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小灶'

"


"


父親的小灶

(鄉村老房子,來旭陽攝影)


我和父親共同生活了16年,具體是我1967年8月出生至1983年7月初中畢業這段時間。自從這年秋季我踏進安康農校的大門之後,再也沒有見到過父親,因為他老人家已經離開了人世。

對父親的記憶,七歲上學前基本是模糊不清的,能夠記住的僅僅是上小學和初中那九年的一些往事。說心裡話,我對父親感情不深,留下的記憶也少的可憐,所能記住的都是他的缺點,比如性情粗暴,言語傷人,更令人不解的是:他在大灶旁邊支了個小灶,和我們全家分灶吃飯。那時我們家裡共有六口人,除父親外,還有母親、大哥、二哥、姐姐和我。我們姊妹四人對父親都有意見,對他經常打罵我們,以及分灶吃飯非常反感。


"


父親的小灶

(鄉村老房子,來旭陽攝影)


我和父親共同生活了16年,具體是我1967年8月出生至1983年7月初中畢業這段時間。自從這年秋季我踏進安康農校的大門之後,再也沒有見到過父親,因為他老人家已經離開了人世。

對父親的記憶,七歲上學前基本是模糊不清的,能夠記住的僅僅是上小學和初中那九年的一些往事。說心裡話,我對父親感情不深,留下的記憶也少的可憐,所能記住的都是他的缺點,比如性情粗暴,言語傷人,更令人不解的是:他在大灶旁邊支了個小灶,和我們全家分灶吃飯。那時我們家裡共有六口人,除父親外,還有母親、大哥、二哥、姐姐和我。我們姊妹四人對父親都有意見,對他經常打罵我們,以及分灶吃飯非常反感。


父親的小灶

(鄉村柴火灶,圖片來源網絡)


記得那是上小學的時候,有天我對母親說,父親真不像話,竟然一個人開個小灶,不和我們在一個鍋裡吃飯。母親笑著說,父親和你們吃不到一塊,他早出晚歸,活路很重,加之他是關中人,口味不同,身體也有病。

母親說的是實情,父親老家是長安人,舊社會逃避國民黨抓壯丁跑到陝南,他的性格、口音、飲食習慣和我們有很大不同。但這不是他開小灶的主要原因,當時我家生活異常困難,姊妹四人都在讀書,一家人的花銷主要靠父親賣麻花掙錢供給。在我的記憶中,每天晚上父親和母親炸麻花都要忙到深夜,然後將出鍋的麻花裝進兩隻四方形的大蔑箱中,合上蓋子,用繩子繫牢;每天半夜雞叫,母親就要起床給父親在小灶做飯,父親則要趕在天亮之前吃完早點,拿出扁擔,挑著擔子上路;每天太陽落山之後,有時天都黑了,父親才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搖搖晃晃地走回家中,將當天賣麻花收到的票子進行清點,交給母親,然後吃飯,晚上繼續夜戰。父親和母親炸麻花的手藝遠近聞名,我家麻花顏色黃亮,香脆可口,人們爭著購買,聽說那是祖傳祕方,世代相傳。


"


父親的小灶

(鄉村老房子,來旭陽攝影)


我和父親共同生活了16年,具體是我1967年8月出生至1983年7月初中畢業這段時間。自從這年秋季我踏進安康農校的大門之後,再也沒有見到過父親,因為他老人家已經離開了人世。

對父親的記憶,七歲上學前基本是模糊不清的,能夠記住的僅僅是上小學和初中那九年的一些往事。說心裡話,我對父親感情不深,留下的記憶也少的可憐,所能記住的都是他的缺點,比如性情粗暴,言語傷人,更令人不解的是:他在大灶旁邊支了個小灶,和我們全家分灶吃飯。那時我們家裡共有六口人,除父親外,還有母親、大哥、二哥、姐姐和我。我們姊妹四人對父親都有意見,對他經常打罵我們,以及分灶吃飯非常反感。


父親的小灶

(鄉村柴火灶,圖片來源網絡)


記得那是上小學的時候,有天我對母親說,父親真不像話,竟然一個人開個小灶,不和我們在一個鍋裡吃飯。母親笑著說,父親和你們吃不到一塊,他早出晚歸,活路很重,加之他是關中人,口味不同,身體也有病。

