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做的這些小事,正在一步一步的摧毀你的孩子'

不完美媽媽 聰明孩子養成記 英國 嘟嘟醫生輕鬆孕育 2019-09-17
"

最近嘟媽看了一集《圓桌派》,在這期節目中,武志紅老師作為嘉賓,說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觀點:

現在小孩沉溺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這一切都源於對尿之類東西的控制。

是不是有點看不懂了?覺得有點不可思議了?甚至有點胡言亂語了?彆著急,看完你就明白了。

"

最近嘟媽看了一集《圓桌派》,在這期節目中,武志紅老師作為嘉賓,說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觀點:

現在小孩沉溺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這一切都源於對尿之類東西的控制。

是不是有點看不懂了?覺得有點不可思議了?甚至有點胡言亂語了?彆著急,看完你就明白了。

你每天做的這些小事,正在一步一步的摧毀你的孩子

為什麼會跟尿有關???

武志紅說,這要從孩子的童年時期開始分析。

3歲前的孩子,無非是吃喝拉撒睡,但這裡面存在一個問題,這些基本需求的滿足,到底是孩子說了算?還是父母說了算?

這也是東西方養育中的巨大差異,東方文化是:他制他律,父母制定了這個規則,孩子要符合父母的規則。也就是說,讓孩子從小圍著父母的意志轉。

比如,現在依然有很多家庭,在孩子2歲前就開始訓練孩子大小便,不管孩子有沒有排便的需求或意願,在固定時間就會把尿把屎。若孩子在把的過程沒有大小便,有些家長還會“恐嚇”,甚至還會拍打小孩屁股。

"

最近嘟媽看了一集《圓桌派》,在這期節目中,武志紅老師作為嘉賓,說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觀點:

現在小孩沉溺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這一切都源於對尿之類東西的控制。

是不是有點看不懂了?覺得有點不可思議了?甚至有點胡言亂語了?彆著急,看完你就明白了。

你每天做的這些小事,正在一步一步的摧毀你的孩子

為什麼會跟尿有關???

武志紅說,這要從孩子的童年時期開始分析。

3歲前的孩子,無非是吃喝拉撒睡,但這裡面存在一個問題,這些基本需求的滿足,到底是孩子說了算?還是父母說了算?

這也是東西方養育中的巨大差異,東方文化是:他制他律,父母制定了這個規則,孩子要符合父母的規則。也就是說,讓孩子從小圍著父母的意志轉。

比如,現在依然有很多家庭,在孩子2歲前就開始訓練孩子大小便,不管孩子有沒有排便的需求或意願,在固定時間就會把尿把屎。若孩子在把的過程沒有大小便,有些家長還會“恐嚇”,甚至還會拍打小孩屁股。

你每天做的這些小事,正在一步一步的摧毀你的孩子

而西方文化講究的是自律自制,比較尊重人的個性發展

英國的心理學家溫尼科特甚至認為:孩子的任何生理現象,如果你嚴重地管制他,都是一種虐待!

那這和孩子沉迷電子產品有何關係呢?

武志紅老師解釋到:當孩子從小就在吃喝拉撒睡等這些小事上形成了自律自制,慢慢的,孩子就形成了自制力,後期也就不容易沉溺手機ipad,因為孩子懂得會控制自己。

但當孩子一直沒有機會形成自律自制,總是由家長督促,用他律他制來制約孩子,最後就會導致一個問題——我一定把他律他制破壞掉!

因為孩子被壓抑了,就算他年幼沒有機會破壞規則,等他成年後,他也會有這樣的想法:我憑什麼聽你的呢?為什麼要按你說的來呢?

傳說中的“晚期叛逆”與“中年叛逆期”不就如此嗎?

"

最近嘟媽看了一集《圓桌派》,在這期節目中,武志紅老師作為嘉賓,說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觀點:

現在小孩沉溺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這一切都源於對尿之類東西的控制。

是不是有點看不懂了?覺得有點不可思議了?甚至有點胡言亂語了?彆著急,看完你就明白了。

你每天做的這些小事,正在一步一步的摧毀你的孩子

為什麼會跟尿有關???

