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群的人,務必請一直不合群下去'

不完美媽媽 吳大微啊 2019-09-11
"

"

不合群的人,務必請一直不合群下去


如果你性格是內向的,如果你正遭受一些不平等的待遇,如果你一直不明白為什麼每次都讓自己處於困境,如果你覺得一個人堅持久了,感到冰冷孤獨,那麼請你不防看看這篇文章!

不得不說,不合群的人在這個世界終究是吃虧的。當你走進一個十分重要的聚會,合群的人擅於融入,打諢,精於處理關係,達到自己的目的,甚至還能留下一個好印象。不合群的人,走進一個陌生的聚會,先不說能不能達到目的,一隻腳踏進門後,心裡可能還在擔憂另一隻腳踏進來的姿勢會不會不夠自然,待會該站哪呢,去哪呢,誰都不認識,生怕別人看見自己的慌張、惶恐,也同樣害怕不知方位眼裡的目光。這種情況下,認識一個人都是奇蹟,其他的都是天方夜譚。

合群的人,自己不會成為自己的障礙;不合群的人,自己永遠是自己心裡的障礙。合群的人,需要解決的只是和別人的關係,不合群的人,不僅需要解決和自己的關係,還要解決和別人的關係。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解決和自己的關係,是件多難的事情。對於不合群的人而言,自己要承受的東西遠遠多得多。

"

不合群的人,務必請一直不合群下去


如果你性格是內向的,如果你正遭受一些不平等的待遇,如果你一直不明白為什麼每次都讓自己處於困境,如果你覺得一個人堅持久了,感到冰冷孤獨,那麼請你不防看看這篇文章!

不得不說,不合群的人在這個世界終究是吃虧的。當你走進一個十分重要的聚會,合群的人擅於融入,打諢,精於處理關係,達到自己的目的,甚至還能留下一個好印象。不合群的人,走進一個陌生的聚會,先不說能不能達到目的,一隻腳踏進門後,心裡可能還在擔憂另一隻腳踏進來的姿勢會不會不夠自然,待會該站哪呢,去哪呢,誰都不認識,生怕別人看見自己的慌張、惶恐,也同樣害怕不知方位眼裡的目光。這種情況下,認識一個人都是奇蹟,其他的都是天方夜譚。

合群的人,自己不會成為自己的障礙;不合群的人,自己永遠是自己心裡的障礙。合群的人,需要解決的只是和別人的關係,不合群的人,不僅需要解決和自己的關係,還要解決和別人的關係。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解決和自己的關係,是件多難的事情。對於不合群的人而言,自己要承受的東西遠遠多得多。

不合群的人,務必請一直不合群下去

煎熬,是常有的。

小時候,會哭的孩子有糖吃,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是個活潑,會說話,外向的演說家,活潑的孩子容易得到大人的誇獎,而不合群的人,永遠在一旁的角落,甚至當看到縮在牆角的那個孩子,會投向鄙夷的眼神。多半在說,這孩子,怕是有病,小小年紀,就這樣格格不入,長大後怕是要拖累父母這輩子,就是個啃老的種。

這些偏見,隨處可見。好像一件不正常的事,大家都不做聲,就變成了一件理所當然、再正常不過的事。好像一件本來就錯誤的事,久而久之,妖魔化變成一件正確的事了。就是這樣的毫無道理,受害的一方反而成了最有應得。一個字,“該”。

"

不合群的人,務必請一直不合群下去


如果你性格是內向的,如果你正遭受一些不平等的待遇,如果你一直不明白為什麼每次都讓自己處於困境,如果你覺得一個人堅持久了,感到冰冷孤獨,那麼請你不防看看這篇文章!