母親說的是實情,父親老家是長安人,舊社會逃避國民黨抓壯丁跑到陝南,他的性格、口音、飲食習慣和我們有很大不同。但這不是他開小灶的主要原因,當時我家生活異常困難,姊妹四人都在讀書,一家人的花銷主要靠父親賣麻花掙錢供給。在我的記憶中,每天晚上父親和母親炸麻花都要忙到深夜,然後將出鍋的麻花裝進兩隻四方形的大蔑箱中,合上蓋子,用繩子繫牢;每天半夜雞叫,母親就要起床給父親在小灶做飯,父親則要趕在天亮之前吃完早點,拿出扁擔,挑著擔子上路;每天太陽落山之後,有時天都黑了,父親才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搖搖晃晃地走回家中,將當天賣麻花收到的票子進行清點,交給母親,然後吃飯,晚上繼續夜戰。父親和母親炸麻花的手藝遠近聞名,我家麻花顏色黃亮,香脆可口,人們爭著購買,聽說那是祖傳祕方,世代相傳。


父親的小灶

(麻花,圖片來源網絡)

那時,父親像是不停行走的鐘表,周而復始,沒有停歇的時刻,每天睡眠的時間很少很少。母親也是一樣,忙裡忙外,手腳不閒,僅僅做飯一項每天就要做五次:父親早點走後,給我們做早飯;中午放學前給我們做午飯;晚上先給我們做晚飯,之後再給父親做晚飯;撿拾停當就又開始炸麻花。

我敢肯定,父親是當地走路里程最長的人,原呂河區境內的鄉鄉村村都會留下父親的足跡。他每天挑著擔子,走鄉串戶,吆呺叫賣。可以想象,他走的步伐沉重,他叫的口乾舌燥,有時飢渴難忍,有時日晒雨淋,有時遭人白眼,有時或許實在是走不動了,但是為了生活,不得不在山路上繼續行走。那時呂河方圓幾十裡的人家沒有不認識父親的,他們私下經常談論的那個挑著擔子“賣果子”(當地人把麻花叫果子)的山外人,就是父親。


"


父親的小灶

(鄉村老房子,來旭陽攝影)


我和父親共同生活了16年,具體是我1967年8月出生至1983年7月初中畢業這段時間。自從這年秋季我踏進安康農校的大門之後,再也沒有見到過父親,因為他老人家已經離開了人世。

對父親的記憶,七歲上學前基本是模糊不清的,能夠記住的僅僅是上小學和初中那九年的一些往事。說心裡話,我對父親感情不深,留下的記憶也少的可憐,所能記住的都是他的缺點,比如性情粗暴,言語傷人,更令人不解的是:他在大灶旁邊支了個小灶,和我們全家分灶吃飯。那時我們家裡共有六口人,除父親外,還有母親、大哥、二哥、姐姐和我。我們姊妹四人對父親都有意見,對他經常打罵我們,以及分灶吃飯非常反感。


父親的小灶

(鄉村柴火灶,圖片來源網絡)


記得那是上小學的時候,有天我對母親說,父親真不像話,竟然一個人開個小灶,不和我們在一個鍋裡吃飯。母親笑著說,父親和你們吃不到一塊,他早出晚歸,活路很重,加之他是關中人,口味不同,身體也有病。

母親說的是實情,父親老家是長安人,舊社會逃避國民黨抓壯丁跑到陝南,他的性格、口音、飲食習慣和我們有很大不同。但這不是他開小灶的主要原因,當時我家生活異常困難,姊妹四人都在讀書,一家人的花銷主要靠父親賣麻花掙錢供給。在我的記憶中,每天晚上父親和母親炸麻花都要忙到深夜,然後將出鍋的麻花裝進兩隻四方形的大蔑箱中,合上蓋子,用繩子繫牢;每天半夜雞叫,母親就要起床給父親在小灶做飯,父親則要趕在天亮之前吃完早點,拿出扁擔,挑著擔子上路;每天太陽落山之後,有時天都黑了,父親才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搖搖晃晃地走回家中,將當天賣麻花收到的票子進行清點,交給母親,然後吃飯,晚上繼續夜戰。父親和母親炸麻花的手藝遠近聞名,我家麻花顏色黃亮,香脆可口,人們爭著購買,聽說那是祖傳祕方,世代相傳。