武志紅說,這要從孩子的童年時期開始分析。

3歲前的孩子,無非是吃喝拉撒睡,但這裡面存在一個問題,這些基本需求的滿足,到底是孩子說了算?還是父母說了算?

這也是東西方養育中的巨大差異,東方文化是:他制他律,父母制定了這個規則,孩子要符合父母的規則。也就是說,讓孩子從小圍著父母的意志轉。

比如,現在依然有很多家庭,在孩子2歲前就開始訓練孩子大小便,不管孩子有沒有排便的需求或意願,在固定時間就會把尿把屎。若孩子在把的過程沒有大小便,有些家長還會“恐嚇”,甚至還會拍打小孩屁股。

你每天做的這些小事,正在一步一步的摧毀你的孩子

而西方文化講究的是自律自制,比較尊重人的個性發展

英國的心理學家溫尼科特甚至認為:孩子的任何生理現象,如果你嚴重地管制他,都是一種虐待!

那這和孩子沉迷電子產品有何關係呢?

武志紅老師解釋到:當孩子從小就在吃喝拉撒睡等這些小事上形成了自律自制,慢慢的,孩子就形成了自制力,後期也就不容易沉溺手機ipad,因為孩子懂得會控制自己。

但當孩子一直沒有機會形成自律自制,總是由家長督促,用他律他制來制約孩子,最後就會導致一個問題——我一定把他律他制破壞掉!

因為孩子被壓抑了,就算他年幼沒有機會破壞規則,等他成年後,他也會有這樣的想法:我憑什麼聽你的呢?為什麼要按你說的來呢?

傳說中的“晚期叛逆”與“中年叛逆期”不就如此嗎?

你每天做的這些小事,正在一步一步的摧毀你的孩子

其實,不光是孩子沉迷於網絡,成人的網癮甚至比孩子可能還要嚴重。去國外旅行過的人就知道,中國旅行團的wifi網癮是最嚴重的的,沒有網,不能生存。

這也折射出一個現象:正因為我們大部分成人也是在他律他制中成長的,一旦有機會就放縱自己。孩子,也會潛移默化,跟著成人學習放縱的方法。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性?

事實上,把尿只是我們約束孩子眾多事情當的一件小事。想要培養孩子的自制力,當然也要從這些小事中開始改變。

1.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

首先,想要讓孩子從小就養成自律的習慣,最根本的就是要學會分清問題是屬於父母的還是屬於孩子的。

父母的問題父母解決,孩子的問題孩子解決,各不越界,這樣孩子才會“掌控”自己,形成自制力。

這裡的“問題”指的是誰的內在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那麼誰就有問題,問題就歸屬於誰,需要他來解決。而不是誰“做錯了”什麼,誰需要解決問題。

舉個例子來講,當孩子尿床了,有的父母會生氣,認為孩子明明可以做到不尿床,甚至覺得孩子純粹給自己找事做。

但從這件事來分析,孩子尿床,孩子沒有任何情緒問題,只有父母出現了生氣、焦慮、失望等情緒,這就說明,這個問題,歸屬於父母,應該由父母來解決。

再比如,孩子不願意正點吃飯,父母到點後,就把飯收走了。孩子下午餓了,大哭大鬧,吵著要吃零食。但你想養成孩子準時吃飯的習慣,不想讓他每次都用零食充飢。

這時候,你的心情沒什麼起伏,內在需求沒有出現問題,這不是父母的問題。

但孩子因為沒有吃到零食,大哭大鬧,位於崩潰的邊緣,說明孩子的需求沒被滿足,這是孩子的問題,也就需要孩子來解決。

2.父母的問題,不能用“他律”來強迫孩子

當父母有問題時,孩子無論如何也不肯配合,急性強硬的父母多半就會說:

“我是你爹,你要聽我的。”

“你還小,你不懂。聽我的。”

“不管對與不對,就得聽我的”

這些都屬於“他律”,因為父母企圖用權威壓迫孩子,讓孩子乖乖聽話,遵循自己的意願。

但反過來想,就算孩子聽話一時,誰能保證權威的效果能持續多久?如果父母不在孩子身邊,他會乖乖聽從父母的“規則”嗎?

