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被父親家暴,對同齡的男孩沒有興趣,喜歡大叔,這正常嗎?'

不完美媽媽 戀愛 車禍 郭家心理姐 2019-07-24
"

我是郭家心理姐,一個一邊不吃藥對抗躁鬱症,一邊靠自己實現人生逆襲的心理諮詢師。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郭家心理姐,幫你解開心裡的結,做最真實的自己!


"

我是郭家心理姐,一個一邊不吃藥對抗躁鬱症,一邊靠自己實現人生逆襲的心理諮詢師。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郭家心理姐,幫你解開心裡的結,做最真實的自己!


26歲,被父親家暴,對同齡的男孩沒有興趣,喜歡大叔,這正常嗎?

小時候對父愛沒有概念,直到18歲,父親回到家。但他脾氣特別差,多次家暴我,之後就對同齡的男孩沒有興趣,會從心底裡親近年齡大的男人。現在26歲了,依然無法跟同齡男生產生共鳴,常常會喜歡上大叔,這樣正常嗎?

這個現象正常,因為童年父愛或母愛缺失,在長大後找伴侶方面就會產生心理補償…

對父愛沒有概念,從來沒有享受過父親對你的關心和照顧,所以你會本能地無法和同齡男生產生共鳴,因為在你內心深處,你會覺得:同齡的男生無法給到你想要的關心和照顧。

而這種關心和照顧會輕而易舉地從大叔身上得到,也就是你所說的:會莫名從心底裡親近年齡大的男人。

其實,戀愛關係很好地反應了我們和父母的關係,而這種親子關係又可追溯到童年。

就像是心理專家武志紅老師所說的:

很多人的心理問題其實都是在童年造成的,產生這些問題的源頭就像“膿包”,如果在戀愛中能夠捅破和治癒這個膿包,就能擁有更加完整和獨立的人格。

"

我是郭家心理姐,一個一邊不吃藥對抗躁鬱症,一邊靠自己實現人生逆襲的心理諮詢師。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郭家心理姐,幫你解開心裡的結,做最真實的自己!


26歲,被父親家暴,對同齡的男孩沒有興趣,喜歡大叔,這正常嗎?

小時候對父愛沒有概念,直到18歲,父親回到家。但他脾氣特別差,多次家暴我,之後就對同齡的男孩沒有興趣,會從心底裡親近年齡大的男人。現在26歲了,依然無法跟同齡男生產生共鳴,常常會喜歡上大叔,這樣正常嗎?

這個現象正常,因為童年父愛或母愛缺失,在長大後找伴侶方面就會產生心理補償…

對父愛沒有概念,從來沒有享受過父親對你的關心和照顧,所以你會本能地無法和同齡男生產生共鳴,因為在你內心深處,你會覺得:同齡的男生無法給到你想要的關心和照顧。

而這種關心和照顧會輕而易舉地從大叔身上得到,也就是你所說的:會莫名從心底裡親近年齡大的男人。

其實,戀愛關係很好地反應了我們和父母的關係,而這種親子關係又可追溯到童年。

就像是心理專家武志紅老師所說的:

很多人的心理問題其實都是在童年造成的,產生這些問題的源頭就像“膿包”,如果在戀愛中能夠捅破和治癒這個膿包,就能擁有更加完整和獨立的人格。

26歲,被父親家暴,對同齡的男孩沒有興趣,喜歡大叔,這正常嗎?

一、挑選戀人時的偏好

戀愛關係是對童年親子關係的一種補償。

既然戀愛關係是對童年親子關係的一種複製,那麼在挑選戀人的時候,你的心中自然就會有某種偏好,而偏好的標準其實是你對理想父母的期望。

這裡提到兩個概念:“現實父母”與“理想父母”:

“現實父母”:你認為的父母樣子在你腦海中的投射,或滿意或失望。

“理想父母”:諸如“別人的父母”這樣的描述,大多數情況下,在現實中,我們對自己的父母難免有或多或少的不滿,內心深處會不自覺地營造出一個理想的形象來彌補內心的缺憾。

舉個例子:

