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給野生動物餵食的危害嗎?反思對孩子的危害

不完美媽媽 動物 發現佩奇 大學 萌寵寶貝沖沖衝 2019-06-05

餵食動物失覓食能力

“給野生動物餵食”是我們在動物園司空見慣的舉止行為,但也有不少遊人在自然保護區駐足、餵食,這看似“行善”的舉動卻讓野生動物養成了等待“嗟來之食”的喜好,久而久之會在不自覺中喪失獨立覓食的能力.這讓我想起時下某些家長對孩子的包辦和溺愛,他們在付出的同時是否想過孩子長大之後的自理和自立……

“天不言而四時行,地不語而萬物生.”凡事皆有它的自然規律,孩子成長亦如此.隨著經濟條件的富足,我們多數家長有條件也有能力給孩子的成長營造更好的環境,讓孩子吃名牌、穿名牌、上最好的學校,接受一流的教育,有的不惜重金將孩子送至國外求學.但我們作為家長又能陪孩子多少年?即便是你再有能力也不能代替孩子成長.我們知道老鷹在訓練小鷹時往往狠心地將它推下山崖,讓它自己練習飛翔的本領,期待早日翱翔在蔚藍的天空.我們能說老鷹缺失愛心?我們能說老鷹內心狠毒?鷹媽媽是想讓小鷹在磨礪中成長起來,讓小鷹在歷練的風雨中發現彩虹的美麗.

“愛孩子連母雞都會.”在很多“2+1”、“4+1”甚至“6+1”的家庭中,我們時常看到奶奶(姥姥)端著飯碗餵飯,看到爺爺(姥爺)揹著書包送孩子上學,更有甚者親臨教室做值日,還美其名曰“孩子還小,這些事情長大了自然就會做了.”凡事皆為學而知之,而非生而知之,我們還記得神童魏永康4歲上學,13歲上大學,17歲考上社科院碩士、博士連讀生,他不止是家長的驕傲,更是眾家長羨慕的對象,然,最終卻因生活不能自理而被勸退回家.社會需要知識型人才,更需要複合型人才,家長過度的呵護與關愛會讓孩子在潛意識裡養成懶惰、依賴的習慣,進而喪失了“覓食”的能力.

“不只是樹,人也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這是兒子初中課文《桃花心木》的一段話,孩子的成長沒有彩排,很多的“不確定”也是我們無法預料的,今天的放手看似狠心,實則是把給孩子搭建“在不確定中找到水源、汲水生長、拼命紮根”的成長舞臺,以便孩子“長成百年大樹就不成問題了.”

天下所有的愛都是以相聚為目的,唯獨父母之愛是以分離為目的.愛孩子,就應打破愛的枷鎖,讓他自由飛翔,切莫讓愛束縛孩子的手腳、成為孩子放飛的羈絆,從而喪失覓食的能力!

朋友們,你們覺得呢,給野生動物經常餵食好不好,對孩子的關愛是不是過度.歡迎大家發表自己的意見!

大家知道給野生動物餵食的危害嗎?反思對孩子的危害

大家知道給野生動物餵食的危害嗎?反思對孩子的危害

大家知道給野生動物餵食的危害嗎?反思對孩子的危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