誰都不敢保證!甚至有些孩子反而會尋求各種機會“放縱”自己。

其實,告別這種“他律”式強迫也很簡單,只需要:

  • 增強自己的接納度
  • 改變環境
  • 改變孩子

改變自己是最容易的,只需要增強自己的接納度就行。就像黃磊對兒女兒尿床的態度一樣,共情般的接納著孩子的忐忑不安。

"

最近嘟媽看了一集《圓桌派》,在這期節目中,武志紅老師作為嘉賓,說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觀點:

現在小孩沉溺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這一切都源於對尿之類東西的控制。

是不是有點看不懂了?覺得有點不可思議了?甚至有點胡言亂語了?彆著急,看完你就明白了。

你每天做的這些小事,正在一步一步的摧毀你的孩子

為什麼會跟尿有關???

武志紅說,這要從孩子的童年時期開始分析。

3歲前的孩子,無非是吃喝拉撒睡,但這裡面存在一個問題,這些基本需求的滿足,到底是孩子說了算?還是父母說了算?

這也是東西方養育中的巨大差異,東方文化是:他制他律,父母制定了這個規則,孩子要符合父母的規則。也就是說,讓孩子從小圍著父母的意志轉。

比如,現在依然有很多家庭,在孩子2歲前就開始訓練孩子大小便,不管孩子有沒有排便的需求或意願,在固定時間就會把尿把屎。若孩子在把的過程沒有大小便,有些家長還會“恐嚇”,甚至還會拍打小孩屁股。

你每天做的這些小事,正在一步一步的摧毀你的孩子

而西方文化講究的是自律自制,比較尊重人的個性發展

英國的心理學家溫尼科特甚至認為:孩子的任何生理現象,如果你嚴重地管制他,都是一種虐待!

那這和孩子沉迷電子產品有何關係呢?

武志紅老師解釋到:當孩子從小就在吃喝拉撒睡等這些小事上形成了自律自制,慢慢的,孩子就形成了自制力,後期也就不容易沉溺手機ipad,因為孩子懂得會控制自己。

但當孩子一直沒有機會形成自律自制,總是由家長督促,用他律他制來制約孩子,最後就會導致一個問題——我一定把他律他制破壞掉!

因為孩子被壓抑了,就算他年幼沒有機會破壞規則,等他成年後,他也會有這樣的想法:我憑什麼聽你的呢?為什麼要按你說的來呢?

傳說中的“晚期叛逆”與“中年叛逆期”不就如此嗎?

你每天做的這些小事,正在一步一步的摧毀你的孩子

其實,不光是孩子沉迷於網絡,成人的網癮甚至比孩子可能還要嚴重。去國外旅行過的人就知道,中國旅行團的wifi網癮是最嚴重的的,沒有網,不能生存。

這也折射出一個現象:正因為我們大部分成人也是在他律他制中成長的,一旦有機會就放縱自己。孩子,也會潛移默化,跟著成人學習放縱的方法。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性?

事實上,把尿只是我們約束孩子眾多事情當的一件小事。想要培養孩子的自制力,當然也要從這些小事中開始改變。

1.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

首先,想要讓孩子從小就養成自律的習慣,最根本的就是要學會分清問題是屬於父母的還是屬於孩子的。

父母的問題父母解決,孩子的問題孩子解決,各不越界,這樣孩子才會“掌控”自己,形成自制力。

這裡的“問題”指的是誰的內在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那麼誰就有問題,問題就歸屬於誰,需要他來解決。而不是誰“做錯了”什麼,誰需要解決問題。

