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跟人對著幹,是到叛逆期了嗎?'

不完美媽媽 蒙氏育兒APP 2019-08-25
"

今天這個話題,我們需要先看三個點:1)孩子的年齡;2)“跟人對著幹”是什麼意思?3)叛逆期。


孩子基本上到了1歲半~2歲左右,都會進入一個自我意識的特殊時期,我們稱之為“發展危機”,這個時候的孩子,會表現出“跟成人對著幹”

這樣的一種方式,很多專家或父母們稱之為“瘋狂的兩歲”,這是第一個“叛逆期”。

"

今天這個話題,我們需要先看三個點:1)孩子的年齡;2)“跟人對著幹”是什麼意思?3)叛逆期。


孩子基本上到了1歲半~2歲左右,都會進入一個自我意識的特殊時期,我們稱之為“發展危機”,這個時候的孩子,會表現出“跟成人對著幹”

這樣的一種方式,很多專家或父母們稱之為“瘋狂的兩歲”,這是第一個“叛逆期”。

孩子總是跟人對著幹,是到叛逆期了嗎?

第二個時期,我相信大家很容易就能想到:“青春期”,也會比較容易出現“叛逆”的狀態。

"

今天這個話題,我們需要先看三個點:1)孩子的年齡;2)“跟人對著幹”是什麼意思?3)叛逆期。


孩子基本上到了1歲半~2歲左右,都會進入一個自我意識的特殊時期,我們稱之為“發展危機”,這個時候的孩子,會表現出“跟成人對著幹”

這樣的一種方式,很多專家或父母們稱之為“瘋狂的兩歲”,這是第一個“叛逆期”。

孩子總是跟人對著幹,是到叛逆期了嗎?

第二個時期,我相信大家很容易就能想到:“青春期”,也會比較容易出現“叛逆”的狀態。

孩子總是跟人對著幹,是到叛逆期了嗎?

那其他時期沒有特別明顯的集中表現,但是我們會知道,也有很多的孩子也會出現同樣叛逆的方式或者行為。

關於“孩子總是跟人對著幹,是到叛逆期了嗎?”這個話題,我們進一步往下分析。



孩子“叛逆期”的真實需求及表現

作為成人的我們,經常會用我們的方式去理解孩子的一些行為,當他們的行為不符合我們的期望值,就會給他們的行為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籤,比如“叛逆期”。

其實在2歲也好,還是在青春期12歲開始,都是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

在這個時期,孩子之所以“不聽話”,不願意按照成人的想法和要求去做,其實是因為他們的心理髮展有這樣的一個需求——

這個時期的孩子對自我的認知有突飛猛進的發展:比如說在2歲的時候,他覺得自己長大了,需要通過自己做決定去做一些事情,包括違反成人給他們的指令,確認自己與媽媽是兩個獨立的個體,這種行為對於孩子的獨立性、事物的認知,心理上的成熟,都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青春期的孩子,有同樣的心理。在這個時候,他們的生理上已經跟成人差不多了,甚至很多孩子都已經高過他們的爸爸媽媽,在這個時候他們會用一些特殊的行為方式,比如穿奇裝異服、學著爸爸抽菸、學一些社會中的人的行為,以此來證明自己長大成人了。

"

今天這個話題,我們需要先看三個點:1)孩子的年齡;2)“跟人對著幹”是什麼意思?3)叛逆期。


孩子基本上到了1歲半~2歲左右,都會進入一個自我意識的特殊時期,我們稱之為“發展危機”,這個時候的孩子,會表現出“跟成人對著幹”

這樣的一種方式,很多專家或父母們稱之為“瘋狂的兩歲”,這是第一個“叛逆期”。

孩子總是跟人對著幹,是到叛逆期了嗎?

第二個時期,我相信大家很容易就能想到:“青春期”,也會比較容易出現“叛逆”的狀態。

孩子總是跟人對著幹,是到叛逆期了嗎?

那其他時期沒有特別明顯的集中表現,但是我們會知道,也有很多的孩子也會出現同樣叛逆的方式或者行為。

關於“孩子總是跟人對著幹,是到叛逆期了嗎?”這個話題,我們進一步往下分析。



孩子“叛逆期”的真實需求及表現

作為成人的我們,經常會用我們的方式去理解孩子的一些行為,當他們的行為不符合我們的期望值,就會給他們的行為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籤,比如“叛逆期”。

其實在2歲也好,還是在青春期12歲開始,都是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

在這個時期,孩子之所以“不聽話”,不願意按照成人的想法和要求去做,其實是因為他們的心理髮展有這樣的一個需求——

這個時期的孩子對自我的認知有突飛猛進的發展:比如說在2歲的時候,他覺得自己長大了,需要通過自己做決定去做一些事情,包括違反成人給他們的指令,確認自己與媽媽是兩個獨立的個體,這種行為對於孩子的獨立性、事物的認知,心理上的成熟,都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青春期的孩子,有同樣的心理。在這個時候,他們的生理上已經跟成人差不多了,甚至很多孩子都已經高過他們的爸爸媽媽,在這個時候他們會用一些特殊的行為方式,比如穿奇裝異服、學著爸爸抽菸、學一些社會中的人的行為,以此來證明自己長大成人了。

孩子總是跟人對著幹,是到叛逆期了嗎?