小梅小時候把父親當成偶像來崇拜,但長大後發現父親其實很平庸(現實父母),心裡就產生了落差,她理想的父親就是“才華橫溢、英俊瀟灑”的類型(理想父母)。於是,當她成年後,對有才華的男性就容易產生愛慕之情。如果她發現有個人完全符合她的理想目標,她就會認為自己一見鍾情了。

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有人容易一見鍾情,他們所謂的對對方的“感覺”其實就是自己內心對“理想父母”的期待。

雖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想父母,但理想父母有個共同點,就是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

比如,在熱戀期,戀人雙方都聰明絕頂,會不自覺地扮演起對方的理想父母來滿足對方的各種需求,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無條件的愛。

"

我是郭家心理姐,一個一邊不吃藥對抗躁鬱症,一邊靠自己實現人生逆襲的心理諮詢師。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郭家心理姐,幫你解開心裡的結,做最真實的自己!


26歲,被父親家暴,對同齡的男孩沒有興趣,喜歡大叔,這正常嗎?

小時候對父愛沒有概念,直到18歲,父親回到家。但他脾氣特別差,多次家暴我,之後就對同齡的男孩沒有興趣,會從心底裡親近年齡大的男人。現在26歲了,依然無法跟同齡男生產生共鳴,常常會喜歡上大叔,這樣正常嗎?

這個現象正常,因為童年父愛或母愛缺失,在長大後找伴侶方面就會產生心理補償…

對父愛沒有概念,從來沒有享受過父親對你的關心和照顧,所以你會本能地無法和同齡男生產生共鳴,因為在你內心深處,你會覺得:同齡的男生無法給到你想要的關心和照顧。

而這種關心和照顧會輕而易舉地從大叔身上得到,也就是你所說的:會莫名從心底裡親近年齡大的男人。

其實,戀愛關係很好地反應了我們和父母的關係,而這種親子關係又可追溯到童年。

就像是心理專家武志紅老師所說的:

很多人的心理問題其實都是在童年造成的,產生這些問題的源頭就像“膿包”,如果在戀愛中能夠捅破和治癒這個膿包,就能擁有更加完整和獨立的人格。

26歲,被父親家暴,對同齡的男孩沒有興趣,喜歡大叔,這正常嗎?

一、挑選戀人時的偏好

戀愛關係是對童年親子關係的一種補償。

既然戀愛關係是對童年親子關係的一種複製,那麼在挑選戀人的時候,你的心中自然就會有某種偏好,而偏好的標準其實是你對理想父母的期望。

這裡提到兩個概念:“現實父母”與“理想父母”:

“現實父母”:你認為的父母樣子在你腦海中的投射,或滿意或失望。

“理想父母”:諸如“別人的父母”這樣的描述,大多數情況下,在現實中,我們對自己的父母難免有或多或少的不滿,內心深處會不自覺地營造出一個理想的形象來彌補內心的缺憾。

舉個例子:

小梅小時候把父親當成偶像來崇拜,但長大後發現父親其實很平庸(現實父母),心裡就產生了落差,她理想的父親就是“才華橫溢、英俊瀟灑”的類型(理想父母)。於是,當她成年後,對有才華的男性就容易產生愛慕之情。如果她發現有個人完全符合她的理想目標,她就會認為自己一見鍾情了。

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有人容易一見鍾情,他們所謂的對對方的“感覺”其實就是自己內心對“理想父母”的期待。

雖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想父母,但理想父母有個共同點,就是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

比如,在熱戀期,戀人雙方都聰明絕頂,會不自覺地扮演起對方的理想父母來滿足對方的各種需求,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無條件的愛。

26歲,被父親家暴,對同齡的男孩沒有興趣,喜歡大叔,這正常嗎?