舉個例子來講,當孩子尿床了,有的父母會生氣,認為孩子明明可以做到不尿床,甚至覺得孩子純粹給自己找事做。

但從這件事來分析,孩子尿床,孩子沒有任何情緒問題,只有父母出現了生氣、焦慮、失望等情緒,這就說明,這個問題,歸屬於父母,應該由父母來解決。

再比如,孩子不願意正點吃飯,父母到點後,就把飯收走了。孩子下午餓了,大哭大鬧,吵著要吃零食。但你想養成孩子準時吃飯的習慣,不想讓他每次都用零食充飢。

這時候,你的心情沒什麼起伏,內在需求沒有出現問題,這不是父母的問題。

但孩子因為沒有吃到零食,大哭大鬧,位於崩潰的邊緣,說明孩子的需求沒被滿足,這是孩子的問題,也就需要孩子來解決。

2.父母的問題,不能用“他律”來強迫孩子

當父母有問題時,孩子無論如何也不肯配合,急性強硬的父母多半就會說:

“我是你爹,你要聽我的。”

“你還小,你不懂。聽我的。”

“不管對與不對,就得聽我的”

這些都屬於“他律”,因為父母企圖用權威壓迫孩子,讓孩子乖乖聽話,遵循自己的意願。

但反過來想,就算孩子聽話一時,誰能保證權威的效果能持續多久?如果父母不在孩子身邊,他會乖乖聽從父母的“規則”嗎?

誰都不敢保證!甚至有些孩子反而會尋求各種機會“放縱”自己。

其實,告別這種“他律”式強迫也很簡單,只需要:

  • 增強自己的接納度
  • 改變環境
  • 改變孩子

改變自己是最容易的,只需要增強自己的接納度就行。就像黃磊對兒女兒尿床的態度一樣,共情般的接納著孩子的忐忑不安。

你每天做的這些小事,正在一步一步的摧毀你的孩子

來源:微博截圖

改變環境,則指父母通過一些“手段”來讓雙方的需求得到滿足

還是孩子尿床這件事,睡前,父母不要給孩子喝太多水,或睡前記得帶孩子上廁所,又或者在入睡時為他鋪一張隔尿墊……這些都是改變環境的方法。

改變孩子,是最難的,但的確是所有父母都希望達到的目的。要改變孩子,首先要學會與孩子溝通我們要記得把命令的語言,全部換成這件事對“我”的感受。

當孩子尿床後,我們可以這樣說:“嘿,晚上又尿床了呀?媽媽洗床單好辛苦啊,這該怎麼辦呢?”把我們最真實的感受表達出來,並且學會把問題拋給孩子來解決。

3.相信孩子可以自己解決

當孩子有問題時,一定要交給孩子解決並相信他是可以的,否則他會喪失對自己的“掌控感”。

那麼應該怎麼讓孩子解決呢?把“掌控感”還給孩子呢?

你需要做的就是讓孩子擁有掌控感的對話,多給孩子提供選擇。簡單來說就是多傾聽,少建議!

如孩子想看動畫片,但今天看動畫片的時間已經到了,你把動畫片關了,孩子大哭大鬧不依不饒,我們可以接納孩子的情緒,傾聽他的真實想法,允許孩子哭鬧,但不要給任何建議!一定要等到孩子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如果孩子會表達,可以開始如下對話:

“你是不是還想再看一集,因為動畫片太好看了。”

“對啊,我可不可以再看一集?”

“我也希望你可以再看一集,只不過今天的動畫片時間到了”

“求求你,我再看一集吧”

“現在心裡好難過吧,我抱抱你”

孩子大哭中……

“那我們現在出去玩一會兒,可以嗎?”

如果孩子不會表達,我們可以代替孩子說出他內心的悲傷和生氣:

“寶寶是不是難過啊?因為媽媽剛剛不在這裡?我回來了哦,我來抱抱你吧。”

這樣的表達,可以讓孩子知道,原來自己是因為什麼事而悲傷,情緒狀態是什麼樣的?孩子有了自察的能力,慢慢也能掌控自己的情緒。

"

最近嘟媽看了一集《圓桌派》,在這期節目中,武志紅老師作為嘉賓,說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觀點:

現在小孩沉溺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這一切都源於對尿之類東西的控制。

是不是有點看不懂了?覺得有點不可思議了?甚至有點胡言亂語了?彆著急,看完你就明白了。

你每天做的這些小事,正在一步一步的摧毀你的孩子

為什麼會跟尿有關???