不得不說,不合群的人在這個世界終究是吃虧的。當你走進一個十分重要的聚會,合群的人擅於融入,打諢,精於處理關係,達到自己的目的,甚至還能留下一個好印象。不合群的人,走進一個陌生的聚會,先不說能不能達到目的,一隻腳踏進門後,心裡可能還在擔憂另一隻腳踏進來的姿勢會不會不夠自然,待會該站哪呢,去哪呢,誰都不認識,生怕別人看見自己的慌張、惶恐,也同樣害怕不知方位眼裡的目光。這種情況下,認識一個人都是奇蹟,其他的都是天方夜譚。

合群的人,自己不會成為自己的障礙;不合群的人,自己永遠是自己心裡的障礙。合群的人,需要解決的只是和別人的關係,不合群的人,不僅需要解決和自己的關係,還要解決和別人的關係。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解決和自己的關係,是件多難的事情。對於不合群的人而言,自己要承受的東西遠遠多得多。

不合群的人,務必請一直不合群下去

煎熬,是常有的。

小時候,會哭的孩子有糖吃,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是個活潑,會說話,外向的演說家,活潑的孩子容易得到大人的誇獎,而不合群的人,永遠在一旁的角落,甚至當看到縮在牆角的那個孩子,會投向鄙夷的眼神。多半在說,這孩子,怕是有病,小小年紀,就這樣格格不入,長大後怕是要拖累父母這輩子,就是個啃老的種。

這些偏見,隨處可見。好像一件不正常的事,大家都不做聲,就變成了一件理所當然、再正常不過的事。好像一件本來就錯誤的事,久而久之,妖魔化變成一件正確的事了。就是這樣的毫無道理,受害的一方反而成了最有應得。一個字,“該”。

不合群的人,務必請一直不合群下去

誰讓你不去融入大家,你被大家吐槽,你該啊!

誰讓你不一起吃雞肉飯,一個人去吃牛肉飯,你該啊!

誰讓你不參與大家的活動,你被大家群嘲,你該啊!

不合群的人,要承受的太多太多了。偏見和觀念的轟擊,造成的傷害是致命的。是的,看起來外表沒任何差異,其實很多人,心已經麻木了,冷漠了,黑暗了,因為如果不這樣,就真的活不下去了。

這個社會,不該對不合群的人,這麼多不友好。

"

不合群的人,務必請一直不合群下去


如果你性格是內向的,如果你正遭受一些不平等的待遇,如果你一直不明白為什麼每次都讓自己處於困境,如果你覺得一個人堅持久了,感到冰冷孤獨,那麼請你不防看看這篇文章!

不得不說,不合群的人在這個世界終究是吃虧的。當你走進一個十分重要的聚會,合群的人擅於融入,打諢,精於處理關係,達到自己的目的,甚至還能留下一個好印象。不合群的人,走進一個陌生的聚會,先不說能不能達到目的,一隻腳踏進門後,心裡可能還在擔憂另一隻腳踏進來的姿勢會不會不夠自然,待會該站哪呢,去哪呢,誰都不認識,生怕別人看見自己的慌張、惶恐,也同樣害怕不知方位眼裡的目光。這種情況下,認識一個人都是奇蹟,其他的都是天方夜譚。

合群的人,自己不會成為自己的障礙;不合群的人,自己永遠是自己心裡的障礙。合群的人,需要解決的只是和別人的關係,不合群的人,不僅需要解決和自己的關係,還要解決和別人的關係。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解決和自己的關係,是件多難的事情。對於不合群的人而言,自己要承受的東西遠遠多得多。

不合群的人,務必請一直不合群下去

煎熬,是常有的。

小時候,會哭的孩子有糖吃,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是個活潑,會說話,外向的演說家,活潑的孩子容易得到大人的誇獎,而不合群的人,永遠在一旁的角落,甚至當看到縮在牆角的那個孩子,會投向鄙夷的眼神。多半在說,這孩子,怕是有病,小小年紀,就這樣格格不入,長大後怕是要拖累父母這輩子,就是個啃老的種。

這些偏見,隨處可見。好像一件不正常的事,大家都不做聲,就變成了一件理所當然、再正常不過的事。好像一件本來就錯誤的事,久而久之,妖魔化變成一件正確的事了。就是這樣的毫無道理,受害的一方反而成了最有應得。一個字,“該”。

不合群的人,務必請一直不合群下去

誰讓你不去融入大家,你被大家吐槽,你該啊!

誰讓你不一起吃雞肉飯,一個人去吃牛肉飯,你該啊!