父親的小灶

(麻花,圖片來源網絡)

那時,父親像是不停行走的鐘表,周而復始,沒有停歇的時刻,每天睡眠的時間很少很少。母親也是一樣,忙裡忙外,手腳不閒,僅僅做飯一項每天就要做五次:父親早點走後,給我們做早飯;中午放學前給我們做午飯;晚上先給我們做晚飯,之後再給父親做晚飯;撿拾停當就又開始炸麻花。

我敢肯定,父親是當地走路里程最長的人,原呂河區境內的鄉鄉村村都會留下父親的足跡。他每天挑著擔子,走鄉串戶,吆呺叫賣。可以想象,他走的步伐沉重,他叫的口乾舌燥,有時飢渴難忍,有時日晒雨淋,有時遭人白眼,有時或許實在是走不動了,但是為了生活,不得不在山路上繼續行走。那時呂河方圓幾十裡的人家沒有不認識父親的,他們私下經常談論的那個挑著擔子“賣果子”(當地人把麻花叫果子)的山外人,就是父親。


父親的小灶

(鄉村石磨,石全平攝影)

由於父親常年辛苦勞累,在我考上初中那年病倒了,我看到他買回大瓶裝的蘇打片,大把大把地喝那種藥片,他說經常胃疼,吃不下飯。即便如此,父親總是病了歇兩天,然後繼續堅持炸麻花賣麻花,就這樣勉強堅持了不到一年,在我上初二時完全臥床不起了。那時父親依然吃著小灶,但吃的越來越少了。父親的小灶吃的並不是什麼好東西,只是熬些稀粥,煮些青菜,偶爾吃點羊雜泡饃,僅此而已。父親愛喝糖水,但他從來沒有買過白糖或者紅糖,每次買一小包糖精,想喝時在白開水裡放上一點點。父親對我最心疼,有時想讓我也吃點小灶,喝點糖精水,但是母親說父親有病,不能影響孩子。父親聽了也說,是的,是的,孩子的身體健康要緊。其實父親在年輕時已經患上疾病,為了生計,一直在忍受著,堅持著,只是我們沒有注意到罷了。直到1983年,父親實在支撐不住了,離開了我們,我記得父親去世時的年紀還不到六十歲。


"


父親的小灶

(鄉村老房子,來旭陽攝影)


我和父親共同生活了16年,具體是我1967年8月出生至1983年7月初中畢業這段時間。自從這年秋季我踏進安康農校的大門之後,再也沒有見到過父親,因為他老人家已經離開了人世。

對父親的記憶,七歲上學前基本是模糊不清的,能夠記住的僅僅是上小學和初中那九年的一些往事。說心裡話,我對父親感情不深,留下的記憶也少的可憐,所能記住的都是他的缺點,比如性情粗暴,言語傷人,更令人不解的是:他在大灶旁邊支了個小灶,和我們全家分灶吃飯。那時我們家裡共有六口人,除父親外,還有母親、大哥、二哥、姐姐和我。我們姊妹四人對父親都有意見,對他經常打罵我們,以及分灶吃飯非常反感。


父親的小灶

(鄉村柴火灶,圖片來源網絡)


記得那是上小學的時候,有天我對母親說,父親真不像話,竟然一個人開個小灶,不和我們在一個鍋裡吃飯。母親笑著說,父親和你們吃不到一塊,他早出晚歸,活路很重,加之他是關中人,口味不同,身體也有病。

母親說的是實情,父親老家是長安人,舊社會逃避國民黨抓壯丁跑到陝南,他的性格、口音、飲食習慣和我們有很大不同。但這不是他開小灶的主要原因,當時我家生活異常困難,姊妹四人都在讀書,一家人的花銷主要靠父親賣麻花掙錢供給。在我的記憶中,每天晚上父親和母親炸麻花都要忙到深夜,然後將出鍋的麻花裝進兩隻四方形的大蔑箱中,合上蓋子,用繩子繫牢;每天半夜雞叫,母親就要起床給父親在小灶做飯,父親則要趕在天亮之前吃完早點,拿出扁擔,挑著擔子上路;每天太陽落山之後,有時天都黑了,父親才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搖搖晃晃地走回家中,將當天賣麻花收到的票子進行清點,交給母親,然後吃飯,晚上繼續夜戰。父親和母親炸麻花的手藝遠近聞名,我家麻花顏色黃亮,香脆可口,人們爭著購買,聽說那是祖傳祕方,世代相傳。