武志紅說,這要從孩子的童年時期開始分析。

3歲前的孩子,無非是吃喝拉撒睡,但這裡面存在一個問題,這些基本需求的滿足,到底是孩子說了算?還是父母說了算?

這也是東西方養育中的巨大差異,東方文化是:他制他律,父母制定了這個規則,孩子要符合父母的規則。也就是說,讓孩子從小圍著父母的意志轉。

比如,現在依然有很多家庭,在孩子2歲前就開始訓練孩子大小便,不管孩子有沒有排便的需求或意願,在固定時間就會把尿把屎。若孩子在把的過程沒有大小便,有些家長還會“恐嚇”,甚至還會拍打小孩屁股。

你每天做的這些小事,正在一步一步的摧毀你的孩子

而西方文化講究的是自律自制,比較尊重人的個性發展

英國的心理學家溫尼科特甚至認為:孩子的任何生理現象,如果你嚴重地管制他,都是一種虐待!

那這和孩子沉迷電子產品有何關係呢?

武志紅老師解釋到:當孩子從小就在吃喝拉撒睡等這些小事上形成了自律自制,慢慢的,孩子就形成了自制力,後期也就不容易沉溺手機ipad,因為孩子懂得會控制自己。

但當孩子一直沒有機會形成自律自制,總是由家長督促,用他律他制來制約孩子,最後就會導致一個問題——我一定把他律他制破壞掉!

因為孩子被壓抑了,就算他年幼沒有機會破壞規則,等他成年後,他也會有這樣的想法:我憑什麼聽你的呢?為什麼要按你說的來呢?

傳說中的“晚期叛逆”與“中年叛逆期”不就如此嗎?

你每天做的這些小事,正在一步一步的摧毀你的孩子

其實,不光是孩子沉迷於網絡,成人的網癮甚至比孩子可能還要嚴重。去國外旅行過的人就知道,中國旅行團的wifi網癮是最嚴重的的,沒有網,不能生存。

這也折射出一個現象:正因為我們大部分成人也是在他律他制中成長的,一旦有機會就放縱自己。孩子,也會潛移默化,跟著成人學習放縱的方法。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性?

事實上,把尿只是我們約束孩子眾多事情當的一件小事。想要培養孩子的自制力,當然也要從這些小事中開始改變。

1.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

首先,想要讓孩子從小就養成自律的習慣,最根本的就是要學會分清問題是屬於父母的還是屬於孩子的。

父母的問題父母解決,孩子的問題孩子解決,各不越界,這樣孩子才會“掌控”自己,形成自制力。

這裡的“問題”指的是誰的內在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那麼誰就有問題,問題就歸屬於誰,需要他來解決。而不是誰“做錯了”什麼,誰需要解決問題。

舉個例子來講,當孩子尿床了,有的父母會生氣,認為孩子明明可以做到不尿床,甚至覺得孩子純粹給自己找事做。

但從這件事來分析,孩子尿床,孩子沒有任何情緒問題,只有父母出現了生氣、焦慮、失望等情緒,這就說明,這個問題,歸屬於父母,應該由父母來解決。

再比如,孩子不願意正點吃飯,父母到點後,就把飯收走了。孩子下午餓了,大哭大鬧,吵著要吃零食。但你想養成孩子準時吃飯的習慣,不想讓他每次都用零食充飢。

這時候,你的心情沒什麼起伏,內在需求沒有出現問題,這不是父母的問題。

但孩子因為沒有吃到零食,大哭大鬧,位於崩潰的邊緣,說明孩子的需求沒被滿足,這是孩子的問題,也就需要孩子來解決。

2.父母的問題,不能用“他律”來強迫孩子

當父母有問題時,孩子無論如何也不肯配合,急性強硬的父母多半就會說:

“我是你爹,你要聽我的。”

“你還小,你不懂。聽我的。”

“不管對與不對,就得聽我的”

這些都屬於“他律”,因為父母企圖用權威壓迫孩子,讓孩子乖乖聽話,遵循自己的意願。

但反過來想,就算孩子聽話一時,誰能保證權威的效果能持續多久?如果父母不在孩子身邊,他會乖乖聽從父母的“規則”嗎?