誰讓你不參與大家的活動,你被大家群嘲,你該啊!

不合群的人,要承受的太多太多了。偏見和觀念的轟擊,造成的傷害是致命的。是的,看起來外表沒任何差異,其實很多人,心已經麻木了,冷漠了,黑暗了,因為如果不這樣,就真的活不下去了。

這個社會,不該對不合群的人,這麼多不友好。

不合群的人,務必請一直不合群下去

當大家圍坐在一起談論時,不合群的人多半扮演傾聽者的角色,很多人滿足於說話,得到了表達方面的滿足,而不合群的人,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而已。

當大家一起參加活動時,不合群的人只是單純的不喜歡,沒興趣,不去參加,就是喜歡在家裡看書,聽音樂,只是喜歡的東西不同而已。

當大家都要去吃雞肉飯,不合群的人只是真的不喜歡雞肉,又不想麻煩大家,所以自己一個人去吃了鴨肉飯而已。

一切都沒有那麼多的深外之意,不要惡意的揣測,不合群的人,只是對自己的感受更堅持,但是也從未想過去改變合群的人,所以那些合群的人,你們能不能也公平些。

"

不合群的人,務必請一直不合群下去


如果你性格是內向的,如果你正遭受一些不平等的待遇,如果你一直不明白為什麼每次都讓自己處於困境,如果你覺得一個人堅持久了,感到冰冷孤獨,那麼請你不防看看這篇文章!

不得不說,不合群的人在這個世界終究是吃虧的。當你走進一個十分重要的聚會,合群的人擅於融入,打諢,精於處理關係,達到自己的目的,甚至還能留下一個好印象。不合群的人,走進一個陌生的聚會,先不說能不能達到目的,一隻腳踏進門後,心裡可能還在擔憂另一隻腳踏進來的姿勢會不會不夠自然,待會該站哪呢,去哪呢,誰都不認識,生怕別人看見自己的慌張、惶恐,也同樣害怕不知方位眼裡的目光。這種情況下,認識一個人都是奇蹟,其他的都是天方夜譚。

合群的人,自己不會成為自己的障礙;不合群的人,自己永遠是自己心裡的障礙。合群的人,需要解決的只是和別人的關係,不合群的人,不僅需要解決和自己的關係,還要解決和別人的關係。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解決和自己的關係,是件多難的事情。對於不合群的人而言,自己要承受的東西遠遠多得多。

不合群的人,務必請一直不合群下去

煎熬,是常有的。

小時候,會哭的孩子有糖吃,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是個活潑,會說話,外向的演說家,活潑的孩子容易得到大人的誇獎,而不合群的人,永遠在一旁的角落,甚至當看到縮在牆角的那個孩子,會投向鄙夷的眼神。多半在說,這孩子,怕是有病,小小年紀,就這樣格格不入,長大後怕是要拖累父母這輩子,就是個啃老的種。

這些偏見,隨處可見。好像一件不正常的事,大家都不做聲,就變成了一件理所當然、再正常不過的事。好像一件本來就錯誤的事,久而久之,妖魔化變成一件正確的事了。就是這樣的毫無道理,受害的一方反而成了最有應得。一個字,“該”。

不合群的人,務必請一直不合群下去

誰讓你不去融入大家,你被大家吐槽,你該啊!

誰讓你不一起吃雞肉飯,一個人去吃牛肉飯,你該啊!

誰讓你不參與大家的活動,你被大家群嘲,你該啊!

不合群的人,要承受的太多太多了。偏見和觀念的轟擊,造成的傷害是致命的。是的,看起來外表沒任何差異,其實很多人,心已經麻木了,冷漠了,黑暗了,因為如果不這樣,就真的活不下去了。

這個社會,不該對不合群的人,這麼多不友好。

不合群的人,務必請一直不合群下去

當大家圍坐在一起談論時,不合群的人多半扮演傾聽者的角色,很多人滿足於說話,得到了表達方面的滿足,而不合群的人,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而已。