父親的小灶

(麻花,圖片來源網絡)

那時,父親像是不停行走的鐘表,周而復始,沒有停歇的時刻,每天睡眠的時間很少很少。母親也是一樣,忙裡忙外,手腳不閒,僅僅做飯一項每天就要做五次:父親早點走後,給我們做早飯;中午放學前給我們做午飯;晚上先給我們做晚飯,之後再給父親做晚飯;撿拾停當就又開始炸麻花。

我敢肯定,父親是當地走路里程最長的人,原呂河區境內的鄉鄉村村都會留下父親的足跡。他每天挑著擔子,走鄉串戶,吆呺叫賣。可以想象,他走的步伐沉重,他叫的口乾舌燥,有時飢渴難忍,有時日晒雨淋,有時遭人白眼,有時或許實在是走不動了,但是為了生活,不得不在山路上繼續行走。那時呂河方圓幾十裡的人家沒有不認識父親的,他們私下經常談論的那個挑著擔子“賣果子”(當地人把麻花叫果子)的山外人,就是父親。


父親的小灶

(鄉村石磨,石全平攝影)

由於父親常年辛苦勞累,在我考上初中那年病倒了,我看到他買回大瓶裝的蘇打片,大把大把地喝那種藥片,他說經常胃疼,吃不下飯。即便如此,父親總是病了歇兩天,然後繼續堅持炸麻花賣麻花,就這樣勉強堅持了不到一年,在我上初二時完全臥床不起了。那時父親依然吃著小灶,但吃的越來越少了。父親的小灶吃的並不是什麼好東西,只是熬些稀粥,煮些青菜,偶爾吃點羊雜泡饃,僅此而已。父親愛喝糖水,但他從來沒有買過白糖或者紅糖,每次買一小包糖精,想喝時在白開水裡放上一點點。父親對我最心疼,有時想讓我也吃點小灶,喝點糖精水,但是母親說父親有病,不能影響孩子。父親聽了也說,是的,是的,孩子的身體健康要緊。其實父親在年輕時已經患上疾病,為了生計,一直在忍受著,堅持著,只是我們沒有注意到罷了。直到1983年,父親實在支撐不住了,離開了我們,我記得父親去世時的年紀還不到六十歲。


父親的小灶

(農村放羊,高海田攝影)

父親奔波一生,既有苦勞更有功勞,先後供養大哥和二哥高中畢業並娶妻成家,還供養了姐姐和我初中畢業。這些現在看似簡單的事情,在當時是多麼地不容易呀!雖然父親脾氣暴躁,但心地善良;儘管他開著小灶,也是事出有因,情有可原。現在回想起來,是我們對不住父親,他有病,卻從來沒有到醫院看過,不是他不想看,是家裡實在沒有錢,硬是讓生活的重壓和疾病奪去了生命。就是這樣一個病人,他對我們的付出和對家庭的貢獻也超乎常人。想到父親一生勞苦,沒有過上一天好日子,我總感到心酸和遺憾。

(寫於2019年7月20日)


"


父親的小灶

(鄉村老房子,來旭陽攝影)


我和父親共同生活了16年,具體是我1967年8月出生至1983年7月初中畢業這段時間。自從這年秋季我踏進安康農校的大門之後,再也沒有見到過父親,因為他老人家已經離開了人世。

對父親的記憶,七歲上學前基本是模糊不清的,能夠記住的僅僅是上小學和初中那九年的一些往事。說心裡話,我對父親感情不深,留下的記憶也少的可憐,所能記住的都是他的缺點,比如性情粗暴,言語傷人,更令人不解的是:他在大灶旁邊支了個小灶,和我們全家分灶吃飯。那時我們家裡共有六口人,除父親外,還有母親、大哥、二哥、姐姐和我。我們姊妹四人對父親都有意見,對他經常打罵我們,以及分灶吃飯非常反感。


父親的小灶

(鄉村柴火灶,圖片來源網絡)


記得那是上小學的時候,有天我對母親說,父親真不像話,竟然一個人開個小灶,不和我們在一個鍋裡吃飯。母親笑著說,父親和你們吃不到一塊,他早出晚歸,活路很重,加之他是關中人,口味不同,身體也有病。