二、理想戀人&現實戀人

只是熱戀期很快會過去,當熱情消退,兩人進入現實婚姻之後,情況又會發生逆轉,這種逆轉指的是:

一旦我們覺得戀人的確符合自己理想父母的形象了,潛意識裡會退化成孩子,這時候就會把心底對“現實父母”的不滿甚至仇恨,宣洩在扮演“理想父母”的戀人身上。

所以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發現那些一見鍾情的戀人,熱戀期簡直愛的死去活來,可是當熱情消退,兩個人又會倒戈相向。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戀人不會一直扮演你的理想父母來滿足你的各種需求,雖然這種方式的確讓你們的關係穩定。

當戀人雙方零距離接觸之後,彼此都會重新回到自己的真實狀態:

對你自己來說,你自己也會意識到,戀人並不是自己的理想父母。

對戀人來說,自己是一個真實的人,並不是你的理想父母的替代品。所以,很多時候,當兩人安全度過了熱戀期後,戀人又會迴歸到自己的真實狀態。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對方越愛自己,自己越不講道理。因為我們本能地會認為,對方越愛自己,也就代表著越傾向於扮演你心中的理想父母來滿足你的需求。

只是一直扮演你的理想父母,戀人也會累,也會不耐煩,所以不耐煩會取代了無條件的愛,實際上,出現這些不良情緒並不是現在的戀人帶來的,而是童年時埋下的。

為什麼童年遭受過父母傷害的人會這麼做呢?這種重複錯誤的行為其實只是為了治癒童年的傷疤。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誒這句話,再給大家分享一個“嶽東的故事”:

嶽東的母親很漂亮,但是非常花心,常常跟男友約會冷落嶽東,最後母親死於車禍也是趕往約會的路上。嶽東的初戀女友是阿靜,雖然不是很漂亮,但是文靜、安定,完全符合嶽東心中理想母親的形象。阿靜把他照顧得無微不至,嶽東開始時也非常滿意。但是一年後,他開始對阿靜各種挑剔,仇視她的異性朋友,懷疑她也像現實媽媽一樣會出軌甚至跟蹤她。這時期的嶽東已經退化成為了一個“小孩子”,因為現實母親水性楊花,所以他潛意識把現實母親對他的虧欠報復在阿靜這個“理想母親”身上,讓阿靜來還債。

我們會發現,嶽東尋找的戀人阿靜,其實就是自己心中理想父母的標準:不是很漂亮,但是文靜、安定。

熱戀期,戀人阿靜會不自覺地扮演嶽東的理想父母,所以把他照顧得無微不至,嶽東剛開始也非常滿意。

可是一年後,熱戀期過去,嶽東潛意識裡就退化為一個“小孩子”,開始對阿靜各種挑剔,甚至仇視她的異性朋友,生怕戀人會像現實的媽媽一樣出軌拋棄他。

所以,嶽東潛意識裡會把對現實母親的不滿完全發洩報復在阿靜身上,只是阿靜並不是心理醫生,她無法理解這種“報復”,嶽東也沒有自我反省,只能分手。

今生,誰做我們的父母,我們無法選擇, 不過還有愛情可以修復心理的創傷:

如果阿靜能夠理解和幫助嶽東,嶽東也能深刻反思的話,那他們就會找到心靈創傷的癥結所在,不但嶽東可以得到拯救,兩人的感情也會更加堅固。

只要我們願意努力,每一次戀愛都是一次拯救自我、拯救對方、治療童年傷痛的機會,這就是愛情的神奇和偉大。

"

我是郭家心理姐,一個一邊不吃藥對抗躁鬱症,一邊靠自己實現人生逆襲的心理諮詢師。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郭家心理姐,幫你解開心裡的結,做最真實的自己!


26歲,被父親家暴,對同齡的男孩沒有興趣,喜歡大叔,這正常嗎?

小時候對父愛沒有概念,直到18歲,父親回到家。但他脾氣特別差,多次家暴我,之後就對同齡的男孩沒有興趣,會從心底裡親近年齡大的男人。現在26歲了,依然無法跟同齡男生產生共鳴,常常會喜歡上大叔,這樣正常嗎?

這個現象正常,因為童年父愛或母愛缺失,在長大後找伴侶方面就會產生心理補償…

對父愛沒有概念,從來沒有享受過父親對你的關心和照顧,所以你會本能地無法和同齡男生產生共鳴,因為在你內心深處,你會覺得:同齡的男生無法給到你想要的關心和照顧。

而這種關心和照顧會輕而易舉地從大叔身上得到,也就是你所說的:會莫名從心底裡親近年齡大的男人。

其實,戀愛關係很好地反應了我們和父母的關係,而這種親子關係又可追溯到童年。

就像是心理專家武志紅老師所說的:

很多人的心理問題其實都是在童年造成的,產生這些問題的源頭就像“膿包”,如果在戀愛中能夠捅破和治癒這個膿包,就能擁有更加完整和獨立的人格。

26歲,被父親家暴,對同齡的男孩沒有興趣,喜歡大叔,這正常嗎?