當大家一起參加活動時,不合群的人只是單純的不喜歡,沒興趣,不去參加,就是喜歡在家裡看書,聽音樂,只是喜歡的東西不同而已。

當大家都要去吃雞肉飯,不合群的人只是真的不喜歡雞肉,又不想麻煩大家,所以自己一個人去吃了鴨肉飯而已。

一切都沒有那麼多的深外之意,不要惡意的揣測,不合群的人,只是對自己的感受更堅持,但是也從未想過去改變合群的人,所以那些合群的人,你們能不能也公平些。

不合群的人,務必請一直不合群下去

不合群的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的,也更堅持自己想要的。因為和自己漫長的相處中,成了自己最瞭解的人,也擁有了自己常年思考的結果。

10000小時定律是有依據的。合群的人熱衷於與別人相處,因為忍受不了與自己相處,最愛的事情就是不斷地在人與人之間的切換,要應對的東西太多,和自己相處的怎麼樣呢,很多人都會驚訝地叫出聲,怎麼會有這種問題。

一次媒體的採訪,易烊千璽有個回答很好,“最好的朋友是自己。”能和自己相處的人,不會一心思專注在別人身上,怎麼和別人打交道,混個好關係,怎麼讓別人喜歡我呢,怎麼讓別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圍繞別人展開,這樣的人,完全忘記了我們是為自己而活。

"

不合群的人,務必請一直不合群下去


如果你性格是內向的,如果你正遭受一些不平等的待遇,如果你一直不明白為什麼每次都讓自己處於困境,如果你覺得一個人堅持久了,感到冰冷孤獨,那麼請你不防看看這篇文章!

不得不說,不合群的人在這個世界終究是吃虧的。當你走進一個十分重要的聚會,合群的人擅於融入,打諢,精於處理關係,達到自己的目的,甚至還能留下一個好印象。不合群的人,走進一個陌生的聚會,先不說能不能達到目的,一隻腳踏進門後,心裡可能還在擔憂另一隻腳踏進來的姿勢會不會不夠自然,待會該站哪呢,去哪呢,誰都不認識,生怕別人看見自己的慌張、惶恐,也同樣害怕不知方位眼裡的目光。這種情況下,認識一個人都是奇蹟,其他的都是天方夜譚。

合群的人,自己不會成為自己的障礙;不合群的人,自己永遠是自己心裡的障礙。合群的人,需要解決的只是和別人的關係,不合群的人,不僅需要解決和自己的關係,還要解決和別人的關係。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解決和自己的關係,是件多難的事情。對於不合群的人而言,自己要承受的東西遠遠多得多。

不合群的人,務必請一直不合群下去

煎熬,是常有的。

小時候,會哭的孩子有糖吃,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是個活潑,會說話,外向的演說家,活潑的孩子容易得到大人的誇獎,而不合群的人,永遠在一旁的角落,甚至當看到縮在牆角的那個孩子,會投向鄙夷的眼神。多半在說,這孩子,怕是有病,小小年紀,就這樣格格不入,長大後怕是要拖累父母這輩子,就是個啃老的種。

這些偏見,隨處可見。好像一件不正常的事,大家都不做聲,就變成了一件理所當然、再正常不過的事。好像一件本來就錯誤的事,久而久之,妖魔化變成一件正確的事了。就是這樣的毫無道理,受害的一方反而成了最有應得。一個字,“該”。

不合群的人,務必請一直不合群下去

誰讓你不去融入大家,你被大家吐槽,你該啊!

誰讓你不一起吃雞肉飯,一個人去吃牛肉飯,你該啊!

誰讓你不參與大家的活動,你被大家群嘲,你該啊!

不合群的人,要承受的太多太多了。偏見和觀念的轟擊,造成的傷害是致命的。是的,看起來外表沒任何差異,其實很多人,心已經麻木了,冷漠了,黑暗了,因為如果不這樣,就真的活不下去了。

這個社會,不該對不合群的人,這麼多不友好。

不合群的人,務必請一直不合群下去

當大家圍坐在一起談論時,不合群的人多半扮演傾聽者的角色,很多人滿足於說話,得到了表達方面的滿足,而不合群的人,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而已。

