先是從動物演化而來的,遠古祖先們身上也有製造維他命C的基因。人類定居下來後,可以吃到新鮮蔬果,就沒有必要再保留這個基因了。那時候祖先絕對沒有想到後世子孫會發明輪船去航海。講到這一點,中國人的聰明才智的確高人一籌。鄭和下西洋時,也是一走幾千裡,但是他在船上發豆芽,豆芽可以提供維他命C,解決了壞血病的問題。

人能夠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下來,大腦的可塑性有很大的貢獻,人類不停地適應外界需求,改變著大腦的結構。

物種的演化很慢,但個體的改變卻是很快可以看見的。最近有一本新書討論網絡數字化時代的來臨,已經在孩子的大腦上留下痕跡,科學家已經看到大腦神經迴路因此而改變了。

“輸在起跑線”——這句話是忽悠我們一百年的訛言

“輸在起跑線”——這句話是忽悠我們一百年的訛言

起跑早晚都能贏

現在的家長們十分熱衷一些開發、早教之類的宣傳和活動,產生一種普遍的共識:學習上的事越早越好。尤其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已“領先”一步了,生怕自己的孩子起跑晚了輸掉人生,對不住孩子,所以趨之若鶩。

其實,在神經學上沒有“輸在起跑線上”這回事,實驗已找到終身學習的神經機制。

在我念書的時候,有一個重要的生物教條,就是大腦的神經元死了後不會再生,不像皮膚的細胞會不停地代謝。但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研究鳥類的比較心理學家發現,公鳥唱歌的神經元在秋天生育季節結束後就萎縮了,但到第二年的春天又會長出新的神經元來。人類是從鳥類演化而來的,如果鳥是如此,那麼,人的神經元有再生的可能嗎?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但是因為這個假設跟神經學的祖師爺——卡哈的教條相違背,所以很多年沒有人敢去想。後來,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看到成年老鼠大腦中有幹細胞,老鼠是哺乳類,跟人類的關係又更近了一層;但是,還是沒有人敢公開質疑卡哈的教條,這些話只敢在聚會時私下耳語。直到20世紀90年代,科學家在猴子的大腦中看到了神經再生後,才開始公開討論。

1998年,瑞典醫生艾瑞克森在鼻咽癌的病人大腦中,看到掌管記憶的海馬迴的齒回神經細胞在顯微鏡底下發亮,表示是病人在注射了放射性的水BrdU(這是一種蛋白質,如果要長新的神經元需要用到它)之後才生出的,顯示人類大腦中也有神經細胞再生,原來的教條這才被推翻。

雖然目前並不知道人類大腦的海馬迴每天有多少新細胞誕生,但是從對成年老鼠的實驗中知道,每天有5000~10000個新細胞出生。所以我們不必擔心“老狗不能學新把戲”,我們終身都可以學習。很重要的一點是,假如這隻成年老鼠努力學習新的東西,那麼它大腦中新生神經元的壽命就比較長,存留的細胞就越多。所以,越是要求思考的作業,越能產生新細胞;大腦中保留的新神經元越多,他的學習成績也就越好。

“輸在起跑線”——這句話是忽悠我們一百年的訛言

美國最近有一個實驗,請大學生到實驗室來學雜技團的拋球。先掃描一次大腦,然後讓他們練習到能同時拋接三個球,並達到持續一分鐘不落地才可以停止,這時再掃描一次大腦;受試者回去休息三個月,不碰觸球,再回到實驗室來掃描一次大腦。當實驗者把三張不同時期的大腦圖擺在一起作比較時,很明顯地看出:第二張圖的頂葉掌管空間運動的地方有些特別活化,血流量增多,區域變大;持續三個月不練習,那個地方又縮小了。因為這些大學生已經超越了青春期,所以這個實驗很清楚地指出:人類大腦可以因外在環境的需求而改變內在工作的分配,就像一個成功的企業,它內部的機動性很大,會隨時因市場需求而調配人力。

現在看來,過去以為大腦過了青春期就定型、不可改變的觀念是錯的。大腦的可塑性是終身的,人終其一生不停地因新的經驗而不停地重塑他的大腦。

所以家長真的不要讓孩子在起跑線上爭先後,人生好似馬拉松,起跑早晚都可能贏。

作者介紹

洪蘭(臺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一九六九年臺灣大學畢業後,即赴美留學,取得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學位。近年來有感於教育是國家的根本,而閱讀是教育的根本,更致力於閱讀習慣的推廣,足跡遍及臺灣各縣市城鄉及離島近千所的中小學作推廣閱讀的演講。和尹建莉老師合作出版《好孩子: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教育》

尹建莉,著名家庭教育專家,曾從事基礎教育工作多年,現從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專業寫作,經典教育著作《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最美的教育最簡單》《好媽媽勝過好老師2:自由的孩子最自覺》《從“小”讀到“大”》作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