一、挑選戀人時的偏好

戀愛關係是對童年親子關係的一種補償。

既然戀愛關係是對童年親子關係的一種複製,那麼在挑選戀人的時候,你的心中自然就會有某種偏好,而偏好的標準其實是你對理想父母的期望。

這裡提到兩個概念:“現實父母”與“理想父母”:

“現實父母”:你認為的父母樣子在你腦海中的投射,或滿意或失望。

“理想父母”:諸如“別人的父母”這樣的描述,大多數情況下,在現實中,我們對自己的父母難免有或多或少的不滿,內心深處會不自覺地營造出一個理想的形象來彌補內心的缺憾。

舉個例子:

小梅小時候把父親當成偶像來崇拜,但長大後發現父親其實很平庸(現實父母),心裡就產生了落差,她理想的父親就是“才華橫溢、英俊瀟灑”的類型(理想父母)。於是,當她成年後,對有才華的男性就容易產生愛慕之情。如果她發現有個人完全符合她的理想目標,她就會認為自己一見鍾情了。

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有人容易一見鍾情,他們所謂的對對方的“感覺”其實就是自己內心對“理想父母”的期待。

雖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想父母,但理想父母有個共同點,就是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

比如,在熱戀期,戀人雙方都聰明絕頂,會不自覺地扮演起對方的理想父母來滿足對方的各種需求,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無條件的愛。

26歲,被父親家暴,對同齡的男孩沒有興趣,喜歡大叔,這正常嗎?

二、理想戀人&現實戀人

只是熱戀期很快會過去,當熱情消退,兩人進入現實婚姻之後,情況又會發生逆轉,這種逆轉指的是:

一旦我們覺得戀人的確符合自己理想父母的形象了,潛意識裡會退化成孩子,這時候就會把心底對“現實父母”的不滿甚至仇恨,宣洩在扮演“理想父母”的戀人身上。

所以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發現那些一見鍾情的戀人,熱戀期簡直愛的死去活來,可是當熱情消退,兩個人又會倒戈相向。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戀人不會一直扮演你的理想父母來滿足你的各種需求,雖然這種方式的確讓你們的關係穩定。

當戀人雙方零距離接觸之後,彼此都會重新回到自己的真實狀態:

對你自己來說,你自己也會意識到,戀人並不是自己的理想父母。

對戀人來說,自己是一個真實的人,並不是你的理想父母的替代品。所以,很多時候,當兩人安全度過了熱戀期後,戀人又會迴歸到自己的真實狀態。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對方越愛自己,自己越不講道理。因為我們本能地會認為,對方越愛自己,也就代表著越傾向於扮演你心中的理想父母來滿足你的需求。

只是一直扮演你的理想父母,戀人也會累,也會不耐煩,所以不耐煩會取代了無條件的愛,實際上,出現這些不良情緒並不是現在的戀人帶來的,而是童年時埋下的。

為什麼童年遭受過父母傷害的人會這麼做呢?這種重複錯誤的行為其實只是為了治癒童年的傷疤。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誒這句話,再給大家分享一個“嶽東的故事”:

嶽東的母親很漂亮,但是非常花心,常常跟男友約會冷落嶽東,最後母親死於車禍也是趕往約會的路上。嶽東的初戀女友是阿靜,雖然不是很漂亮,但是文靜、安定,完全符合嶽東心中理想母親的形象。阿靜把他照顧得無微不至,嶽東開始時也非常滿意。但是一年後,他開始對阿靜各種挑剔,仇視她的異性朋友,懷疑她也像現實媽媽一樣會出軌甚至跟蹤她。這時期的嶽東已經退化成為了一個“小孩子”,因為現實母親水性楊花,所以他潛意識把現實母親對他的虧欠報復在阿靜這個“理想母親”身上,讓阿靜來還債。