誰都不敢保證!甚至有些孩子反而會尋求各種機會“放縱”自己。

其實,告別這種“他律”式強迫也很簡單,只需要:

  • 增強自己的接納度
  • 改變環境
  • 改變孩子

改變自己是最容易的,只需要增強自己的接納度就行。就像黃磊對兒女兒尿床的態度一樣,共情般的接納著孩子的忐忑不安。

你每天做的這些小事,正在一步一步的摧毀你的孩子

來源:微博截圖

改變環境,則指父母通過一些“手段”來讓雙方的需求得到滿足

還是孩子尿床這件事,睡前,父母不要給孩子喝太多水,或睡前記得帶孩子上廁所,又或者在入睡時為他鋪一張隔尿墊……這些都是改變環境的方法。

改變孩子,是最難的,但的確是所有父母都希望達到的目的。要改變孩子,首先要學會與孩子溝通我們要記得把命令的語言,全部換成這件事對“我”的感受。

當孩子尿床後,我們可以這樣說:“嘿,晚上又尿床了呀?媽媽洗床單好辛苦啊,這該怎麼辦呢?”把我們最真實的感受表達出來,並且學會把問題拋給孩子來解決。

3.相信孩子可以自己解決

當孩子有問題時,一定要交給孩子解決並相信他是可以的,否則他會喪失對自己的“掌控感”。

那麼應該怎麼讓孩子解決呢?把“掌控感”還給孩子呢?

你需要做的就是讓孩子擁有掌控感的對話,多給孩子提供選擇。簡單來說就是多傾聽,少建議!

如孩子想看動畫片,但今天看動畫片的時間已經到了,你把動畫片關了,孩子大哭大鬧不依不饒,我們可以接納孩子的情緒,傾聽他的真實想法,允許孩子哭鬧,但不要給任何建議!一定要等到孩子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如果孩子會表達,可以開始如下對話:

“你是不是還想再看一集,因為動畫片太好看了。”

“對啊,我可不可以再看一集?”

“我也希望你可以再看一集,只不過今天的動畫片時間到了”

“求求你,我再看一集吧”

“現在心裡好難過吧,我抱抱你”

孩子大哭中……

“那我們現在出去玩一會兒,可以嗎?”

如果孩子不會表達,我們可以代替孩子說出他內心的悲傷和生氣:

“寶寶是不是難過啊?因為媽媽剛剛不在這裡?我回來了哦,我來抱抱你吧。”

這樣的表達,可以讓孩子知道,原來自己是因為什麼事而悲傷,情緒狀態是什麼樣的?孩子有了自察的能力,慢慢也能掌控自己的情緒。

你每天做的這些小事,正在一步一步的摧毀你的孩子

父母千萬不要害怕孩子哭,痛苦也是孩子人生必經的感覺,只有當他經歷過,並且克服了,才能逐漸養成“自律”,他懂得如何應對需求滿足不了的痛苦。

除此外,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為孩子提供“選擇”,也可以增強孩子對世界的掌控感。

比如,我們可以問孩子,今天穿白色的鞋,還是黑色的鞋?今天早餐想吃稀飯,還是麵包?讓孩子可以學會為自己的事做主。

在孩子養成自律的這個過程中,父母一定要時刻謹記,當我們的他律用得過多,孩子的自律就會越少。

因此,父母有問題時,不要用他律來壓迫孩子,孩子有問題時,父母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慢慢具備自控力,只有真正控制自己,才能更好的控制人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