當大家一起參加活動時,不合群的人只是單純的不喜歡,沒興趣,不去參加,就是喜歡在家裡看書,聽音樂,只是喜歡的東西不同而已。

當大家都要去吃雞肉飯,不合群的人只是真的不喜歡雞肉,又不想麻煩大家,所以自己一個人去吃了鴨肉飯而已。

一切都沒有那麼多的深外之意,不要惡意的揣測,不合群的人,只是對自己的感受更堅持,但是也從未想過去改變合群的人,所以那些合群的人,你們能不能也公平些。

不合群的人,務必請一直不合群下去

不合群的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的,也更堅持自己想要的。因為和自己漫長的相處中,成了自己最瞭解的人,也擁有了自己常年思考的結果。

10000小時定律是有依據的。合群的人熱衷於與別人相處,因為忍受不了與自己相處,最愛的事情就是不斷地在人與人之間的切換,要應對的東西太多,和自己相處的怎麼樣呢,很多人都會驚訝地叫出聲,怎麼會有這種問題。

一次媒體的採訪,易烊千璽有個回答很好,“最好的朋友是自己。”能和自己相處的人,不會一心思專注在別人身上,怎麼和別人打交道,混個好關係,怎麼讓別人喜歡我呢,怎麼讓別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圍繞別人展開,這樣的人,完全忘記了我們是為自己而活。

不合群的人,務必請一直不合群下去

不合群的人,焦點永遠都傾向自己本身。因此,更能夠靜下心來長久的獨自的完成一件事,這種專注,這種不受外界打擾,這種能力是一種天賦,一種能讓自己區別於別人的天賦。這是上天慷慨賜予的一種能力。有了它,不合群的人,更容易做到10000小時。

不合群的人,思想的角度不同。他們考慮的,遠比合群的人深刻得多,深入得多。這些新穎的角度,本身就是一種創新的萌芽。生活缺少不了“不合群的人。”

存在即意義。每個人都有每個人需要承受的人生,但不要但心,上天最終還是公平的,每個人都會得到一些,缺少一些。不合群的人,肩負的責任會更大,上天從出生時便交代他們要完成的使命,也贈予了常人不具備的能力,最後,大概現在不成熟的觀念造成的傷害就是得到能力所要承受的代價!

畢竟,你不能全部都佔有,老天是還是公平的。

所以,堅持該堅持的,努力該努力的,等你強大到無所不能,你的煩惱只會由自己尋找。不過自尋煩惱的事多愚蠢,所以在那天還沒到來時,好好享受現在別人幫你製造的那些煩惱,那些關於生活的,最真實的東西。

因為,等你強大後,你看到的,都會是真實的“不真實”。

"

不合群的人,務必請一直不合群下去


如果你性格是內向的,如果你正遭受一些不平等的待遇,如果你一直不明白為什麼每次都讓自己處於困境,如果你覺得一個人堅持久了,感到冰冷孤獨,那麼請你不防看看這篇文章!

不得不說,不合群的人在這個世界終究是吃虧的。當你走進一個十分重要的聚會,合群的人擅於融入,打諢,精於處理關係,達到自己的目的,甚至還能留下一個好印象。不合群的人,走進一個陌生的聚會,先不說能不能達到目的,一隻腳踏進門後,心裡可能還在擔憂另一隻腳踏進來的姿勢會不會不夠自然,待會該站哪呢,去哪呢,誰都不認識,生怕別人看見自己的慌張、惶恐,也同樣害怕不知方位眼裡的目光。這種情況下,認識一個人都是奇蹟,其他的都是天方夜譚。

合群的人,自己不會成為自己的障礙;不合群的人,自己永遠是自己心裡的障礙。合群的人,需要解決的只是和別人的關係,不合群的人,不僅需要解決和自己的關係,還要解決和別人的關係。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解決和自己的關係,是件多難的事情。對於不合群的人而言,自己要承受的東西遠遠多得多。

不合群的人,務必請一直不合群下去

煎熬,是常有的。

小時候,會哭的孩子有糖吃,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是個活潑,會說話,外向的演說家,活潑的孩子容易得到大人的誇獎,而不合群的人,永遠在一旁的角落,甚至當看到縮在牆角的那個孩子,會投向鄙夷的眼神。多半在說,這孩子,怕是有病,小小年紀,就這樣格格不入,長大後怕是要拖累父母這輩子,就是個啃老的種。

這些偏見,隨處可見。好像一件不正常的事,大家都不做聲,就變成了一件理所當然、再正常不過的事。好像一件本來就錯誤的事,久而久之,妖魔化變成一件正確的事了。就是這樣的毫無道理,受害的一方反而成了最有應得。一個字,“該”。

不合群的人,務必請一直不合群下去

誰讓你不去融入大家,你被大家吐槽,你該啊!