我們會發現,嶽東尋找的戀人阿靜,其實就是自己心中理想父母的標準:不是很漂亮,但是文靜、安定。

熱戀期,戀人阿靜會不自覺地扮演嶽東的理想父母,所以把他照顧得無微不至,嶽東剛開始也非常滿意。

可是一年後,熱戀期過去,嶽東潛意識裡就退化為一個“小孩子”,開始對阿靜各種挑剔,甚至仇視她的異性朋友,生怕戀人會像現實的媽媽一樣出軌拋棄他。

所以,嶽東潛意識裡會把對現實母親的不滿完全發洩報復在阿靜身上,只是阿靜並不是心理醫生,她無法理解這種“報復”,嶽東也沒有自我反省,只能分手。

今生,誰做我們的父母,我們無法選擇, 不過還有愛情可以修復心理的創傷:

如果阿靜能夠理解和幫助嶽東,嶽東也能深刻反思的話,那他們就會找到心靈創傷的癥結所在,不但嶽東可以得到拯救,兩人的感情也會更加堅固。

只要我們願意努力,每一次戀愛都是一次拯救自我、拯救對方、治療童年傷痛的機會,這就是愛情的神奇和偉大。

26歲,被父親家暴,對同齡的男孩沒有興趣,喜歡大叔,這正常嗎?

三、愛上了你,治癒了我

一個人的時候,有些創傷不容易發覺,一旦步入婚姻,伴侶和孩子都是最親近的人,以前的創傷可能就會跑出來搗亂…

不管是你的伴侶還是你的孩子,如果他們會讓你感到痛苦和掙扎的話呢,這是一件好事,說明他們可能處觸碰到你童年的某個部分。這時候,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彼此成長的契機。

就像是那個“嶽東的故事”,如果阿靜感覺痛苦和掙扎的時候,可以嘗試著跟嶽東溝通,問問他為什麼會如此對他,嶽東呢,也能夠敞開心扉,深刻反思自己行為背後的原因。

他們就會找到心靈創傷的癥結所在,不但嶽東可以得到拯救,兩人的感情也會更加堅固。

其實,就我個人的經歷和理解,在理想父母和現實父母的這個部分,我們和伴侶去相處和溝通的時候,其實可以嘗試著去告訴對方,自己的一些期望。

告訴對方,如果對方能夠去滿足的話呢,就滿足;如果沒辦法完全滿足的話呢,也沒有關係,至少彼此在關係方面會有一個更深刻的瞭解和認識。

在夫妻關係中其實對伴侶的看法也會隨著你自己的成長而慢慢發生一些調整。

比如說,我是一名女性,我小的時候比較缺少父愛,非常渴望父親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那我在尋找伴侶的時候,可能就會按照這種理想去找,會找一個非常關心照顧自己的男人,忽略其他的部分。那當彼此相處了一段時間之後呢,這個男性可能的確會非常的關心照顧我,可是慢慢的隨著彼此瞭解的深入,我呢,就會逐漸地去發現,自己伴侶的一些沒辦法讓自己滿意的部分。在這個時候,我就要去分辨,到底是自己對這個現實父母的不滿,投射或發洩在了伴侶的身上,還是說伴侶的某些地方的確做得不是很好。如果自己不滿意是因為自己的投射,那這個時候需要調整的就是自己;如果自己不滿意,是因為對方真的做的不好,那這個時候可以嘗試著和對方溝通,兩個人一起去協調…

關於伴侶的部分,如果說你自己童年的傷疤,沒有得到很好的治癒,或者自己沒有發展出成熟獨立的人格的話呢,即便是你換一個伴侶,還是會走到那個階段。

其實很多時候大家可以自我覺察一下:

在和別人相處互動的時候,有沒有一些模式是經常出現的?如果有一些模式是經常出現,而且呢並不針對特定的某個對象,那可能就涉及到你自己的部分,需要自我成長。

其實,真愛到底是愛得死去活來還是恨的透徹心扉?都有。

都說,人生可能要遇見四個人:

第一個是你愛,但不愛你的人;第二個是愛你,但你不愛的人;第三個是你愛又愛你,但最後不能在一起的人;第四個是你未必愛,但最後在一起的人......

你和戀人經歷的是像《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裡的白淺和夜華一樣三生三世糾葛不清的愛情還是其他,期待說說你和他的戀愛故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