然而在成人眼裡,知道孩子現在並未成熟,就習慣以小時候的標準去糾正他們的行為,而孩子往往處於對著幹的狀態。

那麼,瞭解了真實的情況後,孩子在這兩個特殊時期成人要怎麼做呢?總不能聽之任之,完全不管吧?

這兩個時期成人一定要確定好規則,在規則以內讓孩子能有更多自由選擇的機會和權利,在規則之外也需要以溫和的態度去堅持規則。

比如對兩歲左右的孩子,我們要給他們“二選一”的方式去滿足他們自己做主的需求,選擇之後承擔自然後果也是很重要的增長他們智力和意志力的好方法。

其他時期,也會出現“你讓她往東,她非要往西;你說一,他非要說二”的情況,這時我們就需要根據孩子所處的環境,看看溝通模式是不是出現了一些問題。

"

今天這個話題,我們需要先看三個點:1)孩子的年齡;2)“跟人對著幹”是什麼意思?3)叛逆期。


孩子基本上到了1歲半~2歲左右,都會進入一個自我意識的特殊時期,我們稱之為“發展危機”,這個時候的孩子,會表現出“跟成人對著幹”

這樣的一種方式,很多專家或父母們稱之為“瘋狂的兩歲”,這是第一個“叛逆期”。

孩子總是跟人對著幹,是到叛逆期了嗎?

第二個時期,我相信大家很容易就能想到:“青春期”,也會比較容易出現“叛逆”的狀態。

孩子總是跟人對著幹,是到叛逆期了嗎?

那其他時期沒有特別明顯的集中表現,但是我們會知道,也有很多的孩子也會出現同樣叛逆的方式或者行為。

關於“孩子總是跟人對著幹,是到叛逆期了嗎?”這個話題,我們進一步往下分析。



孩子“叛逆期”的真實需求及表現

作為成人的我們,經常會用我們的方式去理解孩子的一些行為,當他們的行為不符合我們的期望值,就會給他們的行為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籤,比如“叛逆期”。

其實在2歲也好,還是在青春期12歲開始,都是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

在這個時期,孩子之所以“不聽話”,不願意按照成人的想法和要求去做,其實是因為他們的心理髮展有這樣的一個需求——

這個時期的孩子對自我的認知有突飛猛進的發展:比如說在2歲的時候,他覺得自己長大了,需要通過自己做決定去做一些事情,包括違反成人給他們的指令,確認自己與媽媽是兩個獨立的個體,這種行為對於孩子的獨立性、事物的認知,心理上的成熟,都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青春期的孩子,有同樣的心理。在這個時候,他們的生理上已經跟成人差不多了,甚至很多孩子都已經高過他們的爸爸媽媽,在這個時候他們會用一些特殊的行為方式,比如穿奇裝異服、學著爸爸抽菸、學一些社會中的人的行為,以此來證明自己長大成人了。

孩子總是跟人對著幹,是到叛逆期了嗎?

然而在成人眼裡,知道孩子現在並未成熟,就習慣以小時候的標準去糾正他們的行為,而孩子往往處於對著幹的狀態。

那麼,瞭解了真實的情況後,孩子在這兩個特殊時期成人要怎麼做呢?總不能聽之任之,完全不管吧?

這兩個時期成人一定要確定好規則,在規則以內讓孩子能有更多自由選擇的機會和權利,在規則之外也需要以溫和的態度去堅持規則。

比如對兩歲左右的孩子,我們要給他們“二選一”的方式去滿足他們自己做主的需求,選擇之後承擔自然後果也是很重要的增長他們智力和意志力的好方法。

其他時期,也會出現“你讓她往東,她非要往西;你說一,他非要說二”的情況,這時我們就需要根據孩子所處的環境,看看溝通模式是不是出現了一些問題。

孩子總是跟人對著幹,是到叛逆期了嗎?


孩子服從的發展階段


  • 孩子在3歲以下:

他們實際上只服從於生理、心理的自然發展狀態。所以在這個時期,成人對他們的要求,他們幾乎是忽略的,如果你的要求剛好符合了孩子的生理或身心發展,那麼他剛好就會遵照這樣的要求去做。

這個時候,你看到的就是一個很聽話的孩子,實際上孩子並不是聽成人的話,而是遵從的是他自己自身發展的需求。

  • 三歲到四歲半左右的孩子:

他們會逐漸去發展“服從”的這種狀態,有時候會願意去聽從成人的安排,有時候又會遵從身心發展,所以在這個時候,孩子有時候很聽話,有時候好像又不太明顯——這其實是他們服從發展的一個過程。

  • 五歲以上:

這個時期,他們都是屬於願意服從,而且主動服從的這樣一個狀態。所以我們經常會有爸爸媽媽會說:“我們家孩子很聽話,或者說是他們很聽老師的話”,因為他們這個時期更樂於服從。

孩子“異常叛逆”的原因

以上是孩子服從的三個發展階段,如果你們家的孩子不是這樣一個一個階段,那麼就得反思了:

日常對於孩子成長的環境、對於孩子心理髮展的需求是否有滿足?