誰讓你不一起吃雞肉飯,一個人去吃牛肉飯,你該啊!

誰讓你不參與大家的活動,你被大家群嘲,你該啊!

不合群的人,要承受的太多太多了。偏見和觀念的轟擊,造成的傷害是致命的。是的,看起來外表沒任何差異,其實很多人,心已經麻木了,冷漠了,黑暗了,因為如果不這樣,就真的活不下去了。

這個社會,不該對不合群的人,這麼多不友好。

不合群的人,務必請一直不合群下去

當大家圍坐在一起談論時,不合群的人多半扮演傾聽者的角色,很多人滿足於說話,得到了表達方面的滿足,而不合群的人,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而已。

當大家一起參加活動時,不合群的人只是單純的不喜歡,沒興趣,不去參加,就是喜歡在家裡看書,聽音樂,只是喜歡的東西不同而已。

當大家都要去吃雞肉飯,不合群的人只是真的不喜歡雞肉,又不想麻煩大家,所以自己一個人去吃了鴨肉飯而已。

一切都沒有那麼多的深外之意,不要惡意的揣測,不合群的人,只是對自己的感受更堅持,但是也從未想過去改變合群的人,所以那些合群的人,你們能不能也公平些。

不合群的人,務必請一直不合群下去

不合群的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的,也更堅持自己想要的。因為和自己漫長的相處中,成了自己最瞭解的人,也擁有了自己常年思考的結果。

10000小時定律是有依據的。合群的人熱衷於與別人相處,因為忍受不了與自己相處,最愛的事情就是不斷地在人與人之間的切換,要應對的東西太多,和自己相處的怎麼樣呢,很多人都會驚訝地叫出聲,怎麼會有這種問題。

一次媒體的採訪,易烊千璽有個回答很好,“最好的朋友是自己。”能和自己相處的人,不會一心思專注在別人身上,怎麼和別人打交道,混個好關係,怎麼讓別人喜歡我呢,怎麼讓別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圍繞別人展開,這樣的人,完全忘記了我們是為自己而活。

不合群的人,務必請一直不合群下去

不合群的人,焦點永遠都傾向自己本身。因此,更能夠靜下心來長久的獨自的完成一件事,這種專注,這種不受外界打擾,這種能力是一種天賦,一種能讓自己區別於別人的天賦。這是上天慷慨賜予的一種能力。有了它,不合群的人,更容易做到10000小時。

不合群的人,思想的角度不同。他們考慮的,遠比合群的人深刻得多,深入得多。這些新穎的角度,本身就是一種創新的萌芽。生活缺少不了“不合群的人。”

存在即意義。每個人都有每個人需要承受的人生,但不要但心,上天最終還是公平的,每個人都會得到一些,缺少一些。不合群的人,肩負的責任會更大,上天從出生時便交代他們要完成的使命,也贈予了常人不具備的能力,最後,大概現在不成熟的觀念造成的傷害就是得到能力所要承受的代價!

畢竟,你不能全部都佔有,老天是還是公平的。

所以,堅持該堅持的,努力該努力的,等你強大到無所不能,你的煩惱只會由自己尋找。不過自尋煩惱的事多愚蠢,所以在那天還沒到來時,好好享受現在別人幫你製造的那些煩惱,那些關於生活的,最真實的東西。

因為,等你強大後,你看到的,都會是真實的“不真實”。

不合群的人,務必請一直不合群下去

事實是,那些不合群的人,內心真正想說是,“我們和你們同樣熱愛這個世界,只是愛的方式有別。”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