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你奶奶年輕時對我不好,但我會給她養老的”“別勉強了”

不完美媽媽 服裝 大俠李事事兒 2019-07-09

本文故事內容為網友“苗苗奶奶”的真實經歷,阿姨今年55歲了,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可自己的所作所為幾乎不能被家裡上下理解,心裡的苦無處訴。以下內容已隱去真實姓名,網友們如何看待這樣的中老年生活呢?文末留下您的觀點吧。

“兒子,你奶奶年輕時對我不好,但我會給她養老的”“別勉強了”

我今年55歲了,算是步入老年生活了吧,這是考慮到我兒子和孫女,我確實該算是個老人了,但其實我還有婆婆,80歲了,所以我還不能說自己老了,因為我還有養老壓力,我還有自己要承擔的責任,而這些責任就是引起家裡一系列不愉快的源頭。

我退休之後一直給我兒子帶孩子,已經帶大了大孫女,馬上上小學了,去年又添了小孫女,家裡很熱鬧,而我的責任也更重了。我老頭就負責接送我大孫女,也管著家裡的伙食,我在家帶二孫女,兒子兒媳一直在工作,下班回到家也是累的顧不上孩子,我和老頭還得輔導大孫女的功課。

之前我婆婆是一直單獨住的,我每到週末去給她打掃衛生洗衣服,平時我不過去,我老頭隔三差五的過去看看。老太太能自理,還能自己買菜呢,也提過讓她和我們一起住,但是我兒子這邊的房子就三居室,住著三代人已經很擁擠了,婆婆過來了也沒法住,所以就一直讓她自己住著。

但是最近半年,我婆婆的身體已經越來越差了,雖然也沒有什麼大病,但老化的厲害,我老頭只能每天過去一趟。直到最近,我婆婆突然中風了,幸虧正趕上我老頭回去,搶救及時,人總算是救過來了,但是右手右腿都不好了,在醫院住了一段時間,就接回家休養了。

“兒子,你奶奶年輕時對我不好,但我會給她養老的”“別勉強了”

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怎麼照顧她,按說是應該我伺候,因為我是兒媳婦,我婆婆還有個閨女,但是我大姑姐遠嫁外地,年齡也大了,也兒孫一大群,過不來照顧。但是我也一屁股兒女債啊,兩個孫女都得我照顧,尤其是小的,剛開始學走路,怎麼能離得開我啊。

我有自己的心結,我婆婆年齡大了,我能去給她打掃衛生洗洗衣服,但是我很難說服自己去照顧她,一切還是要從我年輕的時候說起。我剛進門的時候,婆婆就對我不好,那時候她一心就是種自己的地,我懷著孕還要下地幹活,也是因為受累太大,我第一個孩子就那麼掉了。

我兒子是我的第二個孩子,所以我倍加愛護,自從懷上他我就跟著老頭搬到城裡住了,他是城裡的正式工,我生了孩子之後自己帶大,我老頭子託關係把我也帶進廠子工作,下崗潮的時候我們下崗了,我老頭開始經營小生意,我則去商場做營業員。

孩子大了,我婆婆對我卻一直不冷不淡的,看到我在城裡穿的比較體面,她就要酸言酸語,每次回去買上東西看她,也還不出好話。我公公人就很好,經常悄悄的來看望孩子,有次還帶著兩千塊錢,說是家裡這一季糧食的收成,讓我給我兒子存起來。我哪兒能要老人的錢啊,就跟他說讓他給孩子存著,以後用的時候讓兒子跟他要。

“兒子,你奶奶年輕時對我不好,但我會給她養老的”“別勉強了”

後來再回家,我才知道那次是因為公婆兩個吵架了,我婆婆把我公公罵了出來,我公公去我那裡看孩子散心的。那天知道是去城裡看孩子了,婆婆就一直說我公公是有幾個閒錢就不知道自己姓啥了,一點不知道攢錢過日子。

從那一天開始,我終於明白,我婆婆一直拿我當外人,從來沒有把我當自己人。我公公拿我當自己的孩子疼,但是我婆婆卻從來都把我放在對立面,孩子我一個人帶大,家裡最難的時候我和孩子一個月只有十幾塊錢的生活費,我老頭在外做生意拿不回來錢,我也從來沒跟婆婆開過口,生疏就是這樣越來越大的。

雖然時間過去很久了,但是我對婆婆心裡的生分卻一點也沒減少,讓我親密照顧她,我真的怕做不好,而且兒媳婦照顧婆婆,照顧好了沒功勞,照顧不好卻落不是,我想想就打怵。但是兒媳婦主動找我商量,說奶奶身體這樣了,她想先請一段時間的假,讓我能有時間照顧奶奶,或者把奶奶接過來,一家人擠一點也沒什麼的。

“兒子,你奶奶年輕時對我不好,但我會給她養老的”“別勉強了”

我有個好兒媳婦,我兒子就把我婆婆接過來了,從那以後雖然沒有什麼矛盾,但是家裡說話的人少了,聲音都小了很多,一家人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活。我兒子是最明白我的心情的,所以主動找我談心,希望我能解開心結,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兒子,你奶奶雖然對我不好,但我會給她養老的,我對她有責任,該做的我都會做的。”

兒子一看我這樣,根本就不再勸我了,直接就說:“那別勉強了,還是把我奶奶送到養老院吧,咱給她請最好的護工,你別委屈自己了,這樣家裡人都不高興。”我當然不可能同意,我伺候了這麼久,不可能在我婆婆剛病了我就不孝順了,這麼多年我忍著不就全白費了嗎?

上有老下有小的就是責任大,誰讓我熬到這個份上呢,孩子老人都是我的責任,日子難就難吧,等婆婆身體好些就輕鬆了。不過現在兒媳婦看我的眼神怪怪的,好像是我不孝順,我婆婆見了我仍然是愛答不理,我真不知道自己付出這麼多,怎麼得不到理解呢?

“兒子,你奶奶年輕時對我不好,但我會給她養老的”“別勉強了”

事事兒有話說:這個故事告訴大家最明顯的一個道理,就是誰的生活也不圓滿,大家都被別人的評價綁架著。表面上看起來兒孫繞膝、還有老人在堂會是最幸福的生活,可上有老下有小的難過誰又知道呢?只有真的經歷到才能懂,而只有真正超然的人才能過的簡單幸福。

另外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就算是血濃於水的親情,在耳濡目染中,也會被磨滅。同時心情也是互相影響的,明明是家裡氣氛不好,導致的家裡所有人心情都壓抑,可這位阿姨卻認為是大家不理解她的付出,這都是溝通交流不到位導致的。

這個話題也繞不過婆媳矛盾去,就因為年輕時候埋下了矛盾,導致了年老之後還互相抱著不痛快。不是說婆婆必須要討好兒媳,而是要抱著付出的心理。時間會沖淡一切,可十年看婆十年看媳的道理大家都懂。

本文由大俠李事事兒原創,歡迎關注,帶您一起長知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