如果在“非叛逆期”出現了明顯的叛逆或者明顯的不聽話、不服從,就要從成人身上來找到答案,從學校環境以及家庭環境來找到答案。

"

今天這個話題,我們需要先看三個點:1)孩子的年齡;2)“跟人對著幹”是什麼意思?3)叛逆期。


孩子基本上到了1歲半~2歲左右,都會進入一個自我意識的特殊時期,我們稱之為“發展危機”,這個時候的孩子,會表現出“跟成人對著幹”

這樣的一種方式,很多專家或父母們稱之為“瘋狂的兩歲”,這是第一個“叛逆期”。

孩子總是跟人對著幹,是到叛逆期了嗎?

第二個時期,我相信大家很容易就能想到:“青春期”,也會比較容易出現“叛逆”的狀態。

孩子總是跟人對著幹,是到叛逆期了嗎?

那其他時期沒有特別明顯的集中表現,但是我們會知道,也有很多的孩子也會出現同樣叛逆的方式或者行為。

關於“孩子總是跟人對著幹,是到叛逆期了嗎?”這個話題,我們進一步往下分析。



孩子“叛逆期”的真實需求及表現

作為成人的我們,經常會用我們的方式去理解孩子的一些行為,當他們的行為不符合我們的期望值,就會給他們的行為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籤,比如“叛逆期”。

其實在2歲也好,還是在青春期12歲開始,都是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

在這個時期,孩子之所以“不聽話”,不願意按照成人的想法和要求去做,其實是因為他們的心理髮展有這樣的一個需求——

這個時期的孩子對自我的認知有突飛猛進的發展:比如說在2歲的時候,他覺得自己長大了,需要通過自己做決定去做一些事情,包括違反成人給他們的指令,確認自己與媽媽是兩個獨立的個體,這種行為對於孩子的獨立性、事物的認知,心理上的成熟,都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青春期的孩子,有同樣的心理。在這個時候,他們的生理上已經跟成人差不多了,甚至很多孩子都已經高過他們的爸爸媽媽,在這個時候他們會用一些特殊的行為方式,比如穿奇裝異服、學著爸爸抽菸、學一些社會中的人的行為,以此來證明自己長大成人了。

孩子總是跟人對著幹,是到叛逆期了嗎?

然而在成人眼裡,知道孩子現在並未成熟,就習慣以小時候的標準去糾正他們的行為,而孩子往往處於對著幹的狀態。

那麼,瞭解了真實的情況後,孩子在這兩個特殊時期成人要怎麼做呢?總不能聽之任之,完全不管吧?

這兩個時期成人一定要確定好規則,在規則以內讓孩子能有更多自由選擇的機會和權利,在規則之外也需要以溫和的態度去堅持規則。

比如對兩歲左右的孩子,我們要給他們“二選一”的方式去滿足他們自己做主的需求,選擇之後承擔自然後果也是很重要的增長他們智力和意志力的好方法。

其他時期,也會出現“你讓她往東,她非要往西;你說一,他非要說二”的情況,這時我們就需要根據孩子所處的環境,看看溝通模式是不是出現了一些問題。

孩子總是跟人對著幹,是到叛逆期了嗎?


孩子服從的發展階段


  • 孩子在3歲以下:

他們實際上只服從於生理、心理的自然發展狀態。所以在這個時期,成人對他們的要求,他們幾乎是忽略的,如果你的要求剛好符合了孩子的生理或身心發展,那麼他剛好就會遵照這樣的要求去做。

這個時候,你看到的就是一個很聽話的孩子,實際上孩子並不是聽成人的話,而是遵從的是他自己自身發展的需求。

  • 三歲到四歲半左右的孩子:

他們會逐漸去發展“服從”的這種狀態,有時候會願意去聽從成人的安排,有時候又會遵從身心發展,所以在這個時候,孩子有時候很聽話,有時候好像又不太明顯——這其實是他們服從發展的一個過程。

  • 五歲以上:

這個時期,他們都是屬於願意服從,而且主動服從的這樣一個狀態。所以我們經常會有爸爸媽媽會說:“我們家孩子很聽話,或者說是他們很聽老師的話”,因為他們這個時期更樂於服從。

孩子“異常叛逆”的原因

以上是孩子服從的三個發展階段,如果你們家的孩子不是這樣一個一個階段,那麼就得反思了:

日常對於孩子成長的環境、對於孩子心理髮展的需求是否有滿足?

如果在“非叛逆期”出現了明顯的叛逆或者明顯的不聽話、不服從,就要從成人身上來找到答案,從學校環境以及家庭環境來找到答案。

孩子總是跟人對著幹,是到叛逆期了嗎?


綜上所述,孩子“不聽話”不代表就到了叛逆期,作為孩子身邊輔助成長的成人,我們一定要去了解孩子每個階段的發展,包括了生理和心理。

此外,我們要提供給孩子適合發展的環境,才有可能讓孩子遵照他們自然的成長規律,形成一個完全的人格,成長為你所期望的優秀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