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影響力

不完美媽媽 愛說的畢姐姐 2019-06-16

我總是在探究我的個性和思想源自哪裡?為什麼我骨子裡總是自卑?我不斷地學習心理學,想知道,我是誰?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我曾經以為,我的自卑感來源於我的母親,是母親沒有給我足夠的肯定。經過二十年的探索,我發現並非如此,我內心的自卑感,絕對來源於我的父親。

都說父親是女兒前世的情人。我無從體會,七歲那年,父親與世長辭,留給我的只有拼湊和想象的形象。我的父親身高一米八三,從相片上看,他相貌端正,儀表堂堂,不苟言笑。生前,他涉獵及廣,電視上的《跟我學》英語課程,他詳細地做了筆記。他留給我一套《魯迅全集》,他和我媽結婚時,所有的傢俱都是他親手製作,包括立櫃,炕琴,沙發。他的筆記上,清晰地記著電工,物理,英語,歇後語等內容。可見,我的父親是個愛學習的男人。細想,如果他伴我成長,他的學習態度一定會感染我,使我成為興趣廣泛,熱愛學習的好孩子。

父親的影響力

然而,在我心裡,我的父親再優秀,也與我無關。我更關心他有多愛我。女孩兒總是很糾結,生怕得到的愛少了。我聽說,我的父親以為我是男孩兒,很是期待。結果,我媽生個女兒。我爸很是不樂意。後來,我叔叔生了個兒子,我爸稀罕得不行。我爸在生前,為我設定的理想是科學家。可見他對我的希望有多高。唏噓之餘,我反倒有些慶幸,如果他活著,我活得肯定不自在。

我還記得我爸當著我的面兒打開上鎖的抽屜,一般那個抽屜裡放得是家裡的戶口存摺等重要文件類的東西。我偷眼看過去,見裡面有幾顆奶糖。饞嘴的我馬上湊過去,表示我想要糖。父親看我的眼神滿是嫌棄,我當時只有五六歲光景,被他的眼神看得渾身寒戰,想要逃離,但是,吃糖的慾望使我沒有離開。他要求我單腿站立一分鐘,再給我糖吃。我依言照作。他才賞我兩塊糖吃。也許他想培養我“延遲享受”,可那嫌棄的眼神,卻深深的烙在我心裡。

我上學的前一年,父親因心臟瓣膜不全而半身不遂。他仍然不忘教育我。要我跟他學小學課本。那時,他已不能言語。他還準備了個小棍,學不好就要打我。首次學寫字,字寫得很難看。面對他的怒氣,我又委屈又害怕,大哭起來。他沒有打我,但那次經歷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裡。他對我的失望與不滿意,定格在我的七歲。

聽姑姑們講,我幼年時,長得漂亮,又活潑開朗,走到哪裡都是小活寶,特別招人喜愛。我的父親也待我如珠如寶。但是,隨時他病情的加劇,他也明白自己時日無多,性格變得乖戾。看任何事都不順眼,不再是寬容溫暖的父親。

我媽媽說,我爸喜歡我。可我的印象裡,我的父親看我的眼神只有冷冷的寒光。

這就是我骨子裡自卑的源頭。如果他活著,我還有機會努力達到他滿意,可惜我再沒有機會證明我能夠令他以我為傲。

我在成長中,不斷地修正自己,有缺點和不足,積極改變。但是,我內心的自卑感,仍然無法清除,致使我做任何事情都缺乏自信,遇到困難總想放棄。

父親的影響力

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會遺傳給孩子,孩子長大以後也會以相似的態度對待他的孩子。

孩子的出色,取決於父親用什麼樣的眼神看他。絕不能像我的父親那樣,用鄙視和嫌棄的眼光看待孩子。他是你的孩子,是你血脈相傳的人,連你都看不起他,還有誰能讓他挺起胸膛?

你的眼神,讓孩子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皮格馬利翁效應”告訴我們,讚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種能量,它能改變人的行為。如果我的父親,總是以“你將來必會成為科學家”的眼神注視我,我必會感覺到他對我的信心,覺得我是他眼裡最聰明好學的孩子。我一定會獲得積極向上的動力,有了充足的自我價值感,我會變得自信,自尊,並且,為了不讓他失望,我會努力做到他想要的樣子,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總是懷疑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做什麼都做不好,沒能體現人生價值,不配擁有更多的財富。

父親和母親不同,父親代表著寬容和力量。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母親適合和孩子談心。父親適合溫和的態度和深切的目光,你的寬容和期待的眼神,會讓孩子內心更加強大。不要總對孩子失望,要原諒他的錯誤,給他寬容的胸懷。適度的沉默,更會讓孩子反思自我行為。

孩子犯了錯,或者做事不讓你滿意時,你要提醒他,而不是揭穿他;鼓勵他,而不是批評他;擁抱他,而不是打罵他;理解他,而不是鄙視他。

孩子是一面鏡子,照出父母的榜樣。你想要個什麼樣的孩子,就做什麼樣的父親。

父親的形象決定著家庭成員的社會地位。即使我們只是平凡普通的男人,也要做到正直,自信,樂觀,豁達,負責,勇敢。

父親窩囊受氣,孩子在學校裡也會萎靡不振,遇到欺辱不敢反抗。父親正直自信,孩子也會挺起胸脯,不怒自威。《回到未來》第一部,深刻詮釋了這一點。父親是窩囊廢時,家裡的三個孩子也都怒不敢言,家裡經濟條件一般,母親也是個未老先衰的神經質。男主回到三十年前,建立了父親的自信心後,再回到現實。家裡的擺設明顯氣派了,車子也變得更豪華。他瞬間變成了“富二代”。父親變得風流倜儻,而且父親的愛使母親風韻猶存,大哥變得和父親一樣優秀。

父親的影響力

父親能讓兒子挺拔有力,讓女兒自強自尊。

對孩子來說,沒有父親的培育,他的人生是不完整的。電視上播過一檔心理節目,家裡的女兒總是莫名其妙的暈倒。經過心理學家的介入,發現她家裡的父親總是生病,不能出外勞動,家裡的重擔全都擔在母親的身上。母親難免抱怨持家的辛苦,埋怨父親的無能。女孩兒心裡總有壓力,父母沒能給予她足夠的愛的迴應,使她缺乏安全感,總是以暈倒來吸引父母的關注。

父親太弱,就像家裡的柱子太細,終有一天房子會坍塌一般可怕。

盼著父親們早日覺醒,為孩子和妻子撐起一片蔚藍的晴空。

相關推薦

推薦中...