母親說的是實情,父親老家是長安人,舊社會逃避國民黨抓壯丁跑到陝南,他的性格、口音、飲食習慣和我們有很大不同。但這不是他開小灶的主要原因,當時我家生活異常困難,姊妹四人都在讀書,一家人的花銷主要靠父親賣麻花掙錢供給。在我的記憶中,每天晚上父親和母親炸麻花都要忙到深夜,然後將出鍋的麻花裝進兩隻四方形的大蔑箱中,合上蓋子,用繩子繫牢;每天半夜雞叫,母親就要起床給父親在小灶做飯,父親則要趕在天亮之前吃完早點,拿出扁擔,挑著擔子上路;每天太陽落山之後,有時天都黑了,父親才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搖搖晃晃地走回家中,將當天賣麻花收到的票子進行清點,交給母親,然後吃飯,晚上繼續夜戰。父親和母親炸麻花的手藝遠近聞名,我家麻花顏色黃亮,香脆可口,人們爭著購買,聽說那是祖傳祕方,世代相傳。


父親的小灶

(麻花,圖片來源網絡)

那時,父親像是不停行走的鐘表,周而復始,沒有停歇的時刻,每天睡眠的時間很少很少。母親也是一樣,忙裡忙外,手腳不閒,僅僅做飯一項每天就要做五次:父親早點走後,給我們做早飯;中午放學前給我們做午飯;晚上先給我們做晚飯,之後再給父親做晚飯;撿拾停當就又開始炸麻花。

我敢肯定,父親是當地走路里程最長的人,原呂河區境內的鄉鄉村村都會留下父親的足跡。他每天挑著擔子,走鄉串戶,吆呺叫賣。可以想象,他走的步伐沉重,他叫的口乾舌燥,有時飢渴難忍,有時日晒雨淋,有時遭人白眼,有時或許實在是走不動了,但是為了生活,不得不在山路上繼續行走。那時呂河方圓幾十裡的人家沒有不認識父親的,他們私下經常談論的那個挑著擔子“賣果子”(當地人把麻花叫果子)的山外人,就是父親。


父親的小灶

(鄉村石磨,石全平攝影)

由於父親常年辛苦勞累,在我考上初中那年病倒了,我看到他買回大瓶裝的蘇打片,大把大把地喝那種藥片,他說經常胃疼,吃不下飯。即便如此,父親總是病了歇兩天,然後繼續堅持炸麻花賣麻花,就這樣勉強堅持了不到一年,在我上初二時完全臥床不起了。那時父親依然吃著小灶,但吃的越來越少了。父親的小灶吃的並不是什麼好東西,只是熬些稀粥,煮些青菜,偶爾吃點羊雜泡饃,僅此而已。父親愛喝糖水,但他從來沒有買過白糖或者紅糖,每次買一小包糖精,想喝時在白開水裡放上一點點。父親對我最心疼,有時想讓我也吃點小灶,喝點糖精水,但是母親說父親有病,不能影響孩子。父親聽了也說,是的,是的,孩子的身體健康要緊。其實父親在年輕時已經患上疾病,為了生計,一直在忍受著,堅持著,只是我們沒有注意到罷了。直到1983年,父親實在支撐不住了,離開了我們,我記得父親去世時的年紀還不到六十歲。


父親的小灶

(農村放羊,高海田攝影)

父親奔波一生,既有苦勞更有功勞,先後供養大哥和二哥高中畢業並娶妻成家,還供養了姐姐和我初中畢業。這些現在看似簡單的事情,在當時是多麼地不容易呀!雖然父親脾氣暴躁,但心地善良;儘管他開著小灶,也是事出有因,情有可原。現在回想起來,是我們對不住父親,他有病,卻從來沒有到醫院看過,不是他不想看,是家裡實在沒有錢,硬是讓生活的重壓和疾病奪去了生命。就是這樣一個病人,他對我們的付出和對家庭的貢獻也超乎常人。想到父親一生勞苦,沒有過上一天好日子,我總感到心酸和遺憾。

(寫於2019年7月20日)


父親的小灶

作者:趙攀強

作者:趙攀強 系陝西旬陽人大辦主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